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14年7月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课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库》(附答案)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单项选择题1.( C )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没有间断、一直延续到今的国家。
A.古埃及B.巴比伦C.中国D.印度2.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
尤其是四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它们是:( A )。
A.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B.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C.丝绸、瓷器、万里长城、大运河D.诗词、书法、雕塑、园林3.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清代的是( D ) 。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之治D.康乾盛世4.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 B )。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C.对外贸易发达,财政收支状况良好D.中国已经开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5.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 B ) 。
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C.半殖民地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6.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 B ) 。
A.半殖民地经济B.小农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D.半封建经济7.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 A )。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君主立宪制度D.宗族家长制8.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 A )。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1681年俄国彼得一世改革C.1789年法国大革命D.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9.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 B )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C.贩卖奴隶D.掠夺土地10.十九世纪中叶,被称为“海上霸王”的“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国家是( D )。
A.美国B.德国C.日本D.英国11.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B )。
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12.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依旧坚持“闭关锁国”的传统政策,其根本原因在于 (D ) A.抵御外侵的必要性B.儒家思想的保守性C.皇帝大臣的愚味盲目性D.封建经济的自给自足性15.《国际联盟》把虎门硝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7月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课试题及答案1. 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是BA. 武昌起义B. 保路运动C. 黄花岗起义D. 收回利权运动满分:1 分2.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了三次重大论战。
其中,李大钊与胡适之间的论战是BA. 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B. 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C. 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D.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满分:1 分3.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B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 十一届三中全会满分:1 分4. 我国在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的赎买政策是BA. “四马分肥”B. 定息制C. 加工订货、统购包销D. 国家资本主义满分:1 分5. 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的会议是AA. 中共十二大B. 中共十三大C. 中共十四大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满分:1 分6.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其中不包括AA. 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 正确处理“十大关系”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分:1 分7. 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DA. 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B. 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C. 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D. 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满分:1 分8. 下列事件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北伐战争.d.大革命失败,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A. abcdB. bacdC. acbdD. badc满分:1 分9. 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着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是##。
AA. 党指挥枪B. 官兵平等C. 拥政爱民D. 一切行动听指挥满分:1 分10. 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AA.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B. 中共七大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 中共八大满分:1 分11. 为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的事件是CA. 遵义会议B. 中共一大C. 新文化运动D. 八七会议满分:1 分1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是DA. 1934年10月B. 1935年10月C. 1935年12月D. 1936年10月满分:1 分13. 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置“关东总督府”、成立“关东军”是在##条约签订之后。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A)。
A.严复翻译的《天演论》B.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C.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D.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2.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D)。
A.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思想解放运动B.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C.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3.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主张是(B)。
A.“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B.“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C.“师夷长技以制夷”D.“变者天下之公理也”4.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诉、曾国藩、李鸿童左宗棠、张之洞等.以“自强”、“求富”为目标,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这些官员被称为( B )。
A.地上阶级改革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顽固派5.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A)。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C.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在当时的积极影响主要是(B)A、宣传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B、批判了改良主义,宣传革命C、论证了反满与反封建的区别D、指明了推翻清朝后的建国方略7.科举制是清政府在下列哪次活动中废除的?C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预备仿行宪政”8.1900年,俄国军队侵入中国东北制造的惨案是( B )。
A.旅顺大屠杀惨案B.江东六十四屯惨案C.火烧圆明园D.庄王府杀害义和团团民惨案9.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共有(D)。
A.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B.准许华工出洋C.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D.开放通商口岸10.20世纪初,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3708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是(B)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2.1895年,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C)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瑗珲条约》3.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D)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4.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是鸦片战争后所产生的新阶级,所以BCD均是鸦片战争后出现的矛盾。
注意“前”字。
5.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C)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逝6.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人是(C)A.洪秀全B.杨秀清C.洪仁轩D.石达开7.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最早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A)A.冯桂芬B.马建忠C.王韬D.郑观应8.洋务派在1862年创办的翻译学堂是(A)A.京师同文馆B.广方言馆C.译书局D.译书馆9.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A)A.兴中会C.光复会D.岳王会10.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机关报是(D)A.《时务报》B.《国闻报》C.《新民丛报》D.《民报》11.20世纪初,为传播民主革命思想而撰写《革命军》一书的人是(B)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孙中山12.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C)A.要不要打倒列国B.要不要实行共和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D.要不要废科学,兴学堂13.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D)A.重工业方面开始的B.商业方面开始的C.轻工业方面开始的D.金融业方面开始的14.1931~1934年,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B)A.“左”倾盲动主义B.“左”倾教条主义C.右倾保守主义D.右倾机会主义15.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C)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16.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于(D)A.四川懋功地区B.西康甘孜地区C.甘肃会宁、静宁地区D.陕北吴起镇17.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B)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A是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维新派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建立(B)。
A.民主共和制度B.君主立宪制C.开明君主专制D.汉族皇帝的新王朝2.戊戌维新时期,严复在天津主办的报纸是(A)。
A.《国闻报》B.《时务报》C.《京报》D.《大公报》3.洋务运动中,李鸿章率领的用洋枪装备的军队是(B)。
A.鄂军B.淮军C.新军D.川军4.对“民权主义”理解正确的是(B)A.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B.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平均地权、核定地价D.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5.中共在(A)上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二大B.三大C.四大D.一大6.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是(B)。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C.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D.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7.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D)A.湖南B.湖北C.广东D.四川8.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 B )。
A.日本B.俄国C.德国D.英国9.鲁迅先生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
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清朝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要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
于是开始了(A)。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0.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
A.社会制度的腐败B.军事技术的落后C.西方列强的强大D.经济力量的薄弱11.19世纪70~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中国陷入“边疆危机”的地区不包括(C)。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12.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是在( B )。
A.中法战争以后B.鸦片战争以后C.甲午战争以后D.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13.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A)。
中国医科大学2014年7月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课试题单选题论述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 '批判党内“左”倾关门主义错误,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会议是A. 洛川会议B. 遵义会议C. 瓦窑堡会议D.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选择:C2.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B. 抗日战争包括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决战三个阶段C. 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D.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选择:B3.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在##中提出的。
A. 《四洲志》B. 《筹海篇》C. 《海国图志》D. 《盛世危言》-----------------选择:C4. '由资产阶级提出的建国方案是A. 《资政新篇》B. 《临时约法》C. 《钦定宪法大纲》D. 新中国《宪法》-----------------选择:B5. 镇南关大捷是在##战争中取得的。
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中法战争D. 甲午战争-----------------选择:C6. '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建国方案的提出者是A. 农民阶级B. 地主阶级C. 资产阶级D. 小资产阶级-----------------选择:A7.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D)。
A.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思想解放运动B.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C.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2.戊戌政变后,新政中被保留下来的只有(B)。
A.农工商总局B.京师大学堂C.译书局D.铁路矿务局3.新文化运动中对封建礼教进行揭露控拆的《狂人日记》的作者是(B)A.胡适B.鲁迅C.李大钊D.陈独秀4.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D)A.1921年底孙中山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B.1922年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参加改组国民党会议C.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D.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5.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B)。
A.背景相同B.目的和性质相同C.方式相同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6.标志着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条约是(C)。
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7.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
尤其是四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它们是:(A)。
A.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B.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C.丝绸、瓷器、万里长城、大运河D.诗词、书法、雕塑、园林8.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B)。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9.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的著作是( A )。
A.《盛世危言》B.《四洲志》C.《海国图志》D.《筹海篇》10.《天朝田亩制度》之所以无法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 )。
A.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B.迫于当时的战争环境C.地主阶级的反对和破坏D.没有充足的物质条件11.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D )。
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12.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变革始于( B )。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D)。
A.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思想解放运动B.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C.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2.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对本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作用的相同之处是(C)。
A.摆脱了民族危机B.走上了资本主要道路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3.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主持的重要学堂是(D)。
A.京师大学堂B.广方言馆C.时务学堂D.广州万木草堂4.在甲午战争后,通过翻译《天演论》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理论根据的是( A )。
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谭嗣同5.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签订了《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许多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B)。
A.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B.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D.率兵收复新疆6.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其具体表现是(C)A.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B.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C.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E.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D)A、三民主义B、讨伐北洋军阀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D、新三民主义8.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B)A.湖北军政府成立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9.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虎门条约》C.中美《望厦条约》D.中法《黄埔条约》10.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B)。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外敦和好D.全盘西化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B)。
A.背景相同B.目的和性质相同C.方式相同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3.1898年把我国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C)。
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4.《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D )。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C.赔款数额巨大,清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5.太平天国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A)。
A.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B.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6.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D )。
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7.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C )A.秋收起义B.上海工人武装起义C.南昌起义D.武昌起义8.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这主要是指(B)A.国共对峙取代了南北对峙B.国民党新军阀统治取代了北洋军阀统治C.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对象D.封建军阀已经被打倒9.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中心由北京转到(A)A.上海B.南京C.广州D.天津10.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C )A.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B.进攻受挫后采取消极防御方针C.“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D.丧失了与福建十九路军的合作良机11.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D)A.中山舰事件B.整理党务案事件C.四一二事变D.七一五事变12.孙中山对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贡献是BA.辛亥革命中对袁世凯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B.辛亥革命后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武装斗争C.向共产国际建议实行国共合作D.领导了北伐战争13.武昌起义的主力是(C)A.同盟会会员B.留学生C.新军D.人民大众14.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开始掌握国民常最高军事权力?BA.中山舰事件B.整理党务案C.北伐战争D.迁都南京15.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
1.中国最早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是()。
(分值:1分)A.陈独秀B.毛泽东C.李达D.李大钊2.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置“关东总督府”、成立“关东军”是在()条约签订之后。
(分值:1分)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关于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原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值:1分)A.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是大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B.陈独秀“左”倾教条主义路线错误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C.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阶段,理论准备不足,缺乏革命斗争经验D.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是大革命失败的国际因素4.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反蒋第二条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分值:1分)A.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反蒋统治的第二条战线B.上海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三反”斗争C.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危机D.民主党派的联合斗争和人民起义遍及各地5.民主党派放弃“中间路线”.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立场的转折点是()。
(分值:1分)A.拒绝参加伪“国民大会”B.参加新政协并在新中国参政C.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对时局的意见》发表6.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出现新的历史性突破的事件是()(分值:1分)A.十一届三中全会B.邓小平南方谈话C.香港回归D.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7.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
(分值:1分)A.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8.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分值:1分)A.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B.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C.反贪污、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D.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9.批判党内“左”倾关门主义错误,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会议是()。
(分值:1分)A.洛川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0.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
A.《时务报》B.《国闻报》C.《湘报》D.《万国公报》2.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D)A.君主专制B.联邦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3.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日本的劝告,并坦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的是( C )。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刘光第4.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B)。
A.福建水师B.北洋水师C.广东水师D.南洋水师5.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C)A、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6.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C)。
A、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C、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7.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
尤其是四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它们是:(A)。
A.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B.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C.丝绸、瓷器、万里长城、大运河D.诗词、书法、雕塑、园林8.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清代的是( D )。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之治D.康乾盛世9.《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有相似之处是都主张(B)。
A.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B.向西方学习C.进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10.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C)。
A.义和团运动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太平天国起义D.反教会斗争11.规定在中国通商口岸可以投资设厂的条约是(C)。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12.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其主要目的是(A)。
中国医科大2014年7月考试《医学免疫学》考查课试题和答案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 '下列哪种为活疫苗CA. 乙肝疫苗B. 百日咳疫苗C. 卡介苗D. 伤寒疫苗E. 霍乱疫苗满分:1 分2. 'CD4/CD8正常比值约为DA. 1.0B. 0.9C. 2.0D. 1.5E. 0.8满分:1 分3. 'B 细胞不具有的功能EA. 抗原递呈B. 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C. 分泌细胞因子D. 免疫记忆功能E. 杀伤靶细胞功能满分:1 分4.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中,90%以上具有DA. HLA-CW6B. HLA-B7C. HLA-B8D. HLA-B27E. HLA-B35满分:1 分5. '胃蛋白酶水解IgG的产物是AA. Fab+FcB. FcC. 2FabD. 2Fab+FcE. F(ab')2+pFc'满分:1 分6. '再次免疫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EA. 以IgE为主B. 维持时间短C. 潜伏期长D. 抗体效价低E. 抗体亲和力高满分:1 分7. 'T 细胞和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的主要部位是AA. 胸腺和骨髓B. 淋巴结和脾脏C. 脾脏和骨髓D. 淋巴结和胸腺E. 淋巴结和骨髓满分:1 分8. '与CTL细胞表面CD8分子结合的部位是EA. MHCⅠ类分子的β2mB. MHCⅡ类分子α1β1功能区C. MHCⅡ类分子α2β2功能区D. MHCⅠ类分子重链α1α2功能区E. MHCⅠ类分子重链α3功能区满分:1 分9. '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有CA. 胸腺B. 骨髓C. 淋巴结D. 脾脏E. 淋巴结和脾脏满分:1 分10. '异物不包括CA. 异种物质B. 同种异体物质C. 胚胎期曾与机体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D. 胚胎期未曾与机体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E. 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满分:1 分11. '正常条件下,免疫对机体EA. 是有益的反应B. 有益也有害的反应C. 是有害的反应D. 无益也无害的反应E. 对机体益大于害满分:1 分12. '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表面都具有AA. MHC分子B. mIgC. CD3分子D. TCRE. CD79分子满分:1 分13. '检测CD2分子的实验是DA. SP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B. EA花环C. EAC花环D. E花环E. SmIg阳性细胞检测满分:1 分14. '关于Ⅲ型超敏反应哪点是错的DA. PMN引起组织损伤B. IC沉积C. C3a和C5a引起炎症D. ADCCE. 血小板参与凝血满分:1 分15. '不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是DA. NK细胞B. PMNC. MφD. Th1细胞E. 单核细胞满分:1 分16. '目前,检测血清中IgG和IgM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是BA. 双向扩散实验B. 单向扩散实验C. 免疫电泳D. 对流电泳E. ELISA满分:1 分17. '分泌型IgA(SIgA)的功能不包括DA. 阻止病原体粘附B. 中和毒素C. ADCC作用D. 中和病毒E. 预防菌血症满分:1 分18.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人工自动免疫制剂AA. 死疫苗B. 类毒素C. 基因工程抗体D. BCGE. 活疫苗满分:1 分19. '何种不属于自身免疫病CA. 桥本氏病B. 重症肌无力C. 多发性硬化症D. 类风湿性关节炎E. 新生儿溶血症满分:1 分20. '补体激活过程中的关键因子是BA. C3aB. C3bC. C5aD. C5bE. C567满分:1 分二、简答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7月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课试题三、简答题(共 7 道试题,共 70 分。
)1. 遵义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
答:集中解决了党的军事路线及组织路线问题,成为长征走向胜利的关键一步;是党独立自主领导革命,政治上走向成熟的起点;是党内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取代“左”倾错误路线的开端;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答:(1)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两个务必”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会议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
(3)会议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所面临的国内外基本矛盾,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所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3.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历经哪几次重大转变?其转折点分别是什么?答:三次。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转折点:从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到近代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转折点:从近代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到建国初期中国人民与三大敌人矛盾;以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为转折点:从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矛盾到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4. 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第二条战线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
答:性质:解放战争时期在国统区形成的第二条战线,是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包括各阶层人民在内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反蒋爱国斗争。
历史作用:国统区反蒋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在政治上,揭露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坚持内战和独裁卖国的反动本质,使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军事上,迫使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处于两线作战、顾此失彼的不利境地,大大牵制并削弱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减轻了解放区战场的压力,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进军。
总之,第二条战线使蒋介石政府陷入全民包围之中,加速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崩溃。
5. 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A)。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C)。
A.它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B.它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C.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D.它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3.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C)。
A.金陵机器局B.福州船政局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D.天津机器局4.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B)。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外敦和好D.全盘西化5.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B)。
A.戊戌政变B.北洋水师的覆灭C.中法战争的"不败而败D.福建水师的覆灭6.清政府内部洋务派与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C)。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7.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C)。
A.兴中会B.光复会C.同盟会D.华兴会8.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B.均采取党内合作方式C.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D.皆有各阶级阶层广泛参加9.俄国强迫中国签订的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C )。
A.《勘分两北界约记》B.《改订伊犁条约》C.《北京条约》D.《瑗珲条约》10.近代帝国主义侵华,所谓“国中之国”是指(C)。
A.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B.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C.租借地D.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11.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C)。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B.帝国主义的社会内部矛盾C.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12.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B)。
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C.《万大洪告示》D.《原道醒世训》13.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的著作是( A )。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B)。
A.戊戌政变B.北洋水师的覆灭C.中法战争的"不败而败D.福建水师的覆灭2.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
”它颂扬的是(C)。
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张之洞3.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是(D)。
A.京师大学堂B.工艺学堂C.船政学堂D.京师同文馆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D )A.戊戌变法运动B.保路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5.1928年12月,宣布东北三省“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C)A.张作霖B.郭松龄C.张学良D.张作相6.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a)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B、洋务派开办的工厂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7.近代帝国主义侵华,所谓“国中之国”是指(C)。
A.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B.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C.租借地D.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8.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年之久的英国人是(A)。
A.赫德B.李提摩泰C.郭士立D.金登干9.1859年,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被封为(A)。
A.干王B.英王C.翼王D.忠王10.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喊出“救亡”口号的是(C)。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孙中山11.1860年,在《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D)。
A.宁波B.杭州C.汉口D.天津12.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其主要目的是(A)。
A.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了解西方国家,与之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D.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制度,进行社会改革13.结束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的重要会议是(B)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14.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依靠与共产国际有关系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犯了( D )错误.A.左倾盲动C.左倾冒险主义C.左倾教条主义D.退却中的逃跑主义15.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对本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作用的相同之处是(C)。
A.摆脱了民族危机B.走上了资本主要道路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2.戊戌维新时期,严复在天津主办的报纸是(A)。
A.《国闻报》B.《时务报》C.《京报》D.《大公报》3.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主张是(B)。
A.“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B.“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C.“师夷长技以制夷”D.“变者天下之公理也”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D )A.戊戌变法运动B.保路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5.1928年12月,宣布东北三省“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C)A.张作霖B.郭松龄C.张学良D.张作相6.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B)。
A.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B.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C.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7.1949年,葡萄牙武力强占(C),后胁迫清政府订立《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获永久居住权。
A.香港岛B.九龙半岛C.澳门半岛D.广州湾8.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C)。
A.报复“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B.促使清政府“借师助剿”,镇压太平天国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者权益D.打开进入云南和广西的侵略通道9.中国最早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是(D)A、陈独秀B、毛泽东C、李达D、李大钊10.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前线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是(A)。
A.冯子才B.邓延桢C.林则徐D.李鸿章11.1914年7月,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成立于(D)A.旧金山B.纽约C.巴黎D.东京12.“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幕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1927年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C)A上海工人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13.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中建立起来的农村土地所有制实质上是(D)A.初步社会主义性质的所有制关系B.劳动农民的集中土地公有制C.苏维埃政权的土地公有制D.劳动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14.红军胜利结束长征实现了战略大转移的标志是( D )A.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于懋功B.同红十五军团会师于吴起镇C.红二、六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D.红军三大主力会合15.民国初年两次帝制复辟失败的共同原因是BA资产阶级力量强大B孙中山高举反复辟旗帜C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激化D全国人民一致反对16.中国共产党完成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17.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对其后中国革命的发展仍具重要作用。
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课试题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毛泽东将共产党人进北平比作“进京赶考”,并提出“两个务必”思想,以此加强执政党建设,这是在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正确答案:B第2题,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着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是( )。
A、党指挥枪B、官兵平等C、拥政爱民D、一切行动听指挥正确答案:A第3题,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A、金田起义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天京陷落正确答案:C第4题,毛泽东明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答案:B第5题,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瓜分势力范围的狂潮是在()之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战争正确答案:D第6题,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A、《资政新篇》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钦定宪法大纲》D、《天朝田亩制度》正确答案:A第7题,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答案:B第8题,标志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失败B、二次革命失败C、护国运动失败D、护法运动失败正确答案:D第9题,民主党派放弃“中间路线”.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立场的转折点是A、拒绝参加伪“国民大会”B、参加新政协并在新中国参政C、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对时局的意见》发表正确答案:C第10题,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八大正确答案:A第11题,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A、郑观应B、严复C、魏源D、龚自珍正确答案:C第12题,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打击的主要对象是A、党内官僚主义B、国家机关中的贪污腐败C、不法资本家的猖狂进攻D、地主阶级的反攻倒算正确答案:C第13题,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彻底覆灭。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维新派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建立(B)。
A.民主共和制度B.君主立宪制C.开明君主专制D.汉族皇帝的新王朝2.洋务派认为清王朝的“心腹之害”是(D)。
A.英国B.俄国C.日本D.太平天国和捻军3.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B)。
A.戊戌政变B.北洋水师的覆灭C.中法战争的"不败而败D.福建水师的覆灭4.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其具体表现是(C)A.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B.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C.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E.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5.新文化运动中对封建礼教进行揭露控拆的《狂人日记》的作者是(B)A.胡适B.鲁迅C.李大钊D.陈独秀6.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C)A、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7.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 A )。
B.直隶C.天津D.北京8.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A)。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君主立宪制度D.宗族家长制9.太平天国运动面对着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战争所不曾有的新情况,“新情况”是指(D)。
A.尖锐的阶级矛盾B.满汉地主阶级的共同镇压C.内讧导致力量削弱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10.太平天国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A)。
A.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B.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要求清政府建立的办理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是(D)。
A.军机处B.“十三行”C.五口通商大臣D.总理衙门12.1928年12月毛泽东在(D)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A.南昌B.三湾C.宁冈县D.井冈山13.第一次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A)A、反对主观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官僚主义D、反对党八14.1914年7月,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成立于(D)A.旧金山B.纽约D.东京15.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C )A、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B、在基本原则上是不一致的C、在基本原则上是完全一致的D、在基本原则上是完全不一致的16.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方面是在(B)A.工业B.金融业C.农业D.交通运输业17.“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B)A.国民革命时期(1924一1927年)B.土地革命时期(1927一1937年)C.抗日战争时期(1937一1945年)D.解放战争时期(1946一1949年)18.1929年4月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一个原则性纠正是(B)A.改土地归工农民主政府所有为归农民自己所有B.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C.改按人口平分土地为按劳动力分配土地D.改“抽多补少”为“抽肥补瘦”19.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D)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保皇派C.资产阶级立宪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20.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前,“左”倾错误在党中央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是( A )A.三次B.二次C.一次D.四次21.官僚资本的根本特征是(A)A.凭借国家权力实行强制掠夺B.通过币制改革控制金融C.在工业领域实行垄断D.推行商业专卖政策以获取巨额利润22.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开始掌握国民常最高军事权力?BA.中山舰事件B.整理党务案C.北伐战争D.迁都南京23.解放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这主要表现在A.全国物价得到稳定B.土地改革胜利完成C.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D.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答案C24.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条件是A.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B.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答案C25.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解决土地所有权问题B.解决农民生产经营和分配自主权问题C.解决分配方式问题D.解决生产经营方式问题答案A2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答案C27.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答案C28.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反蒋统治的第二条战线B、上海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三反”斗争C、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危机D、民主党派的联合斗争和人民起义遍及各地答案(C)29.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A),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