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装扮我们的教室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装扮我们的教室》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教室的环境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教学准备1.道德与法治第8课教材《装扮我们的教室》2.教学课件3.环境美化相关素材(如装饰物、植物等)4.音乐播放设备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以教室环境为主题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教室环境美化的话题。
然后教师与学生进行简要的讨论: - 你们认为教室的环境对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学校一些美化环境的举措?- 我们自己能为教室美化做些什么?2. 学习新知(10分钟)教师将课文《装扮我们的教室》呈现在课件上,简要介绍教材内容,然后与学生一起逐字阅读课文,并解释生词和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提问: - 在课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们怎样装饰他们的教室? - 为什么学生们要装饰他们的教室?3. 活动设计(2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到五人,要求学生首先讨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教室样貌,并列出他们想要实现的美化目标。
然后,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一个美化任务,如制作装饰画、整理书籍、绿化花卉等。
最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美化任务,并将成果展示给全班。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合理分工、互相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反思总结(10分钟)学生完成美化任务后,教师组织全班进行反思总结。
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 - 你们是如何协作的?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 你们的美化成果如何?感觉怎么样? - 通过这次美化活动,你们有什么新的体会和收获?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想,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课后延伸可以要求学生在家里或学校其他地方,进行环境美化的实践活动,并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全班分享。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装扮我们的教室》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装扮我们的教室》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装扮教室,使之更加美观、舒适和实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念,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他们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任务。
但在团队合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室装扮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班级、关心集体的情感,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教室装扮的方法,提高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2.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协作完成任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动手操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室环境布置:提前准备好装饰材料,如彩纸、贴纸、花瓶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教室装扮的图片和实例。
3.小组分工表:提前安排好学生分组和分工,确保课堂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觉得一个美观、舒适的教室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美观、舒适的教室图片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教室装扮的效果。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教室装扮的基本方法,如布局、色彩搭配、装饰物的选择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八课《装扮我们的教室》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装扮我们的教室》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八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室布置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教育学生热爱班级,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教室布置的意义、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教室布置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是,他们在教室布置方面缺乏系统的知识和方法,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班级活动有积极参与的热情,可以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班级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教室布置的意义和基本原则,掌握基本的教室布置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班级,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意识,提高班级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室布置的意义、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教室布置的工具和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2.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室布置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教室布置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初步了解教室布置的相关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动手操作,示范教室布置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8课《装扮我们的教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装扮我们的教室》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8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装扮教室,使教室更加美观、舒适和实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培养审美观念,提高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增强对学校环境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学观念和创造力,他们对装饰和美化环境充满兴趣。
同时,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对教室环境有直接的感知和体验,因此对本节课的内容会有较强的共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美的理解和创造力方面存在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室装扮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使学生热爱学校环境,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装扮教室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2.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装扮教室。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榜样引导法:以优秀教室装扮案例为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
4.德育融入法: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教室装扮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室场地准备:提前布置好教室,准备装饰材料。
2.教学素材准备:收集优秀的教室装扮案例,制作PPT或视频。
3.学生分组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组长。
4.评价标准准备:制定教室装扮评价标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一个美观、舒适的教室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的教室装扮案例,让学生欣赏和评价。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创新点和团队协作精神。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根据讨论结果选择装饰材料,开始装扮教室。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8装扮我们的教室》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了解装扮教室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掌握一些简单的装饰品制作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增强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如何装扮我们的教室,包括设计理念、选材技巧、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要的文字,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受、思考,从而掌握装扮教室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尚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同时注重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重难点1. 重点:掌握装扮教室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了解选材的技巧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2. 难点:如何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实践,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准备1. 素材:彩纸、贴画、气球等装饰材料。
2. 工具:剪刀、胶水、双面胶等手工制作工具。
3. 教学PPT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美丽的教室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如何装扮自己的教室。
2. 提问学生关于装扮教室的设想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讲解新课1. 讲解装扮教室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设计理念、选材技巧、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1)设计理念:强调个性化、创意和环保理念,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和资源,培养环保意识。
(2)选材技巧: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包括色彩搭配、材质选择、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
(3)制作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介绍一些简单的装饰品制作方法,如手工贴画、气球布置等。
2. 通过实践活动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装扮教室的乐趣和成就感。
(1)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学生根据设计理念和选材技巧,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进行制作。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装扮我们的教室》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装扮我们的教室》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室布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班级、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教室布置的重要性、布置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合作意识,他们喜欢参与班级活动,并对教室布置产生浓厚兴趣。
但学生在教室布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布置方法不恰当、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教室布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布置方法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教室布置的重要性,认识到教室布置对班级氛围的影响。
2.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教室布置方法和技巧。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班级凝聚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室布置的重要性。
2.教室布置的方法和技巧。
3.团队合作在教室布置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室布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布置方法。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教室布置实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讨论法:学生就教室布置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室布置的实际案例,用于展示和分析。
2.准备教室布置的工具和材料,以便学生实践操作。
3.准备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美丽的教室布置案例,引发学生对教室布置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教室布置的重要性,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班级凝聚力等。
接着呈现教室布置的方法和技巧,如合理规划空间、注重色彩搭配、突出班级特色等。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区域的教室布置。
学生根据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合作完成教室布置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4.巩固(5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教室布置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8课装扮我们的教室【教学目标】1.在为完成集体任务而人人承担相应责任中,建立真正的责任意识,增强集体的归属感、荣誉感;2.在参与集体的活动中,树立合作、共创意识,了解、学习合作及共创的方法与技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在为完成集体任务而人人承担相应责任中,建立真正的责任意识,增强集体的归属感、荣誉感;2.通过学习他人优秀成果,知道装扮教室要做到整洁美观有特色、舒适方便显温馨。
难点:树立全局意识和合作意识,考虑他人感受,寻求共同进步,确保人人参与。
【课前准备】制作PPT【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小朋友们,听过这首歌吗?会唱的跟着一起唱吧!2.说到家,你的家给你什么感觉?3.准备好上课了吗?上课!一、导入揭题1.其实,我们在学校里也有一个家,那就是我们的教室。
(板书:我们的教室)2.最近,学校正在组织“完美教室”的评选,每个年级要选出三个“完美教室”。
3.来看看评选要求(板书)(1)整洁美观,有特色;(2)舒适方便,显温馨。
4.对照要求,大家觉得我们班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的?谁来介绍介绍我们的教室?(出示缩略图)5.怎么才能让我们的教室变得更加完美,在这次评选中脱颖而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装扮我们的教室》。
(板书:装扮)二、活动——他们的“家”好在哪儿1.听说有两个教室在初评中分数比我们稍微高一点,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装扮教室的。
2.你最喜欢哪个教室的装扮?觉得它好在哪里呢?3.看来他们的装扮的确是整洁美观有特色,舒适方便显温馨。
三、活动——你言我语谋布局1.看了别人的装扮,再来看看我们的教室。
(板贴缩略图)2.整洁美观我们已经做得不错了,说到特色,我们班叫什么中队呀?3.在你的心里,小蓝鲸中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呢?怎么才能体现特色啊?4.再看第二个要求——舒适方便显温馨,你觉得学习生活中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5.围绕“小蓝鲸”这个主题,对照要求,大家觉得我们教室还有哪些地方要改一改?或者在哪里再加什么?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把它填到设计方案的“设计名称”一栏。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8.装扮我们的教室》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8.装扮我们的教室》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装扮教室,使得教室更加美观、舒适和有学习氛围。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念,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对学习环境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审美观念,他们对于美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室的装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室装扮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增强学生对学习环境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教室装扮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并将美的理念运用到教室装扮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教室装扮的方法。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室装扮的素材:如窗帘、桌布、挂饰等。
2.工具:如胶水、剪刀、针线等。
3.分组标志:如不同颜色的名牌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觉得一个美观、舒适的教室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呢?让学生认识到教室装扮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美观、舒适的教室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教室装扮的魅力。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教室的共同特点,总结出教室装扮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主题进行教室装扮。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方法,实际操作进行教室装扮。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相互参观,评价各组的教室装扮成果。
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8.装束我们的教室一、教课任务与设计企图(一)教材剖析《装束我们的教室》是二年级第二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中第课。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9条“喜爱集体生活,爱惜班级荣誉”,“快乐、踊跃的生活”中的第6条“在成人辅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以及“着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中第5条“能踊跃地出想法、想方法来扩展游戏活动”而设计。
其目的在于经过“装束我们的教室”这样一个从察看、设计到着手实行的综合性活动,联合前方三课所学内容,深入与落实学生的集体感和集体荣誉感,指引他们超越自我,走向广阔的公共生活。
教材共设置四个主题:“他们的教室幸亏哪里”、“我们一同来设计”、“大家一同来着手”和“我们的教室更漂亮了”。
内容分为两绝大多半:一方面经过观光其余班级教室指引学生对教室的设计有所认识,知道在装束教室过程中,自己可以肩负什么任务,如何合作部署相关内容;另一方面经过设计美化教室的宏图推行实行,一同着手部署教室,并展现装束教室的成就:充满童趣的、设计新奇新奇的教室。
教材P30出示一间精心美化好的教室立体图:(1)绿藤植物美化教室一角,不只雅观,还可以净化空气,望望它,对我们眼睛也好;(2)优秀的学习口号醒目地置于侧墙,激励我们要会学习;(3)学习园地与学习口号对称而立,丰富着班级(4)才艺集体的学习环境;展示布局在教室后墙,便于大家课后自由观光、学习。
教材P31表现了小组议论,分地区对班级推行设计的活动样例:图1是两位同学的假想:设置图书角、雨伞角;图2展现教室植物角设计的议论过程;还表现了女生对班级同学一同议论设计的呼吁,及男生揭露设计环节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在合作、共同建设时碰到问题时的解决议略与方法。
教材P32主体表现的是学生着手装束教室的活动典范:图1是图书角的安排与部署典范;图2是作品墙的部署与细节安排;还表现了女生对班级同学分组合作行动的呼吁,及男生对合作方法的总结。
8 装扮我们的教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一些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技能。
(2)形成初步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情感与态度
(1)认识教室是自己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空间,应该去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成长空间。
(2)发现并消除不利于我们健康发展的因素,从而在教室里更愉快地生活和成长。
3.行为与习惯
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强化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
4.过程与方法
(1)在相互学习、相互合作中,掌握与人合作的要领。
(2)开展一系列的创作活动,展示自己的特长。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增强主人翁意识,把美化班级当作自己的责任。
(2)掌握一些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技能。
2.难点
(1)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强化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
(2)培养审美能力和科学精神。
教学设计
教学淮备
教师准备
1.提供具有启发性的、装扮好了的教室资料,准备一些可以用来布置教室的材料。
2.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准备可以布置教室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师: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里有我们的亲人。
其实,我们在学校还有一个家。
孩子们.你们知道在哪里吗?
(生答:教室)
2.对,教室就是我们自己的家.你们想不想把我们的家布置得温馨而美丽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怎样装扮我们的教室。
3.师课件出示课前准备的装扮好了的教室资料,展示给学生们看。
4,师引导学生从中选出几幅比较经典的装扮图。
5.给学生分组,每组一幅图.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考虑:
教室里放了些什么?
教室的角落怎么利用?
教室设计的特色在哪里?
6.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班内介绍自己看到的这个教室设计好在哪里。
7。
师:同学们看了他们的教室布置,很细心地发现了他们教室设计的优点,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大眼睛!
【设计意图:由于二年级的孩子年纪小.想象的空间较小,动手能力差,故教师以图片为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装扮教室有一定的认识。
】
二、想一想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看了一些图片,发现了一些好的设计,那些小朋友把自己的家装扮得那么漂亮,你们想不想把我们的家也装扮一下呢?
(生积极回答:想)
师:孩子们,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谈论得很热烈,发现了他们做得好的地方,那你们想把这些好的想法运用到我们的设计中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设计出更好的方案,把我们的教室装扮得更加美丽!
师:请大家先一起完成教室的整体布局设计,看看怎样布置更合理。
教师出示教室缩略图,师生共同把教室的整体布局设计好。
全班交流:
教室里放些什么?(书法、绘画、手工等学生作品,小型植物、图书、奖状等)
教室的角落怎么利用?(图书角、工具角、荣誉榜等)
班级的特色在哪里?
(全班同学一起将教室划分为几个区:图书角、荣誉榜、展示区、工具区、植物区、作品区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做哪个区的设汁。
师引导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选择,并巡视指导,使每个区都有小组做设计。
学生分组进行设计,教师巡视,告诉学生:有问题,要商量;求大同,存小异。
尽快设计出完美的方案。
全班交流,分组进行,其他组的同学倾听.可以提出宝贵意见。
给每个区选出最合理的设汁。
师:孩子们,你们真是太棒了.都是小设计师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我们的家装扮得更加美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刚学到的知识来完成自己的设计,启发学生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
三、做一做
师:我们对于怎么装扮我们的教室,提出了很多想法。
接下来,就让我们按照之前的设计.分组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吧!材料都准备好了吗?老师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把我们的教室装扮得舒适、美观!
学生利用之前准备的材料分组布置教室.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布置教室,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手来)
师:我们以这么快的速度,完成了对教室的布置,你们认为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生1答:提前准备。
生2答:大家一起动手。
生3答:分工合作。
师:你们说得很好,认识到了我们完成这个任务的关键所在。
我们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和别人一起合作,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学会与人合作,体会与人合作的好处。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的劳动成果吧!
师生一起欣赏班内的布置.并讲述在装扮教室过程中发生的趣事。
师:孩子们,你们互相介绍一下,在装扮教室的过程中做了什么?
师生一起交流在布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收获。
师:孩子们,你们把自己的设计用到了实践中,把我们的教室布置得这么美观、舒适,
你们真棒!
【设计意图: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动手完成对教室的布置,锻炼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进来,强化他们对班级的主人翁意识。
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
四、交流感受
师:通过大家的辛勤劳动,我们的教室焕然一新,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一定特别舒服。
接下来,就让我们的小导游,带领大家把我们的新“家”参观一下。
每组选出一名小导游,带领大家参观,并说说这样设计的原因。
师:参观完我们美观的教室.你们有什么感受呢?有什么想说的跟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吧。
学生分组交流感受。
师:请同学们完成填空。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区的设计,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_________________的设计与布置。
生完成填空,并在班内跟同学汇报。
师:教室布置得这样漂亮,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心情怎样?
生答:心情舒畅。
师:那我们以后是不是定期地把教室装扮一下呢?
生齐声附和。
师:我们自己动脑,一起动手,把我们的教室布置得这么漂亮。
虽然分工不同,但我们每个人都参与进去了,都对我们的家做出了贡献,相信大家在我们的新家里,一定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强化参与感,体会成功的喜悦,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翁。
】
板书设计
装扮我们的教室
看一看
想一想
做一做
交流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