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0.57 KB
- 文档页数:1
风湿性关节炎病历范文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下面是一位患者的风湿性关节炎病历范文。
患者姓名:李女士性别:女年龄:55岁主诉:关节疼痛、肿胀病史:患者自5年前开始出现手指关节疼痛、肿胀,逐渐加重。
最初以为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导致手部疲劳所致,未予重视。
后来疼痛逐渐扩散至膝盖、踝关节等部位,且出现早晨僵硬现象,影响日常生活。
因此前来就诊。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
个人史:患者平时工作繁忙,长期处于高压状态,饮食习惯不规律,经常加班熬夜。
家族史:患者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体格检查:患者全身皮肤无异常,双手指关节肿胀,压痛明显,活动受限;双膝关节无红肿,压痛明显,活动受限;双踝关节无红肿,压痛明显,活动受限。
生命体征平稳,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C反应蛋白:升高;类风湿因子:阳性;关节超声:双手指关节关节腔积液;双膝关节、双踝关节关节腔积液。
诊断: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予以抗炎镇痛治疗,同时进行关节腔积液抽吸,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关节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明显好转。
随访情况:患者出院后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并进行康复训练。
目前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训练的慢性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以减缓病情的发展。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的生活。
类风湿关节炎现病史模板
病人信息:
性别:(填写)
年龄:(填写)
职业:(填写)
初次发病年龄:(填写)
1. 主诉:
(填写病人主诉,如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
2. 疼痛及其他症状:
(填写具体关节疼痛的部位和程度,如手关节、膝关节等,并描述伴随的其他症状,如肿胀、红肿、发热、僵硬等)
3. 病史:
- 疼痛出现时间:(填写)
- 既往病史:(填写既往是否有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病史,如家族病史、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曾就诊情况:(填写过往是否有过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就诊记录,如诊断、治疗等)
- 治疗效果:(填写曾接受治疗的效果,如缓解、改善或无明显效果)
4. 体检结果:
(填写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体检结果,如关节肿胀、受限活动、压痛、红肿、畸形等)
5. 辅助检查结果:
(填写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如血液生化指标,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检测结果)
6. 影像学检查结果:
(填写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如X光片、MRI等)
7. 诊断:
(填写最终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可以从医生的角度描述)
8. 治疗计划:
(填写当前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9. 随访计划:
(填写后续的随访计划,如再次检查、复查等)
以上是一份类风湿关节炎的现病史模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修改。
注意,该模板仅供参考,不能用于实际病历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2021年12月11日 09:00病例特点:1、姚淑华,女,67岁,农民。
2、主诉:四肢关节对称性肿痛9年,加重1月。
3、现病史:患者自诉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肿痛,于市人民医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9年来间断行针刺、拔罐、外贴膏药、口服中药、西药〔具体不详〕治疗,病症时轻时重,多于劳累及遇寒遇冷时诱发或加重,渐出现双踝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肿痛,晨僵常约1小时以上。
于1月前劳累后出现肘膝关节以下肿痛明显加重,未行其他特殊处理。
今来我院就诊,门诊遂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收入院。
病程中偶见全身低热,精神、睡眠、食纳差,二便尚可;体重有所减轻,常感乏力。
4、既往史:既往无其他特殊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输、献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病、传染病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5、体格检查:T36.4℃、P82次/分、R20次/分、BP150/100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疼痛病痛苦面容,扶入病房。
舌淡苔白脉沉细。
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心肺腹未查见异常。
四肢关节肤色、肤温正常,双腕关节、双手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双膝关节、右踝关节Ⅰ°肿胀,压痛〔+〕,左踝关节Ⅱ°肿胀,压痛〔+〕,关节不同程度功能障碍,以双腕关节以下为甚,余关节无明显肿痛。
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6、辅助资料:无。
拟诊讨论: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因“四肢关节肿痛、关节功能障碍〞为主症入院,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多年,属中医“尪痹〞范畴。
老年女患,久病体虚,正气缺乏,气血虚弱,肌表腠理疏空,恰值冬天寒冷之时,复感三邪,寒湿偏胜,内合肝肾二脏,筋.骨同病,其人尫羸,难以行走,活动不利,结合舌苔脉之象,与“肾虚寒盛〞相符,治宜补肾祛寒,益气通络,强筋健骨。
2、中医鉴别诊断:与“痿证〞鉴别,本病见肢体软弱无力,多无疼痛病症,日久不用导致肌肉萎缩等症,与本患者病症不符,可不考虑。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模板1.主诉:反复多处关节疼痛三年,加重一月2.现病史:患者于三年前起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多处关节疼痛,活动关节时疼痛加剧,主要位于双侧肩关节,腕关节及掌指关节及膝关节,关节肿痛明显,伴有间断发热,体温37.2-38℃,自觉全身不适,乏力,无头痛,无皮疹,无恶心及呕吐,无胸闷及呼吸困难,无腹痛及腹泻,无腰痛及肉眼血尿,三年来患者症状反复,且逐渐加重,掌指关节出现屈曲畸形,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抗炎止痛处理(不祥),症状无明显缓解,一月前起,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关节疼痛不能耐受,夜间尤甚,生活不能自理,今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收入院。
病程中患者精神尚好,食欲及睡眠欠安,大小便正常,近期体力下降,体重稍下降。
3.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4.家族史:患者母亲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5.体检:Bp 140/90mmHg,心率90次/分,体重 65 kg,身高 165cm.神志清楚,表情痛苦,营养良好,发育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无突眼,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双侧颈动脉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饱满,无压痛及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浮肿,双侧足背动脉可触及,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双侧肩关节外展及背伸受限,双侧腕关节肿胀,皮温稍高,关节压痛明显,双侧近端指间关节屈曲畸形,关节肿胀,有压痛。
双侧膝关节肿胀,压痛,关节屈曲及背伸受限。
6.专科体检:双侧肩关节外展及背伸受限,双侧腕关节肿胀,皮温稍高,关节压痛明显,双侧近端指间关节屈曲畸形,关节肿胀,有压痛。
双侧膝关节肿胀,压痛,关节屈曲及背伸受限。
7.门诊资料:2014/5/5,我院RF:300IU/ML.8.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9.诊断依据:1.中年女性患者;2.主因“反复多处关节疼痛三年,加重一月”入院;,活动关节时疼痛加剧,主要位于双侧肩关节,腕关节及掌指关节及膝关节,关节肿痛明显,伴有间断发热,体温37.2-38℃,自觉全身不适。
患者李明,男性,48岁,汉族,已婚,农民,主因:反复多关节疼痛20 年,加重1月。
于2016/08/12 10:05 以“1.类风湿性关节炎2.上呼吸道感染”收住入院。
一、病例特点:1. 病史:患者近20年来反复出现四肢多关节疼痛,以双膝、双肘及左踝关节明显,活动时症状加剧,偶有发热,体温在37.2-37&不等,伴晨僵,持续约1-2小时后自行缓解,无头痛,无恶心及呕吐,无胸痛及胸闷、无腹痛、腹泻,无肉眼血尿,10年来症状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且出现肘关节屈曲畸形,于今年6月在县人民医院就诊,行“类风湿因子”定量示:内风湿因子f 107.5IU/ML,肘及左踝关节DR示:双肘关节及左踝关节骨质疏松,关节缘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给予抗“类风湿”治疗,症状稍有好转,一个月前停药后,症状再次加重,入院3天前不慎感冒,出现周身酸困,乏力,头晕症状,为诊治于今日入住本院,近一个月来精神、食欲睡眠差,大小便正常。
2查体:T362C P68次/ 分R20次/ 分BP13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皮肤红润,弹性正常,无水肿,无皮疹,无出血点,无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头颅无畸形、未触及肿块,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分泌物,双侧乳突无压痛。
鼻无畸形,鼻翼无扇动。
口唇无发绀,口腔粘膜无出血点,无溃疡,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
颈软,未见颈静脉怒张,未触及异常搏动。
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无肿大。
胸廓正常,未见胸壁静脉曲张,语音震颤两侧相等,未触及胸膜摩擦感。
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心浊音界正常,心率68次/ 分,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怒张,腹壁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肝脏,未触及脾脏,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
类风湿关节炎病历模板一、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职业:联系电话:二、主诉患者主诉关节疼痛,肿胀,运动受限,持续时间数月。
三、现病史1. 疾病起始时间:2. 疾病发展过程:3. 主要症状表现:4. 治疗情况:5. 用药情况:四、既往史1. 过敏史:2. 传染病史:3. 外伤史:4. 手术史:5. 其他特殊情况:五、家族史1. 家族中是否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 是否有其他遗传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六、体格检查1. 一般情况:2. 皮肤及黏膜检查:3. 关节检查:4. 肌力及神经系统检查:七、辅助检查1. 血常规检查:2. C-反应蛋白测定(CRP):3. 针对类风湿因子的血清学检查(RF):4. 抗核抗体(ANA)测定:5. 关节X线检查:八、诊断根据患者的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九、治疗方案1. 疾病活动期:①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控制疼痛和肿胀;②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口服或注射;③ 疾病缓解期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维持治疗。
2. 关节变形期:① 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② 大环内酰胺类药物可以减轻关节变形和功能障碍;③ 拟钙化剂可用于减轻骨质流失。
十、预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控制其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需要长期随访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
类风湿关节炎病历模板标题:类风湿关节炎病历模板病历模板病历编号:_______患者信息姓名:_______ 性别:_______ 年龄:_______ 职业:_______主诉患者主诉:_______既往史1. 外伤史:_______2. 病毒感染史:_______3. 其他慢性疾病史:_______家族史1. 类风湿关节炎家族史:_______2. 其他关节疾病家族史:_______个人习惯1. 吸烟史:_______2. 饮酒史:_______3. 过度劳累史:_______现病史1. 发病时间:_______2. 主要症状:_______- 关节肿痛:_______- 关节红肿:_______- 关节活动度减少:_______ - 早晨僵硬:_______3. 患病部位:_______- 双手:_______- 双腕:_______- 双肩:_______- 其他关节:_______4. 痛风石/病灶:_______5. 患者对症状的描述:_______6. 其他系统受累情况:_______体格检查1. 一般情况:_______2. 体温:_______3. 皮肤情况:_______4. 手部检查:_______5. 口腔检查:_______6. 心肺听诊:_______7. 腹部触诊:_______8. 神经系统检查:_______实验室检查1. 全血细胞计数:_______2. 速率试验:_______3. C反应蛋白:_______4. 类风湿因子:_______5. 抗CCP抗体:_______6. 关节液分析:_______7. 其他相关检查:_______诊断1. 诊断依据:_______2. 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估:_______3. 伴随疾病:_______治疗1. 非药物治疗:_______- 物理疗法:_______- 关节保护:_______- 康复锻炼:_______2. 药物治疗:_______-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_______ - 甾体激素:_______- 病情改善药物:_______- 免疫抑制剂:_______- 生物制剂:_______3. 监测及随访:_______- 定期复查:_______- 问题解答:_______预后1. 预后评估:_______2. 并发症:_______结语_______医生签名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风湿性关节炎病历范文病史患者,女性,56岁,退休教师。
主诉左手指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持续3个月。
患者平素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
无过敏史,无手术史。
患者于3个月前开始出现左手指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无明显诱因。
疼痛程度逐渐加重,伴有关节僵硬感,活动范围逐渐缩小。
患者自行口服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物缓解症状,但效果不佳。
近期出现右手指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伴有全身疲乏、食欲下降等症状。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醒,体温37.2℃,心率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
左手第二、三、四指关节肿胀,压痛明显,活动受限,屈曲、伸展受阻。
右手第二、三、四指关节肿胀,压痛明显,活动受限,屈曲、伸展受阻。
双侧膝关节、踝关节无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0.0%。
C反应蛋白:正常范围0-8mg/L,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为25mg/L。
类风湿因子:正常范围<20IU/mL,患者类风湿因子水平升高,为68IU/mL。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正常范围<20U/mL,患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升高,为45U/mL。
X线检查:左手第二、三、四指关节骨质疏松,无明显关节面改变。
诊断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患者予以对症治疗,口服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物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
同时,予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口服泼尼松龙20mg/d,逐渐减量。
患者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患者于1个月后复查,左手指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症状明显缓解,右手指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症状减轻。
血常规、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均有所下降。
继续口服泼尼松龙10mg/d,逐渐减量。
患者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病历患者信息: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58岁病史编号:0012345主诉:患者自述多年来关节肿痛,尤以手指关节和膝关节为甚,活动时疼痛加重,伴有关节红肿、僵硬和功能障碍。
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出现手指关节疼痛,起初以为是老年性关节炎,但症状逐渐加重,同时出现双侧膝关节肿胀、红热、疼痛,以及关节活动受限。
患者自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缓解症状,但效果不明显。
既往史: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无手术史,无过敏史。
家族史:患者父亲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患者神志清楚,面色稍苍白,体力活动能力下降。
体温:36.8℃心率:78次/分呼吸频率:18次/分血压:130/80 mmHg关节检查:双手指关节、双膝关节肿胀,触痛明显,活动受限,关节积液-.(注:-代表未见异常)双手、双膝关节皮温正常,无红斑、皮疹等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
C反应蛋白:阳性类风湿因子(RF):阳性抗核抗体(ANA):阴性尿常规:无异常发现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显示双侧手指关节、膝关节轻度骨质疏松,无明显关节破坏。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治疗方案:1.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使用布洛芬等NSAIDs缓解疼痛和减轻关节炎炎症反应。
2. 糖皮质激素:口服或关节注射糖皮质激素,用于急性发作期的疼痛缓解和关节炎炎症抑制。
3. 疾病修饰抗风湿药物(DMARDs):使用甲氨蝶呤、氯喹等DMARDs,可改善疾病进展、减轻关节破坏。
4. 免疫抑制剂:如甲泼尼龙等,用于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反应。
5. 物理治疗:如热敷、理疗、运动疗法等,可以缓解关节僵硬和改善关节功能。
随访计划:1. 定期复查血常规、ESR、类风湿因子等指标,评估疾病活动性和药物治疗效果。
2.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
3. 关注并管理患者的心血管、肝肾功能等,避免药物副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病历样本类风湿关节炎病历样本1. 病人信息尊称:张三性别:男芳龄:50岁职业:建筑工人2. 主诉患者主诉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已有1年,且逐渐加重。
3. 现病史患者最初在右手小指关节出现关节疼痛,随后逐渐波及双手的其他手指关节,并出现肿胀和活动受限。
疼痛程度不一,但通常在清晨和长时间不活动后加重。
患者还报告有疲劳感、压力感和全身不适。
4. 既往病史患者无其他特殊疾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患者也无家族史。
5. 体格检查(1)关节:多个手指关节和腕关节触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受累关节活动度较正常关节受限。
(2)皮肤:无异常发现。
(3)其他系统检查:心肺听诊正常。
6. 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
(2)关节液检查:关节液呈黄色,黏稠度降低,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多,无结晶。
7. 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8. 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开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来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
若NSAIDs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疾病修饰抗风湿药(DMARDs)如甲氨蝶呤。
(2)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理疗和关节活动性训练等,旨在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和增强肌肉力量。
(3)营养支持治疗:推荐患者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以维持关节健康。
(4)情绪支持治疗:建议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活动,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心理咨询也是一个可考虑的选择。
9. 随访计划约定患者每3个月复诊一次,定期评估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
根据需要适时调整药物和治疗计划。
10. 观点和理解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症和破坏。
尽管其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被认为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疾病进展和缓解患者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综合性的治疗计划和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也是不可忽视的。
积极的心理和情绪支持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食用细盐500克,放锅内炒热,再加葱须、生姜各9克,一起用布包好,趁热敷患处至盐凉;1日1次,连用一星期,有追风祛湿之功效。
我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用了2周,效果不错。
江苏南京沈力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主任中医师郭剑华点评:
将食盐炒热后加葱须、生姜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可以达到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的目的;另外,通过热敷还可以促进患病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使肌肉松弛,达到消肿、镇痛作用。
由于本病复杂难治,建议到正规医院通过检查确诊后,接受正规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配合积极、有规律的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加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或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