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准仪的使用
1.安置水准仪 2.粗略整平 3.瞄准水准尺 4.精平与读数 ✓ 读数:
0.730
§2-3 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
一、水准点及水准路线 1.水准点
(1)定义: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 (2)表示:BM12 AB (3)设置:永久性;临时性 使用方便,便于保存。
国家等级水准点
Σ 5.358 3.867 2.209 0.718
∑a–∑b=5.358 – 3.867=1.491
计算
∑h=2.209 – 0.718=1.491
检核 HB – HA=51.491 – 50.000=1.491
HB – HA=∑h=∑a – ∑b (计算无误)
备注 HA=50.000m
§2-3 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
✓ 观测步骤
§2-3 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
❖ 二、水准测量的实施
✓ 观测步骤
已知HA, 求高程HB,中间临时放置标尺的过度点1, 2….称为转点, 起高程传递作用, 常用ZD表示,
实测时转点上应使用尺垫 。
§2-3 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
❖二、水准测量的实施
• 每测站高差: • 各测站高差之和: • 待定点B点高程:
❖ 三、水准测量的检核方法 1.计算检核
计算检核只能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并不能检核观测和 记录时是否产生错误。
2.测站检核
✓ 变动仪器高法:是在同一个测站上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 测得两次高差以相互比较进行检核。
✓ 双面尺法:是仪器的高度不变,而立在前视点和后视点上 的水准尺分别用黑面和红面各进行一次读数,测得两次高 差,相互进行检核。
§2-3 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
❖ 四、水准测量的成果整理 1.计算高差闭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