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实习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9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及意义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做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毕业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团结互助、乐于奉献和遵纪守法观念。
通过毕业实习,是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实习地点时间实习地点:********实习时间:2013-2-25~2013-4-30三、实习容阿奇霉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1.引言阿奇霉素为半合成的十五元大环酯类抗生素。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微有引湿性。
本品在甲醇、丙酮、氯伤、无水乙醇或稀盐酸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结构式:图1.1 阿奇霉素结构式分子式:C38H72N2O12,分子量:748.9845,熔点:113-115°C,相对密度:1.18g/cm3,半衰期:35-48h。
阿奇霉索对酸稳定,口服吸收快。
对某些菌表现为快速杀菌作用,而其它大环酯类为抑菌药。
阿奇霉素组织分布广,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细胞游离浓度较同期血药浓度高10~100 倍,半衰期长达35~48 h,易被巨噬细胞摄取转运,每日仅需给药一次。
阿奇霉素临床常用的口服固体剂型有片剂、胶囊剂等剂型。
其中片剂有普通片、缓释片、分散片,研究较多的是分散片的辅料筛选、工艺过程及其质量。
临床使用中发现阿奇霉素有一定的胃肠道反应,普通固体制剂由于阿奇霉素药物溶解度低,为达到治疗效果就要加大药物的用量,这样虽然达到治疗效果,但是也使药物的不良反应突显,胃肠道反应加剧而且还伴有其它更多的不良反应出现,令药物发展前景堪忧。
为改善本药物存在问题,提高其药物溶解度是关键。
使药物与载体结合形成药物-载体复合物,以改变药物的一些理化性质在很多药物的剂型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姓名年级专业药学学习中心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摘要阿奇霉素,是15元环半合成含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机制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核糖体的50S亚单位结合,抑制蛋白合成。
其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流感杆菌具强杀菌作用,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厌氧菌、衣原体、支原体及螺旋体等均敏感,对淋球菌、感杆菌、曲菌、门螺杆菌、肺炎支原体等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阿奇霉素具有对酸稳定、生物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安全性和耐受性好等优点,临床上应用较多。
本文通过对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文献检索,例举各类型的不良反应,以供临床应用参考。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阿奇霉素临床应用目录中文摘要 (I)1.引言……………………………………………………………………………………………1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12.1一般性的胃肠道反应 (1)2.2严重胃肠道反应……………………………………………………………………………22.3严重腹胀 (2)2.4中毒性肝炎…………………………………………………………………………………22.5肝损害 (2)3.对皮肤的影响………………………………………………………………………………23.1 荨麻疹………………………………………………………………………………………23.2眼睑和喉头水肿……………………………………………………………………………24.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3)4.1急性肾衰竭 (3)4.2引起双肾区疼痛 (3)5.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3)5.1致肌无力危象………………………………………………………………………………35.2致四肢肌肉剧痛……………………………………………………………………………35.3致肢体末梢发绀……………………………………………………………………………46.对循环系统的影响…………………………………………………………………………46.1心律失常 (4)6.2过敏性休克 (4)7.神经系统损害 (4)7.1耳鸣…………………………………………………………………………………………47.2双侧耳闭 (4)7.3视物旋转、步态不稳………………………………………………………………………58.其他不良反应 (5)9.总结 (5)参考文献 (5)1.引言药品说明书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的介绍如下:【不良反应】1.本品常见不良反应有:(1)胃肠道反应:腹泻、腹痛、稀便、恶心、呕吐等。
药厂毕业实习报告3篇药厂毕业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了解药厂厂区布局,车间布局,熟悉相关原那么;2.熟悉药品生产的根本工艺流程〔从原料到成品〕,学习中药前处理车间原料和中间体处理过程及主要的工艺条件,加强GMP知识和平安知识的学习,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熟悉药厂各部门日常工作及主要任务,亲自体验,并作自我总结;4.提高沟通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5.体验上班族和普通蓝领工人生活。
丰富专业知识,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根底;6.找到自身缺乏之处,早日弥补,增强自己适应社会能力。
同时,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
二、实习内容2.1 概述20某某年3月,我们环境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50多名同学在学院老师的组织和带着下,乘火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我们江西人引以为豪的南国药都樟树市进行为期17天的实习。
我们本次实习的单位主要是江西仁和集团下属的江西药都樟树制药以及天齐堂医药集团公司。
实习是对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的经历,我们心里都清楚能来到中国第一药都实习实为不易,每个人的工作热情都很高,也非常重视这次实习。
药都樟树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久享"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
早在东汉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被后世道家尊崇为"太极仙翁"的葛玄,就在位于樟树东南风景秀丽、盛产药材的阁皂山采药、洗药、制药,是樟树中药加工炮制的创始人。
其传统的药材交易市场和精湛的药材炮制技艺闻名于海内外,是我国南方药材集散地和加工炮制的发祥地,樟帮与京帮、川帮并称为全国三大药帮。
2.2 内容本次实习主要集中在江西药都樟树医药集团公司进行,最后两天是到仁和集团总部和天齐堂集团作一个短时间的参观学习,所以实习的内容主要是围绕药都樟树制药来写,而仁和集团和天齐堂集团,只对其公司概况和企业文化以及主要的产品作简要介绍。
实习报告:抗生素类药物实习经历一、实习背景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利用暑假时间在某大型制药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抗生素类药物的生产过程,对制药工艺、设备结构及特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1. 生产工艺流程实习期间,我跟随导师参观了抗生素类药物的生产车间,并详细了解了其生产工艺流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发酵:通过生物合成方法,将抗生素的生产菌种进行大规模发酵,得到发酵液。
(2)提取:将发酵液进行提取,得到抗生素母液。
(3)纯化:通过一系列的分离纯化工艺,如离心、膜分离、结晶等,得到高纯度的抗生素。
(4)干燥:将纯化后的抗生素进行干燥,得到抗生素粉末。
(5)制剂:将抗生素粉末与其他辅料混合,制备成各种剂型的抗生素药物,如片剂、胶囊、注射剂等。
2. 设备结构及特点在实习过程中,我还了解了抗生素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及其结构特点。
例如,联动线由立式清洗机、网带式隧道灭菌烘箱和灌轧机组成,可完成洗瓶、灭菌和灌装轧盖工序。
这些设备具有生产能力高、工艺质量高、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
3. GMP规范实习期间,我还深入了解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GMP是一种用于确保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和安全性的规范,包括生产环境、设备、原材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包装、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在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GMP 规范至关重要,以确保生产出的药物安全、有效、质量稳定。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抗生素类药物的生产过程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从发酵到制剂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对制药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也有了实践经验,掌握了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此外,对GMP规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白其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四、实习反思虽然实习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认识到自己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阿奇霉素分散片制备及其质量检查一、目的与要求1、熟练正交设计法进行分散片处方工艺的筛选和分散片的制备方法。
2、熟练运用分散片的质量检查。
3、了解阿奇霉素分散片制备与质量检查。
二、实验原理分散片(dispersibletablets)又称水分散片(waterdispersibletablets) ,系指遇水迅速崩解形成均匀混悬液的一种片剂。
它在l9℃~ 2l℃水中 3min 即可崩解,崩解后形成可通过 7101 J. m 孔径筛的均匀黏性水分散体。
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栏目菌素。
对各种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的抗菌作用比红霉素略差,肠球菌属对本品耐药;但本品对某些革兰阴性菌的作用比红霉素强,如对流感杆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的 MIC比红霉素低 8倍,约0.06~1mg/L。
对摩拉卡他菌的 MIC为 0.03mg/L,对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类杆菌属和脆弱类杆菌的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或略差。
对细胞内的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的作用也与红霉素相似。
一般对分散片质量检查的要求是:崩解时限、分散均匀性检查、溶出度检查、脆碎度。
三、仪器与材料仪器:乳钵,托盘天平,分析天平,尼龙筛(16目),烧杯,烘箱,压片机,片剂崩解仪,溶出仪,量筒,微孔滤膜等。
材料:阿奇霉素,糖精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乳糖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微粉硅胶、硬脂酸镁、羧甲基淀粉钠、乙醇、蒸馏水等。
四、实验内容(一)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制备1. 正交试验设计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选择微晶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乳糖、乙醇用量 ( 占处方总量的百分比)为考察因素,每个考察因素设立3个水平 ( 见表1) 。
选取崩解时限、硬度、外观为考察指标,外观分为4个等级,最好的记为1,最次的记为4。
不考虑交互作用,选用表3安排试验,试验结果详见表 2 。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优选出工艺条件:2.处方与制法分别称取阿奇霉素 ( 效价 955. 6 u ‘ mg 一 ) 262.2 g 、糖精钠 3.1 g 、聚乙烯吡咯烷酮4.6 g、羟丙基纤维素适量(保证处方总量为460g即1000片)、微晶纤维素及乳糖,混合均匀后加乙醇2250ml过4O目筛制粒。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X药店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实习内容:抗菌消炎药品知识及销售技巧一、实习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药店作为一个重要的健康服务平台,其专业性和服务品质受到广泛关注。
抗菌消炎药品是药店常见的药品类别,对于药店销售人员来说,掌握抗菌消炎药品的知识和销售技巧至关重要。
本次实习旨在提高自己在抗菌消炎药品领域的专业素养,提升销售技巧,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实习内容1. 抗菌消炎药品知识学习在实习期间,我认真学习了抗菌消炎药品的分类、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了各类抗菌消炎药品的特点和临床应用,掌握了抗生素、非抗生素类抗菌消炎药品的名称、规格、厂家等信息。
2. 销售技巧学习通过实习,我学习了如何根据顾客的需求推荐合适的抗菌消炎药品,如何解释药品的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等,以及如何处理顾客的疑问和不满。
同时,我还学习了药店销售礼仪和沟通技巧,提高了自己的服务品质。
3. 实际操作经验积累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药店的日常经营活动,亲自为顾客推荐抗菌消炎药品,解答顾客的疑问,处理顾客的不满。
通过实际操作,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提升通过实习,我掌握了抗菌消炎药品的分类、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自己在该领域的专业素养。
2. 销售技巧提升我学会了如何根据顾客需求推荐合适的产品,如何解释药品的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等,以及如何处理顾客的疑问和不满。
这些销售技巧的提升,对我今后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意义。
3. 服务意识提升通过实习,我认识到优质的服务是药店的核心竞争力。
在今后的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提高自己的服务品质,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抗菌消炎药品的知识和销售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践经验也得到了丰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呼吸内科实习报告呼吸内科实习报告的知识,不单单是课本上的。
洪主任就常常在下班之后,还会到病房看看一些重病号,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呼吸科印象最深刻有两个病例。
第一个,是一个20多岁年轻少妇,在我入科前刚住进来不久,第一天查房查到这个病人,带教老师就跟我们说,这个病人的症状、体征、胸片、肺部CT、检查报告怎么怎么滴,是个很典型的大叶性肺炎,治疗上,怎么怎么使用抗生素。
查房结束后,我也认真看了她的病例,大叶性肺炎嘛,对我们来说真的很熟悉,学过好多遍,这个病人有寒战,发热(自己吃过药,所以没有高热),咳嗽,双肺处于实变期,没有啰音,后消散期,出现啰音,CT报的也是双肺有炎症。
没感觉有什么不对劲。
结果过了几天,洪主任查房,一翻这个病人的化验单,突然很严肃的质问身边的主治、住院,这个病人的CRP、P CT(都是炎症指标)这么高,为什么血象一点都不高,白细胞居然还是正常的?查了二三次了都是这种情况,为什么没有引起注意,是不是要考虑细菌合并病毒感染,抗病毒要立刻要上,否则后果很麻烦!一语惊醒梦中人,书上明明有说大叶性肺炎会有很明显的白细胞增高,我居然给忘了……大家都忘了。
第二个,是我管的一个依伯,80多岁了,AECP D,这是主要的,还有其他一堆的病。
我接手时,他喘的好厉害,躺在床上不能动,经过2个多礼拜的治疗,好转了很多,依伯居然会在走廊上走走路,去护士站看着忙碌的护士飞奔来飞奔去,我还很开心的跟他聊天,说他这两天好很多了,快出院了,依伯也好开心。
谁知才过了没两天,依伯感冒了一下,又AECPD了,无语,依伯又躺在床上呼呼的喘个不停,不能动弹,不能坐起来,又上了心电血压氧饱和监测还有病重通知书……嗨。
老师也是很无奈说,这种CPD后期的病人很难搞,激素都上这么多了,好不容易控制住了,又来了,激素从新调整,从头来过……依伯躺在床上,费力的问他的护工,用福州话问的,我居然听懂了,他说:“我女儿呢,怎么还不来啊,再不来我就死掉了!”嗨。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及意义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做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毕业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团结互助、乐于奉献和遵纪守法观念。
通过毕业实习,是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实习地点时间实习地点:********实习时间:2013-2-25~2013-4-30三、实习内容阿奇霉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1.引言阿奇霉素为半合成的十五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微有引湿性。
本品在甲醇、丙酮、氯伤、无水乙醇或稀盐酸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结构式:图1.1 阿奇霉素结构式分子式:C38H72N2O12,分子量:748.9845,熔点:113-115°C,相对密度:1.18g/cm3,半衰期:35-48h。
阿奇霉索对酸稳定,口服吸收快。
对某些菌表现为快速杀菌作用,而其它大环内酯类为抑菌药。
阿奇霉素组织分布广,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细胞内游离浓度较同期血药浓度高 10~100 倍,半衰期长达 35~48 h,易被巨噬细胞摄取转运,每日仅需给药一次。
阿奇霉素临床常用的口服固体剂型有片剂、胶囊剂等剂型。
其中片剂有普通片、缓释片、分散片,研究较多的是分散片的辅料筛选、工艺过程及其质量。
临床使用中发现阿奇霉素有一定的胃肠道反应,普通固体制剂由于阿奇霉素药物溶解度低,为达到治疗效果就要加大药物的用量,这样虽然达到治疗效果,但是也使药物的不良反应突显,胃肠道反应加剧而且还伴有其它更多的不良反应出现,令药物发展前景堪忧。
为改善本药物存在问题,提高其药物溶解度是关键。
使药物与载体结合形成药物-载体复合物,以改变药物的一些理化性质在很多药物的剂型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实习报告:红霉素实习经历一、实习背景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实践对于理论学习的巩固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寻找实习机会,以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
本次实习,我来到了一家药品生产企业,主要从事红霉素的生产和研发工作。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红霉素实习经历。
二、实习内容1. 生产环节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红霉素的的生产环节,了解了红霉素的生产工艺和流程。
首先,我学习了红霉素的化学结构和生物合成过程。
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化学结构较为复杂,生物合成过程涉及到多个步骤。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我对红霉素的生产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我参与了红霉素的生产操作。
在生产车间,我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学会了如何控制反应条件、处理突发事件。
在生产过程中,我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况,记录生产数据,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 研发环节除了生产环节,我还参与了红霉素的研发工作。
在研发部门,我学习了红霉素的相关性质,如溶解度、稳定性、药效等。
通过参与研发项目,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以及如何撰写实验报告。
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与团队成员进行交流讨论。
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改进,我们成功优化了红霉素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方面:通过实习,我对红霉素的生产工艺、化学结构、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实践能力方面: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红霉素的生产和研发工作,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 团队协作方面: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通过团队协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职业素养方面: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红霉素实习,我不仅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实习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慢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日益增多,抗炎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抗炎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我于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XX医院药学部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抗炎药物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抗炎药物的基本知识,包括分类、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
2. 掌握抗炎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3. 识别抗炎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用药风险防范意识。
4. 增强与临床医生、护士的沟通能力,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三、实习内容1. 抗炎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抗炎药物的分类,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
接着,深入了解了各类抗炎药物的作用机制,如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抗生素则针对病原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
2. 抗炎药物的临床应用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我观察到抗炎药物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此外,抗炎药物还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炎症性肠病、哮喘等疾病的治疗。
3. 抗炎药物的不良反应实习期间,我了解到抗炎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肾脏损害、心血管风险、皮肤过敏等。
因此,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4. 抗炎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抗炎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等。
同时,我还了解到个体差异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四、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方面通过实习,我对抗炎药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各类抗炎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为今后临床药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 临床实践方面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临床用药咨询,与临床医生、护士沟通,提高了自身临床实践能力。
药品检验员的实习报告一、前言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在药品检验所实习的两个月中,我深刻体验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药品检验员实习生,我严格遵守实习规定,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实验和任务。
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药品检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药品检验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1. 学习药品检验的基本知识在实习初期,我主要通过阅读《中国药典》和相关的专业书籍,了解药品检验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在导师的帮助下,我学习了药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仪器分析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了基础。
2. 参与药品检验实验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药品检验实验,包括原料药、片剂、胶囊等不同类型的药品。
我学习了样品的前处理、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环节,掌握了药品检验的基本流程。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现代化检验仪器。
3. 学习药品质量管理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制,学习了GMP(良好生产规范)等相关知识。
我认识到,药品质量管理是确保药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4. 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我参与了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学习了实验室的规范操作、安全防护、仪器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我了解到,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方面的收获通过实习,我深入学习了药品检验的专业知识,掌握了药品检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我学会了如何阅读和分析药品质量标准,如何进行样品的前处理和仪器分析,如何处理实验数据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今后从事药品检验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2. 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参与实验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我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操作现代化检验仪器,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如何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
这些实践经验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实习报告一、前言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我有幸来到了药品质检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在此期间,我接触到了许多学校里没有见过的仪器设备,学到了很多药物专业知识,对药品检验的严谨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实习内容1. 仪器设备的使用在质检部,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智能崩解仪、溶出度测试仪、脆碎度检查仪等仪器设备。
这些仪器设备分别用于模拟胃肠消化、测定溶出量和检测供试品的脆碎度等。
通过每天观察和参与检验操作流程,我逐渐了解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药品检验项目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片剂、胶囊等药品的检查项目,包括含量均匀度、含量测定、溶出度、脆碎度、崩解时限、重量差异、有关物质等。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被广泛用于有关物质和含量的测定。
3. 药品检验的严谨性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药品检验的严谨性。
在做定量分析时,我们必须确保盛装供试液的容器洗净吹干,不能有半点水柱。
在一次微检中,我因为操作不慎,导致实验失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4. 无菌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在做微检时,必须在洁净区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这不仅要求我们在操作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还要做好个人防护,以防止交叉污染。
三、实习收获1. 知识与技能的提升通过实习,我对药品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提升。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掌握了药品检验的项目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工作态度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实习期间,我充分体会到了工作态度的重要性。
在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与同事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这不仅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让我更加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
3. 对药品检验工作的认识实习使我认识到药品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我们必须确保每一批药品都符合国家标准。
这对我今后从事药品检验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
四、实习总结通过在药品质检部的实习,我对药品检验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收获颇丰。
药品检查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药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我国设立了药品检查制度,通过对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本实习报告旨在记录和总结我在药品检查实习过程中的所学所得,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认真学习了《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了药品检查的基本流程和要点,为实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实习过程中的学习与实践(1)现场检查在现场检查环节,我跟随检查员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实地查看,了解了药品生产车间的布局、设备、生产流程等,并学习了如何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2)质量检验在质量检验环节,我了解了药品检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并学会了如何操作检验设备,进行药品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3)资料审核在资料审核环节,我学习了如何查阅和分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和销售等方面的资料,掌握了判断药品质量是否合规的方法。
(4)不符合项的整改与跟踪在发现药品生产企业存在不符合项时,我参与了整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并对整改效果进行了跟踪检查,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药品检查的全过程,掌握了药品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实习使我认识到药品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对药品安全的责任感。
2. 实习反思虽然我在实习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不足。
如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应用和动手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在沟通协调方面,我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便更好地完成检查任务。
四、总结药品检查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还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及意义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做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毕业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团结互助、乐于奉献和遵纪守法观念。
通过毕业实习,是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实习地点时间实习地点:********实习时间:2013-2-25~2013-4-30三、实习内容阿奇霉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1.引言阿奇霉素为半合成的十五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微有引湿性。
本品在甲醇、丙酮、氯伤、无水乙醇或稀盐酸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结构式:图1.1 阿奇霉素结构式分子式:C38H72N2O12,分子量:748.9845,熔点:113-115°C,相对密度:1.18g/cm3,半衰期:35-48h。
阿奇霉索对酸稳定,口服吸收快。
对某些菌表现为快速杀菌作用,而其它大环内酯类为抑菌药。
阿奇霉素组织分布广,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细胞内游离浓度较同期血药浓度高 10~100 倍,半衰期长达 35~48 h,易被巨噬细胞摄取转运,每日仅需给药一次。
阿奇霉素临床常用的口服固体剂型有片剂、胶囊剂等剂型。
其中片剂有普通片、缓释片、分散片,研究较多的是分散片的辅料筛选、工艺过程及其质量。
临床使用中发现阿奇霉素有一定的胃肠道反应,普通固体制剂由于阿奇霉素药物溶解度低,为达到治疗效果就要加大药物的用量,这样虽然达到治疗效果,但是也使药物的不良反应突显,胃肠道反应加剧而且还伴有其它更多的不良反应出现,令药物发展前景堪忧。
为改善本药物存在问题,提高其药物溶解度是关键。
使药物与载体结合形成药物-载体复合物,以改变药物的一些理化性质在很多药物的剂型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本实验将阿奇霉素制成固体分散体,使药物与水溶性载体交联聚维酮结合,进而增加其药物溶解度,同时增加药物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从而减小药物用量,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
2. 仪器与试药2.1 仪器WFZ-26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国一天津市光学仪器厂);RE-52AA型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KS2500型超声波清洗机(宁波科生仪器厂),TG328A(S)分析天平(上海精科),SHB-III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DHG-91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旋转式压片机(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78X片剂四用测定仪(上海黄海制药厂),智能药物溶出仪RCZ-8A(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
2.2 试药阿奇霉素(怀庆堂),交联聚维酮(K30),无水乙醇(分析纯)。
3.阿奇霉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3.1 处方确定阿奇霉素在水中几乎不溶,为提高其溶解度应选用亲水性较好的载体材料。
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维酮,PVP)为白色或乳白色,无臭、易流动的无定形粉末,分子式为(C6H9NO)n,平均分子量为 500~7000,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在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极易溶解,但不溶于醚、烷烃、矿物油、四氯化碳和乙酸乙酯。
交联 PVP 具有的高吸水性、高溶胀性和良好的塑性变形性及流动性,可作为片剂或硬胶囊的崩解剂,可采用湿法压片,也可直接压片。
交联 PVP 由于其多孔结构,可以作为高效吸附剂、某些药物的稳定剂以及增溶剂、掩味剂等;固体分散体的担体。
固体分散体存在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制备成剂型,这可以通过使用CrosPVP做载体材料来克服。
由于 CrosPVP 是流动性极好的粉末,可做片剂崩解剂,故由其作载体的固体分散体流动性也很好,适合直接压片。
同时 CrosPVP 的高吸湿和高溶胀性能也有利于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
因此本实验用CrosPVP 作为固体分散体载体。
CrosPVP-阿奇霉素则采用吸附法制备,阿奇霉素溶于溶剂后,加入 CrosPVP 粉末,搅拌吸附,蒸干溶剂,烘干而得。
研究资料表明,药物与载体的比例对药物从固体分散体中的溶出速率和溶出度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本实验设计并制备了AZM:CrosPVP为3:1,1:1,1:3,1:5,1:7和1:9的不同固体分散体,并对其溶出度进行了研究和比较。
试验方法:准备6组试验,每组阿奇霉素均为1 g,各组配比如下:A组:AZM:CrosPVP为3:1,无水乙醇25 mLB组:AZM:CrosPVP为1:1,无水乙醇50 mLC组:AZM:CrosPVP为1:3,无水乙醇50 mLD组:AZM:CrosPVP为1:5,无水乙醇100 mLE组:AZM:CrosPVP为1:7,无水乙醇150 mLF组:AZM:CrosPVP为1:9,无水乙醇150 mL图3.1不同载体-药物比例的阿奇霉素溶出曲线图阿奇霉素-CrosPVP 各种比例搭配(3:1~1:9)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研究表明:CrosPVP 比例越高,药物溶出度越大,特别是载体与药物比例从 3:1 升至 1:3 时,随着 CrosPVP 的含量变大,溶出度提高尤为明显;但阿奇霉素:CrosPVP 从 1:3 增加到 1:5 时,溶出度升高幅度极小;从 1:5增加大 1:9 时,溶出度提高较为明显。
综合考虑,由于 CrosPVP 的含量越高,成本越高,而且加工工艺实施困难,因此本实验中阿奇霉素与 CrosPVP的比例以 1:3 较为合理。
3.2制备工艺的筛选3.2.1正交因素使用交联聚维酮作为载体制备阿奇霉素固体分散体,其中的关键步骤在于载体与主药的结合。
将主药溶于无水乙醇,充分溶解后加入载体,搅拌使主药与载体结合,主药和载体之间主要以分子间氢键结合,影响因素主要有溶剂的用量,搅拌的时间以及搅拌的速度。
因此,本实验以溶剂用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以选出最优工艺。
表3.1:正交因素-水平设计表1 2 3 305070456075低中高称取阿奇霉素1 g置于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溶解,再称取3 gCrosPVP,加到阿奇霉素乙醇液中,将烧杯置于电磁搅拌器上,搅拌。
然后减压旋转蒸干乙醇,置于45℃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0 h,研细,过60目筛,压片。
压片过程采用干粉直接压片,平均片重约为0.40g,主药含量约为0.10g,填充量调节为45,压力调节为3.1mm,硬度约为6-7kg,片剂外表光洁有光泽,脆碎度符合规定。
3.2.2 溶出度测定方法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Ⅹ C第二法),以pH6.0的磷酸盐缓冲液(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6000ml,加盐酸约40ml,调节pH值至6.0±0.05)4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经45分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取续滤液适量,用溶出介质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阿奇霉素55μg 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相当于平均片重),按标示量加乙醇(每2mg约加乙醇1ml)及溶出介质适量,振摇30分钟或超声10分钟使阿奇霉素溶解,再加溶出介质定量稀释制成每1ml 中约含阿奇霉素55μg的溶液,滤过,取续滤液作为对照溶液、精密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ml,分别置具塞试管中,精密加入硫酸溶液(75→100)5ml,混匀,放置30分钟,冷却至室温,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在482nm 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计算每片的溶出量。
限度为75%,应符合规定。
3.2.3 溶出度测定结果表3.2: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由上表可知,R1>R2>R3,因此溶剂用量对本实验影响最大,最优组合为A3B2C1. 因此,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得到了阿奇霉素固体分散体的优化处方和工艺。
处方:阿奇霉素 1 g,CrosPVP 3 g,无水乙醇 70 mL。
工艺:称取阿奇霉素 1 g 置于烧杯中,加入 70 mL 无水乙醇溶解,再称取3 g CrosPVP,加到阿奇霉素乙醇液中,将烧杯置于电磁搅拌器上,以低速搅拌约60min。
然后减压旋转蒸干乙醇,置于 45℃鼓风干燥箱中干燥 20 h,研细,过 60目筛,压片。
4. 固体分散体质量检测红外光谱法主要用于确定固体分散体中是否有复合物形成或其他相互作用。
若没有相互作用,固体分散体的红外图谱应与其物理混合物红外图谱相同。
在形成复合物或有强氢键作用时,则药物和载体的某些吸收峰将会产生位移。
本实验中将主药、载体、主药载体物理混合物和制得的固体分散体分别取样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阿奇霉素- CrosPVP固体分散体中阿奇霉素与CrosPVP以分子间氢键形式结合,形成牢固复合物,本工艺制备固体分散体有效增加药物溶出,提高生物利用度。
5. 讨论:固体分散体在药剂上的应用有如下优点:①利用强亲水性高分子为载体,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和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为实现药物的高效速效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难溶性载体可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使药物长效化;利用肠溶性载体可控制药物于小肠中靶向释放。
②减少给药剂量,降低不良反应。
③有利于药物加工成其它剂型,如片剂、胶囊、丸剂、注射剂等。
④小剂量药物均匀分散于载体中,使分剂量准确,便于给药。
⑤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如滴丸),方便储运和服用。
⑥药物被非水性载体包埋,可避免水解和氧化,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
药物的固体分散物也有如下缺点:①药物的分散状态稳定性不够高,受潮久贮易老化。
②做成制剂后体积较以前大。
③实验室研究较成功,工业化生产品种较少。
如今阿奇霉素已经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剂型最全面的品种,包括片剂、胶囊、注射液、粉针剂以及输液剂等,而且其原料药及制剂已被载入05版的中国药典。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愈加开放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
而阿奇霉素与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一个主要的不同就是可以用于治疗性病和梅毒等非淋菌性尿道炎。
独特的优势使得国际市场需求日益增大,而国际需求的增大则直接推动了阿奇霉素临床用药的增加,从而推动市场增长,同时也奠定了阿奇霉素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的龙头地位。
6. 结论:以交联聚维酮为载体材料,用溶剂吸附法制备阿奇霉素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处方工艺为:称取阿奇霉素 1 g 置于烧杯中,加入 70 mL 无水乙醇溶解,再称取3 g CrosPVP,加到阿奇霉素乙醇液中,将烧杯置于电磁搅拌器上,以中速搅拌约60min。
然后减压旋转蒸干乙醇,置于 45℃鼓风干燥箱中干燥 20 h,研细,过 60目筛,压片。
四、实习总结在本次实习的两个月里,我深深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勇于展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