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之乒乓球
- 格式:ppt
- 大小:4.15 MB
- 文档页数:68
学校乒乓球课程的详细指南
1. 课程介绍
本乒乓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巧和规则,并培养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系统的训练和练,学生将能够提高乒乓球水平,并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技巧。
2. 课程目标
- 掌握乒乓球的基本击球技巧,如正手推球、反手推球、正手发球、反手发球等。
- 熟悉乒乓球的比赛规则和裁判要求。
- 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 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体能水平。
3. 课程安排
3.1 基础技术训练
- 正手推球和反手推球练
- 正手发球和反手发球练
- 正手进攻和反手进攻练
3.2 比赛技巧训练
- 快速反应和准确命中的练
- 乒乓球比赛战术的和实践
- 实战演练和模拟比赛
3.3 体能训练
- 快速移动和灵活性的训练
- 耐力和爆发力的提高
- 适当的肌肉锻炼和拉伸
4. 课程评估
- 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 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进步
- 考试或比赛成绩
5. 注意事项
- 学生需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参加课程。
- 课程期间,学生需遵守课堂纪律和教练的指导。
- 学生需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以上是学校乒乓球课程的详细指南,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乒乓球领域获得更好的发展。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及时与课程教练或学校相关人员联系。
谢谢!。
乒乓球课程定位乒乓球是以《大学体育教学大纲》为依据,在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拓展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全面系统地讲授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理论、技术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了解乒乓球技术和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的基础课程。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熟悉的掌握乒乓球运动教学与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正确地认识乒乓球基本技术动作,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乒乓球运动竞赛的组织编排与管理的基本知识,能运用正确的技术击打乒乓球。
1.熟练掌握反手推挡、正手攻球、左推右攻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带动其它基本技术的提高。
教师应熟练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正确示范,因材施教。
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重点难点反复多练。
2.掌握乒乓球竞赛与组织规则,掌握乒乓球裁判规则,了解乒乓球单打战术,双打战术。
3.了解乒乓球运动规律,乒乓球综合技术、基本战术为主,结合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爱好,为全民健身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各层次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的建议1.乒乓球的基本技术重点是发球技术的特点和要求,接发球的特点和要求,推挡技术的特点和要求,攻球技术的特点和要求。
难点是各项技术的特点、动作要领及教学方法2.乒乓球运动知识重点是乒乓球的常用术语和击球的基本环节分析,乒乓球击球动作的特点和规律。
难点是准确运用专业术语完成教学组合的编写,培养灵活应用动作素材、随意创新、编排组合的能力。
3.乒乓球教学比赛重点是比赛的过程。
难点是乒乓球技术动作在比赛中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乒乓球运动是我国较为普及的体育项目,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被誉为“国球”。
在教学中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必须强调动作的正确性和脚步的灵活性。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分层教学,并提倡互帮互学,形成良好的学风。
在教学中应注意强调理论基础的同时,加强学生技能学习,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应多举行教学比赛,以便在比赛中熟悉和掌握乒乓球规则的基本内容,体验小球带来的无穷魅力。
教学对象:大学体育课程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乒乓球正反手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乒乓球技能水平。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学内容:1. 乒乓球正手攻球动作要领2. 乒乓球反手攻球动作要领3. 正反手攻球实战技巧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包括慢跑、关节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2. 教师讲解本次课程的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安全。
二、基本技术讲解与示范(20分钟)1. 正手攻球动作要领:- 身体姿势: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稍微侧向球台。
- 击球姿势:手持球拍,拍面与桌面垂直,前臂自然弯曲,手腕放松。
- 动作过程:手臂从后向前快速挥动,拍面在球下降前期击球,力量集中。
2. 反手攻球动作要领:- 身体姿势: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稍微侧向球台。
- 击球姿势:手持球拍,拍面与桌面垂直,前臂自然弯曲,手腕放松。
- 动作过程:手臂从后向前快速挥动,拍面在球下降前期击球,力量集中。
3. 教师进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三、基本技术练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正手攻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分组进行反手攻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进行正反手攻球对练,提高实战技巧。
四、实战演练(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正反手攻球比赛,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根据比赛情况,调整自己的正反手攻球技巧。
五、总结与放松(10分钟)1.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点评学生的表现。
2. 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乒乓球正反手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战中的表现,如正反手攻球技巧、反应能力等。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和示范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清晰、动作的准确,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2.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案名称:大学乒乓球课年级:大一科目:乒乓球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基本的乒乓球技术,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技道德。
教学内容:1. 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2.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3. 乒乓球的比赛规则4. 乒乓球的训练方法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 引导学生讨论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和健身价值。
二、基本技术学习(15分钟)1. 学习乒乓球的基本姿势:站位、握拍、准备姿势。
2. 学习乒乓球的基本步法:单步、并步、交叉步。
3. 教师示范并讲解基本技术的要领,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三、比赛规则讲解(5分钟)1. 教师讲解乒乓球的比赛规则,包括比赛形式、计分方式等。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四、训练方法介绍(5分钟)1. 教师介绍乒乓球的训练方法,包括基本功训练、比赛策略训练等。
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训练经验。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巩固所学技术。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技术。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技术水平提高情况。
2. 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道德表现。
教学资源:1. 乒乓球场地、球拍、球。
2. 乒乓球教学视频。
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
2. 鼓励学生参加乒乓球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3. 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竞技道德。
4. 教师应定期组织课堂小结,总结教学经验。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
2. 通过乒乓球基本技术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
教学重点:1. 乒乓球基本技术的掌握,如发球、接发球、推挡、攻球等。
2. 身体素质的锻炼,如速度、力量、灵敏等。
教学难点:1. 乒乓球基本技术的正确动作要领。
2.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教学内容:一、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在我国的影响。
2.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活跃课堂气氛。
二、乒乓球基本技术教学1. 正手发球:讲解正手发球的基本动作要领,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2. 接发球:讲解接发球的基本动作要领,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3. 推挡:讲解推挡的基本动作要领,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4. 攻球:讲解攻球的基本动作要领,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三、身体素质练习1. 速度练习:进行快速跑、折返跑等练习,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
2. 力量练习: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
3. 灵敏性练习:进行跳绳、交叉步跑等练习,提高学生的灵敏素质。
四、团队协作训练1. 分组进行发球、接发球、推挡、攻球等技术的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 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赛、混双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团队凝聚力。
五、课堂总结1. 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强调乒乓球基本技术的要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技术水平。
教学步骤:1. 热身运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活跃课堂气氛。
2. 技术教学:讲解乒乓球基本技术动作要领,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3. 身体素质练习:进行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的练习。
4. 团队协作训练:分组进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强调乒乓球基本技术的要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乒乓球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表现。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基本规则、技术和战术。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反应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学内容:1. 乒乓球基本规则2. 乒乓球基本技术:握拍法、站位、发球、推挡、攻球、防守等3. 乒乓球基本战术:进攻战术、防守战术、站位战术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准备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包括慢跑、徒手操等,时间为10分钟。
2. 学生进行球性练习,包括原地托球、对墙推球等,时间为5分钟。
二、基本规则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包括比赛场地、球拍、球等。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基本技术教学1. 教师讲解握拍法、站位等基本技术。
2. 学生跟教师一起练习握拍法、站位等基本技术。
3. 教师示范基本技术动作,学生模仿。
四、分组练习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基本技术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五、总结与放松1.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2. 学生进行放松运动,包括慢跑、徒手操等。
第二课时一、准备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包括慢跑、徒手操等,时间为10分钟。
2. 学生进行球性练习,包括原地托球、对墙推球等,时间为5分钟。
二、基本战术讲解1. 教师讲解乒乓球的基本战术,包括进攻战术、防守战术、站位战术等。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基本战术练习1. 教师示范基本战术动作,学生模仿。
2.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每组进行基本战术练习。
四、实战对抗1. 学生进行实战对抗,练习所学技术、战术。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五、总结与放松1.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2. 学生进行放松运动,包括慢跑、徒手操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乒乓球基本规则、技术和战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战对抗中的表现,包括技术运用、战术运用等。
3.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教学资源:1. 乒乓球场地2. 乒乓球拍3. 乒乓球4. 教学视频、图片等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在讲解和示范时要准确、清晰。
乒乓球教案6篇乒乓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乒乓球比赛规则的介绍,(2)使广大学生能够对乒乓球这一项目更加热爱和喜爱。
(3)在对学生进行规则介绍的同(4)时,(5)结合以往中国队在世界各种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6)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同(7)时也促进更快、更好地掌握乒乓球这项运动,(8)从而(9)为增强学生体质,(10)促进学生的学习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1)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12)更懂得要学好任何一样运动项目,(13)都必须下苦功夫,(14)如果三天打雨,(15)二天晒网,(16)那将一事无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17)乒乓球的各项技术(18)乒乓球的场地和乒乓球台的规格介绍。
教学内容:1 球台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高地向高76厘米。
2台面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无光泽,沿每个2.74米的比赛合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边线,沿每个1.525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端线。
3 球网(1)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
(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系在高15.25厘米的直立网柱上,网柱外缘离开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
(3)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15.25厘米。
4球(1)球应为圆球体,直径为38毫米。
(2)球重2.5克。
(3)球应用赛璐璐或类似的材料制成,呈白色,、黄色或橙色,且无光泽。
5 球拍(1)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
(2)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粘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粘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3)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4毫米。
A“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乒乓球的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乒乓球技能水平。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乒乓球的基本规则2.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握拍、站位、发球、接发球、攻球、挡球、削球、推挡、拉球等。
3. 乒乓球的基本战术:进攻战术、防守战术、移动战术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在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历史地位。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乒乓球运动的了解和看法。
(二)基本规则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乒乓球比赛规则,包括比赛时间、得分方式、比赛场地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规则,并模拟比赛场景进行实际操作。
(三)基本技术教学1. 教师示范握拍、站位、发球、接发球等基本技术动作。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3. 学生互相观摩、交流,提高技术水平。
(四)基本战术教学1. 教师讲解进攻战术、防守战术、移动战术等基本战术。
2. 学生分组进行战术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高战术运用能力。
(五)实战演练1. 学生分组进行乒乓球比赛,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和战术运用。
2. 学生在比赛中提高实战能力,体验竞技乐趣。
(六)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乒乓球规则、技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战中的表现,包括战术运用、竞技意识等。
3. 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度。
五、教学资源1. 乒乓球场地、球拍、乒乓球等器材。
2. 多媒体课件,用于讲解规则、技术、战术等。
3. 教学视频,用于展示动作要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公共体育乒乓球课程教案(体育36学时)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和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通过训练和比赛,学生将了解乒乓球的规则、技术和战术,并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2. 教学目标- 掌握乒乓球基本技术,如正手搏球、反手搏球、发球等。
- 理解乒乓球比赛规则和裁判要点,能够独立进行比赛。
-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团队训练和比赛提升合作能力。
- 提高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增强身体健康。
3. 教学内容3.1 乒乓球基本技术训练- 正手搏球技术:动作要领、击球力量控制、击球角度控制。
- 反手搏球技术:动作要领、击球力量控制、击球角度控制。
- 发球技术:正手发球、反手发球的技术要点和战术运用。
3.2 战术与比赛训练- 战术训练:如快攻、反攻、防守等战术技巧的运用。
- 比赛训练:切实组织学生进行单打和双打比赛,锻炼比赛技能和心理素质。
3.3 健康素养与体育文化- 乒乓球的历史与发展- 乒乓球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乒乓球精神:团队合作、竞争与友谊4. 教学方法- 示范教学法:通过示范正确的击球技术和动作要领。
- 分组训练法:按照学生的水平和特点进行小组训练。
- 逐步演进法: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步掌握各项技术和战术。
5. 教学评价方式- 日常表现评价:包括课堂参与度、动作准确性和进步情况。
- 技能测评:组织乒乓球比赛,评估学生的技术水平和比赛能力。
- 口头答辩:要求学生展示乒乓球的知识和理解,并进行相关问题的回答。
6. 参考教材- 《乒乓球教学指南》- 《乒乓球技术训练与比赛战术》7. 教学资源- 乒乓球球拍、球等器材- 乒乓球场地和设施以上为大学公共体育乒乓球课程教案的内容,旨在通过训练和比赛培养学生的乒乓球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此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 使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乒乓球基本技术:握拍、站位、发球、推挡、搓球、攻球、防守等。
2. 乒乓球基本战术:攻守转换、站位移动、节奏控制等。
3. 乒乓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在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热身活动:慢跑、拉伸运动,使学生充分活动身体,预防运动损伤。
3. 技术教学:讲解并示范握拍、站位、发球等基本技术,学生跟随练习。
4. 小组练习:分组进行推挡、搓球、攻球等基本技术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比赛实践:进行简单的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
第二课时:1. 热身活动:慢跑、拉伸运动,使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2. 技术教学:讲解并示范站位移动、节奏控制等基本战术,学生跟随练习。
3. 小组练习:分组进行攻守转换、站位移动、节奏控制等基本战术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比赛实践:进行模拟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战术。
第三课时:1. 热身活动:慢跑、拉伸运动,使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2. 技术教学:讲解并示范乒乓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方法。
3. 规则学习:学生分组学习乒乓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方法。
4. 规则实践:进行规则讲解及裁判实践,学生担任裁判员,教师担任运动员。
第四课时:1. 热身活动:慢跑、拉伸运动,使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2. 比赛实践:进行正式比赛,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教师担任裁判员。
3. 比赛总结:总结比赛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4.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技术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技术表现进行评价。
2. 战术评价:根据学生在比赛中的战术运用进行评价。
3. 团队协作评价:根据学生在团队比赛中的表现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