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276.93 KB
- 文档页数:1
盆腔炎健康教育盆腔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它通常是由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
盆腔炎的症状包括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严重时可能导致不孕、异位妊娠等。
因此,预防和治疗盆腔炎对于女性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保持清洁卫生盆腔炎的发生与不洁性生活和不良卫生习惯有关。
因此,预防盆腔炎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外阴清洁和卫生。
女性应该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或香皂。
同时,避免过度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菌群平衡。
二、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女性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三、避免不洁性生活不洁性生活是导致盆腔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女性应该避免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并注意性生活的卫生。
在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应该清洗外阴,避免细菌的传播。
四、合理饮食合理饮食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盆腔炎的发生。
女性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同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品、咖啡等。
五、及时治疗妇科疾病妇科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加重感染的风险,导致盆腔炎的发生。
因此,女性应该及时治疗妇科疾病,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治疗。
六、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可以帮助女性及时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预防盆腔炎的发生。
建议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包括宫颈涂片检查、盆腔超声检查等。
预防盆腔炎需要女性保持清洁卫生、避免过度劳累、避免不洁性生活、合理饮食、及时治疗妇科疾病以及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盆腔炎的发生风险,保护女性的身体健康。
盆腔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女性盆腔内的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等。
这些炎症通常会导致女性出现下腹部疼痛、腰痛、发热、月经异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生育能力。
临床路径在盆腔炎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盆腔炎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146例妇科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对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知晓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知识知晓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盆腔炎住院患者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可减少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盆腔炎;护理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起到提供效率、降低成本和提供质量的作用。
2009年我国为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卫生部启动了CP管理工作。
许多医疗机构纷纷效仿,我院也采用CP治疗模式,本科于2010年也启动了盆腔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路径,按照预计住院天数设计成表格,将治疗护理的时间安尽可能达到最优化,是大多数患此病的患者住院期间都能按此流程接受治疗。
现将护理中取得的成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盆腔炎患者14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6岁;住院日为7-14天。
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73例(临床路径组),对照组73例(非临床路径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采用盆腔炎的临床路径进行治疗、护理,对照组采用盆腔炎的常规护理方法治疗护理。
临床路径的实施方法:盆腔炎临床路径适用于第一诊断为盆腔炎的患者,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盆腔炎中医辨证护理常规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
是妇产科常见疾病。
本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也有少数发生于未婚者。
中古籍无盆腔炎之名。
在“热入血室”“带下病”“产后发热”“症瘕”等论述中,对其临床特征有所描述。
一、护理常规【临床表现】有时低热,易感疲乏、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部疼痛,常在劳累、性交及月经前后加剧,月经多,卵巢功能受损、输卵管受损,输卵管粘引起不孕。
【临证护理】1、脾虚者勿过多劳累,遵医嘱针刺或艾条针灸足三利,三阴交,脾俞等穴位。
2、局部瘙痒者,遵医嘱每日坐浴熏洗。
【饮食调护】1、合理饮食,以清谈易消化,富有营养之品为宜。
2、忌辛辣、油腻、煎烤之物。
【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服药后的效果。
2、服用温补脾肾,祛湿止带之药者忌食生冷,肥甘之品及饮酒。
3、使用外敷药时,因注意观察局部有无不良反应。
【情志护理】做好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
【并发症护理】复发性盆腔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腹痛,不孕,宫外孕,骶髂关节炎。
注意会阴卫生,及时治疗,增强体质。
【健康指导】1、慎起居,避湿寒,防劳累,节房事。
2、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及措施,减少人工流产,避免多产。
3、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卫生垫、内裤等清洁,提倡淋浴。
4、正确对待疾病,保持精神愉快。
二、辩证施护【湿热蕴结证】1、主证少腹部隐痛,或疼痛据按,痛连腰骶,低热起伏,经行、劳累时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粘稠,胸闷纳呆,口干不欲饮,大便溏或秘结,小便短赤;舌边红,黄苔腻,脉弦滑或滑数。
2、证候分析湿热之余邪与气血博结于崇仁胞宫,则小腹疼痛;邪正交争。
病势进退,则低热起伏;经行劳累耗气血,正气虚衰,则病势加重;湿热下注则带下量多色黄;湿热瘀结内伤,则胸闷纳呆、口干便溏或秘结,小便赤黄;舌脉所见亦为湿热瘀结之象。
3、施护(1)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2)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如高热时针刺曲池、合谷外尺泽等(3)忌食辛辣、肥腻之品及饮酒。
盆腔炎护理查房总结
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炎症,由于盆腔疾病的多样性,使得盆腔炎的治疗复
杂而严峻。
通过护理查房,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以下是盆腔炎护理查房总结:
病史了解
在查房时,首先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史、手术史、用药史等,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患者的腹部、盆腔、阴道等部位,观察
有无腹胀、疼痛、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实验室检查
及时安排患者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白细胞计数、CRP、C反应蛋白、血培养、抗生素敏感试验等,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病原
体特点。
疼痛管理
盆腔炎患者常伴有明显疼痛,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配合医生
调整镇痛药物的使用,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护理宣教
在查房中,护士应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进行护理宣教,包括疾病的认识、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内容,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治疗依从性。
急救处理
如发现患者出现意识模糊、休克、呼吸困难等急危重症情况,护士应及时向医
生汇报,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处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随访服务
在出院后,护士应及时进行患者的随访工作,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并指导患
者进行康复锻炼、饮食调理等,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通过以上护理查房总结,可以更好地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加强患者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盆腔炎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盆腔炎的护理措施与护理评价盆腔炎是女性生殖道上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主要是因为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而导致,由于发病时间较长,且病情顽固,可导致女性月经失调、不孕症等,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
盆腔炎患者如果能护理得当,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一般不会对寿命产生影响。
为此,以下从盆腔炎的护理为抓手,重点对盆腔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进行分析。
一、盆腔炎的概述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发病原理主要是炎症破坏患者的子宫、输卵管及盆腔腹膜后引起的炎性改变,该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程度的腰痛、下腹痛、白带增多、尿频、痛经等。
由于盆腔炎具有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所以会给患有盆腔炎的患者带来较大心理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
盆腔炎多发在生育年龄性活跃期的妇女,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频繁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高发年龄是15~25岁。
目前国内因为医疗条件限制或妇科小手术无菌操作重视不足等因素,盆腔炎仍然较多见。
该病的典型症状是持续性下腹痛,活动或性交后会加重,同时阴道分泌物会增多,有时还会出现阴道异常出血的情况。
该病还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包括泌尿系统感染、脓肿形成、异位妊娠、不孕等。
盆腔炎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症状及预防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性交较活跃的年轻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在确诊患有盆腔炎后,患者除了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也要做好护理工作,如此才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盆腔炎的护理措施1.常规护理盆腔炎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妇科检查、一般护理、药物护理、补液护理等几个方面:(1)妇科检查。
对于有疑似盆腔炎临床表现的患者,应及时到专业的妇科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包括外周血细胞计数、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检查、阴道超声、尿液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等。
同时医生需要询问病情,询问内容包括就诊的原因、腹痛的症状、目前都有什么症状、既往有无其他病史等。
盆腔有炎症的症状与护理方式有哪些盆腔炎症对于女性来说是常见的一种炎症,指的是盆腔生殖器官、盆腔腹膜以及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出现的炎症情况。
盆腔炎症的发生可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降低女性的生活质量。
因此,女性需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诊治。
1盆腔炎症的分类盆腔炎症按照疾病的严重程度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慢性盆腔炎症一般是由于急性盆腔炎症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者是治疗不彻底而逐渐发展来的,其特点是病程长,迁延难以治愈。
但是并不是女性都会出现盆腔炎症,发病的患者只是一少部分。
女性的生殖系统是具有一定的防御效果的,可对细菌的侵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当机体的免疫能力处于较低状态时,或者是防御能力由于其他因素受到破坏时,可引起盆腔炎。
2急性盆腔炎症的症状发病突然、病情严重,伴有发烧、食欲不振、头痛、下腹疼痛以及寒颤等属于急性盆腔炎症的特点,患者在进行检查时可见心率加快、体温升高、面色苍白、下腹部压痛、反跳痛以及肌紧张。
盆腔检查的结果是穹窿处触痛较为显著,阴道脓性分泌物增多,双附件及子宫存在反跳痛、压痛,或者是一侧附件出现增厚的现象。
3慢性盆腔炎症的症状疾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伴有低热、乏力、下腹坠腰痛等,盆腔检查可见子宫处于后位,存在粘连固定或者是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
4护理措施对于急性盆腔炎症患者需要及时进行彻底性的治疗,避免长期发展造成慢性盆腔炎症,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增加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复发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彻底性阻断全部的感染途径,每天晚上采用淋浴方式对外阴进行清洗,确保其清洁干燥,若是盆浴,需要专人专用,注意避免使用肥皂、热水以及对阴道内用手清洗等,每天更换内裤,穿宽松质地柔软的内裤。
(2)女性在处于人流术后、月经期以及上环、取环等之后阴道会出现出血情况,此时要避免性生活、盆浴、游泳等,增加卫生巾的更换次数,这是因为女性这段时间内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致病菌的入侵和感染,引起炎症。
急性盆腔炎的护理引言急性盆腔炎是女性常见并发症之一,在生殖器官及盆腔部位的感染引起的炎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护理不当,急性盆腔炎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输卵管堵塞、不育和慢性盆腔疼痛等。
因此,及时并正确的护理对于患有急性盆腔炎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护理目标急性盆腔炎的护理目标是通过综合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炎症状,在抑制病原体的同时,通过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和促进恢复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1. 多休息急性盆腔炎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和疼痛,因此患者需要休息,适当减少活动。
休息有助于减轻症状,加快身体康复。
2. 规律饮食在急性盆腔炎期间,患者需要遵循规律的饮食习惯。
建议患者少吃辛辣食物、刺激性食品和油腻食物,以免加重炎症。
同时,患者需要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帮助身体恢复。
3. 饮食禁忌在护理急性盆腔炎时,需要避免一些不利于身体恢复的食物,如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此外,需要避免过度油炸食物和高脂肪食物,以减轻肠胃负担。
4. 个人卫生急性盆腔炎是由感染引起的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对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患者每天进行清洁,并保持外阴干燥。
特别是在月经期间,需要更加注意清洁和卫生。
5. 定期复查和治疗患有急性盆腔炎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和治疗。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帮助患者完成治疗方案,包括服药、局部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6. 心理支持患有急性盆腔炎的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和自卑。
护理人员需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并鼓励他们遵循治疗方案,增强信心。
7. 避免性生活急性盆腔炎期间,患者需要避免性生活,以免加重炎症引起并发症。
建议患者与伴侣进行沟通,避免性生活,直到医生允许。
8. 定期检查急性盆腔炎治疗之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检查。
这有助于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以及尽早发现并发症。
结论急性盆腔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和正确的护理措施。
47·健康护理·盆腔炎的病因及护理措施伍明丽作者单位开江县中医院 四川 达州 635000盆腔炎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主要发病部位在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以及盆腔黏膜。
盆腔炎患者会出现恶心、腹部疼痛、体温升高等症状表现,伴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引发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不孕不育、盆腔积液等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需要对盆腔炎的诱发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护理策略。
本文主要探究盆腔炎的发病原因与护理策略,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一、盆腔炎的发病原因通过临床调查发现,盆腔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具体为:①下生殖道感染、产后感染:沙眼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病等生殖系统感染会导致患者出现盆腔炎。
另外,一些孕妇在胎儿分娩后,在产道损伤、胎盘残留、性生活过早等因素的影响下,孕妇的宫腔极易受到病原体入侵,导致宫腔感染。
②宫腔术后感染:女性群体在宫腔内常进行宫内节育环放置、刮宫术、宫腔镜检查等手术,如果在手术的过程中消毒不彻底,或者在术后不注重私处卫生的护理,都会使盆腔感染炎症。
③不注重经期卫生:女性在月经期间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或者在经期进行性生活等,都会增加病原体入侵盆腔的风险。
④邻近器官感染:盆腔邻近的阑尾、腹膜等器官组织出现的炎症会逐渐向盆腔蔓延,最终导致该疾病的出现。
⑤身体抵抗力差:体质强壮的患者其身体机制会自动抵御疾病的入侵,只有当患者抵抗力下降时,盆腔内才会繁殖大量的致病菌。
所以在平时需要重视饮食营养供应以及体育锻炼,以此来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二、盆腔炎的护理措施盆腔炎患者为了有效提高预后质量,在治疗的同时需要落实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针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重点看护,合理分配护理资源,从而有效提高护理效率与护理质量。
其次,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许多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发病周期较长,受到长期病情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的负面心理情绪,治疗依从性不生活,需要探究盆腔炎的发病原因,在其基础上制订相应的预防与护理策略,从而有效降低盆腔炎的发生风险,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慢性盆腔炎日常护理妙招近年来,女性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且身体抵抗力越来越差,并且随着长时间的伏案工作,也会进一步降低其身体素质,进而加大慢性盘腔炎发病率,严重影响女性正常生活。
当前,什么是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日常护理措施有哪些?如何预防盆腔炎?成为女性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什么是盆腔炎?在女性生殖器官、盆腔腹膜等出现炎症后表明其患上了盆腔炎。
细菌从子宫开始,并且会由输卵管达到盆腔,进而其器官、组织出现炎症。
慢性盆腔炎发病时间较长,并且具有病情顽固的特点,通常情况下,会在慢性盆腔炎急性期开展工作。
女性生殖系统本身能够对外界微生物侵袭具有抵御能力,因此,女性一般不会出现盆腔炎。
但是在女性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也会降低其对外界微生物侵袭的抵抗能力,最终导致盆腔炎的发生。
二、慢性盆腔炎临床表现是什么?慢性盆腔炎引发因素较多,如患者身体素质差,或盆腔炎未得到彻底的治疗,患者发病后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主要为下腹疼痛、腰骶部酸痛,并且在其劳累后以上症状会更为明显。
而且在患者出现慢性盆腔炎后,也存在月经不规律的情况,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就会进一步危害患者身体健康。
三、慢性盆腔炎日常护理方法有哪些?1.适度清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女性接触过一些带有病菌的物体,且未进行及时的清洁,就会导致盆腔炎的发生,同样,过度清洁也会加大疾病发生风险。
大多女性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清洗阴道,或者长时间进行盆浴,也容易导致病菌侵入。
正常状况下,女性阴道中分泌物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过度清洁会对其防御能力形成破坏,但是如果不进行合理的清洁,也可能导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生。
因此,需做到适度清洁,平时应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天温水单独清洗内裤,并且将其置于阳光下。
尽可能不要使用阴道清洗剂,并且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裤,每2个月更换新的。
1.不能自行用药患者出现慢性盆腔炎后不能自行用药,如果出现药不对症的情况,不会不利于病情好转,还可能延误治疗,小病拖延成大病,还可能出现表面症状变化而掩盖真实病情的情况。
带下证(盆腔炎)中医护理常规带下证为毒邪感染,热伏胞中,影响气血运行,致使气血瘀滞、冲任受损所致。
带下证以妇女在行经、妊娠及产后期间发生小腹或少腹疼痛,甚则痛连腰能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月经史、生育史、流产史、经期卫生习惯。
(2)了解患者有无腹痛及其程度、性质。
(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4)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带下。
(5)中医证型:①湿热瘀结证。
证候:下腹胀痛,带下量多,色黄。
舌质红,苔黄腻。
②气滞血瘀证。
证候:下腹刺痛,带下量多,经行不畅、有块,情志不畅。
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
③寒湿瘀滞证。
证候:腰腹冷痛,带下色白质稀,伴月经量少或后期痛经。
舌质暗,苔白腻。
④肾虚血瘀证。
证候:下腹绵绵作痛,腰做酸痛,带下色白质清稀,头晕耳鸣。
舌质暗淡,苔白。
⑤气虚血瘀证。
证候:下腹坠痛,带下量多,色白,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
舌淡暗,苔白。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
(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取半坐卧位休息Q(4)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5)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①患者卧床休息,取半坐卧位,有利于炎性分泌物引流和炎症局限,观察并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Q②测量患者生命体征,高热者遵医嘱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③注意观察患者腹痛情况,如突然腹痛加剧、拒按、高热、寒战、恶心、呕吐,带下量由少增多、脓样、夹血、有恶臭,应通知医生,确定是否为脓肿破裂,并做好急诊剖腹探查的术前准备。
④患者若有腹胀,可轻轻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必要时遵医嘱予以胃肠减压。
⑤遵医嘱准确给予抗生素、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并观察输液反应。
(6)给药护理:中药主要起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宜饭后温服,服药后观察腹痛是否减轻,体温是否下降。
(7)饮食护理:①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
盆腔炎的护理措施盆腔炎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 其中主要包括输卵管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炎、盆腔腹膜炎、输卵管炎。
在妇科疾病中, 盆腔炎性疾病属于多发病以及常见病, 主要分为慢性及急性两种, 其中危害尤为严重的属于急性盆腔炎。
一旦发病且没有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败血症以及腹膜炎等情况, 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感染性休克。
而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不够彻底而导致的, 还有部分慢性盆腔炎是没有急性期表现的, 其直接就会变成慢性感染。
对于女性来说, 盆腔炎普遍发生于生育年龄, 且慢性盆腔炎很可能导致异位妊娠、输卵管堵塞性不孕以及慢性盆腔痛等多种后遗症。
盆腔炎性疾病其具有容易复发、病程时间较长等特点, 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对患者心理及生理上也会带来极大的痛苦, 那么盆腔炎究竟要如何进行护理呢?一、盆腔炎病情观察要点(一)症状需要了解患者下腹疼痛情况、白带情况以及伴随的症状。
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有很多, 主要包括下腹持续性疼痛、伴有发热、寒战、全身乏力, 白带增多, 白带呈血性或脓性, 有臭味, 还有部分患者伴有腹泻、尿频、恶心、尿急、呕吐、腹胀等症状。
慢性炎症的临床症状也有很多, 包括经期延长、月经过多、白带增多且伴有异味、下腹坠痛、腰骶酸痛、白带中夹有血丝、里急后重等症状。
(二)体征对患者不同的体征表现进行观察, 通过体征表现可以区分感染累及的部位以及累及范围的大小, 也可区分感染的轻重缓急。
由于感染涉及的范围大小不同, 感染的器官部位也不同, 最终表现出的体征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主要可分为输卵管卵巢、子宫内膜以及盆腔结缔组织三部分。
输卵管卵巢炎以及盆腔腹膜炎可能会伴有宫颈红肿, 宫颈有剧痛, 阴道内会有浑浊血性或者脓性分泌物, 宫颈伴有剧痛, 双侧附件区会由于腹肌紧张而触摸不清。
急性子宫内膜炎表现为宫口处有浑浊血性或者脓性分泌物, 下腹正中有压痛感等, 宫颈伴有剧痛等。
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3-08-13T11:44:24.3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8期供稿作者:白立君孙胜华付联合[导读] 由于盆腔生殖器官的解剖特点,淋巴系统和血液供应非常密切,所以盆腔生殖器和其周围组织应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白立君孙胜华付联合(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1)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8-0376-01 盆腔炎(PID)是指发生于女性上生殖道的炎症性疾病,它是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包括子宫体部、输卵管、卵巢、盆腔腹膜及子宫周围结缔组织的炎症。
临床有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之分,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部分慢性盆腔炎无急性期表现,直接成为慢性感染。
急性盆腔感染有可能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以致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慢性盆腔感染可能带来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异位妊娠或慢性盆腔痛等后遗症。
盆腔炎较普遍存在于生育年龄的妇女。
由于盆腔生殖器官的解剖特点,淋巴系统和血液供应非常密切,所以盆腔生殖器和其周围组织应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子宫腔通过颈管与阴道相通,子宫腔又通过输卵管腔与腹腔相通,感染极易蔓延到所有部位并向盆腔腹膜扩散,因此,一个盆腔器官的炎症,尤其是较严重的炎症,常向邻近器官组织蔓延,受累的程度有所不同。
子宫内膜炎常伴有输卵管炎,输卵管内分泌物流向其伞端后,引起卵巢炎和盆腔腹膜炎,严重的输卵管卵巢炎常累及盆腔结缔组织。
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开始为急性发作,以后感染渐减轻,或感染消失或转为慢性炎症;在某种诱因下,慢性炎症可反复急性发作。
盆腔炎可表现为急性炎性浸润、炎性渗出液、脓肿、慢性炎性增生,形成炎性包块和积液。
1 护理评估
1.1 身体状况
(1)症状:了解患者的白带情况、下腹疼痛情况以及伴随症状。
急性炎症有白带增多,呈脓性或为血性,有臭味,下腹持续性疼痛,伴全身乏力、发热、寒战,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尿频、尿急等症状。
慢性炎症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白带增多有异味、白带中夹血、腰骶酸痛、下腹坠胀、里急后重等症状。
(2)体征:观察患者不同的体征表现,区别感染的轻重缓急,累及部位的范围大小。
根据感染的主要器官部位不同,波及的范围大小不一,其体征也有较大的差异,分子宫内膜、输卵管卵巢和盆腔腹膜、盆腔结缔组织三部分叙述。
急性子宫内膜炎时下腹正中有压痛,宫口有脓性或混浊血性分泌物,宫颈有举痛,宫体略大、软、压痛,或伴有附件区增厚、压痛。
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可有宫颈红肿,阴道内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宫颈有剧痛,子宫体活动受限、有触痛,双侧附件区常因腹肌紧张而触摸不清。
1.2 心理社会状态
患者身心痛苦,给工作、生活带来诸多困扰;特别是慢性炎症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精神抑郁、焦虑失眠,进一步影响夫妻感情。
1.3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宫颈分泌物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可找到相应的病原体;血沉加快达20~30mm/h;宫腔排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发现致病菌;B超检查可发现炎性反应,或炎性包块的超声声像反应。
慢性炎症子宫内膜活检,可见内膜间质内有大量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伴有小血管新生,成纤维细胞增生,肉芽组织形成或纤维化。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急性期注意休息,半卧位,饮食要清淡、有营养;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体温过高时,给予物理降温。
慢性炎症患者,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注意经期卫生,不要过度劳累,避免涉水、淋雨、受寒,少食生冷辛辣食物。
2.2 症状护理
(1)急性炎症治疗护理:治疗要及时,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联合用药,用量要足;注意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时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有脓肿形成要切开引流。
一般首选青霉素,轻症80万U/次,3次/天,肌注;重症1000万~2000万U/d,分4次静滴或静注。
滴注时,每次尽可能在1h内完成。
灭滴灵400mg/次,3次/天,用于厌氧菌致病,联合其他抗生素使用。
(2)慢性炎症治疗护理:炎症长期刺激形成不同类型,组织粘连,病情顽固,药物疗效差。
可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以局部治疗为主,采取局部药物注射、物理疗法以及中医药疗法。
运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可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
2.3 心理护理
指导患者适度运动和锻炼,放松心情,解除顾虑,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患者家属给予理解、支持,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4 健康教育
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注意经期、孕期、产褥期的卫生;院内严格消毒灭菌,防止医源性感染:彻底治愈急性盆腔炎,防止转为慢性炎症。
消除诱因,急性期避免反复检查,以免炎症扩散,取宫颈口分泌物、后穹隆或腹腔穿刺液做涂片和培养。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对策.中国医药导报 - 2010, 07(30).
[2] 李爱莲,王刚,黄晓慧.莫西沙星口服治疗妇科急性盆腔炎73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07):2162-2163.
[3] 孙文庆.盐酸克林霉素治疗妇科急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07):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