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3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3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3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天津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答案解析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A:干涸hé;C:锐不可当dāng;D:称职chèn

【考点】识记课本里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答案】B

【解析】焕发与散发一个是散发出年轻的健康所特有的红润或充满或显示出热情洋溢、精神愉快等,一个是发出某种气味或气息。此题中生命的光彩属精神层面,故选择焕发;承载与承受一个是担当一个是经受,故选择承载;凝结与凝聚,只有凝聚可与“力量”搭配。【考点】近义词以及常用词语辨析

3.【答案】A

【解析】B、缺少主语,删去“使”。C、搭配不当,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意识。D、否定不当,把“能否”删去。

【考点】辨析及修改病句

4.【答案】D

【解析】D选项属选择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分句之间用逗号隔开。

【考点】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5.【答案】C

【解析】A选项称谓不礼貌、语气不够委婉。B选项的“必须”语气过于强硬,不够礼貌。D选项缺少称谓,语气过于强硬。

【考点】情境语义题

6.【答案】A

【解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选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将眼前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梨花,把边塞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

【考点】古诗词及现代诗的鉴赏

7.【答案】C

【解析】分析整段内容,从结构上划分首句是总领的作用。选文是课内重点篇目,考生普遍较为熟悉。文章选自八年级上册105页叶圣陶写的《苏州园林》,选段为107页的第五段。

【考点】对语段主要内容的概括

8.【答案】D

【解析】“盘曲嶙峋”、“珠光宝气”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与语言平实不符。

【考点】说明文的理解与赏析

9.【答案】A

【解析】“服”的意思是“穿戴”。

10.【答案】D

【解析】A选项是判断句,B选项是反问句,C选项判断句。“皆以美于徐公”为省略句,补充完整应为“皆以(之)美于徐公”。原文省略了“之”,代词,代邹忌。

【考点】中考四大句式中省略句的结构和判断

11.【答案】B

【解析】妻子因为偏爱邹忌而赞美他,妾是因为害怕邹忌而赞美他,客是因为有求于邹忌而赞美他。皆属于私情,因此选项中说“真诚赞美了邹忌”并不准确。

【考点】文言文文意的理解

第II卷

二、填空题

12.【答案】(1)悠然见南山

(2)风正一帆悬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城春草木深

(5)了却君王天下事

(6)往来无白丁

【考点】诗句的积累

13.【答案】(1)几处早莺争暖树

(2)长河落日圆

【解析】难度系数一般,没有生僻诗句出现。考生失分可能性较少,基本为粗心,背诵不熟悉。

【考点】必考古诗文背诵默写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

14.【答案】(1)全,都

(2)遇到,碰上......的时候

【解析】“咸”、“值”都是学生接触较为普遍的两个字。八上《桃花源记》、九上《出师表》均有考察。熟记课内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具备认知出处的能力。同时,加强课外文言文练习,做好总结。

15.【答案】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妨碍。

【解析】翻译题型是中考必考题型,考生失分的现象较为明显。一般是因为关键字词翻译的准确性问题。“悉”、“妨”要重点翻译,句意要通顺。

16.【答案】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勉励的人。

【解析】对课外文言文的文意大致概况的理解。要准确把握人物形象。解题时,首先应该读懂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赏还是批评等问题。当然重点是考查从作品中获得人生观、世界观、美好品德、某种精神方面的启示或收获。

四、阅读题

17.【答案】(1)去年七月

(2)沉默,没有开花

(3)次第捧出各自花蕾,黄绿绿地静默着。

【解析】此题属于信息提取提,本文分为三个部分来描写黑槐开花的历程,按照文章顺序提取信息即可。

【考点】对于文章内容的提取

18.【答案】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槐花不争艳、不媚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文属于句子赏析题。首先分析本句的修辞手法,“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将槐花赋予人的品质,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同时这句也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然后分析句子写出了槐花怎样的特点,“很小、很白、内敛、自得”,表现了槐花不争艳、不媚俗的特点;最后结合文章中心写出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考点】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的分析

19.【答案】去年黑槐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养了三年的牡丹受到伤害后,用不开花的方式抗议被移魂切骨。

【解析】文章第八段在“我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之后做出了解释,写出了黑槐拒绝开花的原因,即“去年黑槐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同时,作者在整

篇文章写黑槐开花的同时插叙了自己种牡丹的事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解释了自己推想黑槐拒绝开花的根据,即“养了三年的牡丹受到伤害后,用不开花的方式抗议被移魂切骨”。【考点】原因分析

20.【答案】对比(插叙、衬托);黑槐尽管去年受到伤害,但是它今年仍然开出更美更密的花蕾,体现它漠视痛苦、淡泊宁静、尽职尽责、坚守自己的生存智慧。

【解析】本文的写作对象是黑槐树,加入牡丹这一形象,采用了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若从记叙的顺序角度分析,则属于插叙。第二问属于对文章主旨理解的问题,很明显主旨段为第十一段。提取信息即可。

五、综合题

21.【答案】材料三、材料五

【解析】材料三赞扬了匡衡在家中无烛的情况下,凿壁偷光的勤学品质,并不涉及读书方法;材料五同样是在对范仲淹生活困苦做了描述后,赞扬他勤勉好学的品质,也不涉及读书方法。【考点】文句理解及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22.【答案】示例:一本书像一盏灯,指引我们走入别样绚丽的人生旅途。

23.【答案】A .②

B.③

C.①

【解析】名著导读。

24.【答案】示例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做人要谦虚、严谨,面对困境不气馁,面对顺境不骄傲,礼仪要得体等;对待艺术要真诚,有艺术尊严,有民族耻辱感,做“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劳逸结合,正确理财,正确对待恋爱婚姻等。【解析】对于《傅雷家书》内容的了解水平,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层次。

【考点】名著导读和领悟

六、作文

25.【答案】略

【解析】题目中的关键词“捡拾”和“幸福”都属于生活中常见的词语,贴近学生生活,可以写亲情、友情、师生情、陌生人的关爱;也可以写自己的旅游经历、阅读体验;也可以写对大自然的感悟;也可以写自己努力奋斗获得成功的经历……总之,一切与幸福有关的内容学生都可以大胆地写。

2020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㈠默写(16分) 1.清晨入古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青山横北郭,。李白《送友人》 3.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 4.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5.纪录片《航拍中国》有一组镜头展现了祖国秋季的绚丽色彩,我们可用白朴《天净沙秋》中的句子“,”为画面配字幕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6—9题(12分) 【甲】橘逾淮为枳(节选)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公输(节选)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6.两段选文都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橘逾淮为枳》选自《》,《公输》选自诸子百家中家的经典著作。(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好句子。(3分) 齐人固善盗乎? 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体现了楚王是个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人。。 B.【乙】文突出公输盘是个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 C.晏子的辩驳义正辞严、墨子的说理诙谐幽默。 D.言辞交锋后,晏子使对方理屈,墨子令对方折服。 9.选文通过对话,表现出晏子和墨子都具有和的特点。(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刘弇遇东坡 刘伟明弇①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绍圣初,因游一禅刹,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互问爵里②姓氏。伟明遽对曰:“庐陵刘弇。”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复问东坡所从来。公徐应曰:“罪人苏轼。”伟明始大惊,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见所畏③。”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④谈而去。【注】①刘伟明弇(yǎn):弇是刘伟明的字。②爵里:爵,爵位;里,故乡。③不意乃见所畏:没想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④剧:痛快。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⑴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⑵自谓名.不下人() 11.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伟明)于是又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B.(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C.(伟明)于是又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D.(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12.文中两人互问爵里姓氏,刘弇“遽对曰:‘庐陵刘弇’”的目的是“”而东坡则回避答爵里只答“罪人东坡”,原因是,,最终东坡以“”的举动,展现了一代大家的风范。(5分)

人教版中考语文真题试题B卷

人教版中考语文真题试题B卷 一、积累与运用 (共3题;共21分) 1. (10分)名句默写。 (1)天行健,________。 (2)山舞银蛇,________。 (3)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 (4)而现在,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5)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 (7)《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面对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我们应该拥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心胸。 2.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词又称长短句,源于唐,盛于宋。词有婉约、豪放之分,豪放词创于苏轼,到辛弃疾发扬光大。 B .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其中十二地支不仅对应了十二生肖,也与每天的二十四小时对应。《智取生辰纲》中说“辰牌起身”,“辰牌”对应的是上午七时到九时的时间。 C . 《水浒传》中,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 D .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 3.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随着合福高铁的通车,武夷山市推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精品——“武夷水秀”。它以畅游武夷九曲溪奇幻之旅

为主线,以新颖的水mù①(A募;B幕)、动漫等声光科技为主角②(Ajué;Bjiǎo),演绎武夷水文化。同时,剧中巧妙地融入了武夷山朱子儒家文化、彭祖养生文化、大红袍茶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甲】(A 活灵活现 B跃然纸上)地展示了闽越王城、五夫龙鱼、武夷宫等本土元素。该剧还向世人【乙】(A宣布;B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以期达到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武夷水秀”这一梦幻而又美妙的多媒体视听盛宴令观众叹为观止。 (1)根据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①水mù________(A.募;B.幕);②主角________(A.jué;B.jiǎo)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乙】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二、阅读理解 (共6题;共64分) 4. (4分)阅读下面古词,完成各题。 登古邺城 (唐)岑参 下马登邺城① ,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②。 城隅③南对望陵台④ ,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⑤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注释】①邺(yè)城:春秋齐邑,战国魏都,三国时魏置邺都,与长安、洛阳等合称五都,北周大象二年(580)遭战火焚毁,民众南徙,隋开皇十年(590)复为邺县。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②飞云殿:无考,当为邺城宫殿一陈迹。③城隅(yú):城墙角上作为屏障的女墙。④望陵台:即铜雀台,曹操筑。⑤武帝:曹操死后被追尊为魏武帝。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句点题,次句一个“空”字,统领全篇。

人教版部编中考语文试卷

2019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分) 1.(4分)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线这边来,大地便换了一番.风景,明朗又朦胧。它日日夜夜散发着一种气息,就像青年人身体散发出的气息。清新的、充沛.的、诱惑而撩.人的,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大地的肌肤﹣﹣泥土,松软而柔和;树枝再不抽搐.,软软地在空中自由舒展,那纤.细的枝稍.无风时也颤悠悠地摇动,诏.唤着一个万物萌芽的季节的到来。湖水因为春潮涨.满,仿佛与天更近;静静的云,说不清在天上还是在水里……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撩.人(liáo)一番.B.抽搐.(chù)枝稍. C.纤.细(qiān)充沛.D.涨.满(zhǎng)诏.唤 (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一旦仿佛B.朦胧自由 C.气息萌芽D.散发撼动。 三、标题 2.(2分)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莱芜九龙大峡谷全长20多公里,谷内怪石嶙峋,溪水潺潺;两边奇峰突兀,层峦叠 翠,真可谓巧夺天工 .... B.据笔者观察,近年来我省小型剧目的创作一直比较活跃,涌现出了不少脍炙人口 ....的作品 C.摩拜单车一推出,便受到人们的欢迎,其始作俑者 ....胡玮炜受邀登上了央视《朗读者》的舞台 D.5月19日,在第七个“世界家庭医生日”来临之际,芳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心积 ...虑.让家庭医生走进百姓家门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B.“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共建合作平台,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C.通过“阿尔法围棋”的胜利,让人们更加清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

眉山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眉山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全卷分为A、B卷,其中A卷(1~10页)100分,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4页)为单项选择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第Ⅱ卷(5~10页)为多种题型,12个小题,共80分;B卷(11~12页)7个小题,共20分。 3.答第Ⅰ卷前,请你务必按要求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并将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清楚。 4.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直接答在试卷上。请将第Ⅱ卷和B卷各题答案书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 A卷(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语言知识(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佃(diàn)户忍俊不禁(jīnɡ) 埋(mái)怨面面相觑(qù) B.栖(qī)息矫(jiǎo)揉造作酷肖(xiào) 断壁残垣(yuán) C.伫(zhù)立忧心忡忡(zhōnɡ) 差(chāi)使吹毛求疵(cī ) D.留滞(zhì) 味同嚼(jué)蜡晌(xiǎnɡ)午花团锦簇(cù)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训诫张惶失措核辐射盛气临人 B.招徕转弯抹角篮汪汪重蹈覆辙 C.妖娆相得益彰天然气世外桃园 D.吞噬五彩斑斓文绉绉恪尽职守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②大自然用“死”的物质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③最后,夏洛克刚巧陷入这个法网,根据事实的发展,已经足以证明他确有运用直接手段,危害被告生命的企图,法官判决他败诉。 A. 庸俗制造/创造如果/就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讲解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文言文 1.默写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相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浮云游子意,落曰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淸照《如梦令》)(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解答】答案:(1)明灭可见 (2)千骑卷平冈(重点字:冈) (3)浮云游子意 (4)却道海棠依旧 (5)种豆南山下 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 遮,人去也!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关汉卿。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D 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考点】EI:送别离别诗. 【分析】这首小令描写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望远、依依不舍的相思之情.送别后,情人在女主人公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要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熟记名篇及作者.这是元代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小令. (2)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熟悉文章表达的中心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感情,逐一辨析选择,这首小令描写

人教版中考语文试卷精编

人教版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 (共1题;共8分) 1. (8分)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 ② ________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③行远必自尔,________ ④越明年,________ ,百废具兴。 ⑤古代诗人常常借酒言事抒怀。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 ”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陆游在《游山西村》“________ , ________ ”诗句中,借写农人备酒待客来展现农村丰收的欢悦气象,赞美淳朴的民风与人情。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8分) (共7题;共18分) 2.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分外(fèn)解剖(pāo)深邃(suì)余晖(huī) B . 怄气(òu)田圃(pǔ)浩瀚(hàn)禁锢(jìn) C . 颓废(tuí)弥留(mí)灵柩(jiù)襁褓(qiǎng) D . 繁衍(yǎn)颤动(chàn)亵渎(xiè)田圃(pǔ) 3. (2分)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

B .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C . 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D . 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4. (2分) (2019七上·惠城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 .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 . 在寒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 . 广贺高铁建成通车后,使我市到广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5. (2分)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在公交车上是否必须给有需要的人让座?对此,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 一个人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以致重蹈覆辙。 C . 外国人形象地把“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这些我们生活中鲜为人知的事物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 D . “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成果展为观众展示了多姿多彩的香港风貌和未来蓝图。 6. (2分)(2019·沈阳)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抚模一本书,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②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段优美的文字邂逅。③这些文字不端架子,如行云流水,又如云端紫燕,显得气象万千。④此刻,你就沉溺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仿佛和一位智者相对而坐,听他娓娓道来,你的心就长出了翅膀。 A . 两个“和”字都是连词,“行云流水”是并列短语,“娓娓道来”是主谓短语。 B . “抚摸一本书,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这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C . “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段优美的文字邂逅。”这个句子中,“在温暖的阳光下”作定语。 D . 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沉溺”改为“沉浸”。 7. (2分)(2019·江西模拟)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01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2. ,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3.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4. ,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5.向来枉费推移力,。(《观书有感(其二)》)(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2分) 7.“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2分)(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8.甲文选自课文《》;乙文选自《论语》,它是家经典。(2分) 9.甲文与乙文第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6分) 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韩生料秦王 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注释】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②纸鸢:风筝。 10.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2)王之爱子病三日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2分)

人教版2020版中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

人教版2020版中考语文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是的空气里酝酿(rǎng)。 B.水藻真绿,把终年贮(chǔ)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C.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qī)斜。 D.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hé)着。 2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总是生活的缩影。小说《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的作者都把目光投向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B.晓雪评论郭沫若散文诗《白鹭》,认为这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C.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呼兰河传》都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 D.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小石潭记》《捕蛇者说》都是他被贬永州时所作。 3 .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鹳鹊楼又称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xī)息其上而得名,坐落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府城;后倾圮,其匾(biǎn)额移至城楼上。 B.儿时乡村生活的痕迹一直氤氲在我的记忆里,如蛰伏在屋后黝(yǒu)黑山坳里久久不曾散去的炊烟,又如游走在春日田间与万物嬉戏的惠风,弥漫着缱绻,晕(yùn)染着希望。 C.由郑振铎等大家从1958年开始编纂(zuǎn)的《古本戏曲丛刊》,在60年间收录了许多亟(qì)待编目的戏曲,终于集腋成裘,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传统戏曲作品总集。 D.从以往的怨声载(zài)道,到现在的交口称赞,近年来该村大刀阔斧移风易俗,打破饱受诟病的人情枷索,摈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 答案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2014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2. ,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3.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4. ,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5.向来枉费推移力,。(《观书有感(其二)》)(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2分)

7.“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__________。(2分)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甲】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8.甲文选自课文《_________》;乙文选自《论语》,它是_______家经典。(2分) 9.甲文与乙文第_____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6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韩生料秦王 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每当看到《我是歌手》节目的感人之处,她总悬泪眼婆娑,不能自已。 B.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参观他旧居的人络绎不绝。 C.英国西南部有一种翠鸟长得十分漂亮,它高雅的神情与它鲜艳的羽毛相得益彰,使人着迷。 D.听到这个消息,他们面面相觑地看着对方,不知如何是好。 2 .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游刃有余、潇洒自在,当属“从心所欲不逾矩”者。,时刻在束缚着思想的自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A.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 B.不过,生活的确是一把枷锁 C.可是,生活即无规矩不成方圆 D.生活总会处处规范着你的行为和一举一动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丰富人的情感,而且能增长人的知识。 B.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北海市交警部门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C.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广西在全国的知名度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D.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关键在于同学们勤奋的程度。 二、字词书写

4 . 请将下面的名言正确、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 .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踱步(_______)字帖(______)惩罚(_______)气氛(______)祈祷(_______)ào(_______)悔gěng咽(______)chà(______)异wǎn(_______)转郝sǒu(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现代文 鱼鹰 杨光洲 我说的鱼鹰是人,不是水鸟。 三十多年前,我刚记事时就听说过鱼鹰。鱼鹰家住卫河边,是卫河中游的钓鱼台、石羊胡同、石榴园、西花园,还是卫河上游的合河村,人们各有各的说法。但是,听过鱼鹰的传奇后,人们的感觉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神!鱼鹰的水里功夫比浪里白条张顺还要神! 鱼鹰要想过卫河,随时都可以过,无论脚下是否有桥,水里是否有渡船。咋过?他把肥大的裤管撸到大腿根儿,下到河里,半蹲,两条小腿曲成盘,有时还一手端着蒜臼,一手拿着馍,蘸着蒜汁吃着馍,就过河了。到了对岸,放下裤管,竟一点也不湿……有人说鱼鹰的脚掌很宽,脚趾之间有软肉,脚就像蹼一样,划起水来比鸭子还自如…… 鱼鹰瞄鱼的眼力更是了得!他走到河沿,甚至于站在高出河面五六米的大众桥上,一眼就能看到水底的鱼!“这儿,一条‘铁扁担’!”“这儿,一窝‘锅片儿’!”拿抄网的人照着鱼鹰手指的位置一网下去,准有一条五六斤的黑鱼或一窝鲫鱼被捞上来。捕鱼人手忙脚乱地把鱼收拾进渔篓,转身向鱼鹰说“谢”时,鱼鹰的身影已在远处…… 然而,鱼鹰并不总是帮着捕鱼人,更多的时候,在鱼与人之间,他偏袒的是鱼。 河边垂柳嫩黄泛绿时,鱼鹰会在捕鱼人身后唠叨:“少捕点吧,母鱼正甩子哩。现在捕这么多,到夏天没鱼可捕,可别怨我没把话说在前头哇!”

2013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天津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答案解析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A:干涸hé;C:锐不可当dāng;D:称职chèn 【考点】识记课本里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答案】B 【解析】焕发与散发一个是散发出年轻的健康所特有的红润或充满或显示出热情洋溢、精神愉快等,一个是发出某种气味或气息。此题中生命的光彩属精神层面,故选择焕发;承载与承受一个是担当一个是经受,故选择承载;凝结与凝聚,只有凝聚可与“力量”搭配。【考点】近义词以及常用词语辨析 3.【答案】A 【解析】B、缺少主语,删去“使”。C、搭配不当,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意识。D、否定不当,把“能否”删去。 【考点】辨析及修改病句 4.【答案】D 【解析】D选项属选择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分句之间用逗号隔开。 【考点】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5.【答案】C 【解析】A选项称谓不礼貌、语气不够委婉。B选项的“必须”语气过于强硬,不够礼貌。D选项缺少称谓,语气过于强硬。 【考点】情境语义题 6.【答案】A 【解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选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将眼前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梨花,把边塞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 【考点】古诗词及现代诗的鉴赏 7.【答案】C 【解析】分析整段内容,从结构上划分首句是总领的作用。选文是课内重点篇目,考生普遍较为熟悉。文章选自八年级上册105页叶圣陶写的《苏州园林》,选段为107页的第五段。

【考点】对语段主要内容的概括 8.【答案】D 【解析】“盘曲嶙峋”、“珠光宝气”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与语言平实不符。 【考点】说明文的理解与赏析 9.【答案】A 【解析】“服”的意思是“穿戴”。 10.【答案】D 【解析】A选项是判断句,B选项是反问句,C选项判断句。“皆以美于徐公”为省略句,补充完整应为“皆以(之)美于徐公”。原文省略了“之”,代词,代邹忌。 【考点】中考四大句式中省略句的结构和判断 11.【答案】B 【解析】妻子因为偏爱邹忌而赞美他,妾是因为害怕邹忌而赞美他,客是因为有求于邹忌而赞美他。皆属于私情,因此选项中说“真诚赞美了邹忌”并不准确。 【考点】文言文文意的理解 第II卷 二、填空题 12.【答案】(1)悠然见南山 (2)风正一帆悬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城春草木深 (5)了却君王天下事 (6)往来无白丁 【考点】诗句的积累 13.【答案】(1)几处早莺争暖树 (2)长河落日圆 【解析】难度系数一般,没有生僻诗句出现。考生失分可能性较少,基本为粗心,背诵不熟悉。 【考点】必考古诗文背诵默写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 14.【答案】(1)全,都 (2)遇到,碰上......的时候

2013年成都中考语文试题+答案(word版)

成都市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狡黠(xiá)干涸(h?)叱咤风云(zhà) B.绯红(fēi)诅咒(z?)浩瀚无垠(yín) C.匀称(chan)畸形(qí)锐不可当(dāng) D.哺育(b?)伶仃(líng)深恶痛绝(wù) 2.下列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从那以后,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冥思暇想,翱游在美妙的梦境中。 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C.除下帽子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志极了。 D.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望江楼头,锦江之畔,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对弈,或垂钓,或舞蹈,怡然自得 ....……,其乐融融。 B.网络热词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执己见,争论激烈, 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 ....……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D.围绕“科学与文学”的话题,杨振宁、范曾、莫言三位大师引经据典 ....……,侃侃而谈,给大家献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年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2.草枯鹰眼疾,。(王维《观猎》) 3.狼不敢前,。(蒲松龄《狼》) 4. ,竭其庐之入……(柳宗元《捕蛇者说》 5.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送友人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黄鹤楼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的愁情。(2分) 7.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万里”“千载”都有悠远之意。 B.“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 C.“青山”“晴川”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8.本文作者是(人名)。(2分) 9.用现代汉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稍稍宾客其父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大赛语文试卷 第Ⅱ卷(选择题,共31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旁骛(wù) 襁褓(qiǎng) 红妆素裹(guǒ) 恪尽职守(gè) B.凌驾(líng) 狡黠(xiá) 弥留之际(mí) 根深蒂固(gù) C.栈桥(jiàn) 禁锢(gù) 歇斯底里(xiè》重蹈覆辙(zhé) D.抽噎(yè) 拮据(jù) 尖嘴猴腮(sāi) 面面厮觑(qù)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一尘不染鲜为人知正襟危坐锋芒毕露 B.当之无愧头晕目炫广袤无垠开卷有益 C.家谕户晓有例可援深恶痛疾简明扼要 D.随机应变悠游自在优胜劣汰十拿九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B.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13位唐山农民用淳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C.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和“嫦娥一号”研发团队,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入围者,“神州七号”航天员团队的当选,更是众望所归。 D.直到今天,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光芒仍灼灼其华,烛照神州,激励着新一代青年。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没有一个人不承认他们的成功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C.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D.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织出色彩斑斓的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 B.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C.姑娘从泉边汲水回来了,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盛开在她的眼睛和眉毛上。 D.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二、(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细菌环保塑料 两名年轻的美国企业家研制出了一种绿色材料,这种材料以农业废物和菌类为原料,并且可以生物降解为一种天然肥料。 发明者之一埃本.拜尔说,这种被称为“生态摇篮”的产品还能用于隔热,而且,它是生长而不是制造出来的。这种材料能完美地取代在包装中使用的聚苯乙烯,而且它还能够生物降解,在生长过程中几乎不消耗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 拜尔说:“与相同单位或数量的聚苯乙烯相比,我们使用的能源只有十分之一,在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处理的整个周期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只有八分之一。” 他说:“事实上,我们的长期设想是,取代所有塑料和泡沫,减轻这些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或者说发明的这种天然材料将使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2013年大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大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四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1)淳.朴(2)阴霾.(3)重(d ǎo)覆辙(4)随声附(hè) 3.在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地方画横线,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 文学社要招聘社长的消息传出不久,就引起了全校文学爱好者的极大兴趣,纷纷带着自己的习作前来报名。 4.下面是从网上搜索的关于宋词的资料,请分别提炼出主要信息。(不超出所给字格)(2分)(1)在宋代的多种文学样式中,宋词代表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两宋期间,大批词人不断开阔写作视野,创新写作技巧,词坛呈现出名家辈出、精品如林的鼎盛局面。 (2)从艺术风格上看,宋词有以苏轼、辛弃疾的 ·第2页(共6页)·

作品为代表的豪放派,词风洒脱旷达、气象恢弘,还有以柳永、李清照的作品为代表的婉约派,词调蕴藉清雅、意境柔婉。 5.默写填空。(12分)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马说》) (2)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写船尽江空、斜阳江水含情的句子是:, 。 (6)诗歌唤醒心灵。在暮色中,吟咏游子的渺远乡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我们的心中总会生发几分对家乡的珍重。 (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回答)6.名著阅读。(6分) (1)根据示例,完成《童年》中人物的相关情节概括与批注。(2分) ·第3页(共6页)·

201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12-13 11:43:00 来源:智康1对1 深圳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4题,共12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惬意(qia) 匀称(chanɡ) 晨曦(xī) 潜心贯注(qiǎn) B.荣膺(yīnɡ) 愧怍(zhuò) 荒谬(miào) 广袤无垠(mào) C.干涸(h?) 和煦(xù) 栈桥(zhàn) 怒不可遏(a) D.馈赠(zanɡ) 吊唁(yán) 绥靖(suí) 气息奄奄(yān)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3分) A.同学们登上莲花山,仰望着邓小平塑像,回想起小平爷爷一生的丰功伟绩,不禁肃然起敬。 B.前不久,某游客在埃及古神庙的神像上刻下“XXX到此一游”几个字,这让在场的其他游客叹为观止,纷纷摇头。 C.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D.从埃文斯语无伦次的话里,斯科特等人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已经疯了。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余华的新书《第七天》即将出版的消息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B.机动车尾气污染能否治理好是深圳大气环境改善的关键。 C.最近,深圳交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城市的交通状况大为改善。

D.深圳长青诗社大约20名左右诗友到大鹏老干部活动中心参观楹联书画展。 4.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3分)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B.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可以用叹号。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D.“晶莹的露珠”是主谓短语,而“露珠晶莹”是偏正短语。 二、本大题共1题,共15分。 5.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5分) ?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李清照《醉花阴》) ?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⑴,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2016分钟)150分,考试时 间100(满分份)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 )(《雨晴》。1、蜂蝶纷纷过墙去, 《观沧海》)(,若出其里。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劳其筋骨……(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过零丁洋》!4、人生自古谁无死, )(《桃花源记》,落英缤纷……5、 分)题(4(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 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2 和。6、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 2分)、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7 .“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A .“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B .“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C .“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D 9分)—10题((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捕蛇者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1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2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38、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1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B.第○2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 C.第○3段讲述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D.第○(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①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灭烛就寝,③ 忽碗碟砉②然有声。余问故,阍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嗟!.1 / 6 良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耳者不少矣。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③④徐而思之, 阍:守门的人。④良:很(注)①邮馆:驿站的客舍。②砉:象声词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1 老虫())(2)鼠何名(1)不胜惊错(.. 4分)、“余惊错欲走”是因为。(12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新版 人教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8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4.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书写与卷面(5分) 1.书写。(3分) 2.卷面。(2分) 二、积累与运用(27分) 3.默写。(12分) ⑴渭城朝雨浥轻尘,。(《送元二使安西)) ⑵,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⑶,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 ⑷,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⑸伤心秦汉经行处,!(《山坡羊·潼关怀古》) ⑹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⑺见余,大喜曰:“!”(《湖心享看雪)) ⑻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⑼,望自大,人所服,。(《弟子规》) ⑽宜,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宴客切勿流连。(《朱子家训) 4.根据提示填空。(4分) ⑴《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⑵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十年间,满目疮痍的汶川在国家政策扶持、人民团结互助下,湿槃重生,焕然一新,正可谓:“,。”(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空)5.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 B.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 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C.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这句话有语病。 D.这篇文章,语言艰湿难懂,内容空洞无物,读起来味同嚼蜡 ....。——加点成语运用准确。 6.阅读语段,完成各题。(4分) 霍金21岁罹患根肌肉要缩性侧索硬化症,不久使被禁锢在轮椅上,有医生预言他顶多只能活两年。霍金却以 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毅力,在他的轮椅上开启了人类认知宇宙的大门。他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2018年3月14日,巨星陨.落。霍金的一生,诠释了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即使身体受限,思想却不会。他曾经说过:“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只低头看脚下。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