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争吵》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2
《争吵》教学设计(优秀10篇)《争吵》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师生互动修改一、揭题质疑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不要丢字、添字。
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2、“为什么争吵”。
⑴ 自读1~4自然段⑵ 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五、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争吵》教学设计篇二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启发。
同学之间发生争吵是常有的事,谁没和别人发生过争吵呢?你和谁发生过争吵?为什么争吵,怎么吵的,后来又怎么解决的?请讲一讲。
2、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写的也正是两个同学发生争吵的事,课题就叫《争吵》。
(板书课题)这个故事写得很有意思,两个同学从开始发生争吵,到后来很快就和好解决。
你读了这篇课文一定能受到不少的启发。
同学们齐读课题。
(课文写的是同学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
所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导入课题,一定能激活学生的已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
)二、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争吵》教学设计优秀6篇《争吵》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
2、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懂得去发现和欣赏新事物的优点。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新词卡片或课件,有“滴答”声为背景的朗读录音,机械和电子钟表实物。
学生:可以去逛逛钟表店,向营业员或父母打听各种钟表的特点和优点。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录音或课件播放钟表的“滴答”声,生闭上眼睛,听听谁来了?钟表店里每天都充满着这种声音。
可是,今天却来了一个怪物,使平静的钟表店变得热闹起来,你们想知道是为什么吗?它是谁呢?二、初读课文1、带着你们的问号去读课文吧,一边读一边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提醒学生注意:“谎”字中间是个亡,不要多加一点,“框”字最后一笔是横折,“惯”字第四画是竖折,第五画是横折,“衡”字是后鼻韵。
2、指名分读各段,学生互相评正音。
3、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课文,看看自己能读懂些什么,并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符号。
4、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提问,筛选有共性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1、默读课文,找一找讲了哪些钟?用“”勾出。
2、它们为什么争吵?3、“怪物”有什么特点,细读课文,扮演怪物自我介绍。
4、它们是怎么说的?用“”勾出他们说的话。
(课件展示它们说的话)5、让学生在表现钟表们动作、神态、语气的词语下打上“·”。
学生自由地读钟表们说的话,从它们的表现中你明白了什么?(充分鼓励孩子们去读书、去发现)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慢吞吞”、“细声细气”、“附和”、“粗声粗气”、“生气”、“嘟囔”、“叫喊”等词语的意思。
6、指导学生朗读。
通过自读、分角色读、引读、表演读等形式帮助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注意表达钟表们的不同语气。
四、总结升华1、你赞同钟表们的意见吗?2、读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3、(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比较新、旧座钟的不同)你喜欢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你能说出机械钟表与电子钟表有什么不同吗?各有什么优点?(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对新事物,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才是正确的?教师小结:其实,各种钟表都有自己的优点:有的美观好看,有的经久耐用,有的使用方便。
《争吵》教案《争吵》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争吵》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争吵》教案1一、导入:1、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和横祸非常的开心,当然难免也会有磕磕碰碰。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争吵的课文(板书,齐读),看到这个课题你又哪些疑问?(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结果怎样?)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读不通顺的地方要多读几遍,然后读读黑板上的字词。
2、领读字词,这些词在读时你有要提醒大家的吗?(点拨读音:嫉二声,哼hng,服侍shi,挨到放学二声)自己读一读生词,前后同学检查读词,老师检查读词,看谁反应的快。
(点拨:嫉妒什么意思,挨还读什么,哼,你们在发这个音时有什么感觉?还读什么?)3、指读,其他同学继续思考(手指黑板)4、谁来说说(手指黑板说)(总结: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谁知道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根据课题提问并回答)三、精读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的我和克莱蒂争吵前和争吵后各是怎么表现的?然后说一说。
2、汇报:**师:下面我们先来一起具体的看看我和克莱蒂争吵前的表现。
默读1~4自然段,边读边批画出,能反映出我和克莱蒂表现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词语。
师:从你批画的语句中你认为克莱蒂和我各有什么特点?(回答)具体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1)“他只微笑着说...(我从只微笑看出克莱蒂对这件事并不在意)师:谁知道,刚才他是抓住人物的哪一方面来理解的?2)心想:哼,得了奖...(从这句话看出我对克莱蒂得奖有点嫉妒了)师:因此,我想...(报复她)刚才他是抓住人物的哪一方面来理解的?3)“脸都红了、举起手”看出生气,都要打人了。
师:刚才,他是抓住人物的哪一方面来理解的?师:就这样,原本不该发生的争吵却发生了。
《争吵》优秀教案(精选5篇)《争吵》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争吵》优秀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争吵》优秀教案1一、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主要讲的是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谛弄脏了,我认为他是故意的,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
虽然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我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
放学后,克莱谛却主动要求与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从开头到我在外边等你)讲我和克莱谛吵加的原因第二段(从我觉得很不安到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讲我后悔和克莱谛吵架。
第三段(从终于挨到了放学到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讲我和克莱谛重归于好。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父亲对我的教育。
二、素质教学目标德育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能力目标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知识目标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理解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写作方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描写。
六、教学建议1.这篇讲读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具体讲了我所受到的教育。
教学时,可先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再布置学生按照思考练习1进一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
在此基础上练习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2.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我和克莱谛吵架后的矛盾心情,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中受到教育。
3.这篇课文反映的是学生生活。
要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七、教学准备资料: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作家,课文选自他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一译《心》),描写的是学生生活,带有伤感情调。
争吵导学案本文是关于争吵导学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学习目标:知识: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石匠、墨水、”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方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情感: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第一课时一、情景设置激趣导入1.每天我们都和同学们在一块学习、游戏,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矛盾,你是怎样处理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文中的两个同学是怎样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的。
2、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3、质疑二、阅读质疑自主体验1、自读课文,从文中标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新词。
重点指导:(1)“体、缘、愤、戒”的写法。
(2)区分“即”与“既”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课文,将语句读通顺。
三、合作质疑互动体验1、课题是“争吵”,使谁与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结果怎样?2、小组内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3、师生交流,明确课文内容:“我”和克莱谛之间因为--------------------------而发生争吵,最后“我”和克莱谛----------------------------。
四、变式质疑深入体验读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
五、应用质疑矫正体验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3.各自抄写。
第二课时一、情景设置激趣导入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阅读质疑自主体验1.找到“我”和克莱谛吵架的有关段落,认真读一读。
2.当“我”和克莱谛吵架时,“我”的心情怎样?心理怎么想的?从哪些语句看出来?三、合作质疑互动体验1、父亲的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从文中标出来。
15争吵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石匠抄写墨水故意报复线缝缩回承认缘故防御戒尺既然毕竟嫉妒高尚”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4、积累文中好的词语。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亚米契斯:意大利作家,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
2、本篇课文节选自《爱的教育》。
这是一本风靡世界各国的文学名著,全书是以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口吻写作的。
共100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主人公恩里科的日记;他的父母在他的日记本上写的劝告启发性的文章;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小故事。
请同学们课下找来这本书读一读!预习案方法指导: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
1、标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直到把课文读流利,至少读课文三遍。
2、把重点难写的词语整理在下面,可以用注拼音的方式加深对字的记忆。
并想一想你应该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用红笔圈出来字。
3、预习自测,给下面加粗的生字加拼音或写上字,并且读一读。
()mò()()()()yù()jì()石匠()水嫉妒缘故承认报复防()戒尺()然高尚4、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写一写“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注意语言要组织通顺。
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
4、我的感悟——你觉得“我”是个怎样性格的孩子?克莱谛是个怎样的孩子?研究案方法指导: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2、大胆发言,解决问题。
3、反复。
1、稳固字词,日积月累。
(1)“嫉妒”的近义词。
(2)“戒”的笔顺是。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课文是按照的顺序叙述。
先写“我”和克莱蒂之间;再写“我”的内心活动;然后写放学后;最后写回到家里。
3、细读课文,深入思考:(1)自读1—4自然段,思考:“我”和克莱谛吵架,谁对谁错,为什么?(2)5—8自然段是争吵后,“我”和克莱蒂各有什么表现?分别用“--”和“~~”标记出他们的心理活动,读一读并讨论一下,评一评他们的表现。
《争吵》教学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该页是可爱的给家人们整理的《争吵》教学设计优秀8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争吵》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阅读《爱的教育》,了解亚米契斯。
二、导课1、出示书《爱的教育》,交流对这本书和作者亚米契斯的了解。
2、出示课题《争吵》,正音:争翘舌后鼻音。
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争吵后各自有什么表现?结果怎样呢?这件事能给我们什么启发?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1、默读课文,圈划出生字新词。
2、重点字词,借助字典和上下文来理解。
3、带着问题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四、汇报、交流。
1、出示生字词,重点指导:缩承缘愤毕戒既正音:缩承愤既字形:承缘毕既比较:即和既/ 缘和绿/毕和必/即和既/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如:嫉妒的嫉读阳平,胳膊肘的肘读翘舌,服侍的侍,挨到了放学的挨读阳平3、交流,课文大致讲了什么事情?围绕争吵写了哪些内容。
按争吵前,争吵时,争吵后来理清文章脉络。
并学习作者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的。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争吵的起因1、自由读,想想我和克莱蒂为什么会发生争吵?从字里行间,你对我和克莱蒂有了哪些了解?2、共同品析示例:生:我正抄着,坐在旁边的克莱蒂忽然碰了我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从忽然碰可以看出,是克莱蒂碰了我,导致我弄脏了本子,引发争吵。
生:克莱蒂是无意的,从突然和碰了胳膊肘可以看出,而我却火了,骂了他,我这样的态度,克莱蒂却微笑道歉了。
《争吵》的教学教案引导学生倾听和关心他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争吵》这个故事,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冲突解决的过程。
2. 培养学生倾听和关心他人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同理心。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沟通和理解来解决冲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阅读《争吵》这个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冲突和解决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倾听和关心他人。
3.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实践如何用沟通和理解来解决冲突。
三、教学方法:1. 阅读引导: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和情感变化。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冲突场景,通过表演来实践如何倾听和关心他人。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倾听和关心他人的能力。
2. 学生提交一篇关于如何通过沟通和理解来解决冲突的短文,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争吵》这个故事的相关材料,如故事文本、图片等。
2. 角色扮演道具和场景布置物品。
3. 学生提交短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争吵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和影响。
2. 阅读故事《争吵》: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冲突场景,通过表演来实践如何倾听和关心他人。
5. 分享和总结:每组选择代表分享角色扮演的过程和体验,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七、教学延伸: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创作一个关于倾听和关心他人的宣传海报。
2. 学生分享:每组选择代表分享宣传海报的创作过程和意图。
八、家庭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进行一次关于倾听和关心他人的对话,记录下对话的过程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