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沉与浮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沉与浮

【设计意图】

幼儿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幼儿往往不需要成人的指点就会自发地开始学习科学,像科学家那样去看、去摸、去猜想、去验证。正因为如此,《指南》明确提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纲要》亦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指南》还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尽情地体验学习科学带来的喜悦,从而获得

好奇心的满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个性。

一、活动目标

1.尽情地体验科学探索带来的喜悦和乐趣。

2.知道哪些物体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初步了解物体沉浮现象产生的原因。

3.尝试猜测并主动验证物体的沉浮,学习用表格记录实验结果。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探索物体沉浮现象产生的原因。

难点:学习用表格记录实验结果。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操作材料:大水盆、纽扣、积木块、橡皮擦、石子、塑料瓶、树叶、硬币、橡皮泥等;

2.记录材料:标有“√”“×”标记的记录卡、记号笔;

经验准备:

大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关于沉浮的经验,可以直接判断部分物体的沉浮,如树叶;但对物体沉浮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如何改变物体的沉浮不太理解。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小蚂蚁高高兴兴地来到外面玩耍,他翻过

了一座小山,爬过了一片草地,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小蚂蚁很想到河的对岸去看看,请小朋友想办法小帮蚂蚁过河?

(二)教师出示操作材料

1.师:草地上有很多物品,哪些物品能帮助小蚂蚁过河呢?

2.幼儿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猜测。

(三)幼儿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1.教师交代记录要点:能帮助小蚂蚁过河的物品请划“√”,不能帮助小蚂蚁过河的划“×”。

2.幼儿分五组进行试验操作和记录,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教师小结

(1)老师:小朋友做了试验,做了记录,能够帮助小蚂蚁的物品有哪些?不能帮助小蚂蚁过河的物品有哪些?

(2)老师:为什么树叶,积木,空塑料瓶可以帮小蚂蚁过河?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小朋友认识物体浮和浮的原因。

(3)老师:为什么石块,橡皮擦,硬币,纽扣不可以帮小蚂蚁过河?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小朋友认识物体沉和沉的原因。

(四)新挑战

1.老师:小朋友帮助小蚂蚁解决了难题,真聪明,还想不想挑战下一个难题,怎样让空的瓶子沉入水中?可以让橡皮擦浮起来吗?

2.小朋友自由讨论并主动探索操作。

3.教师小结:请每个小组的成员说说你们改变瓶子和橡皮擦沉浮的方法。(瓶子装水,橡皮擦可以改变形状,做成一条船或者一个薄薄的饼状。)

(五)活动结束

原来物体的沉浮可以通过许多方法来改变。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物品,小朋友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进行实验,然后再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