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负荷计算表格
- 格式:xls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11
式中: K D—铁心直径经验系数, 对冷轧硅钢片的铁心及铜绕组的变压器, 一般取K D = 52~57 , 对特大型变压器, 由于运输高度的限制, 此经验系数有时取得还要大些;q j — 接缝磁化容量(VA/cm 2),根据斜接缝处磁密(),从表1.3或表1.4中选取; P r — 额定容量( kVA );K I 0 — 空载电流附加系数, 铁心为全斜接缝时, 从表1.2 中选取。
表1.2 附加系数 ( 铁心为全斜接缝时 )注: ①三相五柱式等轭是指主轭和旁轭截面相等, 不等轭是指主轭和旁轭截面不相等。
6 冷轧硅钢片性能数据冷轧硅钢片性能数据,可按表 1.3公式计算, 或直接从表 1.4 中选取。
2/B B m mj角重是指边柱中心线外侧铁轭四个角的重量及心柱与铁轭各级填补的重量(如图1.2中阴影部分所示)。
标准铁心的角重, 具体数据可从表1.5至表1.7查得, 下面仅以三相变压器为例, 计算其角重。
图1.2 铁心角重计算示意图p tx—铁心硅钢片单位损耗(W /kg ),ρ tx —铁心硅钢片密度( g / cm3 ) , 冷轧硅钢片取ρ tx = 7.65 g / cm3 ;f d —铁心叠片系数, 从表1.1中选取, 采用冷轧硅钢片35Z155时, f d = 0.97 ; S jk—铁心级块毛截面积( cm2 );b m—铁心级块中的最大片宽( cm ) ;δm—铁心级块(铁心中两个油道之间或油道至最外级间)的总厚度( cm ) ; m—修正系数。
最外部级块(油道至最外级间的级块) : m = 1 ;中间级块: 当δm≤7.5 cm 时: m = 1 ;当δm≥20 c m 时: m = 0.5 ;当7.5 <δm< 20 cm 时: m = 1.3 -0.04 δm( 1.15 )摘要本设计是以亚东亚变压器公司SFSZ-4000/110型变压器铁心为设计题目,主要任务是使得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减少能耗和减小噪声。
变压器参数计算范文
一、交流变压器参数计算
1、变压器容量的计算:容量=电流×电压=(负荷额定电压÷额定电压)×(负荷额定电流)
2、变压器变比:变比=额定电压/负荷额定电压
3、变压器额定功率:额定功率=容量×额定电压/1000=(负荷额定电压/额定电压)×(负荷额定电流)×负荷额定电压/1000
4、变比误差的计算:变比误差=(实测变比-设计变比)/设计变比×100%
5、变压器额定最大损耗的计算:变压器额定最大损耗=(实测损耗-设计损耗)/设计损耗×100%
6、变压器空载电流比的计算:空载电流比=空载功率/负荷功率
7、变压器发热量的计算:发热量=(变压器额定最大损耗-负荷损耗)/0.8
8、变压器额定电流的计算:额定电流=容量/额定电压
综上所述,交流变压器参数的计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变压器容量、变比、额定功率、变比误差、额定最大损耗、空载电流比、发热量、和额定电流等几个不同参数的计算。
变压器参数的计算不光是简单的数字组合,还要考虑到电压、电流、频率、损耗、效率等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才能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
变压器容量选择计算方法变压器容量选择计算方法一、基本原理变压器容量的选择是在满足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缩小变压器额定容量的基本原则,一般可按下列方法进行:(1)把变压器容量设置为相应供电负荷大小,其额定容量为: T=K × C其中:T 表示变压器额定容量(kVA),K 为系数,C 表示供电负荷(kVAR)。
(2)考虑变压器负荷的极限值,将变压器容量设置在此位置,其额定容量为:T=K × C+P其中:T 表示变压器额定容量(kVA),K 为系数,C 表示供电负荷(kVAR),P 为额外容量(kVA)。
(3)考虑变压器电流的极限值,将变压器容量设置在极限值的位置,其额定容量为:T=K × C × E其中:T 表示变压器额定容量(kVA),K 为系数,C 表示供电负荷(kVAR),E 为变压器电流的极限值(A)。
(4)考虑变压器的成本效益,将变压器容量设置在此位置,其额定容量为:T=K × C × E+P其中:T 表示变压器额定容量(kVA),K 为系数,C 表示供电负荷(kVAR),E 为变压器电流的极限值(A),P 为额外容量(kVA)。
二、变压器容量选择计算(1)根据供电负荷的大小,先分析供电系统各负荷的工作模式,计算不同工况时供电系统的额定负荷容量(KVAR)。
在此基础上,根据负荷的容量、功率因数以及变压器额定功率因数对变压器额定容量进行计算。
(2)根据变压器负荷极限值,需要考虑变压器负荷的极限值,要求变压器额定容量不小于负荷极限值,根据变压器负荷极限值对变压器额定容量进行计算。
(3)根据变压器电流极限值,要求变压器额定容量不大于电流极限值,根据变压器电流极限值对变压器额定容量进行计算。
(4)考虑变压器成本效益,根据变压器的成本、性能及经济效果,对变压器的容量进行计算,确定最佳容量。
三、变压器容量表在计算变压器容量时,可按以下表格进行,其中变压器的容量表示为kVA。
-300七采区最大负荷时负荷统计计算一、七采一回线路最大负荷时变压器负荷统计计算:1、71302综采面移变站装机容量:∑Pe =884KW ,需用系数: Kx=0.4+0.6P emax /∑Pe =0.4+0.6*345/884≈0.63功率因数取COS ф=0.8,变压器的计算容量为:S max =K X ∑P e /COS ф=0.63*884/0.8≈696KvA2、71302运输移变站装机容量:∑Pe =791.5KW ,变压器的计算容量为:S max =K X ∑P e /COS ф=0.54*791.5/0.7≈610.6KvA 3、71503W 运移变站装机容量:∑Pe =802KW ,变压器的计算容量为:S max =K X ∑P e /COS ф=0.54*802/0.7≈618.7KvA 4、71310综采面移变站装机容量:∑Pe =824KW ,需用系数: Kx=0.4+0.6P emax /∑Pe =0.4+0.6*435/824≈0.7功率因数取COS ф=0.8,变压器的计算容量为:S max =K X ∑P e /COS ф=0.7*824/0.8≈721KvA5、71310运输移变站装机容量:∑Pe =780KW ,变压器的计算容量为:S max =K X ∑P e /COS ф=0.54*780/0.7≈601.7KvA 6、七采配电所新630-1移变站装机容量:∑Pe =132.5KW ,变压器的计算容量为:S max =K X ∑P e /COS ф=0.54*132.5/0.7≈102.2KvA 因此:七采一回线路最大负荷时总视在功率为:7130271503W 71310Kv 7130271310S =(S S S S S S )=0.8*(696+610.6+618.7+721+601.7+102.2)=3350.2KvA06908.max .+++++运输移变掘进移变运输移变新630-1移变综采移变综采移变其通过的电流为:A 3224.»,而目前七采一回为MYJV22-3*70型高压电缆,长时允许电流仅为215A ,故七采一回线路已不满足要求。
简介:负载曲线的平均负载系数越高,为达到损耗电能越小,要选用损耗比越小的变压器;负载曲线的平均负载系数越低,为达到损耗电能越小,要选用损耗比越大的变压器。
将负载曲线的平均负载系数乘以一个大于1的倍数,通常可取1-1.3,作为获得最佳效率的负载系数,然后按βb=(1/R)1/2计算变压器应具备的损耗比。
关键字:变压器1、变压器损耗计算公式(1)有功损耗:ΔP=P0+KTβ2PK-------(1)(2)无功损耗:ΔQ=Q0+KTβ2QK-------(2)(3)综合功率损耗:ΔPZ=ΔP+KQΔQ----(3)Q0≈I0%SN,QK≈UK%SN式中:Q0——空载无功损耗(kvar)P0——空载损耗(kW)PK——额定负载损耗(kW)SN——变压器额定容量(kVA)I0%——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比。
UK%——短路电压百分比β——平均负载系数KT——负载波动损耗系数QK——额定负载漏磁功率(kvar)KQ——无功经济当量(kW/kvar)上式计算时各参数的选择条件:(1)取KT=1.05;(2)对城市电网和工业企业电网的6kV~10kV降压变压器取系统最小负荷时,其无功当量KQ=0.1kW/kvar;(3)变压器平均负载系数,对于农用变压器可取β=20%;对于工业企业,实行三班制,可取β=75%;(4)变压器运行小时数T=8760h,最大负载损耗小时数:t=5500h;(5)变压器空载损耗P0、额定负载损耗PK、I0%、UK%,见产品资料所示。
2、变压器损耗的特征P0——空载损耗,主要是铁损,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磁滞损耗与频率成正比;与最大磁通密度的磁滞系数的次方成正比。
涡流损耗与频率、最大磁通密度、矽钢片的厚度三者的积成正比。
PC——负载损耗,主要是负载电流通过绕组时在电阻上的损耗,一般称铜损。
其大小随负载电流而变化,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并用标准线圈温度换算值来表示)。
负载损耗还受变压器温度的影响,同时负载电流引起的漏磁通会在绕组内产生涡流损耗,并在绕组外的金属部分产生杂散损耗。
变压器负荷计算说明书计算公式及参数:视在功率计算公式:S e =K x ×∑Pe cos φ = K x ×∑P e cos φ×K s (KVA) 变压器电压损失计算:ΔU b = U 2e ×β×(U r ×cos φ+U x ×sin ϕ);K x :需用系数; K s :同时系数; cos φ:功率因数;∑P e :参加计算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 );U 2e :二次侧额定电压(KV ); U r :电阻压降; U x :电抗压降;β:变压器的负荷系数(β =S e S );变压器30-16负荷计算变压器基本参数:编号:30-16;型号:;视在功率计算:负荷额定总功率∑P e :528(KW );需用系数K x :;功率因数cos φ:;同时系数K s :;S e =K x ×∑Pe cos φ =K x ×∑P e cos φ×K s = 0.6×528 ×1 =(KV A ) 电压损失计算:二次侧额定电压U 2e :(KV);视在功率S e :(KV A);额定容量S :630(KV A );负荷系数β =S e S = 407.31630= ;电阻压降U r :;电抗压降U x :;电压损失绝对值:ΔU b = U 2e ×β×(U r ×cos φ+U x ×sin ϕ)××××)= (V)电压损失百分比:ΔU b %=β×(U r ×cos φ+U x ×sin ϕ) = ×××0.51) = 2.54%变压器30-20负荷计算变压器基本参数:编号:30-20;型号:;视在功率计算:负荷额定总功率∑P e :510(KW );需用系数K x :;功率因数cos φ:;同时系数K s :;S e =K x ×∑Pe cos φ =K x ×∑P e cos φ×K s = 0.53×510 ×1 =(KV A ) 电压损失计算:二次侧额定电压U 2e :(KV);视在功率S e :3(KV A);额定容量S :500(KV A );负荷系数β =S e S = 347.53500= ;电阻压降U r :;电抗压降U x :;电压损失绝对值:ΔU b = U 2e ×β×(U r ×cos φ+U x ×sin ϕ)××××)= (V)电压损失百分比:ΔU b %=β×(U r ×cos φ+U x ×sin ϕ) = ×××) = 2.23%变压器30-14负荷计算变压器基本参数:编号:30-14;型号:;视在功率计算:负荷额定总功率∑P e :1050(KW );需用系数K x :;功率因数cos φ:;同时系数K s :;S e =K x ×∑Pe cos φ =K x ×∑P e cos φ×K s = 0.53×1050 ×1 =(KV A ) 电压损失计算:二次侧额定电压U 2e :(KV);视在功率S e :(KV A);额定容量S :1000(KV A );负荷系数β =S e S = 715.51000= ;电阻压降U r :;电抗压降U x :;电压损失绝对值:ΔU b = U 2e ×β×(U r ×cos φ+U x ×sin ϕ)××××)= (V)电压损失百分比:ΔU b %=β×(U r ×cos φ+U x ×sin ϕ) = ×××) = 3.07%变压器30-15负荷计算变压器基本参数:编号:30-15;型号:;视在功率计算:负荷额定总功率∑P e :1029(KW );需用系数K x :;功率因数cos φ:;同时系数K s :;S e =K x ×∑Pe cos φ =K x ×∑P e cos φ×K s = 0.53×1029 ×1 =(KV A ) 电压损失计算:二次侧额定电压U 2e :(KV);视在功率S e :(KV A);额定容量S :1000(KV A );负荷系数β =S e S = 701.191000= ;电阻压降U r :;电抗压降U x :;电压损失绝对值:ΔU b = U 2e ×β×(U r ×cos φ+U x ×sin ϕ)××××)= (V)电压损失百分比:ΔU b %=β×(U r ×cos φ+U x ×sin ϕ) = ×××) = 3.01%短路电流计算说明书############################################################################### 计算公式及参数: 两相短路电流:222)()(2∑∑+⨯=X R U I ed (A ); 三相短路电流:223)()(3∑∑+⨯=X R U Ie d (A );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21R R K K R R b bb ++⨯=∑;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21X X K K X X X b bb x ++⨯+=∑; e U :变压器二次恻额定电压;b R 、b X :变压器的电阻、电抗;b K :矿用变压器的变压比;x X :根据三相短路容量计算的系统电抗植;1R 、1X :高压电缆的电阻电抗植;2R 、2X :低压电缆的电阻电抗植;###############################################################################1回路序号:001高压电缆第一段高压电缆编号:01;型号:MYJV22-3X150;截面:1502mm ;长度:850 m ; 每公里电阻:Ω/km ;每公里电抗0X :Ω/km ;短路容量d S :50(MV A );高压电网平均电压Up :(KV ); 系统电抗植:d pp x S U U X ⨯= =6.3×6.350 =Ω;第一段高压电缆电阻:=⨯=L r r 0×850×10-3=Ω;第一段高压电缆电抗:=⨯=L x x 0×850×10-3=Ω;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1R R =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1X X X x +=∑=+=Ω;第二段高压电缆编号:02;型号:MYJV22-3X95;截面:952mm ;长度:500 m ;每公里电阻:Ω/km ;每公里电抗0X :Ω/km ;短路容量d S :50(MV A );高压电网平均电压Up :(KV ); 系统电抗植:d pp x S U U X ⨯= =6.3×6.350 =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阻:=⨯=L r r 0×500×10-3=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抗:=⨯=L x x 0×500×10-3=Ω;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1R R = 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1X X X x +=∑=+=Ω; 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点名称:d1): 两相短路电流:222)()(2∑∑+⨯=X R U I p d = 6.3×10002×0.415912+0.932662 = (A); 三相短路电流:223)()(3∑∑+⨯=X R U I ed = 6.3×10003×0.415912+0.932662 = (A);变压器变压器编号:30-16;型号:;短路容量d S :50 (MV A); 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p U :6 KV ;二次侧额定电压e U : KV ; 变压比:e pb U U K ==;系统电抗值:de e x S U U X ⨯= =Ω; 变压器每相电阻b R :Ω;每相电抗b X :Ω; 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b bb R K K R R +⨯=∑1= =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 b b b x X K K X X X +⨯+=∑1== Ω; 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点名称:d1): 两相短路电流:222)()(2∑∑+⨯=X R U I ed = 0.69×10002×0.01112+0.05282 =(A); 三相短路电流:223)()(3∑∑+⨯=X R U I ed = 0.69×10003×0.01112+0.05282 = (A);低压电缆第一段低压电缆编号:001(9303皮带);型号:MYP-3X70;截面:702mm ;长度:300 m ; 每公里电阻:Ω/km ;每公里电抗0X :Ω/km ;第一段低压电缆电阻:=⨯=L r r 0×300×10-3=Ω;第一段低压电缆电抗:=⨯=L x x 0×300×10-3=Ω; 低压电缆总电阻:2R =Ω;低压电缆总电抗:2X =Ω;变压器每相电阻b R :Ω;每相电抗b X :Ω;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 变压比:e pb U U K ==;系统电抗值:de e x S U U X ⨯= =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21R R K K R R b bb ++⨯=∑= =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21X X K K X X X b bb x ++⨯+=∑== Ω; 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点名称:D2):两相短路电流:222)()(2∑∑+⨯=X R U I e d = 0.69×10002×0.09932+0.07472 = (A);三相短路电流:223)()(3∑∑+⨯=X R U I ed = 0.69×10003×0.09932+0.07472 = (A);2回路序号:002高压电缆第一段高压电缆编号:01;型号:MYJV22-3X150;截面:702mm ;长度:850 m ; 每公里电阻:Ω/km ;每公里电抗0X :Ω/km ; 短路容量d S :50(MV A );高压电网平均电压Up :(KV ); 系统电抗植:d pp x S U U X ⨯= =6.3×6.350 =Ω;第一段高压电缆电阻:=⨯=L r r 0×850×10-3=Ω;第一段高压电缆电抗:=⨯=L x x 0×850×10-3=Ω; 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1R R = 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1X X X x +=∑=38+=Ω;第二段高压电缆编号:02;型号:MYJV22-3X95;截面:952mm ;长度:500 m ; 每公里电阻:Ω/km ;每公里电抗0X :Ω/km ; 短路容量d S :50(MV A );高压电网平均电压Up :(KV ); 系统电抗植:d pp x S U U X ⨯= =6.3×6.350 =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阻:=⨯=L r r 0×500×10-3=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抗:=⨯=L x x 0×500×10-3=Ω; 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1R R = 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1X X X x +=∑=+=Ω;第三段高压电缆编号:03;型号:MYJV22-3X95;截面:952mm ;长度:470 m ; 每公里电阻:Ω/km ;每公里电抗0X :Ω/km ; 短路容量d S :50(MV A );高压电网平均电压Up :(KV ); 系统电抗植:d pp x S U U X ⨯= =6.3×6.350 =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阻:=⨯=L r r 0×470×10-3=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抗:=⨯=L x x 0×470×10-3=Ω; 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1R R = 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1X X X x +=∑=+=Ω; 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点名称:d1): 两相短路电流:222)()(2∑∑+⨯=X R U I p d = 6.3×10002×0.415912+0.932662 = (A); 三相短路电流:223)()(3∑∑+⨯=X R U I ed = 6.3×10003×0.415912+0.932662 = (A);变压器变压器编号:30-20;型号:;短路容量d S :50 (MV A); 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p U :6 KV ;二次侧额定电压e U : KV ; 变压比:e pb U U K ==;系统电抗值:de e x S U U X ⨯= =Ω; 变压器每相电阻b R :Ω;每相电抗b X :Ω; 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b bb R K K R R +⨯=∑1= =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 b b b x X K K X X X +⨯+=∑1== Ω; 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点名称:D1):两相短路电流:222)()(2∑∑+⨯=X R U I e d = 0.69×10002×0.01232+0.0542 =(A); 三相短路电流:223)()(3∑∑+⨯=X R U I ed = 0.69×10003×0.01232+0.0542= (A);低压电缆第一段低压电缆编号:003(轨道顺槽);型号:MY-3X70;截面:702mm ;长度:250 m ; 每公里电阻:Ω/km ;每公里电抗0X :Ω/km ;第一段低压电缆电阻:=⨯=L r r 0×250×10-3=Ω;第一段低压电缆电抗:=⨯=L x x 0×250×10-3=Ω;低压电缆总电阻:2R =Ω;低压电缆总电抗:2X =Ω;变压器每相电阻b R :Ω;每相电抗b X :Ω;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 变压比:e pb U U K ==;系统电抗值:de e x S U U X ⨯= =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21R R K K R R b bb ++⨯=∑= =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21X X K K X X X b bb x ++⨯+=∑== Ω; 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点名称:D2):两相短路电流:222)()(2∑∑+⨯=X R U I ed = 0.69×10002×0.0912+0.07352 = (A); 三相短路电流:223)()(3∑∑+⨯=X R U I ed = 0.69×10003×0.0912+0.07352 = (A);4回路序号:煤机高压电缆第一段高压电缆编号:01;型号:MYJV22-3X150;截面:702mm ;长度:850 m ;每公里电阻:Ω/km ;每公里电抗0X :Ω/km ;短路容量d S :50(MV A );高压电网平均电压Up :(KV );系统电抗植:d pp x S U U X ⨯= =6.3×6.350 =Ω;第一段高压电缆电阻:=⨯=L r r 0×850×10-3=Ω;第一段高压电缆电抗:=⨯=L x x 0×850×10-3=Ω;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1R R =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1X X X x +=∑=+=Ω;第二段高压电缆编号:02;型号:MYJV22-3X95;截面:952mm ;长度:500 m ;每公里电阻:Ω/km ;每公里电抗0X :Ω/km ;短路容量d S :50(MV A );高压电网平均电压Up :(KV ); 系统电抗植:d pp x S U U X ⨯= =6.3×6.350 =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阻:=⨯=L r r 0×500×10-3=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抗:=⨯=L x x 0×500×10-3=Ω;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1R R =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1X X X x +=∑=+=Ω;第三段高压电缆编号:03;型号:MYJV22-3X95;截面:952mm ;长度:470 m ;每公里电阻:Ω/km ;每公里电抗0X :Ω/km ;短路容量d S :50(MV A );高压电网平均电压Up :(KV ); 系统电抗植:d pp x S U U X ⨯= =6.3×6.350 =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阻:=⨯=L r r 0×470×10-3=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抗:=⨯=L x x 0×470×10-3=Ω;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1R R =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1X X X x +=∑=+=Ω;第四段高压电缆编号:04;型号:MYPTJ-3X70;截面:702mm ;长度:700 m ;每公里电阻:Ω/km ;每公里电抗0X :Ω/km ;短路容量d S :50(MV A );高压电网平均电压Up :(KV ); 系统电抗植:d pp x S U U X ⨯= =6.3×6.350 =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阻:=⨯=L r r 0×700×10-3=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抗:=⨯=L x x 0×700×10-3=Ω;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1R R =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1X X X x +=∑=+=Ω;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点名称:d1):两相短路电流:222)()(2∑∑+⨯=X R U I pd = 6.3×10002×0.415912+0.932662 = (A); 三相短路电流:223)()(3∑∑+⨯=X R U I ed = 6.3×10003×0.415912+0.932662 = (A);变压器变压器编号:30-15;型号:;短路容量d S :50 (MV A);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p U :6 KV ;二次侧额定电压e U : KV ; 变压比:e pb U U K ==5;系统电抗值:de e x S U U X ⨯= =Ω; 变压器每相电阻b R :Ω;每相电抗b X :Ω; 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b bb R K K R R +⨯=∑1= =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 b b b x X K K X X X +⨯+=∑1== Ω; 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点名称:D1):两相短路电流:222)()(2∑∑+⨯=X R U I e d = 1.2×10002×0.03782+0.12862=(A); 三相短路电流:223)()(3∑∑+⨯=X R U I ed = 1.2×10003×0.03782+0.12862 = (A);低压电缆第一段低压电缆编号:转载机;型号:MYP-3X50;截面:502mm ;长度:400 m ;每公里电阻:Ω/km ;每公里电抗0X :Ω/km ;第一段低压电缆电阻:=⨯=L r r 0×400×10-3=Ω;第一段低压电缆电抗:=⨯=L x x 0×400×10-3=Ω;低压电缆总电阻:2R =Ω;低压电缆总电抗:2X =Ω;变压器每相电阻b R :Ω;每相电抗b X :Ω;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 变压比:e pb U U K ==5;系统电抗值:de e x S U U X ⨯= =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21R R K K R R b bb ++⨯=∑= 0.69225×5+0=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21X X K K X X X b bb x ++⨯+=∑== Ω; 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点名称:D2):两相短路电流:222)()(2∑∑+⨯=X R U I ed = 1.2×10002×0.29312+0.17482 = (A); 三相短路电流:223)()(3∑∑+⨯=X R U I ed = 1.2×10003×0.29312+0.17482= (A);6回路序号:4高压电缆第一段高压电缆编号:01;型号:MYJV22-3X150;截面:702mm ;长度:850 m ;每公里电阻:Ω/km ;每公里电抗0X :Ω/km ;短路容量d S :50(MV A );高压电网平均电压Up :(KV ); 系统电抗植:d pp x S U U X ⨯= =6.3×6.350 =Ω;第一段高压电缆电阻:=⨯=L r r 0×850×10-3=Ω;第一段高压电缆电抗:=⨯=L x x 0×850×10-3=Ω;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1R R =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1X X X x +=∑=+=Ω;第二段高压电缆编号:02;型号:MYJV22-3X95;截面:952mm ;长度:500 m ;每公里电阻:Ω/km ;每公里电抗0X :Ω/km ;短路容量d S :50(MV A );高压电网平均电压Up :(KV ); 系统电抗植:d pp x S U U X ⨯= =6.3×6.350 =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阻:=⨯=L r r 0×500×10-3=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抗:=⨯=L x x 0×500×10-3=Ω;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1R R =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1X X X x +=∑=+=Ω;第三段高压电缆编号:03;型号:MYJV22-3X95;截面:952mm ;长度:470 m ;每公里电阻:Ω/km ;每公里电抗0X :Ω/km ;短路容量d S :50(MV A );高压电网平均电压Up :(KV ); 系统电抗植:d pp x S U U X ⨯= =6.3×6.350 =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阻:=⨯=L r r 0×470×10-3=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抗:=⨯=L x x 0×470×10-3=Ω;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1R R =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1X X X x +=∑=+=Ω;第四段高压电缆编号:04;型号:MYPTJ-3X70;截面:702mm ;长度:700 m ;每公里电阻:Ω/km ;每公里电抗0X :Ω/km ;短路容量d S :50(MV A );高压电网平均电压Up :(KV ); 系统电抗植:d pp x S U U X ⨯= =6.3×6.350 =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阻:=⨯=L r r 0×700×10-3=Ω;第三段高压电缆电抗:=⨯=L x x 0×700×10-3=Ω;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1R R =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1X X X x +=∑=+=Ω;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点名称:d1):两相短路电流:222)()(2∑∑+⨯=X R U I p d = 6.3×10002×0.415912+0.932662 = (A); 三相短路电流:223)()(3∑∑+⨯=X R U I ed = 6.3×10003×0.415912+0.932662= (A);变压器变压器编号:30-15;型号:;短路容量d S :50 (MV A);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p U :6 KV ;二次侧额定电压e U : KV ; 变压比:e pb U U K ==5;系统电抗值:de e x S U U X ⨯= =Ω; 变压器每相电阻b R :Ω;每相电抗b X :Ω; 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b bb R K K R R +⨯=∑1= =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 b b b x X K K X X X +⨯+=∑1== Ω; 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点名称:D1):两相短路电流:222)()(2∑∑+⨯=X R U I ed = =(A);三相短路电流:223)()(3∑∑+⨯=X R U I ed = 1.2×10003×0.03782+0.12862 = (A);低压电缆第一段低压电缆编号:后部溜头;型号:MYP-3X50;截面:502mm ;长度:300 m ; 每公里电阻:Ω/km ;每公里电抗0X :Ω/km ;第一段低压电缆电阻:=⨯=L r r 0×300×10-3=Ω;第一段低压电缆电抗:=⨯=L x x 0×300×10-3=Ω;低压电缆总电阻:2R =Ω;低压电缆总电抗:2X =Ω;变压器每相电阻b R :Ω;每相电抗b X :Ω;高压电缆总电阻1R :Ω;高压电缆总电抗1X :Ω; 变压比:e pb U U K ==5;系统电抗值:de e x S U U X ⨯= =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值的总和:21R R K K R R b bb ++⨯=∑= =Ω; 短路回路内一相电抗值的总和:21X X K K X X X b bb x ++⨯+=∑== Ω; 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点名称:D3):两相短路电流:222)()(2∑∑+⨯=X R U I ed = 1.2×10002×0.27972+0.17232 = (A); 三相短路电流: 222)()(3∑∑+⨯=X R U Ie d = 1.2×10003×0.27972+0.17232 = (A); 开关整定计算说明书############################################################################### 计算公式及参数:负荷电流计算公式:)(cos 3A Ue PeKx Iw φ⨯⨯⨯=∑;最大电流计算公式:)(A Ie Kx Iqe Iw ∑⨯+=;∑Pe :负荷功率(KW );e U :工作电压; x K :需用系数;d I 2:两相短路电流; φcos : 功率因数; s K : 灵敏度系数; z I :过负荷保护整定值;dx I :短路保护整定值; sz I :速断保护整定值;############################################################################### 1开关基本参数开关编号:28-1-1;型号:BKD20-630/1140;额定电压:1140 V ;额定电流:630 A ;保护类别:馈电开关(2)过负荷保护:通过开关的负荷电流∑e I :362A ; 可靠系数K :;理论计算值:∑⨯=e z I K I =×362=A ;用户整定值z I :500 A ;短路保护:灵敏度校验短路点:D2;校验点短路电流2d I :A ;校核灵敏度系数s K :;通过开关的负荷电流∑e I :362;短路保护整定倍数n :8;理论计算值:∑⨯=Ie n I dz =8×362=2896 A ;用户整定值dx I :2000 A ; 整定计算灵敏度:dzd s I I K 2==2776.452000 = A ; 校核结果:合格。
所用电变压器的负荷计算及容量选择分析了所用变压器负荷的计算方法及容量的确定原则,根据技术规定,举例分析了负荷计算时需注意的相关问题。
标签:所用电;变压器容量;负荷计算根据技术规程,所用电负荷的计算是选择变压器容量的依据,统一和明确变电所的建设标准,使变压器的选择符合安全可靠的设计要求,并应体现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的原则。
1、所用电负荷计算方法各类用电负荷运行情况必须按规程规定的原则,对主要所用电负荷特性(见表1)进行确认,以保证计算的合理性、统一性及准确性。
其负荷计算原则如下:a)连续运行及经常短时运行的设备应予计算;b)不经常短时及不经常而断续运行的设备不予计算;c)经常断续及不经常连续运行的设备也应予计算。
(1)负荷特性系指一般情况,工程设计中由逆变器或不停电电源装置供电的通信、远动、微机监控系统、交流事故照明负荷也可计入相应的充电负荷中。
(2)负荷分类Ⅰ类负荷:短时停电可能影响人身或设备安全、使生产运行停顿或主变压器减载的负荷。
Ⅱ类负荷:允许短时停电、但停电时间过长,有可能影响正常生产运行的负荷。
Ⅲ类负荷:长时间停电不会直接影响生产运行的负荷。
(3)运行方式栏中“经常”与“不经常”系区别该类负荷的使用机会。
“连续”“短时”“断续”系区别每次使用时间的长短。
即:连续——每次连续带负荷运转2h以上的。
短时——每次连续带负荷运转2h以内的,10min以上的。
断续——每次使用从带负荷到空载或停止,反复周期地工作,每个工作周期不超过10min的。
经常——系指与正常生产过程有关的,一般每天都要使用的负荷。
不经常——系指正常不用,只在检修、事故或者特定情况下使用的负荷。
2、所用变压器容量2.1主变压器变电所最大负荷按下式计算:式中:——同时率;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利用变压器的正常和事故情况下的过负荷能力。
对于装设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规定主变压器容量按照5~10年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进行选择,并当停用一台主变压器时,需保证全部负荷的60%,同时应保证用户的一级负荷和大部分二级负荷,以免对设备、人身和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变压器负荷计算方法
1. 嘿,你晓得不,变压器负荷计算方法之一就是直接加一加呀!就好比你有一堆不同大小的电器,把它们的功率都加起来,这就大概是总负荷啦。
比如说你家里电视是100W,冰箱是200W,那不就300W 了嘛,简单不?
2. 还有哦,还可以按照设备的运行时间来算呀!这就好像运动员比赛,有的项目时间长,有的时间短,得根据实际情况来算呢。
比如某个机器一天开8 个小时,功率是500W,那你就得好好算算它这一天到底耗多少电啦!
3. 哇塞,变压器负荷计算也可以用系数法呢!这就跟做蛋糕要加不同比例的材料一样。
根据不同的设备类型给它一个系数,然后乘上功率,不就得出大概负荷了嘛。
就像厨房电器和照明灯具,系数肯定不一样呀,这多有趣!
4. 嘿呀,你可别小看了这些计算方法,搞不好弄错了可就麻烦啦!就好比做饭盐放多了,那味道可就不对咯!要是负荷算错了,变压器出问题那可就糟糕咯!
5. 再偷偷告诉你哦,还可以用啥需求系数法呢。
这就好比看演唱会,不是每个人都会一直很嗨,总有个高峰和低谷呀,算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呢。
比如说工厂里有些设备不是一直全开,那不就得好好斟酌下啦!
6. 还有还有,经验公式法也能用呀!这就好像老司机开车,有自己的一套经验。
根据以往的数据和经验来大概算一下负荷,虽然不是 100%准确,但也能有个参考呀,是不是很神奇?
7. 最后呀,不管用哪种方法,都要细心认真哦!这就跟拼图一样,得一块一块用心拼,可不能马虎。
只有这样,才能算出准确的变压器负荷呀!我的观点很明确,就是这些方法都很实用,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这样才能保证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哟!。
中国画的设色方法哎呀,说起中国画的设色方法,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得慢慢来,不能急。
记得小时候,我爷爷是个老画家,他那画室里总是飘着一股墨香,我没事就爱往那儿跑。
他画的山水、花鸟,那叫一个活灵活现,颜色搭配得恰到好处,让人看了就挪不开眼。
中国画的设色,讲究的是个“意境”。
你看,那画中的山水,不是简单的蓝绿相间,而是要通过颜色的深浅、浓淡来表现山的远近、水的深浅。
爷爷常说,颜色不是死板的,要活起来,要让观者能感受到画中的气息。
比如说,画山,远处的山要用淡墨或者淡青,近处的山则要用浓墨或者深绿,这样一对比,山的层次就出来了。
而且,山的轮廓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山的形态变化,有时候粗,有时候细,这样才有动感。
再来说说花鸟。
画花,颜色要鲜亮,但也不能太艳,否则就显得俗气。
爷爷教我,画花瓣的时候,要用淡墨打底,然后再用颜色一点一点地染,这样花瓣看起来才有肉感,有生命力。
叶子呢,要用墨绿,但也不能太浓,要留有余地,让叶子看起来有生机。
说到鸟,那就更讲究了。
羽毛的颜色要丰富,但又不能乱。
你看那画中的鸟,羽毛的颜色从深到浅,从暖到冷,变化多端,但又和谐统一。
爷爷说,画鸟的时候,要仔细观察,看那羽毛的光泽,看那羽毛的层次,这样才能画出鸟的灵动。
我记得有一次,爷爷画了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
他先用淡墨勾勒出江水的轮廓,然后用淡绿染出江水的波纹。
江边的柳树,用淡墨和淡绿相间,显得生机勃勃。
最妙的是那几只鸭子,羽毛的颜色从深到浅,从暖到冷,变化多端,但又和谐统一。
整幅画看起来,就像是春天的江水真的暖和了,鸭子们在水里嬉戏。
所以说,中国画的设色方法,不是简单的涂涂抹抹,而是一种艺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
你看那画,不仅仅是颜色,更是画家心中的世界。
每次看到爷爷的画,我都能感觉到那种宁静和深远,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这就是中国画的魅力,也是中国画设色方法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