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氏粘度计使用步骤
- 格式:docx
- 大小:14.07 KB
- 文档页数:2
粘度操作规程一、开机准备1、接通电源2、检查打印机检查所有连接是否正确无误,然后打开电源开关。
二、参数设置(1)接通电源开关,显示开机页面:(2)按任意键,进入“功能选择”页面:(3)按“△”或“▽”键,配合“确认”键可选择不同功能。
①开始测定:通常设置好“开始测定”后面的其他功能及参数后,即可进入该页面对样品进行测定。
页面显示:试样恒温时间到后(4次蜂鸣提示),按数字键“1”,“2”,“3”,“4”可分别对粘度计1,2,3,4进行测定计时,再次按同一数字键,终止计时。
按“△”或“▽”选择“取消”或“退出”,选择“退出”时,按“确认”,退出该页面。
选择“取消”后按“确认”,将取消正在进行中的试验计时。
②温度设置:根据需要,按数字键配合"确认"键设置适当预置温度,可输入的预置温度为:20、40、50、80及100℃。
输入过程中, 如需修改刚输入的数字,可按“清除”键,清除刚输入的数字(在其它有关功能页面中,“清除”键有相同的功能)。
若所输入的数字不符合预置温度要求,按“确认”后,仪器自动恢复之前所保存的设置温度, 在其他功能页面中, 仪器也具有与之相同的功能设置。
按“△”或“▽”选择“试验次数”,可设置试验次数(1-5)。
③样号设置:可设置各粘度计样品号,输入范围01~99。
按“△”或“▽”选择要设置参数的粘度计。
例如,要设置粘度计3的样品号为“50”,按“△”或“▽”将光标移至“粘度计3”处,输入“5”,“0”,然后按“确认”即可。
再次按“确认”,退出页面。
④时间设置:可设置即时时间。
按“△”或“▽”选择设置项:“年”、“月”、“日”、“时”、“分”,按数字键输入即时时间,按“确认”,修改项即生效。
如修改后不按“确认”,仪器自动恢复原时间值。
再次按“确认”,即退出该页面。
⑤打印设置:按“△”或“▽”选择设置项“打印”或“不打印”,按“确认”,设置生效。
再次按“确认”,退出该页面。
粘度测试仪使用方法
粘度测试仪使用过程
1. 将液体样品装入粘度测试仪中,根据所需测试温度,稳定测试仪中温度。
2. 调整好粘度测试仪,根据标准界定,把温度调节至所需温度,并对温度记录。
3. 把两个粘度测定杯放在滴管分离器上。
4. 在测试仪上打开液面放大镜,开启风扇和夹具调节器,将样品容器放在测试仪上并调节夹具调节器。
5. 把液体循环装置的重力排泄端检查表均匀地放入粘度测定杯中,再开启电源和液体循环泵,调整定容装置的液体流速,使流速保持在指定的值。
6. 把样品流入粘度测定杯中,向外或向上慢慢流动,直至向外流动,仪器显示转动的速度和时间,即为粘度测定杯中液体的粘度值。
7. 根据结果,调整夹具调节器使液体流入回收容器。
8. 把液体重新流入泵中,把粘度测试仪的温度调节至原来的温度,把样品连管接头拆下以及放大镜熄灭,关闭风扇和夹具调节器,拔下检测电源,完成粘度测
试仪测试。
粘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粘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制订粘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粘度测定。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主任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程序:粘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 G中采用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或特性粘数表示。
液体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在每1cm2平面上所需切应力的大少,称为动力粘度(又称绝对粘度),以Pa·s为单位。
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kg/m3)的比值,再乘以106即得运动粘度,以mm2/s为单位。
高聚物稀溶液的相对粘度的对数值与其浓度的比值,称为特性粘数。
第一法用平氏粘度计测定运动粘度或动力粘度1.简述本法系用相对法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以求得液体的运动粘度或动力粘度。
本法适用于测定牛顿流体(如纯液体和低分子物质的溶液)的动力粘度或运动粘度。
2.仪器与用具平氏粘度计(见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 G中的附图1),毛细管内径有(±、±、±、±或±)mm多种,可根据各该药品项下规定选用(流出时间应不少于200秒)。
恒温水浴直径30cm以上、高40cm以上的玻璃缸或有机玻璃缸,附有电动搅拌器及电热装置,恒温精度±℃。
温度计分度℃,经周期检定。
秒表分度秒,经周期检定。
3.操作方法粘度计的清洗和干燥取粘度计,置铬酸洗液中浸泡2小时以上(沾有油渍者,应依次先用氯仿或汽油、乙醇、自来水洗涤晾干后,再用铬酸洗液浸泡6小时以上),自来水冲洗至内壁不挂水珠,再用水洗3次,120℃干燥,备用。
按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测定温度调整恒温水浴温度。
取粘度计,在支管F上连接一橡皮管,用手指堵住管口2,倒置粘度计,将管口1插入供试品(或供试溶液)中,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C与A并达到测定线m2处。
5.3将选用的转子使用碎布擦拭干净,左手捏紧连接螺杆,右手逆时针将转子旋入固定;5.3 调节粘度计底部的螺母,使仪器后面的水平器的气泡处于圆圈中间;5.4 将装有待测样品的烧杯放置到转子正中央,保持转子中心与烧杯中心共线;5.5左手轻托粘度计主体,右手旋转升降旋钮徐徐下降仪器,将转子浸入烧杯内浆料中,使浆料界面与转子刻度线平齐;5.5 打开粘度计电源,进入欢迎界面(图1);5.7 点击“OK”键,显示界面自动跳到转子选择界面(图2),点击“>”调节到“4#转子”(图3);5.8 点击“∨”键,跳到转速选择(图4),然后按“>”键,调整为转速“60转/分”(图5);5.9 点击“OK键”开始测量,待粘度显示数值比较稳定,百分比达到100%时读取数据,记录数据;(图6);图5 图6 图75.10记录数据后,点击“RESET”键,停止粘度计工作(图7),关闭开关,取下物料、转子、清洗烧杯、转子等。
6.检验标准6.1正极、负极粘度标准:依《正、负极配料作业指导书》,抽检频率为每批次每台机的浆料都进行粘度测定。
6.2 转子转速的选择:(1)正负极胶液、浆料粘度测试选择4#转子,转速60转/分;(2)其它液体粘度测试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转子;7.注意事项7.1装卸转子时应小心操作,不可用力过大,不可使转子横向受力,以免转子弯曲;7.2 升降仪器时,应用手托住,防止仪器自重坠落损坏;7.3电源必须有符合规定的电压及频率:220±22V,50Hz±0.5Hz;7.4使用时应保持仪器的水平位置,并且要安全牢固;7.5仪器转动时,切勿触摸转动中的转子或输出轴,否则将损坏仪器;7.6 使用后,及时拆除转子,防止转子生锈产生测量误差;7.7转子应选择仪器佩带转子,严禁数台仪器和转子混合使用;8.记录表单《负极配料过程记录表》《正极配料过程记录表》。
品氏粘度计一、毛细管法测定黏度原理溶胶黏度的测试对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薄膜和杂化材料等具有十分显着的影响,例如制备薄膜时,需要溶胶黏度的在2~5×10_3Pa·S之间,否则不能获得均匀的薄膜;而制备纤维时,则需要溶胶的黏度在0.1~l00Pa·S之间才能拉丝,否则容易断裂或者不能拉丝;毛细管黏度计实验室中测定液体、溶液或胶体溶液的黏度时,用毛细管黏度计最方便;从物理学知道,毛细管黏度计的基本公式是Poiseuille公式η=πr4p 8lvt式中,r、l分别为毛细管的半径和长度;v为在t秒内液体所流过的毛细管体积;p为毛细管两端的压力差;据此式可以测出液体的黏度;但液体黏度的绝对值不易测定,一般都用已知黏度的液体测出黏度计的毛细管常数,然后令待测液体在相同条件下流过同一支毛细管;因为同一毛细管的r、l、v一定,故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流动仅受压力差的影响,在此处压力差即为重力,即p=ghp,故可据下式求出待测液体的黏度ηη0=ρt ρ0t0式中,η0、ρ0、t分别为标准液体如纯水、纯苯等,其黏度已知的黏度、密度和流过一定体积毛细管所经过的时间;η、ρ、t为待测液体的黏度、密度和流过同一体积毛细管所经过的时间;若溶液很稀,则ρ=ρ0,这时η=tt0η0所以,只要测出标准液体η0已知和待测液体的流经时间,便可据式12—3算出待测液体的黏度;常常用做标准液体的水在20℃时其黏度分别为1.009×10−3P a S二、使用步骤/方法1、将粘度计用洗液和蒸馏水洗干净,然后烘干备用;使用前必需将粘度计洗净,一般先用能溶解粘度计内残留物的溶剂盐酸反复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蒸馏水冲一下,放入烘箱,升温至150℃左右即可2、调节恒温槽至±℃;3、用移液管取一定量10ml待测液放入粘度计中,然后把粘度计垂直固定在恒温槽中,恒温5min~10min;4、用打气球接于D管并堵塞2管,向管内打气;待液体上升至C球的2/3处,停止打气,打开管口2;利用秒表测定液体流经两刻度间所需的时间;重复同样操作,测定5次,要求各次的时间相差不超过,取其平均值;5、将粘度计中的待测液倾入回收瓶中,用热风吹干;再用移液管取10mL蒸馏水放入粘度计中,与前述步聚相同,测定蒸馏水流经m1至m2所需的时间,重复同样操作,要求同前;二、装油:除乌氏直接从精管子倒入外用带有小嘴的橡皮球洗耳球或注射器连结精管子上小玻璃管,左手拿着粘度计,并用食指堵住粗管子口,将粘度计倒过来,把有毛细管的长玻璃管伸入样品内,拉动注射器,把样品吸到第二个圈线使液面与圈线相切,然后竖起来即可;逆流装好后,用夹子夹紧乳胶管,套在吸样品的管子上;三、恒温及调垂直:把装好样品的粘度计放到恒温槽架子上夹子上,把毛细管左、右、前、后调垂直,在测定温度下恒温10分钟,开始测定,记下第一到第二圈间流出时间,一般进行三次去掉不正常数取平均数;。
粘度计操作与使用粘度计如何操作1、将仪器从包装盒内取出置于工作台上;2、从包装盒内取出搅拌桨叶,将其插入转轴的套筒中,并用顶紧螺丝固定,注意顶紧螺丝应顶在搅拌桨叶的扁口上;3、插上电1、将仪器从包装盒内取出置于工作台上;2、从包装盒内取出搅拌桨叶,将其插入转轴的套筒中,并用顶紧螺丝固定,注意顶紧螺丝应顶在搅拌桨叶的扁口上;3、插上电源插头,开启后部的电源开关,系统开始自检,系统自检完毕后进入待机状态,显示器显示“――――”;4、将待测样品放入仪器自带的容器中,液面离容器口10mm左右;5、把待测样品的容器放在容器座上,选择计量单位(“ku”表示显示待测样品的ku值,“gm”表示显示负荷值)。
压下升降手柄,将搅拌桨叶浸入待测样品,搅拌桨叶轴上的标记线与液面平齐,仪器自动开始运转;6、几秒钟后显示器即显示待测样品的粘度值,此时可以读数。
(被测样品必需经过几秒钟的搅拌,达到了动态平衡,此时显示的数据可以认为是精准的,没有显示数据前仪器显示“――――”)7、测量结束后,抬起升降手柄到高处,在接近最高位置处有一限位装置,可以使仪器始终保持在该位置。
仪器停止转动,重新进入待机状态;8、仪器内置智能显示稳定程序,使得每次测量读数稳定不变,便于操作人员读数。
若要测量不同计量单位,无需停机,只要将选择开关切换到你所需要的计量单位位置即可;9、仪器面板有一保持(hold)开关,在测量中将保持开关打开(向下)可将被测样品的数据锁定,并可选择不同计量单位进行转换,以备记录。
本仪器具有保持记忆功能,当将保持开关关闭后(向上),又要找回前一测量读数,只要将保持开关打开即可找回。
若要重新测量,需将保持开关关闭。
—专业分析仪器服务平台,试验室仪器设备交易网,仪器行业专业网络宣扬媒体。
相关热词:等离子清洗机,反应釜,旋转蒸发仪,高精度温湿度计,露点仪,高效液相色谱仪价格,霉菌试验箱,跌落试验台,离子色谱仪价格,噪声计,高压灭菌器,集菌仪,接地电阻测试仪型号,柱温箱,旋涡混合仪,电热套,场强仪万能材料试验机价格,洗瓶机,匀浆机,耐候试验箱,熔融指数仪,透射电子显微镜。
粘度计使用方法检测对象:中性墨水原材料使用条件:恒温度恒温水浴:超级数显恒温水浴注意事项:在测定低粘度液体时,使用大体积的转子和高转速组合。
测定高粘度的液体时则用细小转子和低转速组合。
使用前注意查看粘度水平(气泡是否在黑线圈内)检测方法在常规下检测按需求:A)平面测试一使用平面读数时开机后按粘度计面上的下键头↓选用图1.进行开机与校零。
(扭矩%值出现﹣1以上重新开机)二将选配好的转子连接在旋转轴上。
1号转子60转速2号转子12转速3号转子30转速4号转子6转速注意,装、卸转子必须先用手拿住轴的下端向上提起并保持在提起位置,在旋入或者旋出转子,再按任意键,粘度计进行自动零点校正。
注意,校零时必须是转轴上没有安装转子的。
三将测量容器恒温桶连接好恒温水浴,打开恒温水浴开关(设定样品所需温度20度或25度)四将样品倒入恒温桶至内边沿为标准,将转子浸入到样品中至转子杆上的凹槽刻痕处。
如果是碟形转子注意要按一个角度浸入样品中以避免气泡而影响测试结果。
(查看转子浸入深度是否合适)再按平面上的红色键开\关开始测量。
五5分钟读取数据,做好记录并关掉平面上的红色键开\关。
六关掉恒温水浴开\关。
将转子取下洗好放至转子盒后取掉恒温桶上的水浴管放好(水浴管的放置不能低于水浴箱,避免水会自动流出)。
将测量容器恒温桶拿于洗槽中卸掉低座在水龙头下冲洗干净为止。
B)电脑测试在常规下检测按需求,需用电脑测试样品步鄹:A将测量容器恒温桶连接好恒温水浴,打开恒温水浴开关(样品所需设定温度20度或25度)将样品倒入恒温桶至内边沿为标准,B开机后按粘度计面上的上键头↑C打开电脑上的粘度测量符号进入安全模式→测量(打开文件夹)→测试向导(选所需的粘度范围)列如选中低粘度→运行\采集→①开始运行(校零)校零后把转子连接在旋转轴上,将转子浸入到样品中至转子杆上的凹槽刻痕处如果是碟形转子注意要按一个角度浸入样品中以避免气泡而影响测试结果。
(查看转子浸入深度是否合适)→②开始运行(选好测试类行进行测试)D读取数据做好记录E关掉恒温水浴开\关。
粘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制订粘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粘度测定。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主任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程序:粘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 G中采用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或特性粘数表示。
液体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在每1cm2平面上所需切应力的大少,称为动力粘度(又称绝对粘度),以Pa·s为单位。
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kg/m3)的比值,再乘以106即得运动粘度,以mm2/s为单位。
高聚物稀溶液的相对粘度的对数值与其浓度的比值,称为特性粘数。
第一法用平氏粘度计测定运动粘度或动力粘度1.简述1.1本法系用相对法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以求得液体的运动粘度或动力粘度。
1.2本法适用于测定牛顿流体(如纯液体和低分子物质的溶液)的动力粘度或运动粘度。
2.仪器与用具2.1平氏粘度计(见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 G中的附图1),毛细管内径有(0.8±0.05、1.0±0.05、1.2±0.05、1.5±0.1或2.0±0.1)mm多种,可根据各该药品项下规定选用(流出时间应不少于200秒)。
2.2恒温水浴直径30cm以上、高40cm以上的玻璃缸或有机玻璃缸,附有电动搅拌器及电热装置,恒温精度±0.1℃。
2.3温度计分度0.1℃,经周期检定。
2.4秒表分度0.2秒,经周期检定。
3.操作方法3.1粘度计的清洗和干燥取粘度计,置铬酸洗液中浸泡2小时以上(沾有油渍者,应依次先用氯仿或汽油、乙醇、自来水洗涤晾干后,再用铬酸洗液浸泡6小时以上),自来水冲洗至内壁不挂水珠,再用水洗3次,120℃干燥,备用。
3.2按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测定温度调整恒温水浴温度。
3.3取粘度计,在支管F上连接一橡皮管,用手指堵住管口2,倒置粘度计,将管口1插入供试品(或供试溶液)中,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C与A并达到测定线m2处。
品氏粘度计使用方法
品氏粘度计是一种用来测量液体粘度的仪器。
以下是使用品氏粘度计的一般步骤:
1. 准备工作:将粘度计的温度控制器设置为所需的温度。
根据液体的特性选择相应的测量柱。
还要确保粘度计的管路干净,没有残留物。
2. 校准:根据厂家提供的校准方法,进行粘度计的校准。
校准是为了确保粘度计测量的准确性。
3. 准备样品:将待测液体倒入粘度计的测量柱中,确保液体充满整个柱。
4. 测试:将测量柱放入温度控制器,并启动测试。
测试时间一般为1到2分钟,取平均值。
5. 记录测量结果:将测试结果记录下来,包括温度和粘度值。
可以根据需要将结果转换为其他单位。
6. 清洗粘度计:测试完成后,用适当的溶剂清洗粘度计,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准确性。
粘度计使用说明NDJ- 系列粘度计是采用高细分驱动步进电机、16 位微电脑处理器和带夜视功能液晶屏的数字显示式粘度计。
该仪器转速平稳、精确,按键标示明确,程序化设计,操作简便,屏幕直接显示粘度、转速、百分计标度、转子号以及所选用转子在当前转速下可测的最大粘度值。
主控板、细分驱动板全部采用贴片技术,电路设计采用目前最先进微电脑处理器,结构布局合理紧凑。
提供RS232 接口,打印间隔可由用户自行设置。
该仪器满量程、各档线性度全部通过PC 接口进行计量校正,其性能、功能达到国外同类型先进水平。
SNB- 系列粘度计是基于NDJ- 系列粘度计的升级产品。
除具备NDJ- 系列粘度计的性能、特点外,SNB- 系列粘度计的测量范围更广,转速选择改进为全程无级变速,并可通过PC 接口进行全自动化数据采集,以及连接电脑完成自动化操作、数据保存及历史数据对比等多项数理统计分析任务。
NDJ- 系列、SNB- 系列粘度计用于测量液体的粘性阻力与液体的动力粘度。
广泛应用于测定油脂、油漆、食品、涂料、造纸、化妆品、化工、胶囊胶粘剂及药物等各种流体的粘度。
2 .结构原理如图所示,以高细分驱动步进电机带动传感器指针,通过游丝和转轴带动转子旋转。
如果转子未受到液体的阻力,游丝传感器指针与步进电机的传感器指针在同一位置。
反之,如果转子受到液体的粘滞阻力,游丝产生扭矩与粘滞阻力抗衡,最后达到平衡。
这时分别通过光电传感器输出信号给16 位微电脑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在带夜视功能液晶屏幕上显示液体的粘度值(mPa·s)。
3 . 仪器配置(1)数字式粘度计1台(2)升降架:1套(3)转子保护框架1只(4)电源适配器1只(5)转子(1,2,3,4号各1支)(6)扳手1只(7)一字螺丝批1只(8)座脚1 套可选择配置件:(1)0号转子(用于测定超低粘度)(2)RTD 温度探针(3)能实行全自动化数据采集功能的专用软件(4)专用打印机(5)少量样品测定专用装置(6)遥控操作器4 . 安装(参照总装示意图后按下列步骤进行)(1) 从包装箱中取出座脚1 、2 、升降架、主机、转子架、保护框架等。
粘度计操作手册一.手动测定适用机型 pcu-201,203,2051、安装好内外筒(注:内筒为反丝螺纹,安装时请小心)。
确认零位,按一下键,确认空转时黏度范围0-0.5 Pa·S 之间。
如超出范围请用精密螺丝刀在箭头处调零位2、将锡膏罐放入恒温槽内,旋紧固定钮。
确认机器后部温度开关的位置。
注:1. 用容量为100CC 恒温槽时,开关在100CC 处。
2. 用300CC 恒温槽时,开关在300CC 处。
3. 在300CC 恒温槽里放入垫片,测100CC 的罐子时,开关在ADAPTER处。
3、设定温度, 一般为25度。
注:单位为。
4、设定回转数, 一般为10转。
5、按一下键,传感器会旋转,机器进入搅拌状态。
MIX 灯亮起。
6、按键,放下传感器。
传感器外筒排出口高于液面5毫米。
7、按一下温调开关,使调温状态指示灯1 亮起。
(注:①为测锡膏,②为测硅胶校正液,③为备用测锡膏)8、搅拌约5分钟后,START 灯会自动亮起,机器进入手动测定状态。
9、待黏度值稳定后,约15分钟,按一下打印键, 机器会打印出当前的时间,温度,回转数,黏度等。
10、报警功能(注:此功能为可选项)手动测定时,可选择是否使用此功能。
设定一个黏度值下限,假设为150pa.s (单位为0.1pa.s )。
开始测定后,按一下ALARM 开关,开启报警功能。
当测出的黏度值高于150pa.s 以后,又跌倒低于150pa.s 时,测定停止,报警器响起。
如果想解除警报,按一下ALARM 开关。
如将黏度值设为[0000]时,报警功能自动解除。
注:黏度测定精度:指定值的±5﹪。
黏度值重复精度:±0.5﹪。
工作室温:20℃-30℃。
温调范围:室温±5℃,内设恒温槽。
温度设定范围:16℃-34℃。
控温精度:±0.5℃。
零位修正:范围0-0.5 Pa·S 。
GAIN 黏度值增益调整,用硅胶校正时,误差范围为±1﹪。
黏度测定法1 简述黏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 G中以动力黏度、运动黏度或特性黏数表示。
液体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在每1cm2平面上所需剪应力的大小,称为动力黏度η,以Pa·s为单位。
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与其密度(kg/m3)的比值,再乘以10-6,即得该液体的运动黏度[ν],以mm2/s为单位。
高聚物稀溶液的相对黏度的对数值与其浓度的比值,称为特性黏数[η]。
第一法用平氏黏度计测定运动黏度或动力黏度1 简述1.1 本法系用相对法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以求得液体的运动黏度或动力黏度。
1.2 本法适用于测定牛顿流体(如纯液体和低分子物质的溶液)的动力黏度或运动黏度。
2 仪器与用具2.1 平氏黏度计(见《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 G中的附图1),毛细管内径有0.8mm±0.05mm,1.0mm±0.05mm,1.2mm ±0.05mm,1.5mm±0.1mm或2.0mm±0.1mm多种,可根据各品种项下规定选用(流出时间应不小于200s)。
2.2 恒温水浴直径30cm以上、高40cm以上的玻璃缸或有机玻璃缸,附有电动搅拌器及电热装置,除另有规定外,恒温精度±0.1℃。
2.3 温度计分度0.1℃,经周期检定。
2.4 秒表分度0.2s,经周期检定。
3 操作方法3.1 黏度计的清洗和干燥取黏度计,置铬酸洗液中浸泡2h以上(沾有油渍者,应依次先用三氯甲烷或汽油、乙醇、自来水洗涤晾干后,再用铬酸洗液浸泡6h以上),自来水冲洗至内壁不挂水珠,再用水洗3次120℃干燥,备用。
3.2 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测定温度调整恒温水浴温度。
3.3 取黏度计,在支管F上连接一橡皮管,用手指堵住管口2,倒置黏度计,将管口 !插入供试品(或供试溶液)中,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C与A并达到测定线m2处,提出黏度计并迅速倒转,抹去黏附于管外的供试品,取下橡皮管接于管口1上,将黏度计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中,并使水浴的液面高于球C的中部,放置15min后,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A并超过测定线m1,开放橡皮管口,使供试品在管内自然下落,用秒表准确记录液面自测定线m1下降至测定线m2处的流出时间;依法重复测定 3次以上,每次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差值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SNB-2粘度计使用说明
1粘度计使用方法
1.调节支架下端的水平调节脚使粘度计主机顶部水准器在中央,调节小量适配器下端水平调节脚使其水准器置于中央。
2.将水浴恒温槽进出水口连接小量适配器进出水口(下进上出),设置好恒温水浴槽温度,将主机传感器插入小量适配器温度探孔,等待仪器显示温度达到自己所要求的温度。
1.1 粘度测量方法(未知样品)
1.一般原则:先选择转子,再选择合适转速。
高粘度样品选用小体积转子与慢的转速(特殊情况:样品易分层,选择快的转速使样品能在均匀搅拌状态下测量),低粘度选用大体积转子与快的转速。
每次测量的百分标度(扭矩)在20%-90%之间为正常值,不可超出该范围测量。
2.当估计不出被测样品大致粘度时,应先设定为较高粘度。
试用从小体积转子到大体积转子(即转子按照29#、28#、27#、21#的顺序)由慢到快的转速。
每测一次根据百分计标度来判断转子与转速的合理性,若不在20%-90%范围内,则更换转子与转速。
注:更换完转子后务必要在仪器上同步更改转子信息。
3.样品重量:转子由大体积到小体积(即按照21#、27#、28#、29#的顺序)所适合的样品重量分别大致为5g、8g、10-12g、15-16g,每一类粘度类似的样品在测量时其重量要保持一致,并且要保证所加样品量能完全浸没转子且不能让转子触底,记录样品量。
4.将选用的转子悬挂于连接杆处,调节小量适配器位置使转子处于量筒正中间。
旋动升降架旋钮,使其缓缓下降,直至转子完全浸没在样品内,但不要触到量筒底部。
5.在仪器界面上,选择相应的转子,设定转速,按下“测量”按钮,开始运行。
1.2 键功能。
粘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制订粘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粘度测定。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主任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程序:粘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 G中采用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或特性粘数表示。
液体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在每1cm2平面上所需切应力的大少,称为动力粘度(又称绝对粘度),以Pa·s为单位。
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kg/m3)的比值,再乘以106即得运动粘度,以mm2/s为单位。
高聚物稀溶液的相对粘度的对数值与其浓度的比值,称为特性粘数。
第一法用平氏粘度计测定运动粘度或动力粘度1.简述1.1本法系用相对法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以求得液体的运动粘度或动力粘度。
1.2本法适用于测定牛顿流体(如纯液体和低分子物质的溶液)的动力粘度或运动粘度。
2.仪器与用具2.1平氏粘度计(见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 G中的附图1),毛细管内径有(0.8±0.05、1.0±0.05、1.2±0.05、1.5±0.1或2.0±0.1)mm多种,可根据各该药品项下规定选用(流出时间应不少于200秒)。
2.2恒温水浴直径30cm以上、高40cm以上的玻璃缸或有机玻璃缸,附有电动搅拌器及电热装置,恒温精度±0.1℃。
2.3温度计分度0.1℃,经周期检定。
2.4秒表分度0.2秒,经周期检定。
3.操作方法3.1粘度计的清洗和干燥取粘度计,置铬酸洗液中浸泡2小时以上(沾有油渍者,应依次先用氯仿或汽油、乙醇、自来水洗涤晾干后,再用铬酸洗液浸泡6小时以上),自来水冲洗至内壁不挂水珠,再用水洗3次,120℃干燥,备用。
3.2按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测定温度调整恒温水浴温度。
3.3取粘度计,在支管F上连接一橡皮管,用手指堵住管口2,倒置粘度计,将管口1插入供试品(或供试溶液)中,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C与A并达到测定线m2处。
粘度测量实验注意事项及操作规程
粘度测量实验注意事项及操作规程
1、打开恒温水域,设定需要的温度值,等到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开
始粘度检测,
2、粘度计仪器一定要保持水平状态
3、选择相应的转子,转子放入样品中时要避免产生气泡,否则测
量出的粘度值会降低,避免的方法是将转子倾斜的放入样品中,然后再安装转子,转子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被测量的样品必须没过规定的刻度。
4、再测量不同的样品时,必须保持转子的清洁和干燥,,如果转子
残留有其它样品或清洁后残留的水,就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5、酸性(PH)最大不能超过2,如果酸性过大应选用特殊转子,使用ULA时要确定好样品量(只需16ml)
6、连接转子时要用左手轻轻托起并捏住心轴(主机上),右手旋转
转子,这样操作是为了保护机身内的心轴和游丝,这样可以延
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7、取值要在数值比较稳定时,否则取得的数值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8、选择转子时,要看被测量的样品的粘度和几号转子的测量范围
最接近,就选几号。
9、根据测定的粘度范围选择粘度标准液,并在每次使用粘度计或
流变仪前对仪器进行验证,或定期校验,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BROOKFIELD可提供各粘度范围的符合牛顿流体性质的硅油
或油类标准品,精度±1%,粘度标准液的建议使用期限为自开
封起一年。
品氏粘度计
一、毛细管法测定黏度原理
溶胶黏度的测试对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薄膜和杂化材料等具有十分显着的影响,例如制备薄膜时,需要溶胶黏度的在(2~5)×10_3Pa·S之间,否则不能获得均匀的薄膜。
而制备纤维时,则需要溶胶的黏度在0.1~l00Pa·S之间才能拉丝,否则容易断裂或者不能拉丝。
毛细管黏度计实验室中测定液体、溶液或胶体溶液的黏度时,用毛细管黏度计最方便。
从物理学知道,毛细管黏度计的基本公式是Poiseuille公式
式中,r、l分别为毛细管的半径和长度;v为在t秒内液体所流过的毛细管体积;p为毛细管两端的压力差。
据此式可以测出液体的黏度。
但液体黏度的绝对值不易测定,一般都用已知黏度的液体测出黏度计的毛细管常数,然后令待测液体在相同条件下流过同一支毛细管。
因为同一毛细管的r、l、v一定,故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流动仅受压力差的影响,在此处压力差即为重力,即p=ghp,故可据下式求出待测液体的黏度
式中,、、分别为标准液体(如纯水、纯苯等,其黏度已知)的黏度、密度和流过一定体积毛细管所经过的时间。
、、为待测液体的黏度、密度和流过同一体积毛细管所经过的时间。
若溶液很稀,则,这时
所以,只要测出标准液体(已知)和待测液体的流经时间,便可据式(12—3)算出待测液体的黏度。
常常用做标准液体的水在20℃时其黏度分别为
二、使用步骤/方法
1、将粘度计用洗液和蒸馏水洗干净,然后烘干备用。
(使用前必需将粘度计洗净,
一般先用能溶解粘度计内残留物的溶剂(盐酸)反复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蒸馏水冲一下,放入烘箱,升温至150℃左右即可)
2、调节恒温槽至(25.0±0.1)℃。
3、用移液管取一定量(10ml)待测液放入粘度计中,然后把粘度计垂直固定
在恒温槽中,恒温5min~10min。
4、用打气球接于D管并堵塞2管,向管内打气。
待液体上升至C球的2/3处,停止打气,打开管口2。
利用秒表测定液体流经两刻度间所需的时间。
重复同样操作,测定5次,要求各次的时间相差不超过0.3s,取其平均值。
5、将粘度计中的待测液倾入回收瓶中,用热风吹干。
再用移液管取10mL蒸馏水放入粘度计中,与前述步聚相同,测定蒸馏水流经m1至m2所需的时间,重复同样操作,要求同前。
二、装油:(除乌氏直接从精管子倒入外)
用带有小嘴的橡皮球(洗耳球)或注射器连结精管子上小玻璃管,左手拿着粘度计,并用食指堵
住粗管子口,将粘度计倒过来,把有毛细管的长玻璃管伸入样品内,拉动注射器,把样品吸到第二个
圈线(使液面与圈线相切),然后竖起来即可。
逆流装好后,用夹子夹紧乳胶管,套在吸样品的管子上。
三、恒温及调垂直:
把装好样品的粘度计放到恒温槽架子上(夹子上),把毛细管左、右、前、后调垂直,在测定温
度下恒温10分钟,开始测定,记下第一到第二圈间流出时间,一般进行三次(去掉不正常数)取平
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