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 格式:pdf
- 大小:83.44 KB
- 文档页数:12
常用公式1、(%)100)()(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当年年产油量当年油田剩余可采储量储采比==2、)()(小数累积累积注水量累积产水量累积注水量小数瞬时日注水量日产水量日注水量存水率=-==-= 3、%100⨯==地质储量累积产油量地质储量采出程度采出程度 4、%100⨯==可采储量累积产油量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工业采出程度 5、%100⨯=地质储量可采储量采收率 6、%100%100)366(365⨯=⨯⨯=地质储量年产油量地质储量日产油地质储量采油速度 7、%100)366(365⨯-⨯=上年累积产油可采储量日产油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100⨯-=上年累积产油量可采储量本年年产油 %100⨯-+=本年累积产油量年产油量可采储量本年年产油 8、()343410/)10(m t m t 气油比地质储量溶解气储量⨯= 9、%100%100)366(365⨯=⨯⨯=地质储量年产液量地质储量日产液采液速度 10、%1001⨯⨯---=阶段累积生产天数标定日产水平阶段措施产油阶段新井产油阶段合计产油自然递减率瞬时 11、%1001⨯---=上年产油措施产油新井产油年产油自然递减年均 12、瞬时阶段累积生产天数标定日产水平阶段新井产油阶段合计产油综合递减率=⨯⨯--=%1001 13、年均上年年产油新井产油年产油综合递减率=⨯--=%1001 14、口采油井总井数地质储量单井控制储量/)10(4t = 15、)/()()()(d t 油井开井数当月天数液月产油油井开井数液日产油液单井日产油⨯== 16、口采油井总井数剩余可采储量单井控制剩余可采储量/)10(4t = 17、含水率(含水或综合含水)=%100)()(⨯井口日产液量井口日产水量 18、含水率(含水或综合含水)=%100)()(⨯井口月产液量井口月产水量19、含水率(含水或综合含水)=)%(100)()(为年均含水率或含水井口核实年产液量井口核实年产水量⨯ =%1001⨯-核实年产液量核实年产油量 20、含水上升率:瞬时=)(%100)/(无因次地质储量阶段产油量上年末含水率阶段末含水率⨯- 含水上升率:年均=)(%100)/(规划上常用地质储量年产油量上年年均含水率年均含水率⨯- 21、井网密度=)/(2km 口含油面积油水井总井数 22、累积亏空()[])()(1034井口累积产水量体积换算系数井口累积产油量累积注水量+⨯-=m23、排水量=%100⨯累积注水量累积产水量 24、水驱指数=%100⨯⨯-体积换算系数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水量累积注水量 25、输差=1—%100))(())((⨯产量水油井口产量水油核实 26、剩余可采储量=可采储量—累积产油量(104t )27、体积换算系数=原油比重体积系数 28、油水井数比=注水井总井数采油井总井数 通常为 1:注水井总井数采油井总井数 29、油气比=()t m 3产油量产气量 30、折算丰度=()24/10km t 含油面积地质储量 31、月注采比=井口累积产水量体积换算系数井口月产油量月注水量+⨯ 32、累积注采比=井口累积产水量体积换算系数井口累积产油量累积注水量+⨯。
常用公式1、(%)100)()(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当年年产油量当年油田剩余可采储量储采比==2、)()(小数累积累积注水量累积产水量累积注水量小数瞬时日注水量日产水量日注水量存水率=-==-= 3、%100⨯==地质储量累积产油量地质储量采出程度采出程度 4、%100⨯==可采储量累积产油量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工业采出程度 5、%100⨯=地质储量可采储量采收率 6、%100%100)366(365⨯=⨯⨯=地质储量年产油量地质储量日产油地质储量采油速度 7、%100)366(365⨯-⨯=上年累积产油可采储量日产油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100⨯-=上年累积产油量可采储量本年年产油 %100⨯-+=本年累积产油量年产油量可采储量本年年产油 8、()343410/)10(m t m t 气油比地质储量溶解气储量⨯= 9、%100%100)366(365⨯=⨯⨯=地质储量年产液量地质储量日产液采液速度 10、%1001⨯⨯---=阶段累积生产天数标定日产水平阶段措施产油阶段新井产油阶段合计产油自然递减率瞬时 11、%1001⨯---=上年产油措施产油新井产油年产油自然递减年均 12、瞬时阶段累积生产天数标定日产水平阶段新井产油阶段合计产油综合递减率=⨯⨯--=%1001 13、年均上年年产油新井产油年产油综合递减率=⨯--=%1001 14、口采油井总井数地质储量单井控制储量/)10(4t = 15、)/()()()(d t 油井开井数当月天数液月产油油井开井数液日产油液单井日产油⨯== 16、口采油井总井数剩余可采储量单井控制剩余可采储量/)10(4t = 17、含水率(含水或综合含水)=%100)()(⨯井口日产液量井口日产水量 18、含水率(含水或综合含水)=%100)()(⨯井口月产液量井口月产水量19、含水率(含水或综合含水)=)%(100)()(为年均含水率或含水井口核实年产液量井口核实年产水量⨯ =%1001⨯-核实年产液量核实年产油量 20、含水上升率:瞬时=)(%100)/(无因次地质储量阶段产油量上年末含水率阶段末含水率⨯- 含水上升率:年均=)(%100)/(规划上常用地质储量年产油量上年年均含水率年均含水率⨯- 21、井网密度=)/(2km 口含油面积油水井总井数 22、累积亏空()[])()(1034井口累积产水量体积换算系数井口累积产油量累积注水量+⨯-=m23、排水量=%100⨯累积注水量累积产水量 24、水驱指数=%100⨯⨯-体积换算系数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水量累积注水量 25、输差=1—%100))(())((⨯产量水油井口产量水油核实 26、剩余可采储量=可采储量—累积产油量(104t )27、体积换算系数=原油比重体积系数 28、油水井数比=注水井总井数采油井总井数 通常为 1:注水井总井数采油井总井数 29、油气比=()t m 3产油量产气量 30、折算丰度=()24/10km t 含油面积地质储量 31、月注采比=井口累积产水量体积换算系数井口月产油量月注水量+⨯ 32、累积注采比=井口累积产水量体积换算系数井口累积产油量累积注水量+⨯。
常用公式1、(%)100)()(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当年年产油量当年油田剩余可采储量储采比==2、)()(小数累积累积注水量累积产水量累积注水量小数瞬时日注水量日产水量日注水量存水率=-==-= 3、%100⨯==地质储量累积产油量地质储量采出程度采出程度 4、%100⨯==可采储量累积产油量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工业采出程度 5、%100⨯=地质储量可采储量采收率 6、%100%100)366(365⨯=⨯⨯=地质储量年产油量地质储量日产油地质储量采油速度 7、%100)366(365⨯-⨯=上年累积产油可采储量日产油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8、()343410/)10(m t m t 气油比地质储量溶解气储量⨯= 9、%100%100)366(365⨯=⨯⨯=地质储量年产液量地质储量日产液采液速度 10、%1001⨯⨯---=阶段累积生产天数标定日产水平阶段措施产油阶段新井产油阶段合计产油自然递减率瞬时 11、%1001⨯---=上年产油措施产油新井产油年产油自然递减年均 12、瞬时阶段累积生产天数标定日产水平阶段新井产油阶段合计产油综合递减率=⨯⨯--=%1001 13、年均上年年产油新井产油年产油综合递减率=⨯--=%1001 14、口采油井总井数地质储量单井控制储量/)10(4t = 15、)/()()()(d t 油井开井数当月天数液月产油油井开井数液日产油液单井日产油⨯== 16、口采油井总井数剩余可采储量单井控制剩余可采储量/)10(4t = 17、含水率(含水或综合含水)=%100)()(⨯井口日产液量井口日产水量 18、含水率(含水或综合含水)=%100)()(⨯井口月产液量井口月产水量 19、含水率(含水或综合含水)=)%(100)()(为年均含水率或含水井口核实年产液量井口核实年产水量⨯ =%1001⨯-核实年产液量核实年产油量 20、含水上升率:瞬时=)(%100)/(无因次地质储量阶段产油量上年末含水率阶段末含水率⨯-含水上升率:年均=)(%100)/(规划上常用地质储量年产油量上年年均含水率年均含水率⨯- 21、井网密度=)/(2km 口含油面积油水井总井数 22、累积亏空()[])()(1034井口累积产水量体积换算系数井口累积产油量累积注水量+⨯-=m23、排水量=%100⨯累积注水量累积产水量 24、水驱指数=%100⨯⨯-体积换算系数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水量累积注水量 25、输差=1—%100))(())((⨯产量水油井口产量水油核实 26、剩余可采储量=可采储量—累积产油量(104t )27、体积换算系数=原油比重体积系数 28、油水井数比=注水井总井数采油井总井数 通常为 1:注水井总井数采油井总井数 29、油气比=()t m 3产油量产气量 30、折算丰度=()24/10km t 含油面积地质储量 31、月注采比=井口累积产水量体积换算系数井口月产油量月注水量+⨯ 32、累积注采比=井口累积产水量体积换算系数井口累积产油量累积注水量+⨯。
剖面法计算储量公式剖面法,又称“切割法”,是以油藏剖面为基础计算油藏储量的方法,是集物理测量、仪器数据、形态和形状参数于一体,采用软件计算实现油藏储量的一种方法。
剖面法通过对地质剖面的测量,不仅能够求出油藏的体积,而且还能够进一步确定油藏的容量等。
二、剖面法计算储量公式(1)剖面法计算储量的基本公式是:储量=质体体积 *油饱和度(2)剖面法计算油藏储量时,地质体体积的公式为:地质体体积=面面积 *面高度(3)含油饱和度的计算公式为:含油饱和度=(油层厚度-层厚度/层厚度三、剖面法计算储量的步骤(1)先,选择合适的剖面,进行剖面的测量;(2),根据地质剖面进行测算,求解出油藏的体积;(3)后,根据地质图、剖面图和测井资料,确定剖面上能够储藏油气的油层厚度及水层厚度,结合油层厚度和水层厚度,计算出含油饱和度;(4)后,将以上2步计算出来的数值带入剖面法储量计算公式,得出油藏的储量。
四、剖面法计算储量的优点(1)快速、准确:采用剖面法计算储量,能够有效提高计算的效率,可以根据不同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的剖面测量,精确计算出油藏的储量;(2)省时省力:剖面法计算储量可以省去传统计算储量的大量时间,因为它可以自动计算出储量结果,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3)可以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剖面法计算储量,可以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油藏的资源性和开发性等。
五、剖面法计算储量的不足(1)因地质环境的原因,剖面法计算油藏储量会存在一定的误差;(2)剖面法计算油藏储量时,必须要以地质剖面为基础,而地质剖面的测量和对油藏属性的描述,都需要地质人员充分调查,这样就会增加计算储量的难度。
六、总结剖面法是一种采用软件计算实现油藏储量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精确计算出油藏的储量,然而也存在计算误差的问题。
剖面法计算储量的基本公式是:储量=质体体积 *油饱和度。
此外,地质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是:地质体体积=面面积 *面高度,含油饱和度的计算公式为:含油饱和度=(油层厚度-层厚度/层厚度。
油藏工程常见计算方法目录1、地层压降对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影响及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利用指数式和二项式确定气井无阻流量差异性研究错误!未定义书签。
3、预测塔河油田油井产能的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确定气井高速湍流系数相关经验公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表皮系数分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动态预测油藏地质储量方法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物质平衡法计算地质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水驱曲线法计算地质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产量递减法计算地质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Weng旋回模型预测可采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试井法计算地质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油井二项式的推导及新型IPR方程的建立.............. 错误!未定义书签。
8、预测凝析气藏可采储量的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水驱曲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油藏工程常用计算方法目录1、地层压降对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影响及预测 (3)2、利用指数式和二项式确定气井无阻流量差异性研究 (3)3、预测塔河油田油井产能的方法 (3)4、确定气井高速湍流系数相关经验公式 (4)5、表皮系数分解 (4)6、动态预测油藏地质储量方法简介 (5)6.1物质平衡法计算地质储量 (5)6.2水驱曲线法计算地质储量 (7)6.3产量递减法计算地质储量 (8)6.4Weng旋回模型预测可采储量 (9)6.5试井法计算地质储量 (10)7、油井二项式的推导及新型IPR方程的建立 (15)8、预测凝析气藏可采储量的方法 (15)9、水驱曲线 (16)9.1甲型水驱特征曲线 (16)9.2乙型水驱特征曲线 (17)10、岩石压缩系数计算方法 (17)11、地层压力及流压的确定 (18)11.1利用流压计算地层压力 (19)11.2利用井口油压计算井底流压 (19)11.3利用井口套压计算井底流压 (20)11.4利用复压计算平均地层压力的方法(压恢) (22)11.5地层压力计算方法的筛选 (22)12、A RPS递减分析 (23)13、模型预测方法的原理 (24)14、采收率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25)15、天然水侵量的计算方法 (25)15.1稳定流法 (27)15.2非稳定流法 (27)16、注水替油井动态预测方法研究 (34)17、确定缝洞单元油水界面方法的探讨 (38)1、地层压降对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影响及预测如果知道了气藏的原始地层压力i p 和其相应的绝对无阻流量*AOF q ,就可以用下式计算不同压力R p 下的气井绝对无阻流量:()2*i R AOF AOF p p q q =。
2、利用指数式和二项式确定气井无阻流量差异性研究指数式确定的无阻流量大于二项式确定的无阻流量,且随着无阻流量的增大两者差别越明显。
当无阻流量小于50万时,两者相差不大。
3、预测塔河油田油井产能的方法 油井的绝对无阻流量:⎪⎭⎫ ⎝⎛-=25.2b R o AOF FEp p J q (流压为0)。
油藏工程统计公式汇编前言油藏工程是油田开发的灵魂,是油田开发重要学科之一,它的任务是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动态分析效果评价、开发趋势预测、调整挖潜对策制定,以期获得油田开发最高采收率和最佳经济效益。
在油藏工程研究中,除借助于当今先进的技术方法外,还经常应用常规的数理统计和类比。
为帮助油矿现场开发地质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在实际工作中的方便,作者将三十余年收集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和发表过的统计经验公式,按油田开发相关顺序分类整理汇编成册,仅供使用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选用参考。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汇编中难免有不妥和差错,敬请使用者批评指正。
另外由于作者在收集过程中,部分遗忘了公式提出者的姓名,在此深表歉意。
一九九七年目录第一章储层描述参数计算第一节储层非均质性参数第二节储层物性参数计算第三节孔隙结构描述参数第四节含油、水饱和度确定方法第五节油气层损害的评价参数第二章高压物性的统计公式第一节体积系数统计公式第二节地下流体粘度统计公式第三节地下流体密度统计公式第四节流体和岩石压缩系数统计公式第三章地质储量与可采储量计算第一节地质储量计算方法第二节采收率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第四章井网与井网密度确定方法第一节井网控制第二节合理井网密度与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的确定方法第五章油气水计量与油井产状公式第一节油气水常用的计量公式第二节油井产状公式第六章开发动态指标计算第一节速度和程度的计算第二节强度和指数的计算第三节各种压力与压差计算第四节 递减率与含水上升率计算 第五节 各类比例系数计算 第六节 水侵量计算 第七节 周期注水参数的确定第七章开发效果评价理论计算与统计图板第一节 综合含水率及耗水量大小评价 第二节 无因次注入,无因次采出曲线 第三节 注入水利用率与图板绘制 第四节 注采压力系统评价方法 第八章稠油藏注蒸汽热采第一节 热物性参数的计算 第二节 注入蒸汽的利用效率计算 第九章开发技术指标的预测第一节 合理采油速度预测方法第二节 含水与含水上升率和见水时间预测 第三节 产油量递减规律与产油量预测 第四节 油层平均地层压力的预测 第五节最大排量预测附一、油藏工程常用参数代号与单位换算附二、开发效果评价的统计图板第一章 储层描述中参数计算油气藏开发的对象是深埋于地下的含油气储集层,而表征储集层特性的参数是研究、认识和评价其好坏的依据。
油藏工程常用计算方法目录1、地层压降对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影响及预测 (1)2、利用指数式和二项式确定气井无阻流量差异性研究 (1)3、预测塔河油田油井产能的方法 (1)4、确定气井高速湍流系数相关经验公式 (2)5、表皮系数分解 (2)6、动态预测油藏地质储量方法简介 (3)6.1物质平衡法计算地质储量 (3)6.2水驱曲线法计算地质储量 (5)6.3产量递减法计算地质储量 (6)6.4Weng旋回模型预测可采储量 (7)6.5试井法计算地质储量 (8)7、油井二项式的推导及新型IPR方程的建立 (13)8、预测凝析气藏可采储量的方法 (13)9、水驱曲线 (14)9.1甲型水驱特征曲线 (14)9.2乙型水驱特征曲线 (15)10、岩石压缩系数计算方法 (15)11、地层压力及流压的确定 (16)11.1利用流压计算地层压力 (17)11.2利用井口油压计算井底流压 (17)11.3利用井口套压计算井底流压 (18)11.4利用复压计算平均地层压力的方法(压恢) (20)11.5地层压力计算方法的筛选 (20)12、A RPS递减分析 (21)13、模型预测方法的原理 (22)14、采收率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23)15、天然水侵量的计算方法 (23)15.1稳定流法 (25)15.2非稳定流法 (25)16、注水替油井动态预测方法研究 (32)17、确定缝洞单元油水界面方法的探讨 (36)1、地层压降对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影响及预测如果知道了气藏的原始地层压力i p 和其相应的绝对无阻流量*AOFq ,就可以用下式计算不同压力R p下的气井绝对无阻流量:()2*i R AOFAOF p p q q =。
2、利用指数式和二项式确定气井无阻流量差异性研究指数式确定的无阻流量大于二项式确定的无阻流量,且随着无阻流量的增大两者差别越明显。
当无阻流量小于50万时,两者相差不大。
3、预测塔河油田油井产能的方法油井的绝对无阻流量:⎪⎭⎫⎝⎛-=25.2bR o AOF FEp p J q (流压为0)。
油藏工程常用计算方法目录1、地层压降对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影响及预测 (3)2、利用指数式和二项式确定气井无阻流量差异性研究 (3)3、预测塔河油田油井产能的方法 (3)4、确定气井高速湍流系数相关经验公式 (4)5、表皮系数分解 (4)6、动态预测油藏地质储量方法简介 (5)6。
1物质平衡法计算地质储量 (5)6.2水驱曲线法计算地质储量 (7)6.3产量递减法计算地质储量 (8)6。
4Weng旋回模型预测可采储量 (10)6.5试井法计算地质储量 (10)7、油井二项式的推导及新型IPR方程的建立 (16)8、预测凝析气藏可采储量的方法 (17)9、水驱曲线 (17)9。
1甲型水驱特征曲线 (18)9.2乙型水驱特征曲线 (18)10、岩石压缩系数计算方法 (19)11、地层压力及流压的确定 (20)11。
1利用流压计算地层压力 (20)11。
2利用井口油压计算井底流压 (21)11.3利用井口套压计算井底流压 (22)11.4利用复压计算平均地层压力的方法(压恢) (23)11。
5地层压力计算方法的筛选 (24)12、A RPS递减分析 (24)13、模型预测方法的原理 (26)14、采收率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27)15、天然水侵量的计算方法 (27)15。
1稳定流法 (29)15。
2非稳定流法 (30)16、注水替油井动态预测方法研究 (38)17、确定缝洞单元油水界面方法的探讨 (42)1、地层压降对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影响及预测如果知道了气藏的原始地层压力i p 和其相应的绝对无阻流量*AOF q ,就可以用下式计算不同压力R p 下的气井绝对无阻流量:()2*i R AOF AOF p p q q =。
2、利用指数式和二项式确定气井无阻流量差异性研究指数式确定的无阻流量大于二项式确定的无阻流量,且随着无阻流量的增大两者差别越明显。
当无阻流量小于50万时,两者相差不大。
3、预测塔河油田油井产能的方法 油井的绝对无阻流量:⎪⎭⎫ ⎝⎛-=25.2b R o AOF FEp p J q (流压为0)。
油田常用计算公式油田计算公式是基于油井工程学的原理和实践经验建立的数学模型,用于估算油藏的物质储量、生产能力和表现等方面的参数。
以下是一些油田常用计算公式:1.油田储量计算公式a.储量估算方法:油藏容积×有效驱替程度×体积系数×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比例系数b.储量计算公式:储量=(投产面积×平均厚度×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油密度)/1×10^62.油井产能计算公式a. 定常流动公式:Q = 2πK(Pr –Pwf) / (μ ln (r2/ri))b. 径向流动公式:Q = 1.151×10^-3KhPr(Pr –Pwf) / (μ Bo ln (r2/ri))其中,Q表示井口产能,K表示渗透率,Pr表示原始压力,Pwf表示井底流压力,μ表示油的粘度,r2和ri表示井筒和油藏半径。
3.油井液柱高度计算公式4.渗透率计算公式a. 渗透率(K)= (Q × μ ln(r2/ri)) / 2π(Pr – Pwf)b. 渗透率标准化(Kc)= (Q × μ ln(r2/ri)) / 2π(Pr –Pwf)×(Bo/Boi)其中,Q表示井口产能,μ表示油的粘度,r2和ri表示井筒和油藏半径,Pr表示原始压力,Pwf表示井底流压力,Bo表示原始油体积系数,Boi表示初始原油体积系数。
5.饱和度计算公式a.孔隙度(φ)=孔隙体积(Vp)/有效岩石体积(VT)b.含水饱和度(Sw)=(Vw/VT)×100%c.含油饱和度(So)=(Vo/VT)×100%其中,Vp表示孔隙体积,VT表示有效岩石体积,Vw表示水体积,Vo表示油体积。
6.油井自由水面计算公式a. 自由水面高度(F) = pi × R^2 × h其中,pi表示圆周率,R表示井眼半径,h表示自由水面厚度。
油藏工程常用计算方法目录1、地层压降对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影响及预测 (3)2、利用指数式和二项式确定气井无阻流量差异性研究 (3)3、预测塔河油田油井产能的方法 (3)4、确定气井高速湍流系数相关经验公式 (4)5、表皮系数分解 (4)6、动态预测油藏地质储量方法简介 (5)6.1物质平衡法计算地质储量 (5)6.2水驱曲线法计算地质储量 (7)6.3产量递减法计算地质储量 (8)6.4Weng旋回模型预测可采储量 (9)6.5试井法计算地质储量 (10)7、油井二项式的推导及新型IPR方程的建立 (15)8、预测凝析气藏可采储量的方法 (15)9、水驱曲线 (16)9.1甲型水驱特征曲线 (16)9.2乙型水驱特征曲线 (17)10、岩石压缩系数计算方法 (17)11、地层压力及流压的确定 (18)11.1利用流压计算地层压力 (19)11.2利用井口油压计算井底流压 (19)11.3利用井口套压计算井底流压 (20)11.4利用复压计算平均地层压力的方法(压恢) (22)11.5地层压力计算方法的筛选 (22)12、A RPS递减分析 (23)13、模型预测方法的原理 (24)14、采收率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25)15、天然水侵量的计算方法 (25)15.1稳定流法 (27)15.2非稳定流法 (27)16、注水替油井动态预测方法研究 (34)17、确定缝洞单元油水界面方法的探讨 (38)1、地层压降对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影响及预测如果知道了气藏的原始地层压力i p 和其相应的绝对无阻流量*AOF q ,就可以用下式计算不同压力R p 下的气井绝对无阻流量:()2*i R AOF AOF p p q q =。
2、利用指数式和二项式确定气井无阻流量差异性研究指数式确定的无阻流量大于二项式确定的无阻流量,且随着无阻流量的增大两者差别越明显。
当无阻流量小于50万时,两者相差不大。
3、预测塔河油田油井产能的方法 油井的绝对无阻流量:⎪⎭⎫ ⎝⎛-=25.2b R o AOF FEp p J q (流压为0)。
油藏工程统计公式汇编前言油藏工程是油田开发的灵魂,是油田开发重要学科之一,它的任务是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动态分析效果评价、开发趋势预测、调整挖潜对策制定,以期获得油田开发最高采收率和最佳经济效益。
在油藏工程研究中,除借助于当今先进的技术方法外,还经常应用常规的数理统计和类比。
为帮助油矿现场开发地质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在实际工作中的方便,作者将三十余年收集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和发表过的统计经验公式,按油田开发相关顺序分类整理汇编成册,仅供使用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选用参考。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汇编中难免有不妥和差错,敬请使用者批评指正。
另外由于作者在收集过程中,部分遗忘了公式提出者的姓名,在此深表歉意。
一九九七年目录第一章储层描述中参数计算 (3)第一节储层非均质性参数 (3)第二节储集层物性参数计算 (5)第三节孔隙结构描述参数 (12)第四节含油、水饱和度确定方法 (14)第五节油气层损害的评价参数 (27)第二章高压物性参数的统计公式 (31)第一节体积系数统计公式 (31)第二节地下流体粘度统计公式 (33)第三节地下流体密度统计公式 (35)第四节流体和岩石的压缩系数统计公式 (36)第三章地质储量与可采储量计算 (39)第一节地质储量计算方法 (39)第二节采收率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44)第四章井网与井网密度确定方法 (55)第一节井网控制 (55)第二节合理井网密度与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确定方法 (57)第五章油、气、水计量与油井产状公式 (77)第一节油、气、水常用的计量公式 (77)第二节油井产状公式 (86)第六章开发动态指标计算 (95)第一节速度和程度的计算 (95)第二节强度、指数计算 (99)第三节各种压力与压差的计算 (105)第四节递减率与含水上升率计算 (111)第五节各类比例、系数的计算 (113)第六节水侵量计算 (116)第七节周期注水参数的确定 (120)第七章开发效果评价理论计算与统计图板 (122)第一节综合含水率及耗水量大小评价 (122)第二节无因次注入,无因次采出曲线 (125)第三节注入水利用率与图板绘制 (128)第四节注采压力系统评价 (134)第八章稠油藏蒸汽热采 (139)第一节热物性参数的计算 (139)第二节注入蒸汽的利用效率计算 (147)第三节采油所需的热量 (150)第九章开发技术指标的预测 (151)合理采油速度预测方法 (151)含水与含水上升率和见水时间预测 (153)产油量递减规律与产油量预测 (163)产液量变化方式预测产油量 (168)油层平均地层压力的预测 (171)最大排液量预测 (173)附一油藏工程常用参数代号及单位换算 (183)第一章 储层描述中参数计算油气藏开发的对象是深埋于地下的含油气储集层,而表征储集层特性的参数是研究、认识和评价其好坏的依据。
油藏工程统计公式汇编前言油藏工程是油田开发的灵魂, 是油田开发重要学科之一, 它的任务是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动态分析效果评价、开发趋势预测、调整挖潜对策制定, 以期获得油田开发最高采收率和最佳经济效益。
在油藏工程研究中, 除借助于当今先进的技术方法外, 还经常应用常规的数理统计和类比。
为帮助油矿现场开发地质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在实际工作中的方便, 作者将三十余年收集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和发表过的统计经验公式, 按油田开发相关顺序分类整理汇编成册, 仅供使用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选用参考。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 汇编中难免有不妥和差错, 敬请使用者批评指正。
另外由于作者在收集过程中, 部分遗忘了公式提出者的姓名, 在此深表歉意。
一九九七年目录第一章储层描述参数计算第一节储层非均质性参数第二节储层物性参数计算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三节孔隙结构描述参数第四节含油、水饱和度确定方法第五节油气层损害的评价参数第二章高压物性的统计公式第一节体积系数统计公式第二节地下流体粘度统计公式第三节地下流体密度统计公式第四节流体和岩石压缩系数统计公式第三章地质储量与可采储量计算第一节地质储量计算方法第二节采收率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第四章井网与井网密度确定方法第一节井网控制第二节合理井网密度与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的确定方法第五章油气水计量与油井产状公式第一节油气水常见的计量公式第二节油井产状公式第六章开发动态指标计算第一节速度和程度的计算第二节强度和指数的计算第三节各种压力与压差计算第四节递减率与含水上升率计算第五节各类比例系数计算第六节水侵量计算第七节周期注水参数的确定第七章开发效果评价理论计算与统计图板第一节综合含水率及耗水量大小评价第二节无因次注入, 无因次采出曲线第三节注入水利用率与图板绘制第四节注采压力系统评价方法第八章稠油藏注蒸汽热采第一节热物性参数的计算第二节注入蒸汽的利用效率计算第九章开发技术指标的预测第一节合理采油速度预测方法第二节含水与含水上升率和见水时间预测第三节产油量递减规律与产油量预测第四节油层平均地层压力的预测第五节最大排量预测附一、油藏工程常见参数代号与单位换算附二、开发效果评价的统计图板第一章储层描述中参数计算油气藏开发的对象是深埋于地下的含油气储集层, 而表征储集层特性的参数是研究、认识和评价其好坏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