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与反思第【1】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 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他的什么品质。
3. 能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试着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是法国大作家雨果,根据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写成的。
2.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有什么疑问?(课文记述了“诺曼底号”这艘船在海上遇难的事。
“诺曼底号”是一艘怎样的船它为何遇难结果怎样)二、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成几个部分?1.课文主要讲了: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诺曼底号”在薄雾中前行,不幸被“玛丽号”撞伤。
在慌乱的人群面前,哈尔威船长勇于决断,沉着指挥,成功救出了众人,自己却以身殉职。
2.根据故事情节发展,文章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1-5):“诺曼底号”雾海夜航。
第二部分(6-9):“诺曼底号”海难发生。
第三部分(10-40):哈尔威船长指挥众人脱险。
第四部分(41-43):英雄船长遇难。
第五部分(44-45 ):高度评价船长的壮举。
三、学习海难发生前的情景,感受紧张氛围。
1.读课文第1-11自然段,划出写“诺曼底”号遇难时情景的句子,说说体会。
第一处情景描写是第6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把带来灾难的“玛丽号”比作“一个幽灵”“一座山峰”,说明“玛丽号”出现得突然,体积大。
“阴森森”进一步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气氛,使读者在灾难来临之前就感到了当时的惊恐与绝望。
)第二处情景描写是第7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大雾中,灾难显得诡异。
这句话渲染了灾难的气氛,写出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恐惧感。
)第三处情景描写是第11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火炉像人一样喘着粗气,细致形象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灾难的可怕,形象地再现了当时情况的危急。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人物关系的把握和思考。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和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故事背景。
2. 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情节。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三、人物关系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
四、道德观念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反思。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阅读理解环节的回答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观察学生在人物关系分析和道德观念探讨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2. 人物关系的进一步把握和思考。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和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六、情节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故事情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
七、角色扮演(15分钟)1. 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人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第1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文章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
“诺曼底”号游船在海上失事了。
在一片惊恐混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使船上所有的人获救。
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被海水吞没。
船长危难时刻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心里。
[教学目标](一)语文训练方面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二)方法习惯方面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思想教育方面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诺曼底”号被碰撞后船长是怎样做的[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课文范读录音带、录音机、字幕投影片[教学步骤](一)激趣导入一艘名为“诺曼底”号的游船在夜晚航行时被撞开一个大窟窿,情况万分危急。
欲知详细情况,请看第9课。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1.听范读录音,进入意境,感受故事内容。
2.自己读课文,继续感悟。
3.初步印象交流。
(1)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2)说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
(3)说说还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问题:①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②“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义等)(三)深入探究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2.小组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
关于“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一问题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进行:(1)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助工作的(“……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个人救出去。
”)引导:从这简短有力的语言中,悟出点什么(能悟出至少两点:①工作安排的有顺序,有目标;②船长一心为他人着想,丝毫没有考虑自己。
指名朗读船长的这番话。
(2)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通用6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危险来临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从而体会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抓住文中关键句段进行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通过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高大形象。
教师可以适当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大胆地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引导学生学习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所采取的措施,想象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能够简单地描述出来。
2、通过人物的语言以及行为、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查找相关资料,如:《泰坦尼克号》主题歌。
有关雨果的照片和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音乐,导入新课:1、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歌,引起学生联想。
2、你们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影的插曲吗?指名说说对《泰坦尼克号》影片的了解。
3、教师小结,导入,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剧,为此人们进行了很多的艺术创作,从而产生了许多凄美动人,慷慨悲壮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师板书课题)4、教师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那么《“诺曼底”号遇难记》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按要求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要求,同桌合作,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同桌检测认读生字的情况,并交流识记和书写的要点。
(2)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检查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词语,全班读一读。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体会和学习船长临危不惧、沉着镇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大海是美丽的,大海是雄放的,但大海又是无情的,有关大海中的故事说不完也道不尽,,在《跳水》中我们认识了一位遇事沉着,机智果断的船长,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位新船长,一个英雄——哈尔威船长,以及和他有关的另一个海上故事——“诺曼底”号遇难记。
2、生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同学们你们会想到哪些问题呢?学生提问。
4、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都很有价值,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会“质疑”,还要学会自己通过阅读理解来“解疑”。
在《跳水》中我们采用了初读感知,合作探究,品析体会(逐步出示课件)的学习方法,今天这些问题,我希望同学们用这个方法靠自己来解决,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行,你们说呢?二、初读感知1、师:下面请同学们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读。
3、交流。
4、师或生小结:1870年3月17日,“诺曼底”号邮轮被“玛丽”号撞出大窟窿,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脱离危险,使船上的所有人获救,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牺牲了。
三、精读课文1、师:海难的发生,始料未及,在课文的描写中一定有许多地方让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屏幕上出示的三个问题读这些地方,读中的感受你可以用笔在书上写下来,不明白的地方做个记号,待会我们小组讨论。
2、学生自读。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优秀6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3、体会哈尔威船长恪尽职守、沉静果断的优秀品质。
学习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2、学习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进行质疑1、(播放《泰坦尼克号》沉船部分剪辑视频)大家看过《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吗?1912年这艘当时世界最大、最豪华、意为永不沉没的客船载着1513名乘客和船员因撞到冰山而沉没,这次海难最后只有500多人侥幸逃生。
海难的恐怖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寒而栗。
1870年,有两艘英国轮船相撞,但其中的一艘“诺曼底号”除船长以外其余60人都安全获救,这是真的吗?为什么只有船长没能逃生呢?出事时人们都在干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赶快到“诺曼底号”上去寻找答案吧。
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的大作家维克多·雨果。
我们先来拜访他,谁认识他?投影雨果画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二、购买船票,掌握生字词1、(出示本课“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指名读,组词,正音,齐读。
2、开火车读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师相机指导学生较难理解的词语。
三、登上“诺曼底号”,了解事实真相1、“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发航行的?2、“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3、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4、船长是谁?在紧急情况下,船长是如何救人的?海难的结局如何?四、整体感悟课文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配《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感悟场景,初步受到震撼,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2、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指导朗读。
朗读指导:(1)开头介绍“诺曼底号”部分用轻快、平和与赞美的语气来读。
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通过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描述和插图的展示,让显示感受到船长牺牲时场面的壮美及他的美好心灵。
重点、难点:理解“诺曼底”号遇难后哈尔威船长是怎样做的?从而认识他崇高的品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帆船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2、揭题,板书课题(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学《“诺曼底”号遇难记》,课文的主人公哈尔威船长会给你答案的。
二、整体感知1、听范读录音,进入意境,感知故事内容。
相机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惊恐万状汹涌湍急不可开交井然有序惊慌失措镇定自如你推我搡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继续感悟。
3、初步印象交流。
你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谁留给你的印象最深?三、深入探究1、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用小黑板出示讨论题目:(1)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引导学生分三步进行:A.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援工作的?B.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C.议一议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样?(2)船长给你流下了什么印象?2、汇报学习结果。
3、教师小结:“诺曼底”号油船不幸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惊恐混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指挥船员,使船上所有的人获救,而自己,却被海水吞没。
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4、把结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充分认识船长的人品。
四、诵读课文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连线,明白各部分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介绍“诺曼底”号油船紧张危急及混乱惊慌的语气撞船部分船长镇定威严的语气最后一段无限感激、崇敬和无比沉痛的心情开头部分轻快平和及赞美的语气2、把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给大家听听。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基本内容,掌握一些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了解诺曼底号遇难事件的基本经过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宝贵,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词汇学习和运用。
3. 讨论课文中的事件和人物形象,进行思考和讨论。
4. 写作练习,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诺曼底号遇难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词汇学习和运用。
3.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事件和人物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进行交流和讨论。
4. 写作练习: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检查,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词汇学习和运用能力的评价:通过词汇练习和作业检查,了解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讨论和写作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检查,了解学生在讨论和写作中的表现和进步。
五、教学资源1. 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资料。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体会小说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2,学习小说中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体会和学习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冷静,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引导学生按照"阅读提示"中的要求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认识作者(课前请学生自己收集整理资料,准备"作者简介")学生自主交流有关作者的背景资料。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按要求自学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哈尔威船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由发言的同学完成板书三、学习写法1,默读课文思考:A、小说主要交代了哪些情节B、你认为哪个情节写得最好为什么2,交流A,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简要介绍小说的结构组成。
("诺曼底"号雾海夜航——开端,"诺曼底"号被撞——发展,哈尔威船长组织救援——高潮,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结局)B,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C,重点分析哈尔威船长组织救援这一情节①海难发生后,起初"诺曼底"号上是一幅怎样的景象(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2)文中是怎么写的`(读句子并赏析)②面对这危急的情势,船长是如何应对的③小说在描写船长的言行举止时,有一段对话描写得很精彩,那就是他和机械师,大副的对话。
学生自由组合,表演朗读。
④在船长的沉着指挥下,船上后来是一幅怎样的景象⑤学生自己简要概括一下如何进行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教师引导,归纳。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精选9篇)《诺曼底号遇难记》篇1教学目的:1、总体感知小说的中心意思和作者组织材料的特点。
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哈尔威船长的优秀品质。
3、了解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法。
4、初步了解小说的特点和小说分类。
教学重点: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哈尔威船长的优秀品质。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句话,“危难之处见真情”,在危急之时,更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来,在这篇课文中,就塑造了这样一个英雄人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真正的英雄。
二、简介小说的基础知识: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基本手段,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有的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
小说一般根据篇幅的长短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三、作者简介:雨果:( 1802 - 1885 ),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和领袖,在诗歌、小说、戏剧、政论创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等,在长达 60 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 79 卷文学作品和 4000 多幅绘画作品,是法国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四、课文解析:1、提学生朗读课文,分析本文段落层次。
文章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5),“诺曼底”号雾海夜航。
第二部分(6-10),“诺曼底”号海难发生。
第三部分(11-46),哈尔威船长舍已救人。
第四部分(47-50),赞美英雄的船长。
2、自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1)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起什么作用?(2)这场海难的发生谁负主要责任?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3)文中是如何刻画哈尔威船长这个人物形象的?从文中找出这些语句来。
(提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重点让学生分析是如何利用侧面描写的。
)(4)提学生分角色朗读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要求读出语调、语气,思考作者为什么具体描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5)哈尔船长说“必须把60人救出去。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诺曼底”号遇难记》主要讲述“诺曼底”号与“玛丽”号船相撞,在一片混乱中,船长哈尔威沉着指挥,使所有乘客与船员获救,而自己却与轮船一起沉入大海。
表现出哈尔威船长沉着机智舍己救人的崇高形象。
围绕这一主题,设计问题展开学习。
教学目标:
1.理解“诺曼底”号船的遇难是因为天气恶劣,与船长无关。
2.了解在危难时刻哈尔威船长沉着、冷静、机智、果敢的优秀品质,以及船长舍己救人的光辉形象。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船长在指挥营救中所表现的英雄品质。
教学难点:船长为什么不选择逃走呢?
教法学法:启发谈话,相机点拨,充满激情的描述、诵读。
自主、合作式探究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解决生词,查阅作者的相关资料,熟悉理解课文。
轮船遇险的情景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描述课文,初读课文.
“天有不测风云。
”美好的生活会因意外的遇难让我们不知所措。
“海难”更是让人们又无处躲藏,常会造成惨重的损失。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不同的是这次事故,船上有61人只有一人遇难,还创造了"海难"史上的奇迹。
想知道事情的经过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哪位同学能够用简练语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从他的发言可以看出这件事情就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遇险),接着——(抢险)一——最后交代了——(船长遇难了)
三、学习课文,感受船长的形象。
1、走进危险发生的时刻。
师:首先我们走进事情发生的开端,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灾难的发生?找出有关的句子,认真地读一读。
生读:大海上夜色正浓,大雾弥漫。
船长站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夜色很浓,雾很大,船长驾驶十分谨慎,明白了“诺曼底”号遇难并不是船长的责任。
生:“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冒”字说明发生得很突然。
师: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形象。
生:老师,从课文的第6、7自然段当中,我知道“玛丽”号船负重大,船速快,撞船之后使“诺曼底”号受到重创,情况危急。
师:是啊,夜又黑,雾又浓,“玛丽”号船船速还特别快,导致了这场灾难的发生。
请同学们观看轮船遇险的情景,说说当时轮船上的人们有何表现?
师:、课文中有哪些语句描写的内容和你刚才看到的、想到的相类似?用“——”
线划出来,反复地读一读。
生:“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
师: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从这句话我知道“诺曼底”号遇难了,在很短的时间内,人们纷纷逃生的混乱场面。
师:怎样理解“惊恐万状”?(生:人们都害怕到了极点,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
)
师:是的,海难发生了,海水汹涌而入,惊恐万状的人们四散逃命。
谁来读读这几句话,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惊恐和慌乱?(一生读,齐读。
)
师:如果你是这艘船上的一名乘客,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你会是怎样的表现?怎样的心情?试读课文第11、15段。
2、走进救援的情景
①师:在人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时候,谁勇敢地站出来控制局势,他就是——(船长)教师板书:船长。
船长是怎么做的呢?找一找,读一读,一会儿交流你们的体会。
生: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师:你怎么理解“断后”这个词语?(生:“断后”就是走在最后面。
)
师:从船长吼出的这几句话,可以看出船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沉着冷静临危不惧
师:所以我们在读这句话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声音要响亮,还要注意表达出这中间隐藏的东西。
谁来试试?一名女生读、一名男生读、齐读
②师:还有哪些情景让你感受很深呢?
生:船长和机械师、大副的对话让我难忘。
我感受到了船长的威严和果断。
师:都读读这段对话。
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了船长为什么会下命令让女人先走:“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
师:你知道船长为什么这么做?。
生:也许会把小艇挤翻,使更多的人死在大海中。
师:所以在这危急的时刻,船长威严地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生齐读: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
师:还有其它原因吗?
生:在20分钟的时间内救出60人,时间十分紧张,如果人们因为乱挤乱推耽误了时间,让更多人死亡,还不如杀一儆百。
师:你的意思是开枪是为了让更多人得救?
生:对,牺牲少数人,救出多数人。
师:看来,在这紧急关头,时间就是生命!所以,船长的命令简短有力!可以看出船长——果断机智尊重妇女
生齐读: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
师:把这句话送到这组对话中,体会体会那种简短有力。
(同桌分角色读,最后师生分角色读。
)
文中还有哪些内容让你感动?
生: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在听从他的调
遣。
师: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可以看出他——
生:周密考虑,镇定指挥,处变不惊,快节奏运作,高效率救人。
生:把克莱芒救出去!可以看出船长——爱护儿童、保护弱者
③、师:船长牺牲的场面让我难忘,他竟然一句话也没说,一个手势也没做。
他心中在想什么呢?
师:是啊,船长在想什么呢?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船长?生:你为什么没有逃走呢?
师:船长为什么没有逃生?现在假如你们就是船长,怎么解答这个问题?
生:我要逃生已经没有时间了,小艇到不了我身边。
师:是的,轮船下沉的时候会带起旋涡,掀起巨浪,小艇根本无法靠前。
生:60个人都救出去了,我已经没有牵挂了,我还是陪我的轮船吧。
师:其实船长为什么不逃生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那高度责任感和忘我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让我们怀着敬仰之情来读读这段话?
(出示:哈尔威船长……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
谁能够用四字短语来概括你心目中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明确:忠于职守、敢于牺牲、舍已救人、勇于决断、沉着指挥等
师:回想这件海难,假如没有哈尔威船长机智果断,救援工作能进行得井然有序吗?——不能!
假如没有哈尔威船长沉着指挥,众人能脱离危险吗?——不能!
假如没有哈尔威船长舍己救人,能创造了"海难"史上的奇迹吗?——不能!
是的,没有哈尔威船长,这一切都不可能!哈尔威船长的伟大就在这里,所以,我们称他为——英雄,教师板书:英雄。
所以,当灾难降临到我们身边时,我们需要哈尔威船长这样的英雄,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再读最后这段话。
四、总结。
1、师:今天,“诺曼底”号遇难了,哈威尔船长在指挥着众人脱险后,自己随船牺牲了,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请你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2、师:是啊,我们敬爱的哈尔威船长用自己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伟大人格为我们树起了一座雄伟的丰碑!虽然他走了,但他的这种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敬仰,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大危险,都能向哈尔威船长一样沉着、镇定,机智、果断。
板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
遇险
沉着冷静
抢险机智果断船长英雄
舍己救人
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