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闻诊
- 格式:ppt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19
中医闻诊之“闻气味”
嗅气味,是通过闻病人身体、呼吸以及各种分泌物、排泄物所散发出来的气味,以测知疾病变化的诊察方法。
包括嗅病人的口气、汗气、痰涕、二便、经带、恶露、呕吐物等气味以及病室之气味。
一般气味酸腐臭秽者,多属实热;微有腥臭者,多属虚寒。
(一)口鼻之气味
正常人说话时,口鼻中无异常气味。
如口气臭秽,多属胃热,或消化不良,亦可见于龋齿、口腔不洁;口气酸馊,是有宿食;口鼻有酒臭,常因嗜酒或湿热内盛。
若口腔散发烂水果气味,为消渴重证之征。
常人口臭,多为口腔不洁。
(二)血汗之气味
病人有汗气,可知曾出汗。
汗气腥膻,多为湿热蕴于皮肤,津液蒸发所致。
病人有血腥气,可知曾有失血症状。
(三)痰涕之气味
痰涕清稀,无气味,常见于外感风寒;咳吐浊痰脓血,腥臭异常的,多为热毒炽盛,瘀结成脓之肺痈。
咳痰黄稠味腥,多为肺热炽盛。
鼻流浊涕臭秽,是为鼻渊。
(四)二便之气味
大便臭秽,是热结肠道的表现;便溏味腥,多为脾胃虚寒。
尿清无臊,属虚寒证,亦可见于正常人;尿臊黄少,甚至浊臭,多是湿热下注。
如矢气酸臭,多为宿食停滞,消化不良。
(五)病室之气味
病室之气味大多是由于病人身体或分泌物、排泄物所发出,散布室内所致。
如室内有臭气,多见于瘟疫初期。
如室内有腐臭或尸臭气味者,是脏腑败坏之兆,病情重笃。
病室有血腥臭气,多因病人失血所致。
中西医临床诊断学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中医诊断学中的“望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 望舌、望脉B. 望神、望色、望形、望态C. 望舌、望脉、望神、望色D. 望神、望色、望形、望态、望舌、望脉2. 西医临床诊断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四诊”?A. 问诊B. 触诊C. 叩诊D. 听诊3. 在中医诊断中,“闻诊”主要指的是什么?A. 闻气味B. 闻声音C. 闻气味和闻声音D. 闻呼吸声4. 西医临床诊断中,叩诊的主要用途是什么?A. 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范围B. 判断病变的性质C. 判断病变的深度D. 判断病变的硬度5. 中医中的“切诊”主要指的是什么?A. 切脉B. 切肤C. 切脉和切肤D. 切脉、切肤、切舌6. 在西医诊断中,以下哪项是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A. 心电图B. 血常规C. 影像学检查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7. 中医诊断学中的“望诊”包括望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西医临床诊断中的“四诊”包括问诊、触诊、________、________。
9. 中医诊断中的“闻诊”主要包括闻________和闻________。
10. 西医临床诊断中的叩诊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判断病变的性质。
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医诊断学中的“切诊”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2. 描述西医临床诊断中,如何通过问诊来获取病人的病史信息。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西医临床诊断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和相互补充的关系。
14. 分析中西医结合在临床诊断中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五、案例分析题15. 假设你是一名中西医临床医生,面对一位主诉为“头痛”的患者,请描述你将如何运用中西医临床诊断学的方法进行诊断。
六、判断题16. 中医的“望诊”只能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来判断病情。
()17. 西医的“四诊”中,叩诊和听诊是相互独立的诊断方法。
()七、计算题18. 如果一位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为12.5×10^9/L,而正常范围是4.0-10.0×10^9/L,请计算其超出正常范围的百分比。
闻诊包括哪些内容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
前者是凭借医者的听觉器官,从病人的语言、呼吸以及咳嗽等声音中进行辨别;后者是凭借医者的嗅觉器官,来分辨从病人的体肤、口鼻气息及大小便等各种排泄物中所散发的气味。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诊察,了解病情的寒热虚实及病邪所在部位,并结合其他三诊所取得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即可得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诊断。
如语声高亢而有力的,多为外感有余之病;若语声低微,少气不足以息,多为内伤不足之证。
如说话声音粗壮、话多、有时怒骂叫号、奔走登高的叫做“狂言”;如症见神志昏迷,胡言乱语,前后颠倒而没有次序,声音粗壮的是为“谵语”。
二者多为热证,如高烧病人多见谵语。
若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行低微的叫做“郑声”,多属于气脱阳虚的虚证。
所以,古人有“实则狂言、谵语,虚则郑声”的说法。
说话多出差错,乱无条理,过后自知,但再说又错,这叫“错语”,见于虚证。
无人时自言自语,但人来即止,讲话无对象而喃喃自语,谓之“独语”,常见于癔病或老年性精神病等。
另外,通过患者语声变异,如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以了解病变的部位。
如病人表现安静,但不时发出惊呼的,多属骨节间病;如病人失音或言不清彻的,多属心膈间病;如病人语声细小而长的,多为头脑中病。
这是从病人语声中辨别疾病所在部位的几个简单例子。
大一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A. 病问B. 病史C. 望诊D. 闻诊2. 中医病证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A. 五脏六腑学说B. 阴阳学说C. 经络学说D. 五行学说3.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诊断学的四诊之一?()A. 望诊B. 闻诊C. 摸诊D. 嗅诊4. 中医病理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A. 九候B. 八纲C. 五常D. 六经5. 中医望诊包括哪些内容?()A. 神色B. 体态C. 舌苔D. 喘息音二、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中医病历中必须包含的主要内容。
答:中医病历必须包含病人的基本信息、主诉、病史、四诊观察等。
其中,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主诉则是病人自己描述的症状和不适感受,病史包括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四诊观察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2. 请简要阐述中医病证的分类和特点。
答:中医病证可分为实证与虚证、寒证与热证、表证与里证等。
其中,实证与虚证是辨别病机的重要分类方式,实证特点为病机过盛、气血郁结等;虚证特点则是病机不足、气血亏虚等。
寒证与热证则描述了病机的温度性质,寒证特点为寒冷、畏寒等;热证特点则是发热、口渴等。
表证与里证是根据病机的位置进行分类,表证特点为病机表现在身体表面,如发热、恶风等;里证特点则是病机发生在体内,如胸闷、腹痛等。
三、案例分析题某患者女性,45岁,主诉头晕眼花、心悸、口干,舌苔黄腻,脉细数。
1. 根据患者的主诉和观察结果,请给出初步诊断。
答:初步诊断为阴虚内热证。
患者主观症状中出现头晕眼花、心悸、口干等,而舌苔黄腻、脉细数是典型的阴虚内热的体征。
2. 根据中医病机理论,阐述该诊断的病机。
答:阴虚内热证的病机为阴液不足、虚火上扰。
阴虚导致阴液亏损,虚火由内而外上升,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
口干是由于阴液不足,口咽失润所致。
舌苔黄腻和脉细数则是虚火内蕴的表现。
四、综合题请结合中医诊断学的理论,从病人主诉、舌诊、脉诊等方面进行分析,给出以下病症的初步诊断和病机解释。
中医闻诊注意事项
摘要:
一、中医闻诊的概念与重要性
二、中医闻诊的注意事项
1.不要化妆
2.不要吃带有颜色的食品
3.不要刮舌头
4.保持合适的就诊状态
5.注意声音的清晰度
6.配合医生的问诊
正文:
中医闻诊是中医四诊之一,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等声音,来判断患者身体的变化和病症。
闻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为医生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进行中医闻诊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患者遵守。
首先,患者在进行中医闻诊时不要化妆。
因为化妆会影响到医生的望诊,使其难以准确判断患者的面色和舌象等,从而影响到闻诊的准确性。
其次,患者不要吃带有颜色的食品。
例如,红色食品可能会使患者的舌头变红,蓝色食品可能会使患者的舌头变蓝,这都会影响到医生的望诊和闻诊。
第三,患者不要刮舌头。
因为舌苔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刮掉舌苔会严重影响医生的判断。
第四,患者要保持合适的就诊状态。
例如,不要在饥饿或饱腹状态下就诊,这会影响到脉象的准确性。
第五,患者要注意声音的清晰度。
在回答医生的问题时,要尽可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便医生准确地判断病情。
最后,患者要配合医生的问诊。
在回答医生的问题时,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自己的病情,以便医生准确地判断病症和病因。
诊法中医护理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诊法中的望诊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望神B. 望色C. 望形D. 闻诊答案:D2. 脉诊中,脉搏细弱无力,多见于以下哪种情况?A. 气血两虚B. 气血两盛C. 气滞血瘀D. 痰湿内阻答案:A3. 舌苔黄腻,多见于以下哪种病症?A. 寒湿内蕴B. 湿热内蕴C. 阴虚火旺D. 气血两虚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四诊的内容?A. 望B. 闻C. 问D. 触答案:D5. 脉象浮数,多见于以下哪种病症?A. 外感风热B. 内伤食滞C. 阴虚内热D. 气血两虚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中医望诊的内容?A. 望面色B. 望舌象C. 望指甲D. 望脉象答案:ABC2. 脉诊中,以下哪些脉象属于虚脉?A. 细脉B. 弱脉C. 芤脉D. 滑脉答案:ABC3. 以下哪些舌象提示体内有热?A. 舌红苔黄B. 舌绛苔燥C. 舌淡苔白D. 舌红少苔答案:ABD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诊法中的“闻诊”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中医诊法中的“闻诊”主要包括听诊和嗅诊两个方面。
听诊是指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等来判断病情;嗅诊则是通过嗅患者的气味,如口臭、汗臭等,来辅助诊断。
2. 描述中医脉诊中“滑脉”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答案:滑脉的特点是脉搏流利,如同珠子滚动,多见于痰湿、食滞、妊娠等病症。
临床上,滑脉的出现提示体内有痰湿或食滞,需要结合其他诊法进一步判断。
结束语:以上为本次中医诊法护理考试的答案,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考试能够更好地掌握中医诊法的相关知识,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闻诊名词解释中医
嘿,你知道啥是闻诊不?闻诊啊,在咱中医里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呢!就好比你去听一场音乐会,通过各种声音来感受音乐的魅力。
中医的闻诊也是这样,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判断病情的哟!比如说,一个人说话声音洪亮有力,那可能就表示他身体倍儿棒,气血充足呢!这就像一台动力十足的汽车,“嗡嗡”地跑得飞快。
(就像你看到一辆跑车在路上呼啸而过,那感觉多带劲啊!)
但要是一个人说话有气无力,声音低微,那可能身体就有点小毛病啦。
这就好像一辆没油的车子,“咳咳”响着,跑也跑不起来。
(你想想,要是你骑着一辆没气的自行车,那得多费劲呀!)还有啊,咳嗽的声音也能透露很多信息呢!清脆的咳嗽可能只是小问题,要是那种沉闷的咳嗽声,说不定就有大麻烦咯!
闻气味也是很关键的哦!比如身体发出一些奇怪的臭味,那可能就是身体内部出问题啦。
这就好像家里的电器发出异味,你就知道可能要出故障了一样。
(你肯定有过那种闻到异味就知道哪里不对劲的经历吧!)中医通过仔细聆听和分辨这些声音和气味,就像侦探在寻找线索一样,来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
中医的闻诊可不是随便听听就算了,那是需要真功夫的!医生们得竖起耳朵,仔细分辨每一个细微的差别。
这多不容易啊!就像一个优秀的品酒师,能分辨出各种细微的味道差别。
(你想想那些品酒大师
们,多厉害呀!)它和其他的诊法一起,共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呢!
我觉得啊,中医的闻诊真的是太神奇、太有意义了!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也让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闻诊,它可是中医的一大法宝呢!。
中医药服务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中医药服务的主要目标是:A. 治愈疾病B. 缓解症状C. 促进健康D. 扩大市场答案:C2.中医药的理论基础是:A. 药用植物B. 经络学说C. 医学经典D. 阴阳五行答案:D3.中医针灸的主要疗效是通过:A. 草药煎汤B. 针刺穴位C. 推拿按摩D. 饮食调理答案:B4.以下哪个属于中医四诊法?A. 视诊B. 嗅诊C. 问诊D. 闻诊答案:C5.中医药治疗的基本原则是:A. 个性化B. 统一标准C. 快速见效D. 药物为主答案:A二、判断题:1.中药饮片是指将中草药加工成片剂状,并且无需煎煮即可服用。
()答案:正确2.中医药服务只适用于一部分人群,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适用。
()答案:错误3.中医和西医是互相竞争的关系,各有优劣之处。
()答案:错误4.中医药服务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现代化设备。
()答案:正确5.中医药服务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答案:正确三、问答题:1.简述中医四诊法的内容和应用。
答:中医四诊法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个方面。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咳嗽声等来判断身体状况。
问诊是医生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等信息。
切诊是根据患者的脉搏状况来判断身体的阴阳、虚实等情况。
四诊法在中医诊断中起到关键作用,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2.中医药服务的优势与局限性是什么?答:中医药服务的优势在于其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针对性和精确性。
同时,中医药服务注重防病治未病的理念,强调整体健康和平衡,可以有效改善慢性疾病和提高免疫力。
此外,中医药服务的丰富疗法,如中药、针灸、推拿等,可供选择,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然而,中医药服务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方面,中医药服务的治疗效果需要长期积累和配合,无法迅速见效,对于一些急性疾病可能无法满足患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