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太古广场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88 MB
- 文档页数:42
香港太古广场一、太古广场全貌二、太古广场位置太古广场位于金钟地铁站上盖,是香港及九龙(荃湾)两条地铁线的交汇点;太古广场座落于香港核心地带,香港的重要地点,例如香港公园、香港政府办公大楼、高等法院、英国领事馆及英国文化协会等都近在咫尺,占尽地利优势;太古广场向北可拥览浩瀚的海景,而向南则面对占地十公顷香港公园宁静的环境。
三、太古广场交通地铁前往太古广场,可选择乘搭地铁到金钟站。
金钟地铁站是香港及九龙列车的转驳站,除贯通全港地铁沿线各站外,更可接驳九广铁路及机场快线网络,快捷方便。
巴士或电车太古广场位处香港主要交通枢纽,途经的巴士线超过80条,包括CityFlyer机场快线及机场穿梭巴士服务;而连接金锺廊及太古广场的有盖行人天桥下,亦设有来往东西线的电车站。
此外,由附近的香港公园步行往山顶缆车站只需约五分钟。
太古广场一座太古广场二座太古广场三座太古广场总占地三十二万平方呎,于一九九零年落成,包括四座大楼及一个购物中心,共提供近五百万平方呎的楼面,包括有甲级写字楼、酒店式公寓、三间五星级酒店、购物商场和会议中心等。
四、太古广场的定位及组成部分定位:香港最顶级的综合体物业甲级写字楼+顶级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顶级公寓。
太古广场一座占地860,000平方呎(约79,900平方米)的商业大厦太古广场二座占地700,000平方呎(约65,000平方米)的商业大厦太古广场三座占地644,000平方呎(约60,000平方米)的商业大厦(于2004年中落成)购物商场占地710,000平方呎(约66,000平方米)的购物商场270间酒店式住宅单位 (面积由1,220至2,650平方呎) 太古广场酒店式住宅太古广场会议中心可容纳500人的会议中心港丽酒店513间客房的五星级酒店港岛香格里拉酒店565间客房的五星级酒店万豪酒店602间客房的五星级酒店地下停车场逾500多个泊车位1、甲级写字楼部分太古广场一座:建筑面积860,000平方呎、楼高36层的甲级商厦,每层面积由20,000平方呎至22,000平方呎,首层为会议中心设施。
香港考察报告一、APM (2)二、朗豪坊 (8)三、太古广场 (11)四、IFC (12)1月份商业公司对香港APM、IFC、LANG HAM PLACE及太古城进行了考察,着重考察商场与写字楼塔楼大堂的融合,如何利用写字楼或住宅及酒店的人流。
商场基本情况对比APM一、简介APM(创纪之城5期),总面积逾600, 000 平方尺,位于香港观塘,是香港首个以夜间消闲及“品味生活志”为概念的大型商场(故大部份店铺的营业时间直至凌晨, 甚至通宵营业),令APM 的顾客彷如走进一本立体的时尚杂志般,时刻紧贴最新的娱乐饮食和潮流信息,以年轻人为主要销售对象。
商场一年要办700多个小时的大小活动,包括所有节日和周六、周日等,藉以趋旺各租户生意。
APM的规模较小,但业态齐全,Mall内高、中、低档的比例搭配合适,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等各种功能于一身,集合了超市、个人护理及便利店、时装、美容、礼品、影音、餐饮、娱乐等各种零售业态,能吸引大量的人气。
店铺组合方面,APM引入吉之岛超级市场作为主力店,有效的吸引客流并分散租金的风险。
其它经营面积均散租给各品牌店,散租的比例很高,通过统一的运营管理,获得较高的收益。
二、商场各层业态分布卡啦OK电影院大型酒楼、影音数码人气美食通运动休闲无印良品、生活品位美食广场、时尚服饰品牌服装化妆品、品牌服饰交通楼层吉之岛三、运营情况此购物中心的运营分为营运部、市场策划推广部、及写字楼物业管理,营运部负责商场内商铺的日常营运管理及客服管理,而所有的促销活动、广告宣传等均属市场推广部负责,至于写字楼也有单独的部门负责。
商场运营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人力成本控制:商场控制较为严谨,每日现场营运约二十多人(分两班轮岗制),每个出入口不设立固定的保安,商场每层楼设立两个营运管理人员(即负责商铺的日常运营管理及环境卫生、维护设施管理,同时又肩负着保安的职责),每个班有一名主管负责日常事物处理,同时只在大堂层设立一个客服中心(有两名员工),主要负责安排顾客停车事宜、客户投诉、VIP办理等日常业务,所有关于商品营销及开发票等日常经营业务均由店铺商户自行处理。
香港太古广场分析背景:太古广场由香港英资地产商太古地产兴建。
太古广场一、二期现址,从前为驻港英军的域多利兵房 (Victoria Camp),兵房迁出后,地皮被香港政府公开拍卖,并由太古地产投得。
第三期地皮则由收购湾仔星街一带旧楼而得,前后共耗时约10多年。
区位交通分析:太古广场向北可拥有浩瀚的海景,而向南则面对占地十公顷香港公园宁静的环境。
坐落于香港核心地带,例如香港公园,香港政府办公大楼,高等法院,英国领事馆及英国文化协会都近在咫尺,占尽地理优势。
途径的巴士线超过80条,包括cityflyer机场快线及机场穿梭巴士服务。
此外,由附近的香港公园步行往山顶缆车站只需约5分钟。
定位:香港最顶级的综合体物业甲级写字楼+顶级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顶级公寓。
组成:太古广场一座:香港JW万豪酒店(27层),太古地产拥有其20%权益。
太古地产旗下的豪华酒店奕居设于香港JW万豪酒店上之117个套房。
太古广场二座:港岛香格里拉大酒店(56层),太古地产拥有其20%权益。
香港港丽酒店(61层),太古地产拥有其20%权益。
另外服务式住宅栢舍位于香港港丽酒店第11至37楼,提供270个单位。
太古广场三座: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东1号。
购物商场:占地710,000平方尺的购物商场。
太古广场的商场共有4层,设有香港连卡佛及Harvey Nichols(将于2011年10月启业)两间百货公司及多家名牌专门店。
商场里多个大堂,是举行各类展览与时装表演的场地。
商场设有行人天桥连接金钟廊与统一中心,亦有地下行人通道连接香港铁路金钟站及太古广场第三期。
商场另设有行人电梯连接香港公园。
太古广场式酒店住宅:270间酒店式住宅单位。
太古广场会议中心:可容纳500人的会议中心。
地下停车场:约500多个停车位。
空间处理:太古广场第一,二期太古广场是香港最著名的建筑综合体之一。
包含一座大型商场,三间酒店及服务式公寓,办公楼等,总建筑面积超过49万平方米。
上海新天地、香港太古汇等14个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城市综合体的案例 1、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 2、德国柏林市波茨坦广场――索尼中心3、加拿大蒙特利尔玛丽城广场4、香港IFC 5、香港太古城 6、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7、加拿大多伦多伊顿中心 8、东京的阳光城 9、新加坡新达城 10、上海新天地 11、伦敦码头区――金丝雀码头12、法国拉德方斯13、日本横滨港未来21区14、泰国长春广场城市综合体(1/2)所谓“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会议、文娱、交通枢纽等城市功能在空间上进行组合,并在各功能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补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城市综合体这种建筑形态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且目前全球最典型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也分布于资本发达国家的重点城市之中,如纽约、伦敦、巴黎等中国直到九十年代才相继建成一批建筑综合体,如北京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华贸中心、上海的新天地、深圳的华润中心等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泊来品”,在中国发展逐渐加快,并升级为新都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城市综合体(2/2)城市综合体可以理解成是由城市中多种单一功能的建筑通过赋予建筑商业综合价值,有机组合在一起并互为依存的庞大建筑或建筑组群。
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1/5)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2/5)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3/5)新宿区是一个有着各种不同面貌的城镇,居住了大约30万人新宿是东京都的一个交通枢纽,共有9条地铁线路由此经过,日客流量超过了300万人西新宿以新宿车站为中心,以西的西新宿是东京新规划的行政与商业新都心,东京都的行政中心东京都厅就位在此处,除此之外周遭还包围了许多大型企业总社所使用的摩天大楼,此超高层建筑群是东京地区最早形成的类似区域南新宿新宿车站南口方向则是百货公司与商店街云集的商业地区,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有高岛屋百货公司的旗舰店高岛屋时代广场与知名日本连锁书店纪伊国屋的总社? 东新宿相对于西新宿的现代化与整齐,新宿车站以东的东新宿地区,则是最热闹也是最混乱的传统商业街地区,其中,闻名海外的红灯区歌舞伎町,就是位在新宿区之内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4/5)新宿开发用地规模约11个街区计50公顷,开发超高层办公建筑面积160万平米,规划就业人口30万,90年代初全部建设完毕,每天人流量高达300万人次,地下连通系统完善,成为东京的国际商务办公集聚区新宿的开发,部分疏解了市中心的商务功能和“拦截”了市中心的商务压力东京市在新宿区全面开发建设之前,先将该区内的所有交通、市政和公共设施建设完成,包括高速公路、广场、停车场、公园等,使新宿成为完全的“熟地”,得以很快地吸引了大量开发商,建成的物业同样很快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使新宿成为最成功的CBD之一新宿CBD的规划和建设是很细致的,它的特点是避免了房地产开发商为主导的建设,而是对商务、居住及商业用途规划比较合理,且执行到位,二是现代服务业集聚规模达到日本最大,这主要得益于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当地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东京地铁新宿站链接八条轨道交通线路,但是新宿站不仅是一条地下商业街,更是将公共汽车站、出租汽车站、地下停车场以及商店、银行、地下商业街等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新宿采用地下步行街系统,将整个地区车站、商场、文化、娱乐等设施连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