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与蒸馏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部分蒸馏一、填空题1、均相液体混合物2、 5.07%3、挥发度。
4、精馏段和提馏段5、拉乌尔定律6、泡点温度,简称泡点7、露点温度,简称露点8、饱和蒸气压9、难易程度 10、全回流 11、最小回流比 12、进料热状况参数 13、越少14、逐渐降低 15. 冷液, 最远 , 最少 16、部分冷凝和部分汽化增加 17. 1333.3 18. 沸点, 易.19、普通精馏分离,萃取精馏或恒沸精馏分离20. 液相,提高 21. 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 22、蒸馏 , 改变状态参数 23、挥发度v v A=p A/x A v B=p B/x B24、相对挥发度。
:α=v A/v B=(p A/x A)/(p B/x B)=y A x B/y B x A25、平衡 , 大于;相同,大于 26、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 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产生上升蒸汽 ,由上至下逐级降低;27、低于,塔顶易挥发组分浓度高于塔底,相应沸点较低;原因之二是:存在压降使塔底压力高于塔顶,塔底沸点较高。
28、理论板 29、再沸器,冷凝器 30、R/R+1, x/R+1。
31、D进料量和进料热状况 32、(1)温度低于泡点的冷液体;(2)泡点下的饱和液体;(3)温度介于泡点和露点的气液混合物;(4)露点下的饱和蒸汽;(5)温度高于露点的过热蒸汽。
33、最少为N。
34、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增大。
min变大。
36、愈大,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
37、拉乌尔定律。
38、35、xD逐渐降低,逐渐升高。
39. 1 40. 变大,减小,不变,增加 41、0.77(塔板从上往下数),0.35(塔板从下往上数)。
42、逐渐升高,减小 43、增大,变大。
44、 8m 。
45、y = x, T > t。
46、减少,增大;上移,增多,减少。
47. 增加,增加。
48. 蒸馏 ; 泡点。
49. 饱和液体线。
50. 66.7 kmol/h 。
蒸馏习题及答案1 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______ B ________。
A 平衡线;B 操作线与q线;C 平衡线与操作线;D 平衡线与q线。
2 精馏塔引入回流,使下降的液流与上升的汽流发生传质,并使上升汽相中的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由于___4_____。
(1)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 (2)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3)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 (4)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的现象同时发生。
3 当精馏操作中的q 线方程为x=x F 时,则进料热状态为_________饱和液体 _________,此时q=____1____。
4 简单蒸馏过程中,釜内易挥发组分浓度逐渐_减小___,其沸点则逐渐___升高__。
5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3,这绝不可能。
此话_____(1)_________。
(1)对; (2)错; (3)无法判断6 对某双组分理想物系,当温度t=80℃时,kPa p A7.1060=,kPa p B 400=,液相摩尔组成4.0=A x ,则与此液相组成相平衡的汽相组成A y 为⎽⎽⎽⎽(2)⎽⎽⎽⎽⎽⎽。
(1)0.5 ; (2)0.64 ; (3)0.72 ; (4)0.67 被分离物系最小回流比R min 的数值与_____(4)______无关。
(1)被分离物系的汽液平衡关系; (2)塔顶产品组成; (3)进料组成和进料状态; (4)塔底产品组成。
8 最小回流比是指__为达到指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理论板数为无穷多时的回流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C____。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式是描述精馏段中A 某板下降的液体浓度与下一板上升的蒸汽浓度间的关系式;B 某板上升的蒸汽浓度与上一板下降的液体浓度之间的关系式;C 进入某板的气体与液体的浓度之间的关系式;D 在相邻两板间相遇的汽相与液相浓度之间的关系式。
第一章蒸馏1、熟悉气液平衡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和q线方程的表达形式并能进行计算;2、能根据物料进料状况列出q线方程并用于计算,从而根据q线方程、进料组成还有气液平衡方程计算出点(x q,y q),再进一步计算出最小回流比R min;例如饱和液相进料(泡点进料)时,q线方程式x=x F,即x q=x F;而饱和蒸汽进料时,q线方程式y=x F,即y q=x F。
3、掌握通过质量分数换算成摩尔分数以及摩尔流量的方法,要特别注意摩尔流量计算时应该用每一个组分的流量乘以它们的摩尔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习题1:书上P71页课后习题第5题;分析:本题的考察重点是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之间的转换,这个转换大家一定要注意,很多同学在此常会出错。
在此我们采用直接将原料组成和原料流量都转换成摩尔量来进行计算,首先还是先列出所有题目给出的已知量,①子量②③子量④问题了。
习题2其中x q,y qx q=x F;q线方程,习题3液平衡方程,而全凝器没有这个性质。
所以根据题目首先还是列出已知条件(提醒:大家在读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题目给出的是质量分数还是摩尔分数,本题是摩尔分数相对比较简单,如果是质量分数的话一定要先转换成摩尔分数)这里大家要注意,因为我们分析知道分凝器相当于一块塔板,但是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精馏塔塔顶第一层板的液相组成,所以分凝器的塔板编号就不能是第一块,而一般我们对塔板编号是从塔顶往塔底编号,所以这里我们就假设分凝器是第零块塔板,下标用“0”代替,所以根据题目来说我们就知道分凝器向塔内提供的回流液就是分凝器上的液相组成,而分凝器上的气相则进入了全凝器,也就是说进一步分析题目,已知是泡点进料,根据上面几题分析,可知q=1,q线方程式x=x F,所以由此我们还可以知道以上就是我们根据题目所知道的条件②但是根据最小回流比的求算公式min D qq q x x R y x -=-我们可以知道要求最小回流比还缺少y q ,而要求它则必须知道气液平衡方程,然后代入x q 来求解,因此此处最重要的就是求出气液平衡方程,即:这样实际上就是要求相对挥发度α,因此必须找到某一块塔板上符合气液平衡的气液相组成数据代进这个方程就可以,而从上面分析我们就知道,分凝器上的数据恰好符合这一要求,所以把分凝器的数据(x 0,y 0)代入就可以求出α,也就是然后把0.5q x =代入上面气液平衡方程求出y q ,再代入最小回流比方程就可以求出最小回流比了。
第五章蒸馏一、名词解释:1、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间挥发性不同的性质,人为的制造气液两相,并使两相接触进行质量传递,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2、拉乌尔定律:当气液平衡时溶液上方组分的蒸汽压与溶液中该组分摩尔分数成正比。
3、挥发度:组分的分压与平衡的液相组成(摩尔分数)之比。
4、相对挥发度:混合液中两组分挥发度之比。
5、精馏:是利用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过程。
6、理论板:气液两相在该板上进行接触的结果,将使离开该板的两相温度相等,组成互成平衡。
7、采出率:产品流量与原料液流量之比。
8、操作关系: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第n层板下降液相的组成与相邻的下一层(n+1)板上升蒸汽的组成之间的函数关系。
9、回流比:精流段下降液体摩尔流量与馏出液摩尔流量之比。
10、最小回流比:两条操作线交点落在平衡曲线上,此时需要无限多理论板数的回流比。
11、全塔效率:在一定分离程度下,所需的理论板数和实际板数之比。
12、单板效率:是气相或液相通过一层实际板后组成变化与其通过一层理论板后组成变化之比值。
二、填空题:1、在精馏塔的任意一块理论板上,其离开塔板的液相泡点温度与离开塔板的气相露点温度的大小相比是_________。
相等2、当塔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称该塔板为理论塔板。
离开的汽相与液相之间达到平衡时3、直接水蒸汽加热的精馏塔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合。
难挥发组分为水,且要求釜液中易挥发组分浓度很低4、简单蒸馏过程中,釜内易挥发组分浓度逐渐________,其沸点则逐渐_________。
降低,升高5、间歇精馏操作中,若欲保持馏出液组成不变,必须不断______________,若保持回流比不变,则馏出液组成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蒸馏一、填空题1、蒸馏是用来分离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2、含乙醇12%(质量百分数)的水溶液,其乙醇的摩尔分率为 5.07% 。
3、蒸馏操作是借助于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4、进料板将精馏塔分为精馏段和提馏段。
5、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
6、当一定组成的液体混合物在恒这一总压下,加热到某一温度,液体出现第一个气泡,此温度称为该液体在指定总压下的泡点温度,简称泡点。
7、在一定总压下准却气体混合物,当冷却到某一温度,产生第一个液滴,则此温度称为混合物在指定总压下的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8、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等于其饱和蒸气压。
9、相对挥发度的大小反映了溶液用蒸馏分离的难易程度。
10、在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操作上限是全回流。
11、在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操作下限是最小回流比。
12、表示进料热状况对理论板数的影响的物理量为进料热状况参数。
13、q值越大,达到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越少。
14、精馏塔中温度由下而上沿塔高的变化趋势为逐渐降低。
15、当分离要求一定,回流比一定时,在五种进料状况中,冷液进料的q值最大,此时,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最远,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最少。
16、精馏过程是利用部分冷凝和部分汽化的原理而进行的。
精馏设计中,回流比越大,所需理论板越少,操作能耗增加,随着回流比的逐渐增大,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和将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
17、精馏设计中,当回流比增大时所需理论板数减小(增大、减小),同时蒸馏釜中所需加热蒸汽消耗量增大(增大、减小),塔顶冷凝器中冷却介质消耗量减小(增大、减小),所需塔径增大(增大、减小)。
18、分离任务要求一定,当回流比一定时,在5种进料状况中, 冷液体进料的q值最大,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最远, 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最少。
19、相对挥发度α=1,表示不能用普通精馏分离分离,但能用萃取精馏或恒沸精馏分离。
精馏习题与题解一、填空题:1. 精馏塔设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筛板塔 泡罩塔 浮阀塔 填料塔 舌形板板式塔2. 在1个大气压.84℃时, 苯的饱和蒸气压P=113.6(kpa),甲苯的饱和蒸气压p=44.38(kpa),苯--甲苯混合溶液达于平衡时, 液相组成x=__________.气相组成y=______.相对挥发α=____.***答案*** 0.823 0.923 2.563. 在精馏操作中,回流比增大,精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________,需理论板_________。
***答案*** 越远, 越少4. 精馏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而且同时应用___________,使混合液得到较彻底的分离的过程。
***答案*** 多次 部分冷凝和部分汽化5. 精馏塔不正常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液泛、严重漏液、严重液沫夹带6. 试述五种不同进料状态下的q 值:(1)冷液进料____;(2) 泡点液体进料_____;(3)汽液混合物进料___; (4)饱和蒸汽进料____;(5)过热蒸汽进料_______。
***答案*** (1) q>1 (2) q=1 (3) 0<q<1 (4) q=0 (5)q<07. 已知精馏段操作线为y=0.75x+0.24,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R=_______,塔顶产品组成x=_____。
***答案*** 3, 0.968. 试比较某精馏塔中第n,n+1层理论板上参数的大小(理论板的序数由塔顶向下数起),即:1+n y ___n y ,n t ___1+n t ,n y ___n x (>,=,<)***答案*** <, <, >9. 精馏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第三部分质量传递(干燥、传质、蒸馏、萃取、膜分离)一.名词解释1.质量传递:因浓度差而产生的扩散作用形成相内和相间的物质传递过程。
2.介电加热干燥:是将要干燥的物料置于高频电场内,由于高频电场的交变作用使物料加热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3.临界含水量:物料干燥达临界点时的物料含水量。
4.比焓:湿空气的焓为干空气的焓和水汽的焓之和。
或称湿空气的热含量。
5.干燥的表面汽化控制:物料中水分表面汽化的速率小于内部扩散的速率。
6.分子扩散:单相内存在组分的化学势差,由分子运动而引起的质量传递。
7.费克定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物质的扩散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
8.挥发度:达到相平衡时,某组分在蒸汽中的分压和它在平衡液相中的摩尔分率之比。
9.超临界流体:物质处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状态时,向该状态气体加压,气体不会液化,只是密度增大,具有类似液态性质,同时还保留气体性能。
10.萃取:使溶剂与物料充分接触,将物料中的组分溶出并与物料分离的过程。
或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对某溶剂具有不同的溶解度,从而使混合物各组分得到分离与提纯的操作过程。
二. 填空题1.相对湿度φ:0≤φ≤1,φ越,空气吸湿的能力越强,越干燥。
(小)2.物料的干燥过程是属于和相结合的过程。
(传热、传质)3.干燥操作中,不饱和湿空气经预热器后湿度,温度。
(不变,升高)4.在干燥操作中,物料中所含小于平衡水分的水分,称为。
(不可去除水分)。
5.密度、和是超临界流体的三个基本性质。
(黏度、扩散系数)6. 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一种膜分离技术。
(纳滤)7.纳滤是以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压力差)8.常见传质过程是_______引起。
(浓度差)9.超临界状态既不是气体也不同于液体,属于状态。
(流体)10.精馏过程就是利用混合液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利用多次部分、多次部分的方法,将各组分得以分离的过程。
(沸点或挥发度,汽化、冷凝)11.在湿空气的焓-湿图中, 线以下的区域对干燥操作无意义。
化工原理--精馏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蒸馏是利用各组分()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
CA溶解度;B等规度;C挥发度;D调和度。
2.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组分。
CA可挥发;B不挥发;C易挥发;D难挥发。
3.()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A液相回流;B进料;C侧线抽出;D产品提纯。
4.在()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CA冷凝器;B蒸发器;C再沸器;D换热器。
5.再沸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流。
DA上升物料;B上升组分;C上升产品;D上升蒸气。
6.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BA塔顶气相;B塔顶液相;C塔底气相;D塔底液相。
7.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回流。
BA气相;B液相;C固相;D混合相。
8.在精馏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
CA浮阀板;B喷射板;C加料板;D分离板。
9.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
BA精馏段;B提馏段;C进料段;D混合段。
10.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某F=0.6,要求塔顶某D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则W=0)BA60kmol/h;B66.7kmol/h;C90kmol/h;D100kmol/h。
11.精馏分离某二元混合物,规定分离要求为某D、某w。
如进料分别为某F1、某F2时,其相应的最小回流比分别为Rmin1、Rmin2。
当某F1某F2时,则()。
AA.Rmin1Rmin2;B.Rmin1Rmin2;C.Rmin1Rmin2;D.Rmin的大小无法确定12.精馏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是因为()。
DA.理论板假定;C.理想物系;B.塔顶泡点回流;D.恒摩尔流假定13.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
液相组成某A0.5时相应的泡点为t1,气相组成yA0.3时相应的露点为t2,则()D化工原理天津大学第二版A.t1t2;B.t1t2;C.t1t2;D.无法判断14.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
乙醇蒸馏练习题乙醇蒸馏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实验室领域。
本文将通过几个练习题,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乙醇蒸馏的原理和应用。
练习题一:乙醇与水的蒸汽压关系在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中,乙醇和水的蒸汽压随组成的变化而变化。
下面是一组数据:组成(乙醇质量分数)乙醇蒸汽压(kPa)20% 32.2040% 51.7060% 78.9080% 123.60100% 161.70根据上述数据,绘制乙醇与水混合物中乙醇质量分数与乙醇蒸汽压的关系曲线。
然后,分析该曲线的特点,并说明乙醇蒸汽压与组成的相关性。
练习题二:乙醇蒸馏的原理乙醇蒸馏主要基于乙醇和水的沸点差异。
请简要描述乙醇蒸馏的原理,并解释为何通过蒸馏可以有效地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练习题三:乙醇蒸馏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乙醇蒸馏器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加热装置、蒸发器、冷凝器、收集装置和控制系统。
请结合以上构造,详细描述乙醇蒸馏器的工作原理,并解释每个部分在蒸馏过程中的作用。
练习题四:常见的乙醇蒸馏方法除了传统的常压蒸馏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乙醇蒸馏方法被广泛使用,如真空蒸馏和气相色谱法。
请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详细介绍其原理及适用范围,并比较它与常压蒸馏的优缺点。
练习题五:乙醇蒸馏的应用乙醇蒸馏不仅用于实验室制备高纯度乙醇,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酿酒、化妆品制造和药物合成等领域。
请根据乙醇蒸馏的原理和特点,选择其中一个应用领域,并详细说明乙醇蒸馏在该领域的具体应用和重要性。
练习题六:乙醇蒸馏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在乙醇蒸馏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乙醇和水混合物的组成波动等。
请列举并详细讨论在乙醇蒸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这些乙醇蒸馏练习题,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乙醇蒸馏的原理、构造、应用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乙醇蒸馏作为一种重要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优化乙醇蒸馏的方法,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第六章 蒸 馏相平衡【6-1】苯(A)和甲苯(B)的饱和蒸气压数据如下。
101.33 38.8 179.19 74.53 根据上表数据绘制总压为101.33kPa 时苯一甲苯溶液的-t y x -图及y x -图。
此溶液服从拉乌尔定律。
解 计算式为,0000B AA Bp p p x y x p p p -==- 计算结果见下表苯-甲苯溶液的t x y --计算数据苯-甲苯溶液的t y x --图及y x -图,如习题6-1附图1与习题6-1附图2所示。
习题6-1附图1 苯-甲苯t-y-x 图习题6-1附图2 苯-甲苯y-x 图【6-2】在总压.101325kPa 下,正庚烷-正辛烷的汽液平衡数据如下。
温度/℃ 液相中正庚烷的摩尔分数()x汽相中正庚烷的摩尔分数()y温度/℃ 液相中正庚烷的摩尔分数()x 汽相中正庚烷的摩尔分数()y 98.4 105 1101.0 0.656 0.4871.0 0.81 0.673115 120 125.60.311 0.157 00.491 0.280 0试求:(1)在总压.101325kPa 下,溶液中正庚烷为0.35(摩尔分数)时的泡点及平衡汽相的瞬间组成;(2)在总压.101325kPa 下,组成.035x =的溶液,加热到117℃,处于什么状态?溶液加热到什么温度,全部汽化为饱和蒸气?解 用汽液相平衡数据绘制t y x --图。
(1) 从t y x --图上可知,.035x =时的泡点为113.8℃,平衡汽相的瞬间组成.053y =。
(2) .035x =的溶液,加热到117℃时为气液混合物,液相组成.024x =,汽相组成.040y =。
.035x =的溶液加热到118℃时,全部汽化为饱和蒸气。
习题6-2附图 正庚烷-正辛烷t-y-x 图【6-3】 甲醇(A)-丙醇(B)物系的汽液平衡服从拉乌尔定律。
(1) 试求温度80℃t =、液相组成.05x =(摩尔分数)时的汽相平衡组成与总压。
《化工原理》第六章“精馏”复习题一、填空题1. 在汽-液相平衡的t-x-y 图中,沸点与液相组成的关系曲线,称为 _______ ,沸点与汽相组成的曲线,称为_____________ .( *** 答案*** 液相线(或泡点线)汽相线(或露点线))2. 在汽-液相平衡的t-x-y 图中, 液相线与汽相线将图平面平分为三个区:汽相线以上的区域称为_______ ,液相线以下的区域称为 _________ ,汽.液相线之间的区域为____________ .(*** 答案*** 汽相区液相区汽液共存区)3. 在y-x 图中,以A 组份标绘的平衡曲线在对角线的左上方,则表示A 组分比B 组分的挥发度______ •平衡曲线若在对角线的右下方,则表示A组分比B组分挥发度_____ .(***答案***高低)4. 精馏过程,就是利用混合液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的方法,将各组分得以分离的过程• (*** 答案*** 沸点(或挥发度)多次部分汽化多次部分冷凝)5. 某泡点进料的连续精馏塔中,进料组成xf=0.35,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 a =2.44,当xf=0.93时,达到此分离要求的最小回流比Rmin=_____ . (*** 答案*** 1.66)6. 当塔板中上升的汽相与下降液相之间达到________ 时,该塔板称理论塔板。
*** 答案*** (相平衡)7. 分离某些a接近1的物系时,可采用一些特殊的精馏方法,如______ , __________ .(*** 答案*** 萃取精馏恒沸精馏)8. 分离要求一定。
当回流比为一定时,在五种进料状况中, ______ 进料的q值最大,其温度___________ , 此时,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________ , 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_______________ 。
蒸馏练习下册 第一章蒸馏 概念1、精馏原理2、简捷法3、漏液4、板式塔与填料塔 公式全塔物料衡算【例1-4】、 精馏段、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q 线方程、 相平衡方程、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层数和进料版位置(完整手算过程) 进料热状况对汽液相流量的影响2.连续精馏塔的塔顶和塔底产品摩尔流量分别为D 和W ,则精馏段液气比总是小于1,提馏段液气比总是大于1,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全回流时,该说法是否成立?为什么? 正确;全回流时该说法不正确;因为,D=W=0,此时是液汽比的极限值,即1==''VLV L4.简述有哪几种特殊精馏方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1.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
对于形成恒沸物的体系,可通过加入第三组分作为挟带剂,形成新的恒沸体系,使原溶液易于分离。
对于相对挥发度很小的物系,可加入第三组分作为萃取剂,以显著改变原有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使其易于分离。
5.恒沸精馏原理6.试画出板式塔负荷性能图,并标明各条极限负荷曲线表示的物理意义,指出塔板适宜的操作区在哪个区域是适宜操作区。
(5分)1.漏液线(气体流量下限线)(1分)2.雾沫夹带线(气体流量上限线)(1分)3.液相流量下限线(1分)4.液相流量上限线(1分)5.液泛线(1分)最适宜的区域为五条线相交的区域内。
7.进料热状况参数8、平衡蒸馏原理9、液泛的定义及其预防措施10、简述简捷法求解理论板层数的主要步骤。
11、什么是理想物系?四 计算题1、用一精馏塔分离苯-甲苯溶液(α=2.5),进料为气液混合物,气相占50%(摩尔分率,下同),进料混合物中苯占0.60,现要求塔顶、塔底产品组成分别为0.95和0.05,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5倍,塔顶分凝器所得冷凝液全部回流,未冷凝的蒸汽经过冷凝冷却器后作为产品,试求:塔顶塔底产品分别为进料量的多少倍?(2)塔顶第一理论板上升的蒸汽组成为多少?2、某连续精馏塔的操作线方程分别为:精馏段:263.0723.01+=+n n x y提馏段:0187.025.11-=+n n x y设进料为泡点液体,试求上述条件下的回流比,以及馏出液、釜液和进料的组成。
★习题:蒸馏是分离 的一种方法,其分离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分离的条件是 。
答案: 均相液体混合物 挥发性差异造成气液两相系统★习题:在t-x-y 图中的气液共存区内,气液两相温度 ,但气相组成 液相组成,而两相的量可根据 来确定。
答案: 相等 大于杠杆规则★习题:当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时,则气相露点温度 液相泡点温度。
答案: 大于 (每空1分)★习题:双组分溶液的相对挥发度α是溶液中 的挥发度对的挥发度之比,若α=1表示 。
物系的α值愈大,在x-y 图中的平衡曲线愈 对角线。
答案: 易挥发组分 难挥发组分不能用普通蒸馏方法分离 远离★习题:工业生产中在精馏塔内将 过程和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而实现操作的。
而 是精馏与普通精馏的本质区别。
答案: 多次部分气化 多次部分冷凝回流★习题:精馏塔的作用是 。
答案: 提供气液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的场所。
★习题:在连续精馏塔内,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 ,其作用是;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其作用是 。
答案: 精馏段 提浓上升蒸汽中易挥发组分提馏段 提浓下降液体中难挥发组分★习题:离开理论板时,气液两相达到 状态,即两相 相等,互成平衡。
答案: 平衡 温度组成★习题: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有(1)和(2) 。
答案: 塔顶易挥发组分含量高 塔底压力高于塔顶(每空2分,共4分)★习题:精馏过程回流比R 的定义式为 ;对于一定的分离任务来说,当R=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少,此种操作称为 ;而R=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
答案: R= D L∞ 全回流 Rmin精馏塔有进料热状况,其中以进料q值最大,进料温度泡点温度。
答案:五种冷液体小于★习题: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则回流比等于,馏出液流量等于,操作线方程为。
答案:∞零y n+1=x n★习题:在操作的精馏塔中,第一板及第二板气液两相组成分别为y1,x1及y2,x2;则它们的大小顺序为最大,第二,第三,而最小。
6-31 某二元混合物蒸汽,其中轻、重组分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75和0.25,在总压为300kPa 条件下被冷凝至40℃,所得的汽、液两相达到平衡。
求其汽相摩尔数和液相摩尔数之比。
已知轻、重组分在40℃时的蒸汽压分别为370kPa 和120kPa 。
解:两相中,720.01203701203000B0A 0B =--=--=p p p p x 888.0300720.03700A A =⨯===x p p p p y设汽相摩尔量为V ,液相摩尔量为L ,总量为F ,则L V F +=Lx Vy Fx F +=由以上两式可得:217.075.0888.072.075.0F F =--=--=x y x x L V 事实上,汽液平衡体系中,两相的摩尔量比值服从杆杠定律。
6-32 苯和甲苯组成的理想溶液送入精馏塔中进行分离,进料状态为汽液共存,其两相组成分别如下:5077.0F =x ,7201.0F =y 。
用于计算苯和甲苯的蒸汽压方程如下:8.2201211031.6lg 0A +-=t p5.2191345080.6lg 0B +-=t p其中压强的单位为Pa ,温度的单位为℃。
试求:(1)该进料中两组份的相对挥发度为多少?(2)进料的压强和温度各是多少?(提示:设进料温度为92℃) 解:(1)混合物中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49.25077.015077.07201.017201.011F F F F=--=--=x x y y α (2)设进料温度为92℃,则16.28.220921211031.6lg 0A =+-=pkPa 38.1440A =p 762.15.219921345080.6lg 0B =+-=pkPa 83.570B =p由此求得体系的相对挥发度为:496.283.5738.144'0B0A ===p p α 其值与(1)中所求相对挥发度足够接近,故可认为进料温度为92℃。
.
可编辑
萃取与蒸馏习题(萃取的条件判定)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蒸馏操作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
等
B.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内
C.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
D.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口进、上口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I2的CCl4溶液中得到CCl4,可用蒸馏法
B.从Na2CO3溶液中得到Na2CO3,可用过滤法
C.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
D.分离NaCl和AgCl的混合物,可用萃 取法
3.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
4.用直馏汽油萃取碘水中的碘后,显紫红色的是( )
A.上层 B.下层 C.中间 D.无法确定
5.使用分液漏斗时,应首先( )
A.洗涤
.
可编辑
B.检查是否漏水
C.打开上端塞子
D.打开活塞
6.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液操作,下列实验仪器一定用不着的是( )
A.锥形瓶 B.分液漏斗 C.玻璃棒 D.温度计
7.某实验室仅有如下仪器或用具:烧杯、铁架台、铁圈、三脚架、漏斗、分液漏斗、石棉
网、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从缺乏仪器的角度看,不能进行的
实验项目是( )
A.蒸发 B.萃取 C.液体过滤 D.升华
8.对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
和AgCl。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
A.只有①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9、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有( )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
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 C.萃取、
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
10.下列实验操作中: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取液体试剂;⑤取固体试剂。一定要
用到玻璃棒的是( )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④ D.①③⑤
11.分离下列几组混合物,将合适的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过滤 B.升华 C.蒸
馏 D.结晶 E.分液
.
可编辑
(1)分离碘单质与铁粉的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水
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硝酸钾和氯化
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__________________。 (4)分离沙子和饱和食盐水的混合物
____________。
(5)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B 。 蒸馏操作所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位置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所以B错。
2、【答案】 AC 。
3、【答案】 C 。 酒精与水互溶,故C不正确。
4、【答案】 A ρ(汽油)<ρ(水),并且I2的有机溶液常显紫红色。
5、【答案】 B 。 使用分液漏斗第一步为检查是否漏水。
6、【答案】 D 。 锥形瓶可以代替烧杯,向分液漏斗中倒液体可用玻璃棒引流。
7、【答案】 C 。本题的考查意图是根据给定的操作选择必用的仪器。应对照每项操作,检
验是否缺乏某些或某件必用的仪器。
8、【答案】 C 。要将两种固体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分离,必须的条件是其
中一种固体难溶于水,另一种固体易溶于水。对于所给出的物质组:①两者都易溶;④两者
都难溶,均不能用指定的方法分离。②CaCl2易溶,CaCO3难溶;③MnO2难溶,KCl易
溶,可用指定的方法分离。
9、【答案】 A 。 因为B、C、D选项中的操作是符合要求的,A选项错在使用了酒精作萃
取剂。选取萃取剂时应注意:①溶质极易溶于萃取剂但不发生化学变化;②萃取剂不与溶剂
混溶。
10、【答案】 A 。 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溶液溅出及冲破滤纸;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可加速溶解;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滤液,以防止滤液局部温度过高而发生液滴飞溅;取液体
.
可编辑
试剂时可用胶头滴管;取固体试剂时可用药匙。
11、【解析】 利用碘有升华的特征,可用升华法(物理方法)将碘与其他物质分离。液体和不
溶于液体的固体,常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答案】 (1)B (2)E (3)D (4)A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