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2.67 MB
- 文档页数:29
专题03 等高线地形图一、等高线地形图:读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各题。
(1)该图中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
(2)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地形部位②是:____①、②、③、④四地形部位,适合攀岩运动的是____。
(3)该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是____米,①山顶的海拔范围是____。
(4)图中“小河”两字所在河段的流向是____。
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河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____,理由是____。
(5)如果图中A点的温度是12.4°C,那么B点的温度是____°C(6)地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爬山运动,A和B所在地,爬山比较轻松的是____;为什么?____。
(7)甲、乙、丙、丁适合修建水电站大坝的是____。
二、解题技巧:1、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线都是一些闭合的曲线,即使在某一张图上有断开的现象,也会在相邻的图上闭合。
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时要做到“一读二看”:“一读”是指读数值,读数值可知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和等高距等;“二看”是指看疏密和看形状,看疏密可知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看形状可判断不同的山体部位。
2、易混淆的概念:(1)山峰与盆地:山峰与盆地等高线上的数值分布相反(如下图)。
①山峰:等高线数值中心大,四周小;表示中间高,四周低。
②盆地:等高线数值中心小,四周大;表示中间低,四周高。
(2)山脊与山谷山脊与山谷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如下图)①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
②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
1、地形类型:利用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形类型,小于200米是平原;200~500米是丘陵;大于500米且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大于500米且边缘等高线密集、内部等高线稀疏的是高原。
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表起伏特征举例平原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起伏较小亚马孙平原高原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青藏高原山地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喜马拉雅山丘陵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东南丘陵盆地没有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2、等高线地形图地形部位的表示方法如下:地形部位等高线表示方法山峰(山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递减,一般符号为“▲”顶)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鞍部两山峰等高线之间的低矮处,形似“马鞍”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陡崖(峭多条等高线重叠处壁)盆地(洼等高线闭合,数值从外向内递减地)3、坡度判读: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一、判断部位名称: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鞍部: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
陡崖:等高线重合处。
二、比例尺问题:1.比例尺三种表示表示方式是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比例尺三种表示方式间的相互转化。
2.比例尺公式的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三.相对高度:标注在等高线上的数字,是该条等高线经过地的海拔高度,在同一条等线上,海拔高度相同;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程差叫等高距,同一副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不变;相对高度为两地的海拔高度之差。
四.定方向: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此基础上,还可再分出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的方向。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定方向。
在判别方向时,应采用平移指向标确定。
指向标的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但不一定指图的下方,因此,可以通过旋转,使箭头向上,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其他方向。
五.爬山运动: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易于爬山;等高线稠密,坡度陡峻,越难于爬山。
六.攀岩运动与观赏瀑布:攀岩与观赏瀑布最好选择在陡崖。
七.小河、水库与大坝:小河常形成与山谷之中,山脚的口袋型洼地、小盆地,因为有较大的集水面积适宜建设水库,大坝的坝址宜选择在河流流出的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利于施工和减少工程量。
八.修路:沿等高线修筑,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九.气温: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十.居民区:依山傍水、靠近水源、河段上游、地势平坦开阔、向阳坡、上风向、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以减少大气和水体污染的地方。
十一.农业区:在山地或坡度较陡的地方,以发展生态林为主;在丘陵或坡度较缓的地方,以发展经济林为主;发展粮食作物和蔬菜、花卉生产应在坡度平缓且最好有灌溉水源的地方;例一.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米。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综合题训练(二)1.读“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全民健身、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重要选择。
图中甲、乙、丙三处适合进行攀岩活动的是处,适合开展漂流探险的是处。
(2)图中观景栈道的走向是。
(3)仅考虑海拔因素,图中A、C两地的气温相差约℃。
2.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并绘制了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②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2)李村在王村的方向,量得李村与王村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米。
(3)考察中同学们经过①和③两条河流,水流更急的是(填序号)。
(4)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同学们测得A地气温为20℃,估算B地的气温为℃(只考虑海拔对气温的影响)。
3.图示区域为某中学在森林公园内选取的研学基地。
自2019年3月四川凉山森林火灾后,为防患于未然,校方拟在基地建火情瞭望台。
读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2)B山峰在C山峰的方位。
(3)C山峰与D处的相对高度为米。
(4)学生攀登B山峰有a、b两条线路可选,其中坡度较缓的是(填字母)线路。
(5)该森林公园开发了岩壁攀岩项目,你认为会在(填字母)处。
(6)校方发现森林公园内B处已有一个火情瞭望台,但视野范围有限,拟在(填字母)处再建一个以最大限度扩大瞭望范围。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此时地球公转到图1甲、乙、丙、丁中的。
(2)图2中的A、B、C、D四点,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点,C点位于B点的方向。
(3)2018年6月24日至6月26日是贵港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在此期间贵港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5.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某校地理教师组织学生野外考察。
如图为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可用方法辨认方向。
据此判断,甲村在乙村的方向。
(2)图中河流BC与CD段相比较流速更快的是,主要原因是。
高考地理小专题答题要点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9.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等高线地形图典型试题1.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1)A点的海拔高度是米,B点与A点的相对高度是米,山顶D的高度在1000 米至米之间.(2)图中虚线CD表示的是(山脊或山谷)(3)CD之间实际距离为3千米,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该图比例尺是.假如C点气温为10℃,则B点的气温约为℃.(4)某观光旅游团欲从山脚登到山顶,现有从A处、C处出发的两条线路,省力的路线是,理由是.(5)通常说来,山地迎风坡的降水比背风坡.2.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的数字比例尺写成文字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图中字母A、F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分别是、.(3)E、C间图上相距4厘米,实地距离约为千米.(4)B点的海拔高度为米,B点比C点高米.(5)C点在B点的方向.(6)如果在D坡和E坡开垦梯田,应选择在坡.你选择的理由是.(7)F、C处可能发育河流的是,判定的理由是①;②.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的海拔是米,此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米.(提示:等高距为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2)B,C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B.C.(3)甲村位于乙村的方向,若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约6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4)图中所示的①,②,③三河流中,有一处位置画错了,应该是(填数码),判断理由是.4.读下列等高线图回答(1)写出A、C、E、G四点所示的地形A C E G(2)甲山峰与乙山峰的相对高度是(3)有一支攀援队在该地进行攀援比赛,最合适的是在处进行.5.读图的等高线地形图填空:(1)A点的高度是米,B点的高度是米,A点大约在B点的方向.(2)图中山脉中的坡较陡,坡较缓.(3)D点比C点高出米,这是指D点对C点的高度.6.根据如图,完成以下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A. D.E.(2)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米以上.(3)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处爬山要容易些.(4)E处建有一座钟楼,那么A、C、D三处中最可能看到B处钟楼的是.7.读等高线地形图:(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C.D. E(2)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米以上.(3)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处爬山要容易些.(4)字母D在B的方向.8.读”千佛山等高线地形简图”,完成下列题目.(1)在千佛山公园里,海拔最高的是哪个景点?海拔大约是多少米?(2)慈云坊与观音寺的相对高度大约是多少米?慈云坊在观音寺的什么方向?(3)千佛山游园的正门是北门,游人也多从东北方向开始爬山,依据图中信息说说其中的原因.(4)雨季来临时,观音寺的南部常见溪流,依据图中信息,说说其中的原因.9.读图“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A B C D(2)甲地海拔为米,甲、乙相对高度为米,此图等高距是米.(3)甲在乙的方向(4)如果在图中修建一水库,最适合修建大坝的地点是字母处.10.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P处的海拔是米,p、m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2)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从流向.(3)图中曲线①、②表示山脊的是.11.读四川雅安某地震灾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写出地形类型的名称:A ,B .(2)图中大坝坝高为米.图中D处为由于持续的降雨引发山洪形成的堰塞湖,如果湖水再涨,大坝再加高10米,甲、乙、丙三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3)甲村要向乙村迁移,其迁移方向是,乙村与丙村的相对高度是米.(4)地震塌方导致H处公路受阻,要立即打通这段公路,施工人员测得E、F两处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实地距离为千米.12.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B ,C ,E ,F .(2)G地的海拔高度为米,D地与G地的相对高度约为米.(3)适宜开展攀岩运动是在地.B处位于D处的方向.(4)若比例尺为1:500,量得D和G之间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那么D和G的实际距离为千米.13.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的海拔为米,如A点温度为21.5℃,则图中最高处温度为℃.(2)等高线在B处重合,则B地形部位的名称是.(3)a、b两条线中,位于山谷的是线.(4)该地区有一处传统聚落,它最有可能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地.1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A山的高度是m,如果B山海拔为763米,则两山的相对高度是米.(2)从山地地形部位来看,E处是,C处是,F处是.(3)从山下攀登到A山顶容易的是(南、北)坡.(4)如果图中D、E两处中有一个是河流,其中最有可能为河流的是:.15.读图回答.(1)写出右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B、D、E、(2)图中小河E的流向是.(3)山顶甲在山顶乙的方向.(4)为了方便杨庄和柳庄之间的交通联系,某同学设计了一条公路(如图中虚线所示),请你指出他的设计错误..(5)请你设计一条联系杨庄和柳庄的公路,在图上画出来.(6)从E处爬到山顶甲容易还是从D处爬到山顶甲容易,并说出原因.16.如图为某中学计划开展地理野外考察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问题.(1)图中A表示的地形部位是,海拔高度是米.(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米;A地在D地的方向.(3)师生寻找一处地点开展攀岩活动,最佳的选择地点是(填字母),该地形部位是.(4)从图中发现:小溪的流向大致是自向.(5)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千米.17.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A , C ,G ,(2)在A、B两条线路中,从处爬山比较容易.理由(3)山峰D的海拔高度最低是米.18.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已知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米.(2)图中可能发育河流的地点是处.(填序号)(3)甲山顶与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米.(4)地形部位:①②③(5)图中等高距为米.(6)从②还是④登上甲山顶容易?.理由是.(7)甲山顶位于乙山顶方向.19.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B、D比较,坡度较陡的是.(2)图中A表示的地形是(填“山顶”或“盆地”)(3)图中B、C、D表示山谷的是.(4)甲地的高度是米,甲在乙的方向.(5)甲地比乙地高出米,这是甲对乙的高度.20.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B 、C 、E 、G(2)D的海拔大约是米(3)山顶A的海拔大约为A.700米 B.800米 C.750米 D.650米(4)李庄大约位于周庄的什么方向.21.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 ,B ,F(2)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3)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4)山顶甲在山顶乙的方向.22.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图中有甲、乙两地位于两座小山上,请判断乙在甲的方向;(2)A点的海拔大约是.(3)从B、C两处攀登乙山,你认为较轻松的路线是,判断的理由是.(4)如果图中有河流,你认为B、C、D、E中处可能是,原因是:.(5)图中甲区域山顶的海拔可能是.A.500米 B.550米 C.600米 D.650米(4)请根据图推测图中D山顶的海拔高度在米-- 米之间.(4)该地区用水很紧张,为此决定修一座水库,你认为大坝应修在处.26.如图是一幅山地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如果从地形的角度考虑,你认为从B点到达山顶容易还是从C点到达山顶容易.(2)B点海拔比C点海拔(高、低、相等).(3)如果A点海拔是265米,那么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为米.(4)AC处的地形部位是.(5)若该图比例尺为1:500000,则: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的m.27.读图“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B 、E 、C 、D .(2)E、F两点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地直线距离大约是千米,图中ABCDE中,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容易形成河流的是.(3)F点的海拔为米,C、E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从甲村到乙村①、②两条线路比较省力的是.28.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图中有甲、乙两地位于不同的两座小山上,请判断甲在乙的方向;A点的高度大约是,攀登乙山从(B或C)坡度较缓,如果图中D、E表示的是河流,其中正确的是:.量算甲、乙两地的水平距离大约是千米.29.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该地区地形以为主.(2)该河流在AB段的流向是,若河流在AB段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可能是.(3)该地居民点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因素有那些?(至少两点)30.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地图三要素是指、和.(2)图中字母A表示的山体部位是,图中虚线表示的山体部位是.(3)图中B点比C点高米,这是B点对C点的高度.(4)图中E点在B点的方向.(5)图中D和E的坡度相比,坡度较陡的是.(6)图中ABCDE几处,你认为有可能出现河流的地点是.。
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9.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地形图的判读》坡度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坡度与等高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种工程建设中,地形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地形的起伏、高低,为我们的出行、规划和建设提供关键的信息。
而在地形图中,坡度和等高线是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理解它们对于准确判读地形图至关重要。
什么是等高线呢?简单来说,等高线就是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起来的线。
想象一下,把一座山按照相同的高度一层一层地切开,每一层的边缘线投射到地图上,就形成了等高线。
等高线的形状和分布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地形的特征。
等高线越密集,说明地形的坡度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坡度则越平缓。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假如在一段距离内,等高线非常密集,意味着高度变化很快,就像我们爬一个很陡的楼梯,每上一级台阶高度就上升很多;而如果等高线很稀疏,在同样的距离内高度变化小,就像是走一个坡度很缓的斜坡。
比如说,我们看到一张地形图上有一片区域等高线非常密集,像梳子的齿一样紧紧挨着,那么我们就能判断出这里是一个悬崖或者非常陡峭的山坡。
相反,如果某一区域的等高线间隔很大,很宽松,那这里大概率是一个平缓的山坡或者平原。
那坡度又是什么呢?坡度其实就是坡面的倾斜程度。
它通常用百分比或者角度来表示。
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我们在地面上行走的难易程度,也对工程建设,比如修路、盖房子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判读地形图中的坡度时,我们需要结合等高线的疏密和等高距来综合判断。
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如果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疏,坡度越小。
假设我们有两张地形图,它们的等高距都是10 米。
在第一张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是 50 米;而在第二张图中,这个距离是 200 米。
那么很明显,第一张图所表示的地形坡度要比第二张图陡峭得多。
了解坡度和等高线对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很多用处。
比如,当我们要进行徒步旅行时,如果提前查看地形图,了解路线上的坡度和等高线分布,就能更好地规划行程,准备合适的装备,避免遇到过于陡峭危险的路段。
如何进行坡度测量与坡度分析引言:坡度是地理学和土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直接关系到道路、建筑和地形等方面的设计和施工。
准确地测量和分析坡度可以帮助我们合理规划地理环境,并确保建筑安全。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坡度测量与坡度分析,并讨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坡度测量的方法1.水准测量法:水准仪是一种测量坡度的常见工具。
使用水准仪,我们可以通过在不同位置测量地平线的高度差来计算坡度。
这种方法使用简单且精确度高,适用于小范围的坡度测量。
2.全站仪测量法:全站仪是一种综合了测距、测角和测高功能的仪器。
通过在不同位置测量目标点的坐标和高程,我们可以计算出地面的坡度。
全站仪测量法具有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适用于中等和大范围的坡度测量。
3.地形图测量法:利用地形图进行坡度测量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地图上标注的等高线间距来计算坡度。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范围的坡度分析。
二、坡度分析的重要性1.道路设计:在道路设计中,正确测量和分析坡度是确保道路安全和车辆流畅的关键。
通过合理设置坡度,我们可以减少道路的陡峭程度,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并提升行车舒适度。
2.建筑施工:在建筑施工中,坡度的准确测量和分析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若建筑斜坡的坡度过大,会导致建筑物不稳定,增加其倾倒风险。
准确分析建筑物倾斜程度,可以帮助我们采取相应的支撑措施,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3.环境规划:坡度的合理利用对于环境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安排城市雨水排放管道的坡度,我们可以快速而有效地排水,减少城市内涝的风险。
此外,在农业规划中,合理设置田坎的坡度可以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保护水源和土壤。
4.地形分析:坡度测量与分析对于地形分析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测量地理地形中的坡度,我们可以评估地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些数据有助于制作精确的地形模型,并为地质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三、坡度测量与分析的局限性及解决方案1.测量误差:在坡度测量和分析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等高线地形图易错点主标题:等高线地形图副标题: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关键词:等高线地图的判读难度:4重要程度:5内容:易错点1.等高线的弯曲情况判读不清例1读某等值线图,图中数值a<b<c,据此第1题。
1.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该地区为我国东南某地区,则()A.①处坡度小于②处B.②处为山脊C.①处山坡降水较多 D.③处山坡比①处山坡马尾松长势好【答案】D【解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审题不清,思维转换较慢,不能根据题干的要求思考问题;二是对影响不同等值线发生弯曲的因素没有理解或掌握;三是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分析选项。
若为等高线图,①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应最大,②处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为山谷;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地区,①处山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马尾松长势更好。
【解题技巧】各类等值线图是高考青睐的图形之一,在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各类等值线图的判断方法,并加以对比,总结其共同的规律,注意等值线图中的弯曲方向、闭合、疏密、数值(极大值、极小值)、走向等在不同情景中的应用。
等值线的弯曲凸起部分一般都符合“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高低变化规律,一般在等高线图中弯曲部分为山脊(等高线向低值凸起)或山谷(等高线向高值凸起)),在等压线图中弯曲部分为高压脊(等压线向低值凸起)或低压槽(等压线向低值凸起),在海水等温线图中弯曲的部分一般表示洋流经过(等温线向高值凸起为寒流,等温线向低值凸起为暖流))。
2.地形剖面图判读不清【典型例题】下面沿甲图中E~F、M~N 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此回答2~4题。
2.该地的地形是()A.山峰B.山脊C.山谷D.鞍部3.①地比②地()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 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4.③地位于④地的()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答案】2.B 3.B 4.A【解析】该题组出错的原因一是看不懂剖面图,不能根据乙、丙图中地势的起伏变化判断地形,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二是对图中各点定位不准确。
等高线地形图如何判断坡度的大小1.同一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分布越稀疏,则坡度越缓。
2.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1)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为:C>A>D>B。
(2)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
(3)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典型例题】读等高线示意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据此回答问题。
1.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 000、1:20 000、1:30 000、1:40 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2.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 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④>①>③>②思维过程答案 1.A 2.B练习:(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2014届高三9月月考)读等高线图回答下题。
1.图中数字表示的各地坡度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湖岸是指湖盆边缘与四周陆地相邻的地区,湖岸线是湖水面与湖岸的交线。
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和湖岸线变化图,回答下面两题。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湖岸坡度最大的是()A. ①B.②C.③D.④3.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 乙处位于分水岭B. 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C. 夏季湖水补给河水D. 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米冬至日,山东枣庄市某校高一学生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地质考察,他们测得山峰M纬度为36.5°N,海拔为59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