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化碳硫化氢相关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47
第8章-硫化氢基础知识第⼋章硫化氢基础知识⼀、硫化氢简介1、油⽓井中H2S⽓体的来源随着地层埋藏的加深,地层的温度就会越⾼,产⽣硫化氢的可能性越⼤,有数据表明:井深为 2600⽶左右, HS⽓体的含量在 0.1~2S⽓体的含量在 2~23%。
0.5%。
井深超过 2600⽶或更深,则H2S 若地层温度超过200~250℃,将可能产⽣⼤量的、⾼浓度的H2⽓体。
1)⾼温热作⽤于油层,使油层中原油所含的有机硫化物分解,产⽣HS⽓体。
22)原油中的烃类和有机物通过与储集层⽔中的硫酸盐在⾼温条S⽓体。
件下,热还原作⽤⽽产⽣H2S⽓体进⼊井筒。
3)下部地层中硫酸岩层⾥的H24)某些钻井液处理剂在⾼温热分解作⽤下、钻井液⾥的细菌作⽤下产⽣HS⽓体。
22、⽯油⾏业易出现硫化氢的场所天然⽓加⼯⼚、炼油⼚、橡胶制品⼚、纸浆⼚、⼯业实验室、爆炸现场、废弃的坑道、下⽔道、不流动的污⽔池、沼⽓池、井喷现场S⽓体。
在上述场所作业前,勿忘测试等地⽅都可能会产⽣和聚集H2S⽓体的含量与浓度,应当有防H2S⽓体的意识。
H23、油⽓⽥H2S⽓体分布与分类就地下⽽⾔,H 2S ⽓体多存在于碳酸盐岩中,特别是与碳酸岩伴⽣的硫酸岩沉积环境中⼤量、普遍的存在着H 2S ⽓体。
在同⼀⽓⽥,H 2S ⽓体浓度含量上也差别很⼤。
例如:四川卧龙河⽓⽥北部的⽯炭系⽓藏中,H 2S ⽓体的含量在 1500~4500 mg/m 3之间,⽽⽓⽥南部H 2S 含量仅20mg /m 3以下,南北H 2S 含量相差在100—200倍。
根据天然⽓中H 2S ⽓体含量,可将⽓藏划分为五类:1)世界上含H 2S ⽓体最⾼的地区要属美国的南德克萨斯⽓⽥,H 2S ⽓体含量⾼达98%。
2)我国油⽥H 2S ⽓体含量分布如下华北油⽥冀中坳陷赵兰庄⽓⽥下第三系孔店组碳酸岩⽓藏H 2S 含量跨度在10—90%。
四川油⽥川东卧龙河⽓⽥三迭系嘉陵江灰岩⽓藏H 2S 含量9.6—10%。
硫化氢相关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硫化氢的物理性质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硫化氢的化学性质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他物质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化氢的产生途径自然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生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体健康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环境的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硫化氢的检测方法检测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硫化氢的防护措施个人防护装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场所的通风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急处理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硫化氢的物理性质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强烈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气体。
其密度比空气大,相对密度为119。
硫化氢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易溶于水,在20℃时,1 体积水大约能溶解 26 体积的硫化氢。
同时,硫化氢也是一种易燃气体。
111 硫化氢的颜色硫化氢在纯净状态下是无色的。
然而,在实际环境中,由于可能与其他物质混合或存在杂质,其颜色可能会有所变化。
硫化废气成分在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气。
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废气是硫化废气。
硫化废气主要由含硫化合物组成,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中的排放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健康问题。
了解硫化废气的成分对于控制和减少其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硫化废气的成分主要包括硫化氢(H2S)、二硫化碳(CS2)和硫醇等化合物。
以下将逐一介绍这些成分的特点和产生途径。
一、硫化氢(H2S)硫化氢是硫化废气中最常见的成分之一,具有刺鼻的腐蚀性气味。
它常常作为化学工业的副产物,在炼油、纸浆制造和污水处理等过程中释放。
硫化氢同时也是一种具有毒性的气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硫化氢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其毒性主要影响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
二、二硫化碳(CS2)二硫化碳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大气中易挥发。
它主要用于橡胶、化纤、合成树脂等工业过程中,常常作为溶剂和催化剂的原料。
由于二硫化碳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易燃性,其释放到大气中可能导致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此外,长期接触高浓度的二硫化碳也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三、硫醇和硫酚类化合物硫醇是含有硫原子的醇类化合物,常常具有难闻的恶臭味道。
一些具有硫醇基团的化合物,如巴旦木酮和十二硫醇,是食品和饮料中的天然香料成分。
同时,硫醇类化合物也是石油炼制、农药和橡胶制造等工业过程中的副产物。
硫酚类化合物则是在煤炭、木材和石油的加工中产生的。
以上是硫化废气常见的成分,它们的特点和产生途径多种多样。
了解硫化废气的成分有助于我们制定有效的控制和处理措施,减少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在现实应用中,针对硫化废气的处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收和催化氧化等方法。
物理吸附通过使用吸附剂来捕获废气中的硫化物,如活性炭等。
化学吸收则利用吸收剂与硫化氢和硫化物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其他相对稳定和无害的化合物。
催化氧化是利用催化剂促进硫化氢的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硫酸,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在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过程中,对硫化废气的控制和减排是一个重要的环境管理问题。
1 硫化氢的物性、来源及危害性1.1 硫化氢的物性硫化氢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味,相对分子量34.08,对空气的相对密度1.19,熔点-85.5℃,沸点-60.4℃,易溶于水,20℃时,2.9体积硫化氢气体溶于1体积水中,也易溶于醇类、醛类、二硫化碳、石油溶剂和原油中。
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4.3%-45.5%(体积比),自燃温度为260℃。
硫华氢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1.19,比空气重,因此,它容易聚集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坑里、井里和沟道里,很容易溶解于水,又非常容易从溶解状态转变成游离状态。
1.2 硫化氢的来源原油是多种物质的混和成份,分布于地层中的孔隙和裂缝中。
由于地层中含硫化合物较多,加上地层中各种成岩作用,使H2S生成的渠道多种多样。
总的来说,石油中含硫化合物形成机理的各种见解可归纳为以下3点:①石油中的硫是从生物系统继承下来的;②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是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元素硫和石油中的化合物反应的产物;③含硫有机化合物的形成是由于微生物还原硫酸盐的结果。
目前已知的石油中硫化物有:硫化氢(H2S),元素硫S,硫醇(RSH),硫醚(R__S__R/ ),二硫化物(RSSR)及残余硫(残余硫是一类结构暂时还不清楚的含硫化合物)。
在众多硫化物中,H2S所占的比例较大,其它含硫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转化为H2S。
1.3 硫化氢的危害性硫化氢的危害,直接地主要体现在对人的伤害,对金属设备的腐蚀,对非金属元件、设备的老化;间接地对环境造成破坏、对生物产生毒副作用。
在油田开发生产中,硫化氢的危害突出地表现在对人的伤害,对设备的腐蚀破坏和对非金属设备的老化。
1.3.1 硫化氢对人体的伤害硫化氢为剧毒气体,空气中H2S含量达0.035mg/m3,人们即可嗅到臭鸡蛋味,当达到10mg/m3时,由于嗅神经麻痹,臭味反而不易嗅到,这正是最危险的时刻,往往会出现“闪电“式中毒死亡。
H2S可以与人体内某些酶发生作用,可抑制细胞呼吸酶活性,造成组织缺氧,对人体有全身毒性作用。
用二硫化碳除硫的原理二硫化碳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S₂。
它是一种具有特殊物化性质的化合物,在化工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之一就是用作硫化氢和其他硫化物的去除剂。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二硫化碳除硫的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硫化氢的性质。
硫化氢(H₂S)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明显的刺激性气味。
它广泛存在于石油、天然气、煤矿等领域中,并且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会产生。
硫化氢的存在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将其去除。
二硫化碳除硫的原理基于硫化氢和二硫化碳之间的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硫化氢会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二硫化碳和硫。
这个反应过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₂S + CS₂→2C + 2S在该反应中,一个硫化氢分子(H₂S)与一个二硫化碳分子(CS₂)反应生成两个碳分子(C)和两个硫分子(S)。
由于硫具有固体态,因此可以很容易地与反应溶液分离。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二硫化碳除硫的工艺过程。
通常,工业上采用吸收器和再生器两个主要设备进行二硫化碳除硫。
首先是吸收器。
吸收器是将含有硫化氢的气体通入,与二硫化碳溶液进行接触的装置。
在吸收器中,硫化氢溶解在二硫化碳中,并发生反应生成硫。
这个过程是一个可逆反应,当溶液中硫的浓度达到一定值时,硫逐渐沉淀出来,并且二硫化碳溶液中的硫浓度开始上升。
接下来是再生器。
再生器是用于把反应产生的硫从二硫化碳中分离出来的设备。
在再生器中,可以通过向反应溶液中通入空气或者加热的方式,将硫从二硫化碳中分离出来。
当分离后的硫固体达到一定浓度后,可以被取出并进行处理或回收。
通过不断的吸收与再生循环,可以实现对硫化氢的高效去除。
值得注意的是,二硫化碳溶液在吸收过程中不会被消耗,只是其硫浓度逐渐上升。
因此,二硫化碳具有很高的回收率,可以用于多次循环使用。
二硫化碳除硫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二硫化碳的性质稳定,具有较强的亲硫能力,对低浓度的硫化氢具有较高的吸收效果。
其次,二硫化碳是一种相对廉价和易得的试剂,在工业上广泛应用。
高三硫的氧化物知识点硫的氧化物是指由硫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见的有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和三氧化硫(SO3)。
下面将对这些硫的氧化物的特性、性质以及相关应用进行介绍。
1. 硫化氢(H2S)硫化氢是由硫和氢两个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S。
它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在自然界中存在于一些火山喷发、矿井和一些细菌的代谢过程中。
硫化氢可以被用于工业领域,例如制备化肥、漂白剂等。
此外,由于其具有毒性,硫化氢还被应用于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和工业安全领域。
2.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是由硫和氧两个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SO2。
它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在自然界中存在于火山喷发、燃烧和一些工业过程中。
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工业中主要用于制备硫酸和二硫化碳等化学物质。
此外,它也被用作食品添加剂,例如在葡萄酒生产过程中起到抗氧化和杀菌的作用。
3. 三氧化硫(SO3)三氧化硫是由硫和氧两个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SO3。
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可以迅速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三氧化硫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和制药工业中的硫酸生产过程中。
此外,三氧化硫还可以用于制备硫酸盐和硫酸酯等化学品。
总结:硫的氧化物包括硫化氢、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可应用于化肥制备和环境保护。
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主要用于硫酸制备和食品添加剂。
三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液体,广泛应用于硫酸生产和制药工业中。
以上是关于高三硫的氧化物知识点的介绍。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硫的氧化物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在学习化学过程中,深化对硫的氧化物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硫化氢防护基础知识2023-11-10目录•硫化氢基本特性•硫化氢环境与职业暴露•硫化氢防护技术措施•硫化氢事故应急处理•硫化氢防护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硫化氢基本特性物理化学特性分子式:H2S,比重为1.19分子结构:两个氢原子通过硫原子连接而成,每个硫原子可以与两个氢原子形成氢键溶解性: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二硫化碳熔点:-82.9℃;沸点:-61.8℃;饱和蒸气压:2036kPa(25℃)无色、剧毒、易燃气体高浓度硫化氢对眼睛、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甚至引起昏迷和窒息剧毒性易燃性高压性危害特性与风险高浓度硫化氢与空气混合后遇火能引起爆炸或燃烧,爆炸极限为4.0%~46%硫化氢在高压下存在更稳定的状态,因此高压下容易液化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氢可引起慢性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等眼部刺激症状健康危害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急救措施健康危害与急救措施硫化氢环境与职业暴露硫化氢环境来源天然气中含有硫化氢,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易释放到环境中。
天然气开采与加工石油化工工业废水农业活动石油化工过程中,硫化氢可能从原料中释放,特别是在裂解、加氢和脱硫等工艺中。
部分工业废水含有硫化氢,处理不当可能污染周边环境。
农业活动中,如水稻种植、畜牧业等,可能产生硫化氢。
硫化氢可通过呼吸吸入,长时间吸入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呼吸道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可能通过皮肤渗透,引起局部刺激和腐蚀。
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高浓度硫化氢可能导致严重刺激和损伤。
眼睛接触摄入含有硫化氢的食物和水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摄入职业暴露途径与风险暴露阈值与安全防护标准长时间暴露的安全阈限值,通常为10ppm (美国)。
阈限值(TLV)工作环境中的最高允许浓度,通常为15ppm(美国)。
暴露极限(LEL)进入有硫化氢的环境时,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1 硫化氢的物性、来源及危害性1.1 硫化氢的物性硫化氢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味,相对分子量34.08 ,对空气的相对密度1.19,熔点-85.5 C,沸点-60.4 C,易溶于水,20 C 时,2.9 体积硫化氢气体溶于 1 体积水中,也易溶于醇类、醛类、二硫化碳、石油溶剂和原油中。
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 4.345.5% (体积比),自燃温度为260 C。
硫华氢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 1.19 ,比空气重,因此,它容易聚集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坑里、井里和沟道里,很容易溶解于水,又非常容易从溶解状态转变成游离状态。
1.2 硫化氢的来源原油是多种物质的混和成份,分布于地层中的孔隙和裂缝中。
由于地层中含硫化合物较多,加上地层中各种成岩作用,使H2S 生成的渠道多种多样。
总的来说,石油中含硫化合物形成机理的各种见解可归纳为以下 3 点:八、、•①石油中的硫是从生物系统继承下来的;②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是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元素硫和石油中的化合物反应的产物;③含硫有机化合物的形成是由于微生物还原硫酸盐的结果。
目前已知的石油中硫化物有:硫化氢(H2S),元素硫S,硫醇(),硫醚(), 二硫化物()及残余硫(残余硫是一类结构暂时还不清楚的含硫化合物)。
在众多硫化物中,H2S 所占的比例较大,其它含硫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转化为H2S 。
1.3 硫化氢的危害性硫化氢的危害,直接地主要体现在对人的伤害,对金属设备的腐蚀,对非金属元件、设备的老化;间接地对环境造成破坏、对生物产生毒副作用。
在油田开发生产中,硫化氢的危害突出地表现在对人的伤害,对设备的腐蚀破坏和对非金属设备的老化。
1.3.1 硫化氢对人体的伤害硫化氢为剧毒气体,空气中H2S 含量达0.0353 ,人们即可嗅到臭鸡蛋味,当达到103 时,由于嗅神经麻痹,臭味反而不易嗅到,这正是最危险的时刻,往往会出现“闪电“式中毒死亡。
H2S 可以与人体内某些酶发生作用,可抑制细胞呼吸酶活性,造成组织缺氧,对人体有全身毒性作用。
第一章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的基本知识第一节硫化氢的基本知识一、硫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硫化氢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在15℃和1个标准大气压下蒸汽密度(相对密度)为1.189,比空气略重,在通风条件差的环境,它极易聚集在低洼处;沸点:-60.2℃;熔点:-82.9℃;溶于水和油,在20℃和1个标准大气压下时每升水中可溶解2.9升硫化氢气体,在水中形成氢硫酸,溶解度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低浓度时有极其难闻的臭鸡蛋味。
硫化氢导电率低,当在流动和搅动时,会有静电积蓄。
S,分子量:34.08;自燃温度:260℃;硫化氢的化学性质:化学分子式:H2可爆范围:空气中蒸汽体积百分比4.3%~46%;因硫化氢比空气重,能沿地面扩散,远距离的火种有可能引起着火;与氧化剂反应很剧烈,易起火或爆炸。
稳定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
硫化氢及其水溶液,对化学序中的金属都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如果溶液中同时含有二氧化碳或氧,其腐蚀速度更快。
二、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硫化氢是一种剧毒、窒息性气体,是强烈的神经毒物,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有麻痹神经和腐蚀粘膜作用。
硫化氢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经肺部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溶解氧发生化学反应,当硫化氢的浓度极低时,它将被氧化,对人体威胁不大。
而浓度较高时,将夺去血液中的氧,阻断细胞内呼吸导致全身性缺氧。
中枢神经对缺氧最敏感,首先会受到损害,由于中枢神经麻痹,使人丧失意识,而出现全身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有事例表明血液中存在酒精能加剧硫化氢的毒性。
硫化氢接触湿润粘膜后与组织中的碱性物质结合成硫化纳,具有腐蚀性,造成眼和呼吸道的损害。
硫化氢经粘膜吸收快,皮肤吸收甚慢。
但当皮肤出汗时,硫化氢接触汗液并溶解成氢硫酸,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硫化氢带有臭鸡蛋味,在低浓度下,通过硫化氢的气味特性能检测到它的存在。
但不能依靠气味来警示危险浓度,因为处于高浓度[超过150 mg/m3(100 ppm)]的硫化氢环境中,人会由于嗅觉神经受到麻痹而快速失去嗅觉。
2024年二硫化碳危险特性及安全注意事项(一)危险特性1、易燃性:易挥发出足以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和物的蒸汽,其着火所需能量极小,遇火、过热、流速过快以及和氧化剂接触等都有发生燃烧的危险。
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且具有回燃的特点。
注:液体的闪点、沸点和自燃点越低,蒸汽压越大,发生着火燃烧的危险性也越大。
2、爆炸性:当挥发出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浓度(1.3~50%)时,可燃混合物就会转化成爆炸型混和物,一旦点燃就会发生爆炸。
二硫化碳含量在(V%):4~8%时,爆炸威力最大,二硫化碳爆炸时的最大压力为730kpa(7.3atm)。
注:易燃液体的挥发性越强,爆炸下限越低,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3、流动扩散性:二硫化碳如果混入水中被排入下水系统,会在坑洼等地方积聚,从而增加了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4、易产生或聚集静电:二硫化碳是电的不良导体,电阻率大,导电性差。
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因其所具有的流动性,可与不同性质的物体如容器壁和管道壁相互摩擦或接触时易积聚静电,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放电,产生静电放电火花而引起可燃性蒸汽混合物的燃烧爆炸。
5、毒害性:二硫化碳吸入后均能引起急、慢性中毒,损害神经系统等。
(二)安全注意事项1、安全装卸:A、工作人员不准带火种、手机、手表、钥匙等金属物;B、必须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不准穿带铁钉的鞋;C、二硫化碳运输车和水池内二硫化碳储罐进口连接时,要把导除静电的接地线连接好;D、开关阀门时,工具要轻拿轻放,以免撞出火花;E、开阀门时一定要注意,阀门要逐渐开大;F、工作时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切忌马虎大意。
2、存放和保管:一般采取以下存放和保管措施比较完善安全。
A、储存罐安装于地下,上有通风阴凉的房子防日晒;B、为防止夏天高温和防止泄漏事故,储存罐用水液封,因二硫化碳比重比水重,一旦发生泄漏只能沉在水底层,降低危险性;C、储存库四周都有防火安全标志,提示人们注意防火重点区;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