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系统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5
农村低压系统中的电压配电问题分析摘要: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电力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因为区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配电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满足农村对电力的需求。
因此,如何解决农村配电网低电压问题,成为更好发挥电力对农业生产促进功能的基础。
笔者通过多年工作实践,结合实际对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为我国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做出了有意的探索。
关键词: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加快,农村用电量也越来越大。
在我国的农村电网中,存在着电能质量差、安全隐患大、地表线损耗高、偷电漏电现象严重等许多问题。
导致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中电力问题频发,不能有效地保证农村的用电需求。
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控制设备和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农网电能质量,是我们未来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我国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自动化和信息化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对配电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电网设备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利用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等对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电,我国农村电网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生动的中国社会进步史。
在1998 年以前,农村的用电一直比较混乱,存在着人情电、关系电、权利电的“三电现象”和乱收费、乱摊派、乱加价的“三乱现象”,而且农村的电力设备也普遍陈旧落后,设施老化现象严重,为农民的用电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1998 年底,我国实行了大规模的城乡电网改造,经过近5 年的改造,使我国农村电网的质量有了本质的飞跃,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虽然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不断的改革发展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有效地解决,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发展。
2024年农村低电压专项整治方案一、背景农村低电压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农村居民生活的一大难题。
低电压不仅影响了农民家庭的日常用电,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低电压问题,提高农村电力供应能力,制定2024年农村低电压专项整治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标1. 力争在2024年底前,全面消除农村低电压问题,确保农村居民的正常用电需求。
2. 提高农村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3. 优化农村电网结构,提高农村电力供应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方案内容1. 提升农村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1) 加大对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投入。
增加资金投入,对老旧电网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变电站、配电线路、变压器等设备的承载能力,增加供电容量。
(2) 完善农村电网监控系统。
建立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农村电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性。
(3) 加强对农村电网的维护和管理。
组建专业化运维队伍,加强农村电网的巡检和维护,及时排查和修复设备故障,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低电压问题。
2. 优化农村配电网结构(1) 进一步提高农村配电网的覆盖率。
在农村地区新建或升级配电变压器,并增加配电箱数量,确保电力供应到每个农户。
(2) 提升农村配电线路的承载能力。
加大对农村配电线路的改造和升级力度,提高线路的承载能力,减少线路阻抗,降低电压损失。
(3) 推广使用先进的配电设备。
推广使用智能配电箱、电力电子变压器等先进设备,提高配电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减少用电过程中的电压波动。
3. 加强农村电力供应调度能力(1) 建立农村电力供应调度中心。
建立农村电力供应调度中心,统一调度农村电力供应,优化电网运行,提高供电质量。
(2) 加强与电力公司的合作。
积极与电力公司合作,共享资源,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制定相应的电力调度政策。
根据农村用电需求,制定合理的电力调度政策,保障农村居民的用电需求。
四、推进措施1. 加大财政投入。
浅谈农村低电压台区现状及低电压智能调压器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用电需求以及报装量也日益增加,导致台区供电半径过长、末端居民用户电压偏低等现象屡见不鲜。
农村居民端电压偏低,使居民正常生活用电得不到保障,客户满意度大打折扣,用户投诉量越来越多。
为能解决“电压低”这一老大难问题,为农村用电户排忧解难。
肇庆供电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牵头成立低电压专项研发专家组,经过一系列研究改造与反复试验,新一代农村低电压智能调压器诞生了。
关键词:农村低电压现状;智能调压器;广泛应用。
1新型农村低电压智能调压器工作原理为能有效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为广大农村居民用户排忧解难,肇庆供电局生产设备部研究专家们决定跳出原有模式,采用投、退调压器的方式,成功自主研发新型的农村低压智能调压器,解决农村电网低电压问题。
在研发农村低压智能调压器时,电压检测控制装置、接触器和调压器之间的配合控制,是需要重点开发的关键。
农村低压智能调压器分为调压器主体以及控制面板两部分,控制面板部分采用9个定制的交流接触器。
该智能调压装置控制箱里的低压漏电开关顶部直接连接电网电源侧,底部三相线路引出与交流接触器A1、A2、B1、B2、C1、C2连接,并从交流接触器A1、B1、C1引出至调压器顶部进线侧A、B、C接线端子,从智能调压器出线侧a、b、c接线端子引出三相线路接入A3、B3、C3接触器,最终从接触器出线接口引出三相接触连接电网负荷侧。
当串联在农村电网低压台区的供电线路上的智能调压器电源侧相电压降至200V以下时,控制继电器指示接触器(A1、B1、C1及A3、B3、C3)合闸,智能调压器投入运行,将其负荷侧电压提升至正常范围内。
此时旁路交流接触器A2、B2、C2处于分闸位置;当智能调压装置的负荷侧相电压为208V以上且台区三相电压处于稳定状态时,智能调压装置的继电器指示交流接触器(A1、B1、C1及A3、B3、C3)断开,使调压器撤出运行。
低压SVG在农村配电网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村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尤其表现在农村配电网的发展过程。
就目前我国农村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技术,不仅具有滤除谐波和无功补偿的特点,还在很大程度上使三相不平衡的电能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根本上解决了供电台区供电的不稳定性,为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低压SVG;农村配电网;应用效果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农村配电网随着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用电量的持续增长,使得传统的农村配电网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不仅是电能质量出现了严重问题,还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电能损耗。
如何利用低压SVG技术,促进农村配电网的发展,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重点问题。
因此,相关部门对低压SVG配电网应用效果,引起高度重视,保障农村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将通过两个方面对低压SVG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描述。
一、现有农网无功补偿技术就目前农村电网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来看,主要是通过开关投切电容为主,一般可以分为机械式、接触器投切电容装置;复合开关投切电容装置和电子式无触点可控硅投切电容装置。
主要是通过检测系统内的无功需量,从而对电容器进行投入和切除工作。
虽然这类装置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但是由于技术相对于落后,不仅容易受到电网的波动影响,产生过补和欠补的情况,还会导致电压极其不稳定,从而对其他设备和开关元件造成损坏。
针对于现今农村电网出现三相不平等的现象,可以有效调整电容容量,有机整合电感和电容组合,均衡分布用电负荷,从而保障农村电网的实际运行效果。
这类方法不仅成本低廉,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使人力浪费的现象得到解决。
但是由于在进行用电负荷切换的过程中,对停电时间的要求较为严格,不仅使供电公司的售电量受到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使供电的稳定性受到威胁[1]。
农村低压安全用电规程一、引言为了确保农村低压电网的安全运行,保护广大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农村低压电网建设、运维和用户用电。
二、术语和定义•低压电网:指电压等级不超过380V的电网系统。
•供电企业:指负责为用户供应电力的法人单位。
•电力用户:指接受供电企业供电并使用电能的单位或个人。
三、农村低压电网的建设1.农村低压电网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电力行业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设计、施工和验收合格。
2.农村低压电网的线路应按照规定布设电力设备,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
3.农村低压电网的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电力行业标准,经常性进行检测和维护。
四、农村低压电网的运维1.供电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电力运维团队,负责低压电网的日常巡视、检修和维护。
2.低压电网的设备和线路应定期进行检测,及时排除隐患,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
3.供电企业应建立低压电网运行档案,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巡视检修情况以及用户用电数据等重要信息。
五、用户用电要求1.用户安装用电设备前,应先了解电能的使用特点和安全知识,按照《电力法》和相关规定使用电能。
2.用户应购买合格的用电设备,并确保设备安装、维修、使用符合国家电力行业标准。
3.用户应妥善使用电器插头和插座,插拔电器时要轻拉轻插,避免过度使用插头而导致烧毁的情况发生。
4.用户在使用电器过程中应注意电气安全,禁止在用电设备旁放置易燃物品,并避免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电器。
5.用户应定期对自家用电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6.如果用户遇到电力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应及时向供电企业报告,不得私自处理。
六、安全教育与宣传1.供电企业应加强对农村低压电网的安全教育与宣传,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用电素质。
2.供电企业可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安全讲座和演练等方式,向用户普及用电安全知识,提醒用户注意用电安全。
七、违规处理和经济处罚1.对违反本规程的用电行为,供电企业有权采取警示、劝阻、限电等措施予以处理。
从农村低压电网中存在的问题浅析电网改造与节能摘要:所谓农村低压电网,就是面向用户的电网,但是其重点不在农村而是在低压二字上。
农村电网的特点也就是它的缺点,例如供电半径大、低压负荷分布不均匀、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大、可靠性和安全性低、电网损耗大等等。
低压电网中的很多问题在很多时候已经影响了一些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怎样提高低压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并降低电能的损耗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低压电网节能改造降低损耗【分类号】:td327.3农村低压电网是以农田灌溉、群众生活照明、农产品加工以及乡镇工业等用电而产生与形成的一种配电网络。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与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下,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农村的许多基础设备都在不断的改进,但是农村低压电网中所存在的问题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尤其是线路超载所引起的停电、高度的损耗以及安全没有保障的这一些问题,更是成为了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直接因素。
因此,怎样合理的改造农村低压电网提高安全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电网节能,本文就通过对农村低压电网的具体了解和分析,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仔细的探究。
一、农村低压电网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城市也体现在农村,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人民的生活条件也都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在提高。
目前我国农村的用电量需求日益增加,农网线路的超载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导致线路故障频发,其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导线太细、电能损耗度高、电压消耗量大以及供电半径大。
由于农村低压电网路线的分布点很少,供电路线少而长,变电容量有限所以导致电网路线之间虽然形成了联络,但是一旦发生故障时,供应容量不足,促使线路与线路之间供电没办法相互转供,所以整个配电系统的供电性都会降低。
(二)浪费了部分线路设备。
由于农村电网的单辐射线路很多,某些线路的配电装置容量较大,负荷太多。
因此没有办法合理的转供负荷,所以联络起不了多少作用,当线路出故障或是检修是就会造成局部供电不足。
供电所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一、工作思路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为目的,以改善农村低压客户端电压质量为重点,加强对农村用电特性及需求的分析,坚持电网建设改造与精益运行管理并举、薄弱点整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优化农村供电方式,既立足解决当前突出的问题,又着力改善农村配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
二、工作原则一是坚持以农网升级改造为重点,结合近期与远期发展需求,改善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农村电网调压能力和无功补偿能效,提高供电能力。
二是坚持以精益运行及营销管理为基础,强化用电营业数据分析及应用,提高营销与生产管理协同性,加强农村配网运行管理,完善电压质量监测手段,提升电压质量保障能力。
三是坚持以基础研究为依托、以科技与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强农村用电负荷特性分析,开展适合农电特点供电方式、综合调压方案和配变应对日负荷波动能力研究与应用,增强对农村用电特性的适应能力。
三、工作目标按照采取的不同措施,依据永新县供电公司低电压治理工作任务的时间进度,分阶段细化分解工作目标。
力争用1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XX供电所当前存在的“低电压” 问题。
1、确保经过“低电压”综合治理后的“低电压”用户电压质量满足要求。
在XX 年8月份前,消除全所现有130 个台区7000户的低电压现象。
2、需新增变压器布点才能解决的“低电压”用户,在未新增变压器前,低压用户正常用电时段电压不低于200 伏,负荷高峰时段不低于190伏。
在象形变电站扩建工程未建成投运前,高市通过里田变电站,象形通过芦溪转移负荷,通过台区增容、改造低压主线等方式,解决低电压问题。
3、低压负荷三相不平衡度大于20%的农村配变数量,与XX年相比减少90%以上。
通过建立常态的低电压管理网络,结合线损管理按月定期分析三相不平衡治理,达到当月发现问题当月消除之目标。
4、“低电压”情况的投诉事件减少90%以上。
对开展治理的130个台区采取投诉跟踪机制,动态发现问题,以优质的服务解决投诉事件。
论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系统的应用
江志宏四川米易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快速发展,针对于目前农村低压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提高用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而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系统的合理与否,又直接影响电能的各项指标。
本文主要针对这方面的话题时行分析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低压电网电网运行系统应用
一、引言如何有效进行农村用电市场的开拓,并最终能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使用到安全、优质、经济的电能,那么必须选择将提高农村用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摆在重要位置。
而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系统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电能的各项指标。
电力行业标准DL.T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对TN-C系统、TT系统及IT系统作了规定。
文中对各种系统进行分析、比较。
二、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系统的特点规程规定:农村低压电力网宜采用TT系统,城镇、厂矿企业采用TN-C系统;对安全有特殊要求或纯排灌的动力电力网可采用IT系统。
由于农村用电有多样性(综合用电)、分散性、季节性等特点,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IT系统,除特殊要求外。
就TT系统与TN-C系统进行分析、比较。
1.TT系统与TN-C系统的概念。
在电力行业标准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中,TT系统与TN-C
系统均是规定的低压系统接地型式。
1.1TT系统。
系统有1个直接接地点,即将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金属外壳)接地的,在电气上与低压系统的接地点无关的接地装置,见图1。
1.2TN-C系统。
系统有1点直接接地,用保护线将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金属外壳)与该点连接。
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见图2。
2.TT系统与TN-C系统的比较。
2.1共同点。
图1TT系统图2TN-C系统a.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都是直接接地,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抑制电网对地电压的升高。
b.配变低压侧及各出线回路均需装设过流保护。
c.2种系统都是单、三相混合供电系统,供电灵活。
但三相负荷不平衡时,若因某种原因中性线断开,则负荷中性点必产生漂移,负荷重的一相端电压上升,容易造成用电设备的烧毁。
因而,中性线不得装设熔断器和单独的开关装置。
2.2不同点。
a.设备的漏电保护方式不同。
TT系统有1个直接接地点,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直接接地,当发生设备漏电接地的故障时,接地电流通过设备的接地电阻Rd和系统的接地电阻Ro形成回路,并在2个电阻上产生压降,由于分压作用,当人触及外壳时的接触电压较
低。
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而对于TN-C系统,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
EN直接与电力系统接地点连接。
当发生碰壳时,电流经金属导线构成闭合回路,形成金属单相短路,产大的短路电流,使过电流保护装置动作,将故障点切除。
b.2个系统在使用时所满足的技术条件不同:①在采用TT系统时应满足以下要求:除变压器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外,中性线不得再行接地,且应保持与相线同等的绝缘水平;全网必须实施漏电保护(三级保护),包括漏电总保护、漏电中级保护和末级保护(用户的漏电保护)。
②在采用TN-C系统时,按规定应满足以下要求:为了保证在故障时保护中性线的电位尽可能保持接近大地电位,保护中性线应均匀地重复接地;受电设备装设漏电末级保护。
三、TT系统与TN-C系统的应用比较1.设备漏电保护效果比较。
1.1TT系统发生设备单相碰壳时,其短路电流和短路电压分别如下:Id=U(Ro+Rd);Ud=Id×Rd=〔Rd (Ro+Rd)〕 UU假如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电阻Ro和保护接地电阻Rd均为48时(规程规定100kV A以上变压器的接地电阻不能大于48),则Id=220 (4+4)=27.5(A)Ud=27.5×4=110(V)如果用电设备的保护电流整定值稍大时,保护设备如空气开关、熔断器则不能动作,过流保护器失效,
将在用电设备上长期存在110V的对地电压,这对人身很不安全。
只有减少接地电阻,加大短路电流,才能使保护设备动作。
但是减少接地电阻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也是很不经济的。
1.2采用TN-C系统,一旦发生设备漏电单相接地时,故障电流直接经中性线形成“中性线-相”闭合回路,因为中性线阻抗很小。
短路电流很大,使保护设备可靠、迅速地动作,从而切断故障设备。
2.安装漏电保护器的比较。
2.1当低压电力网采用TT系统时,按规定全网必须实施“三级”漏电保护,即安装上“三级”漏电保护器,设备费用投入相当大;而且漏电保护器参数选择不容易,上、下级的动作时间在动作上不好配合,不能准确切除故障点,容易造成越级跳闸,扩大事故面积;大量漏电保护器投入运行后,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定期检查、测试及运行维护。
发现漏电保护器有异常情况或拒动时,要及时进行处理或更换后才能送电,否则将影响系统的正常供电,造成一定的停电经济损失和用户的不满。
因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电力市场进一步扩大,低压电网的运行系统已不适宜采用TT系统。
2.2当低压电力网采用TN-C系统时,只需安装漏电末级保护。
漏电保护的设备费用投入小,减少了对漏电保护的检查、测试及
运行维护的工作量,减少了人力的投入;避免了因保护器选择不当和保护器运作时间的不配合而造成事故面的扩大,减少了停电的损失。
四、结语综上所述,在380/220V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TN-C系统比TT系统更为经济、实用和可靠,应重点推荐应用。
386百科论坛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