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负荷均衡参数实施
- 格式:docx
- 大小:17.78 KB
- 文档页数:4
LTE负荷均衡技术测试分析案例【背景介绍】随着网络建设,如何更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提升用户感知越来越重要,负荷均衡功能用来平衡小区间、频率间和无线接入技术之间的负荷,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负荷均衡功能根据服务小区和其邻区负荷状态合理分配小区运行流量、平衡整个系统的性能并有效地使用系统资源,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稳定性。
图 1-1为负荷均衡的原理图:当Cell1负荷大于Cell2时,通过切换、重定向等方式将用户均衡到Cell2中,从而达到平衡小区间负荷的目的。
图 1-1 Load Balancing原理负荷均衡可以由OMC开关灵活控制。
根据开关的配置,此功能有三种状态:负荷均衡功能关闭,负荷均衡功能打开(基于UE盲切换方式),负荷均衡功能打开(基于UE测量切换方式)。
负荷均衡功能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测量阶段、判决阶段和执行阶段。
如图1-2所示:图 1-2 Traffic Load Balancing Stages在测量阶段:负荷均衡模块持续监控和更新服务小区的负荷状态和相邻小区的负荷状态。
如果存在X2接口,每5秒通过X2接口获取异站邻区负荷信息,或者通过内部消息获取同基站邻区负荷信息。
如果UTRAN系统支持RIM过程,通过S1口的RIM过程获取UTRAN系统邻区负荷信息。
在判决阶段:负荷均衡模块根据测量阶段收集的测量信息判断服务小区是否是处于高负荷状态。
如果服务小区处于高负荷状态,负荷均衡执行阶段将被触发。
否则,会重复进行负荷测量阶段和判决阶段。
在执行阶段:服务小区处于高负荷状态。
服务小区中的某些用户设备被选中去执行A4(LTE内的负荷均衡)或B1(系统间的负荷均衡)测量,根据UE的测量结果,将选出用于切换的UE切换到低负荷邻区。
在盲切换的条件下,UE直接被切换到低负荷邻小区。
无线资源的负荷(即小区的PRB利用率)是这个阶段进行负荷均衡唯一要考虑的负荷因素。
【现象描述】:日常优化中发现已扩CA扇区的校园站点BB-禹会区-蚌埠汽车管理学院-ZFTA-440113-51和BB-禹会区-蚌埠汽车管理学院CA-ZFTA-440113-3存在1.8G和2.1G的PRB负荷不均衡现象。
LTE网络负载均衡技术及参数优化张政雄(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隊公司武汉市分公司,湖北武汉430010)摘要:目前热点区域L I E基站的多栽波采用负栽均衡的方式,保证用户平均分布,达到负荷分担的目的。
文章从多栽波 负栽均衡原理、负栽均衡的触发和停止、负栽均衡参数优化、负栽均衡效果评估四个方面对负栽均衡技术进行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LTE;多栽波;负栽均衡;参数优化中图分类号:T 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31(2018)04-0222-02随着4G业务的快速发展,部分LTE基站已完成了二载波 甚至三载波的小区扩容,以满足大量用户的接入。
部分小区 的用户数或PRB利用率已接近容量极限,而二载波和三载波 小区的资源使用率却很低。
因此,如何均衡小区间、载波间的 负载,提髙系统资源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负载均 衡技术的原理入手,分析和探究负载均衡发生的过程及相关 参数的优化。
1多载波负载均衡原理移动性负载均衡(Mobility Load Balancing,简称为负载均 衡MLB)是指eNodeB判断小区的负载状态,当小区处于高负 载状态时,将部分U E转移到低负载小区,均衡异频之间的负 载。
LTE负载均衡分为三个阶段:触发负载均衡、均衡用户选 择、负载均衡执行,这三个阶段循环进行。
在触发负载均衡阶段,系统判断本小区的负载高低并与 负载均衡启动门限进行比较,判断本小区是否进入高负载状 态并启动负载均衡机制,之后本小区与目标小区进行小区间 负载信息交互,以确定负荷均衡实施是否开始;在均衡用户选 择阶段,系统按照一定门限选择合适做负荷均衡的用户,进行 异频测量;在负载均衡切换执行阶段,系统根据异频测量结果 向选定的用户下发选择合适的目标邻区,指示用户从负载较 高的小区转移到负载较低的小区。
LTE负载均衡流程如下图所示:2负载均衡的触发和停止负载均衡的触发可以采用PRB利用率模式或者用户数模 式触发。
LTE 系统的移动负载均衡技术摘要—在本文中我们提出的仿真结果表明,一个基于自动调节切换门限的简单的分布式同频负载均衡算法能显著降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中的呼叫阻塞率,并提高蜂窝边缘的吞吐量。
【关键词】LTE 负载均衡 切换 SON 无线电资源管理(RRM)简介负载均衡的描述为,将过载小区的负载分配给轻载的相邻小区使整个网络的无线资源运用更有效率。
在本文中,我们所关心的是同频负载平衡机制,它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测量反应时间,并能在长期演进网(LTE )中以最低的额外信令实现。
有很多方法可以重新分配小区之间的负载。
一种方法是通过修改导频功率来调整小区的覆盖范围[1]。
一个更强的导频功率实际上可以允许更多的远距离的用户进入小区,从而达到增加覆盖范围的目的。
然而,自动调节小区覆盖范围冒着可能会造成覆盖漏洞的风险。
另一种重新分配小区负载方法是修改两个相邻小区之间的切换区域。
这种方法被称为移动负载均衡(MLB )。
移动负载均衡的规则是一偏置切换测量值来调整切换区域,致使超载小区的边缘用户切换到负载较轻的相邻小区,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2]。
其结果是在呼叫阻塞率的降低和蜂窝边缘的吞吐量的提高。
由于小区间负载分配自动的被完成,这种技术是自组织网络(SON )算法的一种。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在第二节中将介绍一个简单的分布式负载均衡算法;在第三节中,将介绍一个仿真模型并给出仿真结果;最后的结论将在第四节给出。
移动负载均衡根据文献[3],切换可以被许多事件所触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只涉及一个特定的事件,这个事件被称为事件A3,触发事件A3是当一个特定用户检测到一个相邻小区的信号质量比当前服务小区的好时进行切换触发。
这个触发条件可以被描述为公式(1),其中i 和j 分别是当前小区和相邻小区,Mi 和Mj 分别是用户测量到小区i 和j 的信号强度,()O f i 和()O f j 分别是小区i 和j 的频率fi 与fj 的频率偏移,()cs i O 是服务小区的小区偏置,(),cn i j O 是小区i 对j 的小区偏置,ξ和η分别是一个滞后术语和一个固定的偏移量。
LTE负荷均衡优化案例1.背景随着LTE网络的发展和4G 用户的快速逐渐增长,热点区域小区负荷也逐渐升高,用户的不均匀分布导致部分小区出现高负荷情况,热点区域小区均匀覆盖和单载波已经不能保障用户的需求,小区间覆盖伸缩和双载波部署越来越重要。
目前通过覆盖调整、参数优化、负荷均衡、资源扩容等方式需要在热点区域展开,以提升网络容量。
2.高负荷定义2017年6月电信集团发布了《中国电信LTE800M全覆盖网络评估办法指导意见》,指导书意见中给出了L1800M和L800M的扩容标准如下:备注说明:集团只给了20M/5M的扩容标准,下表中15M/3M/1.4M带宽的扩容门限都低价值小区,一周中存在3天自忙时同时满足上述《中国电信集团4G扩容标准》中扩容条件一、扩容条件二以及扩容条件三的组合,则需要增加载波扩容。
2、L800M扩容标准:一周中存在3天自忙时同时满足上述《中国电信集团4G扩容标准》中扩容条件一+扩容条件二+扩容条件三的组合,则需要增加载波扩容。
3.高负荷小区优化思路和原则3.1优化思路3.2优化原则3.2.1参数优化调整原则4.1 、射频优化调整( 1)参考信号功率调整。
通过调整功率扩大和收缩小区覆盖范围。
应用场景:良好覆盖热点区域;数据量或用户数相差达到50%的主邻小区间。
以 3dB的幅度进行调整。
但要考虑对深度覆盖场景的影响,避免引起投诉。
( 2)天线覆盖范围调整。
通过调整天线方位角或下倾角控制小区覆盖范围。
应用场景:高站过覆盖小区或需要收缩覆盖的小区。
下倾角以 3 度的幅度调整,方位角以10度的幅度调整。
4.2 、参数优化调整( 1)小区重选优先级调整。
降低高负荷小区的频内小区重选优先级,降低低负荷邻区的频间小区重选优先级,让用户重选驻留到低负荷的异频小区。
目前L1.8G和L2.1G的重选优先级是5,L800M重选优先级是3。
应用场景:在当前驻留策略下,不建议修改。
( 2)切换偏置调整、切换迟滞、偏移、时延调整。
北京电信中兴LTE载波间负荷均衡功能验证测试报告作者无线网络优化维护中心完成日期2015年11月2日1 背景负荷均衡,是用来平衡小区间、频率间和无线接入技术之间的负荷。
此功能可以平衡整个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此功能是根据服务小区和其邻区负荷状态合理部署小区运行流量,并有效地使用系统资源,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负荷均衡功能包括了连接态负荷均衡(LB)及驻留态负荷均衡(CLB)两部分,连接态负荷均衡主要针对连接态用户,通过切换的方式执行;驻留态负荷均衡主要针对连接态转空闲态用户,通过重选(改变重选优先级)的方式执行。
2 功能原理2.1 负荷评估方式采用PRB利用率和用户数占比的最大值来评估负荷,即小区无线负荷=MAX(α×PRB利用率,β×用户数占比)。
其中α、β为可配置B类参数ucPRBUsageFactor、ucRRCNumRatoinFactor。
通过α、β的不同配置可达到不同目的。
中兴默认α配置为0,β配置为1,相当于负荷评估仅考虑用户数占比,暂时无法更改。
用户数占比=当前小区用户数/小区用户数接纳门限wUeNumThrd(接纳控制参数)。
2.2 连接态基于盲切的负荷均衡基于盲切的负荷均衡功能启用(ucLBSwch取值为1)时,将用户从高负荷小区切换到低负荷小区时,不需要下发A4测试而直接发起切换。
盲均衡主要适用于同覆盖场景,即目标小区的信号一定满足要求。
第一步. 触发判决(是否切换)基于盲切的负荷均衡功能启用(ucLBSwch取值为1)时,负荷均衡模块将获取的服务小区及其邻区的负荷信息(对于站间邻区,必须配置X2口),并且进行以下步骤的操作。
当负荷均衡周期(wLBPeriod)到达,服务小区激活UE数大于1,执行以下判断。
否则,等待下一个负荷均衡周期开始。
a)比服务小区负荷高的同覆盖或包含关系(邻小区包含本小区)的邻区个数是否小于ucAllowHLNbrNum,其中邻区属性通过邻区表中的ueShareCover参数进行配置。
移动性负载均衡(MLB应用场景分析一、概述随着LTE用户数的快速发展,部分小区的用户数或PRB利用率已接近容量极限,然后其他小区的资源使用率却很低,如何平衡同覆盖或存在重叠覆盖区域的小区间的负载是一个极有意义的课题。
移动性负载均衡(|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简称为负载均衡MLB是指eNodeB判断小区的负载状态,当小区处于高负载状态时,将负载高小区中部分UE转移到负载低的小区,平衡异频或异系统之间的负载。
二、负载均衡原理介绍移动性负载均衡(Mobility Load Balancing ,简称为负载均衡MLB是指eNodeB判断小区的负载状态,当小区处于高负载状态时,将负载高小区中部分UE转移到负载低的小区,平衡异频或异系统之间的负载。
Target cell (f2)负载平衡分为触发模式、选择目标小区、负载均衡执行三个阶段。
根据这三个维度可划分为以下各种类型:MLB 目的2.1触发模式负载均衡根据触发模式可以分为空闲态UE预均衡、同步态用户数负载均衡、PRB利用率/PRB评估值负载均衡、下行数传用户数负载均衡等模式,现阶段实现主要负载标准为PRB利用率、同步态用户数、UE预均衡。
2.1.1基于PRB利用率的触发模式启动基于PRB利用率的负载均衡后,eNodeB以每秒为周期测量小区PRB利用率和小区同步态用户数。
若连续5秒内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则触发基于PRB利用率的负载均衡。
小区某类PRB利用率》InterFreqMlbThd +LoadOffet小区同步态用户数》MlbMi nU eNumThd +MlbMi nU eNumOffset对于同一方向,小区PRB利用率状态判决的顺序依次为:GBR业务、Non-GBR业务、Total业务。
上下行独立判决,互不影响。
负载均衡触发类型为判决满足负载平衡触发条件的PRB利用率类型,负载平衡触发方向为判决满足负载平衡触发条件的上行/下行方向。
LTE双频网架构业务负荷均衡策略研究LTE网络目前采用的都是单频组网,业务容量增大时,扩容只能新增基站,这时如何进行业务均衡就成了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文章提供了几种业务均衡方法的介绍,并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使用效果。
标签:LTE;业务均衡;流量1 方案背景2014年为中移动LTE网络启动元年,某省为非实验网省份,网络正式开始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某省制定策略,在农村以F频段快速建设LTE 网络,以CPE设备为接入手段,抢占农村宽带市场。
业务发展初期,势头良好,但是随着客户增多,某分公司发现单一频段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于是市场提出了扩容需求。
由于F频段中移动只有20M的带宽,已经无法扩充,于是试点引入共站D频段来扩容的方案。
从技术上讲,D频段的引入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载波聚合技术,实现F与D的聚合,优点是不用增加小区,业务均衡较为容易,缺点是实现较为复杂,同时D和F覆盖范围还要做出均衡,且该技术还需要终端支持;另外一种方案是在原站址直接建设一个新基站,优点是实现方便,缺点是业务均衡较难控制,优化工作量大。
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最终某分公司决定采用新增一个D频段的方案来实现网络扩容。
2 可行性分析2.1 网络支持程度采用共站方式建设,网络可以支持。
2.2 终端支持程度目前中移动TDD-LTE网络,所分配的频段为F频段(1880MHz-1900MHz)、E频段(2320MHz-2370MHz)、D频段(2575MHz-2635MHz),主流终端基本都支持这些频段,协议频段如表1。
表1由于是同频组网,D频段目前都是使用的D1(2575MHz-2595MHz)频点,协议频段是38;但是如果采用D3频点(2615MHz-2635MHz)时,协议频段会变成41,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终端不支持,其中就包括目前推广的CPE终端。
经过综合考虑,共站的D频段基站仍然采用D1频点。
3 业务分担方案论证研究采用该扩容方案后,最难控制的就是原有F频段基站和新建D频段基站之间业务负荷问题。
LTE实现负载均衡和切换共同优化1引言最近引人注目的交通增长的移动互联网需要新的无线通信系统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
长期演进(LTE),已由第三的基因被标准化理性的合作伙伴计划(3GPP)[ 1 ],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技术已经应用到美国韩国。
正交频分多址(OFDMA)是通过在LTE的下行接入方案,由于其高的频谱效率和鲁棒性[ 2 ]。
在宽带无线通信,由于更广泛的带宽要求,LTE将使用比3G和2G更高的载波频率,并重建在较小的小区,或更多的小区需要覆盖同一地区。
宽带正交频码分复用(OFCDM)系统的两—二维(2-D)传播研究的毛皮进一步增强数据速率峰值[ 3 ]。
因此,操作ING支出(OPEX)大大增加。
更多的过去,在LTE蜂窝系统,如关键工序,汉族多佛(HO),更加频繁和复杂的。
煤层不切换算法,它采用一列火车继电器站,提出了降低切换失败概率[ 5 ]。
切换参数的手动设定是非常耗时的和人为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新的计划是必需的操作蜂窝系统。
自组织网络(SON)介绍3GPP调整的关键参数的自动[ 7 ]。
SON的主要功能包括自动建立新的进化的节点B(ENB),相邻小区列表更新,负载均衡(LB),小区的停电补偿,等[ 8 ]。
本文着重分析了两种基本的功能,即,流动的LB(MLB)和HO参数优化(HPO)。
LB被定义为一个自动化方案应对交通负荷之间的不平等小区,使传动效率可以提高整个网络。
HPO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切换失败率和用户的连续服务保障。
LB和HPO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LB是基于小区吞吐技术实现。
小说功率控制算法,提出了在[ 11 ],减少(或增加)的功率电平(或合同扩大)拥挤的覆盖(或加载)小区。
另一种方法是控制\普通信号波束覆盖模式,使尺寸形状的小区可以自动调整到平衡的服务小区负荷[ 12 ]。
此外,传统方法HO提出了实现负载平衡,所选择的小区最重的物理资源块(PRB)负担作为源小区,与相邻细胞的最小的PRBS的职业为靶小区[ 13 ]。
LTE负荷均衡参数实施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基站的负荷均衡。
基站通过参数调整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根据一些指标来自动平衡负载。
主要的负荷均衡参数包括:1. Cell Restriction Ratio(小区限制比例):通过控制重叠覆盖区域内的用户数目来调整负载。
当一些小区负荷过载时,可以将一部分用户重定向到其他相邻的小区,减轻负载压力。
2. Minimum Ue Load(HO Intra)(最小用户负荷):设置参与负荷均衡的用户最低负荷阈值。
当用户负荷低于该阈值时,不参与负荷均衡。
3. Minimum Ue Load(HO Inter)(最小用户负荷):设置参与负荷均衡的用户最低负荷阈值。
当用户负荷低于该阈值时,不参与负荷均衡。
4. Load Sharing HO Threshold(负荷共享阈值):设置负荷共享的阈值,当小区负荷超过该阈值时,将一部分用户重定向到其他小区。
5. Carrier Selection Priority (CSP)(载波选择优先级):当小区之间存在多个载波时,通过调整载波选择优先级来实现负荷均衡。
当一些载波过载时,可以将部分用户重定向到其他载波。
接下来,还可以通过调整用户相关的参数来实施负荷均衡。
1. UE Load Threshold(用户负荷阈值):设置用户负荷的阈值,当用户负荷超过该阈值时,将用户重定向到负载较低的小区。
2. Re-selection Threshold (Serving Cell)(服务小区重选门限):设置用户由于负荷均衡而需要执行服务小区重选的门限。
3. Re-selection Threshold (Neighbour Cell)(邻小区重选门限):设置用户由于负荷均衡而需要执行邻小区重选的门限。
4.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Ratio(移动性负荷均衡比例):通过调整移动性负荷均衡比例来实现用户负载的均衡。
当一些小区负荷过载时,可以将一部分用户重定向到负载较低的小区。
^mmmm2021年第01期(总第217期)LTE网络多载波负荷均衡优化王凯,刘学武(中国联通泰安市分公司,山东泰安271000)摘要:随着移动宽带业务增长,网络扩容不断加速。
为保证L T E载波扩容后充分发挥效能、各载频用户分布相对均衡,从而达到负荷分担的目的,需要进行栽波间负荷均衡优化。
本文文章对负荷均衡的分类、流程、分场景的负荷均衡优化 设置以及互操作策略等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L T E;多载波;负荷均衡;网络优化中图分类号:T N92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6-9759(2021 )01-0201-03Optimization of LTE network multi-carrier load balancingWang Kai,Xuewu liu(Tai 'an Branch of China Unicom,Shandong Taian 271000)Abstract:The increasing of m obile broadband t ra f f i c pushes the speed-up of n etwok expansion.To keep the LTE neework user^ s experience ,i t i s important to balance traffic-load between different carriers.The thesis made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c l as si fication,procedure,parameter setting and interoperability strategy of multi-carrier load balance.Key W o r d s:L T E;multi-carrier;load balance;newwork optimizationi多载波负荷均衡优化概述随着移动宽带业务迅速增长,L T E网络多载波扩容不断 加速。
LTE负荷均衡优化实践案例2019年09月目录一、问题描述 (2)二、分析过程 (2)三、解决措施 (7)四、经验总结 (15)LTE负荷均衡优化实践案例【摘要】负荷均衡能实现小区之间资源利用率的平衡,尽量少地出现超忙和超闲小区,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避免不必要的扩容或网络拥塞的发生,特别是用户量大且比较集中的区域;本文介绍同一个区域的1.8G与2.1G小区负荷不均衡问题,以及优化调整解决的过程。
【关键字】切换策略、负荷不均衡、PRB利用率【业务类别】优化方法、参数优化一、问题描述统计网管一周指标,针对韶关乐昌卫生防疫站_ZPO_2、韶关武江江湾部队_ZPO_2和韶关新丰中学_ZSO_3利用率较高且对应1.8/2.1G小区利用率和最大用户数不均衡做分析,统计8月26号到9月1号指标,具体指标如下:二、分析过程2.1韶关乐昌卫生防疫站_ZPO_2扇区与韶关乐昌卫生防疫站_ZSO_2 PRB利用率分析对韶关乐昌卫生防疫站_ZPO_2扇区与韶关乐昌卫生防疫站_ZSO_2分别进行负荷分析,提取两个区域主覆盖扇区的PRB利用率进行分析,走势如下图所示:韶关乐昌卫生防疫站_ZPO_2小区PRB利用率韶关乐昌卫生防疫站_ZSO_2小区PRB利用率韶关乐昌卫生防疫站1.8G和2.1G两小区的用户数和PRB利用率指标:统计分析发现,韶关乐昌卫生防疫站_ZPO_2小区PRB利用率较高,最大值为53.44%,RRC连接最大用户数98;韶关乐昌卫生防疫站_ZSO_2偏低,最大值为18.84%; RRC连接最大用户数8。
韶关乐昌卫生防疫站_ZPO_2小区和韶关乐昌卫生防疫站_ZSO_2小区存在1.8G/2.1G负荷不平衡问题。
2.2韶关武江江湾部队_ZPO_2扇区与韶关武江江湾部队_ZSO_2 PRB利用率分析对韶关武江江湾部队_ZPO_2扇区与韶关武江江湾部队_ZSO_2分别进行负荷分析,提取两个区域主覆盖扇区的PRB利用率进行分析,走势如下图所示:韶关武江江湾部队_ZPO_2小区PRB利用率韶关武江江湾部队_ZSO_2小区PRB利用率韶关武江江湾部队1.8G和2.1G两小区的用户数和PRB利用率指标:统计分析发现,韶关武江江湾部队_ZPO_2小区PRB利用率较高,最大值为82.61%,RRC连接最大用户数181;韶关武江江湾部队_ZSO_2偏低,最大值为40.26%, RRC连接最大用户数9。
移动性负载均衡(MLB)应用场景分析一、概述随着LTE用户数的快速发展,部分小区的用户数或PRB利用率已接近容量极限,然后其他小区的资源使用率却很低,如何平衡同覆盖或存在重叠覆盖区域的小区间的负载是一个极有意义的课题。
移动性负载均衡(Mobility Load Balancing,简称为负载均衡MLB)是指eNodeB 判断小区的负载状态,当小区处于高负载状态时,将负载高小区中部分UE转移到负载低的小区,平衡异频或异系统之间的负载。
二、负载均衡原理介绍移动性负载均衡(Mobility Load Balancing,简称为负载均衡MLB)是指eNodeB判断小区的负载状态,当小区处于高负载状态时,将负载高小区中部分UE 转移到负载低的小区,平衡异频或异系统之间的负载。
负载平衡分为触发模式、选择目标小区、负载均衡执行三个阶段。
根据这三个维度可划分为以下各种类型:2.1 触发模式负载均衡根据触发模式可以分为空闲态UE预均衡、同步态用户数负载均衡、PRB 利用率/PRB评估值负载均衡、下行数传用户数负载均衡等模式,现阶段实现主要负载标准为PRB利用率、同步态用户数、UE预均衡。
2.1.1 基于PRB利用率的触发模式启动基于PRB利用率的负载均衡后,eNodeB以每秒为周期测量小区PRB利用率和小区同步态用户数。
若连续5秒内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则触发基于PRB利用率的负载均衡。
小区某类PRB利用率≥InterFreqMlbThd +LoadOffet小区同步态用户数≥MlbMinUeNumThd +MlbMinUeNumOffset对于同一方向,小区PRB利用率状态判决的顺序依次为:GBR业务、Non-GBR 业务、Total业务。
上下行独立判决,互不影响。
负载均衡触发类型为判决满足负载平衡触发条件的PRB利用率类型,负载平衡触发方向为判决满足负载平衡触发条件的上行/下行方向。
若连续5秒内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则停止异频PRB利用率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方案自动输出不同场景案例本次负载均衡研究共分为5大板块,涉及数据源匹配与指标定义、参数状态核查、方案自动输出、风险把控、问题点评估等部分,整体板块流程如下:每各板块对应相应逻辑及运算结果。
一、数据匹配与指标定义1.1负载均衡问题点指标定义针对现网负载均衡问题点定义以下规则:根据以上规则延申出以下定义:●同RRU类型:生成可分流小区对,情况分为2种:1、2个小区利用率差值>10%的,最大值TOP1、TOP2、与TOP3进行匹配2、1个小区利用率差值>10%的,MAX与MIN进行匹配。
●其他类型直接按最大值与最小值进行匹配,因跨频段不使用定向分流参数,类型属于整体业务搬迁,故不涉及小区涉及扇区。
根据差值大小对应参数门限。
2.1负载均衡问题利用差值与参数间关系上述指标定义中定义了利用率差值区间,已区间的方式体现负载不均衡的严重成度。
这里相对的也重新定义了严重程度与参数步长间的关系,此方式可有效减少参数组合和调整次数。
起到提升服务器运算速度的目的同时还能准确根据严重程度加大步长,体现优化效果。
无需频繁尝试调整,节约资源能效。
严重程度与参数步长关系如下:3.1数据源匹配方式及逻辑本次原始数据涉及多种网元数据关联及现网KPI数据,数据量切关系负载,故针对数据匹配作为单独模块进行分析关联描述。
3.1.1指标定义数据源指标定义数据源包括:PUSCH利用率、PDSCH利用率、CCE使用率,这三种利用率。
结合上述指标定义生成问题点。
涉及面如下:3.1.2网元数据源匹配网元关连性数据匹配分为4大块,分别为故障数据匹配、功率匹配、切换参数数据匹配、邻区数据匹配。
以下为数据匹配逻辑及详细关连方式及字段。
3.1.2.1故障状态核查逻辑故障核查通过负载不均衡原因等级划分,当通扇区出现退服或者人工关断情况是,会直接或间接导致退服小区内业务流向通扇区其他小区,导至其他扇区业务增长,出现不均衡情况。
所以我们通过与小区故障表进行匹配,完成小区状态核查。
特定场景LTE负荷均衡参数优化改善用户感知案例2019年8月目录特定场景下LTE负荷均衡参数优化改善用户感知案例 (3)1小区负载均衡配置 (3)1.1负载均衡总开关 (3)1.2异频负载平衡触发模式 (4)1.3异频负载均衡转移UE类型 (4)1.4异频负载均衡用户数门限 (4)1.5异频负载评估周期 (4)1.6用户数差值门限 (4)1.7小区能力缩放因子 (4)1.8重叠覆盖标识 (5)1.9负载均衡最大切换出用户数 (5)1.10负载均衡用户选择PRB门限 (5)1.11相关电平设置 (5)2小区负载均衡监控 (6)2.1用户数监控开启 (6)2.2MLB跟踪 (6)3小区负荷均衡效果 (8)3.1问题描述 (8)3.2分析过程 (8)3.3解决措施 (9)3.4实施效果 (9)4经验总结 (11)特定场景下LTE负荷均衡参数优化改善用户感知案例【摘要】在LTE基站系统中,小区之间存在业务量不均衡的情况,特别是热点区域,某些小区处于高负载状态,为了均衡小区的业务负载,引入了负荷均衡技术。
选择合适UE切换到相邻低负荷小区,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网络资源效率和吞吐量,同时也能增强用户的性能体验。
提出了以用户的RSRP和邻区PRB利用率为参数,基于UE业务量的异频切换负载均衡算法,选择出适量的UE切换到目标邻区中,从而达到网络负载均衡。
目前,深圳大部分LTE小区都是双载频配置,且均已进行基本的负荷均衡参数配置。
但是在特定的场景下,仅仅是基本的负荷均衡参数设置无法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本案例是针对高负荷特定场景下负荷均衡参数的个性化设置,达到改善用户感知案例。
【关键字】负荷均衡、参数【业务类别】优化方法1小区负载均衡配置小区负载均衡算法分为两类PRB利用率负载平衡算法和同步态用户负载均衡算法两种。
其中PRB利用率负载平衡算法用于解决在单个小区PRB利用率受限(达到或者接近满载),同时存在与之重叠覆盖的异频邻区相对低载,算法将一部分负载转移至邻区之后,达到整体PRB利用率之和最大化,从而吞吐率最大化;同步态用户数负载平衡算法用于解决在单个小区用户数受限(由于用户数过多导致整体UE速率受限),同时存在与之重叠覆盖的异频邻区相对低载,算法将一部分负载转移至邻区之后,达到整体用户速率平均化,从而减少差性用户的比例。
4G用户的逐渐增长,热点区域的单载波已经不能保障用户的需求,双载波的部署显得越发重要。
目前同覆盖双载波的部署采用负荷均衡的方式,保证两个载波用户平均分布,达到负荷分担的目的。
负荷均衡,是用来平衡小区间、频率间和无线接入技术之间的负荷。
此功能可以平衡整个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此功能是根据服务小区和其邻区负荷状态合理部署小区运行流量,并有效地使用系统资源,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MLB 的主要目的是在不同小区之间均匀的分配小区负载,或者把负载比较拥塞的小区中的部分业务转移到其它小区,主要是通过对切换相关参数的自优化操作或者基于切换事件来完成的。
MLB 分为intra-LTE MLB 和inter-RAT MLB。
与静态的设置小区重选参数和切换参数相比,通过对intra-LTE 和inter-RAT 移动相关参数的自优化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系统的容量。
此外,对切换相关参数的自优化操作可以减少人工对网络管理的介入从而节省人力开销。
支持MLB 的功能包括负载报告、基于切换的负载均衡和切换参数/小区重选参数的自适应调整。
MLB 可以由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功能组成,其中每个功能是可选的,由不同的MLB 算法来决定。
负荷均衡可以由后台开关灵活控制。
根据开关的配置,此功能有三种状态:负荷均衡功能关闭,负荷均衡功能打开(基于UE盲切换方式),负荷均衡功能打开(基于UE测量切换方式)。
负荷均衡功能的三个阶段:测量阶段、判决阶段和执行阶段!在测量阶段,负荷均衡模块持续监控和更新服务小区的负荷状态和相邻小区的负荷状态。
如果存在X2接口,每5秒通过X2接口获取异站邻区负荷信息(该时间在后台可配置,默认值是5秒),或者通过内部消息获取同基站邻区负荷信息。
在判决阶段,负荷均衡模块根据测量阶段收集的测量信息判断服务小区是否是处于高负荷状态。
如果服务小区处于高负荷状态,负荷均衡执行阶段将被触发。
否则,会重复进行负荷测量阶段和判决阶段。
在执行阶段,对于基于UE测量切换方式,服务小区中的某些用户设备被选中去执行A4(LTE内的负荷均衡),根据UE的测量结果,将选出用于切换的UE切换到低负荷邻区。
对盲切换的方式,UE直接被切换到低负荷的邻小区。
intra-LTE MLB 的操作过程:(1) 周期性监测本小区负载;(2) 若本小区负载到达高负载状态,则收集邻居小区的负载情况;(3) 选择合适的邻居小区;(4) 与邻居小区进行参数协商并进行相应的调整;(5) 若高负载状态已经缓解,则返回第(1)步继续执行操作;否则继续选择合适邻居进行操作。
1、打开异频切换开关MOD ENODEBALGOSWITCH: HoAlgoSwitch=InterFreqCoverHoSwitch-1;现网中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算法开关已经全部开启!参数含义: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算法开关:当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算法开关为ON时,启动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算法,通过异频切换保证用户业务连续性;当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算法开关为OFF时,关闭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算法。
2、打开MLB算法开关MOD CELLALGOSWITCH: LocalCellId=XXX, MlbAlgoSwitch=InterFreqMlbSwitch-1;一般没有大话务保障需求,现网异频负载平衡开关和异频空闲态负载平衡开关设为ON 负载平衡算法开关含义:该参数表示负载平衡算法控制开关,主要用来控制负载平衡算法的打开和关闭。
包含同频、同频空闲态、异频、异频空闲态、异频盲负载、Utran系统、Utran系统空闲态、Geran系统、Cdma系统、PRB评估值负载平衡算法开关、基于邻区负载状态的负载平衡算法开关,分别控制在负载平衡算法启动后在不同邻区间进行负载的调整。
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同频负载平衡开关设为OFF之后,同频MLB功能被关掉,如果出现同频负载不平衡的情况,无法得到处理,系统过载率会上升,接入成功率和总的吞吐量会下降;该参数设为ON之后,同频MLB功能启动,在负载较高且不平衡的情况下,系统的过载率会减小,接入成功率和总的吞吐量会上升。
同频空闲态负载平衡开关需要在全网中统一配置,即全开或者全关。
否则,可能会导致UE频繁重选。
异频负载平衡开关设为OFF之后,异频MLB 功能被关掉,如果出现本小区负载较高而异频邻区负载较低能够承担更多的业务时,无法得到处理,系统过载率会上升,接入成功率和总的吞吐量会下降;该参数设为ON之后,异频MLB功能启动,在负载较高且不平衡的情况下,系统的过载率会减小,接入成功率和总的吞吐量会上升。
3、设置MLB参数3.1选择负载均衡触发模式MOD CELLMLB:LOCALCELLID=XXX,MLBTRIGGERMODE=UE_NUMBER_ONLY;含义:该参数表示触发负载平衡的模式。
PRB_ONLY表示PRB负载作为负载平衡的触发原因;UE_NUMBER_ONLY表示用户数作为负载平衡的触发原因;PRB_OR_UE_NUMBER表示PRB负载和用户数这两种因素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作为负载平衡的触发原因。
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当设置为PRB模式触发时,频点间数据信道资源会更加均衡,系统吞吐率有提升。
当设置为用户数模式触发时,能够改善数据等待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触发模式主要有三种:1、PRB_ONLY(PRB模式触发) 2、UE_NUMBER_ONLY(用户数模式触发) 3、PRB_OR_UE_NUMBER(PRB模式或用户数模式触发)3.2修改对应触发模式的触发参数3.2.1 PRB模式触发参数MODCELLMLB:LOCALCELLID=XXX,INTERFREQMLBTHD=60,LOADOFFSET=8,LOADDIFFTHD=15;异频负载平衡门限:该参数用来触发异频负载平衡算法的PRB利用率判决门限。
负载平衡算法触发模式为“PRB模式触发”或“PRB模式或用户数模式”时,当满足最小用户数触发条件且PRB利用率大于等于异频负载平衡启动门限与负载偏置之和时,触发负载平衡;当满足最小用户数退出条件或者PRB利用率小于异频负载平衡启动门限时,退出负载平衡。
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该参数设置的越大,负载均衡算法启动越晚,UE转移后系统吞吐率增益明显,但是UE转移前因为资源受限对吞吐率的影响时间也越长;该参数设置较小,负载均衡算法启动频繁,会带来过多的信令交互及切换,对CPU负荷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系统吞吐率改善不明显。
负载偏置含义:该参数表示负载平衡的PRB负载偏置。
当满足最小用户数触发条件且PRB利用率大于等于异频负载平衡启动门限与负载偏置之和时,触发异频负载平衡;当满足最小用户数触发条件且PRB评估值大于等于PRB评估值负载平衡触发门限与负载偏置之和时,触发异频负载平衡;当满足异系统用户数触发条件且PRB利用率大于等于异系统负载平衡启动门限与负载偏置之和时,触发异系统负载平衡;当满足异系统空闲态用户数触发条件且PRB利用率大于等于异系统负载平衡启动门限与负载偏置之和时,触发异系统空闲态负载平衡。
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当该参数设置较大时,可能会导致高负载不能得到及时的平衡,或者当负载平衡之后不能及时的停止平衡;当该参数设置较小时,可能会造成负载平衡的调整频繁的触发和停止。
负载差门限含义:该参数表示服务小区和邻区PRB利用率差值门限。
当(服务小区PRB利用率-邻区PRB利用率)的结果大于门限时,该邻区才可以成为负载平衡目标邻区。
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该参数设置的越大,一个负载均衡周期内可以转移的负载越多,系统吞吐率改善明显,但是设置过大可能选择不到合适的邻区,负载均衡无法生效;该参数设置的越小,一个负载均衡周期内可以转移的负载越少,系统吞吐率改善不明显。
负载差门限含义:该参数表示服务小区和邻区PRB利用率差值门限。
当(服务小区PRB利用率-邻区PRB利用率)的结果大于门限时,该邻区才可以成为负载平衡目标邻区。
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该参数设置的越大,一个负载均衡周期内可以转移的负载越多,系统吞吐率改善明显,但是设置过大可能选择不到合适的邻区,负载均衡无法生效;该参数设置的越小,一个负载均衡周期内可以转移的负载越少,系统吞吐率改善不明显。
MOD CELLMLB: LOCALCELLID=129, MLBTRIGGERMODE=UE_NUMBER_ONLY, INTERFREQMLBUENUMTHD=300, MLBUENUMOFFSET=20, MLBMAXUENUM=5, MLBUESELECTPRBTHD=30, UENUMDIFFTHD=15, INTERFREQUETRSFTYPE=SynchronizedUE-1&IdleUE-1, INTERFREQIDLEMLBUENUMTHD=300, INTERFREQLOADEVALPRD=10, FREQSELECTSTRATEGY=FAIRSTRATEGY, LOADBALANCENCELLSCOPE=ADAPTIVE, IDLEUESELFREQSCOPE=LOADINFOFREQ;异频负载均衡用户数门限含义:该参数表示触发异频负载平衡算法时上行同步态用户数门限。
负载平衡算法触发模式为“用户数模式”或“PRB模式或用户数模式”时,当上行同步态用户数大于等于异频负载平衡用户数门限与负载平衡用户数偏置之和时,触发负载平衡。
当上行同步态用户数小于异频负载平衡用户数门限时,退出负载平衡。
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该参数的高低对用户数触发的负载均衡有明显的影响:如果该参数设置较高,则可能会出现用户体验较差时,负载均衡还没有启动;如果该值设置较低,则会较频繁启动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用户数偏置含义:该参数表示异频负载平衡的上行同步态用户数偏置。
当上行同步态用户数大于等于异频负载平衡用户数门限与异频负载平衡用户数偏置之和时,触发用户数负载平衡。
当上行同步态用户数大于等于异频空闲态负载平衡用户数门限与异频负载平衡用户数偏置之和时,触发空闲态负载平衡。
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当该参数设置较大时,可能会导致高负载不能得到及时平衡,或者当负载平衡之后不能及时停止;当该参数设置较小时,可能会造成负载平衡的频繁触发和停止。
负载均衡最大切换出用户数含义:表示各触发模式的异频负载均衡一个负载均衡周期内可切换出的最大用户数。
为了避免一次切换出过多用户,对邻区产生较大影响,需要对一次切换出的用户总数做限制。
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此参数值设置得较大时,允许一次负载均衡切换出的用户数较多,能较快减轻本小区的用户数负载,但同时造成邻区的用户数上升较快,增加邻区的负担。
此参数值设置得较小时,本小区用户数负载下降得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