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常用植物配置介绍(1)
- 格式:ppt
- 大小:36.60 MB
- 文档页数:152
园林景观yuan lin jing guan12探究长三角地区不同类型水景中植物景观营造◎翁雪茜摘要:水生植物属于水景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水景营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所以,想要保证水景营造质量,就应当先对各类水生植物的显著特征和效用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然后结合分析结果,配合适宜的水景营造模式,使水景类型变得丰富多样,并在从而在体现水景景观价值的同时,进一步发挥水生植物的水环境优化功能,保证生态化循环态势得到有效营造。
关键词:园林景观;水体;水生植物;植物配置一、引言水生植物种类丰富,是营造各种水景的基础物质条件。
在水景营造的具体环节,植物组合的合理性就会关系到水景整体的视觉艺术效果和生态功能表现。
不仅如此,水生植物也是水环境绿化的基本元素。
内含水生植物的水环境,能够让人心生明澈通透之感。
从自景观角度看,错落有致的水生植物可以丰富水面空间层次;从生态角度而言,结合特定水生态环境(如河流、湖泊、湿地等),配置特定的植物群落可以发挥出较强的水净化作用,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环境自适力;自文化角度而言,富有文化意味的植物种类可以更好地营造空间氛围,增加游客与场地的共情与互动。
二、水景景观概况水景景观是指以水体为主,与建筑、植物等元素共同构成的景观形式。
在世界园林发展过程中,从原始粗朴的皇家苑囿到功能完善的现代公园,水生植物都属于必要、基本的组成单元,因为其具有烘托艺术格调、优化环境质量和舒缓人们压力的独特效用。
合理的植物元素组合,能够有效彰显水体内外的规整性和整体性,也能够使水体内外景象更加生机勃勃,从而给人以蓬勃向上之感。
可以说,植物是水景营造中的必要条件,既能够使景观进一步突出整体性,而且还会体现优化水环境,给水生物供应养分、提供适宜生存的空间等显著效用。
另外,在充分了解各种景观合理营造技巧的同时,还应结合视觉艺术专业常识和建筑常识来对景观进行营造,从而保证营造出风格鲜明、效用显著的水景景观。
水景植物根据其生态习性、生存环境、景观效果等可以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岸边植物等类型。
乔木类1.香樟:常绿大乔木,树龄成百上千年,可成为参天古木,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园景树、行道树和庭荫树2.杜英:常绿乔木,双色叶树,红绿叶交替,园景树、行道树和庭荫树3.无患子:落叶大乔木,羽状复叶,黄花黑果(类皂荚),观赏秋黄叶,园景树、行道树和庭荫树4.女贞:常绿乔木,观叶观花,花白色,6月开花,行道树。
5.梧桐:常绿乔木,叶面阔大,生长迅速,幼有直立,老大树冠分散,行道树6.法国梧桐(悬铃木):落叶大乔木,树皮薄片状脱落,耐修剪,冠大荫浓,园景树、行道树和庭荫树7.枫香:落叶乔木,秋红叶,行道树、庭荫树8.五角枫:落叶乔木,叶纸质,通常5裂,观叶类植物,秋色叶树种,庭荫树、独赏树,偶作行道树9.三角枫:落叶乔木,叶纸质,通常浅5裂,观叶类植物,秋色叶树种,秋色叶树种,庭荫树、独赏树,偶作行道树10.枣:落叶小乔木,黄花黄果,观花观果,庭荫树、独赏树11.乌桕:落叶乔木,秋色叶树,落叶前红叶似枫,适作行道树、园景树、林浴树12.栾树:落叶乔木,观花观果,黄花秋果(似灯笼),行道树13.黄栌:落叶小乔木,秋色叶树,丛植14.楝树(苦楝):落叶乔木,观花观果,羽状复叶,花紫色,可作行道树、庭荫树、园景树,是良好木材树种,全株可入药15.柚:常绿乔木,观果,果实硕大,绿色或淡黄色,独赏树16.柑桔:常绿小乔木,观果,果扁球形,橙黄色或橙红色,独赏树17.毛泡桐:落叶乔木,观花,外紫内白,行道树18.枫杨:落叶大乔木,羽状复叶,花絮下垂,适作庭荫树、行道树、护岸树19.构树:落叶乔木,叶巨大柔薄,观果观叶,污染严重的工厂的绿化树种,也可用作行道树20.柿树:落叶大乔木,观叶观果,果色由青色转为黄色,熟时呈红色,园景树21.广玉兰:常绿大乔木,花大,白色清香,树形优美,可在大气污染严重地区栽植,行道树22.紫玉兰(木笔/辛夷):落叶乔木,早春观花,鲜艳开放,行道树、群植23.白玉兰:落叶乔木,花大洁白,早春观花,鲜艳开放,适于行道树或庭园观赏。
长三角地区观赏植物资源及色叶植物应用关键词:长三角地区;观赏植物;应用色叶植物是绿化城市、美化庭院、香化环境、净化空气的重要植物材料,其观赏价值是由树木的形状、枝、叶的颜色,花朵、果实的形状和颜色以及香气等因素构成。
因其种类繁多,花期不一,习性各异,园林规划进行植物配置时必须考虑其花期的衔接和颜色的搭配。
长三角地区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城镇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长三角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由于独特的气候、土壤和水文条件孕育了区内丰富的植物资源,特别是色叶树种以其绚丽多彩的叶色和丰富的季相变化,为城市绿化增加了丰富的色彩,越来越赢得大众的青睐。
本文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长三角地区常见园林绿化树木色彩的季相变化及园林应用进行了调查总结,旨在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合理选择绿化树种提供参考。
1 调查地及调查方法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择长三角地区大中型城镇的典型绿地类型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公园绿地、居住绿地、道路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五类。
色叶树种的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法。
先踏查,将无色叶树种的地点排除;再具体调查,将色叶树种的种类、数量、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形式、绿化美化效果进行记录,然后与所掌握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2 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已知长三角市露地栽培应用的色叶植物约有110种,隶属于32科97属,具体树种分述如下:2.1观花类植物2.1.1不同开花季节的树种(1)春天(3、4、5月份)开花的树种,指春季新叶叶色发生显著变化,多为红色,且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主要有74种:白皮松、侧柏、千头柏、圆柏、粗榧、毛白杨、垂柳、枫杨、牡丹、紫叶小檗、狭叶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南天竹、白玉兰、广玉兰、马褂木、蜡梅、海桐、绣线菊、平枝枸子、火棘、石楠、贴梗海棠、木瓜、野蔷薇、月季、黄刺玫、木香、棣棠、紫叶李、碧桃、紫叶桃、垂枝桃、榆叶梅、日本晚樱、紫荆、皂荚、紫穗槐、紫藤、刺槐、枸桔、臭椿、苦楝、锦熟黄杨、黄栌、大叶黄杨、丝棉木、元宝枫、五角枫、三角枫、红枫、七叶树、瑞香、结香、石榴、红瑞木、毛梾、白蜡树、连翘、金钟花、紫丁香、迎春、毛泡桐、泡桐、梓树、楸树、锦带花、海仙花、金钟花、金银木、接骨木、珊瑚树、瑚蝶荚、棕榈。
编号A001墨西哥落羽杉图片:学名:Taxodium mucronatum Ten.俗称墨杉,为杉科落羽杉属半常绿或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45米,胸径10米。
树皮淡褐色,小枝灰褐色。
叶线形,扁平,长1厘米,深绿色,排列紧密,侧生短枝螺旋状散生,不为二列。
生于暖湿的沼泽地,绿化用途同落羽杉,但对碱性土适应较好,未见黄化现象;在温暖地区四季常绿。
生长较快,年高生长量在1米以上。
编号:A002落羽杉学名:Taxodium distichum(L.) Rich.杉科落羽杉属落叶乔木,在原产地高达50m;具脱落性小枝,干基部常膨大,具膝状呼吸根,树皮棕色。
侧生小枝二列。
叶条形,螺旋状着生排成二列,羽状。
原产北美,耐水湿,能生于排水不良的沼泽地上。
树姿优美,在湿地生长,干基部周围生膝状根,入秋叶变成古铜色,为优良的观赏树种。
生长较快,年高生长量在1米以上。
编号:A003水杉学名:Metasequ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杉科水杉属落叶乔木,高达35m;干基部膨大,树皮灰褐色。
大枝斜展,小枝下垂,小枝对生或近对生,具长枝及脱落性短枝。
叶条形,扁平,交互对生,羽状二列。
广为栽培;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强,喜生于酸性土,也能在微碱性土壤上生长。
生长快,树形高大优美,叶色黄绿而秀丽,为优美的观赏树种。
编号:A004秃杉学名: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杉科杉属常绿乔木,高达75米;树冠圆锥形。
大树之叶长2-3.5毫米,四面有气孔线,幼树及萌芽之叶长0.6-1.4厘米。
球果褐色,种鳞21-35片,通常30片左右;寿命长,干形直,生长快,树形优美,可用于园林。
适生于温凉、夏秋多雨、冬春较干的气候,不耐湿热。
编号:A005雪松学名:Cedrus deodara(Roxb.) G.Don松科雪松属常绿乔木,高达75m;树冠塔形,一年生枝淡黄色,密生短绒毛。
叶针形,横切面三角形,坚硬,在长枝上螺旋状着生,在短枝上簇生状。
长三角经济和生态(气候、土壤、水等)现状:长三角位于华东经济发达地区,以上海为龙头的江浙沪地区,主要指包括环上海、南京、苏州、宁波、杭州一个“之”字形卫星城镇区,是未来世界三大城市群之一;工业制造叶发达,人口稠密,交通发达,地方财政雄厚;气候为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空气湿润,风大,四季分明,绝对最底温度零下11度,最高温度42度;地势平坦,土壤中性偏碱,局部地区(上海、沿长江、沿杭州湾)中度盐碱,土壤透气性相对较差;地下水位较高,水网发达。
树种选择:常绿乔木:奥氏虎皮楠、猴樟、香港秀丽四照花、黄樟、大果山香圆、大叶竹柏、铁冬青、墨西哥落雨杉、台湾杉;落叶乔木:乌桕、臭椿、榉树、银杏;常绿灌木:金边六月雪、金叶女贞、无刺枸骨、蚊母、夹竹桃;落叶灌木:无花果、矮紫薇、木槿、日本小檗、棣棠。
景观生态学是由两种科学的观点结合产生的,一种是地理学的(景观),另一种是生物学的(生态学的)。
景观的概念引入生态学带来了新概念框架,发展成为一个由生态学、地理学、森林学、野生生物管理、城市规划等等多种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的重要价值在于为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把这些生物与环境统一起来,构成为一个生态功能单位。
实际上就是在生物群落的基础上加上非生物的环境成分(如阳光、湿度、温度、土壤、各种有机体或无机物质等)所构成的。
当前生态规划设计潮流是生态学为基础的规划设计思想方法。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人居环境发展规律,以持续发展为目标。
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生态过程与循环、共生、竞争等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人和社会协调关系、人和环境协调关系,维护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从而提高人类居住、工作、休闲、交流、健身、娱乐、美学及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质量。
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是植物造景的一条基本原则。
植物配置各城市常用植物配置清单南京及周边地区植物群落示例1、水杉黄连乌桕连香树——卫矛石楠十大功劳粉花绣线菊棣棠——鸢尾2、马尾松栓皮栎麻栎——山茶垂丝海棠棣棠——酢浆草3、全缘栾树合欢——洒金东瀛珊瑚海桐南天竹——沿阶草4、悬铃木垂柳黑松——金钟花紫珠麻叶绣球——二月兰5、鹅掌楸广玉兰桂花——八仙花天目琼花珍珠梅——萱草玉簪6、广玉兰白玉兰——山茶——阔叶麦冬7、雪松龙柏红枫——大叶黄杨球锦绣杜鹃——雏菊沿阶草8、重阳木乌桕金钱松黑松——毛白杜鹃锦绣杜鹃——连钱草9、鸡爪槭红枫桂花——海桐锦带花金钟花——花叶蔓常春花同样,适宜种植在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园林植物、植物群落,同样适宜种植在下列城市及地区:南京,扬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合肥,芜湖,安庆,淮南,襄樊,十堰。
杭州及周边地区植物群落示例1、香樟紫楠银杏马尾松——木本绣球杜鹃洒金东瀛珊瑚——沿阶草2、大叶柳——枸骨——吉祥草3、麻栎枫香——厚皮香红茴香——二月兰4、香樟——瓶兰花海桐栀子花——红花酢浆草5、栓皮栎枫香马尾松——棣棠红瑞木——蝴蝶花6、黑松赤松——杂种杜鹃云锦杜鹃——石蒜7、乐昌含笑火力楠——洒金东瀛珊瑚毛白杜鹃锦绣杜鹃——石菖蒲8、白玉兰广玉兰——含笑八角金盘——玉簪9、深山含笑桂花——阔叶十大功劳南天竹——马蹄金10、金钱松——锦绣杜鹃——苔草11、全缘栾树合欢——栀子金丝桃——大吴风草12、三角枫枫香乌桕——八仙花蝴蝶绣球——花叶常春蔓同样,适宜种植在杭州及周边地区的园林植物、植物群落,同样适宜种植在下列城市及地区: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郴洲,桂林,韶关,梅州,三明,南平,杭州,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
哈尔滨及周边地区植物群落示例1、红松白桦山杨——矮紫杉偃松欧丁香东北连翘——燕子花铃兰2、糠椴紫椴黄檗——矮紫杉天目琼花红瑞木——白三叶3、糖槭紫椴水曲柳——水榆花楸红皮云杉刺五加——东北珍珠梅偃伏梾木东北接骨木——连钱草4、春榆樟子松白桦——黄花忍冬柳叶绣线菊胡枝子——山芍药一枝黄花羊胡子草5、红松旱柳毛赤杨——花楷槭花楸青楷槭——珍珠梅东北山梅花小花溲疏——宽叶苔草歪头菜落新妇同样,适宜种植在哈尔滨及周边地区的园林植物、植物群落,同样适宜种植在下列城市及地区:哈尔滨,牡丹江,鹤岗,鸡西,双鸭山,伊春,佳木斯,长春,四平,延吉,抚顺,铁岭。
长三角区域花境中的植物选择及设计应用的研究作者:刘伟刘宇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2010年第08期摘要:近年来,花境在国内各大城市的公园绿地中渐渐兴起,使得花境被越来越多的市民公众所熟悉并认可逐渐成为城市绿化的新亮点和市民的视觉焦点。
更有高档住宅楼盘的种植设计也引入了花境的设计手法。
园林花境是植物种植技术和城市居民生活建设相结合的造景艺术形式。
在如今提倡城市园林建设再现自然生态、景观因地制宜与可持续性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下,花境作为一种新形势下的植物造景形式,是今后园林种植设计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上海、杭州这两个最先引进花境先进设计理念的城市的公共绿地中的花境的调查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在长三角地区的花境植物在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园林花境历史发展植物选择设计应用1 花境的起源与发展1.1 花境的概念花境(Flower border)一词源于英国,译作花境或花径,是指由花组成的境界。
传统意义上说花境是指利用露地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栽植在树丛、绿篱、栏杆、绿地边缘、道路两旁及建筑物前,以自然斑状的形式混合种植于林缘、路边、墙垣以及草坪的中央,在植株高度、色彩和季相上达到自然和谐的一种植物造景形式。
1.2 花境的起源花境起源于英国古老的村舍,Jane Newdick在1991年出版的书中写道“英国中世纪时期(公元1100年~1500年)的文章及图片展示了情侣们在藤架下约会的场景以及妇女们沿着花境边走边聊的情景”,这可能是有关花境的最早提法。
1.3 花境的发展1.3.1 花境在国外的发展历史花境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漫长过程,从植物材料到种植形式都经历了变化。
草本花境初具雏形的时期,约始于19世纪初30~40年代,阿利庄园(A11eyHall)是标志草本花境产生的主要代表作。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是草本花境极为风靡的时期,在英国园林尤其是庭院中应用最为广泛。
20世纪初期至中期,出现了混合花境和四季常绿的针叶树花境等特色鲜明的花境造景形式(印丽萍,2003)。
长三角经济和生态(气候、土壤、水等)现状:长三角位于华东经济发达地区,以上海为龙头的江浙沪地区,主要指包括环上海、南京、苏州、宁波、杭州一个“之”字形卫星城镇区,是未来世界三大城市群之一;工业制造叶发达,人口稠密,交通发达,地方财政雄厚;气候为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空气湿润,风大,四季分明,绝对最底温度零下11度,最高温度42度;地势平坦,土壤中性偏碱,局部地区(上海、沿长江、沿杭州湾)中度盐碱,土壤透气性相对较差;地下水位较高,水网发达。
树种选择:常绿乔木:奥氏虎皮楠、猴樟、香港秀丽四照花、黄樟、大果山香圆、大叶竹柏、铁冬青、墨西哥落雨杉、台湾杉;落叶乔木:乌桕、臭椿、榉树、银杏;常绿灌木:金边六月雪、金叶女贞、无刺枸骨、蚊母、夹竹桃;落叶灌木:无花果、矮紫薇、木槿、日本小檗、棣棠。
景观生态学是由两种科学的观点结合产生的,一种是地理学的(景观),另一种是生物学的(生态学的)。
景观的概念引入生态学带来了新概念框架,发展成为一个由生态学、地理学、森林学、野生生物管理、城市规划等等多种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的重要价值在于为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把这些生物与环境统一起来,构成为一个生态功能单位。
实际上就是在生物群落的基础上加上非生物的环境成分(如阳光、湿度、温度、土壤、各种有机体或无机物质等)所构成的。
当前生态规划设计潮流是生态学为基础的规划设计思想方法。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人居环境发展规律,以持续发展为目标。
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生态过程与循环、共生、竞争等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人和社会协调关系、人和环境协调关系,维护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从而提高人类居住、工作、休闲、交流、健身、娱乐、美学及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质量。
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是植物造景的一条基本原则。
长江三角洲的植物园有哪些特色植物?一、当地特有植物品种丰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许多当地特有的植物品种。
植物园收藏了众多具有独特生态特点和观赏价值的植物,如花王、丹霞杜鹃、苏杉等。
这些植物既是当地地方特色的象征,也是稀有而珍贵的自然资源。
花王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之一。
花王树形优美,花色鲜艳,花朵形状独特,被誉为“花中皇帝”。
它们通常能在早春时节迎风绽放,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花王同时也是当地传统文化的象征,被列为重要保护对象。
丹霞杜鹃则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具观赏价值的植物之一。
它们生长在丹霞地貌区的悬崖峭壁上,盛开时景色壮观。
丹霞杜鹃花色艳丽,花朵大而美丽,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植物园为了保护和研究丹霞杜鹃,精心创造了适宜生长环境,以确保这一珍稀植物得到良好的生长和繁殖。
二、引进栽培的观赏植物种类繁多除了当地特有植物外,长江三角洲的植物园还引进栽培了许多观赏植物,丰富了园区的植物种类。
这些引进植物种类形态各异,各具特色,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观赏体验。
例如,花草迷宫是植物园的一大特色景点,其中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观赏植物,如玫瑰、牡丹、紫薇等。
游客在其中漫步,仿佛置身于梦幻之境,身心舒畅。
牡丹是中国传统观赏花卉的代表之一,在植物园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色彩斑斓,花朵多姿多彩。
每年春季,植物园都会举办牡丹花展,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这一典雅的花卉。
紫薇是另一种引人注目的观赏植物,其盛花季节通常在秋季,花色绚丽多样,有红、粉、紫等等。
植物园的紫薇园里,紫薇盛开时,花海满园,景色美不胜收,成为游客流连忘返的理想去处。
三、开展科学研究与植物保护工作植物园不仅仅是一处供游客观赏的园林景点,更是一座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和植物保护基地。
植物园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植物的研究,为当地的植物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植物园除了收集、展示和研究各种植物品种外,还对一些濒危和珍稀植物进行保护和繁殖。
花境(Flower border)是模拟自然界中林缘地带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以宿根草花、花灌木为主,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成宽窄不一的曲线式或直线式的自然式花带。
科学、艺术的花境营造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植物景观。
在公园、休闲广场、居住小区等绿地配置不同类型的花境,能极大地丰富视觉效果,满足景观多样性的同时也保证了物种多样性。
花境在上海的应运而生,是上海市推广应用植物新品种,提高园林绿化科技含量的创新结果之一。
它的出现给原本崇尚于大色块、模纹型、平面化布置花坛的传统园艺手法,注入了自然和清新。
宿根花卉类
1、美丽月见草
2、蓍草
3、耧斗菜
4、大花飞燕草
5、花叶玉簪
6、金娃娃萱草
7、红花牛至
8、德国鸢尾
9、山桃草
11、美国薄荷
12、金鸡菊
13、宿根福禄考
14、宿根美女樱
15、五星花。
16、无毛紫露草
17、多花筋骨草
18、落新妇
19、小精灵天人菊
20、松果菊
21、大滨菊
22、荷兰菊
24、桔梗
25、薰衣草
26、花叶薄荷
27、虎耳草
28、银叶菊
29、矮蒲苇
美丽月见草
山桃草
金鸡菊
德国鸢尾
美国薄荷花叶薄荷
宿根美女樱
薰衣草。
冬季开花常绿树选哪些——长三角地区绿地植物配置之一张连全;朱春玲
【期刊名称】《园林》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位于东海之滨的上海市,虽地处中亚热带北缘,但冬季气温仍偏低,历史绝对低温达到-12.1℃,20世纪70年代曾出现.10℃的低温。
造成上海植物园数十种新引种的桉树全军覆灭。
所以.上海地区冬季开花的树木很少,常用的有蜡梅、结香等;常绿树更少见,常见的有山茶花、茶梅等。
冬花树种的贫乏,实为上海绿化景观的一大缺憾。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张连全;朱春玲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常绿树种在昆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应用 [J], 赵林森;李秀珍
2.校园游园绿地植物配置浅析——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砺慧园植物配置为例 [J], 高培培
3.耐盐碱新优树种选哪些——长三角地区绿地植物配置之二 [J], 张连全
4.耐阴常绿新优木本地被植物选哪些——长三角地区绿地植物配置之三 [J], 张连全
5.丽水城区绿地系统中常绿树应用分析与对策探讨 [J], 沈培福;吴林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