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流行病学方法在职业医学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39
流行病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传染病的预防性措施最合适的含义是A、指疫情未出现时,针对病原体可能存在的实体或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人群所采取的预防措施B、对疫情存在时的措施C、针对传播途经的措施D、针对传染病病人的措施E、对疫情出现后的措施正确答案:A2、天花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主要有利条件是A、有行之有效的免疫手段B、动物间五天花病毒宿主C、天花患者是主要传染源D、无病毒携带者E、人群对天花普遍易感正确答案:A3、某医院收入1痢疾患者,该患者在入院时又感染了白喉杆菌。
入院后发生白喉,这属于:A、交叉感染B、自身感染C、医源性感染D、带人感染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提供诊断依据C、研究疾病的病因学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正确答案:A5、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的可疑因素的作用的主要缺点是:A、在确定所研究疾病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B、花费昂贵,并且拖延时间较长C、难于保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D、较难获得对照E、在确定可疑因素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正确答案:E6、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长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个案调查B、现况调查C、典型调查D、爆发调查E、问卷调查正确答案:B7、在队列研究中,不可避免的偏性是A、信息偏性B、测量偏性C、选择偏性D、失访偏性E、混杂偏性正确答案:D8、关于前瞻性队列研究基本特征的叙述,下列哪项最恰当?A、调查者必须选择病例和对照,并测量暴露B、调查者必须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C、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D、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加以分组,并能发现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E、调查者必须在研究开始时就分清人群队列正确答案:C9、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有严格的地方性,因此该病主要分布在南方12个省(市区),说明与该地的环境有关,这种现象确切称为A、自然地方性B、地方高发性C、自然疫源性D、统计地方性E、外来性正确答案:A10、连续传播造成的流行或爆发的特点是A、病例分批出现,可以划分成代B、发病曲线突然升高,很快下降C、有一个流行高峰D、全部病例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E、流行曲线一般不留拖尾现象正确答案:D11、下列哪项不是人工自动免疫使用的制剂?A、麻疹活疫苗B、卡介苗C、脊髓灰质炎活疫苗D、白喉类毒素E、丙种球蛋白正确答案:D12、HIV感染人数最多的是A、血友病病人B、卖淫女C、性病病人D、归国人员E、静脉药瘾者正确答案:E13、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一级预防?A、合理营养B、消除病因C、定期复查D、保护环境E、预防接种正确答案:C14、在诊断试验中,并联试验是指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A、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用两个试验C、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试验E、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阴性即诊断为阴性正确答案:A15、在一个比较稳定的人群,某病患病率的增加下列正确的是A、该病的病程肯定增加B、以该病的发病率与病程的乘积增加C、该病的死亡率增加D、该病的病程缩短E、该病的发病率肯定增加正确答案:B16、在A、B两组人群中进行筛选、假定筛选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已知的,A人群患病率为lO%,B人群为1%,则下列哪种结论是正确的?A、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真阳性的比例低于B人群B、A人群中特异度低于B人群C、A人群中可靠性高于B人群D、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假阳性者所占比例低于B人群E、A人群中灵敏度高于B人群正确答案:D17、在Framingham研究的最初检查中,人们发现30一44岁男女两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为5%,那么,该年龄组男女两性具有发生冠心病同等危险的结论是:A、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对照组B、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流行率C、不正确的,因为当要求用率来支持这一推论时却采用了百分比D、正确的E、不正确,因为没有识别可能的队列现象正确答案:B18、在联合诊断试验中,平行试验是指:A、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用两个试验C、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试验E、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阴性即诊断为阴性正确答案:A19、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组合是A、年龄、肥胖、遗传、性格B、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吸烟C、高血压、环境、遗传、紧张D、年龄、性格、糖尿病、吸烟E、高血压、肥胖、年龄、性别正确答案:B20、某病在当地居民的发病率均高,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其他地区相似人群该病的发病率低或不发病;外来人进入该地后发病率逐步增加并与当地居民接近;迁出该地的居民发病率降低,说明这种疾病是A、性传播性疾病B、遗传性疾病C、非传染病D、与地理环境无关E、地方性疾病正确答案:E21、下列哪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性A、对脂溶剂和酸性敏感,但对温度有一定耐受性B、基因组为双链DNAC、汉坦病毒间存在有较广泛的交叉抗体反应D、包膜糖蛋白具有血凝活性E、目前至少发现有6种抗原性明显不同的血清型正确答案:B22、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抽样调查要进行随机分组B、抽样调查的结果可以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供分析流行病学研究C、普查可以验证病因假设D、研究变量最好使用主观指标E、现患研究通常设立对照组正确答案:B23、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罹患率C、期间患病率D、发病专率E、时点患病率正确答案:B24、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亚临床型病人B、人群C、病人D、健康人E、疾病正确答案:B25、个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A、采取可行的有效的防治措施B、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C、追查传染来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D、核实诊断E、查明密切接触者,确定疫源地的范围正确答案:B26、筛检诊断时间与临床诊断时间之差被解释为因筛查而延长的生存时间,这种偏倚称为A、病程长短偏倚B、领先时间偏倚C、信息偏倚D、混杂偏倚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7、为了预防麻疹发生,进行人工自动免疫最佳时期在A、接触麻疹病人后5天B、生后8-12月C、半岁以内D、3岁E、5岁以上正确答案:B28、下列哪种是最重要的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A、手B、医疗器械C、衣物D、饮水E、食品正确答案:A29、在进行药物疗效分析研究时A、只要求试验组有统一的标准B、诊断标准过宽易混入假阴性C、诊断标准过宽易混入假阳性D、病诊断不需要有统一的标准E、只要求对照组有统一的标准正确答案:C30、下列哪条不是狂犬病毒的特征A、其血凝素是一种脂蛋白,能与新生小鸡和鹅红细胞凝集B、鸡胚对本病毒敏感C、可被日光紫外线、超声波等破坏D、病毒形态呈圆形、因而被划为弹状病毒组E、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正确答案:D31、下列表达哪项是错误的A、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B、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调查,结果的恒定性C、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D、误诊率又称为假阳性率E、串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正确答案:E32、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选用A、归因危险度百分比B、相对危险度C、特异度D、人群归因危险度E、绝对危险度正确答案:A33、传播途径是指A、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B、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C、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D、传播机制包括三个阶段,病原体从宿主排出,污染外界环境与病原体侵入新的易感者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34、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在有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当地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采取下列哪一项除外的紧急措施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或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停水、停电D、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E、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正确答案:C35、慢性病原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A、所携带病原体的类型B、病原携带者的职业、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当地卫生防疫工作的质量C、病原携带者的活动范围D、排菌数量的多少E、排菌持续时间的长短正确答案:E36、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主要取决于A、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机会B、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机会和密切程度C、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密切程度D、动物传染源的种类E、动物传染源的密度正确答案:B37、下列哪项不是爆发终止的条件A、暴露者已明显减少或已没有B、易感者已明显减少或已没有C、接触者已进行预防接种D、传递环节中断E、污染源已被消除正确答案:C38、我国1989年规定法定报告的病种中属于甲类的是A、霍乱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D、流行性感冒E、病毒性肝炎正确答案:A39、预防流感的主导措施是A、对病人做到“三早”B、加强对流感疫情和病毒变异的监测C、应用灭活疫苗D、应用与流行型相同的减毒活疫苗E、应用化学药物预防正确答案:B40、如果某项检验指标高滴度与疾病有联系时,将诊断标准降低一个稀释度则很可能会导致A、灵敏度、特异度都减少B、灵敏度增加,特异度则根据周围情况增加或减少C、特异度减小而灵敏度增加D、灵敏度减小而特异度增加E、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增加正确答案:C41、关于相对危险度,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相对危险度的取值范围在0-∞之间B、相对危险度等于1,说明暴露与疾病无联系C、相对危险度为0.001时,比相对危险度为1.1时的联系强度更弱D、相对危险度小于1,说明其间存在负联系E、相对危险度大于1,说明其间存在正联系正确答案:C42、两名儿科医生想研究一个新的用来证明链球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王医生用标准的传统检查,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6%,李医生用新的检查,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96%,如果对200名病人实施两种检查,则:A、王医生比李医生检查出更少的链球菌感染者B、王医生比李医生检查出更多的非链球菌感染者C、链球菌患病率的确定取决于那为医生能正确的检查出更多的患病者D、王医生比李医生能检查出更多的链球菌感染者正确答案:A43、队列研究的对象是:A、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B、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C、未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D、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E、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健康人正确答案:E44、消毒是消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界环境中的A、细菌芽胞B、细菌C、病原体D、微生物E、病毒正确答案:C45、大规模灭鼠中最经济的方法是A、生物灭鼠法B、机械灭鼠法C、化学灭鼠法D、物体灭鼠法E、挖洞法正确答案:C46、在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中,计算比值比的公式中的分子的含义是:A、病例暴露、对照非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B、病例和对照均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C、病例非暴露、对照暴露于某因素的对子数D、病例和对照均不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47、在临床试验中,某种方法无需事先完全规定好实验人数,边作试验,边设置试验对象,边统计结果,一旦试验结果在统计学上取得显著性意义时,试验即可中止。
流行病学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 )A、预防为主的观点B、对比的观点C、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D、群体观点E、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正确答案:C2.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队列研究的优点是A、更适合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折B、适用于暴露常见而疾病罕见的情况C、既可获得相对危险度,又可获得特异危险度D、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前瞻性的随访观察,因此无需矫正混杂因素E、更适合采取双盲法正确答案:C3.在某保健品的广告宣传中,经常引用“用户来信”、“亲身体验”来说明其功效,此种宣传存在的关键问题是A、没有临床试验设计B、没有统一的疗效考核指标C、没有治疗的时间D、没有疾病轻重的区别E、没有可信的对照组正确答案:E4.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A、传染源B、传播途径C、传播媒介D、带菌者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5.有关疾病三级预防,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治疗宫颈糜烂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属于三级预防B、一级预防仅指对病因已明疾病的预防C、筛检是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D、定期体检属一级预防E、康复治疗是特指伤残者采取的特殊治疗方法正确答案:C6.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流行病学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预后的评价B、流行病学研究中主要使用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C、流行病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D、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的主要实验室E、流行病学研究可用于群体诊断正确答案:B7.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A、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B、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C、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D、从人为联系到因果联系E、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正确答案:A8.下列哪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A、可用于研究罕见病的病因的研究B、估计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时,很少或没有偏倚C、可减少研究对象对回忆的依赖性D、有可能确立该病的发病率E、在选择出暴露因素后,可研究多种疾病的结局正确答案:A9.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的选择A、新病例的对照不难选择B、病例较对照难选择C、病例与对照都不易选择D、病例与对照都容易选择E、对照较病例难选择正确答案:E10.病原体的排出门户不包括A、消化道B、呼吸道C、心血管系统D、皮肤E、泌尿生殖道正确答案:C1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下列哪项不是其缺点A、盲法实施比较困难B、研究人群的依从性较差C、设计与实施比较复杂D、容易引起医德和伦理学的争议E、采用随机分组很难控制混杂因素正确答案:E12.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常用术语是( )A、散发、流行、大流行B、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C、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致病力、传染性、流行性E、致病力、传染性、易感性正确答案:A13.下列哪项关于死亡率的论述是正确的 ( )A、死亡率可反映一个人群的实际死亡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B、死亡率可按病种,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等分别计算,称为死亡专率;对于病死率高的疾病,可以用死亡专率代替发病率C、死亡率计算时分母必须是与分子对应的人口D、比较不同地区死亡率时因人口构成不同,需要先对死亡率进行标化E、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E14.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时,为了节约样本,提高效率,常用1∶M配比,但M 的取值一般不超过A、6B、4C、2D、5E、3正确答案:B15.在临床试验中,对照组使用安慰剂的目的是A、不会受到道德的限制B、有利于增加试验组的治愈率C、减少受试对象的主观偏倚D、减少样本含量E、有利于降低对照组的治愈率正确答案:C16.下述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B、可直接计算发病率C、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D、多用于罕见病E、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正确答案:D17.目前我国规定的国境检疫传染病是A、鼠疫、天花、疟疾、伤寒B、鼠疫、霍乱、黄热病C、流行性感冒、霍乱、天花、鼠疫D、鼠疫、天花、伤寒、回归热E、天花、流行性感冒、伤寒、回归热正确答案:B18.吸烟与肺癌关系的许多研究都是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调查过吸烟情况的研究对象中有一部分后来失访了,这些失访者A、应从研究中剔除出去B、只在随机化试验中才影响结果C、因为进入研究时存在选择偏性,可得出不正确的相对危险度估计值D、其被随访到的那段时间应包括在暴露人年中E、只有当这些失访者具有较高的肺癌危险度时,才会得出有偏差的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正确答案:D1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哪项对研究因素的选择是不正确的A、与目的有关的变量绝不可少,与目的无关的变量一个也不要B、通过良好组织,由病例提出可疑的因素作为研究变量C、每项变量都要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尽量使用定量指标D、多利用客观手段和证据,尽量做到研究变量符合规定E、每项变量要有明确的定义,尽可能采取国际或国内统一的标准正确答案:B20.在检验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因果联系时,下列哪种观察法最有效A、生态学研究B、病例报告C、实验性研究D、现况调查E、前瞻性队列研究正确答案:E21.在队列研究中,对关联强度进行统计学检验的无效假设是A、RR=0B、RR=1C、RR>0D、RR<1E、RR>l正确答案:B22.广泛搜寻可能的危险因子的分析性研究是A、描述性研究B、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C、历史性队列研究D、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E、双向性队列研究正确答案:D23.流行病学实验不具备以下哪个特征A、将同一批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与对照两个组B、人为地给予实验组以干预措施C、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D、运用危险度的分析与评价E、实验中运用盲法正确答案:D24.某幼儿园共有 132 名儿童,2003 年 5 月 19 日午餐后 2 天内出现34 名感染性腹泻儿童。
流行病学(全本)流行病学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就是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渐发展出来的既古老又年青的学科,它的思想萌生于2000多年前,但学科的构成不过百余年。
正是过去的一个世纪,流行病学在预防疾病和推动身心健康方面充分发挥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0世纪十大成就1、疫苗;2、安全工作场所;3、安全和健康的饮食;4、机动车安全;5、传染病控制;6、降低心脑血管病死亡;7、计划生育;8、吸烟危害;9、母婴保健;10、饮水加氟这十个领域。
上述成就的获得都轻易或间接地与流行病学研究有关,因此流行病学不仅就是防治医学的骨干学科,随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日益激增和健全,近年来它也沦为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
第一节流行病学简史一、流行病学发展史(一)学科形成前期1.古希腊知名的医师hippocrates,最知名的《空气、水及地点》就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自然环境与身心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系统定义,而盛行(epidemic)一词也就是这时期在他的著作中发生的。
2.15世纪中叶的早期实践意大利威尼斯已经开始发生完整的海港检疫法规,建议外来船只必须先在港外逗留检疫40天,就是为最早的检疫(guarantine)。
而我国在隋朝就开办了“疠人坊”以隔绝麻风病人。
这就是传染病隔绝、检疫的早期课堂教学。
3.1662年统计学导入流行病学领域英国的葛郎特(johngraunt)首次利用英国伦敦一个教区的死亡数据进行了死亡分布及规律性研究,并创制了第一张寿命表,用生存概率和死亡概率来概括死亡经历。
在研究死亡规律和死亡资料质量的同时提出了设立比较组的思想。
其贡献在于将统计学引入流行病学领域。
(二)学科形成期学科形成期是指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大约200年的时间。
这时,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
人们开始聚居于城市,为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提供了可能,而传染病的肆虐使流行病学学科的诞生成为必然。
1、流行病学临床试验1747年英国海军外科医生詹姆士?林德(jameslind)在“salisburg”号海船上,创建了一种由于vitc缺少引发身体虚弱的坏血病病因假说。
流行病学练习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103题,每题1分,共103分)1.某地结肠癌的患病率是 12/1,000,在该地进行一项结肠癌的筛检,若该检查的灵敏度是 70%,特异度是 75%,则阳性预测值是:A、45%B、66%C、96.7%D、33%E、3.3%正确答案:E2.下列那些疾病适合做大规模的筛检:A、原位子宫颈癌B、全民检查 HBsAgC、艾滋病D、流行性感冒E、麻疹正确答案:A3.在一项胰腺癌病例的病例对照研究中,17%病人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根据年龄、性别、种族和其他特征配对的对照组有 4%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由此得出糖尿病在胰腺癌中起了病因的作用:A、可能不对,因为在胰腺癌病例中缺少糖尿病的确诊B、不对,因为在糖尿病和胰腺癌的发生间没有建立时间顺序C、不对,因为没有对照组或可比人群D、可能不对,因为在非糖尿病患者中可能确诊胰腺癌E、正确正确答案:B4.可由下列哪项指标对患某病的危险进行测量?A、发病率乘以该病平均病程B、发病率C、患病率D、发病率除以患病率E、患病率乘以该病的平均病程正确答案:B5.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罹患率B、死亡率C、发病率D、患病率E、病死率正确答案:E6.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基本条件是:A、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三个环节相互联系B、病原体有机会侵犯机体C、必须有传染来源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E、必须有易感者的存在正确答案:A7.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A、信息偏倚B、选择偏倚C、观察偏倚D、混杂偏倚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8.缺乏某一素不会引起该病,这个因素被称为:A、非充分病因B、危险因素C、充分病因D、非必需病因E、必需病因正确答案:E9.关于分析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队列研究是一种从“果”推“因”的研究B、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包括数学模型和普查C、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从“ 因”求“果”的研究D、分析性研究属于流行病学实验E、分析性研究属于观察法,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正确答案:E10.关于病因研究的方法,下列叙述哪项不恰当?A、病因研究的方法有实验医学、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B、流行病学主要从群体水平探讨病因C、临床医学主要从个体水平探讨病因D、流行病学可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病因线索E、临床医学验证病因最可靠正确答案:E11.前瞻性队列研究与流行病学实验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B、是否设立对照组C、是否在现场人群中进行D、是否进行显著性检验E、是否检验病因假设正确答案:A12.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一般不包括:A、经土壤传播B、经生物媒介传播C、经共同媒介物传播D、经接触传播E、经空气传播正确答案:A13.流行病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A、现场观察B、调查分析C、统计处理D、写调查报告E、实验工作正确答案:B14.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大?A、单纯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先分层再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E、系统抽样正确答案:B15.疾病流行的强度包括:A、爆发、继发、流行B、散发、爆发、流行C、流行、续发、爆发D、散发、流行、大流行E、续发、继发、散发正确答案:B16.关于现患调查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抽样调查比普查覆盖面大B、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C、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D、单纯随机抽样所得代表性最好E、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正确答案:A17.下表是某地肺癌的标化死亡比(SMRs): 职业 SMRs1949-1960 1968-1979 木匠 209 135 瓦匠 142 118 仅依据 SMRs 可得出:A、1968-1979 年木匠的肺癌死亡率比同年龄的各职业的人群预期死亡率高B、1968-1979 年木匠肺癌的死亡百分比是同年龄的各职业的人预期死亡率估计死亡率的 1.35 倍C、1949-1960 年木匠死于肺癌的人数比同期瓦匠高D、瓦匠的年龄调整死亡率 1949-1960 年比 1968- 1979 年高E、1949-1960 年瓦匠死于肺癌的人数比 1968-1979 年高正确答案:A18.筛检的定义是:A、在大量人群中通过快速的试验和其他方法,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病人、可疑病人或有缺陷的人B、在大量人群中通过快速的诊断试验确诊病人的过程C、在某个人群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人进行检查的过程D、对某个人群的全部人员进行调查E、在大量人群中通过快速的试验或其他方法确诊病人的过程正确答案:A19.慢性病原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A、所携带病原体的类型B、排菌数量的多少C、病原携带者的职业、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当地卫生防疫工作的质量D、病原携带者的活动范围E、排菌持续时间的长短正确答案:E20.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500 个病例中有暴露史者 400 人,而 500 个对照中有暴露史者 l00 人。
名词解释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现代医学科学中研究职业环境与职业从事者健康之间的学科,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使职业从事者在其所从事的生产或工作过程中,有充分的安全保障,并为不断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保证。
2.职业流行病学:是研究工作环境作为职业人群疾病危险因素的学科,是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中的实际应用,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3.职业毒理学:是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主要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与接触人群的有害交互作用的科学。
4.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的统称。
5.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6.劳动系统:包括人、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环境以及产品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来完成劳动任务的系统。
7.作业能力:劳动者在从事某项劳动的过程中,完成该项工作的作业能力。
8.职业紧张: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与个人适应能力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压力9.紧张:需求和能力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生理、心理压力。
10.心身疾病: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11. 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12.心身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被称为。
13.生物力学:是将生物学与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研究生命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力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14.动力单元:包括关节在内的某些解刨结构结合在一起可以完成以关节为轴的运动。
两个动力单元结合在一起称为动力链。
15.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
16.窒息性气体:是指被机体吸入后,可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得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的总称。
预防医学2 知识点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以及促进人群的健康。
以下为您详细介绍预防医学 2 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中的核心学科,它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
1、疾病的分布疾病的分布包括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和人群分布。
时间分布可以是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或长期趋势。
地区分布可能受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卫生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群分布则涉及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方面。
2、病因推断在流行病学中,病因推断是关键环节。
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包括关联的时间顺序、关联的强度、关联的一致性、关联的特异性、剂量反应关系以及实验证据等。
3、研究方法常见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描述性研究(如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分析性研究(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实验性研究(如临床试验、现场试验)。
二、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
1、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广泛,包括工业生产、农业活动、交通运输、生活污染等。
污染物可以通过大气、水、土壤等介质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危害。
2、环境质量评价通过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估,了解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以及环境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影响。
3、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例如,大气污染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增加;水污染可能引发胃肠道疾病;土壤污染可能影响农产品的质量,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旨在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合理营养,预防和控制营养相关疾病。
1、营养素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每种营养素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和推荐摄入量。
流行病学原理及研究方法一.流行病学原理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是采用系统方法对人群中健康相关状态或事件的“谁”、“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发生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发生”“怎么办”等方面进行评价。
这个系统中。
的两个基本因素是研究人群和对比分析。
通过对疾病病因和相关危险因素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对不同人群疾病发生状况的差异进行评价。
流行病学是一门建立在概率论、统计学和可靠研究方法基础之进行定量研究的科学,赤是一门从生物学角度对健康相关状态和事件提出可能假设并加以验证的因果推理方法。
和其他学科一样,流行病原理是由对个别流行事故——主要是传染病暴发流行事故研究发展起来的。
流行一词即住几乎都是指传染病爆发,就近将超限发病率作流行的基本含义。
流行和非流行是相对的;1.不掌握非流行期间的发病率即无法判定流行的存在;2很低的发病率其意义可以和高发病率同样有重要性,如尼姑自宫颈炎对于建立宫颈癌成因说是十分重要的;3某些慢性病流曲线高低不规则即使有可资比较的数据,也很难判断那一假是流行期。
二、流行病学思维方式(已有胶片)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1.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并方法解决人类疾病与健康问题的年轻科学。
2.方法分类回顾(胶片)3.1993年耿贯一对流行病学方法的描述(胶片)(三)流行病学思维方法无论是病因研究或其他因素探索。
流行病学工作者用群体的、宏观的动态的逻辑思维去进行描述性分析或分析性的描述。
在建立或检验假设时思维方式大致如下;非逻辑思维法、直觉判断求同立论求异或共变检验立论归纳利余稳定逻辑思维排除类比1.、几个具体方法1求同,不同条件不存在共同因素,如伤寒与被传染水源的关系、阴道腺癌病因研究。
2、求异法、不同条件下发病分布差异,察布查尔米送乎乎病因调查,尼姑和一般妇女宫颈癌发病差异研究。
3共变法,病本随因素而变水氟与齿的关系,早产儿晶体纤维增生性失旺与出生时高浓度给氧的关系4类比法不明疾病与已知疾病因素分布一致johu snow对英国霍乱的病因分布、钩体性脑动脉病因的确立。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一、专业解析(一)学科简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个二级学科,该专业目前已发展形成多门分支的研究方向。
分子流行病学作为传统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交叉融合的新学科,代表着流行病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研究对功能基因组阶段流行病学的发展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适应卫生管理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将流行病学与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卫生规划或卫生项目的计划、管理与评价,同时利用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各种卫生信息,为卫生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
(二)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研究生达到:1、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以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热爱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为预防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2、必须掌握扎实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理论。
同时必须具有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国内外的发展方向和前沿动态。
能较好地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对人群健康与疾病以及医疗卫生领域中各种事件进行研究。
具有在本领域能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01)临床试验与医学统计(02)传染病流行病学(03)药物流行病学(04)心血管病流行病学(05)妇女儿童健康(06)生殖流行病学(07)慢性病流行病学(08)药物依赖流行病学(09)遗传流行病学(10)健康指标综合评价(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上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例)(四)考试科目01-05方向限推荐免试。
06-10方向:(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762卫生综合(一)(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上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例)(五)相近学科与此专业相关的学科有: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少儿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军事预防医学二、推荐院校以下院校是该专业研究生院实力较强者,建议选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三、就业前景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就业前景看好。
概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职业卫生:人群和作业环境为研究对象,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健康潜在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1)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2)对职业性病损的受罹者进行早期检测、诊断和处理,使其尽早康复;(3)提出控制和消除职业有害因素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方法:职业流行病学,职业毒理学。
职业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存在各种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
分类(按来源):生产工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组织制度作息不合理,精神,强度过大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产房建筑布局不合理、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健康工人效应:由于职业人群多处于青壮年阶段,有些还经过就业体验价已筛选,故较一般人群健康,至少在工作开始实施健康的,总发病率与死亡率将低于总体人群。
职业损害类型:工伤(时间地点原因,急诊范围内)、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
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发生条件:⑴有害因素的性质⑵作用于人体的量⑶人体的健康状况职业病的特点:⑴病因有特异性(病因明确),控制接触后可控制或消除发病;⑵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关系;⑶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不同的发病集从;⑷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⑸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着点于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
2013年12月31日,10类132种。
(新增加18种)职业病诊断原则:职业史(前提条件)、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症状与体征、辅助检查。
职业损害的三级预防:⑴一级预防:病因预防①改进工艺、设备;②合理利用防护设施;③个人防护用品;⑵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定期检测,体格检查;⑶三级预防:积极治疗,促进康复,①调岗、治疗;②环境、工艺改进;③促康复,防并发症。
流行病学疾病控制中的作用摘要:.流行病学的定义、特点、原理、方法;•传统流行病学在第一次卫生革命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现代流行病学在当今医学模式转变,我国面对一、二次卫生革命的双重任务的形势下,对疾病控制具有显著重要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这门学科与社会经济、卫生保健发展情况相适应,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门学科综合运用观察性研究,(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实验流行病学)理论性研究(理论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方法,去完成这门学科在疾病控制,健康促进中揭示现象,找出原由,提供干预措施的任务。
这门学科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可以分几方面:一、疾病预防:无病时预防使其不发生,发生后使其得到控制或减少,直至消除。
二、疾病的监测:长期地、连续地在一个地区范围内,一定时间周期内,一定人群内(三间分布)收集并分析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以判断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并评价预防对策的效果或决定是否修改已制定的预防对策。
三、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为了彻底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发掘病因及疾病的危险因素。
有时,真正的病因尚未完全被阐明,而诸多危险因素已被发掘出来,据之以防制疾病,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流行病学工作并不拘泥于非找到病因不可,如找到一些关键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控制方法,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防病的问题。
如经多方研究显示,吸烟与肺癌的发生有明确的相关性,号召人们不吸烟对减少肺癌的发生就有明显作用。
四、疾病的自然史:疾病在人的个体中有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如亚临床期,症状早期,症状明显期,症状缓解期,恢复期。
在传染病有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极期,恢复期。
这是个体的疾病自然史。
疾病在人群中也有其自然发生的规律,叫人群的疾病自然史。
自然史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意义。
如我们了解到乙型肝炎有很大可能通过孕妇垂直传播给新生儿,就可以用注射疫苗来早期预防。
关于空间流行病学在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分析许丹发布时间:2023-06-07T08:04:35.555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5期作者:许丹[导读] 当前,空间流行病学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其无论是在研究传染病的空间聚集性上,还是在研究其发病危险因素上,均产生着深远影响。
在研究传染性疾病中,较之传统流行病学,空间流行病学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围绕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就空间流行病学在其中的具体应用作一剖析,望能为此方面应用研究带来一些参考。
山东职业学院济南市 250104摘要:当前,空间流行病学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其无论是在研究传染病的空间聚集性上,还是在研究其发病危险因素上,均产生着深远影响。
在研究传染性疾病中,较之传统流行病学,空间流行病学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围绕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就空间流行病学在其中的具体应用作一剖析,望能为此方面应用研究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传染性疾病;空间流行病学;预防;控制流行病学是一种对人群健康与疾病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的决定因素,并且还能为防治对策的科学制定与评价提供支撑;需指出的是,流行病学以地点(空间)、时间及人群的特性为对象来进行研究,故所得到的数据,大多具有空间分布特点。
空间流行病学除了可以用作分析传染病或者致病因素相对应的地理分布规律之外,还可研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与地理环境间所存在的关联性,除此之外,还可用于配置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设施及科学制订传染病监测措施等。
因空间流行病学的应用已变得越发宽泛,使得此项学术在疾病防控、公共卫生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上,更为凸显。
本文就此探讨如下。
1.空间流行病学概述空间流行病学主要是借助空间分析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来对人群卫生事件及疾病与健康的发展变化规律、空间分布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与描述,从中将那些对特定人群健康造成影响的决定因素找出来,以此为保障人群健康,预防疾病发生或疾病病情进展提供切实支撑与路径方案。
选择题1. 在临床工作中,流行病学方法可用于:A. 探讨某种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B.筛检某种疾病的病人C.对诊断试验或方法进行评价D.评价治疗效果与预后E.A十B十C十D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A.统计分析B.对比分析C.普查D.抽样调查E.人群筛查3.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E.病原携带者4.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A.病例对照研究B.临床试验C.队列研究D.回顾性队列研究E.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5.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 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6.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设立对照组B.不设立对照组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盲法E.统计学检验7.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进行统计学检验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8.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普查B.抽查C.队列研究D.现患调查E.生态学研究9.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临床试验B.干预试验C.人群现场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E.防治实验研究10.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期间患病率E.时点患病率11.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诊断标准的变化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12.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 存活时间长短13.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用的疾病的频率测量指标是: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14.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15.发病率指标来自:A.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16.患病率指标来自:A. 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17.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18.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19.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A.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心肌梗死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E.以上均不对20.据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由此推论驾驶蓝色车比其他颜色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