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为主治疗慢性鼻炎33例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
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
苍耳子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初步报告北京市积水潭医院耳鼻咽喉科蔡培禔;康持过敏性鼻炎(即变态反应性鼻炎)在过去一般认为是比较少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由于过敏性疾病的增多,认识提高,才逐渐引起人们注意,临床上发现的病例已大大增加。
根据张庆松教授1953年报告约占耳鼻咽喉科门诊总人数的12.8%,李宝实教授1954年报告也占耳鼻咽喉科门诊总人数10%以上。
本院从1956 年一月开始到十二月底一年期间,在本科门诊初诊总人数2616人中有过敏性鼻炎共73人;占2.9%。
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病例。
实际上过敏性疾病的病状也有不少不典型的,特别是并有感染或在慢性期,因病状不典型常有被认为急性或慢性鼻炎、鼻付窦炎,如果经过认真的追询病历,详细检查,往往可以发现一些被诊为急性或慢性鼻炎,鼻付窦炎的病例是过敏性鼻炎。
在我们的病例中也有这种情况。
因此,对于上述我们的统计数字不能满意,实际上决不止此数,一定还有不少病例没有被诊断出来,我们相信在认识提高和注意之下,以后发现的病例一定会比现在要多。
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是鼻堵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客观检查鼻腔充满水样分泌物,鼻粘膜苍白水肿,或并有鼻付窦炎及瘜肉等。
此病在我国中医书上已经早有记载。
虽然没有过敏性鼻炎这样病名,但对于它的病状记载,描述,则是屡见不鲜。
描写最恰当的是内经,该书上记载有“胆汁下注为濁涕,下不已如水泉,曰鼻渊也”。
临床上我们所看到的病例在发作时确实是鼻涕“下不已如水泉”。
病人手不离手帕,不时搽鼻涕,手帕为之湿透,有的一天要用一、二十块干净手帕。
《耳穴国标》之耳穴定位及主治举例1 耳轮部计11穴耳中erzhong(HX1) ear center[定位]在耳轮脚处,即轮1区。
[主治举例] 呃逆、胃痛、小儿遗尿。
直肠zhichang(HX2) rectum[定位]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
[主治举例]腹泻、便秘、脱肛、内外痔。
尿道niaodao(HX3) urethra[定位]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3区。
[主治举例]尿频、尿急、尿痛、遗尿。
外生殖器waishengzhiqi(HX4) external genitals[定位]在对耳轮下脚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4区。
[主治举例]带下、阴痒、遗精、阳痿。
肛门gangmen(HX5) anus[定位]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
[主治举例]里急后重、脱肛、痔痛。
耳尖erjian(HX6.7i) ear apex[定位]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
[主治举例]麦粒肿、急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多种疼痛。
结节jiejie(HX8) node[定位]在耳轮结节处,即耳轮8区。
[主治举例]头昏、头痛、高血压。
轮1 lunyi(HX9) helix1[定位]在耳轮结节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9区。
[主治举例]发热、急性扁桃体炎、高血压。
轮2 luner(HX10) helix 2[定位]在轮1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0区。
[主治举例]同轮1轮3 lunsan(HX11) helix 3[定位]在轮2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1区。
[主治举例] 同轮1轮4 lunsi(HX12) helix 4[定位]在轮3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2区。
[主治举例] 同轮12 耳舟部计6穴指zhi(SF1)finger[定位]在耳舟最上1/6处,即耳舟1区。
[主治举例]手指外伤疼痛、化脓性指头炎。
腕wan(SF2) wrist[定位]在耳舟自上向下第二个1/6处即耳舟2区。
[主治举例]腕部扭伤。
耳穴国标之耳穴定位及主治举例1 耳轮部计11穴 [定位]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12区交界耳中 erzhong(HX1) ear center 处[定位]在耳轮脚处,即轮1区 [主治举例]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哮喘肘 zhou(SF3) elbow[定位]在耳舟自上向下第三个1/6处,即耳舟3区. [主治举例] 呃逆胃痛小儿遗尿 [主治举例]失眠网球肘急性阑尾炎直肠 zhichang(HX2) rectum 肩jian(SF4-5) shoulder [定位]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 [定位]在耳舟自上向下第四五个1/6处,即耳舟4.5区 [主治举例]腹泻便秘脱肛内外痔[主治举例]肩关节疼痛落枕胆石症尿道 niaodao(HX3) urethra 锁骨 suogu(SF6) clavicle [定位]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3区 [定位]在耳舟最下方的1/6处,即耳舟6区 [主治举例]尿频尿急尿痛遗尿 [主治举例]相应部位疼痛无脉症急性阑尾炎外生殖器 waishengzhiqi(HX4) external genitals 3 对耳轮部计14穴[定位]在对耳轮下脚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4区跟 gen(AH1)heel [主治举例]带下阴痒遗精阳痿 [定位]在对耳轮上脚的前上部,即对耳轮1区肛门gangmen(HX5) anus [主治举例]足跟痛[定位]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趾 zhi(AH2) toe [主治举例]里急后重脱肛痔痛 [定位]在耳尖下方的对耳轮上脚后上部,即对耳轮2区耳尖erjian(HX6.7i) ear apex [主治举例]趾痛甲沟炎[定位]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踝 huai(AH3) ankle [主治举例]麦粒肿急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多种疼痛 [定位]在趾跟区下方,即对耳轮3区结节 jiejie(HX8) node [主治举例]踝关节扭伤[定位]在耳轮结节处,即耳轮8区膝 xi(AH4) knee [主治举例]头昏头痛高血压 [定位]在对耳轮上脚中1/3处,即对耳轮4区轮1 lunyi(HX9) helix1 [主治举例]膝部肿痛[定位]在耳轮结节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9区髋 kuan(AH5) hip [主治举例]发热急性扁桃体炎高血压 [定位]在对耳轮上脚的下1/3处,即对耳轮5区轮2 luner(HX10) helix 2 [主治举例]臀部疼痛坐骨神经痛 [定位]在轮1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0区坐骨神经 zuogushengjing(AH6) sciatic nerve [主治举例]同轮1 [定位]在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即对耳轮6区轮3 lunsan(HX11) helix 3 [主治举例] 坐骨神经痛腰痛[定位]在轮2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1区交感 jiaogan(AH6a) sympathesis [主治举例] 同轮1 [定位]在对耳轮下脚前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轮4 lunsi(HX12) helix 4 与耳轮内侧缘相交处[定位]在轮3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2区 [主治举例]胃痛会阴部疼痛不适胃肠痉挛 [主治举例] 同轮1 臀 tun(AH7) gluteus 2 耳舟部计6穴 [定位]在对耳轮下脚的后1/3处,即对耳轮7区指 zhi(SF1)finger [主治举例]臀骶痛坐骨神经痛[定位]在耳舟最上1/6处,即耳舟1区腹 fu(AH8) abdomen [主治举例]手指外伤疼痛化脓性指头炎 [定位]在对耳轮体前部上2/5处,即对耳轮8区腕wan(SF2) wrist [主治举例]腹胀腹痛腹泻[定位]在耳舟自上向下第二个1/6处即耳舟2区腰骶椎 yaodizhui(AH9) lumbosacral vertebrae[主治举例]腕部扭伤 [定位]在腹区的后方,即对耳轮9区风溪fengxi(SF1.2i) wind stream [主治举例]腰骶痛坐骨神经痛腹痛胸 xiong(AH10) chest [主治举例]鼻塞单纯性肥胖[定位]在对耳轮体前部中2/5处,即对耳轮10区肾上腺shenshangxian(TG2p) adrenal gland [主治举例]产后缺乳经前紧张症胸胁部带状疱疹 [定位]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的后缘处胸椎 xiongzhui(AH11) thoracic vertebrae [主治举例]低血压间日疟喘息[定位]在对耳轮体后部中2/5处,即对耳轮11区咽喉 yanhou(TG3) pharynx and larynx [主治举例]胸背痛及同胸区 [定位]在耳屏内侧面上1/2处,即耳屏3区颈 jing(AH12) neck [主治举例]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癔球[定位]在对耳轮体前部下1/5处,即对耳轮12区内鼻 neibi(TG4) internal nose [主治举例]落枕颈椎病头昏耳鸣 [定位]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即耳屏4区颈椎 jingzhui(AH13) cervical vertebrae [主治举例]鼻塞副鼻窦炎[定位]在颈区后方,即对耳轮13区屏间前 pingjianqian(TG2b) anterior intertragal notch[主治举例]同颈区 [定位]在屏间迹前方,耳屏最下部,即下屏区(耳屏2区)下4 三角窝部计5穴缘处角窝上 jiaowoshang(TF1) supeior triangular fossa [主治举例]青光眼假性近视[定位]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1区 6 对耳屏部计8穴[主治举例]高血压额 e(AT1) forehead内生殖器 neishengzhiqi(TF2) internal genitals [定位]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即对耳屏1区 [定位]在三角窝前1/3的中下部,即三角窝2区 [主治举例]头昏头疼失眠多梦[主治举例]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遗精阳痿屏间后 pingjianhou(AT1b)posterior intertragal notch角窝中 jiaowozhong(TF3) middle triangular fossa [定位]在屏间切迹后方,对耳屏前下部,即额区(对耳屏一[定位]在三角窝中1/3处,即三角窝3区区)的前下缘[主治举例]喘息便秘 [主治举例]麦粒肿假性近视青光眼神门 shenmen (TF4) shenmen 颞 nie(AT2) temple[定位]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 [定位]在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即对耳屏2区 [主治举例]麦粒肿妊娠呕吐急性腰扭伤小儿高热惊厥戒断[主治举例]偏头疼眩晕耳鸣听力减退综合症失眠枕 zhen(AT3) occiput 盆腔 penqiang(TF5) pelvis [定位]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区 [定位]在三角窝后1/3的下部,即三角窝5区[主治举例]晕动症头疼[主治举例]盆腔炎余同神门皮质下 pizhixia (AT4) subcortex 5 耳屏部计9穴 [定位]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上屏 shangping(TG1) upper tragus [主治举例]间日疟急性附睾炎月经不调[定位]在耳屏外侧面上1/2处,即耳屏1区对屏尖 duipingjian (AT1.2.4i) apex of antitragus[主治举例] 单纯性肥胖 [定位]在对耳屏的尖端即对耳屏124区之交点下屏xiaping(TG2) lower tragus [主治举例]喘息偏头疼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腮腺炎 [定位]在耳屏外侧面下1/2处,即耳屏2区缘中 yuanzhong (AT2.3.4i) centralrim [主治举例] 单纯性肥胖高血压 [定位]在对耳屏的上缘,对屏尖与屏轮切迹的中点,即对耳外耳 waier (TG1u) external ear 屏234区的交点[定位]在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即耳屏1区上缘处 [主治举例]梅尼埃氏症三叉神经痛偏头疼[主治举例]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脑干 naogan (AT3.4.AH12i) brain stem 屏尖pingjian(TG1p) apex of tragus [定位] 在屏轮切迹处,即对耳屏34区与对耳轮12区之间 [定位]在耳屏游离缘上部尖端,即耳屏1区后缘处 [主治举例]失眠弱智[主治举例]斜视牙痛 7 耳甲部计21穴外鼻 waibi(TG1.2i) external nose [定位]在耳屏外侧面中部即耳屏12区之间口 kou (CO1) mouth[定位]在耳轮脚下方前1/3处,即耳甲1区艇中 tingzhong (CO6.10i) center of superior concha[主治举例]胆囊炎胆石症口腔溃疡 [定位] 在小肠区与肾区之间的中点,即耳甲610区交界处食道 shidao (CO2) esophagus 的中点[定位]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即耳甲2区 [主治举例]胆道蛔虫症腹胀醉酒[主治举例]食道炎吞咽困难胸闷脾 pi (CO13) spleen 贲门 benmen (CO3) cardia [定位]在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区 [定位]在耳轮脚下方后1/3处,即耳甲3区 [主治举例]眩晕纳呆腹泻[主治举例]食欲不振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胃痛心 xin (CO15) heart 胃 wei (CO4) stomach [定位]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 [定位]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 [主治举例]心悸声嘶癔症无脉症[主治举例]消化不良牙痛胃痛失眠气管 qiguan (CO16) trachea 十二指肠shierzhichang (CO5) doudenum [定位]在心区和外耳门之间,即耳甲16区 [定位]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1/3处,即耳[主治举例]面瘫咳喘甲5区肺 fei (CO14)lung [主治举例]胆囊炎胆石症上腹痛 [定位]在心区和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小肠 xiaochang (CO6) small intestine [主治举例]皮肤病咳喘单纯性肥胖 [定位]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即耳三焦 sanjiao (CO17) triple energy 甲6区 [定位]在外耳门外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即耳甲17区 [主治举例]心率不齐咽痛腹痛腹泻 [主治举例]上肢三焦经部位疼痛单纯性肥胖便秘大肠 dachang (CO7) large intestine 内分泌 neifenmi (CO18) endocrine [定位]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即耳[定位]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甲7区 [主治举例]间日疟经前紧张症更年期综合症月经不调 [主治举例]痤疮咳嗽腹泻便秘 8 耳垂部计8穴阑尾 lanwei (CO6.7i) appendix 牙 ya (LO1) tooth [定位]在小肠区和大肠区之间,即耳甲67区交界处 [定位] 在耳垂正面前上部,即耳垂1区 [主治举例]阑尾炎腹痛 [主治举例]牙痛低血压艇角 tingjiao (CO8) angle of superior concha 舌 she (LO2) tongue [定位]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前部,即耳甲8区 [定位]在耳垂正面中上部,即耳垂2区[主治举例]前列腺炎尿道炎性功能减退 [主治举例]舌痛口腔溃疡膀胱 pangguang (CO9) bladder 颌 he (LO3) jaw [定位]在对耳轮下脚下方中部,即耳甲9区 [定位]在耳垂正面后上部,即耳垂3区 [主治举例]后头痛腰痛坐骨神经痛膀胱炎 [主治举例]牙痛下颌淋巴结炎肾 shen (CO10) kidney 垂前 chuiqian (LO4) anterior ear lobe[定位]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 [定位]在耳垂正面前中部,即耳垂4区 [主治举例]耳鸣腰痛遗尿遗精 [主治举例]牙痛周围性面瘫输尿管 shuniaoguan (CO9.10i) ureter 眼 yan (LO5) eye [定位]在肾区与膀胱区之间,即耳甲910区交界处 [定位]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 [主治举例]肾输尿管结石绞痛 [主治举例]假性近视电光性眼炎青光眼胀痛胰胆 yidan(CO11) pancreas and gallbladder 内耳 neier (LO6) internal ear [定位]在耳甲艇的后上部,即耳甲11区 [定位]在耳垂正面后中部,即耳垂6区 [主治举例]胁痛胸胁部带状疱疹胆囊炎胆石症耳鸣 [主治举例]耳鸣听力减退眩晕肝 gan(CO12) liver 面颊 mianjia (LO5.6i) cheek [定位]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 [定位]在耳垂正面眼区与内耳区之间的中点,即耳垂56区[主治举例]高血压青光眼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交界处中点[主治举例]周围性面瘫美尼尔氏症扁桃体 biantaoti (LO7,8,9.) tonsil [定位]在耳垂正面下部,即耳垂789区[主治举例]急性扁桃体炎9 耳背部计6穴耳背心 erbeixin (P1) heart of posterior surface[定位]在耳背上部,即耳背1区[主治举例]失眠心悸高血压耳背肺 erbeifei(P2) lung of posterior surface[定位]在耳背中部近乳突侧,即耳背2区[主治举例]胃痛皮肤瘙痒症哮喘耳背脾 erbeipi (P3) spleen of posterior surface[定位] 在耳背中央部,即耳背3区[主治举例]胃痛纳呆腹胀腹泻耳背肝 erbeigan (P4) liver of posterior surface[定位] 在耳背中部近耳轮侧,即耳背4区[主治举例]胆囊炎胆石症失眠耳背肾 erbeishen (P5) kidney of posterior surface[定位] 在耳背下部,即耳背5区[主治举例]月经不调神经衰弱耳背沟 erbeigou(GPS) groove of posterior surface[定位]在耳背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主治举例]高血压皮肤瘙痒症10 耳根部计3穴上耳根 shangergen(R1) upper ear root [定位] 在耳根最上处[主治举例]哮喘多种痛症耳迷根 ermigen (R3) root of ear vagus [定位] 在耳轮脚后沟起始的耳根处[主治举例]胃痛单纯性腹泻原发性高血压感冒引起的鼻塞耳鸣下耳根 xiaergen (R2) lower ear root [定位] 在耳根最下处[主治举例]哮喘多种疼痛耳甲穴位:在耳轮的内缘上,设耳轮脚切迹到对耳轮下脚间中上1/3交界处为A点,在耳甲内,由耳轮脚消失处向后作一水平线与对耳轮耳甲缘相交,设交点为D点,设耳轮脚消失处到D点连线的中后1/3交界处为B点,设外耳道口后缘上1/4与下3/4交界处为C点。
耳穴压豆适应症及操作方法耳穴压豆适应症及操作方法一、耳穴压豆适应症耳穴压豆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通过刺激耳穴上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下面了一些耳穴压豆适应症:1. 高血压:通过刺激耳穴上的特定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血管收缩,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2. 失眠:耳穴压豆可以刺激耳部神经,调节睡眠中枢,改善失眠问题,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睡眠。
3. 消化不良:刺激耳穴上的特定穴位,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改善胃肠道问题。
4. 疼痛:耳穴压豆可以刺激身体释放内啡肽等内源性镇痛物质,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5. 便秘:刺激耳穴上的特定穴位,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改善便秘问题。
6. 急慢性鼻炎:耳穴压豆可以刺激鼻部的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调节鼻黏膜的分泌,缓解鼻炎症状。
7. 咳嗽:通过刺激耳穴上的特定穴位,可以改善气道的通畅度,减轻咳嗽症状。
二、耳穴压豆操作方法耳穴压豆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疗法,可以在家中完成。
操作方法如下:1. 准备工具:一根细长的棉签或专用的耳穴压豆器。
2. 清洁和消毒:用酒精棉球擦拭耳朵上的穴位周围皮肤,确保清洁和消毒。
3. 找准穴位:根据需要治疗的病症,找到对应的耳穴穴位。
在耳廓上可以看到一些小突起和凹陷,这些就是耳穴。
4. 刺激穴位:用棉签轻轻按压或转动需要治疗的穴位,一次持续几秒钟至半分钟即可。
操作时要有适当的力度,不要过于用力,以免造成不适。
5. 每日操作次数:根据需要和耳穴疗法的具体要求,可以选择每日操作一次或多次。
操作时间一般在早晚空腹或饭前饭后半小时左右较为适宜。
三、附件所涉及附件如下:无四、法律名词及注释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无五、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在实际执行耳穴压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1. 穴位不准确:如果找不准穴位,可以请教专业人士或参考相关的图示和资料,并进行练习。
2. 操作不当导致感染:在操作前要确保清洁和消毒,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感染,如果出现感染状况,及时处理并停止操作。
穴名部位主治额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对耳屏1区偏头痛、头晕颞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对耳屏2区偏头痛、头晕枕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对耳屏3区头晕、头痛、癫痫、哮喘、神经衰弱对屏尖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对耳屏1、2、4区交点处哮喘、腮腺炎、睾丸炎、附睾炎、神经性皮炎穴名部位主治牙耳垂正面前上部,耳垂1区牙痛、牙周炎、低血压舌耳垂正面前上部,耳垂2区舌炎、口腔炎眼耳垂正面中央部,耳垂5区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麦粒肿、近视内耳耳垂正面后中部,耳垂6区内耳性眩晕症、耳鸣、听力减退、中耳炎面颊耳垂正面眼区与内耳区之间,耳垂5、6区交界处面瘫、三叉神经痛、座疮、扁平疣、面肌痉挛、腮腺炎扁桃体耳垂正面下部,耳垂7、8、9区扁桃体炎、咽炎穴名部位主治耳背心耳背上部,耳背1区心悸、失眠、多梦耳背肺耳背中内部,耳背2区哮喘、皮肤瘙痒症耳背脾耳背中央部,耳背3区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耳背肝耳背中外部,耳背4区胆囊炎、胆石症、胁痛耳背肾耳背下部,耳背5区头痛、头晕、神经衰弱耳背沟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高血压、皮肤瘙痒症穴名部位主治口耳轮脚下方前1/3处,耳甲1区面瘫、口腔炎、胆囊炎、胆石症、戒断综合征、牙周炎、舌炎胃耳轮脚消失处,耳甲4区胃痉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前额痛、牙痛、失眠十二指肠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耳甲5区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幽门痉挛、腹胀、腹泻、腹痛小肠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耳甲6区消化不良、腹痛、腹胀、心动过速大肠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耳甲7区腹泻、便秘、咳嗽、牙痛、座疮膀胱对耳轮下脚下方中部,耳甲9区膀胱炎、遗尿、尿潴留、腰痛、坐骨神经痛、后头痛★耳甲穴位部位及主治★耳背穴位部位及主治重要耳穴定位及主治★对耳屏穴位部位及主治★耳垂穴位部位及主治(续上)穴名部位主治肾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耳甲10区腰痛、耳鸣、神经衰弱、肾盂肾炎、遗尿、遗精、阳痿、早泄、哮喘、月经不调肝耳甲艇的后上部,耳甲12区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近视、单纯性青光眼脾在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耳甲13区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内耳性眩晕心耳甲腔正中凹陷处,耳甲15区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病、口舌生疮气管心区与外耳门之间,耳甲16区哮喘、支气管炎肺心、气管区周围处,耳甲14区咳嗽、胸闷、声音、嘶哑、皮肤瘙痒症、荨麻疹、便秘、戒断综合征三焦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耳甲17区便秘、腹胀、上肢外侧疼痛内分泌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耳甲18区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座疮、间日疟、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症穴名部位主治膝对耳轮上脚中1/3处,对耳轮4区膝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交感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对耳轮6区前端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腹对耳轮体前部上2/5处,对耳轮8区腹痛、腹胀、腹泻、急性腰扭伤、痛经、产后宫缩痛颈对耳轮体前部下1/5处,对耳轮12区落枕、颈椎疼痛颈椎颈区后方,对耳轮13区落枕、颈椎综合征穴名部位主治角窝上三角窝前1/3的上部,三角窝1区高血压内生殖器三角窝前1/3的下部,三角窝2区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早泄角窝中三角窝中1/3处,三角窝3区哮喘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部,三角窝4区失眠、多梦、戒断综合征、癫痫、高血压、神经衰弱穴名部位主治上屏耳屏外侧面上1/2处,耳屏1区咽炎、鼻炎下屏耳屏外侧面下1/2处,耳屏2区鼻炎、鼻塞屏尖耳屏游离缘上部尖端,耳屏1区后缘处发热、牙痛、斜视肾上腺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耳屏2区后缘处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链霉素中毒、眩晕、哮喘、休克咽喉耳屏内侧面上1/2处,耳屏3区声音嘶哑、咽炎、扁桃体炎、失语、哮喘★对耳轮穴位部位及主治★三角窝穴位部位及主治★耳屏穴位部位及主治穴名部位主治耳中耳轮脚处,耳轮1区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小儿遗尿、咯血、出血性疾病直肠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耳轮2区便秘、腹泻、脱肛、痔疮尿道直肠上方的耳轮处,耳轮3区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耳尖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耳轮6、7区的交界处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牙痛、失眠结节耳轮结节处,耳轮8区头晕、头痛、高血压穴名部位主治风溪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耳舟1、2区交界处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过敏性鼻炎肘腕区的下方处,耳舟3区肱骨外上髁炎、肘部疼痛肩肘区的下方处,耳舟4、5区肩关节周围炎、肩部疼痛锁骨肩区的下方处,耳舟6区肩关节周围炎失眠:主穴:神门、内分泌、心、 配穴:胃、脾、肝、肾、胆痛经:主穴: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配穴:肝、肾、皮质下、交感(止痛)晕车:主穴:胃、内耳、贲门、肾上腺 配穴:枕、脾、神门屏尖、对屏尖、耳尖等可泻热,适用于炎症上、下屏可减肥;屏尖屏后可治眼病★耳轮穴位部位及主治★耳轮穴位部位及主治。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10期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儿童和青壮年发病较多,人体接触变应原是过敏性鼻炎发病的常见诱因。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喷嚏、鼻塞、流鼻涕等,有时还伴有眼部的一些症状,如眼睛流泪、红肿等,严重时还会出现胸闷、哮喘等。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复发率高、迁延难愈,而且过敏性鼻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2]。
当前临床还没有过敏性鼻炎的根治疗法,治疗主要为控制症状。
耳穴压豆就是将药豆粘贴在耳部穴位上,通过按压等方法刺激,让耳部相应穴位产生酸麻胀的感觉。
而且药豆贴在耳穴上可以对耳部穴位产生持续性刺激作用,这样既操作方便又能有持续性的疗效。
《内经》中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这也是对耳穴压豆疗法进行最早描述的医学经典,人体的十二经络都与耳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对与治疗部位对应的耳部穴位进行刺激,可以治疗相关部位的疾病[3]。
中医学认为,耳郭是全身各个器官的重要反射区,通过耳穴压豆刺激耳郭相应部位穴位,可以达到通络调节气血的作用[4]。
所以通过耳穴压豆的治疗方法,可以调节全身脏腑气血,治疗疾病。
故本研究搜集治疗过敏性鼻炎中用耳穴压豆辅助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Meta 分析以验证其疗效,探讨其辅助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
资料与方法纳入标准:符合过敏性鼻炎诊断标准的患者;研究类型选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对患者实施含有耳穴压豆治疗的方法,对照组不采用耳穴压豆方法;最终结局中应有评价各组疗效以及症状体征积分。
排除标准:相关文献的原始数据资料不齐全,研究方案的设计不严谨,研究对象是动物,文献为重复发表,研究对象非中国人。
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检索词选取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鼻炎、耳穴压豆,检索时间2000年1月1日-2020年11月30日。
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2022年第8卷第6期Vol.8,No.6,2022OPEN ACCESShttp :// 耳穴“三序”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个案报道罗丽媛1,谢薇2,何燕琳2,袁丹1,赵玲玲1,向毅明1,周艺涵1(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550002;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贵州贵阳,550001)摘要:本文总结1例脾气虚弱型变应性鼻炎(AR )患者采用耳穴“三序”疗法的治疗效果的护理经验。
耳穴“三序”疗法,即耳部按摩、耳部刮痧、耳穴贴压,通过刺激耳部相应穴位,可以有效促进全身气血运行、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进而改善AR 患者症状,提高其抗过敏能力。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按摩;刮痧;耳穴贴压中图分类号:R 24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709-1961(2022)06-0038-03A case report of the three -step auricular acupoint therapy for allergic rhinitisLUO Liyuan 1,XIE Wei 2,HE Yanlin 2,YUAN Dan 1,ZHAO Lingling 1,XIANG Yiming 1,ZHOU Yihan 1(1.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zhou ,Guiyang ,550002;2.Department of Nursi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zhou ,Guiyang ,550001)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reported a case of allergic rhinitis of spleen -Qi deficiency syn⁃drome treated by the three -step auricular acupoint therapy.The three -step auricular acupoint thera⁃py refers to a combination of auricular massage ,auricular scraping therapy ,and auricular acu⁃point sticking and pressing therapy which applied in a particular sequence.By stimulating correlat⁃ed auricular acupoint ,the three -step auricular acupoint therapy is effective to relieve the symp⁃toms of allergic rhinitis and improve the immunity of the patient.KEY WORDS :allergic rhinitis ;massage ;scraping therapy ;auricular acupoint sticking and pressing 变应性鼻炎(AR )又称过敏性鼻炎,是个体暴露于过敏原后由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IgE )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1],属于中医学“鼻鼽”的范畴。
耳穴为主治疗慢性鼻炎33例
自1988~2001年,我科采用针刺耳穴和王不留行籽耳压法治疗慢性鼻炎3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16~63岁,平均42岁;病程2月~15年。
其中慢性单纯性鼻炎19例,慢性肥厚性鼻炎8例,过敏性鼻炎3例,萎缩性鼻炎3例。
临床表现包括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粘液性或脓性)、鼻音、鼻腔异味、嗅觉减退、听力减退、头痛、头晕、记忆力障碍、思维分散等等。
2 治疗方法2.1 耳穴贴压
(1)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取穴以内鼻、前列腺、鼻柱穴为主。
两侧耳穴贴压王不留行药籽,3天更换1次。
嘱病人或家属按压药籽,每天4~6次。
可同时配合体针,取肺俞、少商、迎香、印堂穴。
(2)萎缩性鼻炎:穴取肺、内鼻、内分泌。
王不留行籽贴穴,配合远近取穴,针合谷、迎香两穴,鼻腔滴抗生素药水。
(3)过敏性鼻炎:穴取肺、肾上腺、鼻柱为主,方法同上。
2.2 耳穴针刺
取穴与耳穴贴压组相同,每日针刺1次,7天为一疗程。
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在实际工作中,上述两种方法常结合使用。
33例中18例先用耳穴针刺1疗程,再用耳穴贴压法;15例采用耳穴贴压配合体针治疗,其中有5例中途改用耳针治疗1疗程。
3 治疗效果
鼻塞和鼻腔异常分泌物消失,嗅觉恢复为治愈,计18例,占54.5%;鼻道通畅,分泌物明显减少,嗅觉改善为显效,计8例,占24.2%;鼻塞减轻,分泌物减少为有效,计5例,占15.2%;症状改善不明显为无效,计2例,占6.1%。
本组总有效率为93.9%。
4 典型病例
陈××,男,46岁,工人。
两侧鼻塞半年余,流脓涕,伴有头痛、头昏,鼻音严重,诊断为慢性单纯性鼻炎。
经耳针鼻柱、内鼻以及肾上腺穴每天1次,7天后改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上述穴位,同时针刺迎香、肺俞、少商穴每天1次,5天后单用耳穴贴压,12天后治愈。
5 体会
慢性鼻炎的基本病理改变为鼻腔粘膜层动静脉,特别是下鼻甲海绵状组织慢性扩张或增生,血管和腺体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功能活跃,分泌物增多。
西医治疗主要使用血管收缩药和抗菌药物来消除炎症,改善鼻腔通畅。
但由于药物作用时限短,而且存在对治疗反应的差异性,很多病例迁延不愈。
中医则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肺经受邪有关。
患者因风寒侵肺,蕴而化热;或感
受风热,导致肺气失宣,病邪上扰侵窍而致鼻塞流涕。
本组治疗按部位取鼻柱穴,使经络感传直达病所,以取得气至病除的效果。
针对慢性鼻炎的发病机理,为使鼻腔粘膜血管收缩,则取前列腺穴,该穴可刺激机体产生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可使鼻腔血管强烈收缩。
笔者注意到,部分病人在耳穴治疗后很快即感鼻塞好转,就是基于这种机理。
肾上腺穴刺激体内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增多,前者可促使血管收缩,后者可抑制组织的炎症反应,并能增强机体的抗毒能力。
对过敏性鼻炎则利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抑制变态反应。
故以上穴位配合应用可收到良好效果。
由于萎缩性鼻炎的病理改变与单纯性和肥厚性鼻炎不同,故以上几个穴位的效果较差,应配合药物治疗。
针刺和贴压法都可以起到治疗作用,但贴压法更易被病人接受。
经过耳穴治疗,症状改善较为明显的是鼻腔通气改善,分泌物减少。
鼻塞改善最快在治疗数分钟就可有明显好转。
对萎缩性鼻炎,则与体针和局部滴抗生素药同时进行,较用单一方法效果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