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地理复习 中考命题37 中国的地理差异
- 格式:ppt
- 大小:12.89 MB
- 文档页数:31
中国的地理差异一、选择题1. ( 2分) 在一场有关中国地理的知识竞赛上,因回答错误被淘汰出局的是() A. 甲同学:西北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B. 乙同学: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C. 丙同学:北方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D. 丁同学:南方地区四季常绿,盛产稻米2. ( 2分) 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说法错误的是()A. 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的分界线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D.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3. ( 2分)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B. 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差异C. 年降水量的分布D. 0℃等温线的分布4. ( 2分)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A. 400亳米年等降水量线 B. 大兴安岭 C. 秦岭﹣淮河线 D. 长江5. ( 6分) 近年来,呼伦贝尔把呼伦湖保护自治理作为一号工程,随着呼伦湖生态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候鸟在保护区内栖息繁殖.读我国境内鸿雁迁徙示意图和漫画,完成下题.(1)鸿雁的越冬地位于我国的( 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2)“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每年9月,鸿雁会陆续离开日渐寒冷的繁殖地.受冬季季风影响,鸿雁的繁殖地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A. 寒潮 B. 洪涝 C. 台风 D. 滑坡(3)由漫画可知,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 地处热带B. 高寒缺氧C. 人口众多D. 深居内陆6. ( 2分) 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者有地炉火墙;南方的房屋上比较注重通风透气,这种差别是由于( )A. 生活习惯不同B. 南北气温的差异C. 南北降水的差异D. 建筑风格不同8. ( 2分) 下面四图所示的农事活动中,有两种农事活动的场景与保靖主要农事活动相符的是()①②③④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7. ( 2分) 我国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相似之处是()A. 热量充足B. 水能丰富C. 光照充足D. 土壤肥沃10. ( 2分) 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部分代表性景观照片示意图,图中③④地理单元分界线位于()A. 34°N附近B. 23.5°N附近C. 30°N附近 D. 40°N附近9. (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 B. 我国北方地区多旱地,以种植小麦、油菜为主C. 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D. 我国南方地区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12. ( 2分) “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大致相当.”这条地理分界线是() A. 黑河、腾冲 B. 秦岭、淮河 C. 天山 D. 大兴安岭、太行山11. ( 2分)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区域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跨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B. 乙丙两区域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季风C. 丙区域的民居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小D. “早穿皮袄午穿纱”是对丁区域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14. ( 2分) 宝鸡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 西北地区B. 青藏地区C. 北方地区D. 南方地区13. ( 4分)读我国四大区域简图,完成小题。
中国的地理差异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特点和地理差异。
这些差异在中国的各个地区之间产生了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地貌和资源分布。
以下是中国的主要地理差异:1.北方与南方:–北方地区通常具有鲜明的季节变化,冬季寒冷而夏季炎热。
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相对较为温暖。
这种气候差异带来了不同的农作物种植方式和农业生产模式。
–还可以说北方人与南方人的生活习惯差异。
北方以米面条饭和炖菜为主食,南方则以米饭和菜为主食,并有更多的海鲜和水果供应。
2.西部与东部:–西部地区主要是高原和山脉,地势高大崎岖。
东部地区相对平坦,有广阔的平原和丘陵。
这导致了西部地区气候和植被的重大差异。
西部地区通常干燥寒冷,植被稀疏,而东部地区温暖湿润,植被茂盛。
–西部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而东部地区则更多地依赖于工业和经济发展。
3.沿海与内陆:–沿海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温差较大。
沿海地区有更多的港口城市和经济活动,内陆地区则更多地以农业为主导。
–沿海地区常常受到海洋的影响,经济发展和贸易活动繁荣。
内陆地区则相对较远离海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4.西南与东北:–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有许多高山和峡谷。
气候多样,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
东北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寒冷,其冬季温度极低。
这些巨大的气候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农业和农作物类型。
5.广东与广西:–广东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
广西地区也属于亚热带气候,但相对较干燥。
这两个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植物和动物种类。
–广东地区比广西地区工商业更发达,而广西地区则经济相对落后,并以农业为主。
总结起来,中国地理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气候、地势、植被、经济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这些差异源于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中国庞大的国土面积。
不同地区的差异为中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添了魅力,并为不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挑战。
这些差异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丰富了中国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中考地理复习---中国的区域差异重点归纳考点梳理1、秦岭一准河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及分界线。
2、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区分布,工农业经济状况,森林、矿产等资源。
3、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对农牧业、交通、河流、植被等的影响。
4、我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分布,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分布、四大牧区的分布和农耕区的分布等。
5、我国重要基础工业(能源、钢铁、机械、纺织)和高技术产业的分布。
6、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分布,客运简明时刻表的判读。
根据生活实际以及客、货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设计合理的运输线路。
7.结合京津、京沪、武广高铁建成通车等时事热点,考查现代化运输方式的特点,铁路线及铁路枢纽等。
备考攻略1秦岭一准河线的地理意义多以选择题和读图题为主要考查方式呈现。
复习时,考生要在“秦岭一淮河线示意图”上明确该线的具体位置。
通过观察南北两侧不同的自然环境、居民生活等景观图片,形成鲜明印象;再将气候界线(气温、降水)、农业界线、植被、交通等列表比较,形成整体知识结构。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读图题或材料分析题为主要形式。
复习时,要将南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呈现在一幅图上,通过对比,对南、北方形成整体印象,而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状况,可通过列表比较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区、农作物、作物熟制等来掌握。
3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以选择题、读图题和材料分析题等多种形式来考查。
结合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重点工程及西部大开发等社会关注的重点,考查两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地表景观,材料题是常见形式。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同学们可以通过比较那曲与南京的气候差异来理解。
因地势高,气温低,植被以草原为主,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农业区也主要分布在地势低、热量相对丰富的河谷地带。
在复习西北地区相关知识时,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西北地区”图,明确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山岭阻隔等原因,导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初三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试题1.【比较差异】根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7分)材料一:继长三角、珠三角、黄三角、中三角以来,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现状,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材料二:珠三角、西三角和黄三角及附近地区地区略图(1)珠三角图中A是_______(经济特区)(2)西三角经济圈中D省的简称是______,该经济圈在发展中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黄三角及附近地区中共E代表______铁路。
根据图中矿产资源分布分析,该区域可以发展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三角洲处于陆地、淡水、海水交界地带,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区内拥有高等植物700余种,动物900余种,地广人稀,未利用的土地800余万亩。
2012年9月14日至16日,“黄河三角洲国际生态农业博览会”在山东东营市垦利县举行。
请根据图文信息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河三角洲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珠三角与其他两个区域相比较,发展经济最大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深圳(2)陕(秦)水土流失,酸雨,水污染,大气污染等(3)京沪石油、盐化工(石油开采、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等)(4)本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后备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丰富,人口少,污染小,发展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得天独厚(意思相近即可)(5)地处沿海,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解析】(1)根据图示:经济特区A毗邻香港,为深圳经济特区。
中国的区域差异专题中考地理知识点复习2021年如果片面阅图而不思文,知识显得支离破碎。
反之死记课文,地理概念失去具体形象的支持,必然造成张冠李戴、桃李不分。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中国的区域差异专题中考地理知识点复习2021年,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中国的区域差异专题中考地理知识点复习2021年第一节、秦岭——淮河线1、秦岭与淮河⑴、秦岭—淮河的走向:秦岭—东西向,淮河—由南向东注入长江—黄海。
地理帝⑵、秦岭—淮河流经的省区: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
⑶、秦岭—淮河的意义:①、一月0℃的等温线;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③、暧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④、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⑷、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见八年级地理(上册)P77下面的表格题。
2、四大区域:⑴、划分及分布:秦岭—淮河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⑵、四大区域划分图: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与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1、我国四大区域地理的差异: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地形/特征高原、平原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高原高原、盆地气候/特征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河流:黄河、海河、黑龙江、松花江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湟水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主要矿产:石油、煤、铁有色金属、铁、水能钾盐、石油、天然气、水能石油、煤、地理帝有色金属主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农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一年一熟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甜菜、花生水稻、棉花、甘蔗、油菜青稞、小麦、豌豆小麦、棉花、瓜果主要环境问题:黑土流失、水土流失、旱涝、盐碱化旱、涝严重沙化、草地退化沙化、干旱、草地退化初中地理记忆地图的四个方法1.人为设图,图形赋意为使图像内地理事物的相互区位关系更加明确,把地理事物依附在人为设计的几何框框之内。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1.11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右下图)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2、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重点)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8)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9)冬季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10)水稻和小麦的分界线
主导因素是地势和地形。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1、“干旱”的西北地区和“高寒”的青藏地区
2、西北地区的干旱的原因
⑴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⑵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3、青藏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的原因
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直接辐射较强。
西藏首府拉萨,日照时间长,被称为“日光城”。
2021年中考我国的地理差异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小偏整理了2021年中考我国的地理差异地理知识点复习,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2021年中考我国的地理差异地理知识点复习(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四大区域划分: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地理特点。
2.界线:(1)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3)青藏地区: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1.位置范围:以东渤海、黄海,以南秦岭、淮河,以西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2.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判别:湿润、半湿润。
3.农业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矿产资源:铁;主要能源:煤炭、石油;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4.风俗习惯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运动项目:溜冰5.生态环境及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6.主要城市:北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南方地区:1.位置范围:以东东海,以南南海,以西青藏高原,以北秦岭、淮河2.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判别:最高气温28℃~30℃,最低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3.农业发展及问题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主要水果:甘蔗;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椰子;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4.风俗习惯人民主食:大米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通风散热,以南北朝向为主,瓦房屋面较陡交通工具:传统:船舶;现代:船舶运动项目:游泳、龙舟竟赛5.生态环境及治理:红壤和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