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3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内容标准】(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开展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理解党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创造性地采取得宜的战略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胜利地转入了战略反攻。
【教学要点】要点: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重点:重庆谈判;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难点:全面正确地理解国共双方举行重庆谈判的不同意图;理解人民解放军在战略防御阶段的战略战术的运用,以及其前后变化的合理性。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日子。
中国人民雪洗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那么历经八年抗战的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和平、安定等)但是中国人民的愿望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破灭了。
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决战,又再次陷入了三年内战时期。
想不想知道中国又面临怎样的两种命运与决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
【新课探究】一、重庆谈判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两种不同的命运和两个不同的前途(阅读教材教材105页的第一、二自然段)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愿望,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国民党:背离全国人民的愿望,坚持独裁内战。
两种命运的决战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军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能力培养(1)分析理解:抗战胜利前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比较辩异:国共双方围绕重庆谈判的目的和谋略。
(3)归纳概括:人民解放军在战略防御阶段的军事策略及其变化。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抗战胜利后,在美国的支持下,蒋介石以假和平、真备战的反革命手法,阴谋发动内战,确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展开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的斗争,为以后的解放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初基。
(2)国共双方战争的性质,对于国民党反动派来说,是反人民的不义之战;对于全国人民及其子弟兵来说,是中共领导下的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人民解放战争。
(3)党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创造性地采取得宜的战略战术,保证了人民解放军以灵活机动的运动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胜利地转入了战略反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庆谈判转战陕北难点:国共双方举行重庆谈判的不同意图三、课堂设计课堂导入师:很高兴今天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1945年8月15日,日帝投降,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
中国人民雪洗了百年耻辱,第一次取得出反帝的完全胜利。
那么历经十年内战和八年抗战的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学生答:和平、安定等)师:但是中国人民的愿望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破灭了,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决战,又再次陷入三年内战时期。
想不想知道中又面临怎样的两种命运决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6、两种命运的决战》(板书)板书:“一、重庆谈判”师;首先请同学们读教材P105页一、二段,思考: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哪两种不同命运和前途?2分钟后,教师请学生回答:生: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愿望,建设一个独立、自主、富强的新中国。
国民党:背离人民愿望,坚持独裁内战。
师:很好。
中共代表人民的愿望,是一条光明的前途;而国民党背离人民是一个黑暗的前途。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教案1华东师大版一、教材分析《两种命运的决战》选自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
此课前承《同仇敌忾抗战到底》,后启《解放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长期战乱,人民渴望过和平、安定的日子,为了争取和平民主的光明前途,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毛泽东以非凡的气魄赴重庆谈判,以揭穿蒋介石真内战、假和平的阴谋,双方经过和谈签订《双十协定》,但墨迹未干,国民党统治集团就公然撕毁成议,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重庆谈判:国共两党两条不同的道路、两个中国命运的斗争趋向尖锐,集中表现在重庆谈判。
(2)转战陕北:人民解放军在战略防御阶段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转战陕北牵制敌人。
(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敌我双方力量发生显著变化时,人民解放军适时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2.难点(1)全面正确地理解国共双方举行重庆谈判的不同意图。
(2)理解人民解放军在战略防御阶段的战略战术的运用,以及其前后变化的合理性。
三、教学维度1、知识与技能:了解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体现“创境引趣——探究体验——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体验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
3、情感与价值:认识国共双方战争的性质,对于国民党来说是反人民的不义之战,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引导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
四、教学流程1、创境引趣(1)导入课题师:很高兴今天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日子。
中国人民雪洗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那么历经八年抗战的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和平、安定等)师:但是中国人民的愿望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破灭了。
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决战,又再次陷入了三年内战时期。
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内容标准】(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开展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理解党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创造性地采取得宜的战略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胜利地转入了战略反攻。
【教学要点】要点: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重点:重庆谈判;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难点:全面正确地理解国共双方举行重庆谈判的不同意图;理解人民解放军在战略防御阶段的战略战术的运用,以及其前后变化的合理性。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日子。
中国人民雪洗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那么历经八年抗战的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和平、安定等)但是中国人民的愿望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破灭了。
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决战,又再次陷入了三年内战时期。
想不想知道中国又面临怎样的两种命运与决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
【新课探究】一、重庆谈判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两种不同的命运和两个不同的前途(阅读教材教材105页的第一、二自然段)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愿望,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国民党:背离全国人民的愿望,坚持独裁内战。
专题16:两种命运的决战一、导学目标: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二、学习流程自主突破一:重庆谈判(一)、历史背景:1、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的两种命运是指:与;两种前途是指:与;2、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政府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二)关于“重庆谈判”的知识点:1、时间:2、重庆谈判的目的:A、国民党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是什么?B、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与“重庆谈判”有关的三方代表:中共代表:、陪同的美国代表:陪同的国民党代表:4、重庆谈判取得的主要成果(签订的文件):文件名称:签订时间:确定的基本方针:5、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A、时间:地点:B、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变式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最渴望的是()A、民生、自由B、和平、民主C、团结、进步D、自由、和平2、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积极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国家是()A、苏联B、日本C、英国D、美国3、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国共双方共同签订的文件是()A、《双十协定》B、《停战协定》C、《共同纲领》D、《国共和平协定》4、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议不包括()A、实行“训政”B、改组国民政府C、制定宪法D、整编全国军队自主突破二: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区时期)内战爆发之前,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力量比较:(参照表格数据) 1、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2、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主要作战方针是什么?变式练习二单项选择题: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A 东北解放区B 、中原解放区C 、陕甘宁边区D 、晋冀鲁豫解放区自主突破三:转战陕北(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区时期)1、1947年3月,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地区是哪儿?率部队进攻这个地区的国民党将领是谁?2、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机关继续留在陕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为了粉碎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彭德怀采用了什么样的战略战术? 发动了哪三次重要战役?变式练习三单项选择题:1、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时,蒋介石所派的将领是( ) A 、傅作义 B 、黄维 C 、胡宗南 D 、林彪2、指挥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进攻的将领是( ) A 、毛泽东 B 、刘伯承 C 、贺龙 D 、彭德怀自主突破四:挺进大别山1、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是什么事件?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是谁?此后建立了哪一块革命根据地?2、挺进大别山有什么重要意义?变式练习四单项选择题:1、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的是()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B、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在敌占区建立的根据地是()A、陕甘宁边区B、华东革命根据地C、晋冀鲁豫根据地D、中原革命根据地3、2007年是邓小平诞辰103周年,对于他领导的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发动战略反攻C、把战争引向国统区D、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常考知识点及应用典型题一、一次谈判:重庆谈判应用举例:A考法:(发生时间)1、重庆谈判发生在哪一年?(高密市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B考法:(事件名称)2、右图是毛泽东与蒋介石等人在1945年的合影。
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有效)
1.知道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政治较量的有关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
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内战的独裁本质。
2.掌握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
放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的史实。
3.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维护和平民主的意识。
自主学习:(学习内容P99—P105,时间15—20分钟,方法圈点批画。
)
识记理解:
一、重庆谈判
1.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真诚地希望通过的道路,
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蒋介石集团在政府的支
持下,坚持的方针,阴谋发动。
2.目的:为了争取,揭穿蒋介石集团
的反革命政策。
3.经过:年8月28日,、等中共代表
飞抵,同国民党当局进行和平谈判。
4.结果:1945年月日,国共双方签署(即
《双十协定》),确定了“”。
根据协定,
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
5.内战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全面内
战爆发。
接着,又向、等解放区发动全面进
攻。
人民解放军采取以为主的作战方针,经过8个月的作
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
二、转战陕北
1947年3月起,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共中央所地,
中共中央主动撤出,但仍留在转战和指挥。
西北
野战军在的指挥下,采取“蘑菇战术”,先后取
得、、等战斗的胜利,最终粉碎了
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
三、挺进大别山
1.背景:年,敌我力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解放军由战略防御
转入。
2.经过:1947年6月底,、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
从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在敌人的战略纵深地区建
立革命根据地。
3.意义:挺进大别山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
了。
各个战场的胜利,标志着战争形势发生了。
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自主困惑,时间10分钟)
1.过国共双方举行重庆谈判的出发点各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2.千里挺进大别山的目标和作用各是什么?
3.请你举例说明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前后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是什么?
展示点拨: 1.分层展示 2.教师点拨
达标测评:基础达标:
1 1、抗战胜利后,美蒋发动的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
A.中原解放区B.山东解放区C.上党解放区D.陕甘宁解放区2、流行词汇反映了时代的主题,“和平”“民主”最有可能流行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 C.国共重庆谈判 D.解放战争
3、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
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
下列
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A.《开启思想大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我眼中的西安事变》
C.《鸦片战争的烽烟》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4、1947年,西北野战军在粉粹敌军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时采用
的战术是()
A.阵地战
B.防御战
C.城市攻坚战
D.“蘑菇战术”
5、国共重庆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国民党被迫同中共签订了()
A.《双十协定》 B.《停战协定》
C.《共同纲领》 D.《国内和平协定》
6、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收复延安 B.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三大战役
7、指挥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是()
A.彭德怀、贺龙 B.陈毅、粟裕
C.刘少奇、邓小平 D.刘伯承、邓小平
小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