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全册体育与健康表格式教案-第四课1.新广播操(6-8)节2.游戏:改换目标 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15.59 KB
- 文档页数:2
三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小学三年级体育课上册教案全册(表格版) 时间:45分钟目的:1、发展学生速度素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2、培养学生齐心协力的集体主义精神。
3、发展速度,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一、课堂常规:1、XXX、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1、四列横队,体操队型。
2、队列练。
3、小型徒手操。
4、专项准备活动。
三、基本部分:1、技巧练:前滚翻起立,接球。
2、游戏:障碍赛跑。
四、放松:1、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场地设计:四个小皮球,四个标志物。
教学回顾:本节课通过技巧练和游戏的方式,达到了发展学生速度素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协调能力的目的。
建议在后续课程中继续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
本次课程旨在巩固和提高前滚翻的技术,同时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平衡感觉和协调灵敏等素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勇敢创新的品质。
课堂组织方面,教师应清晰地表达要求,学生应站成四列横队,认真听讲,注意准备活动内容和任务。
在技巧部分,本课程将教授不同开始姿势的前滚翻,并复前滚翻起立、接球等动作方法和要领。
教师将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进行分解和示范,然后给学生个别指导。
学生将认真听讲,集体练,并分组练,最后找学生表演。
在游戏部分,本课程将进行障碍赛跑,游戏者需要在比赛中完成规定的动作,小裁判将评定动作是否正确。
每个队员的比赛次数应相等。
教师将讲解游戏规则,学生将练比赛并分组比赛。
最后,在放松、小结和下课环节,学生应进行神饱满的动作,轻松整齐一致。
教师应总结本次课的情况,并下课。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本次三年级体育课的内容包括徒手操和游戏,旨在发展学生各个部位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身体姿势和集体精神风貌,以及快速奔跑的能力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和集体意识。
课堂常规包括四列横队和体操队型,教师需要清晰地表达课堂要求和任务,并讲解徒手操的动作和要求。
三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指导思想本教学计划旨在贯彻素质教育目标,将学生健康贯穿于课堂实施全过程,关注五个研究领域目标的达成,始终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结合本地区、本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场地设备条件,确定学年教学内容和各项教材的时数比例。
教学内容时数比例必须符合健身性、实践性、兴趣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原则。
本册教材包括体育保健常识、走和跑、跳跃、投掷、滚翻与平衡、小球类、基本体操、乡土体育和选学内容。
三、德育要求将德育放在首位,从小抓起,打好基础,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体育课中渗透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
以发展全体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作为出发点,确立以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在动作的协调性方面,骨骼肌有了一定的发展,因而运动感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简单的动作有所控制,动作的精确性、灵巧性进一步增强。
心理方面,能够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逐渐学会比较、分析、观察事物的特点,发现各部分的关系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社交方面,学生与同伴交往的时机更多,交往形式开始变得较为复杂,在与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同学的活动,越来越关注同龄群体的评价、赞同和指导。
五、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搭配及方法的更新,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2、在课前布置预内容,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器材,尤其是自制器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及时取得教学反馈信息,以改进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根据差异性确定研究的目标和评价方法。
六、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研究领域:乐于研究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运动动作,向家人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
4、语言、行为举止要得体(说话声音清晰、礼貌待人、不打闹、不乱扔垃圾等)。
三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1.2 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的定义和意义。
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运动建议。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示范法:展示体育运动的具体动作。
互动法:学生分享自己的体育运动经验。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讨论体育与健康的意义。
讲解体育运动的好处: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等。
示范体育运动:展示具体动作和技巧。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育运动经验和感受。
1.5 作业与评价学生完成一篇关于体育运动好处的短文。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第二章:基本运动技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
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动作。
提高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2.2 教学内容基本运动技能的定义和分类。
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动作要领。
常见运动项目的技术要求和训练方法。
2.3 教学方法示范法:展示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动作。
纠正法:指导学生纠正错误的动作。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和指导。
2.4 教学步骤讲解基本运动技能的定义和分类。
展示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动作要领。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和指导。
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指导他们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2.5 作业与评价学生完成基本运动技能的练习任务。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第三章:团队运动与竞技体育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团队运动与竞技体育的规则和技巧。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体育意识。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3.2 教学内容团队运动与竞技体育的定义和分类。
常见团队运动项目的规则和技巧。
竞技体育的道德规范和公平竞争原则。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团队运动与竞技体育的规则和技巧。
示范法:展示具体动作和技巧。
竞技法:组织学生参加竞技比赛。
3.4 教学步骤引入团队运动与竞技体育的话题。
教案一:身体决定我的生活一、教学目标1.认识自己身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功能,了解自身的特长和不足。
2.了解身体的正常运动需要适当的休息和饮食。
3.培养学生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身体的基本特征和功能2.良好的生活习惯3.每天适量运动和休息,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三、教学重难点1.身体的基本特征和功能2.良好的生活习惯四、教学准备教学反思:了解身体决定我的生活,从身体的基本特征及功能的介绍开始,向学生灌输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步骤一:引入1.教师放一段有关身体的动画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教师问:“大家都有自己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有什么特征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步骤二:学习1.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解释身体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如头部、四肢、五官等。
2.教师请学生跟着自己动作,感受身体的不同部位。
3.教师向学生讲解身体需要正常的运动和休息才能保持健康,饮食也需要适量。
教师给学生举例,如每天锻炼半小时,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饮食方面注意均衡等。
步骤三:实践1.学生分组,每组讨论并列举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2.学生从自己日常生活中选出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并用50字以上的文字写出来。
步骤四:总结学生通过听课和实践,加深了对身体的认识,也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教案二:健康的饮食一、教学目标1.认识三餐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的不同作用。
2.学习正确分辨垃圾食品与健康食品。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1.三餐的重要性2.健康食物与垃圾食品的区别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教学重难点1.健康食物与垃圾食品的区别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四、教学准备步骤一:引入1.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包括水果、蔬菜、快餐等,让学生提问并回答它们的作用和区别。
2.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每天都吃三餐吗?吃饭的时候你们都吃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步骤二:学习1.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不同食物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三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教案王家园学校张如三年级《体育与健康》下册教学计划一、对体育新课程的认识与分析1.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3.新课程体育教学具有“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校体育是以“增强体质为中心”,比较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而新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健康不仅是没有病或不虚弱,而且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将加快学校向“健康育人”的终身体育观念转变的步伐,明确指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着眼于普遍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质水平、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完善以“动”为主的课程体系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三维健康”的课程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的推动素质教育在学校全面实施。
4.主体地位真正确立,被动学习方式逐渐减少。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已不是现代教学的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更受重视,因而教师要摒弃就教而教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的、静态的学习;转变到主动的、动态的学习,发扬学习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发挥。
而学生的主体意识经常会处于不稳定阶段,有的学生由于缺少学习体育的良策及刻苦精神,往往屡遭挫折,使自已的情绪低落,进取心减弱,甚至自暴自弃,不想学习,这时教师应努力从“教”的角度去唤起,比如说可以教材简单化、细微化,增强学生“学”的意识,使学生由潜在的发展主体转变为现实的发展主体,教师应总结教学经验,让学生知晓体育学习的目标,并制定适于学生各种特点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自觉克服困难、主动参与锻炼,在练习中发现自己的潜能,产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使自己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
第1、2、3课时走跑交替学习目标:在小组活动中学会按顺序使用同一场地。
发展学生的跑的能力。
学习内容:跑走交替、游戏学习步骤:一、积极游戏,巩固集队1、组织学生集队和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快快集合。
3、组织学生复习广播操。
学生活动:1、按要求进行快速地集队,并听老师的口令复习看齐、报数。
2、按要求进行自主活动和游戏快快集合的互动。
3、认真听口令复习广播操,改进第四节的动作。
组织:自由分散、四列横队二、跑走交替,学会交往教师活动:1、带领学生进行跑走交替、柔韧练习。
2、和学生一起领会跑走交替的要求。
3、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跑走替。
学生活动:1、跟随老师进行按图形进行跑走交替,体验自然放松的慢跑。
2、了解分组进行跑走交替的要求,知道如何来按顺序使用同一场地进行练习。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跑走交替。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柔韧放松。
组织: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短绳第4课时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一天的学习,锻炼与休息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是学生明白规律的生活史儿童少年适应外部环境和机体内部稳定所必须的,它对促进学生身心发育,提高学习效率,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养成生活作息有规律的习惯。
教学难点:作息有规律的好处;掌握锻炼、学习、睡觉作息时间安排的科学方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新课导入:让每个学生说一说每天自己的生活作息时间表。
出示课题: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一天的学习,锻炼与休息一、作息时间有规律的好处生活作息有规律,是指遵守合理的生活制度,妥善安排学习,锻炼与休息的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劳逸结合的好处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
二、锻炼、学习、睡觉作息时间安排的科学方法1、学习——日常的学习负担主要决定于上课和自习时数,学习负担过量往往是破坏一日作息制度的重要原因。
如学习时间过长,会使睡眠及户外活动不足,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久之会对学生身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规定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
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48课时)【含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总10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最新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案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掌握学校健康活动的进程,调整和确定学校健康教育和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逐步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以“陶行之”生活教育主流思想为指导,以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据,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标,把“生活教育”的理念全面渗透到新课程实践中,并以学科生活化的“六个特质”全面引领教学工作;实施优质教育,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组织实施、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都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重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的激发,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的意识,积极的投入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中去。
二、教学目标:在《新课标》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运动参与: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即乐于向学生或老师展示自己学会的简单的运动动作,如:劈叉,做桥等等。
运动技能:能在学会一些简单动作的同时还可以说出说出所做身体各部位简单动作的术语,如转头、侧平举、体侧屈、踢腿等说出所做简单的全身动作的术语,如蹲起、踏步、滚动、跳跃等;掌握一些体操的单个动作;掌握球类的牌球与运球动作;让学生自己一些安全进行体育活动的常识;通过一些游戏,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
身体健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初步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在徒手操、队列等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通过多种游戏发展位移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3 4基本部分一、第八套播送体操〔1—8〕节:(全套练习)重点:各节的动作要领及要求。
1、教师讲解动作要求和方法。
2、教师做完整的正确的示范。
3、教师个别指导。
4、找好学生做表演。
1、学生认真听动作要领和方法学生练习。
2、分组练习。
3、动作一致,精神饱满。
3418 中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大方。
二、游戏(春种秋收)规那么:1、必须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击掌后第二个人才能起跑。
2、交换物必须放在卷内,如,滚出圈外要拾回来放好在继续跑。
1、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那么。
2、教师做正确的示范。
3、教师正确评定胜负。
1、学生认真听游戏的方法和规那么。
2、学生练习。
3、分组比赛。
2310 中结束部分一、放松二、小结三、下课1、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情绪饱满。
2、下课。
1 2 小场地设计小沙包—20个四个标志物教学回顾体育课教案时间第四周第二节课型一课时内容游戏课;1、穿称门;2、加球接力;目的1、开展学生速度素质,提高快速反映能力。
2、培养学生齐心协力的集体主义精神。
3、开展速度,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体育课教案体育课教案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1、队列练习:2、拍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四列横队,休操队型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讲解队列练习的要求。
4、师生一同练习。
1、学生站四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关查。
3、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
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
11210 小基本部分二、韵律操:重点:动作准确性。
三年级一班体育与健康(1)2014、2第一课时课题, 体育锻炼有益身体健康,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水锻炼身体,坚持做广播操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阳光、空气、水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到大自然中锻炼体魄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和适应外界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水的自然条件去锻炼身体,使身体发育得更健美,体质更强壮,促进消化吸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难点, 阳光、空气、水对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好处。
教学内容及过程, 新课导入:阳光、空气、水都是自然因素,充分利用这些因素锻炼身体,不仅有利于人体更好的适应外界生活环境,而且可以增进身体健康,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出示课题:体育锻炼有益身体健康,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水锻炼身体,坚持做广播操一、阳光、空气、水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及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1、阳光——阳光中有大量的紫外线,它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预防软骨病。
阳光中有大量的红外线,它可增强人体的体热,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适量的阳光照射,能振奋人的精神,增加食欲,睡眠也格外香甜。
2、空气——利用空气可以改善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提高对气温变化的适应性。
经常利用冷空气刺激,可以促进机体产热和散热的生理活动,锻炼自我调节提问的能力,一旦遇到骤然变化的恶劣气候,身体也能适应,不致生病。
新鲜冷空气的适当刺激,对人体的呼吸器官是很好的锻炼,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等疾病,同学们应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养成常年坚持户外活动的良好习惯,坚持做广播操的意义就在于此。
3、水——坚持利用冷水进行锻炼,可以改善身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使皮肤润滑柔韧,富有弹性增加肌肤的美感。
利用冷水进行锻炼可以从夏天擦浴开始,逐步过渡到冷水冲淋,水的温度、擦洗的时间以及变换水温的速度,都应根据本人的健康状况决定。
三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竞争意识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意志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知识: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包括运动项目、规则、场地等。
2. 运动技能:学习基本的跑步、跳远、投掷、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技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运动技能的熟练运用,团队协作的默契。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展示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2.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运动技能。
3. 比赛法:组织学生参加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游戏法:运用体育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4. 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情况。
六、教学准备1. 体育器材:篮球、足球、乒乓球、跳绳、毽子等。
2.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台等。
3. 教学课件:体育知识PPT、运动技能教学视频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体育知识导入,学习跑步和跳远。
2. 第二周:学习投掷和篮球基本技能。
3. 第三周:学习足球基本技能和团队配合。
4. 第四周:学习乒乓球基本技能和竞技规则。
5. 第五周:学习跳绳和毽子,进行体育游戏。
八、教学活动设计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慢跑、关节活动等,预防运动损伤。
2. 主体活动:按照教学进度,引导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并进行团队练习。
3. 结束活动:进行简单的体育游戏,放松学生身心。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方法,确保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最新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案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掌握学校健康活动的进程,调整和确定学校健康教育和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逐步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以“陶行之”生活教育主流思想为指导,以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据,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标,把“生活教育”的理念全面渗透到新课程实践中,并以学科生活化的“六个特质”全面引领教学工作;实施优质教育,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组织实施、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都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重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的激发,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的意识,积极的投入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中去。
二、教学目标:在《新课标》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运动参与: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即乐于向学生或老师展示自己学会的简单的运动动作,如:劈叉,做桥等等。
运动技能:能在学会一些简单动作的同时还可以说出说出所做身体各部位简单动作的术语,如转头、侧平举、体侧屈、踢腿等说出所做简单的全身动作的术语,如蹲起、踏步、滚动、跳跃等;掌握一些体操的单个动作;掌握球类的牌球与运球动作;让学生自己一些安全进行体育活动的常识;通过一些游戏,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
身体健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初步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在徒手操、队列等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通过多种游戏发展位移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心理健康:体验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心理感受,如紧张、兴奋等;体验体育活动中身体疲劳时的心理感受。
三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第一篇:三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三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学习内容:1复习广播操 2、50米迎面接力跑学习目标:运动参与: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各种方式的锻炼。
运动技能:明确1-4节广播操的动作要领,并能熟练做好;在接力跑中学会迎面接棒动作,做出引棒、接棒的姿势。
身体健康: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跑步姿势。
心理健康: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能够充分地展现自我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社会适应:形成团结合作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握棒的姿势学习步骤:一、开始准备部分1、教师整队,重新组合排队。
2分2、提出室外课的课堂常规要求。
1分3、体育委员复习一次整队,其余学生努力配合。
2分4、复习立正、稍息、向右看齐。
并请学生示范,说出各个动作要领。
4分二、复习1——4节广播操 15分1、请同学们说说各节操的名称。
2、学生演示一遍。
3、教师重点讲述第二节操,示范前4拍的手臂摆动动作及脚步的移动位置,学生模仿练习。
4、两人为一组,通过互查,提高动作质量。
5、集体练习两遍,教师来回巡视。
三、50米迎面接力跑 10分1、把学生集中在教师的两侧,讲解跑得组织方法,距离是50米。
分别设在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跑道,两组面对面进行。
2、示范接棒的姿势,引棒的注意点,选出一位学生练习,其余学生观察。
3、把学生组织在跑道上,先进行尝试练习。
4、集中分析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
5、比赛3次,评出最高运动奖、最高姿势奖,最高纪律奖。
四、放松 5分1、关节放松2、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情况,肯定学生在课中的表现。
3、告诉学生今天的锻炼,可能会出现关节的疼痛,是正常现象,是暑假里缺少锻炼的原因,鼓励学生要养成坚持锻炼的意志。
4、师生再见。
五、教学反思50米迎面接力跑是学生都会积极参与的的活动,因此教师不必为提高学生的兴趣而多动脑筋,而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传接棒的动作和正确的错肩方法,所以要把握住重点,突出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提高传接棒动作。
三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三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新的课程锐意改革,全面地贯彻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目标。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就时刻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堂实施的全过程,要关注五个学习领域目标的达成,有目的,有计划,有侧重地灵活实施,始终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本地区、本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场地设备条件,选择确定学年教学内容和各项教材的时数比例。
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必须要符合健身性、实践性、兴趣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原则。
本册教材体育保健常识10时数,走和跑共10时数,跳跃5时数,投掷6时数,滚翻与平衡5时数,小球类6时数,基本体操4时数,乡土体育5时数,选学内容12时数。
三、德育要求把德育放在首位,从小抓起,打好基础,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体育课中渗透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
以发展全体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作为出发点,逐步改变以群众体育为主的教学思想,确立以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身体发展特征:三年级学生在动作的协调性方面,骨骼肌有了一定的发展,因而运动感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简单的动作有所控制,动作的精确性、灵巧性进一步增强。
心理发展特征:能够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
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渐学会比较、分析、观察事物的特点,发现各部分的关系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社会交往的特征:学生与同伴交往的时机更多,交往形式开始变得较为复杂,在与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同学的活动,越来越关注同龄群体的评价、赞同和指导。
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搭配及方法的更新,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