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云南三支一扶公基备考人文知识:神舟飞船小知识的考点提炼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3
【公基常识】“载人航天工程”考点预测(1)天宫空间站:①组成: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货运飞船+神舟载人飞船。
②中国空间站第一阶段——关键技术验证(6次飞行任务):③中国空间站第二阶段——建造(6次飞行任务):(2)神舟十四号:①神舟十四号:2022年6月5日在甘肃酒泉发射,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二十三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三次载人飞行任务。
②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
③五个首次:Ø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载人任务。
Ø与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将首次迎来其他航天器“访问”。
Ø将在太空迎来神舟十五号飞船对接空间站,首次实现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在轨。
Ø将首次实现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
神舟十四号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同时在轨驻留,6名中国航天员齐聚太空。
Ø作为神舟十三号的应急首救援飞船,于2021年8月进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创造了待命长达7个月的纪录。
④我国首位在轨时间突破200天的航天员:陈冬。
⑤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水稻和拟南芥种子经历了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
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
(3)神舟十五号:①神舟十五号:2022年11月29日在甘肃酒泉发射,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②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
③太空会师: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乘组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乘组陈冬、刘洋、蔡旭哲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两个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进行首次在轨轮换。
其间,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和交接工作。
④三舱三船: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后,中国空间站将以独特造型,即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以及两艘载人飞船和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组成“三舱三船”的组合体,是中国空间站的最大构型,总质量近百吨。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简要对比载人宇宙飞行1.宇宙飞船宇宙飞船是指体积大并且能够载人从事多种试验活动的太空飞行器;它的特点表现为:(1)火箭助推,短期飞行。
(2)可以往返地面,一般为一次性使用;它的结构一般分为几个舱段,两舱和三舱结构,主要包括返回舱、轨道舱和服务舱,两舱一般没有轨道舱。
但是飞船的重点在于是轨道舱,而轨道舱承担着宇航员太空飞行过程当中的科学实验、进餐,休息以及体育锻炼等行为。
返回舱也被称为是密闭舱,服务舱其实就是仪器设备舱;目前最早研制宇宙飞船的国家是苏联的“东方号”,以及美国的“水星号”。
2.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短期在太空飞行的载人航天器,带有机翼并且能够像滑翔机那样在机场跑道着陆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它的特点表现为:(1)扮演军用卫星的侦查、导航以及通讯等任务。
(2)可拦截和捕获相应的军事任务。
(3)充当太空当中的中转站或者是转运站;它的结构主要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外贮箱三大部分组成。
轨道器主要是载人,而固体火箭助推器是为了增强动力,当上升到50千米的高空后会停止工作并于轨道器分离,通过回收修理可重复使用20多次。
外贮箱是这三部分唯一不能回收的,主要是载人;目前最早研制航天飞机的国家是美国。
3.空间站空间站是一种可供多名航天员,长期居住和工作的大型载人航天器;它的特点是:体积大,且飞行时间比较长,可承担较多的科研项目;它的结构一般分为密封的居住舱、对接过渡舱和非密封的资源舱;目前最早研制空间站的是前苏联的礼炮1-7号及和平号空间站。
目前,全世界由16个国家正在组装国际空间站。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流浪地球》中的科技考点今年春节《流浪地球》成为最大的热门影片,观影的小伙伴在被电影宏大场景和特效震撼之余,也纷纷感叹“脑子不够用”了。
在这不优秀的国产影片中,有很多高深的物理和天文知识,理解起来极度“烧脑”。
接下来从考试的角度,为大家奉上电影中的科技常识考点。
一、太阳和太阳系(一)太阳系在太阳系中,能称为大行星的天体有8个,根据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科技知识:神舟系列考点速记科技知识:神舟系列考点速记【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神舟系列考点速记》,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神舟系列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科技部分考察中的热点之一,为了提高大家对神舟系列知识的备考效率,现将该神舟系列的要点总结如下:一、神舟系列考点总结: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二、神州系列练习题1.【单选】关于中国实施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八号是对接中的一方B.神舟九号是对接中的一方C.嫦娥一号是对接中的一方D.标志着我国成为第四个独立完全掌握空间自动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1.【答案】A。
解析:2011年11月3日凌晨,在轨运行30圈的神舟八号飞船和在轨运行541圈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离地面高度为343公里的轨道上成功实施了交会对接,实现两航天器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这是中国成功实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世界上第三个完整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D项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为A。
2. 【判断】2013年6月11日神舟10号飞船成功发射,这是中国首次应用型太空飞行( )。
A.正确B.错误2.【答案】A。
解析:2013年6月11日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1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中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拉开序幕。
故本题说法正确。
3.【单选】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
关于神舟十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B.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C. 第一次将我国女航天员载人太空D. 是中国第4艘载人飞船3.【答案】B。
4、"神舟"飞天一、我国航天发展事业的发展:①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
②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③2008年9月15日,“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④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
⑤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王亚平、聂海胜、张晓光。
二、“神舟”五号是怎样升入太空又成功返回的?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顺利升入太空,安全航行21小时后,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平稳着陆。
三、“神舟”五号飞天,人们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一朝成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四、“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的意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人向太空进军)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五、“两弹一星”是什么?两弹: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
一星:人造卫星六、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祖国安全和世界的安宁,中国开始研制自己的核武器,把发展以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为代表的尖端技术放到了突出位置。
七、填空:1、(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2、(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3、(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八、1、“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2、邓稼先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验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被誉为“两弹之父”。
九、“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的意义?①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
③大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④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十、世界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
十一、我们中国人什么时候登上月球?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①中国国月球探测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期工程是向月球(发射探测卫星)。
神舟飞船中的物理知识及中考题型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主研制的载人航天器,其飞行过程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
在中学物理中也会涉及到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因此,可以通过神舟飞船来复习和巩固这些知识点,并且预测一些可能出现的中考题型。
1. 物理原理
神舟飞船的飞行过程涉及到许多物理原理,包括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等。
这些物理原理在中学物理中都有详细的讲解,对于复习和巩固这些知识点非常有帮助。
2. 中考题型
在中考物理考试中,涉及到的考点包括力、能量、机械波、电、磁、光等多个方面。
在与神舟飞船相关的考点中,可能出现的题型包括:力的合成、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磁感应等等。
这些题目可能是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或者简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掌握和练习。
总之,通过对神舟飞船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学物理中的相关知识点,并且为中考物理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 1 -。
最新神舟十二号相关知识点考点神舟十二号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是中国航天员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神舟十二号的相关知识点和考点,帮助读者了解这一航天项目。
一、神舟十二号的任务神舟十二号的主要任务是执行中国的空间站任务,为建设空间站打下基础。
它将搭载3名航天员,前往天宫空间实验室进行长期驻留,并进行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任务。
神舟十二号任务的成功将为中国未来的空间站建设提供重要经验和数据。
二、神舟十二号的特点和创新1. 空间站对接技术:神舟十二号将首次采用自主对接技术,与天宫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实现航天器与空间站的快速连接。
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将为中国航天工程带来极大的进展。
2. 航天员驻留时间:神舟十二号的航天员将进行较长时间的驻留,与前几次载人航天任务相比,驻留时间更长,这将为相关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3. 远程操作技术:在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后,地面控制中心可以远程操作和控制航天器和实验设备,实现更高效的任务执行。
4. 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神舟十二号在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方面做出了更多的保障措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神舟十二号的考点1. 神舟十二号的任务目标和重要意义;2. 自主对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3. 神舟十二号的航天员驻留时间和任务内容;4. 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保障措施;5. 神舟十二号与前几次航天任务的相似与不同之处;6. 神舟十二号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
总结:神舟十二号作为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承载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空间科学研究的希望。
神舟十二号的任务目标、特点和创新,以及相关的考点,对于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技术的应用和航天员的工作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神舟十二号的相关知识点和考点,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航天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航天小知识摘抄大全航天飞机是世界上第一种也是目前惟一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器,同时,它又是一种(多用途)载人航天器。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我国的运载火箭发射场有三个,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这3个发射场各有特点,承担着不同的发射任务。
1995年3月22日,俄罗斯宇航员波利亚科夫从和平号空间站返回地面,他在太空创造了连续飞行(438)天的纪录。
通信卫星是世界上应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卫星之一。
(美国)是最先发射成功通信卫星的国家。
航天是指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以外)进行的飞行活动。
从地球表面发射的人造卫星绕地球自由旋转而不落回地面,其旋转半径等于地球半径时所具有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其数值为7、91千米/秒;航天器摆脱地球引力围绕太阳运动应具备的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其数值为11、18千米/秒;使航天器摆脱太阳系引力飞向太阳系以外的空间应具备的速度称为第三宇宙速度,其数值为(16、63千米/秒)。
1963年6月,(前苏联)的(捷列什科娃)独立一人驾驶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证明妇女也能在太空正常工作。
我国第一艘神舟号试验飞船是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
把阿尔法磁谱仪送入太空进行人类探索宇宙形成奥秘的试验计划是由(丁肇中)主持制定的。
“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长征”3号甲是在“长征”3号的基础上改进而成。
火箭全长52.52米,火箭直径、整流罩均超过“长征”3号。
“长征”3号甲同样是三级液体助推火箭,一、二级为常规燃料,第三级为液氢液氧燃料。
第三级把直径由2.25米增大到了3米,并增加贮箱长度,推进剂由8.2吨增加到17.6吨。
整个起飞重量240吨,起飞推力300吨,其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由原来的1.4吨提高到26吨。
它是中国目前高轨道上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具有一箭多星和适应多种轨道卫星发射要求的能力。
关于今年神舟飞船可能公考的题目
关于今年神舟飞船可能公考的题目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题目:
1. 神舟飞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它的成功发射和返回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请谈谈你对神舟飞船的意义和影响的理解。
2. 神舟飞船的发射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严密配合,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发射失败。
请分析神舟飞船发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为什么?
3. 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在返回地球时需要经过大气层,此时会面临极高的温度和压力。
请分析返回舱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4. 神舟飞船的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与地球上有很大的不同,请谈谈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有哪些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航天员的身体和心理有哪些影响。
5. 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请谈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6. 神舟飞船的研制和发射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和技术支持,请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和吸引这些人才,以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7. 神舟飞船的发射和运行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请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平衡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其他领域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8. 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大胜利,请谈谈这一胜利对我国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形象的影响。
以上是一些可能的题目,仅供参考。
考生应该认真复习相关知识点,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常识】“神舟十三号”考点汇总一、新闻回顾1.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白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是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十三次飞飞行任务,同时也是3第八次载人发射任务。
2.2021年11月7日晚,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首次出舱活动,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着“飞天”舱外服进行舱外作业,航天员叶光富在舱内配合支持。
王亚平是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刘洋是神舟九号女宇航员,亦是中国首位登上宇宙的女航夫员。
3.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4.2022年1月8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空间站核心舱内采取手控遥操作方式,圆满完成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翟志刚在2008年执行过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并成为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 王亚平在2013年执行过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并首次进行了“太空授课”。
本次航行中,王亚平星中国女航天员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叶光富年龄最小,为80后,是首次执行太空任务的航天员。
三、主要任务1.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受控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实验;2.要进行2-3次出舱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空间站建设任务做准备;3.要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4.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的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5.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常识】“中国航天员”考点汇总一、杨利伟(神舟五号)2003年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二、费俊龙(神舟六号)2005年随神舟六号飞船和聂海胜一起执行为期五天的中国航天第二次载人飞船飞行任务。
三、聂海胜(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2005年10月,执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
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担任指令长。
2021年6月17日起,聂海胜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截至9月6日,聂海胜成为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四、翟志刚(神舟七号、神舟十三号)2008年9月的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担任飞船指令长,是第一位出能活动完成太空行走的中国人。
2021年10月16日,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五、刘伯明(神舟七号、神舟十二号)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
2021年6月17日与聂海胜、汤洪波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三人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六、景海鹏(神舟七号、神舟九号、神舟十一号)先后圆满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成就了三巡苍穹的中国奇迹.七、刘洋(神舟九号)2012年与景海鹏、刘旺执行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是中国首位升空女航天员八、刘旺(神舟九号)2012年与景海鹏、刘洋执行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九、王亚平(神舟十号、神州十三号)2013年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成功进行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2021年11月7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2021年12月9日,神内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十、张晓光(神舟十号)2013年6月11日,和聂海胜、王亚平乘神舟十号进入太空。
公考航天知识点总结航天事业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和支撑,也是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
为了更好地了解航天知识,为公考备战提供更为丰富的知识储备,下面我将从航天的发展历程,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为大家进行一次航天知识点的总结。
一、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航天事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苏联和美国都进行着探索太空的竞赛。
1957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斯普尼克一号”,开创了人类利用火箭技术进入太空的先河。
1961年,世界第一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号1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地球上第一个成功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载着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功登月,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登月的壮举。
此后,各国航天事业不断进步,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中国的航天发展也是与日俱增,2003年,中国成功完成了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二、航天科技的应用1. 通信卫星通信卫星是目前航天技术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它可以实现地面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使远距离的通信成为可能。
通过通信卫星,人们可以实现国际长途电话、电视直播、互联网接入等多种通讯业务。
2. 气象卫星气象卫星通过遥感地球大气、云层、地表等信息,帮助人们预测气象变化,进而做好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工作。
它对天气预报、气候研究以及农业、交通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3. 导航卫星导航卫星系统可以为航空、航海、车辆导航和定位等提供高精度的导航服务。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导航技术,包括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等。
4. 地球观测卫星地球观测卫星主要用于获取地球表面的地理、地貌、资源和环境等各种信息。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地球表面的高精度监测和观测,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神舟飞船”的相关知识一、简要介绍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空间载人飞船。
神舟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结构,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飞船与国际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和东风着陆场。
二、神州一号至神州十七号1-4.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一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神舟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在太空中共飞行了21个小时。
神舟一号到四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还在初期,再加上暂时还不具备载人的能力,所以在考题中出现的很少,咱们不做详细解释。
5.神舟五号飞船作为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发射升空。
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其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
6.神舟六号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发射升空,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2005年10月1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搭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10月17日,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常识】“神舟十二号”考点汇总【神舟十二号】一、新闻回顾1.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15时54分,神舟十二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这是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十二次飞行任务,同时也是第七次载人发射任务。
3.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顺利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
这是神舟飞船首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二、重大突破——五个首次1.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最快能实现发射后6.5小时与空间站对接。
2.首次实施绕飞空间站井与空间站径向交会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交会能力得到加强,在本次任务中首次开展绕飞和径向交会对接试验。
【2021年9月16日,神舟十二号裁人飞船与天宫空间站的天租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并成功进行了“径向交会实验”。
】这个区别王神舟十三号的径向交会对接3.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实现在轨停靠3个月。
4.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在神舟十二号之前,载人飞船都从固定的轨道返回地球,本次载人飞船返回高度从固定值调整为相对范围,提高载人飞船返回适应性和可靠性。
5.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神舟团队开创了天地结合的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即携带两艘飞船进场,由一艘船作为发射船的备份,作为遇到突发情况时肮天员的生命救援之舟。
三、乘组人员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备份航天员为瞿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其中,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汤洪波是首次飞行。
航空航天基本知识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军事、文化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实力和地位的象征。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航天小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航天小知识1、事实上,进入太空的第一个物体是V2导弹,第一个进入轨道的才是苏联卫星2、你以为大气上届真的只有120km么?你错了,直到6000千米处都有氧原子,也就是说,现在的多数卫星在很多年以后会被大气阻力减速并且拖回地面3、天体运行的轨道都是椭圆的,所以我们有两个名称近拱点和远供点顾名思义,近拱点就是里星球最近的点,远供点正好相反还有奇特现象这涉及到惯性,理论就不说了,运行到远供点时飞船的速度会增加,而转回近拱点是速度会变慢4、航天器是怎么变轨的?它们进行变轨的方式是霍曼转移。
两个高度不同的轨道间转移经常用到的一种方式是霍曼转移,霍曼转移所用的轨道是一近地点在较低高度、远地点在较高高度的椭圆轨道。
如想了解更多,请百度霍曼转移5、对接?你以为真那么难?两个长10米的物体在浩瀚太空对接的容错率是多少呢?反正一次性100%直接成功太难了。
我们的飞船都有rcs系统用于姿态微调,rcs系统通俗理解就是在飞船上装很多喷口,歪了就喷,就这么简单。
6、茫茫太空确定自己应该保持的姿态?陀螺仪是答案陀螺仪,是一种用来感测与维持方向的装置,基於角动量不灭的理论设计出来的。
陀螺仪主要是由一个位於轴心可以旋转的轮子构成。
陀螺仪一旦开始旋转,由於轮子的角动量,陀螺仪有抗拒方向改变的趋向。
陀螺仪多用於导航、定位等系统。
7、地球同步轨道的高度是35800千米,顾名思义,他运行一周的时间和地球自转的时间相同,和地面保持相对静止。
同步轨道有很多用途,主要是用于通讯和定位,理论上只需要三颗就可以完成全球通讯,除了同步轨道,还有一种极轨道,他的轨道倾角是90度,多数勘测和定位卫星使用极轨,他能实现覆盖全球的扫描8、其实,运载火箭主打两种燃料,液氧液氢和液氧煤油。
助推火箭、1、2级火箭多数是液氧煤油火箭。
航天小知识摘抄丨最新中国航天知识汇总一、航空常识1.中国首个“中国航天日”:2016年4月24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
3.中国航天事业包含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
二、空间技术1.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
2.运载火箭:我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3.航天器发射场: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海南四个发射场。
4.航天测控:航天测控网由多个测控站、测控中心和通信系统构成。
5.载人航天:(1)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
(2)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3)2008年9月25日~28日,25日晚神舟七号于21:10分发射,三名宇航员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27日16:30分翟志刚成功完成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
2011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2012年,神九发射。
手动交会对接控制系统,中国首次将女飞行员送入太空,也实现多名字宇航员在太空的长期停留。
2013年,神十发射。
首次太空授课,航天员在天宫一号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
(4)载人航天计划三步走: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
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
三、空间应用1.人造卫星的分类:按照功能或应用分类:通信卫星、遥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
通信卫星:我国于1984年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命名为东方红2号。
关于神州的知识考点
关于神州的知识考点可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神州飞船的发射顺序和时间:神舟一号至神舟十一号的发射时间、顺序和特点。
2. 神州飞船的组成和特点:神舟飞船采用三舱一段的结构,包括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3. 神州飞船的航天员:包括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的航天员及其主要任务。
4. 神州飞船的意义: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突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
5. 神州飞船的回收:神舟飞船的回收地点位于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这是神舟飞船的一个重要环节。
6. 神州飞船与天宫对接: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等飞船与天宫一号、天宫二号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7. 神州飞船的未来发展: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进,神州飞船未来将继续承担更多的科学实验和探索任务,为人类探索太空和推动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对神州飞船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更好地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之航天大事(一)中国航天发展的四大里程碑(1)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他最先开始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
不幸火箭爆炸,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但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
(2)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 号”成功升空。
(3)载人航天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4)深空探测-嫦娥奔月2007年10月24日,随着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此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相继发射,并成功对接。
(二)20世纪航天发展历1.20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理论研究阶段)1956年2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1958年1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1958年至1967年)发展规划纲要。
1964年6月,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67年1月,“和平二号”固体燃料气象火箭试射成功。
2.20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初步探索阶段)1970年4月,“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5年11月,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
卫星按预定计划于29日返回地面。
1984年4月,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1986年2月,中国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
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1988年9月,中国发射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
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3.20世纪九十年代(发展成熟阶段)1990年7月,中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1991年1月,中国第一枚120公里高空低纬度探空火箭——“织女三号”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发射场发射试验成功。
【导语】云南中公教育为考生们汇总了云南三支一扶考试行测的相关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今天云南中公教育老师为大家介绍的是:2020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常考的盛唐边塞诗人及名作。
在三支一扶考试中,人文常识属于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人文常识主要包括两大部分,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近年来,随着考试难度的不断增加,这两部分常常结合在一起综合进行考察。
其中,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就是考察的热点之一,为了方便大家掌握这部分内容,笔者对有关的知识进行梳理,助大家考试一臂之力。
中公三支一扶的老师今天为大家讲解公共基础知识中的人文知识《常考的盛唐边塞诗人及名作》,帮助大家备考三支一扶公基部分。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高峰期,其中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他们每个人的代表作是文学常识考点之一,基本风格为: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一、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2020云南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常考的盛唐边塞诗人及名作高适这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当时他在睢阳,送别的是当时有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但是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很少。
曾经有诗人说:“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
”当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
但是这首诗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二、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本诗为慨叹边战不断,当时国家没有名将的边塞诗。
第一句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第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第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神舟系列导语:时光如梭,转瞬已是8月了,不少考生都在为2018年公务员考试准备着。
相应的考生关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若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完美的解决不仅会让考生难以静下心来备考,甚至会影响到职位的选择。
在此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考生常见问题,并加以解答,希望以此助考生一臂之力。
一、中国航天921计划—中国有人操纵宇宙飞行计划:(一)921-1即第一阶段:由若干无人操纵和有人操纵的任务组成。
目的是论证宇航员在近地轨道的飞行以及他们的安全返回技术。
神舟六号是921-1计划的最后一次试验。
(二)921-2即第二阶段:太空行走、交会和对接测试。
时间计划为2006-2015年。
神舟七号应为921-2计划的开始。
(三)921-3即第三阶段:最终会建造约20吨的空间站。
预计在2020年前完成。
二、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一)神舟飞船升空史1,1999年,发射第一艘不载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2,2003年,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是1961年前苏联加加林)3,2005年,神舟六号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费俊龙、聂海胜);4,2008年,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航天员:翟志刚(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刘伯明、景海鹏;(世界太空行走第一人:1965年3月前苏联列昂诺夫) 5,2011年,神舟八号成功对接天宫一号(未载人);6,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山西运城人)、刘旺、刘洋(中国第一位女航天英雄);7,2013年,神舟十号搭载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中国女航天员在太空授课,再次进入天宫一号进行科学实验。
2020公共基础知识考点:航天知识在事业单位考试的常识题目中,有一类常识——航天知识,是各地都特别愿意考察的。
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快速的前进,这类题目考察的比率也在明显的提升。
今天我们就来整理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一、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并不算早,1970年4月24日,我们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起步。
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弘扬航天精神,2016年确定了以4月24日为中国首个航天日。
二、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了四个航天基地,分别是:甘肃酒泉发射基地,山西太原发射基地,四川西昌发射基地,海南文昌发射基地。
酒泉发射基地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太原发射基地是中国第二个航天发射中心。
西昌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中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卫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
文昌发射基地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
目前承担过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的发射任务。
三、目前,中国的推进器的名字统一命名为长征。
2016年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发射了长征七号货运火箭和长征五号火箭,其中长征五号火箭是目前我国推力最大的火箭。
四、我们的载人飞船也是统一命名的——神舟号。
中国是继美国、苏联后的第三个掌握自主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是2003年神州五号,将宇航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
神舟六号实现了多人多天,神舟七号实现了太空行走,神舟九号三位宇航员进入了天宫,也是首位女宇航员飞天,神舟十号实现了太空授课,2016年的神州十一号,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在天宫实验室中工作生活了30天。
五、中国的探月工程从2003年启动以来,已经发射了三颗探月器。
分别是嫦娥一号,二号,三号。
嫦娥二号在探月完成之后成为了太阳的卫星。
2020云南三支一扶公基备考人文知识:神舟飞船小知识的考点提炼
【导语】为考生们汇总了云南三支一扶考试的相关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学习。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2020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备考人文知识:神舟飞船小知识的考点提炼,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吧!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截至2019年4月24日,神舟飞船、天舟飞船正在进行正(试)样产品组批生产。
考法例题:
神舟五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关于神舟五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中国第4艘载人飞船
B.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C.第一次将我国女航天员载入太空
D.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答案】B
【解析】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神九发射,中国首次将女飞行员送入太空,CD错误。
神一至神四,无人上天;神五首次载人:杨利伟,A 项错误。
我国的所有神舟系列飞船均在酒泉发射,本题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