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第16章
- 格式:ppt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79
第16章 《电压和电阻》 知识点第1节 电压1.电压的作用和符号(1)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提供电压。
(电池的正极的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2) 电压符号:“U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缺一不可)⎧⎨⎩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是连通的闭合(即)(即)回路。
表达:“”“”⎧⎨⎩在表达电压时,要说某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在表达电流时,要说通过某用电器的电流。
(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这种方法是“类比法”)3.电压的国际单位:V (“伏特”,简称“伏”)电压的常用单位还有:k V (千伏) ;mV (毫伏) 换算关系:33110001010.00110kV V V mV V V⎧⎪⎨⎪⎩====45.电压的测量 (1) 测量电压:电压表(也叫伏特表) 电压表有0~3V 和0~15V 两个量程,读数时,要看清选择的量程,才能准确读数。
认清各量程的分度值。
甲电压表读数为:2.5V 乙电压表读数为:12V(2)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 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② 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入“-”出:标有“-”号的接线柱靠近电池的负极;另一个接线柱靠近电池的正极) ③ 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测不出电压值,且会烧坏电压表)01531530315V V V V V V ⎧⎪⎪⎨⎪⎪⎩测量时,先选~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间可测量;量程的选择:若被测电压小于则换用~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备注:电压表可以直接连在电源两端,此时电压表测得是电源电压;)7.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① 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电压表损坏;或 电压表接触不良;或 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电路第⼗六章(⼆端⼝⽹络)习题第⼗六章(⼆端⼝⽹络)习题⼀、选择题
1.图16—3(a )所⽰⼆端⼝电路的Y 参数矩阵为Y = ,图16—3(b )所⽰⼆端⼝的Z 参数矩阵为Z = 。
2.图16—4所⽰⼆端⼝⽹络的Y 参数矩阵是Y = 。
3.图16—5所⽰回转器的T 参数矩阵为。
4.图16—6所⽰的⼆端⼝⽹络中,设⼦⼆端⼝⽹络1N 的传输参数矩阵为??
D C B A ,则复
合⼆端⼝⽹络的传输参数矩阵为。
5.图16—7所⽰⼆端⼝⽹络的Y 参数矩阵为。
三、计算题
1.图16—8所⽰⼆端⼝⽹络的Z 参数是Ω=1011Z 、Ω=1512Z 、Ω=521Z ,Ω=2022Z 。
试求s U U 2。
2.求图16—11所⽰⼆端⼝⽹络的T 参数。
3.图⽰电路中,⼆端⼝⽹络N 的传输参数矩阵为 2.560.5 1.6T S
Ω??
=
,求(1)L R 等于多少时其吸收功率最⼤?
(2)若9V S U =,求L R 所吸收的最⼤功率max P ,以及此时⽹络N 吸收的功率N P
4.图⽰电路中,直流电源U S =10 V ,⽹络N 的传输参数矩阵为??
=11.0102][T ,t <0时电路处于稳态,t =0时开关S 由a 打向b 。
求t >0时的响应u (t )。
7.已知图⽰电路中,⼆端⼝⽹络N的传输参数矩阵为
1.5
2.5
0.5 1.5
T
S
Ω
=??
,t=0时闭合
开关k。
求零状态响应()
C
i t
本章作业:计算题的3、4、7、8⼩题。
清华大学电路原理电子课件江辑光版参考教材:《电路原理》(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江辑光刘秀成《电路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于歆杰朱桂萍陆文娟《电路》(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邱关源罗先觉本章重点 16.1二端口概述 16.2二端口的参数和方程 16.3二端口的等效电路 16.4二端口的联接二端口的特性阻抗和传播常数 16.5 二端口的特性阻抗和传播常数 16.6二端口的转移函数 16.7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第16章二端口网络本章重点16.1二端口概述16.2二端口的参数和方程16.3二端口的等效电路16.4二端口的联接 16.516.6二端口的转移函数16.7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本章重点.16.1二端口概述二端网络(two-terminal network )+u S _PAR四端网络(four-terminal network )n :1R理想变压器CC滤波器电路iii1i1 线性RLCM受控源i2i2三、二端口与四端网络i1 i2 i1 i2i1二端口i2 i1i2具有公共端的二端口i2i1 i3i4四端网络例+ u1 –112i1i1332ii12Ri22442i2i2222+u2-1-12,2-2 2是二端口。
3-3 2,4-4 2不是二端口,是四端网络。
因为i12 = i1 i ⎺ i1i22 = i2 + i ⎺ i2不满足端口条件i1i 线性RLCM受控源i2i216.2 二端口的参数和方程I1I 1 2I II1♠♥I 2=Y 21U 1+Y 22U 2+Y 12=U 1=0= Y b=Y b +Y c例1求图示二端口的Y 参数。
I 1Y bI 2解♣♠ I 1 = Y 11U 1 + Y 12U 2 ♦+ U 1 -Y aY c+ U 2 -I 1+U 1-U 1 = 0Y b Y a Y cI 1 Y bY a Y cY 12 = Y 21 = Y bI 2Y 11 = U 2=0 = Y a + Yb U 2 = 0I 2互易二端口U1U2U 2 = 0I1I例I12& 10& I2思路1:+U15& 10& +电阻网络,互易Y12 = Y21-电路结构左右不对称-Y11 =12 + 5 // 10=316S思路2:Y– 等效变换Y22 =110 //(10 + 2 // 5)=316SI1 2& I2对称二端口(电气对称)+ U1 - 2& 4&2&+-电路结构左右对称♠♥I 2=Y 21U 1+Y 22U 2♠例2求所示电路的Y 参数。
电路教案第16章二端口网络教学目标:1.了解二端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掌握二端口网络的矩阵描述方法。
3.掌握二端口网络的参数化描述方法。
教学准备:教材、讲义、黑板、白板、投影仪、计算机、实验装置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一端口电路的内容。
2.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声学系统、通信系统等,引导学生了解二端口电路的概念。
二、理论讲解(40分钟)1.二端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性:a.什么是二端口电路?b.二端口电路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
c.二端口电路的参数:传输参数、散射参数、互阻参数和互导参数。
d.二端口电路的特性:传输特性、散射特性。
2.二端口网络的矩阵描述方法:a.传输矩阵(ABCD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b.传输矩阵的特性和应用。
3.二端口网络的参数化描述方法:a.K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b.K参数的特性和应用。
三、实例分析(30分钟)1.教师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讲解如何使用传输矩阵和K参数对二端口网络进行分析和设计。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例进行讨论,加深对二端口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使用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操作。
2.学生通过实验,掌握使用传输矩阵和K参数对二端口电路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五、小结(10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强调二端口电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例子,结合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对二端口电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使用传输矩阵和K参数对二端口电路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但由于时间限制,实践操作可能不够充分,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