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19.00 KB
- 文档页数:18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及考核方案为了使新护士尽快适合临床工作环境,实现从学生到护理人员角色的转变,能够胜任临床护理工作,特制定新护士培训及考核方案。
一、培训目标1、具有专业人员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
2、掌握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职责、工作流程,并能够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维护医院和护理人员专业形象。
3、掌握基础护理操作规范、基本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基本知识等护理理论和技能,能够胜任临床各班次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
4、能够理解护理质量标准,并依据质量标准进行护理实践。
二、实施方法(一)培训内容1、岗前培训阶段:由护理部负责完成。
时间为2周。
此阶段培训重点是使新护士熟悉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服务理念和基础护理操作规范。
理论培训内容:护士职业规划、护士礼仪、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安全管理(如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医嘱执行、危急值报告、用药安全及风险管理、压疮预防与管理、跌倒预防与管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等),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院感管理、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病人出入院护理,常用抢救药物使用及管理,各种标本的釆集,病人转运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应急预案学习等。
操作培训内容:洗手技术、无菌技术、皮内注射技术、肌肉技术、静脉注射技术、氧气吸入技术、吸痰技术、徒手心肺复苏技术、简易呼吸器使用技术、导尿技术、膀胱冲洗技术、胃肠减压技术、灌肠技术、口腔护理技术、静脉输液、输血技术、心电监护技术、动、静釆血技术2、岗位培训阶段:由科室负责完成。
时间为一年。
此阶段培训重点是使新护士逐步熟悉医院的环境,适合临床工作,培养专业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解决临床中遇到的护理问题。
以病房护长和带教老师为主要负责人。
培训内容及要求:在专人负责带教的前提下熟悉医院及护理单元的环境,熟悉各班职责、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带教老师结合临床工作对新护士进行各种基础护理理论、专科护理理论及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培训。
(二)培训方式岗前培训阶段:技能培训由护理部组织在护理示教室训练。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一、前言护理工作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对新入职的护士来说,规范化的培训十分必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二、培训目标1. 了解护理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方法;2. 掌握护理规范;3. 学习基本护理技巧;4. 提高职业素质;5. 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三、培训内容1. 护理工作基本理念和方法:(1)护理目标和意义;(2)服务流程和标准;(3)护理记录和报告。
2. 护理规范:(1)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防护;(2)个人卫生的管理;(3)病人的隐私保护。
3. 基本护理技巧:(1)测量体温、血压等常用指标;(2)接口、鼻饲管等各类管路护理;(3)患者翻身、移位等基本操作。
4. 职业素质:(1)沟通技巧;(2)工作责任心;(3)敬业精神。
5. 团队协作意识:(1)与同事沟通合作;(2)理解并尊重不同的工作职责;(3)参加各种团队活动。
四、实施方案1. 分别针对不同主题进行详细的培训。
培训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讲座、模拟操作、病例讨论等。
2. 培训过程中,要设置测评环节,确保学员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培训结束后,需要进行专业考试。
考试合格后可获得相应的证书。
4. 培训过程需要由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培训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五、总结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能够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确保患者得到专业护理,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每位新入职护士都应该接受规范化的培训,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为了提高护士职业素质和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需要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新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综合素质,使其能够胜任各项护理工作。
二、培训内容1.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包括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以及护理学、护理伦理学等护理专业知识。
2.临床技能培训:包括基本护理技能、病情观察与评估、用药安全、急救技能等。
3.专科技能培训:根据新护士的岗位需求,进行相应的专科技能培训,如儿科护理、妇科护理、急诊护理等。
4.职业素质培养:包括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沟通技巧的培养、职业道德的塑造等。
三、培训方式1.理论学习:采用面授的方式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由专业教师进行讲解,辅以教材、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
2.实践操作: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临床技能的培训,由有经验的护士进行示范,并进行反复练习。
3.模拟演练:通过模拟环境和情景,进行临床实践的模拟演练,提高新护士的应变能力和处理危急情况的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医疗案例,培养新护士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提升临床实践水平。
四、培训评估1.考试评估:对理论知识培训的内容进行考试评估,以确保新护士掌握了必要的理论知识。
2.技能评估:通过实践操作和模拟演练,对新护士的临床技能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掌握了基本的护理技能和应变能力。
3.综合评估:通过护理质量评估、病人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新护士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以了解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能力。
五、培训管理1.制定培训计划:根据新护士的需求和岗位要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
2.培训资源准备:准备培训所需的教材、设备和模拟环境,确保培训能够顺利进行。
3.培训师资选拔:选聘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和护士担任培训讲师,确保培训质量。
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具体方案如下:1.培养目标:掌握基础理论及技术操作,熟悉内、外、妇、儿专科理论及操作,培养出有扎实理论基础及熟练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2.培训时间:2年。
3.培训方式:理论培训、操作训练、科室轮转。
4.培训内容4.1有执业资格的护士。
4.1.1理论培训:除自学及完成科室培训内容外,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全院业务学习及继续医学教育讲座不少于8次/年,参加不同形式大专、本科学历教育。
4.1.2操作培训:进行专科技能培训及考核。
4.1.3每个科室轮转1年,共轮转2个科室。
4.2无执业资格的护士。
4.2.1理论培训:除自学及完成科室培训内容外,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全院业务学习及继续医学教育讲座不少于8次/年,参加不同形式大专、本科学历教育。
4.2.2操作培训: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实行量化考核。
4.2.3各护理岗位进行轮转,跟随带教老师值夜班2轮。
4.2.4每个科室轮转1年,共轮转2个科室。
5.培训要求5.1科室:5.1.1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制定本科室培训计划(包括理论与操作)并严格实施。
5.1.2护士长指定业务素质好、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或本科及以上文凭的护理人员专人带教。
5.1.3护士长对规培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
5.1.4科室应认真填写《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规培带教手册》。
5.2培训对象:5.2.1认真按时完成培训计划及如实填写基础或专科护理操作技能量化考核登记表。
5.2.2培训期间书写培训心得,每月交由护士长审阅。
5.2.3新入无证护士半年内每天书写正楷小字一篇(不少于200字),每周交带教老师审阅。
5.2.4参加业务学习及继续医学教育讲座要有听课笔记及签到记录。
5.2.5规培人员应认真填写《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手册》。
6.考核方式:6.1出科考核:有证护士出科前进行专科理论及专科技能的考试;无证护士进行专科理论及基础护理操作(12项量化考核项目中抽考2项)的考试。
每位受训人在出科前进行自评,护士长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对受训人规培期间的表现进行评价,据实填写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表。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指为新进入护理行业的护士提供统一、系统的培训课程和培训体系,旨在提高护士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确保他们能够胜任护理工作。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护理基础知识、解剖学、生理学等课程,为护士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临床实践课程:包括基本护理技能、病情观察与评估、急救处理等实践技能的培训,让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
3.专科培训课程:根据护士的岗位需求,针对不同领域的护理工作,提供相应的专科培训,如儿科护理、心血管护理等。
4.心理辅导课程:培训护士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面对工作压力、工作负荷大等问题时的心理应对能力。
5.人际交往能力培训:培养护士与患者、家属、医生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良好沟通和合作能力,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效能。
6.职业伦理和法律培训:教育护士遵守职业伦理和法律法规,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7.持续教育要求:规定护士必须接受一定的持续教育,以跟进最新的护理技术和知识。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应包括以下步骤:1.设立培训机构或组织:建立专门的护理培训机构或组织,并派驻专业教师进行培训。
2.制定培训大纲:根据培训目标和内容,制定培训大纲,明确培训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3.组织培训课程:按照培训大纲的要求,组织相关课程的开展,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
4.进行考核评估:对参加培训的护士进行考核评估,确保其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5.发放培训证书:对通过培训的护士发放培训证书,作为其专业资质的证明。
6.持续跟进和评估:对已经完成培训的护士进行持续跟进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增强护士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最新版一、培训背景与目的随着医疗服务领域的不断发展,护士职业的重要性和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护士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规范化培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全面、系统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以满足当下医疗行业对于高素质护士的需求。
二、培训内容与方式1. 护理理论知识培训护理理论知识是护士专业素养的基础,包括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通过理论培训,护士能够全面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疾病的原因和发展过程,药物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等,从而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水平。
2. 实践操作技能培训护士需要具备一系列的护理操作技能,如静脉注射、导尿、换药等。
通过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的步骤和要点,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沟通与协作能力培训护士在工作中需要与患者、家属以及其他医务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通过培训,护士能够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解决冲突等,提高与患者和团队的合作水平。
4. 紧急救护知识培训在紧急情况下,护士需要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通过紧急救护知识的培训,护士能够学习到急救和心肺复苏等技能,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5. 伦理与法律培训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遵守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保护患者的权益和隐私。
通过培训,护士能够了解伦理和法律的相关知识,做到合理权衡利益,提高专业的道德修养。
培训方式可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线上培训可以利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知识传授,线下培训则可以组织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的演练活动。
三、培训评估与考核为了确保培训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与考核机制。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训前的预评估在培训开始前,通过问卷调查或测试等方式,对护士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评估,为后续培训内容的制定提供参考。
2. 培训期间的考核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采用随堂测验、模拟操作等方式考核护士的学习进展和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一、背景为了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职业素养和护理技能,确保医院护理质量,根据《护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使新入职护士掌握临床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独立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能力。
2. 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职业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3. 培养新入职护士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提升新入职护士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培训对象我院2023年新入职的护士。
四、培训内容1. 护理基础理论:包括护理学基础、解剖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
2. 护理专业知识:包括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急诊护理等。
3. 护理技能操作:包括生命体征监测、无菌技术、静脉输液、导尿术、换药术等。
4. 护理文书书写:包括护理病历、护理记录、医嘱单等。
5. 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包括护士职业道德规范、医疗纠纷处理、护理安全管理等。
6. 沟通技巧与团队合作:包括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冲突解决等。
五、培训方法1. 集中授课:邀请院内资深护士、专家进行授课,提高培训质量。
2. 实操培训:在模拟病房、示教室进行护理技能操作培训。
3. 临床带教:安排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指导新入职护士进行临床护理工作。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
5. 座谈交流:组织新入职护士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心得体会。
六、培训时间1. 基础理论培训:2个月。
2. 技能操作培训:2个月。
3. 临床带教:3个月。
4. 案例分析、座谈交流:持续进行。
七、考核与评估1. 培训结束后,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核、临床考核等。
2.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培训计划。
八、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
2. 提供必要的培训场地、设备、教材等。
3. 建立健全培训档案,记录新入职护士的培训情况。
护士培训管理工作计划方案3篇(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护士培训管理工作方案方案1一、打造科室文化,树立团队精神主动响应医院打造医院文化,树立团队精神的号召,科室坚持每月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接受爱岗敬业等各种医德医风训练,并有争辩记录。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适应卫生改革、社会进展的新形势,主动参预一切政治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主动参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为人民多办实事。
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汉寿老百姓义诊、送医送药、体检、捐款等,并有多人多次无偿献血。
爱心奉献社会,为科室增光添彩。
二、以病人为中心,争创一流优质服务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做到凡事都来换位思索假如我是病人。
主动推行年初规划的一对一全程服务,接待好每一个手术病人,做好每一项工作,关怀每一个病人,当病人入手术室时,护士在手术室门口热忱迎接,自我介绍,做好各项安抚工作,加强与病人沟通,削减病人对生疏环境的恐惊,增加对手术治疗的信念。
护士长时常询问同事的工作技术,态度及病人的要求,对病人提出的看法和建议都能予以重视,准时解决。
三、规范整体护理,争创一流管理有好的管理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为了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我们坚持做到周周有方案、月月有小结。
建立健全服务目标,自觉接受病入及社会的监督。
深入到到开展整体护理,主动发挥责任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特别加强术中关爱、术后指导、护理措施的落实、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调查等工作,从而大大增加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
我科为了使整体护理做得更加完善,多次组织全体护士学习有关整体护理的相关学问及人性化护理、循证护理、舒适护理等新理论。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无差错事故发生。
严格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的落实、管理和监测。
狠抓了护理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2023年新护士培训计划(15篇)新护士培训计划1为了使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护士角色,胜任护士工作,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结合卫计委下发的《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制定如下培训计划:一、培训对象院校毕业后新进入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
二、培训目标新入职护士能够掌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所需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能力;增强人文关情和责任意识,能够独立、规范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三、具体培训方案及时间(见附表)四、培训要求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培训后由护理部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入科室轮转。
科室轮转期间,新入职护士要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全程管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本专科常见疾病一级护理和二级护理的患者至少各5名。
护士能够掌握所管患者的病情,并能给予正确的评估、及时观察、协助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
科室轮转期间,由科室护士长不定期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考核,轮转结束护理部抽查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上岗,不合格的护士延长培训时间,直至考核合格。
新护士培训计划2血液透析技术是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酸碱平衡代谢紊乱、某些药物中毒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一门技术型、专业性、责任性很强的工作。
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原发病种多,病情复杂多变,通常存在着一种或多种脏器的衰竭,透析中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因此血透室护理工作任务繁重,较之一般临床科室的护士,无论在专科知识、技能操作、临床经验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必要的强化训练难以胜任。
现就根据我院血透室的具体情况,对我科护士制定出以下的培训计划:一、新护士培训计划目标专人带教,三个月内完成培训计划,独立上岗,要求:1. 了解血透室护士的工作职责。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参照卫计委《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要求,制定我院新入职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以有效培训合格临床护士。
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新入职护士能够掌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所需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能力;增强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能够独立、规范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二、培训对象院校毕业后新进入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
三、培训方式、方法(一)培训方式。
培训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二)培训方法。
可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临床查房、操作示教、情景模拟、个案护理等培训方法。
四、培训时间(一)基础培训。
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及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为2周。
(二)专业培训。
包括各专科轮转培训,培训时间为24个月(具体培训时间分配见附件1)。
五、培训内容及要求(一)基本理论知识培训。
1.法律法规规章:熟悉《护士条例》、《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2.规范标准:掌握《临床护理实践指南》、《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规范》、《护理分级》、《临床输血操作技术规范》等规范标准。
3.规章制度:掌握护理工作相关规章制度、护理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
如患者出入院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执行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症病人护理管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及处置制度、病历书写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职业防护制度等。
熟悉医院相关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
4.安全管理:掌握患者安全目标、患者风险(如压疮、跌倒/坠床、非计划拔管等)的评估观察要点及防范护理措施、特殊药物的管理与应用、各类应急风险预案、护患纠纷预防与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等。
5.护理文书:掌握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等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
6.健康教育:掌握患者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出入院指导、常见疾病康复知识、常用药物作用与注意事项、常见检验检查的准备与配合要点等。
7.心理护理:掌握患者心理特点、常见心理问题如应激反应、焦虑、情感障碍等识别和干预措施,不同年龄阶段患者及特殊患者的心理护理。
护士的角色心理和角色适应、护士的工作应激和心理保健等。
8.沟通技巧:掌握沟通的基本原则、方式和技巧,与患者、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9.职业素养:熟悉医学伦理、医学人文、医德医风、护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礼仪等。
(二)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
掌握并熟练运用常用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具体名称见附件2)。
(三)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培训。
掌握并熟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体内容见附件3)。
六、考核方式和内容考核分为培训过程考核与培训结业考核。
(一)培训过程考核。
对培训对象在接受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各种表现的综合考评。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医德医风、职业素养、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日常表现,基础培训结束后和专业培训的各专科轮转结束后的考核等。
(二)培训结业考核。
对培训对象在培训结束后实施的专业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
1.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沟通技巧、医学人文、职业素养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内、外、妇、儿、急诊、重症、手术等专业理论知识。
2.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内容:以标准化病人或个案护理的形式,抽取临床常见病种的3份病例(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及其他科室各1例)。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一般情况,要求护士对患者进行专业评估,提出主要的护理问题,从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心理护理、人文沟通及教育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评估护理措施的有效性,考核其中2项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以及现场提问。
新入职护士理论与实践能力培训时间分配表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名称一、洗手法二、无菌技术三、生命体征测量技术四、标本采集法五、穿脱隔离衣技术六、物理降温法七、血糖监测八、口腔护理技术九、经鼻/口腔吸痰法十、雾化吸入技术十一、氧气吸入技术十二、导尿技术十三、心肺复苏术(CPR)十四、心电监测技术十五、除颤技术十六、口服给药法十七、胃肠减压技术十八、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十九、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二十、静脉采血技术二十一、静脉注射法二十二、肌内注射技术二十三、皮内注射技术二十四、皮下注射技术二十五、患者约束法二十六、轴线翻身法二十七、患者搬运法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培训内容及要求一、内科培训内容(一)培训内容。
1.心血管内科(1)相关知识:熟悉科室情况、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
(2)专业知识1)掌握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等)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处理原则。
2)掌握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3)掌握心血管内科心导管检查术、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
4)熟悉典型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5)熟悉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如血管活性药物、利尿药物、抗凝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急救药物等)相关知识。
6)熟悉心血管内科常用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四项、血电解质、心肌坏死标记物等)结果的临床意义。
7)熟悉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
8)了解心血管内科常用检查(如动态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3)专业技术1)掌握心血管内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如心电监护技术、除颤技术、CPR等。
2)了解心血管内科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如心电图机等。
(4)健康指导:掌握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血管介入术等患者的健康教育。
2.呼吸内科(1)相关知识:熟悉科室情况、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
(2)专业知识1)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心病、肺炎、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等)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处理原则。
2)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3)掌握气管切开的护理要点。
4)熟悉胸腔穿刺的配合要点、呼吸机(有创/无创)辅助治疗。
5)熟悉呼吸内科常用药物(如止咳药物、祛痰药物、平喘药物、抗菌药物、急救药物等)相关知识。
6)熟悉呼吸内科常用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痰液检查等)结果的临床意义。
7)熟悉呼吸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
8)了解肺功能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的目的和方法。
(3)专业技术1)掌握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
2)掌握吸痰、胸部物理治疗等有效排痰的方法。
3)掌握呼吸内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如心电监护技术、雾化吸入、氧疗、体位引流等。
(4)健康指导1)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咯血等患者的健康教育。
2)掌握常用吸入剂的使用及健康教育。
3)熟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和胸腔穿刺技术的配合及健康教育。
3.消化内科(1)相关知识:熟悉科室情况、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
(2)专业知识1)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的病因、症状、体征、处理原则。
2)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3)掌握胃肠内窥镜诊查和治疗术护理要点。
4)掌握消化道出血量的估计方法。
5)熟悉消化内科常用药物(抑酸、生长抑素、止血药物及急救药物)的相关知识。
6)熟悉消化内科常用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大便潜血试验等)结果的临床意义。
7)熟悉消化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
(3)专业技术掌握胃肠减压、灌肠、腹围测量方法及使用方法。
(4)健康指导1)掌握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肝硬化等患者的健康教育。
2)掌握胃肠内窥镜检查技术的患者配合要点和健康教育。
3)掌握留置胃肠减压、鼻肠营养管的护理要点和健康教育。
4.神经内分泌科(1)相关知识:熟悉科室情况、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
(2)专业知识1)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如脑膜炎、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等)的病因、症状、体征、处理原则。
2)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3)掌握意识判断、肌力分级评估相关知识。
4)熟悉腰椎穿刺术的配合及护理要点。
5)熟悉脑卒中二、三级预防相关知识。
6)熟悉神经内科常用药物(溶栓药物、抗凝药物、抗癫痫药物、脱水药物、急救药物等)的相关知识。
7)熟悉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生化、凝血常规等)结果的临床意义。
8)熟悉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
9)掌握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如糖尿病的病因、症状、体征、处理原则。
10)掌握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11)掌握内分泌科常见急危重症(低血糖、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等)的处理原则与抢救配合。
12)熟悉内分泌科常用药物(降糖药物、神经营养药物、激素、急救药物等)的相关知识。
13)熟悉内分泌科常用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血糖、尿糖、尿酮体、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的临床意义。
14)熟悉内分泌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
(3)专业技术1)掌握神经内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如吸痰技术、瞳孔观察、气道护理、约束法、心电监护技术、微量泵使用等。
2)掌握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方法及意义。
3)掌握内分泌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如胰岛素注射技术、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等。
4)掌握糖尿病足的护理要点。
5)掌握微量泵、胰岛素泵的使用与观察。
(4)健康指导:1)掌握脑出血、脑梗死、癫痫等患者的健康教育。
2)掌握吞咽、认知康复、肢体康复护理的健康教育。
3)掌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患者的健康教育。
(二)培训要求。
每个科室轮转期间,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新护士全程管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本专科常见疾病一级护理和二级护理的患者至少各5名。
护士能够掌握所管患者的病情,并能给予正确评估、及时观察、协助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
二、外科培训内容(一)培训内容。
1.普外科(1)相关知识:熟悉科室情况、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
(2)专业知识1)掌握普外科常见疾病(如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腹外疝、肠梗阻、胃肠道肿瘤、肛管疾病、胆道、胰腺疾病、急腹症等)的病因、症状、体征、处理原则。
2)掌握普外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治疗要点、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手术后并发症观察与处理、出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