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网络图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8
《网络图》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网络图》,将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教材分析.本教材是由江苏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和《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供全省职业学校使用.本节《网络图》选自《数学(第三册)》第14章第3节,内容共为2课时,第1课时侧重概念,第2课时侧重应用.本章涉及内容属于统筹方法,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与传统数学内容相比,该内容有自身的特点,即实用性十分突出,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引入实例和情境,通过问题驱动教学法让学生掌握网络图的编制.二、目标分析.本节课的目标是,理解网络图的概念,能判断网络图是否符合规则;能根据具体问题,分析各项工序的先后关系,编制网络图;在课堂活动、实例分析、问题探讨过程中,通过问题驱动、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交流、思考等体验编制网络图的过程,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享受成果的喜悦,感受数学的魅力.本节课的重点是判断网络图是否符合规则和根据已知条件编制网络图.难点是网络图的编制和网络图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三、学情分析.在认知水平方面:任教班级系我校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学习氛围好,有较强的求知欲;班级女生多,但对数学学习有畏惧心理;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对生活常识理解不足.在知识基础方面:会编制简单的网络图,对稍微复杂的网络图的编制,没有经验和技巧.针对学情,我在本节课中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紧密联系生活,消除学生畏惧心理;课内通过大量练习积累经验,同时让学生掌握绘制网络图的技巧;课后通过课外调研,促进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四、教法分析.为了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本课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这是一种研究性教学方法.本节课以为省技能大赛压片项目设计网络图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不同问题,促进知识的掌握,然后通过不同题组,由浅入深,由模型到实例,突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原则.借助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动感和直观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五、学法分析.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旨的现代教育原则.围绕为压片项目编制网络图这个问题为主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相互协作、共同交流等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来实现知识的建构和发展.通过不断探究、发现,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成长.六、教学程序分析.整个教学过程分成创设问题、启发讨论、探索结果、达标演练、小结作业等五个阶段.首先让学生观看省技能大赛压片项目操作视频片段,检查本章第一节课后布置的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了解该项目各工序名称及各工序之间的关系,问学生能否画出网络图,从而引出网络图的概念.借助上节课用到的几个流程图,让学生分析其共同特征,说明具有这些特征的图形叫网络图.接着提出我们为什么要为大赛画网络图,网络图有什么功能?由学生总结,但不一定很准确,需要教师引导,总结出网络图必须具备的两个功能.也说明大赛用网络图的功能.从学过的网络图中我们再试着总结绘制网络图必须遵循的规则,这需要教师引导总结,学生不可能通过几个网络图就总结出规则性的东西出来,当然我们本节课的重点是要判断网络图的绘制是否符合规则而不是总结规则.为了能让学生熟悉规则,会判断网络图的绘制是否符合规则,这里及时通过例题1来讲解,本例是从“箭尾节点编号必须小于箭头标号,不能出现逆向箭头或回路,虚设工作用虚线表示”等几个方面来判断.然后通过练习1加强巩固.我们知道了网络图的功能也学习了网络图必须遵循的规则.那么我们在编制网络图时采用什么样的步骤呢?通过上节课的关键路径法的教学,我们知道一般都要编制一张明细表,找出各工序的紧前关系;然后依托规则,从局部到总体编制网络图;按规则节点统一编号.在例2中,给出的是紧后工序,让学生填写紧前工序,是为了检查学生在本章第一节时所学概念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编制网络图步骤中的第一步的要求,在编制完成后可引导学生思考能否将工作D、H直接换成节点4、6相联,这其实是为了讲本章第5节“计划的调整与优化”做铺垫.例3是在例2的基础上加大难度,学生容易画出2个开始节点,本题考察了网络图中有两个开始节点时要将其合并.在练习2中要让学生注意没有紧前工序的就是开始节点处,开始节点与工作代码的序号无关.此题加强了学生对编制网络图步骤的理解,通过独立分析问题,正确绘制网络图,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为了让学生感觉到生活气息,在例4中不再是用简单的数学符号,而是加入了施工项目名称,使得有兴趣的同学通过学习数学,掌握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工程问题,减少部分学生对学数学有什么用的顾虑.此题工序较多,学生从感官上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先让学生自己画网络图,对于难点部分,由老师讲解绘制技巧来简化过程,从而加深印象,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回过头来,我们开始为省技能大赛压片项目编制网络图,此题是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适度整合,由于学生是高职二年级同学,对专业知识了解不足,所以需要学生课前对该项目的操作流程做前期调研,通过这项调研锻炼了学生与人沟通和表达能力,这方面有部分同学明显欠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没找到合适的人了解信息;二、了解到的操作流程不准确.这就需要教师来确定工作明细表,给出每个工序的紧前工序,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难点部分进行总结归纳.为了使课堂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能更多的关注生活,将课后作业分为书面作业和课外调研,课外调研题要学生能了解装修房子各工序之间的关系,找出各工序的紧前工序,然后编制网络图.通过课外实践调研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得到锻炼,以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七、媒体运用和板书.在媒体运用上,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使学生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在板书上,注重逻辑性、概括性和指导性.采用PPT,将课堂教学重要内容投影到屏幕上;概念等内容在黑板上简单板书,在黑板上画网络图同时与PPT相结合展示给学生,既给学生提供指导,又不失美感.八、教学反思.新课标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节课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围绕为技能大赛设计网络图展开教学,将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适度结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既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又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发展.但是学生不能把课前预习工作落实,对概念、功能的总结有欠缺;再者由于引入生活实例,学生反馈的信息容易偏离教学内容;其次学生不能正确绘制较复杂的网络图.为此需要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提高教师自身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加大课后练习,在教学中及时帮助学生总结绘制网络图的技巧,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生自信心.真正的促其数学课堂“生活化”,日常生活“数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