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流程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45
市政道路管网改造工程施工流程市政道路管网改造工程是为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质量,促进城市发展,改善市民生活环境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程。
在进行市政道路管网改造工程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施工流程来进行,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下面就介绍一下市政道路管网改造工程的施工流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1.立项阶段:确定市政道路管网改造工程的项目范围、预算、工期等重要参数,并进行项目立项。
2.规划设计阶段:由相关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确定改造工程的具体方案和施工图纸。
3.招标阶段:进行工程招标,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4.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准备工作,确定施工计划、施工队伍、施工材料等。
二、施工阶段1.道路挖掘: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道路的挖掘工作,包括开挖路面、铺设管线等。
2.管线铺设:根据设计要求,在挖掘好的道路内铺设管线,确保管线的质量和稳定性。
3.管道连接:对铺设好的管线进行连接,确保管道畅通无阻。
4.道路恢复:在管道连接完成后,进行道路的恢复工作,包括平整路面、铺设路面材料等。
5.安装设备:在道路管网改造工程中可能涉及到一些设备的安装,如路灯、交通信号灯等,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安装。
6.验收阶段:完成施工后,进行工程的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三、收尾阶段1.工程交付:完成工程验收后,将工程交付给相关部门或单位使用。
2.清理整理:施工完工后,进行现场的清理整理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
3.工程总结: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为今后的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4.结算工程款:对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款结算,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市政道路管网改造工程是一项繁重而又重要的工程,需要全面的规划和执行。
只有按照规范的施工流程进行,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希望以上介绍的施工流程对您有所帮助。
市政道路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法一、本工程主要施工流程本工程为新建道路、场地空旷,拟采用全封闭道路施工。
根据施工图纸及招标清单可知,本工程主要施工流程为:1、道路工程1.1本项目新建道路工程场地现状主要为农田,两侧主要为灌木、杂草、荒地及民房,水塘较多分布。
地势较低,需进行回填。
施工时需先清除路基坡脚区域表层杂填土及耕植土,对于老路、住宅区生活、建筑垃圾进行清运,生活垃圾、建筑地坪、建筑基础、老路路面结构按实际厚度挖除外运。
1.2原地面清表、河塘处清淤后,回填整平至湿喷桩桩顶标高,施工软基处理湿喷桩。
1.3施做桩顶碎石垫层及土工格栅。
1.4进行路基、路床灰土施工;人行道清表后原地面压实,其上用素土回填并进行碾压。
1.5路面基层为掺量12%的石灰土20cm、掺量4.5%的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最后进行路牙沿、人行道、沥青砂路面的施工。
排水工程安排在路床施工前突击进行。
1.6灰土在现场择地集中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沥青砂采用成品运抵现场后摊铺机摊铺。
2、排水工程2.1根据本工程雨污水排水管道埋深情况分析,雨水管道基本位于回填路基内,待路基回填完毕后反开挖施作;污水管道基本位于原地面以下,湿喷桩软基处理范围内,且部分管道埋深较大,故污水管道安排在湿喷桩施工完毕后开挖施作;2.2根据以上施工流程,下面就道路工程的土石方开挖施工、湿喷桩施工,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碎石、沥青碎,排水工程的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详述。
二、土石方开挖施工1、本工程路基开挖土方、清表、河塘清淤开挖深度不大,属浅挖地段,拟采用如下施工方法。
首先,采用全站仪打出线路中心线控制桩,按设计路基横断面放出开挖边线并用白灰线示出,利用挖掘机配合堆土机进行挖方区清表工作,对于机械难以开挖的地段采用人工清表,并及时将废弃物用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或垃圾场倾倒。
2、针对本标段路基土较为软弱的情况,拟采用推土机推,装载机装土,自卸汽车配合运输的方法进行施工,沿标示开挖边线从上至下顺线路方向分层进行开挖,若能利用,按就近利用的原则将挖方调配至填方区或运至料场用作灰土垫层、基层原料,人工修整边坡。
市政道路施工基本程序一、测量放线1、参加交接桩做好交桩记录,对接收桩点进行加固保护;2、进行控制点复核及加密工作,建立两套相互独立的导线和水准控制线路,报监理工程师复测,合格后投入使用。
3、放出道路红线,边桩、中桩;4、进行红线内障碍物调查统计,如果遇到重要障碍物,将实体边线采集坐标,反映在电子版图纸上;5、进行原地貌复测,计算土方量并与图纸方量作对比。
二、施工准备1、解决现场临时用水、临时用电及临时路,组织人员机械进场;2、生产和生活设施搭建;3、路基排水;4、管线探测与保护;5、现场人员安全教育;6、技术准备(图纸会审、施组、方案的编制报审、施工区域划分及施工部署、进度计划编制等);7、建立对外协调机制;8、统计现场障碍物归属权及施工环境;9、其他。
三、路基清表施工1、放出道路红线并标记,确定清表范围;2、在清表前做好原始抄测记录,清除杂物至土路床的清表后高程。
3、根据原地貌复测数据,计算清表后管道覆土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本工程为管顶覆土不小于50cm,若管顶覆土满足设计要求,清表后直接进行管道施工即可。
若管顶覆土不满足设计要求,需在清表后先进行路基填筑施工,再反开挖管道施工。
4、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杂草等进行砍伐或移植清理,并对清理出来的含有植物根系的地表土和腐殖土集中妥善存放在就进的界桩边界之处,并统一运至弃土场或存放预订场地,严禁填埋在路基填筑范围之内以致路基下沉。
5、清表施工开始由现场工程师通知监理工程师,清表结束后及时让监理工程师签认清表工程量。
四、管网施工施工要点1、控制流水坡度,避免反坡。
2、安管顺序从下游排向上游,插口向下游,承口向上游。
3、管道热熔严格控制热熔温度、时间、电流,并保证接口干燥,严格控制管道接口、管道与检查井接口、检查井井身自带接口的严密性,以保证闭水质量。
4、克拉管防止热胀冷缩,材料存放注意遮阳,安管完成及时压腰回填,防止漂管;5、在沟槽开挖前检查井盖板的预制工作,养护期不得小于28天,根据地下水位深度及沟槽深度做好相应的降水及排水措施。
市政道路施工流程详解主要施工方法(一)、人行道块料铺设1、放样人行道铺砌前,根据设计的平面及高程,沿人行道中线(或边线)进行测量放线,每5m~10m安测一块砖作为控制点,并建立方格网,以控制高程及方向。
2、垫层根据测量测设的位置及高程,进行垫层施工。
人行道垫层采用15cm厚C15非泵送商品混凝土垫层。
3、铺砌(1)一般采用“放线定位法”顺序铺砌,彩砖应紧贴垫层,不得有“虚空”现象. (2)经常用三米直尺沿纵横和斜角方向测量面层平整度,发现不符要求,及时整修.(3)铺砌必须平整稳定,纵横缝顺直,排列整齐,缝隙均匀。
4、灌缝及养生铺筑完成后,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灌缝.用过筛干砂掺水泥拌和均匀将砖缝灌满,并在砖面洒水使砂灰下沉,表面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砂浆勾缝,勾缝必须勾实勾满,并在表面压成凹缝;待砂浆凝固后,洒水养生7d方可通行。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1、施工放样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利用水稳层施工时设置的临时桩点进行测量放样,确定板块位置和做好板块划分,并进行定位控制,在车行道各转角点位置设控制桩,以便随时检查复测。
2、支模根据砼板纵横高程进行支模,模板采用相对应的高钢模板,由于是在水泥稳定碎石层上支模,为便于操作,先用电锤在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钻孔,孔眼直径与深度略小于支撑钢筋及支撑深度,支模前根据设计纵横缝传力杆拉力杆设置要求对钢模进行钻孔、编号,并严格按编号顺序支模,孔眼位置略大于设计传力杆,拉力杆直径,安装时将钢模垫至设计标高,钢模与水泥稳定砂石层间隙用细石砼填灌。
以免漏浆,模板支好后进行标高复测,并检查是否牢固,水泥砼浇筑前刷脱模剂。
3、砼搅拌、运输砼采用现场集中搅拌砼,由我司提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试验配合比设计,要求搅拌时严格按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准确下料。
砼采用砼运输车运送。
4、钢筋制作安放钢筋统一在场外按设计要求加工制作后运至现场,水泥砼浇筑前安放。
5.1自由板边缘钢筋安放自由板边缘钢筋安放,离板边缘不少于5cm,用预制砼垫块垫托,垫块厚度为4cm,垫块间距不大于80cm,两根钢筋安放间距不少于10cm.在浇筑砼过程中,钢筋中间保持平直,不变形挠曲,并防止移位。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步骤嘿,咱今儿就来唠唠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那点子事儿哈!你想啊,要修一条好路,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
这就好比盖房子,得一步一步来,还得用心思,不然能结实吗?首先呢,得做好准备工作。
就像你要出门旅行,得先想好带啥东西吧。
这准备工作可不简单,得勘查现场,搞清楚这地儿啥情况,有没有啥障碍物啊,地下有没有埋着啥宝贝管子电线啥的。
这要是不弄清楚,万一挖断了,那可就麻烦大啦!然后呢,还得设计好施工方案,就像画个路线图一样,咱得知道从哪儿开始,怎么个走法。
接下来,就是清理场地啦。
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清理掉,给咱的路腾出个干净的地儿。
这就好比你要在一个干净整洁的桌子上写字,要是桌子上乱糟糟的,你能写好字吗?然后就是路基施工啦!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就像人的骨头一样,得结实。
得把土压实了,可不能松松垮垮的。
你想想,要是路的骨头不结实,那还能经得住车来车往吗?再往后呢,就是铺基层啦。
这基层就像是给路盖了一层被子,要让它舒服,还得能起到作用。
一般会用些沙石啊、水泥啊啥的,把路给垫得稳稳当当的。
接着就是铺面层啦!这可是路的面子工程啊,得好看,还得耐用。
就像人穿衣服一样,得好看又舒服。
这面层的材料也有很多种,有沥青的,有水泥的,各有各的好处。
在施工过程中,那质量可得把好关啊!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就像你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能随随便便应付吗?每一道工序都得认真检查,不合格的就得重来。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关乎大家出行安全的大事儿啊!还有啊,施工的时候安全也特别重要。
得给工人师傅们做好防护措施,可不能让他们出啥危险。
这路是为大家修的,但也不能让修路人受伤啊,对吧?等路修好啦,咱就可以在上面愉快地开车、走路啦!想想就觉得很开心呢!总之啊,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得认真对待,才能修出一条条好路,让大家走得安心、舒心。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修路的事儿,这可是关乎咱老百姓生活的大事儿啊!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市政道路施工工序流程施工顺序安排:临时便道→清表清淤→路基土石方填筑→排水施工→支排水管施工→管线施工→基层→路面施工现场准备①组织先遣人员进行项目部及工程处的驻地建设。
②布置好临时工棚作为设备、材料堆放场地。
③对照工程设计图纸进行水系调查,或发现设计遗漏或不合理的排水或灌溉用水处理方案,立即以文字报告形式向业主、监理和设计院汇报,并提出适当的处理办法或变更设计。
④搭设外电及布置供电线路。
⑤接入水源,布置供水线路。
⑥对现场的地质、地形进行调整核实。
⑦修通运输便道。
⑧混凝土搅拌站、料场的场地处理及设备安装。
⑨配备好计算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2)施工技术准备①校核测量仪器,对全线进行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核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密、放线②复核纵、横面,计算土方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方调配。
③绘制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施工图,编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④对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及技术交底。
⑤对借土区按规范要求进行取土样试验,测定其最大干容量,最佳含水量等。
⑥对所使用的砂、石进行试验。
⑦对水泥、钢材等原材料进行试验。
⑧对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进行试配。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1)技术标准测量技术标准严格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确保排水及路面坡度。
(2)技术措施①根据指挥部提供的导线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在施工范围内建立一套导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得到监理和指挥部复核认可,作为施工时依据。
②对经过复核认可的导线和高程控制点采用永久性保护措施,如用砼加固等,以保证其使用中的准确性。
对导线点将桩寄出路幅,在施工中,导线点毁坏后便于及时予以恢复。
③对使用的导线点和高程控制点每个月检核一次,防止由于其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施工误差。
④施工前,对所使用的经纬线仪、水准仪、测距仪等进行检校,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⑤测量建立复核制度,避免错误。
⑥进场后在监理的陪同下对路基断面进行复测,并将测量详细资料及结果报业主及监理。
⑦进场后迅速砍伐各种树木并清走,为测量放线创造通视条件。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流程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阶段流程1、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流程2、施工准备阶段2.1 施工现场准备:1、施工用水、用电、临时办公用地及场地平整。
2、施工便道修筑3、道路中线、导线点及水准点高程复核。
2。
2 部门配合:1、设计管理部提供施工图纸、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标准点的高程及坐标。
2、对外事务部办理施工许可证、沟通协调地方及政府主管部门事务。
3、合约管理部督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人员及机械设备的进场情况。
路基施工准备基底处理路堤填筑路基挖方台背回填路基整修3、基底处理3。
1 部门配合:1、设计管理部现场地质复核及图纸变更;2、对外事务部协调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检查等事务3、合约管理部复审图纸变更的工程量变化。
3.2 重点施工内容1、对基底范围内的地表杂土,树根等进行清除,清除后运至指定地点。
2、坡面基底稳定性处理3、基底处理后应与压实。
3。
3 基底处理注意事项:3。
3。
1 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工作。
3。
3。
2 当路堤基底的原状土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处理,深度不小于30cm,并分层找平压实。
3。
3。
3 对于山坡路堤,当地面横坡不陡于1:5 时,基底土质稳定密实, 路堤可直接修于天然地面;地面横坡陡于1:5 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夯实,台阶宽度不低于1m.3。
3.4 矮路堤基底处理4、路堤填筑4.1 部门配合:1、设计管理部审核图纸变更问题;2、对外事务部沟通协调施工过程的阻扰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关系;3、合约管理部复核图纸及工程量的变更。
4.2 路堤填筑要点:4.2。
1 路基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厚度与压实机械功能相适应。
4。
2。
2 路堤填料除利用挖方外,采用外购土方,购土前做好相关土工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4。
2.3 压实度按压实标准控制,为保证压实均匀,一定要注意压实顺序,为确保压实质量,必须经常检查图的压实度及含水率。
5、路基挖方5.1 部门配合:1、设计管理部审核图纸变更及日常答疑设计图纸问题;2、对外事务部沟通协调施工过程的阻扰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关系;3、合约管理部复核图纸及工程量的变更及路基挖方工程量计量.5。
市政道路施工工艺流程市政道路施工工艺流程是指在市区或其他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道路施工时所采取的一系列工艺流程。
首先,进行市政道路施工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勘察、设计、方案论证等,确保施工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勘察工作主要是对道路线路、地质、水文、地貌等进行详细调查,以便后续施工的进行。
设计工作主要是根据勘察结果进行道路的设计,包括道路的宽度、弯道的设置、交通标志的布置等。
方案论证工作主要是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最优的方案进行施工。
其次,市政道路施工的第一步是进行地面平整工作。
地面平整工作主要是将建设道路的路基进行平整,确保道路的水平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这一工作通常需要使用挖掘机、压路机等施工设备进行。
然后,进行路基加固工作。
路基加固工作是为了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通常采用土方加固、填方加固等方法进行。
土方加固主要是将合适的土壤压实,填方加固则是将填方料填充在路基上,并进行夯实,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接着,进行路面铺设工作。
路面铺设工作是市政道路施工的重要一环,主要包括路面底基层、中间层和面层的施工。
底基层主要是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等材料,以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中间层主要是铺设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以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
面层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设,以提供平整、耐久的车行面。
最后,进行排水工程施工。
排水工程是市政道路施工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主要是为了确保道路在降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能够正常排水,避免积水对道路交通造成影响。
排水工程一般包括雨水管网、雨水收集池、检查井等设施的安装。
总结起来,市政道路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地面平整、路基加固、路面铺设和排水工程施工等步骤。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道路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还应考虑施工过程中对交通的影响,采取相应的交通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