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与黄原胶对绿茶汁澄清效果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13.54 KB
- 文档页数:5
壳聚糖澄清剂在中药液中起到澄清作用是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实现的。
壳聚糖澄清剂是由壳聚糖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在中药液中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吸附作用:壳聚糖澄清剂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中药液中的杂质和浑浊物质。
当壳聚糖澄清剂与中药液接触时,会通过静电作用和亲和作用将杂质吸附在其表面,使中药液变得清澈透明。
2. 凝聚作用:壳聚糖澄清剂在中药液中还具有一定的凝聚作用,能够促使杂质颗粒相互聚集,形成较大的团块,从而便于后续的过滤和分离操作。
这种凝聚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药液的澄清效果。
3. 沉淀作用:在中药液中添加壳聚糖澄清剂后,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产生沉淀物质。
这些沉淀物质能够将中药液中的杂质和浑浊物质固定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沉淀颗粒,从而有利于后续的过滤和分离过程。
4. 分散作用:壳聚糖澄清剂还具有一定的分散作用,能够在中药液中均匀地分散杂质,防止其重新聚集,保持中药液的清澈透明。
壳聚糖澄清剂在中药液中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吸附、凝聚、沉淀和分散等作用,将杂质和浑浊物质固定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使中药液变得清澈透明。
这些物理化学过程的共同作用,使壳聚糖澄清剂成为中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辅料。
壳聚糖澄清剂在中药液中的作用原理是非常复杂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药生产过程中,壳聚糖澄清剂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中药液的质量和稳定性,保证中药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下面我们将继续探讨壳聚糖澄清剂在中药液中的作用原理,并进一步分析其应用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5. 抗菌作用:壳聚糖澄清剂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在中药液中添加壳聚糖澄清剂可以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中药液的保质期。
壳聚糖澄清剂通过改变中药液的pH值和离子强度,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达到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作用,有助于保持中药液的清洁和稳定。
6. 保护作用:壳聚糖澄清剂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保护中药液中的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壳聚糖-黄原胶益生菌微胶囊制备及应用壳聚糖/黄原胶益生菌微胶囊制备及应用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保持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益生菌的应用正逐渐受到普及。
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促进养分的吸收等,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益生菌在进入人体之前需要经过胃酸的洗礼,导致其存活率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壳聚糖/黄原胶益生菌微胶囊。
壳聚糖/黄原胶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
首先,选择合适的益生菌菌种,并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菌种的培养、增殖和落种等步骤,以提高菌种的活力和稳定性。
然后,将经过预处理的菌种与壳聚糖、黄原胶等材料进行混合,通过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等制备方法得到微胶囊。
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pH值、时间等因素,以确保微胶囊的质量。
壳聚糖/黄原胶益生菌微胶囊具有许多优点,使其在医学、保健品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壳聚糖/黄原胶本身就是一种天然、可降解的材料,对人体无害。
其次,壳聚糖/黄原胶能够提供一定的保护层,保护益生菌免受胃酸的破坏,提高其存活率。
此外,这种微胶囊还能够延长益生菌的释放时间,使其在肠道内持续发挥作用。
壳聚糖/黄原胶益生菌微胶囊的应用领域广泛。
首先,在医学方面,可以用于治疗肠道疾病。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肠道炎症等。
其次,在保健品领域,壳聚糖/黄原胶益生菌微胶囊可以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人们可以通过摄入这种微胶囊来改善肠道健康,促进营养的吸收,提高免疫力等。
此外,在农业方面,壳聚糖/黄原胶益生菌微胶囊也可以用于饲料添加剂,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增加产量。
然而,壳聚糖/黄原胶益生菌微胶囊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微胶囊质量和产量。
其次,微胶囊的稳定性还需要改善,以确保益生菌的长期保存和使用。
此外,微胶囊的发挥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最佳的用量和使用方式。
壳聚糖用于清热解毒口服液澄清工艺的探讨作者:孟祥奎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7期摘要:目的:通过相应测定和试验方法,对壳聚糖在清热解毒口服液澄清工艺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对壳聚糖与澄清工艺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明确,为日后其他药品澄清工艺的应用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方法:按照规范的流程步骤将壳聚糖应用到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澄清工艺中,再将药典醇沉制备方法应用到另一批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澄清工艺中,对两部分工艺制备进行对比分析。
制备结束后,相关科研团队需要对绿原酸等物质进行定量测定,以此来对药品整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结果:通过壳聚糖与醇沉方法都能使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澄清工艺发挥出一定效果。
但是壳聚糖的应用效果比醇沉法的效果更佳明显,而且壳聚糖的应用成本较低,能够对相关制剂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维持作用。
结论:将壳聚糖絮凝法应用到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澄清工艺中,对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有利于医药研究水平的进步与提升。
关键词:壳聚糖;清热解毒口服液;工艺清热解毒口服液对流感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有着明显的效果,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相关医药科研团队逐渐提高了对清热解毒口服液澄清工艺研究的重视。
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澄清工艺和相关方法的应用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清热解毒口服液研究的需要,相关科研团队需要对澄清工艺中涉及到的方法和手段等进行更新与完善,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澄清工艺的应用价值。
另一方面是因为清热解毒口服液澄清工艺应用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问题,需要相关科研团队能够对工艺应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有效的控制。
壳聚糖在清热解毒口服液澄清工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面文章将对壳聚糖的应用以及澄清工艺流程等进行简单的论述。
1 制备工艺1.1 原工艺按中国药典处方称取l2味药材,除金银花、黄芩外,其余生石膏等十味药先温浸lh,按中国药典所载方法煎煮2次,合并滤液,浓缩至生药与水为1:5。
珠状壳聚糖树脂对绿茶中茶多酚的吸附研究罗志敏;薛丽群;张婷;陈志华;陈盛【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09(030)001【摘要】本实验制备了珠状壳聚糖树脂,通过TG-DSC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珠状壳聚糖树脂对绿茶中茶多酚的吸附分离性能,探讨了其吸附条件,并就珠状壳聚糖树脂对茶多酚的吸附动力学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珠状壳聚糖树脂在温度小于172℃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珠状壳聚糖树脂对茶多酚较佳的吸附条件为:珠状壳聚糖湿树脂4.0g(干重0.22g)/茶多酚含量为1.573mg/ml的25ml茶汤、吸附时间 2h、茶汤pH7.06、温度30℃.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74.1%,单位吸附量为136.1mg/g;珠状壳聚糖树脂对茶多酚的吸附动力学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公式,单位饱和吸附量为1116mg/g.【总页数】4页(P86-89)【作者】罗志敏;薛丽群;张婷;陈志华;陈盛【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福清,3503001;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福清,3503001;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福清,3503001;福州大学,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福清,350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3【相关文献】1.胺基化壳聚糖树脂吸附分离茶多酚的研究 [J], 张文博;陈盛;夏启华;罗志敏;薛丽群;马秀玲2.N-甲基PAM树脂的合成及其对水溶液中茶多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J], 胡俐萍;曾志文3.层析聚酰胺树脂对茶多酚的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研究 [J], 吴唯;薛扬;徐嘉凉;钱琦;刘敏;浦伟光4.球状壳聚糖树脂对茶多酚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J], 李海燕;汪东风;Siaka.D;刘炳杰;张莉5.XDA-1树脂对茶多酚的吸附及吸附柱放大研究 [J], 张效林;曹利;苟小峰;亢茂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壳聚糖在果汁澄清中的应用
付云霄;张桂;赵国群
【期刊名称】《食品工程》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壳聚糖可由海洋生物虾、蟹的外壳中提取甲壳素经过脱乙酰基得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阳离子动物纤维和碱性多糖.作为天然澄清剂,壳聚糖属于阳性,能与果汁中属阴性的胶体物质产生静电作用,对胶体物质有很强的凝集力,因此可以使混浊的果汁变的澄清.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付云霄;张桂;赵国群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05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55.44
【相关文献】
1.球形交联壳聚糖固定化果胶酶在枇杷果汁澄清中的应用 [J], 林建城;梁杰;苏渊红
2.壳聚糖固定化果胶酶在枇杷果汁澄清中的应用 [J], 林建城;朱丽华;苏渊红;黄志明;曾志红;梁杰
3.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在黑莓果汁澄清中的应用 [J], 王卫东;许时婴
4.不溶性壳聚糖在苹果汁澄清中的应用研究 [J], 张雪;陈复生
5.壳聚糖在澄清果汁中的应用研究 [J], 徐梅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法对壳聚糖澄清黄秋葵汁工艺的优化董彩文;汤久停;段蒙蒙;王晓艳;胡金强;纵伟【摘要】The clarification technology of okra juice with chitosan was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chitosan addition,temperature and time.On the basis of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the optimum clarification condition of okra juice with chitosan was optimized and determined through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larification conditions of okra juice with chitosan were as following:the chitosan addition was 4.65 mg/mL,the time was 11.46 min,and the temperature was 60.67 ℃.The verific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under the chitosan addition of 4.7 mg/mL,the action time of 11.5 min,and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of 60.70 ℃,the transmittance of okra juice was 97.10%.%在不同壳聚糖添加量、温度和时间下,研究壳聚糖澄清黄秋葵汁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壳聚糖对黄秋葵汁的最佳澄清条件.结果表明,壳聚糖对黄秋葵汁的最佳澄清条件是壳聚糖添加量为4.65 mg/mL,作用时间为11.46 min,最适温度为60.67℃.在圆整条件下,即壳聚糖添加量为4.7 mg/mL,作用时间为11.5 min,最适温度为60.7℃下进行验证试验,澄清黄秋葵汁的透光率为97.10%.【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55)022【总页数】5页(P5922-5925,5930)【关键词】黄秋葵;壳聚糖;响应面法;澄清【作者】董彩文;汤久停;段蒙蒙;王晓艳;胡金强;纵伟【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郑州450002;河南省食品生产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郑州450002;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郑州450002;河南省食品生产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郑州450002;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郑州450002;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郑州450002;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郑州450002;河南省食品生产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郑州450002;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郑州450002;河南省食品生产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9;TS255.36黄秋葵(Okra)为锦葵科(Malvaceae)秋葵属(A-belmoschu)的一个种[1]。
壳聚糖在饮料澄清及抗性提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秦旭晨;马占胜;雷玉娟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24(50)11
【摘要】壳聚糖是一种存在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藻类植物和蘑菇等大型真菌中的天然生物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吸附性,近年来将壳聚糖用于饮料工业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该文综述了壳聚糖在饮料澄清、抗氧化、抗菌方面的功效,介绍了其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同时举例说明其具体应用情况。
壳聚糖在作为澄清剂使用时,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饮料,相较于其他澄清剂具有较为突出的澄清效果和优点,且利于活性物质的保留。
壳聚糖在清除自由基、抑制微生物生长和减少氧化反应方面同样功效显著,这对饮品的抗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归纳总结了壳聚糖在饮品中的功能性及强化其活性的几大要素,展望了其作为果酒中SO_(2)潜在替代物的优势及不足之处,为促进壳聚糖在饮品工业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更多思路。
【总页数】7页(P389-395)
【作者】秦旭晨;马占胜;雷玉娟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科技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糖汁澄清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2.壳聚糖季铵盐和皂土在黑莓果酒澄清中的应用
3.壳聚糖吸附澄清工艺在清瘟解毒口服液中的应用研究
4.壳聚糖在甘薯饮料澄清中的应用
5.壳聚糖絮凝法在中药口服液澄清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壳聚糖用于部分单味中药浸提液澄清效果的研究
张彤;徐莲英;陶建生;唐青华;周昕;王曙东
【期刊名称】《中草药》
【年(卷),期】1999(30)10
【摘要】探讨了壳聚糖絮凝澄清剂用于精制部分单味中药浸提液的澄清效果,选择了80味常用中药,对其澄清效果作了定性考察。
其中部分单味药材进行了TLC鉴别及含量测定,并将絮凝液与醇沉液、水煎液作比较。
结果表明:壳聚糖絮凝剂用于大多数单味中药浸提液均起到一定的澄清作用,能有效保留其中大部分有效成分。
但对水溶性较小的靛玉红有所影响。
【总页数】4页(P744-747)
【关键词】壳聚糖;絮凝澄清剂;水提醇沉法;中药浸提液
【作者】张彤;徐莲英;陶建生;唐青华;周昕;王曙东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3.3
【相关文献】
1.壳聚糖用于大青叶等中药浸提液澄清效果的研究 [J], 张彤;唐青华
2.无机陶瓷膜微滤技术精制部分单味中药及复方水提液的研究 [J], 刘陶世;郭立玮;金万勤;田刚;袁铸人;沈强;王萍
3.壳聚糖用于何首乌水提液澄清效果的研究 [J], 杨忠英
4.壳聚糖用于头花蓼水提液澄清工艺的研究 [J], 何迅;庞秀清;李勇军;王爱民;兰燕宇;王永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壳聚糖澄清姜汁工艺条件的研究
壳聚糖澄清姜汁工艺条件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壳聚糖浓度的确定:研究中需要确定壳聚糖添加的浓度对姜汁的澄清效果的影响。
可以通过调整壳聚糖的质量浓度来探索最佳的添加量,以达到较好的澄清效果。
2. 调节pH值:研究中需要调节姜汁的pH值,寻找最适宜的pH条件以获得更好的澄清效果。
不同pH条件下,壳聚糖与姜汁中的杂质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进行合适的调节。
3. 温度的控制:温度也是影响壳聚糖澄清效果的重要因素。
研究中需要确定合适的澄清温度,同时考虑对姜汁品质的影响。
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姜汁中的营养成分损失,而过低的温度则可能影响澄清效果。
4. 时间的控制:壳聚糖澄清姜汁的时间也需要进行研究。
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研究人员可以探索最佳的澄清时间,以达到较好的澄清效果。
综上所述,壳聚糖澄清姜汁的工艺条件研究可以从浓度、pH 值、温度和时间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以寻找最佳的工艺条件以实现高效、低耗、高质量的澄清效果。
开发应用中国食品添加剂Ch i n a Food Add itives 壳聚糖与黄原胶对绿茶汁澄清效果的研究潘叶,黄惠华*(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工程与科学系,广州510641)摘要:壳聚糖分子链上具有氨基、羟基官能团,与酸或酸性化合物结合后,便成为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和溶液中存在的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纤维素等微粒相互作用,能够使引起果汁和酒液混浊的蛋白质、单宁等胶态颗粒絮凝沉淀下来而达到澄清目的。
黄原胶可以将食品分散体系中的颗粒物絮凝出来。
本文以浊度和色差为指标,壳聚糖和黄原胶为澄清剂,研究了壳聚糖/黄原胶对绿茶汁的澄清效果,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因素正交试验,得出澄清绿茶汁的最适工艺为时间55m i n,壳聚糖(10g/L)黄原胶(10g/L)比例7B3,绿茶汁p H411,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此时浊度为0163NTU,绿茶汁的色差L*=40108,b*=20119,此工艺条件不但能得到满意的澄清效果还能呈现绿茶原汁的亮黄色。
关键词:绿茶汁;澄清;壳聚糖;黄原胶中图分类号:TS255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513(2010)01-0195-04Study on the clarification of gree n tea w it h c hitosan and xant hanPAN Ye,HUANG Hu-i hua*(Depart m en t o 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 logy,South Ch i n a U niversity o fTechno logy,Guangzhou510641)Ab stract:Chitosan are co m po sed of a m i no-groups and hydroxy l g roups.Co m bined w it h acidic o r a l kali ne substances,they beco m e po lyelectro l y te w ith po siti ve charg es,and i nte ract w ith pro te i n、fi ber and other pa rti culates such as pro-te i ns、tanni n to c l ar ify the sedi m entati on i n j u i ce and w ine.X an t han can prec i p itate particulates i n d i spersi ve syste m.The c larificati on effects o f ch itosan and X an t han gu m on green tea w ere stud i ed.The techno l ogy para m eters of c l a rifica-tion we re opti m i zed i n the exper i m ent.Based on t he orthogonal test,t he best cond iti ons w as:35e,55m i n treat m ent,the concentrati on of chitosan und X anthan gu m:7B3and p H411.U nder t he above cond iti on,the t urbi d ity o f clar ifi ed green tea w as decreased to0163NTU,and chro m a tic aberration L*=40108,b*=20119.K ey w ords:green tea;clar ificati on;chitosan;x anthan茶叶由于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越来越为世人推崇,用茶叶或茶叶深加工产品作为饮品倍受世人青睐。
茶饮料自70年代出现以来,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抢占饮料市场,国内的茶饮料生产与研究开发十分活跃。
在茶饮料的生产中,茶汁的澄清是生产的关键。
经过20多年的大力发展,茶饮料生产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浑浊沉淀现象仍是茶饮料生产中的一个重大问题[1]。
本文通过对壳聚糖/黄原胶在绿茶汁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绿茶汁的澄清方法。
收稿日期:2009-06-16*通讯作者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07B090100009),广东省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2008A024200003)。
作者简介:潘叶(1985-),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195中国食品添加剂China Food Add iti v es开发应用壳聚糖是甲壳素水解脱去N-乙酰基得到的一种线性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一种含量丰富的天然碱性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合性与安全性,美国食品与医药卫生管理局(FDA)已批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2]。
壳聚糖分子链上具有氨基、羟基官能团,与酸或酸性化合物结合后,便成为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和溶液中存在的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纤维素等微粒相互作用,能够使引起果汁和酒液混浊的蛋白质、单宁等胶态颗粒絮凝沉淀下来而达到澄清目的。
壳聚糖来源广泛,成本低,无毒无味,处理后形成的果胶果肉沉淀也可加工成食品[3],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化学澄清剂。
黄原胶是由野油菜黄单胞杆菌分泌的一种胞外酸性多糖,1969年正式被美国FDA批准为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工业中,黄原胶可作为稳定剂、乳化剂、增稠剂、分散剂和品质改良剂等[4]。
尽管鲜有文献报导黄原胶在绿茶汁澄清上的应用,但它却被认为是食品分散体系中非常有效的絮凝剂,可以将食品分散体系中的颗粒物絮凝出来[5]。
绿茶汁的浑浊称作冷后浑,是由茶汤中的茶多酚、咖啡碱、蛋白质、少量多糖以及疏水性脂质、叶绿素、金属离子等物质间相互作用而形成浑浊沉淀的复杂过程;另外,某些成分的溶解度变化、微生物因素均可引起冷后浑形成,其中蛋白质-多酚-咖啡碱类混浊是冷后浑现象的主要原因[6]。
至今尚无满意的方法解决茶汁冷后浑现象。
目前茶叶界公认比较理想的办法是先将茶汤冷却到4e左右,让其在低温下充分形成/茶乳酪0,滤去/茶乳酪0再进行后续加工[7]。
本研究拟将黄原胶和壳聚糖复配使用结合低温沉淀法解决绿茶汁的澄清问题,为绿茶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1材料与设备绿茶:福建安溪新美茶叶加工公司;壳聚糖:白色粉末,脱乙酰度>92%,黏度55m Pa# s,上海源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原胶:黄色粉末,型号BP9270,1%黏度1200~1400mPa#s,山东中轩股份有限公司;其他药品均为国产分析纯。
SGZ-3数显浊度仪:上海悦丰仪器仪表有限公司;CR-400色差计:日本KON I C AM I N OLTA 公司;HH-4恒温水浴锅:富华仪器有限公司; TDL-5-A低速大容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112实验方法11211壳聚糖和黄原胶溶液的制备要点将黄原胶和壳聚糖分别配制成10g/L的溶液。
黄原胶在使用前加热到60e搅匀备用。
配制壳聚糖溶液时加入1%的乙酸。
在稀酸中壳聚糖会出现慢慢水解现象,故壳聚糖最好随用随兑[6]。
11212茶叶汁的制备要点取绿茶片,加入茶叶重量12倍的90e去离子水,并在90e水浴中恒温15m in,然后用200目的滤布过滤,再经滤纸过滤,得茶汁,冷却至室温待用[1]。
11213工艺流程茶叶的浸提y加入壳聚糖溶液y搅匀y加入热的黄原胶溶液y搅匀y4e静置y滤去絮凝物y离心y取上清液进行分析11214绿茶汁浊度的检测方法绿茶汁浊度的测定取30mL绿茶汁于30mL的样品池内测定,以Nehe l o浊度单位,NTU表示。
11215色差值测定方法取一定量的样品置于色差计所配量具中,通过白板校准,直接将样品放置于光源下,读取色差计显示的数值b*,b*值表示物质的黄度,b *值越大越偏向黄色。
11216单因素实验以浊度为指标,分别研究壳聚糖和黄原胶的比例(在p H410,时间1h)对绿茶汁澄清效果的影响;绿茶汁的p H(在壳聚糖B黄原胶= 7B3,时间1h,)对绿茶汁澄清效果的影响;壳聚糖和黄原胶处理时间(壳聚糖B黄原胶= 7B3,p H410)对绿茶汁澄清效果的影响。
11217正交实验为获得最佳效果,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绿茶汁的浊度为指标,进行正交分析。
采用3因素3水平表进行正交设计。
196开发应用中国食品添加剂Ch i n a Food Add itives表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Tab le 1 Factor and leve l of orthogonal exper i m en t水平因 素pH A 壳聚糖B 黄原胶(g /L B g /L)B 处理时间(m i n)C 14102B 85524111B 96034123B 7652 结果与分析211 壳聚糖和黄原胶的比例对绿茶汁浊度的影响在溶液中加入总量为012%的澄清剂,调节壳聚糖和黄原胶的比例。
为与其它所有添加剂处理效果进行比较,测定了未加任何澄清剂的绿茶汁的浊度。
实验表明,用壳聚糖和黄原胶澄清绿茶汁时,其用量对澄清效果有很大影响。
加入壳聚糖,绿茶汁中会有大量细小的悬浮颗粒产生,一段时间后细小颗粒不断增大并逐步下沉;此时再加入黄原胶,在绿茶汁的表面会形成一些漂浮的絮凝物。
当壳聚糖含量较大时,几乎没有絮凝物的形成;而仅仅加入黄原胶时,溶液上只是漂浮一层悬浮物,绿茶汁较为混浊。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不加任何澄清剂处理的绿茶汁在4e 时浊度是4711NTU,而加了壳聚糖和黄原胶的绿茶汁最小浊度只有1127NTU,可见澄清剂对绿茶汁有非常好的澄清效果。
图1 壳聚糖和黄原胶的比例对绿茶汁浊度的影响F ig 1 E ffec ts of ratio be t ween ch itosan and xan than on green tea c l arification当壳聚糖/黄原胶比值为5B 5时,果胶浊度达到最大3718,与不加澄清剂的浊度相似,说明此时澄清剂并未发挥作用。
随着壳聚糖对黄原胶的比例的增加,茶汁的浊度也越来越小,低于10NTU 。
但壳聚糖对黄原胶的比例也不是越大越好。
若只加壳聚糖,浊度为1214。
其中可能的机理是剩余的壳聚糖大分子相互联结,悬浮在绿茶汁中,反而会影响澄清效果。
目前壳聚糖/黄原胶澄清绿茶汁的机理还不太清楚,一般认为壳聚糖和黄原胶能在溶液中形成交联状的网状结构,与蛋白质、多酚形成络合物,将其分离出来。
而绿茶汁的混浊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蛋白质与多酚类物质作用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