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639.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本章以概念为主,主要是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数据模型,重点是关系型数据。
第一节: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一、信息与数据:1、信息:是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
或认为,信息是一种已经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数据。
信息的主要特征是:信息的传递需要物质载体,信息的获取和传递要消费能量;信息可以感知;信息可以存储、压缩、加工、传递、共享、扩散、再生和增值2、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和具体表现形式,信息不随着数据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数据有文字、数字、图形、声音等表现形式。
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将数据与信息作为一个概念而不加区分。
二、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技术:1、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输等活动的总称。
2、数据管理:数据收集、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传输和维护等环节是数据处理的基本操作,称为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是数据处理的核心问题。
3、数据库技术所研究的问题不是如何科学的进行数据管理。
4、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系统。
第二节: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一、数据库的发展:数据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层次型和网状型:代表产品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的层次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IMS。
2、关系型数据型库:目前大部分数据库采用的是关系型数据库。
1970年IBM公司的研究员E.F.Codd提出了关系模型。
其代表产品为sysem R和Inges。
3、第三代数据库将为更加丰富的数据模型和更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为特征,以提供传统数据库系统难以支持的新应用。
它必须支持面向对象,具有开放性,能够在多个平台上使用。
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1、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技术对数据库发展的影响:数据库研究人员借鉴和吸收了面向对旬的方法和技术,提出了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2、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组合:3、面向专门应用领域的数据库技术三、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系统(DBS)是一个采用数据库技术,具有管理数据库功能,由硬件、软件、数据库及各类人员组成的计算机系统。
ACCESS理论复习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 数据是指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
2. 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数据管理。
3. 计算机数据管理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几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数据库系统阶段。
4. 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结构化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它不仅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而且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
5.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软件系统。
6.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
例如ACCESS。
7. 数据库系统由5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和用户。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8.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3者之间的关系是DBS包括DB和DBMS。
9. DBMS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存取)、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地建立和维护、数据通信。
10. 数据模型就是从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分为两类:一个是概念模型(信息模型),二是数据模型,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11. 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描述实体的特性称为属性。
12. 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它反映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13.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很多,最著名的是E—R方法(实体—联系方法),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用长方形表示实体型,用椭圆形表示实体的属性,用菱形表示实体间的联系。
14.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方法。
15. 层次模型是用树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网状模型是用图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是用二维表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1 数据库概念介绍数据库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解释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作用1.2 数据模型介绍实体-关系模型、关系模型和对象-关系模型解释模型中的概念,如实体、属性、关系等1.3 数据库设计介绍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和方法解释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关系第二章:SQL语言2.1 SQL概述介绍SQL的作用和特点解释SQL的基本语法和命令2.2 数据定义介绍数据表的创建、修改和删除命令解释字段数据类型的选择和约束条件的设置2.3 数据操作介绍数据插入、更新、删除和查询命令解释SQL语句中的条件筛选和排序功能第三章:关系数据库管理3.1 关系数据库概述介绍关系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解释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作用3.2 关系代数和元组演算介绍关系代数和元组演算的基本操作解释选择、投影、连接和除法等操作的含义和应用3.3 数据库事务管理介绍事务的概念和属性解释事务管理的基本操作,如提交、回滚和隔离级别第四章:数据库安全与性能优化4.1 数据库安全介绍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解释访问控制、用户身份验证和加密等安全措施4.2 数据库性能优化介绍数据库性能优化的目标和方法解释查询优化、索引创建和数据分区等技术的作用和应用4.3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介绍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备份策略、恢复模式和故障转移等操作的实现方法第五章: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5.1 数据库应用系统概述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和组成部分解释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关系和流程5.2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解释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界面设计和数据访问设计等内容5.3 数据库应用系统实现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实现的工具和技术解释编程语言的选择、数据库连接和业务逻辑实现等步骤第六章:关系数据库高级功能6.1 函数依赖与规范化介绍函数依赖的概念和分类解释规范化理论及其应用,包括第一范式至第三范式6.2 数据库模式设计介绍模式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解释如何进行模式分解和模式重构6.3 数据库触发器和存储过程介绍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它们的语法和应用场景第七章:数据库编程技术7.1 数据库访问接口介绍ODBC、JDBC等数据库访问接口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如何使用这些接口进行数据库编程7.2 参数化查询与预编译语句介绍参数化查询和预编译语句的概念解释它们的优点和编程实现方法7.3 事务处理与并发控制介绍事务的概念和并发控制的重要性解释事务处理和并发控制的技术,如锁定和乐观并发控制第八章:XML数据库和大数据技术8.1 XML数据库概述介绍XML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解释XML数据模型和XML查询语言8.2 大数据技术简介介绍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和挑战解释大数据处理技术,如Hadoop和Spark8.3 NoSQL数据库技术介绍NoSQL数据库的概念和分类解释非关系型数据库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第九章:数据库系统的案例分析9.1 企业级数据库应用案例分析企业级数据库应用的典型案例解释案例中的数据库设计、性能优化和安全性考虑9.2 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库应用介绍云计算对数据库技术的影响分析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库部署和运维策略9.3 移动数据库应用案例探讨移动数据库的特点和挑战分析移动数据库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解决方案第十章: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未来10.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方向讨论新兴技术如NewSQL、图数据库等的发展状况10.2 数据库未来的挑战与机遇讨论数据库技术在未来的挑战探讨应对挑战的可能解决方案和发展机遇10.3 数据库教育的未来分析数据库教育在未来的发展需求讨论如何培养适应未来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人才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数据库概念和特点数据库的定义和作用是理解数据库原理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
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管理经历的五个阶段、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
2.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其中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2)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3)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4)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4.数据模型:实体间联系的种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5.数据模型的三种类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6.关系数据库基本术语:关系、元组、属性、域、关键字、外部关键字。
关系的特点7.关系运算: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另一类是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等值连接、自然连接)8.VF两种运行方式:菜单方式和交互式方式(命令方式和程序方式)9.所谓项目是指文件、数据、文档和对象的集合,其扩展名为 .pjx。
10.项目管理器包含的选项卡:全部、数据、文档、类、代码、其他11.项目管理器各选项卡所包含的文件有哪些?12.项目管理器可以完成对文件的新建、添加、移去、删除,但不包含重命名。
第2章1.常量的种类:数值型、字符型、日期型、日期时间型和逻辑型在书写字符型、日期型、日期时间型和逻辑型需要加定界符2.变量是值能够随时改变的量。
变量名的命名规则:以字母、汉字和下划线开头,后接字母、数字、汉字和下划线构成,不包含有空格3.当内存变量与字段变量同名时,要访问内存变量需加前缀M.(或M->),例如M.姓名4.数组定义的格式DIMENSION 数组名()、创建数组后,系统自动给每个数组元素赋以逻辑假.F.5.表达式的类型:数值表达式、字符表达式、日期时间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每个表达式的运算规则与结果。
6.运算符$ 称为子串包含测试,格式<字符表达式1> $ <字符表达式2>7.SET EXACT ON │OFF 的区别与含义。
Access基本知识点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 Microsoft Access 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2 数据是值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数据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描述数位特性的数据内容;二是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的数据形式.其中使用最多、最基本的仍然是文章数据。
3 数据的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数据管理.计算机在数据管理方面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4人工管理特点:(1)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一组数据对应一组程序。
(2)数据不长期保存。
(3)程序与程序子之间存在大量的重复数据--—也叫数据冗余5 文件系统特点:(1)程序和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2)数据文件可以长期保存在外存储器上被多次存取.(3)数据的冗余大。
6 数据库系统特点:(1)提高了数据的共享性。
(2)减小了数据的冗余。
(3)提供数据与应用程序的独立性。
7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1)客服了传统数据库的局限性。
(2)提高了数据库管理效率、降低了用户使用的复杂性。
8 文件系统已存在的问题阻碍了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形象需求,这是数据库及时产生的原动力,也是数据库系统产生的背景。
9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技术和同意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系统,它以操作系统提供的输入/输出控制和文件访问功能为基础。
目前关系数据库系统已经渐淘汰了网状数据库和层次数据库,成为当今最流行的商用数据库系统.10 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20世纪70年代之前,数据库系统多数是集中式的.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分为紧密结合与松散结合两大类。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又分为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结构和物理上分布、逻辑上分布的分布式数据库结构两种.11 数据库技术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结合产生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