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王二小
- 格式:ppt
- 大小:4.47 MB
- 文档页数:47
课文 23 王二小(2篇)《王二小》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读文中了解王二小的机智勇敢,表达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3.学习王二小的爱国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前准备课件或挂图,歌曲播放带。
教学时间:1.5~2课时。
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1.出示课件或插图“王二小”,同时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
说说:这首歌唱的是谁?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简介课文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入侵和对中国人民的残害;当时的儿童团组织)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主认读生字。
注意:“助”“哨”“顺”“杀”“冲”是翘舌音,“英”是后鼻音。
3.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标出自然段。
看图读文,理解课文内容,朗读感悟1.指导学生看图,说说每幅图分别画了什么。
2.找出图与课文相对应的段落读一读,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从段落中画出直接写图意的句子读一读。
a.出示句子: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b.出示句子: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思考:为什么要“装着顺从的样子”?比较句子: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体会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不是一样。
4.读第4、5自然段。
想象敌人被王二小带进埋伏圈的情景。
读了这两段,你有什么想法?5.议一议: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6.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
有感情朗读全文1.边读边想象。
2.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第二课时(或半课时)复习生字朗读全文同桌互读,评议。
写字指导注意提示:1.“边”“这”“进”“道”四个字都是“走之”旁,写“走之”时注意:共三笔,点不要和下面的横连在一起,横折折撇要向左下方稍斜一点,捺是平捺,不要写得太斜。
2.示范写“走之”,学生书空练习。
3.写“王”字时,三横要平行,长短不同,第三横最长。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3课王二小课文《王二小》这篇一年级语文课文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员王二小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的事。
店铺在此整理了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3课《王二小》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3课《王二小》课文王二小是儿童团员。
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有一天,敌人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
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3课《王二小》作业设计一、小鸟会在哪个树桩上休息呢?二、你会连吗?【思维拓展】一、你发现了吗?1、“听、唱”这两个字都有________,还有________字也有________。
2、“远、连”这两个字都有________,还有________字也有________。
二、你能照样子把它们变一变吗?鸟蛋凉凉的──→凉凉的鸟蛋杨树高高的──→______杨树月牙弯弯的──→______月牙小路长长的──→长长的________________──→胖胖的小猪【挑战奥赛】世界上的鸟种类可多啦!你想认识它们吗?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大自然,去书本中和它们交交朋友吧!我的发现:世界上的鸟大约有______种,有______鸟,有_______鸟,还有______鸟……它们有的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我最喜欢____________。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3课《王二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王二小》的歌曲,提问:你们知道这是歌唱谁的歌吗?根据回答,板书课题“王二小”二、指导看图,整体感知1.按顺序一幅一幅地看,一边看图一边按要求说图意。
(1)每幅图上画的都有谁,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
23.《王二小》的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王、助”等14个生字2.会写“王、从”等6个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知识“王、助”等14个生字2.会写“王、从”等6个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拜之情。
2.学习王小二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一.导入:1、出示“英雄”二字。
2、你知道哪些英雄的名字,他们做了些什么?那些曾经为了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是英雄;在祖国和平建设中,为祖国建设奉献终生的人是英雄;在抗洪第一线上抢险的战士们是英雄;在非典时期,不惜生命依然奉献在第一线的白衣使者们是英雄……3、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位英雄:王二小4、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23.王二小5、指导书写“王”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整体感知课文。
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由课文插图引出生字(1)师:第一幅插图上,正在放牛的孩子就是王二小,他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生字助帮助助人为乐哨口哨哨子放哨(课件出示字和词)(2)第二幅插图师:这时,敌人来了,他们来干什么?出示生字敌敌人敌对荡扫荡荡秋千(3)简单介绍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段历史。
了解日本侵略者当时对我们采取的“三光政策”,从而产生对小英雄王二小的敬佩之情。
(4)小结:这就是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让我们怀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再去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1、找一找,与图相对应的段落。
三、画一画,直接写图意的句子。
1.图一: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图二:有一天,敌人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
图三: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课件出示这些句子)2.、读四、五自然段。
●谁记住了小英雄离去的那一刻。
●师:正在这时,响起了乒乒乓乓的枪声,谁来读,发生了什么?●哪个小组来让大家记住这个场面?●让我们一起怀念英雄,痛恨这些可恶的敌人!4.、整体读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王二小》课文原文及赏析
《王二小》课文原文: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叫王二小的放牛娃。
他聪明、勇敢,虽然年纪小,却有着一颗热爱祖国的心。
有一天,日本鬼子进村扫荡,王二小正在山坡上放牛。
他看到鬼子们迷失了方向,便故意引他们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鬼子们发现被骗后,气得火冒三丈,残忍地把王二小杀害了。
但是,由于王二小的机智和勇敢,八路军成功地打击了敌人,保护了乡亲们的安全。
王二小的故事传遍了整个村庄,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每一个人。
他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王二小》课文赏析:
《王二小》是一篇描绘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的故事。
课文通过讲述王二小以身许国,机智勇敢地引诱敌人进入八路军的埋伏圈,最终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乡亲们的安全的事迹,展现了小英雄的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
课文语言简洁明快,情节紧张动人,人物形象鲜明。
王二小的形象被塑造得生动而真实,他的聪明、勇敢、无私和爱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他的行为虽然看似平凡,但却蕴含着伟大的精神力量,体现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坚韧不屈和英勇抵抗。
此外,课文还通过王二小的故事,向小学生传递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信息。
它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爱护自己的国家,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要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来保卫祖国和人民。
总的来说,《王二小》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和感人至深的课文,它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历史,感受英雄的精神风貌,也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第23课《王二小》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23课《王二小》。
文章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王二小不畏强敌,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教学内容包括:文章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结构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分析课文,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勇敢、机智、爱国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信息,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王二小的勇敢、机智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讲解重点字词,进行板书。
4. 课文解析(10分钟)(1)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起承转合。
(2)讲解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王二小的英雄形象。
5.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设想自己是王二小,遇到敌人时会怎么做。
6. 例题讲解(10分钟)(1)根据课文内容,出一道阅读理解题,让学生现场解答。
(2)解析题目,指导学生如何从课文中提炼信息。
7.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道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王二小》2. 生字词:(1)机智:聪明、灵活(2)勇敢:无畏、勇敢(3)爱国:热爱国家、忠诚3. 重点句子:“王二小心里想,我不能让敌人发现我们的队伍,我得想个办法。
”“王二小故意带着敌人绕圈子,把敌人引进了我们的埋伏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思考:从王二小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品质?2. 答案:(1)王二小在抗日战争时期,勇敢、机智地与敌人斗争,为保护队伍,故意带领敌人绕圈子,最终将敌人引进了我们的埋伏圈。
三年级教案第23课《王二小》教案23、王二小教学目标:1、认识“王、助、哨”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六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整个故事;初步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
3、学习王二小那种智勇双全、不怕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珍惜现实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体会二小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导入(一):1、将文中的四幅插图以投影的形式出示,同时播放《歌唱王二小》的歌曲,此时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说说:图中出现了哪些人物,王二小是什么人?2、揭题导入(二):1、揭题,读题2、学习“王”的字音、书写二、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生字并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标上“?”。
2、同桌合作,互相读一读。
3、小组合作,组长组织学习生字并检查掌握的情况。
4、汇报:(1)出示卡片,指名读,正音,想办法记住这个字。
(2)开火车读,给生字找个朋友。
三、品读感悟1、学习1~2段,明白二小带敌人进埋伏圈的原因。
(1)自由读(2)出示句子: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简介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帮助理解“儿童团员”、“常常”、“放哨”、“扫荡”的意思。
(3)句式训练:一边┈┈ 一边┈┈(4)观察图,想像迷了路的日本鬼子看见二小时的情景,谁能来说一说、演一演。
过渡:面对自己痛恨的日本鬼子,二小他是怎么做的呢?2、学习3~5段,感悟二小是个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小英雄。
(1)自由读,初步感悟:你觉得二小怎么样?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2)小组讨论,汇报。
(3)出示句子: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指名读或齐读,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4)理解“四面八方”,想像上了当的敌人心里会怎么想,怎么做?演一演。
(5)(轻缓、悲痛的语气)知道自己上了当的日本鬼子竟残忍的杀害了小小年纪的二小,八路军叔叔们含着眼泪,高喊着:“冲啊!为王二小报仇!”消灭了全部敌人。
23、《王二小》教学预案教材分析: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机智,勇敢,帮助八路军消灭了敌人,自己却牺牲了。
学习这篇课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昨天”,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热爱和珍惜。
学情分析:通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大部分孩子已经能自主运用习得的方法,认识生字。
十三岁,只比一年级的孩子大六七岁,孩子更愿意了解孩子的故事,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目标:1.认识:王、助、哨”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用“一边…一边…”造句。
4.在读中感受王二小智勇双全、不怕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珍惜现实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二小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1、谈话引入2、揭题,板书课题3、指导书写“王”二、整体感知,认识生字1、生自读课文2、认识生字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1.自由读课文2.找一找: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课文段落3.学习相应的段落。
(1)用“一边……一边……”写话(2)交流不懂的问题如:扫荡,埋伏圈等。
(3)观察插图,展开想象说话(4)指导朗读。
3、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王二小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根据回答板书。
五、拓展小结,情感升华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新词二、品读体悟,主题升华1.开火车读课文。
2、品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体会八路军的心情,想象八路军会说什么(2)指导朗读(3)出示句子“把”字句和“被”字句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4)句式练习3、配乐读全文,思考:为什么说王二小是一个小英雄?(1)指名回答(2)师小结三、拓展学习“小英雄”的故事四、指导书写板书设计:23、王二小聪明机智、勇敢的王二小╱╲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