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顺槽作业规程
- 格式:pdf
- 大小:259.73 KB
- 文档页数:13
编号:WTGHMZJD---03 保存单位:博源煤化工有限公司湾图沟煤矿13205回风顺槽综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工程名称:13205回风顺槽掘进施工单位:综掘三队编制人:刘建国施工单位负责人:王显飞编制日期:2014年05月20日执行日期:2014年05月24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5)第一节概述 (5)第二节编写依据 (5)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5)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5)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6)第三节地质构造 (7)第四节水文地质 (7)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8)第一节巷道布置 (8)第二节矿压观测 (8)第三节支护设计 (8)第四节支护工艺及质量要求 (9)第四章施工方法 (11)第一节施工方法 (11)第二节凿岩方式 (11)第三节装载与运输 (11)第四节管线及风筒敷设 (12)第五节设备及工具配置第五章掘进工作面生产系统 (14)第一节通风系统 (14)第二节压风系统 (16)第三节瓦斯防治 (18)第四节综合防尘 (16)第五节防灭火系统 (16)第六节安全监控系统 (17)第七节供电系统 (18)第八节供、排水系统 (19)第九节运输系统 (19)第十节照明及通讯系统 (20)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0)第一节劳动组织 (20)第二节作业循环 (20)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第七章掘进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25)第一节一般规定 (23)第二节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24)第三节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25)第四节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26)第五节“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27)第六节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30)第七节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31)第八节机电安全技术措施 (31)第九节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32)第十节设备操作安全技术措施 (32)第十一节帮网、顶网挂设安全技术措施 (35)第十二节防止片帮煤伤人及处理片帮煤安全技术措施 (36)第十三节停送电安全技术措施 (36)第十四节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36)第八章工作面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7)第一节水灾事故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7)第二节火灾事故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8)第三节瓦斯、煤尘事故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9)第四节顶板事故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9)第五节其它要求的防范措施及避灾路线 (41)第九章掘进工作面动态达标标准及煤质管理 (42)第一节质量标准化及文明卫生管理标准 (42)第二节煤质指标及煤质保证措施 (43)第十章案例分析 (44)第十一章作业规程学习贯彻落实及职工考试记录 (44)第一节作业规程学习贯彻及职工考试的要求 (44)第二节作业规程学习贯彻记录及职工考试记录 (45)附图:附图1:巷道平面布置图附图2:巷道支护断面图附图3:通风系统图附图4:供电系统示意图附图5:供排水、防尘系统示意图附图6:运输系统示意图附图7:通讯、照明监控系统示意图附图8:避灾路线示意图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概述表1 巷道情况概述第二节编写依据一、湾图沟煤矿生产技术部提供的地质说明书及东翼皮带大巷设计资料;二、邻近采区或相邻矿井类比矿压观测资料。
纳雍县王家寨煤矿1061掘进工作面回风顺槽作业规程编制:罗义日期:二零一四年三月十六日目录第一章概况 (2)第一节概述 (2)第二节依据 (2)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2)第一节地理位置 (2)第二节工作面地质构造 (3)第三节水文地质 (3)第四节煤层赋存特征 (3)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5)第一节巷道布置 (5)第二节矿压观测 (5)第三节支护设计 (6)第四节支护工艺 (8)第四章施工工艺 (8)第一节施工方法 (8)第二节凿岩方式 (9)第三节爆破作业 (9)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12)第五章生产系统 (13)第一节通风 (13)第二节压风 (16)第三节瓦斯防治 (17)第四节综合防尘 (19)第五节安全监控 (19)第六节防灭火 (21)第七节供电 (21)第八节供排水 (22)第九节照明和通信 (22)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第一节劳动组织 (22)第二节作业循环 (23)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3)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4)第一节一通三防 (24)第二节顶板管理 (30)第三节爆破 (30)第四节防治水 (33)第五节机电 (33)第六节运输 (36)第七节其他 (37)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40)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1061掘进工作面回风顺槽二、掘进目的及用途1061回风顺槽为首采面回风三、巷道设计长度、工程量、坡度及服务年限1、设计长度:1061回风顺槽长度为400米。
2、工程量及坡度:2592m3,沿着M6煤层顶板走。
3、服务年限:直到1061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自2014年3月份底开工,预计2014年9月份竣工。
第二节依据一、设计依据(1)、《纳雍县王家寨煤矿初步设计》和《纳雍县王家寨煤矿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2)、《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安全法律法规(3)、《煤矿技术操作规程》(4)、《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5)、煤矿行业及集团公司有关规定(6)、《纳雍县王家寨煤矿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说明书(7)、《纳雍县王家寨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说明书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理位置1061工作面回风顺槽位于标高+1800.445m┻,距地面垂直距离为25~55m。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第一节巷道名称及掘进工作面位置 (3)第二节巷道用途工程量及开竣工时间 (3)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4)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4)第二节煤层赋存特征及地质构造 (4)第三节水文地质 (5)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 (7)第一节巷道布置 (7)第二节巷道支护 (7)第四章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11)第一节生产工艺 (11)第二节工作面设备配备及技术特征 (13)第三节循环作业方式 (15)第五章工作面生产系统 (17)第一节主、辅运输系统 (17)第二节通风系统 (17)第三节供电系统 (21)第四节供水、防尘系统 (35)第五节排水系统 (36)第六节通讯照明系统 (36)第七节安全监测系统 (37)第八节防灭火系统 (38)第六章工作面工程质量及煤质管理 (39)第一节工作面工程质量 (39)第二节机电设备管理及文明卫生管理标准 (40)第三节煤质指标及煤质保证措施 (42)第七章劳动组织及工作面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4)第一节劳动组织 (44)第二节劳动组织表(见下表) (45)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47)第八章工作面灾害防治 (48)第一节水灾事故的预防 (48)第二节火灾事故的预防 (48)第三节瓦斯事故的预防 (50)第四节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 (52)第五节顶板事故的预防 (53)第六节自燃发火的预防 (54)第七节避灾路线 (54)第八节应急物资的设置 (55)第九章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56)第一节安全技术措施一般规定 (56)第二节“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57)第三节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60)第四节顶板管理及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63)第五节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65)第六节工作面过沟(有流水)开采控制流水渗漏措施 (66)第七节机电运输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67)第八节作业人员健康、职业病防治和环境保护措施 (74)第十章作业规程学习贯彻及职工考试记录 (75)第一节员工规程学习 (75)第二界作业规程考试 (75)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巷道名称及掘进工作面位置1.1.1、巷道名称上湾煤矿12106工作面胶运、辅运顺槽。
24209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单位:掘进五队日期:2016年3月审批栏目录第一章概况 (5)第一节概述 (5)第二节编写依据 (5)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7)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7)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7)第三节地质构造 (9)第三章巷道布置支护说明 (10)第一节巷道布置 (10)第二节矿压观测 (10)第三节支护设计 (11)第四节支护工艺 (12)第四章施工工艺 (18)第一节施工方法及施工流程 (18)第二节掘进方式 (19)第三节管线敷设 (20)第四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21)第五章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23)第一节监测监控系统 (23)第二节人员定位系统 (24)第三节通信联络系统 (25)第四节紧急避险系统 (25)第五节压风自救系统 (26)第六节供水施救系统 (27)第六章生产系统 (29)第一节通风系统 (29)第二节运输系统 (34)第三节防尘系统 (35)第四节防灭火系统 (36)第五节供电系统 (36)第六节供、排水系统 (36)第七节照明系统 (37)第七章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8)第一节作业循环 (38)第二节劳动组织 (39)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0)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42)第一节施工准备 (42)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42)第三节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45)第四节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45)第五节煤质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46)第六节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47)第七节运输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48)第八节安全监测监控技术措施 (49)第九节登高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50)第十节安全管理制度 (51)第十一节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52)第九章工作面灾害防治 (63)第一节工作面水灾防治 (63)第二节工作面火灾防治 (63)第三节工作面瓦斯、煤尘防治 (64)第四节工作面顶板灾害防治 (64)第五节避灾路线 (65)第十章作业规程学习贯彻落实及考试记录 (69)作业规程学习及考试记录 (69)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位置及与相邻巷道的关系本《作业规程》指导施工的巷道为24209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
2354-2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切眼掘进作业规程第一章巷道布置及用途一、工作面范围、概况2354已回采至一切眼位置,+37溜子道下部还未采,需另行布置2354-2,一切眼及其往南部分暂不进行回采,2354-1采至一切眼附近位置时进行收尾放顶。
2354-2工作面煤层走向为北偏东20度,沿倾向斜长约为50米,为了便于运输,必须保证2354-2运输顺槽布置在高于2354+30运输顺槽2米左右,即+33水平,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因顶板变化,工作面倾向长会发生一些变化;回风顺槽从2354一切眼+33水平开门沿煤层走向布置,长约95米;运输顺槽长约100米。
二、工作面布置:1、先从一切眼+33水平开门做回风顺槽,掘28米,再往正西方向开门做二切眼(平巷)与+30运输顺槽贯穿。
2、继续往正西方向掘二切眼,遇顶板无法继续往西掘进后,沿煤层走向跟顶板掘运输顺槽。
3、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间歇作业。
4、掘至变溥带后,掘边切眼贯穿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
(见图4 2354-2巷道布置平面示意图)第二章地质概况1、煤层情况:2354-2工作面所采煤层为V煤,煤层厚度为0.3~5米,平均厚度2.5米,煤层倾角10°~30°,平均为25°。
受地质构造影响,该区域煤层走向变化较大,大致为南偏东30°方向,在掘进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巷道掘进方向。
V煤为银灰色,沿走向较稳定,沿倾向有小背斜变化,煤层厚度变化大,局部夹矸,煤层容重为1.38t/m3。
2、顶底板岩性:煤层老顶为中细砂岩,厚度15~20米,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度9~16米,伪顶为泥岩,局部存在。
直接底砂质泥岩,厚度为2.0~4.0米,老底为中细砂岩,厚度为4~50米,老顶老底为中细砂岩,致密坚硬,直接顶底为细砂岩,不显层理。
3、水文地质采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是V煤顶板砂岩孔隙裂隙水,对掘进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工作面中无地质钻孔通过。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一节编制作业规程的依据 (1)第二节工程概述 (1)第二章40101工作面回风顺槽位置及地质概况 (1)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邻区情况 (1)第三节地面情况及生产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煤层赋存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煤层顶底板及变化情况 (2)第六节地质构造 (2)第七节水文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影响生产的其它地质因素 (3)第九节存在的其它问题和建议 (3)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3)第一节巷道布置 (3)第二节支护说明 (4)第四章施工工艺 (6)第一节施工方法 (6)第二节凿岩方式 (9)第三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9)第四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0)第五章生产系统 (10)第一节通风 (10)第二节排水 (10)第三节综合防尘 (14)第四节防火管理 (15)第五节安全监测、监控 (16)第六节供电 (17)第七节运输 (17)第八节照明、通讯和信号 (18)第六章劳动组织及效率指标 (19)第一节劳动组织 (19)第二节劳动组织注意事项 (19)第三节正规循环作业 (20)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2)第一节一通三防 (22)第二节顶板 (26)第三节防治水 (27)第四节机电 (27)第五节运输 (33)第六节其它 (36)第八章灾害应急预防措施及避灾路线 (39)第九章附件 (41)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编制作业规程的依据一、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二OO九年十二月编制的《山西朔州平鲁区茂华万通源煤业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等。
编制根据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根据《操作规程》3、根据《锚网支护质量原则》4、根据《安全质量原则化考核评级办法》实行细则第四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煤层赋存特性及地质构造……………………………………………………………………………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水文地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阐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巷道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支护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工程施工办法及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巷道掘进………………………………………………………………………………………………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施工办法及施工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误!未定义书签。
3、支护工艺过程及技术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4、其她工作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5、支护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组织………………………………………………………………………………………………错误!未定义书签。
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掘进作业规程矿名:大水头煤矿工程名称:东213回风斜巷与回风顺槽施工单位:综掘一队编制日期:二0一0年四月编审人员签名编制说明1、编审过程为了合理、安全快速掘进东二采区213回风斜巷与回风顺槽,矿组织有关人员编制并会审通过该作业规程。
2、编制所依据的文件资料(1)《东二采区213工作面设计》、《东二采区213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东一采区213回风斜巷与回风顺槽施工通知单》。
(2)有关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规范。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地质说明书 (2)第一节施工巷道围岩特性 (2)第二节地质构造 (4)第三节水文地质条件 (5)第四节瓦斯、粉尘及其他情况 (5)第三章巷道断面及支护参数 (5)第一节巷道断面 (5)第二节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 (6)第三节巷道设施布置 (9)第四节围岩变形及支护质量监测 (11)第四章施工工艺 (11)第一节设备配备 (11)第二节施工方式 (12)第三节施工工艺 (12)第五章生产及辅助系统 (17)第一节运输系统 (17)第二节供电系统 (18)第三节通风、降尘系统 (19)第四节压风、供水、排水系统 (21)第五节抽放系统 (22)第六节通讯系统 (23)第七节安全集中监测监控系统 (24)第六章劳动组织及技术经济指标 (24)第一节工作制度及劳动组织 (24)第二节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25)第三节经济技术指标 (26)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7)第一节巷道开口安全技术措施 (27)第二节放炮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28)第三节机电运输设备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30)第四节防火、水、瓦斯、煤尘安全技术措施 (36)第五节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37)第六节提升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38)第七节喷浆安全技术措施 (39)第八节煤质管理 (40)第八章避灾路线及作业规程贯彻登记 (41)第一节避灾路线图 (41)附件 1 作业规程贯彻登记表 (42)附件 2 作业规程复审记录 (43)第一章工程概况1、巷道名称:东二采区213回风斜巷与回风顺槽2、工作面位置及四邻采掘关系⑴地面位置:东二采区213工作面地面位于刀楞山以北,地表为基岩裸露的荒山、沟壑区、农民耕种的旱田沙地及总机厂沙河河床。
平遥兴盛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温家沟矿井回风顺槽向上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2010年1月8日目录第一章、概况 (2)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情况 (2)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3)第四章、施工工艺 (5)第五章、生产系统 (6)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10)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20)第九章、技术经济指标 (23)- 1 -第一章概况一、巷道布置及位置回风顺槽向上掘进顺槽布置于轨道下山北翼9#煤层中,设计全长150米。
从回风顺槽口往里550米处开口,以243°真方位角坡度为仰角8-13°掘进,该顺槽主要用作运料、回风、行人等。
二、编制依据根据温家沟矿委会和总工办的决定对巷道进行布置,地质情况来源于215地质队精查地质报告及已掘巷道的情况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一.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情况1.巷道地面位置为军寨村南,地面标高为1050-1300米,区域内大部分为黄土覆盖,无保护建筑物。
2.井下巷道北为未采区,东为未采区,南为采空区,西为运输顺槽及保安煤柱。
二 . 煤层赋存状况及围岩情况石灰岩之下,平均厚度1.8米,煤层坚固性系数为2,煤层中 9#煤层位于太原组L1下部含有一层夹矸,平均0.17米,成份为泥岩,炭质页岩,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其产状为:走向150度—160度,倾向60度—70度,倾角8度—13度,9#煤层顶板为深灰色石灰岩,致密、坚硬性脆、不易垮落;厚度约2—3米,局部地方有变薄现象,巷道底板为泥质页岩,厚度约2—4米,遇水膨胀,易发生底鼓现象.根据己掘巷道及精查地质报告表明,含水层为砂岩及石灰岩裂隙水,涌水量为0.044L/S·m,掘进时巷道内可能有涌水,且在巷道底洼处有积水,故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根据地质精查报告及矿井通风部门测定:我矿瓦斯相对涌出量为 2.05m3/T,CO2涌出量为1.14m3/min,属相对涌出量为1.92m3/T。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编写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煤层赋存特征及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水文地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巷道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巷道支护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矿压观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掘进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支护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