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原理及测试方法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33
矢量网络分析仪基础知识及S参数测量§1 基本知识1.1 射频网络这里所指的网络是指一个盒子,不管大小如何,中间装的什么,我们并不一定知道,它只要是对外接有一个同轴连接器,我们就称其为单端口网络,它上面若装有两个同轴连接器则称为两端口网络。
注意:这儿的网络与计算机网络并不是一回事,计算机网络是比较复杂的多端(口)网络,这儿主要是指各种各样简单的射频器件(射频网络),而不是互连成网的网络。
1.单端口网络习惯上又叫负载ZL。
因为只有一个口,总是接在最后又称终端负载。
最常见的有负载、短路器等,复杂一点的有滑动负载、滑动短路器等。
·单端口网络的电参数通常用阻抗或导纳表示,在射频范畴用反射系数Γ(回损、驻波比、S11)更方便些。
2.两端口网络最常见、最简单的两端口网络就是一根两端装有连接器的射频电缆。
·匹配特性两端口网络一端接精密负载(标阻)后,在另一端测得的反射系数,可用来表征匹配特性。
·传输系数与插损对于一个两端口网络除匹配特性(反射系数)外, 还有一个传输特性,即经过网络与不经过网络的电压之比叫作传输系数T。
插损(IL)= 20Log│T│dB ,一般为负值,但有时也不记负号,Φ即相移。
²两端口的四个散射参量测量两端口网络的电参数,一般用上述的插损与回损已足,但对考究的场合会用到散射参量。
两端口网络的散射参量有4个,即S11、S21、S12、S22。
这里仅简单的(但不严格)带上一笔。
S11与网络输出端接上匹配负载后的输入反射系数Г相当。
注意:它是网络的失配,不是负载的失配。
负载不好测出的Γ,要经过修正才能得到S11 。
S21与网络输出端匹配时的电压和输入端电压比值相当,对于无源网络即传输系数T或插损,对放大器即增益。
上述两项是最常用的。
S12即网络输出端对输入端的影响,对不可逆器件常称隔离度。
S22即由输出端向网络看的网络本身引入的反射系数。
中高档矢网可以交替或同时显示经过全端口校正的四个参数,普及型矢网不具备这种能力,只有插头重新连接才能测得4个参数,而且没有作全端口校正。
矢量网络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通信、无线电设备和电子电路实验的精密测试仪器。
它可以测量电路中各种参数,如反射系数、传输系数和阻抗等,并为分析电路的性能提供数学模型。
本文将对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原理、结构和应用进行详尽介绍。
一、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原理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原理是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电磁场理论。
在基础电磁理论的基础上,矢量网络分析仪将电信号分为正弦波和相位两部分进行测量,通过计算这些部分的幅度和相位差异,可以确定电路中各种参数的值。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1.1 反射系数的测量反射系数是指信号在电路中反射时与源信号之间的关系。
在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测量中,反射系数的测量可以通过向电路输入一个特定频率的正弦信号,并在电路的接收端检测到其反射信号,然后测量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和振幅差异,来计算反射系数的值。
1.2 传输系数的测量传输系数是指信号从电路的输入端到输出端的传输效率。
在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测量中,传输系数可以通过在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加入正弦信号,并测量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和振幅差异,来计算传输系数的值。
1.3 阻抗的测量阻抗是指电路对电流和电势差的响应,其强度和方向受到电路的各种参数的影响。
在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测量中,阻抗可以通过向电路输入一个特定频率的正弦信号,并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势差,来计算阻抗的值。
二、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结构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源信号、接收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源信号负责向电路中输入正弦信号,接收器负责检测电路中的反射和传输信号,计算机控制系统则负责数据处理和分析。
下面将对这些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介绍。
2.1 源信号源信号是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核心部分之一。
它主要通过向电路中输入不同频率和振幅的信号来测量电路的性能。
源信号通常由射频信号发生器(RF signal generator)或特定的示波器(oscilloscope)提供,其输出功率和波形必须具有高度稳定性和可控制性。
网络分析仪工作原理及使用要点本文简要介绍41所生产的AV362O矢量网络分析的测量基本工作原理以及正确使用矢量网络分析测量电缆传输及反射性能的注意事项。
1.DUT对射频信号的响应矢量网络分析仪信号源产生一测试信号,当测试信号通过待测件时,一部分信号被反射,另一部分则被传输。
图1说明了测试信号通过被测器件(DUT)后的响应。
图1DUT 对信号的响应2.整机原理:矢量网络分析仪用于测量器件和网络的反射特性和传输特性,主要包括合成信号源、S 参数测试装置、幅相接收机和显示部分。
合成信号源产生30k~6GHz的信号,此信号与幅相接收机中心频率实现同步扫描;S参数测试装置用于分离被测件的入射信号R、反射信号A 和传输信号B;幅相接收机将射频信号转换成频率固定的中频信号,为了真实测量出被测网络的幅度特性、相位特性,要求在频率变换过程中,被测信号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都不能丢失,因此必须采用系统锁相技术;显示部分将测量结果以各种形式显示出来。
其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图2矢量网络分析仪整机原理框图矢量网络分析内置合成信号源产生30k~6GHz的信号,经过S参数测试装置分成两路,一路作为参考信号R,另一路作为激励信号,激励信号经过被测件后产生反射信号A和传输信号B,由S参数测试装置进行分离,R、A、B三路射频信号在幅相接收机中进行下变频,产生4kHz的中频信号,由于采用系统锁相技术,合成扫频信号源和幅相接收机同在一个锁相环路中,共用同一时基,因此被测网络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包含在4kHz的中频信号中,此中频信号经过A/D模拟数字变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嵌入式计算机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从数字信号中提取被测网络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通过比值运算求出被测网络的S参数,最后把测试结果以图形或数据的形式显示在液晶屏幕上。
◆合成信号源:由3~6GHz YIG振荡器、3.8GHz介质振荡器、源模块组件、时钟参考和小数环组成。
◆测试装置:由定向耦合器和开关构成,用于分离反射信号和入射信号。
矢网分析仪原理目录1.一类独一无二的仪器2.网络分析仪的发展3.网络分析理论4.网络分析仪测量方法5.网络分析仪架构6.误差和不确定度7.校准8.工序要求9.一台仪器,多种应用10.其它资源:1. 一类独一无二的仪器网络分析仪是一类功能强大的仪器,正确使用时,可以达到极高的精度。
它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在很多行业都不可或缺,尤其对测量射频(RF)元件和设备的线性特性方面非常有用。
现代网络分析仪还可用于更具体的应用,例如,信号完整性和材料测量。
随着NI PXIe - 5632的问世,用户可轻松地将网络分析仪应用于设计验证和生产线测试中,完全摆脱传统网络分析仪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的束缚。
2. 网络分析仪的发展矢量网络分析仪,比如图1所示的NI PXIe-5632可用于测量设备的幅度、相位和阻抗。
由于网络分析仪是一种封闭的激励-响应系统,因此可在测量RF特性时实现绝佳的精度。
而充分理解网络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对于最大限度地受益于网络分析仪至关重要。
图1.NI PXIe-5632矢量网络分析仪在过去的十年中,矢量网络分析仪由于其较低的成本和高效的制造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青睐,其风头已经盖过标量网络分析仪。
虽然网络分析理论已经存在了数十年,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第一台现代独立台式分析仪才诞生。
在此之前,网络分析仪身形庞大复杂,由众多仪器和外部器件组合而成,且功能有限。
NI PXIe-5632的推出标志着网络分析仪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它将矢量网络分析功能成功地添加到软件定义的灵活PXI模块化仪器平台。
通常我们需要大量的测量实践,才能精确地测量幅值和相位参数,避免重大错误。
在部分射频仪器中,由于测量的不确定性,小误差很可能会被忽略不计,而对于网络分析仪等精确的仪器,这些小误差却是不容忽视的。
3. 网络分析理论网络是一个高频率使用术语,具有很多种现代的定义。
就网络分析而言,网络指一组内部相互关联的电子元器件。
矢量网络分析仪基础知识及S参数测量§1 基本知识1.1 射频网络这里所指的网络是指一个盒子,不管大小如何,中间装的什么,我们并不一定知道,它只要是对外接有一个同轴连接器,我们就称其为单端口网络,它上面若装有两个同轴连接器则称为两端口网络。
注意:这儿的网络与计算机网络并不是一回事,计算机网络是比较复杂的多端(口)网络,这儿主要是指各种各样简单的射频器件(射频网络),而不是互连成网的网络。
因为只有一个口,总是接在最后又称 1.单端口网络习惯上又叫负载ZL终端负载。
最常见的有负载、短路器等,复杂一点的有滑动负载、滑动短路器等。
·单端口网络的电参数通常用阻抗或导纳表示,在射频范畴用反射系数Γ(回损、驻波比、S)更方便些。
112.两端口网络最常见、最简单的两端口网络就是一根两端装有连接器的射频电缆。
·匹配特性两端口网络一端接精密负载(标阻)后,在另一端测得的反射系数,可用来表征匹配特性。
·传输系数与插损对于一个两端口网络除匹配特性(反射系数)外, 还有一个传输特性,即经过网络与不经过网络的电压之比叫作传输系数T。
插损(IL) = 20Log│T│dB ,一般为负值,但有时也不记负号,Φ即相移。
·两端口的四个散射参量测量 两端口网络的电参数,一般用上述的插损与回损已足,但对考究的场合会用到散射参量。
两端口网络的散射参量有4个,即S 11、S 21、S 12、S 22。
这里仅简单的(但不严格)带上一笔。
S 11与网络输出端接上匹配负载后的输入反射系数Г相当。
注意:它是网络的失配,不是负载的失配。
负载不好测出的Γ,要经过修正才能得到S 11 。
S 21与网络输出端匹配时的电压和输入端电压比值相当,对于无源网络即传输系数T 或插损,对放大器即增益。
上述两项是最常用的。
S 12即网络输出端对输入端的影响,对不可逆器件常称隔离度。
S 22即由输出端向网络看的网络本身引入的反射系数。
矢量网络分析仪基础知识及S参数测量§1 基本知识1.1 射频网络这里所指的网络是指一个盒子,不管大小如何,中间装的什么,我们并不一定知道,它只要是对外接有一个同轴连接器,我们就称其为单端口网络,它上面若装有两个同轴连接器则称为两端口网络。
注意:这儿的网络与计算机网络并不是一回事,计算机网络是比较复杂的多端(口)网络,这儿主要是指各种各样简单的射频器件(射频网络),而不是互连成网的网络。
1.单端口网络习惯上又叫负载ZL。
因为只有一个口,总是接在zui后又称终端负载。
zui常见的有负载、短路器等,复杂一点的有滑动负载、滑动短路器等。
单端口网络的电参数通常用阻抗或导纳表示,在射频畴用反射系数Γ(回损、驻波比、S11)更方便些。
2.两端口网络zui常见、zui简单的两端口网络就是一根两端装有连接器的射频电缆。
匹配特性两端口网络一端接精密负载(标阻)后,在另一端测得的反射系数,可用来表征匹配特性。
传输系数与插损对于一个两端口网络除匹配特性(反射系数)外, 还有一个传输特性,即经过网络与不经过网络的电压之比叫作传输系数T。
插损(IL)= 20Log│T│dB ,一般为负值,但有时也不记负号,Φ即相移。
两端口的四个散射参量测量两端口网络的电参数,一般用上述的插损与回损已足,但对考究的场合会用到散射参量。
两端口网络的散射参量有4个,即S11、S21、S12、S22。
这里仅简单的(但不严格)带上一笔。
S11与网络输出端接上匹配负载后的输入反射系数Г相当。
注意:它是网络的失配,不是负载的失配。
负载不好测出的Γ,要经过修正才能得到S11 。
S21与网络输出端匹配时的电压和输入端电压比值相当,对于无源网络即传输系数T或插损,对放大器即增益。
上述两项是zui常用的。
S12即网络输出端对输入端的影响,对不可逆器件常称隔离度。
S22即由输出端向网络看的网络本身引入的反射系数。
中高档矢网可以交替或同时显示经过全端口校正的四个参数,普及型矢网不具备这种能力,只有插头重新连接才能测得4个参数,而且没有作全端口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