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北省“红四方”缓释肥在玉米上的
- 格式:docx
- 大小:16.15 KB
- 文档页数:3
防治花生根腐病等病害,齐苗后60d ,各处理的防效:处理1齐苗后60d 防效为82.76%,处理2齐苗后60d 防效为84.34%,处理3齐苗后60d 防效为88.75%,处理4齐苗后60d 防效为88.79%,处理5齐苗后60d 防效为86.52%。
2.3各处理虫害防效2.3.1各处理虫害防效防治花生蛴螬等虫害,各处理的防效:处理1防效为87.33%,处理2防效为88.65%,处理3防效为89.90%,处理4防效为90.37%,处理5防效为89.12%。
2.3.2各处理保果效果各处理的保果效果:处理1为86.52%,处理2为87.51%,处理3为89.83%,处理4为90.13%,处理5为87.61%。
2.4各处理产量情况各处理小区产量:处理1为65.33kg ,处理2为66.33kg ,处理3为68.00kg ,处理4为68.33kg ,处理5为67.33kg ,较对照分别增加10.00kg 、11.00kg 、12.67kg 、13.00kg 、12.00kg ,增产率分别为18.07%、19.88%、22.89%、23.49%、21.69%。
3结论用28%噻虫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及28%噻虫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内生菌)于花生播种期进行拌种对防治花生蛴螬等虫害、预防根腐病等病害有较好的防效,28%噻虫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用量为每15kg 种子80~120mL ,28%噻虫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内生菌)用量为每15kg 种子100mL ,保果效果好,增产效果明显。
滑县位于豫北平原,属黄河故道,耕地集中连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四季分明,地理、交通和气候条件优越,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区域面积1814km 2,耕地面积195万亩,常年种植粮食作物280余万亩,总产近15亿kg ,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
蓄势进发:红四方缓控释肥深耕东北市场作者:暂无来源:《营销界·农资与市场肥料版》 2015年第9期文/王颖于平平【提示】8月4日,由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副处长杨帆、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勇带队的走访团在黑龙江、吉林等地对红四方缓释肥、控失肥等户品试验示范田进行了走访对缸四方新型肥料在玉米和水稻上的肥效进行了实她的考蔡和细致的研宄分析。
产品先行,用实效发声,此次东北行虽然R是红四方新型肥料全国试验示范工作的一部分,却彰显出红四方助力东北农业,深耕东北市场的决心和格局,对红四方在东北地区扩大市场份额有着重要的意义。
东北地区农业发达,气候适宜,历来有“东北粮仓安天下”的说法。
耕地面积的广阔意味着用肥量的巨大,东北不仅是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巨大的化肥消费市场,更是肥料企业的必争之地。
对于一直把“推动红四方复合肥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作为发展目标的中盐红四方而言,东北市场更是重中之重。
力推缓释肥,践行“减量增效”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出台,使得“减量增效”一词成为农资行业的热点之一。
为发展环保、高效的环境友好型肥料,红四方将国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新型肥料生产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相继推出了缓释肥、控失肥等系列新型肥料;并与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展开合作,在全国17个省市进行了79个新型肥料的试验示范工作。
“红四方缓释肥经过3年多内部的试验已经表现出稳定的效果,此次联合农技推广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布点示范试验,正是践行减肥增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表现。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勇表示。
杨帆在总结此次试验示范考察之行的交流会上表示,农业部提出的化肥零增长目标,从技术路径上将就是“精(精准施肥)、调(调整化肥施用结构和产品结构)、改(改进施肥方式)、替(用有机肥来替代化肥)”四个字。
红四方缓释肥是在参考了测土配方肥配方的情况下,采用包膜控释技术的一款产品;从施肥方式上,又是一次性施肥,充分体现了“精、调、改”,符合化肥零增长目标的要求。
红四方缓释肥在苹果上施用田间试验总结作者:孙树茂董杰王雁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29期为验证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缓释肥田间施用效果,本文在苹果上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红四方缓释肥在苹果上减肥增产、提质增效等方面的效果显著。
一、试验来源和目的根据农技土肥水便函〔2017〕40号,受山东省土肥站委托,为验证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缓释肥田间施用效果,评价产品对增产增收、节肥增效、省时省工等方面的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支撑,烟台市牟平区土肥站在苹果上进行了田间试验。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1、供试肥料缓释肥、配方肥由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试验时间、地点试验时间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地点在烟台市牟平区莒格庄镇桲椤村赵淑海果园。
3、供试土壤供试土壤类型为棕壤,表层质地轻壤,肥力均匀,排灌条件良好,未搞过肥料试验。
示范前10月18日对试验地进行了理化性状测定,结果如下:有机质11.2g/kg,全氮0.79g/kg,有效磷50.2mg/kg,速效钾213mg/kg,pH值5.2。
4、供试作物苹果,品种红富士(套袋),12年生,每亩50株。
5、试验设计和方法①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小区设计,设3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每个小区6株苹果树,小区间设置隔离行,小区外设置保护行,各小区准确标识。
“习惯施肥(CK)”按当地施肥量和施用方法进行。
各处理除了肥料不同外,其它农艺措施和田间管理均一致。
处理1:习惯施肥(CK);处理2:施用缓释肥(缓释肥施用量按当地习惯施肥总养分量的80%折算);处理3:施用与缓释肥相同或相近配方的普通复合肥,施用量(若施用相近配方,总养分投入量与缓释肥相同,不足养分用单质肥料补充)和施用方法与处理2相同。
②试验方法每个处理于2017年10月25日均亩基施45%有机肥350kg、中微量元素50kg的基础上,处理1基施复合肥(20-10-15)100kg、处理2基施红四方缓释肥(17-10-18)80kg、处理3基施复合肥(17-10-18)80kg,基肥均采用放射状沟施;每个处理于2018年8月20日亩追施水溶肥(15-5-30)10kg,水溶肥采用滴灌施肥。
缓控释肥在农作物上的施用技术缓控释肥用途非常广泛,同时它的施用技术也非常简单,既可以作为基肥、追肥施用,还可以作为种肥施用。
具体的施用方法可以进行撒施、条施和穴施以及拌种、盖种施肥等等。
作为基肥施用时,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设计合理的智能肥料配方,然后进行加工后,完全能够满足作物一生所需养分,并且在作物需肥的不同时期,具有根据作物需肥特点进行释放的功能。
作为追肥,也是根据作物的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肥料配方,加工后制作出专门用于追肥的智能肥料。
缓控释施肥量可以在作物相同产量的情况下比速效化肥减少20%~50%以上的肥料施用量,另外,控释肥的施用量还要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土壤的肥力水平和肥料的养分含量综合考虑后确定。
如果作物的目标产量较高,就要相应增加控释肥的施用量。
对于水稻、小麦等根系密集且分布均匀的作物,可以在插秧或播种前按照推荐的专用包膜控释肥施用量一次性均匀撒施于地表,耕翻后种植,生长期内可以不再追肥。
对于玉米、棉花等行距较大的作物,按照推荐的专用控释肥施用量一次性开沟基施于种子侧部,注意种肥隔离,以免烧种或烧苗。
对于花生、大豆等自身能够固氮的作物,缓控释肥配方以低氮高磷高钾型为好。
作为底肥条沟施用,施用量因产量、地力不同而异,一般每亩施用量为20~40kg。
对于大棚蔬菜可做底肥,适用硫酸钾型控释肥,注意减少20%的施用量,以防止氮肥的损失,提高利用率,同时能减轻因施肥对土壤造成次生盐碱化的影响,防止氨气对蔬菜幼苗的伤害。
对于马铃薯或甘薯用于底肥,适用硫酸钾型控释肥,每亩用肥75~90kg,集中条沟施肥。
对于苹果、桃、梨等果树,可在离树干1m左右的地方呈放射状或环状沟施,深20~40cm左右,近树干稍浅树冠外围较深,然后将控释肥施入后埋土。
另外,还应根据控释肥的释放期,决定追肥的间隔时间。
施用量:一般情况下,结果果树每株0.5~1.5kg,未结果树50kg/亩。
施用缓控释肥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种(苗)肥隔离,至少8~10cm,以防止烧种、烧苗,作为底肥施用,注意覆土,以防止养分流失。
玉米控释肥使用方法
玉米控释肥是一种长效肥料,其主要特点是能够缓慢释放养分,以满足作物长期生长的需求。
以下是玉米控释肥的使用方法:
1. 测量土壤肥力:在使用玉米控释肥之前,需要先测量土壤的肥力,了解土壤中养分的含量和作物的需肥特点,以便合理使用肥料。
2. 确定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需求,确定玉米控释肥的施肥量。
一般来说,施肥量不宜过多,以免产生肥害。
3. 施肥位置:将玉米控释肥施放在作物根系的周围,以避免肥料直接接触作物根系,导致肥料流失和浪费。
4. 施肥时间:最好在作物生长的早期阶段进行施肥,以便养分能够快速释放,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5. 混合其他肥料:如果土壤中缺乏某些养分,可以将玉米控释肥与其他肥料混合使用,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6. 注意浇水:在施肥后,需要及时浇水,以便让肥料快速溶解和渗透,保证作物的充分吸收。
7. 监测作物生长:在施肥后,需要密切关注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浇水和施肥,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玉米控释肥的使用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土壤肥力、作物生长需求和施肥量等因素进行灵活调整,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河南农业2017年第11期(上)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主办一、试验目的2016年,按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肥料技术处和河南省土壤肥料站的安排,通过在花生作物上施用“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花生缓释肥料产品,对比不同肥料产品对花生作物的作用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供试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肥料缓释肥,由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氮-磷-钾为10.4-4.4-4.8(氮磷钾养分含量49%,氮-磷-钾为26-11-12);施用与缓释肥相同或相近配方的普通复合肥:氮-磷-钾为10.4-4.4-4.4;习惯施肥:氮-磷-钾为8-8-8;尿素含量为46%。
(二)试验时间和地点试验于2016年6月安排在河南省正阳县慎水乡刘桂庄村刘东升承包地内,土类为黄褐土,质地中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匀。
前茬作物为小麦。
(三)供试作物及品种作物为花生,品种为“远杂9102”。
(四)试验设计及方法1.小区试验处理设置。
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设置隔离行,小区外设置保护行,各小区处理设准确标牌,小区面积:7 m×7 m=49 m 2,其他施肥和农事操作措施相同,具体处理设置如下:处理1:习惯施肥:每667 m 2底施50 kg(16-16-16);处理2:施用缓释肥:每667 m 2底施40 kg(26-11-12);处理3:施用与缓释肥相近配方的普通复合肥:每667 m 2底施40 kg(26-11-11)。
2.施肥方法。
上述3个处理所需肥料在播种前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在开花下针期每667 m 2追施普通尿素5 kg。
三、生产管理记载(一)规划、施肥与播种2016年5月26日称量肥料,6月13日规划小区,6月14日播种,采取机械起垄种植模式,每小区10垄,垄高15 cm,每垄2行,每行34穴,每穴2粒,株距20.6 cm,小行距15 cm,大行距55 cm,每667 m 2播种9250穴,机械播种,种子播种前1天采用适乐时与高巧药剂进行拌种包衣,播种后化除化控,用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河南省滑县2015年安徽红四方“缓释肥”玉米田间试验总结(滑县农技中心土肥站河南滑县)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技土肥水便函〔2015〕15号文“关于开展缓释肥等肥料田间试验示范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了解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缓释肥田间施用效果,探索应用范围和用法用量,评价产品对作物产量、品质、节本增效的影响,特安排本试验。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该试验设在滑县城关镇东孔庄村王宝军责任田内,供试土壤为中壤,土体无明显障碍,交通便利,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试验地前茬作物为小麦,亩产550公斤。
2015年5月29日采集试验地耕层基础土样,供试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试验前试验地土壤分析结果分析项目分析数据分析项目分析数据有机质(g/kg)15.7 全氮(g/kg)0.93速效磷(mg/kg)22.1 速效钾(mg/kg)158 pH值8.08试验供试作物为玉米,品种为浚单20,亩播量2公斤。
试验用氮肥为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的大颗粒尿素(46%)、磷肥为荆门市荆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颗粒过磷酸钙(12%)、钾肥为俄罗斯进口氯化钾(60%),所用肥料及种子由县土肥站统一提供,试验用缓释掺混肥(29-5-6)由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方法该试验设三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45平方米,小区间设置1米隔离行,防止窜水窜肥,小区外设置保护行。
整个试验地的土壤、地形等条件一致。
“习惯施肥”按试验农户施肥量和施用方法进行,“测土配方推荐施肥”为滑县土肥站推荐肥料施用量和施用方法,除施肥不同外,每个小区其他管理相同。
具体试验处理和肥料施用方法如下:处理1:习惯施肥(亩施尿素46kg,合纯N 21.16kg);处理2:测土配方推荐施肥(亩施尿素34.8kg、过磷酸钙16.7kg、氯化钾3.3kg,合纯N、P2O5、K2O分别为16kg、2kg、2kg,);处理3:施用缓释肥(亩施29-5-6红四方缓释肥40kg,合纯N、P2O5、K2O分别为11.6kg、2kg、2.4kg)。
贵州西部山区玉米生产中,肥料的施用是一个主要环节,普通的肥料施用后,一部分要随水土流失,易造成土地板结,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对土地环境以及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一部分要挥发到空气中,对大气造成污染,从而使肥料的利用率严重下降;真正被农作物吸收的只是肥料的较少一部分;而缓释肥可以缓慢地释放养分,充分被农作物所吸收,这样既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也保护了环境,是一种可以一次作底肥施用,不用追肥、节省劳动力的新型肥料。
针对山区目前普遍存在土壤表面径流严重、肥料利用率低,而且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的具体情况,根据贵州省农推总站、毕节市农技站安排,结合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为了测试玉米缓释肥的最佳施用效果,使玉米的产量达到最高、投入产出效益最大,特进行长效缓释肥试验研究,以便更好地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1-3]。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选择在七星关区八寨坪镇,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上某农户家的责任地里进行,试验地海拔1650m ,地势平坦向阳,肥力上等、均匀,冬闲。
常年玉米产量为6.00~6.75t/hm 2。
1.2试验材料玉米长效缓释肥(养分含量22∶8∶10,贵阳骅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照玉米专用复合肥(养分含量16∶16∶16)参试玉米品种为靖丰8号。
1.3试验设计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缓释肥450kg/hm 2(A )、600kg/hm 2(B )、750kg/hm 2(C )、900kg/hm 2(D )、1050kg/hm 2(E ),以当地习惯施肥作对照(CK )。
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8m 2(4.5m×4.0m )。
小区间不设走道,重复间走道50cm 。
玉米种植3个双行,种植密度6万株/hm 2,双株育苗移栽108株/小区,9窝18株/行。
小区具体排列见图1。
1.4田间管理措施试验于3月30日播种育苗,4月15日移栽,移栽时玉米幼苗2叶1心。
移栽前施用玉米长效缓释肥的处理作底肥一次施入,根据实施方案没有进行追肥,CK 用复合肥420kg/hm 2作底肥,分别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施尿素150、300kg/hm 2,各处理均同时覆盖地膜,没有进行中耕。
龙源期刊网 缓控释肥对粮食作物增产增效的推广应用作者:孔德利来源:《新农业》2018年第05期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缓控释肥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绩,范围扩大为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多种作物,示范点增加到92个,覆盖我国主要区域的农作物。
缓释肥对玉米增产效果显著,较农民习惯施肥模式增产10%以上,比配方施肥增产6%以上,每亩最多增收300多元。
缓控释肥可根据作物需要控制释放养分,“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是利用播种施肥机械控制种子与肥料问的距离,同时将种子和缓控释肥播入土壤。
玉米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较常规施肥可增加玉米穗粗、穗长、千粒重和穗粒数,增产9.3%、近900公斤/公顷,一次施肥可满足整个玉米生长期的养分需求,节省追肥用工费用300元/公顷,增加肥料成本约450元/公顷,按玉米价格2.2元/公斤计算,增效约1800元/公顷。
全膜马铃薯种植存在追肥困难、覆膜时间紧和基肥投入不足等问题,且通常施肥量不合理、方式不科学,导致马铃薯生长后期脱肥严重、病虫害加剧、产量不稳定且低。
对全膜马铃薯施用缓控释肥,在每公顷施用900公斤时,沟施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商品率和大薯率均达最佳,分别为43608.85公斤/公顷、92.7%和72.1%。
比较西洋缓控释肥和农民习惯施肥对小麦的增产作用,在同等生产条件下,施用西洋缓控释肥的每亩穗数、小麦穗长、千粒重和穗粒数分别比习惯施肥增加1.5万穗、0.4厘米、1克和1.6粒;每亩增产11.7%,增产47公斤,增效1558元/公顷;同时西洋缓控释肥一次性施用,节约用工成本。
连续2年在南方双季稻区的水稻土上进行双季稻缓控释肥大田试验,结果表明:2年4季产量平均表现为一次性基施80%缓控释肥>一次性基施缓控释肥>分3次施肥>不施氮肥,80%缓控释肥、一次性基施缓控释肥和分3次施肥分别比不施氮肥增产25.32%、23.93%和22.54%;2年籽粒平均吸氮量,早稻一次性基施缓控释肥、80%缓控释肥处理均显著优于分3次施肥,晚稻一次性基施缓控释肥显著优于分3次施肥。
为在玉米上加速推广应用缓释肥,充分发挥技术效益,我们将化肥深施、种肥同播、“一增四改”、适当晚收等玉米增产技术组装配套,形成了玉米应用缓释肥配套栽培技术规程。
1.良种选择。
5月底前,选好良种,玉米选种严格执行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应选择郑单958、登海605、浚单20、金海5号、聊玉22号、鲁单818、天泰33号、鲁单9066、德利农988、登海618、隆平206、连胜188等山东省主推高抗、耐密型品种。
玉米采用单粒精播出苗后不用间苗,种子的发芽率要达到95%以上。
2.测土配方,选定适宜缓释肥产品。
5月底前,根据玉米营养需求特点和土壤养分状况,选购适宜配方产品,在中磷高钾区域选用28-7-7配方,在高磷中钾区域选用26-6-10配方,在中磷中钾区域选用26-8-10配方。
各地还可根据微量元素缺乏状况有针对性地在上述配方中加入所需微量元素。
释放期一般可选择为三个月。
3.尽早播种,种肥同播。
为确保玉米足够长的生育期,麦收后尽早抢茬机械播种。
使用玉米种肥同播机将种子、缓释肥一次性播入土壤,实现“良种+良肥+良法”配套,提高播种、施肥精准度,提高耕作效率。
667平方米(1亩)种子用量2.5~3千克,缓释肥的参考用量为:667平方米产700千克左右的地块60千克,667平方米产600千克左右的地块50千克,500千克左右的地块用量40千克。
播种前调整种肥同播机种子腿和肥料腿水平间隔至玉米应用缓释肥配套栽培技术5~8厘米,肥料腿的深度要比种子腿的深度深3~5厘米。
使玉米种子的覆土为3~5厘米,种肥横向间距5~8厘米,缓释肥比种子深3~5厘米。
做到种肥隔离7~10厘米,防止烧苗。
缓释肥作为种肥施入土壤后,一般全生育期不再追肥。
4.保证密度,及时定苗。
6月中下旬玉米到三叶期及时间苗,五叶期及时定苗,拔除余株、弱株,补齐缺苗断垄,提高群体整齐度,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
龙源期刊网 新型缓释肥料“玉米黄金甲”作者:于孝英来源:《新农业》2014年第04期一、推广优势1.玉米黄金甲采用腐植酸涂层增效技术。
该项技术相继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联合国中国分部发明之星奖,被列入“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中之重”推广项目,经国务院批准为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
该技术采用与氮、磷、钾肥料颗粒表面具有较强亲和能力和成膜特性的涂层材料腐植酸,分别涂布在不同肥料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包膜,具有“控氮缓释、促磷增效、防钾淋失”等功能。
一次施肥一季有效,省工省力。
2.营养全面均衡。
除了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大量元素外,更添加了玉米生长所必需的硫、锌等中微量元素,因此肥效显著,可以满足玉米生长不同时期对不同养分的需求,提高玉米品质,促进玉米稳产高产。
3.玉米黄金甲是绿色环保硫酸钾型生态肥料。
对土壤、地下水、大气以及农产品无污染,对环境友好,连续使用具有改良土质、肥沃土壤的功效。
大力推广玉米黄金甲是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主要特点1.后劲强劲。
添加了玉米生长所需的硫、锌元素,增强了玉米综合抗逆、抗病能力,使玉米茎秆强壮,抗风抗倒。
同时锌元素作为玉米生长的锌动力,使该肥料后劲强劲,增产显著。
2.缓释长效。
采用了腐植酸涂层增效技术,颗粒外包裹的腐植酸及其中微量元素涂层既缓释又增效。
3.养分易吸收。
含有的腐植酸及其活性物能够促进复合肥中矿质养分的溶解,增强玉米对养分的吸收,显著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三、使用技术玉米黄金甲养分配比为:氮26%,磷12%,钾10%,各养分配比合理,任何品种的玉米,任何地块均可使用。
在玉米播种前一次性每亩施入玉米黄金甲40公斤后旋耕即可,无需追肥一季有效,增产增收。
不同缓释肥在玉米“正大999”上的施用效果程爱民;龙九洲;伍名龙;余彬情【摘要】为探索缓释肥在玉米“正大999”上的使用效果,采用几种缓释肥和通用复合肥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料能提高玉米“正大999”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其株高、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分别比对照平均增加9.3 cm、16.6粒、1.08 g、6.27%,每公顷纯收入平均比对照增加1507.25元,其中养分含量高的51%三宁牌缓释肥(N-P-K=25-10-16)效果更明显.【期刊名称】《作物研究》【年(卷),期】2016(030)001【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玉米;施肥;缓释肥;正大999【作者】程爱民;龙九洲;伍名龙;余彬情【作者单位】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贵州凯里556000;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贵州凯里556000;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贵州凯里556000;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贵州凯里55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062缓释肥料是一种新型复合肥料,其最大特点是采用“异粒变速技术”使肥料养分释放时段与作物各生育期需肥规律相吻合,只需施用一次基肥,即可满足作物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无需追肥,省工、省时、省力[1]。
由于缓释肥的肥效释放缓慢,缓解了常规施肥肥效快、易造成籽粒建成期脱肥的矛盾[2]。
为探索不同缓释肥对玉米正大999生育期及其产量性状的影响及效果,2014年在本院试验地用6种不同品种的缓释肥和通用复合肥进行了比较试验,探讨不同缓释肥在玉米正大999上的施用效果,以供生产上应用参考。
1. 1 试验材料供试缓释肥及对照详见表1,试验玉米品种为正大999。
1. 2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7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5 m×3. 5 m =17. 5 m2,种植规格,密度分别为70 cm×25 cm、57 000株/ hm2,每小区种5行,每行20株。
6种缓释肥料和对照肥料均作基肥一次性施入,用量750 kg/ hm2。
2015年河北省“红四方”缓释肥在玉米上的
肥料效应示范报告
姚延双
(河北省土壤肥料总站沙河市土壤肥料站河北沙河)
1.示范来源和目的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要求,在玉米上开展田间示范试验,验证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缓释肥的田间施用效果,为其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2.示范时间和地点
2.1 示范时间:2015 年6月11日-2015年10月5日。
2.2示范地点: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十里亭镇东葛泉村。
户主:沙河市汇泉生态农业种植园。
3.示范材料与方法
3.1示范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土壤为褐土,质地为砂壤土,肥力均匀、中下等,能排能灌。
耕层土壤养分为:土壤有机质8.19 g/kg、碱解氮47 mg/kg、有效磷12 mg/kg、速效钾41 mg/kg,PH值8.1。
试验地前茬作物为小麦,品种为石麦21,产量:400kg/亩。
前茬作物施肥量:底施N-P2O5-K2O:18-16-6≥40%小麦专用肥50kg,春季追施N≥20.5%硫酸铵20kg/亩。
3.2供试肥料
供试肥料: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缓释肥。
产品通用名:缓释肥料。
剂型:颗粒。
主要技术指标:N-P2O5-K2O:29-5-6。
3.3供试作物品种
供试作物:玉米,品种:郑单958。
3.4 示范方案和方法
本示范试验设两个处理,不设重复,示范面积4亩,其中1亩为习惯施肥对照(CK),另外3亩施用缓释肥。
3.5 供试肥料施用方法和施用时间
处理1:习惯施肥
底施N-P2O5-K2O含量为25-5-10玉米专用肥40kg/亩,采用种肥同播方式施入,不再追肥。
施用时间:2015年6月11日。
处理2:施用缓释肥
作为底肥一次性施用,采用种肥同播方式施入,不在追肥,施用量为40kg/亩。
施用时间:2015年6月11日。
4 田间管理
试验地玉米于6月11日上午种肥同播,行距50cm、株距28cm,种子播量2kg/亩,6月12日浇蒙头水,6月14日喷施50%乙草胺除草剂进行苗前封地,6月18日第二次浇水,后期天气干旱,8月20日第三次浇水,整个生育期没有进行病虫害防治。
10月5日示范田、对照田各取5点,每点采集20株,进行生物学性状调查和测产,。
5 调查记载与结果分析
5.1 不同施肥对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表1 玉米田间调查记载统计表
处理株高
(cm)穗位高
(cm)
穗长
(cm)
穗行数
(行)
行粒数
(个)
千粒重
(g)
示范田257.08 108.48 18.15 14.55 35.95 325.93 对照田237.68 96.09 17.31 14.5 34.15 319.2 (注:表中数据为多点平均数)
示范田的玉米平均株高257.08cm、穗长18.15cm、行粒数35.95个、千粒重325.93g,茎秆粗,根系发达;对照田玉米平均株高237.68cm、穗长17.31cm、行粒数34.15个、千粒重319.2g,,茎秆略细。
5.2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示范田、对照田各取5点,每点采集20株进行测产,示范田玉米单株平均穗重232.8g,单株穗粒重平均171.7g;对照田单株平均平均穗重216g,单株穗粒重平均152.3g;测产结果见表3。
表3不同处理产量调查表
处理亩株数20株产量(kg)20株折合亩增产增产率%
(株)
1 2 3 4 5
平均
产量
(kg)
亩产
(kg)
示范
田
4500 3.18 3.12 3.15 3.24 3.44 3.22 724.5 47.2 6.97 对照
田
4500 3.14 3.21 2.93 2.89 2.89 3.01 677.3 ――――由上表所示,示范田玉米施用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缓释肥,比对照田习惯施肥亩增产47.2kg,增产率6.97%。
5.3分析投入产出比
玉米施用供试肥料每亩增产47.2kg,玉米市场价格约为1.7元/kg,增加效益80.24元/亩。
6 示范结论
示范田玉米施用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缓释肥比对照田对照田习惯施肥亩增产47.2kg,增产率6.97%,增加效益80.24元/亩。
201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