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一览表
- 格式:xls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7
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与环境表现参数一览表一、环境目标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2.降低环境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3.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物种生存。
二、指标体系1.资源利用效率:节能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节水率:降低水资源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废物回收率:提高废物回收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
2.环境污染:污染物排放量: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污染物去除率:提高污染物处理能力,降低污染物排放。
3.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增加物种种类,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保障物种生存。
三、环境管理方案1.制定环保政策:明确环保目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3.完善环保法规: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建设,保障环保政策实施。
具体措施如下:(1)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节水型设备,降低水资源消耗。
建立废物回收体系,提高废物回收利用率。
(2)环境污染:加强污染物排放监管,减少污染物排放。
提高污染物处理能力,降低污染物排放。
实施绿化工程,改善生态环境。
(3)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物种,维护生态平衡。
恢复受损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加强生态保护区建设,保障物种生存。
四、环境表现参数1.资源利用效率:节能率:以年为单位,逐年提高节能率。
节水率:以年为单位,逐年提高节水率。
废物回收率:以年为单位,逐年提高废物回收利用率。
2.环境污染:污染物排放量:以年为单位,逐年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去除率:以年为单位,逐年提高污染物去除率。
3.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以年为单位,逐年增加物种种类。
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年为单位,逐年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我要强调的是,环保不仅是一项政策,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才能真正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地球母亲披上绿衣,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检查评审表编号:JL-4.4.6-04计划目标尽可能降低用水量方案名称办公区域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检查者商务部计划指标办公区域用水2011年比上年减少2% 完成基本情况:办公区域使用新型的节水式龙头,2011年1-5月平均用水12方,2010年7-12月用水18方,和去年同期相比用水量降低3%,完成指标评审结论:目标完成。
评审人员签字:评审日期:2011.6.1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检查评审表JL-4.4.6-04计划目标尽可能降低用电量方案名称办公区域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检查者商务部计划指标用电2011年比上年减少2%完成基本情况:员工节电意识增强,随手关灯、电器随时关闭。
2011年1-5月平均用电量8975度. 2010年7-12月份平均用电量10500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4%。
评审结论:已降低用电量,已完成制定的计划指标。
评审人员签字:评审日期:2011.6.1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检查评审表JL-4.4.6-04方案名称办公区域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计划目标分类管理,提高回收率检查者商务部计划指标将固体废弃物分类管理和处置完成基本情况:各部门对废弃物做分类管理进行标识,由环卫处统一收回处置。
评审结论:废弃物已分类、标识、完成较好。
评审人员签字:评审日期:2011.6.1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检查评审表JL-4..4.6-04方案名称办公区域环境目标、计划目标降低办公用纸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检查者商务部计划指标提高回收率完成基本情况:办公用纸没有浪费现象,能双面使用。
评审结论:完成较好。
评审人员签字:评审日期:2011.6.1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检查评审表JL-4.4.6-04方案名称办公区域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计划目标火灾发生率为0,触电事故发生率为0检查者商务部计划指标办公区域2011年火灾发生率为0,触电事故发生率为0完成基本情况:消防器材齐全有效,电器及配件符合标准要求。
2014 年度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JL-CX-02-01序号 重要环境因素目 标 指 标 方法/措施/技术手段责任部门执行部门/负责人资 金(元)起始时间完成时间备注1、工程部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土方专项施工方案中必须有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有环境保护和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工程部项目部项目开工前15天项目开工前7天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单(技术部存档)2、公司每年对环境因素及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更新,项目部必须对本项目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更新工程部项目部项目开工前施工过程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清单3、项目部制定环境管理措施方案,建立环保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环保工作,配备相应的洒水设备,及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工程部项目部项目开工前施工过程检查记录4、公司于项目部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工程部安全部项目部项目开工前施工过程安全部存档5、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 工程部项目部项目开工前土方开挖前检查记录6、施工现场的材料存放区、大模板存放区等场地必须平整夯实。
工程部项目部平面布置批准施工过程检查记录7、施工垃圾清运时应提前适量洒水,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工程部项目部项目开工施工过程检查记录8、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工程部项目部项目开工施工过程检查记录9、检查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必须安装建设单位项目部项目开工前之日土方施工阶段报项目所在地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安全监督机构1施工现场扬尘 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采取硬化措施,其他路面应采取覆盖、固化、绿化等有效措施防止扬尘;2、 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清运必须采用封闭式专用垃圾道或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3、施工现场应设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4、施工现场土方应集中堆放,100%采取覆盖或固化等措施 ;5、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100%进行硬化处理;2、4级风以上停止土方作业;3.土方运输覆盖严密100%无遗撒;4、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或安装专业化的洗车设备,出场时必须100%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5、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6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在施的且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10、项目部每月对环境保护检查不少于2次。
1.0目的:规范公司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方案的制定、宣传贯彻、实施、评估、更新和修订等活动,从而确保公司的环境方针符合ISO14001标准中的持续改进、污染预防、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等条款,保证公司的目标指标和方案符合公司的环境方针并能有效的实施。
2.0范围:公司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方案的制定、宣传贯彻、实施、评估、更新和修订等活动。
3.0职责:3.1工厂厂长负责组织制定、更新公司的环境方针,并最终批准和解释本公司的环境方针。
3.2环境方针对外的宣传贯彻主要由Sales负责,公司内部的宣传贯彻由各自部门分别完成。
3.3工厂厂长负责组织环境方针的实施;并依据既定的环境方针组织制定、更新并批准公司的环境目标、指标。
3.4公司相关部门依据目标指标制定实施方案,工厂厂长批准环境管理方案。
3.5各部门、人员负责实施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以实现策划之环境目标、指标。
3.6EHS部对管理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和评估。
4.0程序:4.1定义:4.1.1环境方针:陈述公司对整体环境绩效之期许与原则的声明文件。
4.1.2目标:根据环境方针所设定欲达成之环境目的,目标应尽可能量化。
4.1.3指标:根据环境目标,所设定之具体量化之指标,以利达成环境目标。
4.1.4绩效:根据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其环境因素所获得的可量测结果。
4.1.5管理方案:描述如何达成环境目标、指标的实施步骤、责任部门、完成期限、检讨部门的策划方案。
4.2环境方针的制定和修订:4.2.1在EMS体系建立之初,EHS将ISO14001条文要求、公司存在的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活动项目、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相关方要求等提供给总经理。
4.2.2工厂厂长依据以上资料,结合本公司的经营理念制定、批准并发布环境方针,同时向公司内外关联者诠释。
4.2.3本程序声明,在制定本公司的环境方针时,还充分考虑了以下内容:4.2.3.1适宜的可有效执行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维持。
( 管理体系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指标和方案(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tha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same enterprise must have different management systems.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指标和方案(通用版)2004版GB/T24001标准的比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多数修订属于编辑性修改,目的在于NISO9001标准寻求进一步的兼容,并澄清1996版标准中语意不尽通俗和不明确的地方。
1996版标准的“4.3.3目标和指标”与“4.3.4环境管理方案”在2004版标准中合并为“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这一修订更加明确了目标、指标和方案的关系。
GB/T24001标准4.3.1指出,“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4.4.6强调,“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
”由此可见,组织在充分识别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评价、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实施控制,但并不意味着对一般环境因素不进行控制。
无论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控制活动或对一般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控制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性;环境目标就是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的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
由此可见,对于评价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均应制定目标和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