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辅导文本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60.52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心理障碍儿童的个案辅导

一、乐乐(化名)小朋友及其家庭简要情况

乐乐女五岁(2007 年2 月20 日)

乐乐父母文化程度皆为大学本科毕业,身体健康。怀孕期间有先兆流产现象,分娩时足月、剖腹产。乐乐于2012 年 4 月来宜童心理行为训练中心接受一对一的个案训练。

二、乐乐来中心后的观察印象

(一)外观:体形一般,健康,较喜欢笑,但有哭闹情绪问题出现后会满头大汗。

(二)行为:听到刺激或突发性的声音会表现出惊慌,大声哭闹,不停的说怕声音,手心及浑身会出汗,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攻击性行为,会在家长或老师不注意下抓老师的眼镜。

(三)注意力涣散、目光对视时间较短,在游戏的时候注意力是放在提问题上,而且提问时不与人目光对视,只有在提示下才有短时间目光对视。

(四)语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但由于嗓音的原因发音不太清晰。主动语言较少。

(五)情绪不稳定,脾气急躁,着急时会大声喊叫并哭闹。

(六)动作方面:大运动较好,精细动作较差,不会正确握笔的姿势,剪刀随意剪较差,手指灵活度差。

(七)认知方面: 认知水平较高,可以完成20 以内加减法,可认字并读简单的书。

(八)社会性:不与小朋友交流,不听老师指令。

三、分析与诊断

个人原因:由于感觉统合失调,导致孩子情绪行为问题较严重,安全感缺失,存在交流、沟通和社会交往障碍,不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感受和意愿。

家庭原因:乐乐自出生由奶奶带大,从小自己独立睡在小床上,缺少抚触及安全感,有溺爱的现象。父母对孩子较高。

社会因素:由于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有过攻击小朋友的现象,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所以不能够正常的上幼儿园。

四、训练措施

(一)稳定情绪

乐乐总是在听到滑板的声音时发生情绪问题,开始时紧张,继而就会出现大声哭闹,开始时我会采用抱着她、安慰她的方式,可是效果并不明显。后来我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让她尽量将注意力集中在听故事上,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到周围声音上,并通过故事里的一些内容,让她增加勇气,以及一些调解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

然后给她做系统脱敏,她怕滑板的声音,我先让她知道是别的小朋友在做滑板,并告诉她滑板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然后带她去看别的小朋友做,开始的时候她会转头向楼上跑,经过我对她的鼓励,没有两天她就完全可以看着别的小朋友玩滑板了。她较喜欢手偶,于是我让她给她喜欢的手偶做滑板,她完全可以做到,并没有出现紧张的症状,于是我鼓励她让她尝试着去做滑板,开始时我只给她做一个,她是有些紧张,但起来后没有什么大的反应,还

比较不错,于是我就对她进行强化,表扬她勇敢,她也比较开心。之后我每天给她加一个,也没出现紧张的现象及害怕滑板声音的现象。

(二)肢体动作训练

1、手指灵活性训练

乐乐比较喜欢唱歌,也喜欢儿歌,于是我每天教她唱“手指谣”,边做手部动作,边说歌谣。经过两三天的练习,她可以将一首歌谣独立做动作,并唱出来。

2、感觉统和训练

(1)每天做滑板15 分钟,刺激其前庭。开始时不敢做,每天只能做5 个,于是我每天给她加1 个,最后能坚持做满15 分钟。

(2)吊缆每天前后荡并推球100 个。开始时她根本不敢做吊缆,先是我拉着她的手每天做100 下,并和她不停的对话以转移她的注意力,减少她的恐惧感。这样训练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我逐渐将手松开,然后让她趴在吊缆上并推球。最后她可以完全坚持做完这个项目。

(3)平衡木每天20 圈,她的平衡力差,开始时总是从平衡木上掉下来,而且眼睛不盯着平衡木走,于是我就单手夫着她走,逐渐将手松开,后来可独立往返20 圈并不掉下来。

(三)发展主动语言,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乐乐经常出现哭闹的行为和她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情绪有一定的关系。于是我通过给她讲《情绪故事书》,来让她理解在高兴的时候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悲伤的时候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在生气的时候如何表达等等。经过反复地讲故事,以及用故事里的人物,让她理解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并教她如何跟人表达。后来,家长反映孩子比以前的话多了,而且主动地问问题,还和父母表达一些心里的想法,和父母讲故事的内容,而且性格也比以前开朗了许多。社会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主动找小朋友说话,并且在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征询小朋友的同意。

(四)专注力及耐性训练

乐乐耐性极差,不会等待,只要做不好的时候,或者在等不及的时候会有较严重的情绪行为问题出现,我通过绘画、按规定串珠等一些精细的手部动作来对她进行训练。开始时不要求她做过多或时间过长,这样她就会对自己产生信心,然后逐渐给她加长时间及难度,在她做不好,快要起情绪时及时给她鼓励,增强其信心。

小结

通过以上两个月左右的训练,乐乐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一、身体协调性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情绪方面,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哭闹的现象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减少,而且哭闹的时间较以前缩短了,可以通过讲道理来平缓情绪。怕声音的现象几乎也没有了。

三、语言方面,来的时候主动语言较少,主要以询问语言为主,而且大多是重复提问。现在可以表达自己的心情,主动和父母讲一些在中心的训练内容以及一些同伴的事情。这样不仅能表达自己的身心需求,还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并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四、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活动

乐乐刚来中心时,不太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现在可以在集体课中与小朋友合作,并且遵守游戏的规则,知道与小朋友协商合作。上课可以遵守课堂秩序,并举手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写字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耐性也提高了很多。

作为乐乐的辅导老师,我为乐乐能有今天的进步而感到高兴,祝福乐乐健康成长,祝福乐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选择性缄默症儿童的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案例描述:

熙熙(化名)性别:女,年龄:8 岁。

开学的第一天,熙熙的表现就有明显的异常:当所有孩子兴奋地进教室找座位的时候,她几乎是挣扎着被母亲推进教室。见到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眼里没有其他孩子那样的幸福和好奇,她拒绝向老师、同学问好,拒绝自我介绍,坐在位子上皱紧眉头,抓紧双手,全身一动不动,含着眼泪、四处乱晃的眼睛里充满了胆怯、不安。

本以为这是孩子刚进入新环境的应激反应,但一个星期过去了,熙熙的表现让人担忧。通过观察和在学生中的调查,老师发现熙熙一进入校门就闭紧嘴巴、一言不发,充满了警惕和不安,走路老是蹭着墙;不和任何人来往,拒绝用口头、肢体语言和任何人进行交流,每当老师试图亲近她,她总会反射性地往后退,眼神里有恐惧感;群体活动时,她一动不动、不知所措:排队时不和别的孩子牵手、做操时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甚至敬礼时也不张口、弯腰……这一个星期中,谁也没有听到过她说一句话。

事情引起了家长及班主任老师的重视,班主任老师建议家长和我们宜童心理行为诊疗中心取得联系,以找寻原因,帮助解决问题。在和家长的咨询交谈中,当熙熙妈妈得知女儿在学校的异常感应后,总是出乎意料的平静,只是淡淡地称:熙熙从小就很胆小,适应环境能力不强,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好了。当询问熙熙在家的情况时,熙熙妈妈均称除了有时候见生人会胆小一点,其余一切正常。

半个多月后,熙熙的情况基本没有变化,只是默默地熟悉着小学生活。由于她的沉默,班里没有孩子主动与其做朋友。

熙熙的问题属于较典型的缄默症问题,如果不及时了解并妥善处理熙熙的问题,将会严重影响这个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影响终身。于是,我和熙熙妈妈再次进行了面谈。在我分析熙熙现状并列举儿童社交功能异常,会引起的严重后果,并说明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不会放弃孩子,而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帮助孩子后,熙熙妈妈沉默了。过了一会儿,熙熙妈妈讲述了熙熙的具体情况:

熙熙从小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特别喜欢讲故事。上幼儿园后,熙熙父母感情出现问题,常常争吵,并由于夫妻关系不和,熙熙爸爸移居外地,长期不回家,熙熙随母亲生活。懂事的熙熙经常安慰妈妈、提醒妈妈吃药、加衣服,只是性格比以前稍稍暴躁,心情不好时会不大愿意讲话。

快6 岁时,熙熙进入了某学前班学习,由于性格开朗,经常在课堂上讲话,并经常不接受老师的提醒和批评,学前班老师为此很头疼。一次,熙熙又在课堂上讲话,授课老师一怒之下,撕了熙熙的课本,罚熙熙站到教室后面,并阻止全班小朋友与她交往,不许熙熙在教室说一句话。之后,熙熙在学前班的表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爱讲话变得很少讲话,到后来,不和任何人交流,且全班学生称其为“哑巴”,学前班老师对于这一现象也未曾加以干涉。

从那时起,熙熙只是在家讲话,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出了门,都变得少言寡语,情绪不安;就是在家,只要一遇到批评,就低着头一言不发。更严重的是,每次快走到学前班所在学校的大门时,就会哭闹、挣扎,不愿进去,甚至全身战栗。这让熙熙妈妈很是无奈,但因为工作忙,没有过多对孩子进行引导,也没有与学前班老师进行具体交流。熙熙就在一直被别人叫做“哑巴”的学前班学习生活了大半年,直到小学。

当熙熙得知上小学就不用去学前班了,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熙熙妈妈本以为进入小学,换了环境,一切都会好了。但没想到女儿问题并未改善,甚至对母亲说:“班上的小朋友都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