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格式:pdf
- 大小:556.46 KB
- 文档页数:87
《废塑料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二〇二一年四月1 编制必要性1.1 任务来源塑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我国是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随着快递、外卖等行业的繁荣发展,塑料包装制品需求量增长迅速,塑料消耗量不断上升,废塑料产生量迅速增长。
废塑料主要的再生利用方式有物理再生和化学再生两种,主要的处置方式包括焚烧及协同处置。
其中,物理再生一般又分为直接再生和改性再生;化学再生分为化学解聚回收树脂单体、热解、催化裂解等;焚烧及协同处置主要回收利用废塑料的热值。
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规模较大,但整体污染防治水平不高。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7年组织制定的《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64-2007),规定了废塑料回收、贮存、运输、预处理、再生利用等过程的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要求。
该标准实施十余年来,随着国内技术工艺进步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已不再适用于行业现状及管理要求。
因此,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于2019年底启动《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修订工作,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共同承担修订任务。
1.2 国内废塑料管理、回收及再生利用现状多年来,再生塑料一直是我国塑料制品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
国家鼓励发展废塑料的回收与再生利用,高度重视再生塑料行业污染问题,先后发布了《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多项文件和标准。
据统计,2019年国内废塑料回收量为1890万吨,从回收的废塑料类别占比看,废PET占33%,废PE占20%,废PP占19%,废PVC占15%。
2 编制原则和技术路线2.1 编制原则本标准制订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2)加强废塑料污染治理,防控环境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3)对废塑料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预处理、再生利用、焚烧及协同处置等环节提出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附件3《活性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活性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二○一八年一月—26—目录1项目背景 (29)1.1任务来源 (29)1.2工作过程 (29)2行业概况 (31)2.1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31)2.2行业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31)3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32)3.1国家及环保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32)3.2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中的环保要求 (33)3.3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33)3.4行业清洁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的最新进展 (33)3.5现行环保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34)4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35)4.1行业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污分析 (35)4.2行业排污现状 (39)4.3污染防治技术分析 (39)5行业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环境影响分析 (41)5.1大气污染物 (41)5.2水污染物 (42)6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42)6.1技术标准体系的设置 (42)6.2标准适用范围 (43)6.3标准时段的划分 (43)6.4标准结构框架 (43)6.5术语和定义 (44)6.6标准确定的依据 (44)6.7污染物项目选择 (44)6.8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 (44)6.9基准排放限值的确定及制定依据 (53)6.10监测要求 (55)7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研究 (55)7.1本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与国外标准对比分析 (55)7.2本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与国外标准对比分析 (56)8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技术分析 (57)8.1实施本标准的环境(减排)效益 (57)8.2实施本标准的经济技术分析 (58)9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60)10标准征求意见情况 (61)10.1关于适用范围 (61)—27—10.2关于排放限值 (61)10.3关于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62)11审议会情况 (63)12部内二次征求意见情况 (63)13大气司技术审查情况 (64)14二次审议会情况 (64)—28—《活性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为控制活性炭工业污染物排放,加强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2009年环保部下达了《活性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任务(环办函【2009】221号),项目统一编号427,由宁夏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
30 环球聚氨酯网新闻 NewsC.A .S .E .生态环境部审议通过《涂料、油墨以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三项标准3月21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涂料、油墨以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三项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征求意见稿)《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是环境保护部2014年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牵头组织标准的制订工作。
该标准为首次发布。
目前涉及VOCs 排放控制的已经发布的国家标准13项(其中正在修订5项),正在制订的标准18项。
而该标准为综合标准,其排气筒排放限值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一致;与行业标准比较,比《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2-2008)严,比其他行业标准要宽松。
本标准排气筒排放限值与德国的控制指标相同,都是质量浓度,控制限值相对德国标准要宽松。
该标准规定了VOCs 无组织排放收集和处理系统、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存与装载、敞开液面逸散的控制要求,工艺过程控制要求和企业厂区内及周边污染监控要求。
标准规定,新建企业自2017年7月1日起,现有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其VOCs 无组织排放控制按照本标准的规定执行。
各地也可根据当地环境保护需要和经济与技术条件,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提前实施本标准。
标准规定了VOCs 无组织排放收集和处理系统、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存与装载、敞开液面逸散的控制要求,工艺过程控制要求和企业厂区内及周边污染监控要求。
标准适用于涉及VOCs 无组织排放的现有企业、生产或服务设施的VOCs 无组织排放管理,以及涉及VOCs 无组织排放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VOCs 无组织排放管理。
附件三:《生物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生物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二○○八年九月目录1项目背景 (1)1.1任务来源 (1)1.2工作过程 (1)2行业概况 (2)2.1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状况 (2)2.2世界生物农药的发展状况 (4)3制订生物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必要性 (5)3.1辨证地看待生物农药 (5)3.2国家及环保主管部门的相关环保要求 (6)3.3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中的环保要求 (7)3.4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8)3.5现行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9)4标准编制的原则与技术路线 (9)5受控农药品种选择与品种概况 (11)5.1受控农药品种选择 (11)5.2各农药品种概况 (12)6各品种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17)6.1生产工艺与产污分析 (17)6.2企业排污现状与污水处理技术水平分析 (19)7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21)7.1标准适用范围 (21)7.2标准结构框架 (22)7.3污染物项目的选择 (22)7.4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及制定依据 (23)7.5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的确定 (27)7.6污染物监测要求 (28)7.7与国内相关标准的对比 (29)8与国外同类标准比较 (30)8.1与美国标准比较 (30)8.2与印度标准比较 (30)9实施本标准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31)9.1环境效益分析 (31)9.2经济效益分析 (33)10对标准实施的建议 (34)10.1设立环保监测指导机构 (34)10.2受控企业应提交相关资料及达标测试结果 (34)《生物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环境保护部十分重视农药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加强对农药生产企业的环境管理,启动了农药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工作。
2003年7月4~5日,原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在江苏省昆山市组织召开了“农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研讨会”,会议达成了共识,将农药分为十大类分别制订标准。
附件三:《日用玻璃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日用玻璃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2011年4月项目名称:玻璃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容器玻璃项目统一编号:385承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组主要成员:张国宁、魏玉霞、陆少锋、张琳、刘建平 标准处项目负责人:何俊1目 录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 行业概况 (2)2.1 日用玻璃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3)2.2 行业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7)3 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8)3.1 国家及环保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8)3.2 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9)3.3 行业清洁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的最新进展 (10)3.4 现行环保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4 日用玻璃行业产排污情况分析 (12)4.1 行业主要生产工艺 (12)4.2 主要污染物分析 (15)4.3 行业排污现状 (16)5 日用玻璃行业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18)5.1 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18)5.2 水污染物控制技术 (22)6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23)6.1 标准适用范围 (23)6.2 标准制订原则 (24)6.3 标准结构框架 (24)6.4 术语和定义 (24)6.5 污染物项目的选择 (25)7 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及制定依据 (25)7.1 大气污染物 (25)7.2 水污染物限值确定依据 (29)8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研究 (30)8.1 国外标准研究 (30)8.2 本标准与现行标准的对比 (31)9 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技术分析 (32)9.1 实施本标准的环境(减排)效益 (32)9.2 技术经济分析 (32)《日用玻璃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环发〔2006〕20号),为推进环境执法和监督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完善环境保护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十一五”期间将“…加大制定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作的力度,完成钢铁、煤炭、火力发电、农药、有色金属、建材、制药、石化、化工、石油天然气、机械、纺织印染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增加行业型排放标准覆盖面,逐步缩小通用型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范围…”。
附件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二○一二年十月项目名称: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GB4915-2004)项目编号:2012-3项目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项目主管人员:裴晓菲、赵国华编制单位及人员: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武雪芳张国宁江梅李晓倩魏玉霞等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陈章水何宏涛曹伟袁文献等中国环科院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张凡王红梅等目录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 行业概况 (2)2.1 我国水泥工业概况 (2)2.2 水泥生产工艺 (3)3 标准修订必要性分析 (5)3.1 现行GB4915-2004实施情况 (5)3.2 环保形势变化要求对水泥行业严格排放控制 (6)4 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6)4.1 水泥工业大气排放源 (6)4.2 废气排放性质 (8)4.3 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8)5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11)5.1 修订原则 (11)5.2 适用范围 (11)5.3 标准内容框架 (11)5.4 污染物项目与考核指标 (11)5.5 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12)6 标准限值与规定的制订依据 (12)6.1 水泥窑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 (12)6.2 烘干机、烘干磨、煤磨、冷却机 (18)6.3 其他通风生产设备 (18)6.4 无组织排放限值 (18)6.5 技术与管理规定 (19)7 相关排放标准研究 (20)7.1 国外标准 (20)7.2 地方标准 (24)8 实施本标准的经济成本与环境效益分析 (24)8.1 实施本标准的经济成本 (24)8.2 实施本标准的环境(减排)效益 (25)《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是我国水泥工业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在“十一五”污染减排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态环境部关于征求《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等四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意见的函文章属性•【公布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0.04.29•【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关于征求《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等四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意见的函环办标征函〔2020〕22号各有关单位: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完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我部组织起草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石灰、电石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9620—2013)修改单(征求意见稿)和《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修改单(征求意见稿)。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现就标准征求你单位意见,请研究提出书面意见,并于2020年5月22日前反馈我部(电子文档请同时发送至电子邮箱)。
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联系人:大气环境司王浩通信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邮政编码:100006电话:(010)65645579联系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王宗爽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羊坊8号邮政编码:100012电话:(010)84915203传真:(010)84926394电子邮箱:*****************.cn附件:1.征求意见单位名单2.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3.《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4.石灰、电石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5.《石灰、电石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6.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7.《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8.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9.《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0年4月29日。
附件3《电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 制 说 明《电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二○一五年十月目录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 行业概况 (2)2.1 国际电子行业现状 (2)2.2 我国电子行业现状 (4)2.3 我国电子企业分布情况 (6)2.4 行业发展规划与主要任务 (7)3 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 (8)3.1 国家环保相关规划和要求 (8)3.2 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9)3.3 现行环保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9)4 电子工业污染物排放状况及污染防治技术分析 (10)4.1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及主要产排污环节 (10)4.2 国内电子工业污染物现状调查及分析 (39)4.3 清洁生产技术分析 (41)4.4 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44)5 行业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环境影响分析 (50)5.1 铅及其化合物 (50)5.2 镉 (50)5.3 铬及六价铬 (51)5.4 砷 (51)5.5 镍 (51)5.6 锌 (51)5.7 锡及其化合物 (51)5.8 铜 (51)5.9 氟化物 (52)5.10 硫化物 (52)6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52)6.1 标准适用范围 (52)6.2 标准框架结构 (52)6.3 标准实施时间 (52)6.4 水污染项目的选择及排放限值的制定依据 (52)6.5 间接排放限值确定原则 (70)6.6 基准排水量 (71)6.7 大气污染项目的选择及排放限值的制定依据 (72)6.8 基准排气量 (83)6.9 厂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 (83)7 国内外相关标准对比分析 (84)7.1 美国相关排放标准 (84)7.2 欧盟相关排放标准 (87)7.3 德国相关排放标准 (88)7.4 日本相关排放标准 (92)7.5 台湾地区相关排放标准 (94)7.6 世界银行集团相关排放标准 (97)7.7 小结 (98)8 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技术分析 (117)8.1 电子专用材料 (117)8.2 电子元件及印制电路板 (117)8.3 半导体器件 (119)8.4 显示器件及光电子器件 (120)8.5 电子终端产品 (121)8.6 小结 (122)9 本标准的建议 (123)《电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1)2013年2月6日,环境保护部下发文件《关于开展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3]154号),下达了标准制订任务,项目统一编号:2013-17。
《工业涂装工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编制组二O一四年十月目录1项目背景 (2)1.1任务来源 (2)1.2主要工作过程 (3)2标准编制的必要性、总体思路及基本原则 (4)2.1必要性 (4)2.2 总体思路 (6)2.3 基本原则 (6)3 北京市工业涂装企业VOCs排放及控制现状 (6)3.1涂装企业发展概况 (6)3.2涂装工艺介绍 (12)3.3 VOCs排放环节 (13)3.4污染治理技术现状 (14)4 国内外相关标准研究 (15)4.1国外相关标准调研 (15)4.2国内相关控制标准 (20)5.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25)5.1标准适用范围 (25)5.2术语和定义 (26)5.3时段划分 (26)5.4控制指标的选择 (26)5.5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 (29)5.6工艺管制及管理要求 (31)5.7监测要求 (32)5.8实施与监督 (33)6.技术可达性分析 (33)7.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 (38)7.1环境效益 (38)7.2经济效益 (38)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近年来,北京市复合型污染态势日益严峻,给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带来了巨大压力。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VOCs在复合型污染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如何有效控制VOCs污染,解决由其引发的臭氧超标和其对二次粒子形成的贡献问题,已成为各级环境管理部门面临的重点任务之一。
北京市VOCs污染源排放清单表明,在北京市溶剂使用类VOCs污染源中,存在涂装工序的制造业企业(以下简称工业涂装企业)所占排放量分担率最高。
需要强调的是,“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着力发展的高端现代制造业,改造提升的传统制造业和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业中的很多企业都存在涂装工序,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这些工业涂装企业的涂装过程将会显著增加北京市VOCs 的排放量,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进一步增加大气环境中臭氧和PM2.5的含量,从而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
上海市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上海市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2009年2月目次1 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 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 (3)2.1 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2.2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4)3法规政策依据和技术依据 (5)3.1法规政策依据 (5)3.2技术依据 (5)4 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7)4.1 指导思想 (7)4.2 编制原则 (7)5上海市钢铁工业调研 (8)5.1 产业结构 (8)5.2 生产能力 (9)5.3 发展规划 (10)6 主要生产工艺、污染排放和控制技术 (12)6.1烧结 (12)6.2高炉炼铁 (13)6.3 Corex炼铁 (15)6.4石灰石培烧 (16)6.5转炉炼钢 (16)6.6电炉炼钢 (17)6.7连铸 (18)6.8轧钢 (20)6.7其它工艺 (20)7 国内外钢铁工业大气污染控制情况 (21)7.1 国内部分钢铁企业调查结果 (21)7.2 国外钢铁企业污染控制情况调查 (23)8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论证及说明 (26)8.1 标准的适用范围 (26)8.2 标准“适用区域”的划分 (26)8.3 标准的执行年限划分 (26)8.4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27)8.5 指标体系的确定及技术论证 (27)9 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及现行排放标准的关系 (43)9.1 与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关系 (43)9.2 与现行排放标准的关系 (43)10 监测要求 (44)11 达标的技术经济分析和环境效益分析 (46)11.1 技术经济分析 (46)11.2 环境效益分析 (48)上海市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1.1 任务来源《上海市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由上海市环保局组织,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和上海宝钢工程技术公司共同起草,参与研究的单位包括宝钢股份宝钢分公司、宝钢股份不锈钢分公司、宝钢股份特殊钢分公司。
《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二○○五年七月二○○五年九月修改项目主管部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项目主管人员:罗毅胥树凡冯波项目承担单位及主要参与人员:北京中兵北方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靳建永张锡麒孟宪礼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计划部蒋啸林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环保所陈彦卿北京电镀协会鲁君文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孙志强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公司张保平目录1 编制《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必要性1.1电镀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1.2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1.3与国际接轨的需要2 《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原则和技术依据2.1编制原则2.2编制标准的技术依据3 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4 电镀生产的典型工艺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4.1电镀企业的基本生产工艺简介4.2电镀行业主要污染物情况分析5 电镀废水的危害性5.1酸、碱废水的危害5.2含氰废水的危害5.3含铬废水的危害5.4含重金属废水的危害6 电镀行业污染控制水平分析6.1电镀废水处理技术6.2电镀行业废气处理技术6.3电镀固废和电镀污泥的处理7 主要技术内容和指标的确定7.1 主要技术内容7.2 控制指标与排放限值的确定依据7.3 采样与监测的技术规定7.4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的技术规定8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9 本标准与现行标准的对比10 成本效益分析和达标分析11 环境效益分析参考文献《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 编制《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必要性1.1 电镀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电镀行业是通用性强、使用面广、跨行业、跨部门的重要加工工业和工艺性生产技术。
电镀可以改变金属或非金属制品的表面属性,如抗腐蚀性、外观装饰性、导电性、耐磨性、可焊性等,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工业、轻工业、电子电气工业等,某些特殊功能镀层,还能满足国防尖端技术产品的需要。
我国电镀企业分布广泛,30%在机械制造业,20%在轻工业,20%在电子电气工业,其余分布在航空、航天及仪器仪表等行业。
《烧结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工程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烧结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工程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编制组二○二一年三月北京《烧结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工程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随着我国环保形势的严峻,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相关污染物及温室气体减排核算技术指南》、《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控制砖瓦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促进砖瓦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3年9月17日发布了《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201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当时,整个中国砖瓦行业基本没有环保治理设施,行业的面临空前压力,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及时根据国家环境要求及行业情况,参照相关陶瓷、水泥及燃煤电厂等行业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技术路线和相关标准,迅速出台了《烧结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工程技术规范》(T/CBTA0001—2018)协会团体标准支撑《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的实施,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路线及设施工程技术标准要求,许多企业依据《烧结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工程技术规范》(T/CBTA0001—2018)协会团体标准的技术路线及设施工程技术标准要求进行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改造,达到了国家标准《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的标准要求,极大地促进了砖瓦行业大气污染物治理工作,得到了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部门的肯定,《烧结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工程技术规范》(T/CBTA0001—2018)协会团体标准实施几年以来,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首先协会团体标准的局限性,仅限于行业应用,目前环境治理已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工作,而是全社会的应该遵守共同准则,确需国家标准支撑;其次《烧结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工程技术规范》(T/CBTA0001—2018)协会团体标准偏重于行业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行业大量应用的部分治理技术没有列入协会团体标准范畴,这部分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工程并没有得到规范和指导,确需国家标准完善补充和支撑。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篇一:《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二○一四年二月目录《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11项目背景.................................................................................................................. (1)1.1任务来源.................................................................................................................. ..........11.2工作过程.................................................................................................................. ..........12行业概况.................................................................................................................. (1)2.1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概况....................................................................................................12.2行业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43《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的必要性 (5)3.1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3.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石油炼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63.3提高排放控制要求,控制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63.4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73.5我国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控制技术有了实质性进展....................................................74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7)4.1行业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污分析.........................................................................................74.2石油炼制工业废气排污现状.............................................................................................74.3污染防治技术分析.. (165)行业排放有机污染物环境影响分析..........................................................................................176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 (17)6.1标准适用范围.................................................................................................................. .176.2时间段的划分.................................................................................................................. .176.3术语和定义.................................................................................................................. .....186.4污染物控制项目的选择...................................................................................................186.5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及制定依据...........................................................................206.6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及制定依据.. (237)监测要求.................................................................................................................. ............268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研究 (29)8.1美国有关石油炼制工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298.2本标准与美国标准的比较...............................................................................................299实施本标准的经济技术分析 (30)9.1污染物减排.................................................................................................................. .....309.2达标技术.................................................................................................................. .........309.3成本.................................................................................................................. .................319.4so2排放标准实施的减排经济技术分析.........................................................................319.5nox排放标准实施的减排经济技术分析........................................................................329.6烟尘排放标准实施的减排经济技术分析.......................................................................339.7非甲烷总烃排放标准实施的减排经济技术分析...........................................................339.8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的减排经济技术分析...............................................................3610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3)6《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石油炼制工业生产过程产生废水中污染物种类有:石油类、coD、硫化物、挥发酚、boD等;废气污染物有挥发性有机物、so2、nox和烟尘等。
附件三:《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 制 说 明(二次征求意见稿)《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二○一一年一月项目名称: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统一编号:198承担单位: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编制组主要成员:宋云、孙晓峰、曹国庆、李键、张琳、郭逸飞 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周羽化、宫玥标准处项目负责人:胡林林目录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 行业概况 (2)2.1 电池分类 (2)2.2 经济运行情况 (3)2.3 电池行业发展趋势 (5)2.4 行业在其它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6)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8)3.1 国家及环保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8)3.2 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中的环保要求 (8)3.3 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8)3.4 现行环保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10)4 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11)4.1 锌锰/锌银电池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分析 (11)4.2 铅酸蓄电池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分析 (17)4.3 镉镍、氢镍电池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分析 (22)4.4 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分析 (25)4.5 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分析 (27)5 行业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环境影响分析 (28)5.1 水污染物环境影响分析 (28)5.2 大气污染物环境影响分析 (30)6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31)6.1 标准适用范围 (31)6.2 标准结构框架 (32)6.3 术语和定义 (32)6.4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依据 (32)6.5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关说明 (45)7 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技术分析 (51)7.1 实施本标准的环境(减排)效益 (51)7.2 实施本标准的经济技术分析 (52)8 标准第一次征求意见情况 (53)9 主要参考文献 (53)1 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根据《关于公布2003年度环境标准编制单位名单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环办函[2003]508号),制订《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统一编号:198。
CPVC树脂,即氯化聚氯乙烯树脂,是一种由聚氯乙烯(PVC)树脂经过氯化改性制得的工程塑料。
它通常呈白色或淡黄色,是一种无味、无臭、无毒的疏松颗粒或粉末。
CPVC树脂的标准化在中国受到严格的控制,以确保其质量满足特定的工业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GB/T 34693-2017《塑料氯化聚氯乙烯树脂》,CPVC树脂的核心性能指标包括氯含量、残余氯、表观密度等。
例如,CPVC树脂的氯含量应不低于65%,残余氯含量不得超过150ug/g,而表观密度的范围应在0.50-0.70g/mL之间。
这些指标对于确保CPVC树脂的耐热性、耐化学性、电气绝缘性和机械性能至关重要。
CPVC树脂在加工过程中比PVC树脂更易发生脱HCl反应,因此,CPVC混合料配方中加入的热稳定剂比PVC要求更为严苛。
同时,为了满足给水、工业和消防等不同用途的要求,还需添加抗冲改性剂、抗氧剂和其他加工助剂。
这些添加剂必须选用高质量的产品,并且添加量要严格控制,以保证混合料的氯含量尽量高,从而确保产品的最终性能。
此外,根据QB/T 2479-2005《CPVC电力管》标准,CPVC电力管是以CPVC树脂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硬直实壁管,具有优良的耐热和绝缘性能。
CPVC电力管内外壁光滑平整,颜色呈桔红色,色泽明亮、醒目。
对于CPVC树脂及其制品的环境保护问题,中国也有相应的排放标准。
根据《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合成树脂(聚氯乙烯树脂除外)制造企业和制品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应执行该标准。
而聚氯乙烯树脂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则不适用该标准。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一、背景介绍铝工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铝工业污染问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解决铝工业排放污染问题,规范铝工业的环境保护行为,制定《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编制目的该标准的编制旨在通过规范铝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监测要求和治理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促使铝工业企业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有效控制,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保障公民健康和生态安全。
三、编制原则1.科学性原则:制定标准应以科学研究为依据,结合铝工业现状和技术发展动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协调性原则:标准应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协调,避免出现冲突和重复。
3.可行性原则:制定标准时应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以确保企业能够负担得起标准的执行。
4.时效性原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变化,标准应定期修订,保持与时俱进。
四、编制步骤2.国内外对比:比较国内外相关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
3.专家评审:组织相关专家对调研分析和国内外对比结果进行评审,形成初步的排放标准范围。
4.征求意见稿:在初稿的基础上编制《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行业内外的专家、企业和公众的意见。
5.修订完善:根据征求意见稿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对标准进行修订完善,确保标准的精确性和可实施性。
6.公示和实施:将修订完善后的标准进行公示,并确定标准的实施时间和监测方式,以保证标准的有效执行。
五、编制内容1.排放限值:明确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控制标准。
2.监测要求: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法和监测频次,以确保企业能够按照标准进行自主监测和报告。
3.治理技术要求:对铝工业污染物的治理技术进行指导,推广和应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净化设备和治理工艺。
六、编制意义1.环境保护:标准的实施将减少铝工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大气、水体和土壤资源,改善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