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优质课件多媒体教学设计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885.00 KB
- 文档页数:49
|-1-《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定军山镇中心小学王盼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情,对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春天的雨细如牛毛,夏天的雨大雨倾盆,那秋天的雨又是什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6课《秋天的雨》。
3、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体会课文中语言的美妙和秋天的美好。
[设计理念:第二课时伊始先进行知识回顾,为顺利衔接课文做好了准备,便于更好地保持学文的完整性。
]二、品读课文1、感受颜色的缤纷A、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颜|-2-色的词语。
你找到哪些颜色词?B、师问:秋天的雨把这些好看的颜色都送给谁了?C、想不想看看这些多彩的颜色和美景呢?教师出示相应的课件。
(播放秋景课件,显示图片时教师作适当配说。
)老师范读第二段。
学生认真听,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
(大片黄色的银杏树叶、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和美丽的菊花。
)我们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同学们脑海中的景象:五彩缤纷。
五彩缤纷不仅指颜色多,而且指色彩绚丽丰富。
E、引导理解并运用词语”五彩缤纷”。
F、交流以下重点句子的感悟。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G、过渡:秋天的雨用那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把万物描绘得如此美丽。
|统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一、教材与学情分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作家张之路的一篇情节生动、可读性强的科普童话故事。
课文记叙了两只蟋蟀——青头和红头捉迷藏,红头不小心被牛吃到了肚子里,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获救的故事。
语言生动,想象丰富是本组课文的一大特点,因此本单元学习重点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而本文以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把握人物的心理读好人物的语言。
课后练习题提出“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旨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活动,体会童话富于想象的语言表达。
本课要求认读1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三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量,具备基本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联系已识生字和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自主识字。
词语教学,“贮藏、悲哀”可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细嚼慢咽”以及“嚼”“咽”“吞”的区别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做动作来理解。
本课与其他童话不同的是这一篇科普童话,在引导学生了解童话特点的基础上,知道像这样藏着科学知识的童话称之为科普童话,并体会作者是怎样根据牛消化系统的特点,展开想象,编写成这个生动有趣童话的。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在梳理线路图中,讲清楚故事,读准并理解“贮藏、嚼、咽、吞”等难词,认识科普童话。
2.借助线路图,提炼红头在旅行中表现的关键词,把故事讲具体。
(重难点)3.结合童话充满想象的特点,把故事讲精彩。
(难点)三、设计理念在新课程的理念背景下,重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线路图为抓手,以读促悟,注重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把故事讲清楚,讲具体,进而讲精彩,从而落实了本课的学习目标,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准备学生:语文书、课堂作业本教师:PPT、牛的简笔画、马克笔、生字贴五、教学过程|板块一:梳理线路图,认识科普童话1.谈话引题,引出童话具有想象的特点,书写生字“旅”。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要求:知识与能力:1、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2、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对文中的人物做出简单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3、让学生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的同时,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情感、态度、价值观:4、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能体会故事中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重点: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对文中的人物做出简单的评价。
能体会故事中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并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教学准备:ppt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了解内容1、今天开心吗?我们一起来听童话故事开心吗?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童话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
还记得昨|天学的“六何法”吗?(学生说,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如何)2、那这个故事里面有何人?发生在何时?何地?何事?为何?结果如何?(老师问,学生说)3、学生复述用六何法把故事内容串联起来。
4、完成填空练习,准确把握主要内容。
青头和红头是()。
有一天,红头不小心(),青头()。
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
二、释疑解惑,小组展示1、这个故事还有哪里不懂的?老师有一个小小的疑问,红头不是已经被大黄牛吃了吗?怎么又安然无恙的出来了呢?2、指名交流:在牛肚子里,红头经过了哪些地方?3、想要弄清楚呀,我们一起来看看牛胃的构造及功能。
4、了解了它的构造之后,小组合作用彩笔画一画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5、小组展示。
三、点评人物,感悟友情1、谈话过渡:红头在牛肚子里真是危险重重,稍不留神就会失去生命。
但最终却安然无恙地从牛肚里出来了,这可多亏了他的好朋友——青头的帮助。
那么,小小的青头是|如何救出红头的呢?2、学生读句子,说说从青头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3、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可真是个奇迹啊!4、引导想象: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地流下了眼泪,他激动的千言万语汇成了三个字:谢谢你……他在心中一定还会对青头说什么呢?5、红头就没有优点吗?学生说,点评红头。
驻教电[2011]2号驻马店市教育局关于举行2011年度全市中小学电教优质课、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电教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各县区教体局,局直中小学校:为促进学校电化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激发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推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应用,按照省教育厅要求,2011年市教育局继续组织全市中小学电教优质课、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电教论文评选活动。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基本要求1、电教优质课:参评课例应是2011年的新授课。
各县区参评课例按照执教教师和指导教师分类报送和评选。
2、多媒体课件:课件为教师教学课件,包括中小学各学科内容。
课件的设计、制作由一人独立完成。
推荐作品符合以下要求:(1)教学目标对象明确,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知识水平,适应教学实际需要;⑵教学组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⑶无科学性错误,语言文字规范、准确;⑷表现形式多样(文字、动画、声音、视频等),且与所表现的内容相适应;⑸美工方面做到赏心悦目;⑹课件使用说明资料齐全。
3、论文:围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软硬件资源,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包括远程教育资源、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的应用以及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探讨、教育技术管理经验、教育信息化报告等。
内容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实际,侧重探讨电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电教实践具有指导价值。
论点准确,论据充分。
论文需附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
字数不少于2000字,以A4纸打印,一式三份。
二、报送要求1、各县区要在广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层层选拔,择优推荐参评。
各县区认真填写评选推荐表各一份(附件1,附件2,附件3)、申报评审表一式二份(附件4)、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评比登记表(附件5),报送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一式二份。
各推荐表由报送单位统一填写并加盖公章(同时报送Excel格式的电子版文档或发送至邮箱zmddjjy@)。
为了相互交流,推动我市教育资源库建设,市教育局将在本次活动获奖作品中采纳优秀作品选入驻马店教育资源网。
7、《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认识“抖、蟋”等9个生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三)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能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和诗中浓浓的秋意。
四、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包括秋天的多彩的图片、本课涉及到的重点词句、旋律优美的轻音乐文件等内容。
)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情感1.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们走进了秋天,和诗人杜牧一同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与叶绍翁一起观看秋夜所见之景,尽抒思乡之情;同苏轼一起赞美刘景文历经磨难不丧志的品行和节操。
我们走在被金色巴掌般的梧桐树叶铺满的水泥道上,感受着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那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那一首欢乐的歌。
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
2.秋天不仅有美好的景色,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
3.那这些声音传递着什么样的消息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听听秋的声音。
4.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7听听,秋的声音,齐读课题。
5.注意,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课题上标上略读记号)那么学习这类课文我们有经验吗?什么经验?|预设:读连接语。
6.非常好,那谁愿意来为大家读读课前的这段连接语?(课件)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与同学交流。
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7.这段话向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出示课件)朗读、想象、交流8.非常棒!那我们就带着我们的任务再一次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1)首先用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的方式导入,再利用美丽的图片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美好的想象,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带入秋天之中。
(2)明确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连接语。
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等10个生字,会写“盒、颜”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3.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五彩缤纷”,学习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秋天景物的表达方式,感受秋天的美,并仿写句子,写出秋天的特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孩子们,老师小的时候和你们一样,常听大人们讲,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六课《秋天的雨》。
|二、品读课文,理解体验。
(一)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课文中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从每段中找出最能说明秋雨特点的那句话,用横线画下来。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师:这几句话连在一起就是一首小诗,一首赞美秋雨的小诗,它包含了无限的情趣和韵味,让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一读吧。
过渡:这首小诗可不是一首普通的小诗,它的每句话都藏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并概括了这个自然段的意思,同时又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线索,我们就先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出秋雨的轻柔。
过渡:同学们,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粘贴大门和钥匙的图片)(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此时此刻,秋雨带着我们穿过了秋天的大门,我们首先看到了什么呢?(板书:看颜料)秋天的雨用这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给我们调制出了哪些颜色?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用横线画出来。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材分析:本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并了解自己名字的故事来体会名字中包含的意义,以及父母为我们起名字时寄托在里面的希望和对我们的爱。
通过交流,能够增加语文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1.清楚明白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2.乐于交流,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态度礼貌大方。
重点难点1.创设情境,使学生乐于介绍并说清楚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2.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评价的口语交际的能力。
活动准备课前每个学生通过查字典、搜集资料、和家长交流了解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3分钟)(一)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向父母了解了自己名字里的故事!你们的名字都很独特!今天我们来进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齐读课题!(二)我们口语交际目标:清楚明白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齐读目标)(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我的姓名是饶甜甜。
请你自豪地说出自己的名字。
(一学生回答)|我姓饶,名甜甜。
请你自信地说出你们的名字。
(一学生回答)|我叫饶甜甜。
请你响亮地说出自己的名字。
(一学生回答)|饶甜甜是我的名字。
请你开心地说出自己的名字。
(一学生回答)请大家选择一种喜爱的句式,一起自信地说出自己的名字。
(全班说)你们的名字我都知道!我更想知道你们呢名字里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其他同学名字里的故事吗?二、范文解读(10分钟)(一)当小老师点评曾经,有个叫周纯如的同学是这样介绍在自己名字里的故事的?我叫张纯如,名字是爸爸取的,我觉得真不错!这样介绍可以吗?为什么?板书预设:每个字含义、出处寓意、来历、感受、取名字时发生的事情(二)范文引导1、大家好,我的姓名是周纯如。
周恩来的周,纯是纯洁的纯,如是如同的如。
我猜想,家人是希望我过得单纯美好,永远有一颗纯洁的心灵。
请一学生说自己名字里的含义。
2、爸妈告诉我,他们为取这个名字想了很久,翻阅很多书籍,后来爸爸在《论语》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如也,绎如也,以成。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学目标:1.感受名字的深刻含义,了解藏在名字中的小故事。
2.讲清楚对名字信息的了解,培养整理优化信息的能力。
3.培养认真倾听,礼貌回应的良好交际品质。
教学重点:感受名字的深刻含义,了解藏在名字中的小故事。
教学难点:讲清楚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准备:了解自己名字里的含义,来历或者藏在里面的故事。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1.同学们,今天啊我们的班级来了一位小客人,(出示PPT)认识他吗?看来,他已经是很多同学的老朋友了,老朋友第一次来到我们的班级,来,听一听他想跟我们说些什么?(播放马小跳的音频)2.交流,指名生答:马小跳都跟我们聊了些什么?师总结:也就是他名字里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引导评价,礼貌回应1.刚才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这是很好的倾听习惯,那我们听别人说话时,光听还不行,还要有一定的回应,语言啊,动作啊,表情啊……2.引导学生礼貌回应:你觉得马小跳说得怎么样,把你的感受说给他听。
3.总结板书:响亮清楚具体生动三、自主整理交际要点1.播放马小跳音频。
2.小跳同学都等不及想认识我们三五班的同学了,谁来跟他先打个招呼?(指名交流,师引导学生礼貌回应:可以针对他故事里面的内容不清楚的或者感兴趣的地方提问,也可以对他的发言进行评价)3.听了这几位同学的介绍,你觉得怎样才能把名字里的故事讲清楚?(指导总结交际要点)|4.板书:叫什么含义来历(PPT出示交际要点:怎样说如何听)四、互动交流,快乐分享1.分小组,在小组内交流你名字里的故事。
2.提醒注意交际要点。
3.按要求进行交流,小组成员评一评谁说得最好。
(1)师深入到小组间,了解交流情况,及时给予个别同学说话指导。
(2)小组推选代表进行交流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礼貌回应。
(3)引导学生结合交际要点进行评价,简要说说自己的理由。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质疑:听了这么多名字里的故事,你有什么发现没有?(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都包含着父母长辈对我们的美好祝愿……)2.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名字而感到自豪才对!六、作业1.将自己这堂课听到的有关名字里的有趣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红旗中心小学朱彤教学内容: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美丽的小兴安岭》P81——P83教学目标:1.认识“侧、欣”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会写“东北、红松”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用词准确,体会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具:课件学具: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我们曾一起游览过西沙群岛,知道那里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我们又一起去了可爱的海滨小城,感受到那里既美丽又整洁。
在这两节课中我们都学会了借助关键句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那么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具有北国风情的小兴安岭。
齐读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注意这个字的读音是xīng,一起再读一遍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整体感知(5分钟)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小结:同学们说的可真好,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更是对小兴安岭的中肯评价,说明了小兴安岭的美,不仅表现在美丽的景色上,还表现在丰富的自然资源上。
三、识字环节(10分)(一)认读字;去拼音读(自己读、领读)小兴安岭侧着欣赏浸在乳白利剑树梢宿舍显得药材膝盖来临宝库|反馈:哪个词语或字在读音方面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 预设:多音字:兴、舍|易错:浸(追问:生字里还有哪个字是前鼻音?欣、临)|。
1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情分析三年级孩子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这阶段孩子还不太习惯于通过阅读认识世界,或者说自主阅读能力还没养成,而阅读教学恰恰要求孩子通过语言符号、感知课文中描写的具体事物以及隐含的思想感情,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考虑的是教会孩子突破语言障碍理解文字包含的意思,然后教会孩子体会语文文字的精妙绝伦,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借助画面和语言描述等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注重情境中语言的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和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重点难点评论1.教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学生认识8个生字,并且要求学生会写12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评论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1.2学时重点评论学生认识8个生字,并且要求学生会写12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导入】导语渲染,调动情感。
评论1.(播放课件)师: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这个季节,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师: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一阵阵秋雨让大地变换了模样。
今天我们就学习《秋天的雨》。
【讲授】【讲授】读通课文,认识生字评论师:那么,秋天的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的读课文,并且把我会认得字的认真读一读。
(1)读课文(2)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字的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程度。
a.用每个学生单独回答每个字的读音。
b.采用抢答的方法回答每个生字的读音。
师:同学们,在其他的环境中,也会遇到这些字,展示课件,同学进行朗读。
《落花生》教学设计襄城县山头店镇耿庄中心小学张伟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表达方式,体会主次分明的好处。
3、领会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2、领会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点。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这是什么?(花生)你们喜欢吃吗?你知道它为什么叫落花生吗?2、多媒体出示花生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
二、读中感悟,突破难点1、上一节课,咱们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下面咱们先来回忆一下,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那些事?(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作者重点写了什么?(议花生)2、分角色朗读课文3-15自然段,并想一想:有哪些人在议花生?他们是怎么谈的?谁谈的重要?(生分角色朗读,读后回答问题)3、教师总结:哥哥、姐姐和“我”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被人忽视的特点。
父亲都说了那些话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师:谁找到了?(师指名读)生:读出找到的话。
(课件出示)师:还有吗?|生:补充说明(课件出示)教师总结:是啊!花生的好处很多,它味儿美,可以榨油,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
但父亲说花生有一样好处最可贵,是什么?生汇报。
(课件出示)师:桃子、石榴、苹果是如何展示果实的?生: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师:什么是爱慕之心?生:使人见了就很喜欢。
师:那么花生的果实的特点有什么不同?生汇报。
(课件出示)师: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等果实挂在枝头,是不是花生故意钻进泥土里不让人知道,桃子、石榴、苹果等故意炫耀自己的果实呢?为什么?生汇报:不是,这是由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决定的。
(课件出示)师:同学们说的真好。
父亲还说了什么话?(课件出示)4、师总结:“我”在父亲的启发教育下说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处的人”。
111*、一块奶酪教学目标: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处、稍”。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想考考你们,你们敢挑战吗?(课件出示谜语)2、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辛勤地工作,他们和睦相处,生活的非常幸福。
在他们的生活中还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课件出示)蚂蚁队长(学生齐读课题、析题:奶酪)(板书:蚂蚁队长)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21、同学们,请你们快速地朗读课文,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2、学生读课文,老师指导。
3、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
4、师生共同学习生字。
5、教师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再次熟读课文,找出描写蚂蚁队长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2、课件出示:?1.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
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2.照样受罚。
?3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
?4.大家分散开,哪里凉快哪里休息。
?5.注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6.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子,味道真香!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7.这点儿奶酪渣子是刚才弄丢的,丢可惜,你吃掉它吧!3、师生一边朗读课件上的内容,一边分析每句话表达的意思。
4、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蚂蚁队长呢?用自己的话夸夸蚂蚁队长吧!5、蚂蚁们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3(大家又干起活来,劲头比刚才更足)四、拓展延伸1、你喜欢课文中的蚂蚁队长吗?说说你从蚂蚁队长身上学到了什么?(我喜欢蚂蚁队长,我从它身上学到了要以身作则遵守规则,关爱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