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36.50 KB
- 文档页数:73
一、了解分层1、OSI参考模型2、为什么要分层?三点综合,网络分层像“快递”。
网络分两个系统,端系统和中间系统,端系统相当于快递里的卖家和买家,中间系统是帮着端系统去调解,快递发件的快递公司,发件的是网络平台。
分工合作,标准化,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换任何一个环节即可。
3、分层的模型有哪些?分层就像盖楼,但是我们理解分层就是部署网络需要哪些步骤,OSI和TCP,它们的分层从下往上是1到7和1到4的顺序,必须先有一层才能有二层三层。
OSI和TCP,物理层和链路层,TCP把它合二为一了。
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TCP把它合二为一,因为会话层本身也属于应用程序这一端。
我们常用的是TCP端。
二、中间系统第一步物理层1、物理层主要管传输的信号问题,是部署网线的。
2、网线里的数据“010101”这个在网络里称为数字信号。
网线里的数据“010101”被称为比特流。
3、物理层是不提供纠错的,物理层能对数据的传输速度做一定的控制。
物理层除了线以外也有相应的一些设备。
包括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集线器,转换器(也就是家里的“猫”),中继器(还原/放大信号)。
物理层的线包括网线,光纤,无线等。
第二步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层对应的是TCP的接口部分。
2、数据链路层针对接口上的网卡,网卡对应的网卡号就是MAC地址,数据链路层针对这个地址做文章。
MAC 地址也称为硬件地址。
3、MAC地址也叫以太网地址,代表网卡的唯一性,识别本台硬件的设备。
只有设备上有MAC地址才能证明这是个网络设备,所传的数据才被认可。
MAC地址所传递的是内网。
数据链路层设备交换机只有MAC地址,管理连接所有的硬件设备。
MAC地址第三步网络层1、涉及数据链路层做不了的内容,类似于我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找到对方,所以网络层增加了“IP”,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网络层为网络设备提供逻辑地址,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IP地址对应的是因特网。
3、IP地址涉及最多的设备就是路由器。
OSI七层⽹络模型⼀、OSI七层⽹络模型简介1、OSI的前世今⽣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是OSI组织为了互联⽹各层之间协作⽽制定的标准模型。
再具体点来说是为了使互联⽹各个基础组件⼚商统⼀标准⽽制定的标准,这样就能实现互联了。
2、OSI七层模型的划分OSI划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应⽤层3、OSI的分层设计思想OSI严格遵守了“⾼内聚、低耦合”的互联⽹设计思想,在OSI七层模型中每层只关注本层的实现,向上只提供标准接⼝,它不需要其它层的实现,各司其职。
⼆、各司其职⼀张图先了解各层间的基本功能物理层OSI模型的第⼀层,最终数据的传输通道。
物理层顾名思义就是最靠近物理传输设备的⼀层。
物理媒介包括光纤,⽹线,等。
改成的主要作⽤是实现相邻计算机间的⽐特流传输,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
尽量对上层也就是数据链路层屏蔽掉其不需要考虑的物理介质差异,对其提供统⼀的⽐特流传输调⽤⽅式。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屏蔽物理媒介差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统⼀的物理⽐特流传输能⼒。
数据单元:⽐特实例:光纤、⽹线、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等。
举个例⼦,早前的电话机,你在北京,你⼥朋友在上海,你俩打个电话就能通话了。
为什么?因为中间有根电话线。
物理层你就可以这么简单的理解和记忆。
数据链路该层主要负责建⽴和管理不同计算机节点间的数据链路,并提供差错检测、封装成帧、透明传输的能⼒。
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层: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和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媒体访问控制⼦层(MAC)MAC地址你⼀定不会陌⽣。
每台计算机都有⾃⼰的全⽹唯⼀的MAC地址,如下图你也可以看看⾃⼰的MAC地址。
MAC⼦层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共享型⽹络中多⽤户对信道竞争的问题,完成⽹络介质的访问控制。
实现这个功能的是集线器。
⽤集线器组⽹,检查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有没有冲突,避免冲突的协议叫CSMA/CD协议。
OSI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个⽤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般称为OSI参考模型或七层模型。
七层模型主要分为:1、应⽤层(⾯向⽤户) 2、表现层 3、会话层 4、传输层 5、⽹络层 6、数据链路层 7、物理层(底层)。
物理层作⽤: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提供具有机械的,电⼦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
并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它的传输单位是⽐特流,解决⽤户在使⽤时对物理传输介质建⽴、维持和释放问题。
特性: 机械特性:指明接⼝所⽤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引线数⽬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电⽓特性:物理层的电⽓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进制位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压⾼低、阻抗匹配情况、传输速率和距离的限制等。
功能特性:规定了接⼝信号的来源、作⽤以及其他信号之间的关系。
即物理接⼝上各条信号线的功能分配和确切意义。
(数据线、控制线、定时线和地线) 规则特性:定义了在信号线上进⾏⼆进制⽐特流传输的⼀组操作过程,包括各信号线的⼯作顺序和时序,使得⽐特流传输得得以完成。
(传输数据单位:⽐特流,也就是所谓电流)数据链路层 定义了在单个链路上如何传输数据,必须基本⼀些基本的能⼒: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在数据链路层中这种数据块为帧,帧是数据链传输的单位。
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与接收⽅相匹配;以及在两个⽹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维持和释放的管理。
数据链路层协议⼜被分为两个⼦层:逻辑链路控树(LLC)协议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 主要功能:帧编码和误差纠正控制 帧编码:为了使传输中发⽣差错后只将有错的有限数据进⾏重发,数据链路层将⽐特流组合以帧为单位传送。
每个帧除了要传送的数据外,还包括校验码,以使接收⽅能发现传输中的差错。
osi七层模型第⼀层:物理层⽐特流设备之间⽐特流的传输,物理接⼝,电⽓特性等。
第⼆层:数据链路层帧将上层数据封装成帧,⽤MAC地址访问媒介,错误检测与修正。
第三层:⽹络层包提供逻辑地址(IP)、选路,数据从源端到⽬的端的传输第四层:传输层段实现⽹络不同主机上⽤户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可靠与不可靠的传输,传输层的错误检测,流量控制等。
第五层:会话层数据允许不同机器上的⽤户之间建⽴会话关系,如WINDOWS第六层:表⽰层数据数据的表现形式,特定功能的实现,如数据加密。
第七层:应⽤层数据⽤户接⼝,提供⽤户程序“接⼝”OSI七层模型 OSI 七层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OSI 七层模型是⼀种框架性的设计⽅法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物理层: O S I 模型的最低层或第⼀层,该层包括物理连⽹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
物理层的协议产⽣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
在你的桌⾯P C 上插⼊⽹络接⼝卡,你就建⽴了计算机连⽹的基础。
换⾔之,你提供了⼀个物理层。
尽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测数据出错率。
⽹络物理问题,如电线断开,将影响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O S I 模型的第⼆层,它控制⽹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
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数据的可靠传递。
为了保证传输,从⽹络层接收到的数据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
帧是⽤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数据,还包括发送⽅和接收⽅的⽹络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
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发送到何处,⽽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差错到达。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独⽴于⽹络和它的节点和所采⽤的物理层类型,它也不关⼼是否正在运⾏ Wo r d 、E x c e l 或使⽤I n t e r n e t 。
有⼀些连接设备,如交换机,由于它们要对帧解码并使⽤帧信息将数据发送到正确的接收⽅,所以它们是⼯作在数据链路层的。
OSI七层模型OSI七层模型简介七层模型,亦称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个⽤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般称为OSI参考模型或七层模型。
⽰例图如下:以下是OSI七层模型⽰意图应⽤层应⽤层可以这么简单的理解,产⽣流量的都在应⽤层,例如我们的QQ,wechat,流媒体服务等,他们都属于应⽤程序,并且产⽣⽹络流量因此,他们在应⽤层表⽰层表⽰层主要是处理数据的,⽐如:加密,压缩,数据是ASCII还是⼆进制会话层维持⽤户会话,举个例⼦,爱奇艺服务器,⼤家都有看,A,B,C都在看爱奇艺,A在看西游记,B在看⽔浒传,C再看云博时代的云计算课程(唯⼀爱学习的),那么他们这时候A同学暂停了播放器,然后再次继续观看,还可以在刚才暂停的地⽅去查看,⽽不⽤退回到开头,这就是爱奇艺服务器记录了客户端当前的会话,知道你的状态,才可以断点续播传输层传输层⼜分为“可靠传输”和“不可靠传输”可靠传输:⽐如上传下载,需要建⽴会话,流量控制,差错校验等不可靠传输:⽐如⼴播,不建⽴会话⽹络层⽹络层主要是⽤来选择最佳路径的,⽐如我们光缆和⽆线,光缆断了,我们可以通过⽆线来继续收发消息,这就是⽹络层,它能帮我们选择⼀个可⽤的路径通讯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主要是⽤来封装数据,并且可以识别MAC地址,交换机连接主机通信主要就是依赖于MAC地址转发,也就是交换机⼯作在数据链路层,当然我说的是⼆层交换,三层交换可以实现⽹络层通讯物理层主要是统⼀电压标准,接⼝标准的补充⽹络故障当我们遇到⽹络故障时,要从下往上排查,也就是从物理层到应⽤层排查,⽐如:物理层:连接问题数据链路层:mac地址冲突,ADSL拨号密码错误⽹络层:计算机⽹关设置错误,路由器路由表错误应⽤层:应⽤程序问题 IE代理设置错误⽹络安全数据链路层安全:mac地址认证,ADSL拨号上⽹账号密码,划分VLAN⽹络层安全:路由器ACL传输层安全:端⼝安全应⽤层安全:⽹站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络设备⽹络设备的主要⽬的是⽤来主机间通讯的,⽽⽹络设备种类也⽐较多,⽐如,集线器,硬件防⽕墙,F5,交换机,路由器等 ...⽽我们最常见的可能要输交换机和路由器了⽹线⽹线⼜称之为双绞线我们⼤家都知道它是⽹络传输必不可少的设备,⽹线是由8根线组成,2条线为⼀组,有2组,1组⽤来收,1组⽤来发,另外4根⽹线⽤不到并且⽹线长度最好不要超过100⽶,因为超过100⽶有可能会造成带宽损耗过⼤⽹卡⽹卡也是我们实现⽹络通讯的必不可少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