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长江与黄河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4.12 MB
- 文档页数:30
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复习课课件)授课老师牟晓敏复习目标:1、了解长江与黄河的概况(发源地、入海口,流经的省区、地形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支流)2、知道长江与黄河上中下游目前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3、知道长江与黄河目前开发的现状复习重点:1、长江的开发,特别是水能资源的开发。
2、黄河的治理,特别是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复习难点:1、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及开发(三峡、葛洲坝水电站的建设)2、黄河“地上河”、凌汛形成的原因复习过程:(导入):我国幅员辽阔,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国家第一大河是哪一条河?我国的第二长河又是哪一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复习的内容,在这节课里,我们主要复习长江的开发与黄河的治理。
一、掌握长江的概况播放地理课件,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及重要城市,长江流域的支流及主要湖泊,长江流域流经的地形区。
二、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播放地理课件“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及景色”,让学生分析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区与宜昌以下的下游地区地势的特点。
教师小结: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区主要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落差达5000多米,河水多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急流峡谷众多,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宜昌以下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平,航运价值大。
播放地理课件,以虎跳峡为例,主观感受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
播放地理课件,在图上指出巫山的位置,分析指出此山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河流流经此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到横断山脉的位置(一名同学在图上填出),分析指出此山脉是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河流流经此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呢丰富。
请三名同学在图上准确填出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二滩水电站的的位置。
三、长江干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播放地理课件,老师指出长江上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中下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其中洪涝灾害最为突出。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一)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中国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大部分位于温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海陆兼备,交通便利,有利于陆上和海上与各国的经济联系.②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陆上边界线长2。
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
(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三、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分节基础练习题】第一节河流和湖泊概况一、境空题1.我国河流众多,受地势影响,大部分自向流入洋。
2.最终流人海洋的河流称河,其集水区域称区域。
3,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从河流的、、和等方面分析。
4.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夏季风影响,所以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基本与界线相一致,夏季风到来时,降水增加,河流水位就,形成期。
5.我国河流汛期最长的河流是,水量最大的河流是。
6.最终不流人海洋的河流称河,其集水区域称区域。
7.我国西北内流区河流多河,河水水源多来自,水量大小随而变化;季水量大,季水量小,甚至消失。
8.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它位于。
9.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是,长度千米。
现在、两省境内的运河段,运输量仍然很大。
10.湖泊可分为内流湖与外流湖,内流湖基本上是水湖。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湖,属水湖。
二、连线题将下列河流与其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A.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①雅鲁藏布江B.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②长江C.流人北冰洋的河流③额尔齐斯河D.含沙量最大的河流④塔里木河E.最长的内流河⑤黄河F.注人印度洋的河流③珠江三、选择题(单项选择)1.我国流人北冰洋的河流有()。
A.黄河B.长江C.额尔齐斯河D.怒江2.我国外流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的()。
A.l/3 B.2/3 C.3/4 D.4/53.我国内流河的水量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
A.5%B.10%C.20%D.50%4.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是()。
A.秦岭一淮河一线B.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一线C.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D.黑河一腾冲一线5.下列河流,最后注人印度洋的是()。
A.金沙江B.澜沧江C.珠江D.雅鲁藏布江6.我国外流河,绝大多数是注入()。
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7.塔里木河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A.夏季降水丰富B.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C.地下水补给丰富D.湖泊水补给丰富四、读图分析题1.下图是根据湖水含盐度的不同划分的两类湖泊,看图回答问题:(1)图①是湖,其湖水输出的主要形式是;图②是湖,它与河流的关系:。
地理第三章第三节长江、黄河鸿桥中学“⽴⼈课堂”模式学案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年级:⼋年级科⽬:地理章节第⼆章第三节课时 2主备:主讲:课题:中国的河流2(长江)教研组长签字:教学副校长签字:⼀、学习⽬标:1、了解长江基本概况。
2、能够运⽤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各河段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3、了解长江丰富的⽔能资源和巨⼤的航运价值及其开发利⽤情况。
⼆、学习重点与难点:1、2、3三、⾃主学习过程:【读图】图⽂结合,图⽂融合(时间7分钟)1、仔细阅读课本P50--53的内容,并结合内容认真读图2--46、2--50。
2、注意对本节重点内容进⾏勾画圈点和标注。
【析图】突破重点,稀释难点(时间10分钟10分)1、读图2—46,完成以下有关长江基本情况:(1)(1)形状:V+W;全长:6300千⽶(2)发源地:,⼊海处。
(3)流经省区:、、、、、、、、、、。
(4)流经地形区:、、、、(5)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上、中游的分界点:湖北;中、下游的分界点:江西(6)主要⽀流:北边:、、、南边:、、总结:是我国长度最长、⽔量最⼤、流域⾯积最⼴的河流,是我国第⼀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2、了解长江上、中、下游的范围及基本情况,总结其特征:(1)上游:①范围:从源头到湖北。
②特征是:(2)中游:①范围:从湖北到江西。
②长江荆江河段特别弯曲,素有“”之称。
③特征是:(3)下游:①范围:从到。
②特征是:3、读P52结合多媒体了解长江各河段的名称4、读P52、53 了解长江⽔能资源的开发和利⽤(1)长江流域⽔能资源丰富,有“”之称。
(2)⽔能资源的分布与开发:构成中国最⼤的⽔电能源基地(⼆、三级阶梯)是世界上最⼤的⽔利枢纽(作⽤)长江⼲流⽔能资源甚为丰富的河段乌东德⽩鹤滩总发电能⼒约为三峡⽔利枢(⼀、⼆级阶梯)的两倍5、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动脉,⾃古以来就享有“”的盛誉。
【练图】综合训练,能⼒提升⼀、单选题:1、“你从雪⼭⾛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概。
中国地理专题复习五:自然环境之三——长江、黄河(2课时)刘天明编校一、考试范围及要求考点内容达标层次了解 理解应用 中国的河流长江 √ 黄河√二、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内容:长江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2.运用地图说出长江的源流概况及上、中、下游的主要特征3.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开发利用以及综合治理长江的主要措施 【知识点回顾】 地位长度流域面积年径流量我国第一 6300千米180.9万千米29513亿米3源头:唐古拉山 注入的海洋:东海(太平洋)上、中、下游划分:源头———宜昌(湖北)———湖口(江西)———入海口(上海) 北:自西向东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南:自西向东有:乌江,沅江,湘江,赣江 如下图所示:(1)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示意图(2)长江上、中、下游划分示意图3.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干支流通航7万千米约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长江水运的开发利用:葛洲坝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1.开发与治理2.水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水能资源蕴藏量: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达2.6亿千瓦,约占全国总量的2/5;可供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1/2,被誉为“水能宝库”。
(2)成因:长江流量和落差很大,因而水能资源丰富。
(3)分布:长江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上游山区河段。
自然因素: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人为因素:上,中,下游森林破坏严重3..防洪与灌溉 防洪措施:加固大堤,建设蓄洪工程,治理荆江河道,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三峡大坝灌溉:全流域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河段治理方法上游 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防治水污染中游 加固大堤、兴修水库(三峡、葛洲坝)、寻找合适的泄洪区、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截弯取直 下游 加固河堤、疏浚河道 三、河流与湖泊知识(选学内容)1.重要概念:(1)外流河——河水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2)内流河——河水最终注入内陆湖泊或在内陆消失的河流叫内陆河 (3)外流区域——外流河所在的区域叫外流区域。
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复习课课件)授课老师牟晓敏复习目标:1、了解长江与黄河的概况(发源地、入海口,流经的省区、地形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支流)2、知道长江与黄河上中下游目前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3、知道长江与黄河目前开发的现状复习重点:1、长江的开发,特别是水能资源的开发。
2、黄河的治理,特别是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复习难点:1、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及开发(三峡、葛洲坝水电站的建设)2、黄河“地上河”、凌汛形成的原因复习过程:(导入):我国幅员辽阔,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国家第一大河是哪一条河?我国的第二长河又是哪一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复习的内容,在这节课里,我们主要复习长江的开发与黄河的治理。
一、掌握长江的概况播放地理课件,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及重要城市,长江流域的支流及主要湖泊,长江流域流经的地形区。
二、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播放地理课件“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及景色”,让学生分析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区与宜昌以下的下游地区地势的特点。
教师小结: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区主要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落差达5000多米,河水多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急流峡谷众多,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宜昌以下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平,航运价值大。
播放地理课件,以虎跳峡为例,主观感受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
播放地理课件,在图上指出巫山的位置,分析指出此山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河流流经此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到横断山脉的位置(一名同学在图上填出),分析指出此山脉是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河流流经此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呢丰富。
请三名同学在图上准确填出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二滩水电站的的位置。
三、长江干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播放地理课件,老师指出长江上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中下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其中洪涝灾害最为突出。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长江和黄河一、必背知识点1、长江:(1)发源地:青藏高原的a唐古拉山;全长6300千米;注入b东海。
(2)河段划分:上中下游以c湖北宜昌和d江西湖口为界(3)上游:流经地形区:A青藏高原、横断山区、B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流经省区:青、藏、川、滇、渝接纳支流:⑥雅砻江、⑤岷江、④嘉陵江、⑦乌江(4)中下游:流经地形区:D长江中下游平原流经省区:(中游)鄂、湘、赣(下游)皖、苏、沪。
接纳支流:沅江和②湘江、①汉江、③赣江(4)开发和利用:上游侧重水能开发。
蕴藏量占全国的1/3,尤其是宜宾以上的金沙江,被称为“水能宝库”。
(E三峡、F葛洲坝,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防洪、发电、航运)中下游干流和主要支流航运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5)洪涝及治理(中游荆江河段最严重):原因:①上游汛期来水量大,②荆江河段弯曲、③中上游水土流失导致河道淤积严重、④围湖造田运动导致湖泊面积减少,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等。
措施:①加固大堤,②兴建分洪蓄洪工程,③荆江河段裁弯取直,④上中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
2、黄河:(1)发源于青藏高原的a巴颜喀拉山,注入b渤海,我国第二长河。
(2)河流分段:上、中、下游以m内蒙古河口镇、n河南省桃花峪为界。
(3)上游: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A、内蒙古高原B、流经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接纳支流:洮河、③湟水开发与治理:水力发电(g龙羊峡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和引黄灌溉(“塞上江南”之称的是f宁夏平原和e河套平原)(4)中游:流经地形区:C黄土高原流经省区:山西和陕西接纳支流:②汾河、①渭河生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猛增原因: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开发与治理:植树造林种草,打坝淤地,兴修水库。
小浪底水库:防洪、防凌、减淤(5)下游:流经地形区:D华北平原流经省区:河南、山东河段特征:“地上河”,无支流汇入原因: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迫使人们不断加高河堤。
教学设计——长江黄河复习课【复习目标】知识目标:1.充分利用地图熟练掌握长江、黄河的源流概况,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其主要支流分布。
2.掌握长江、黄河的水能开发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3. 通过探究两河的贡献、存在问题、成因、后果、探究治理对策,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的学习和讨论,使学生能够体会黄河河长江自然概况的异同和以及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治理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长江、黄河的利与害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使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复习重难点】重点:长江、黄河存在的生态问题和治理措施。
难点:长江、黄河进行综合治理采取的措施。
【复习方法】本节关于“长江和黄河”的知识主要采用比较法,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复习、合作探究。
【学情分析】长江和黄河的基础知识在新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掌握,但由于这两节知识较难,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很多学生还不能将知识有条理的梳理下来,也不能将两部分内容对比学习,因而复习课重点在于复习的内容要全面,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并且通过复习,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导入)播放长江和黄河两条河流的情况介绍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学习的主题。
1. 自主学习:查看长江和黄河河流图,说出两河发源山脉省、注入海、上中下游分界点位置和名称、流经的省份、共同流经的省,并注意区分。
生回答并点评.2.对照两河图,复习各条支流名称(1)能说出来(2)并能写对,学生屏幕展示作品,注意易错点3.借助中国地形图,找出两河流经的地形区、阶梯,找出水能丰富的河段,并比较分析。
4. 小组合作学习:根据中国地形图和气候图,说出长江和黄河三个河段特征,并比较分析。
5.巩固练习.6.学生活动——找茬:全班分为长江战队和黄河战队,分别探究长江和黄河的各自贡献以及对方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学生进行大讨论。
长江和黄河战队分别回答各自贡献,再说出对方存在问题,帮助其解决。
专题06河流知识讲解一、我国的湖泊:(1)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J青海湖(世界面积最大湖:里海)。
(2)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K鄱(Pó)阳湖(世界最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二、外、内流河与外、内流区:(1)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如长江、淮河。
(2)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叫外流区,我国外流区面积占2/3。
(3)主要外流河:a:注入太平洋:A长江、B黄河、C珠江、D黑龙江、E淮河、澜沧江(湄公河)。
b:注入印度洋:H雅鲁藏布江、c:唯一注入北冰洋:F额尔齐斯河(鄂毕河)。
f:人工运河:I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
(4)主要内流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G塔里木河。
(5)内外流河的水源补给:外流河水源来自大气降水;内流河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因内外流河的汛期都在夏季,但两者原因不同。
三、长江与黄河概况:识图一:源地:A唐古拉山注入海洋:B东海分界点:C宜昌 D湖口识图二:源地:A巴颜喀拉山注入海洋:B渤海分界点:C河口、 D桃花峪(1)长江黄河概况:注入海洋源地分界点主要支流流经地形区长江东海(青海)唐古拉山湖北宜昌江西湖口汉江(最大支流)、嘉陵江、岷江、雅砻江、赣江、湘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渤海(青海)巴颜喀拉山内蒙古河口河南桃花峪湟水、汾河、渭河(最大支流)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a、长江干流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我国最长、水量最大的、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长度世界前三的河流: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水量世界前三的河流:亚马孙河、刚果河、长江)。
b、黄河干流长5500千米,为我国第二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2)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a、长江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河流1、河流的用途: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为众多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利于灌溉、养殖、航运、发电、旅游。
2、我国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后注入太平洋和印度洋,受地势的影响。
3、注入太平洋的河流: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怒江、雅鲁藏布江。
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
我国的五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其中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其次是洞庭湖。
汛期最长、最早进入汛期是珠江,4、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区:外流河流经区域。
外流区占全国面积的2/3,水量超过95%。
内流河:最终流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区:内流河流经区域。
面积占1/3,水量不到5%。
5、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6、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季节性河流。
7、内流河河水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塔里木河的河水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8、外流河和内流河的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但原因有所不同,外流河的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夏季降水多;内流河的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区降水,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多,内流河往往用虚线表示,这是因为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往往夏季有水,冬季断流;上游水量较多,中游水量减少(因中途河水渗漏、蒸发和灌溉用水而减少),甚至断流。
9、为什么塔里木河的人们越干旱越盼望出太阳?太阳出来后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多,所以塔里木河的人们越干旱越盼望出太阳?10、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全长1800千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冀、鲁、苏、浙(简称)6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起到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
是长江水北上的重要输水通道。
课本44页:3、归纳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点。
外流河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内流河分布在西北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复习资料5:长江黄河
【知识储备】
1、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
图5.9 长江流域图
2、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源头-宜昌为上游,宜昌-湖口为中游,湖口-入海口为下游,入东海,流经青、藏、云、川、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个省区市。
长江水系庞大,支流众多。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都是重要的支流。
3、长江上游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横断山区和三峡是两大水能宝库。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洼,是洪涝严重的地区,尤其是中游的荆江段,河道弯曲,是长江洪灾最严重的河段。
长江中下游江阔水深,利于航运,被称为“黄金水道”。
图5.10 黄河流域图
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
黄河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共9省区。
从源头-河口为上游,河口-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入海口为下游。
渭河、汾河是黄河最大的两条支流。
5、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增;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知识运用】
1.画出长江、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生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参考教材P49活动图示)
2.分析长江中游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并找出解决措施。
3.解答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水土保持的具体方法。
4.解答黄河下游地区“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