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顺槽作业规程
- 格式:pdf
- 大小:259.73 KB
- 文档页数:13
编号:WTGHMZJD---03 保存单位:博源煤化工有限公司湾图沟煤矿13205回风顺槽综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工程名称:13205回风顺槽掘进施工单位:综掘三队编制人:刘建国施工单位负责人:王显飞编制日期:2014年05月20日执行日期:2014年05月24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5)第一节概述 (5)第二节编写依据 (5)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5)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5)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6)第三节地质构造 (7)第四节水文地质 (7)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8)第一节巷道布置 (8)第二节矿压观测 (8)第三节支护设计 (8)第四节支护工艺及质量要求 (9)第四章施工方法 (11)第一节施工方法 (11)第二节凿岩方式 (11)第三节装载与运输 (11)第四节管线及风筒敷设 (12)第五节设备及工具配置第五章掘进工作面生产系统 (14)第一节通风系统 (14)第二节压风系统 (16)第三节瓦斯防治 (18)第四节综合防尘 (16)第五节防灭火系统 (16)第六节安全监控系统 (17)第七节供电系统 (18)第八节供、排水系统 (19)第九节运输系统 (19)第十节照明及通讯系统 (20)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0)第一节劳动组织 (20)第二节作业循环 (20)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第七章掘进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25)第一节一般规定 (23)第二节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24)第三节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25)第四节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26)第五节“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27)第六节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30)第七节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31)第八节机电安全技术措施 (31)第九节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32)第十节设备操作安全技术措施 (32)第十一节帮网、顶网挂设安全技术措施 (35)第十二节防止片帮煤伤人及处理片帮煤安全技术措施 (36)第十三节停送电安全技术措施 (36)第十四节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36)第八章工作面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7)第一节水灾事故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7)第二节火灾事故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8)第三节瓦斯、煤尘事故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9)第四节顶板事故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9)第五节其它要求的防范措施及避灾路线 (41)第九章掘进工作面动态达标标准及煤质管理 (42)第一节质量标准化及文明卫生管理标准 (42)第二节煤质指标及煤质保证措施 (43)第十章案例分析 (44)第十一章作业规程学习贯彻落实及职工考试记录 (44)第一节作业规程学习贯彻及职工考试的要求 (44)第二节作业规程学习贯彻记录及职工考试记录 (45)附图:附图1:巷道平面布置图附图2:巷道支护断面图附图3:通风系统图附图4:供电系统示意图附图5:供排水、防尘系统示意图附图6:运输系统示意图附图7:通讯、照明监控系统示意图附图8:避灾路线示意图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概述表1 巷道情况概述第二节编写依据一、湾图沟煤矿生产技术部提供的地质说明书及东翼皮带大巷设计资料;二、邻近采区或相邻矿井类比矿压观测资料。
纳雍县王家寨煤矿1061掘进工作面回风顺槽作业规程编制:罗义日期:二零一四年三月十六日目录第一章概况 (2)第一节概述 (2)第二节依据 (2)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2)第一节地理位置 (2)第二节工作面地质构造 (3)第三节水文地质 (3)第四节煤层赋存特征 (3)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5)第一节巷道布置 (5)第二节矿压观测 (5)第三节支护设计 (6)第四节支护工艺 (8)第四章施工工艺 (8)第一节施工方法 (8)第二节凿岩方式 (9)第三节爆破作业 (9)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12)第五章生产系统 (13)第一节通风 (13)第二节压风 (16)第三节瓦斯防治 (17)第四节综合防尘 (19)第五节安全监控 (19)第六节防灭火 (21)第七节供电 (21)第八节供排水 (22)第九节照明和通信 (22)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第一节劳动组织 (22)第二节作业循环 (23)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3)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4)第一节一通三防 (24)第二节顶板管理 (30)第三节爆破 (30)第四节防治水 (33)第五节机电 (33)第六节运输 (36)第七节其他 (37)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40)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1061掘进工作面回风顺槽二、掘进目的及用途1061回风顺槽为首采面回风三、巷道设计长度、工程量、坡度及服务年限1、设计长度:1061回风顺槽长度为400米。
2、工程量及坡度:2592m3,沿着M6煤层顶板走。
3、服务年限:直到1061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自2014年3月份底开工,预计2014年9月份竣工。
第二节依据一、设计依据(1)、《纳雍县王家寨煤矿初步设计》和《纳雍县王家寨煤矿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2)、《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安全法律法规(3)、《煤矿技术操作规程》(4)、《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5)、煤矿行业及集团公司有关规定(6)、《纳雍县王家寨煤矿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说明书(7)、《纳雍县王家寨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说明书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理位置1061工作面回风顺槽位于标高+1800.445m┻,距地面垂直距离为25~55m。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第一节巷道名称及掘进工作面位置 (3)第二节巷道用途工程量及开竣工时间 (3)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4)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4)第二节煤层赋存特征及地质构造 (4)第三节水文地质 (5)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 (7)第一节巷道布置 (7)第二节巷道支护 (7)第四章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11)第一节生产工艺 (11)第二节工作面设备配备及技术特征 (13)第三节循环作业方式 (15)第五章工作面生产系统 (17)第一节主、辅运输系统 (17)第二节通风系统 (17)第三节供电系统 (21)第四节供水、防尘系统 (35)第五节排水系统 (36)第六节通讯照明系统 (36)第七节安全监测系统 (37)第八节防灭火系统 (38)第六章工作面工程质量及煤质管理 (39)第一节工作面工程质量 (39)第二节机电设备管理及文明卫生管理标准 (40)第三节煤质指标及煤质保证措施 (42)第七章劳动组织及工作面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4)第一节劳动组织 (44)第二节劳动组织表(见下表) (45)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47)第八章工作面灾害防治 (48)第一节水灾事故的预防 (48)第二节火灾事故的预防 (48)第三节瓦斯事故的预防 (50)第四节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 (52)第五节顶板事故的预防 (53)第六节自燃发火的预防 (54)第七节避灾路线 (54)第八节应急物资的设置 (55)第九章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56)第一节安全技术措施一般规定 (56)第二节“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57)第三节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60)第四节顶板管理及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63)第五节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65)第六节工作面过沟(有流水)开采控制流水渗漏措施 (66)第七节机电运输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67)第八节作业人员健康、职业病防治和环境保护措施 (74)第十章作业规程学习贯彻及职工考试记录 (75)第一节员工规程学习 (75)第二界作业规程考试 (75)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巷道名称及掘进工作面位置1.1.1、巷道名称上湾煤矿12106工作面胶运、辅运顺槽。
24209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单位:掘进五队日期:2016年3月审批栏目录第一章概况 (5)第一节概述 (5)第二节编写依据 (5)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7)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7)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7)第三节地质构造 (9)第三章巷道布置支护说明 (10)第一节巷道布置 (10)第二节矿压观测 (10)第三节支护设计 (11)第四节支护工艺 (12)第四章施工工艺 (18)第一节施工方法及施工流程 (18)第二节掘进方式 (19)第三节管线敷设 (20)第四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21)第五章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23)第一节监测监控系统 (23)第二节人员定位系统 (24)第三节通信联络系统 (25)第四节紧急避险系统 (25)第五节压风自救系统 (26)第六节供水施救系统 (27)第六章生产系统 (29)第一节通风系统 (29)第二节运输系统 (34)第三节防尘系统 (35)第四节防灭火系统 (36)第五节供电系统 (36)第六节供、排水系统 (36)第七节照明系统 (37)第七章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8)第一节作业循环 (38)第二节劳动组织 (39)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0)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42)第一节施工准备 (42)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42)第三节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45)第四节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45)第五节煤质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46)第六节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47)第七节运输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48)第八节安全监测监控技术措施 (49)第九节登高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50)第十节安全管理制度 (51)第十一节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52)第九章工作面灾害防治 (63)第一节工作面水灾防治 (63)第二节工作面火灾防治 (63)第三节工作面瓦斯、煤尘防治 (64)第四节工作面顶板灾害防治 (64)第五节避灾路线 (65)第十章作业规程学习贯彻落实及考试记录 (69)作业规程学习及考试记录 (69)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位置及与相邻巷道的关系本《作业规程》指导施工的巷道为24209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
2354-2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切眼掘进作业规程第一章巷道布置及用途一、工作面范围、概况2354已回采至一切眼位置,+37溜子道下部还未采,需另行布置2354-2,一切眼及其往南部分暂不进行回采,2354-1采至一切眼附近位置时进行收尾放顶。
2354-2工作面煤层走向为北偏东20度,沿倾向斜长约为50米,为了便于运输,必须保证2354-2运输顺槽布置在高于2354+30运输顺槽2米左右,即+33水平,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因顶板变化,工作面倾向长会发生一些变化;回风顺槽从2354一切眼+33水平开门沿煤层走向布置,长约95米;运输顺槽长约100米。
二、工作面布置:1、先从一切眼+33水平开门做回风顺槽,掘28米,再往正西方向开门做二切眼(平巷)与+30运输顺槽贯穿。
2、继续往正西方向掘二切眼,遇顶板无法继续往西掘进后,沿煤层走向跟顶板掘运输顺槽。
3、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间歇作业。
4、掘至变溥带后,掘边切眼贯穿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
(见图4 2354-2巷道布置平面示意图)第二章地质概况1、煤层情况:2354-2工作面所采煤层为V煤,煤层厚度为0.3~5米,平均厚度2.5米,煤层倾角10°~30°,平均为25°。
受地质构造影响,该区域煤层走向变化较大,大致为南偏东30°方向,在掘进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巷道掘进方向。
V煤为银灰色,沿走向较稳定,沿倾向有小背斜变化,煤层厚度变化大,局部夹矸,煤层容重为1.38t/m3。
2、顶底板岩性:煤层老顶为中细砂岩,厚度15~20米,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度9~16米,伪顶为泥岩,局部存在。
直接底砂质泥岩,厚度为2.0~4.0米,老底为中细砂岩,厚度为4~50米,老顶老底为中细砂岩,致密坚硬,直接顶底为细砂岩,不显层理。
3、水文地质采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是V煤顶板砂岩孔隙裂隙水,对掘进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工作面中无地质钻孔通过。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一节编制作业规程的依据 (1)第二节工程概述 (1)第二章40101工作面回风顺槽位置及地质概况 (1)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邻区情况 (1)第三节地面情况及生产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煤层赋存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煤层顶底板及变化情况 (2)第六节地质构造 (2)第七节水文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影响生产的其它地质因素 (3)第九节存在的其它问题和建议 (3)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3)第一节巷道布置 (3)第二节支护说明 (4)第四章施工工艺 (6)第一节施工方法 (6)第二节凿岩方式 (9)第三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9)第四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0)第五章生产系统 (10)第一节通风 (10)第二节排水 (10)第三节综合防尘 (14)第四节防火管理 (15)第五节安全监测、监控 (16)第六节供电 (17)第七节运输 (17)第八节照明、通讯和信号 (18)第六章劳动组织及效率指标 (19)第一节劳动组织 (19)第二节劳动组织注意事项 (19)第三节正规循环作业 (20)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2)第一节一通三防 (22)第二节顶板 (26)第三节防治水 (27)第四节机电 (27)第五节运输 (33)第六节其它 (36)第八章灾害应急预防措施及避灾路线 (39)第九章附件 (41)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编制作业规程的依据一、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二OO九年十二月编制的《山西朔州平鲁区茂华万通源煤业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等。
编制根据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根据《操作规程》3、根据《锚网支护质量原则》4、根据《安全质量原则化考核评级办法》实行细则第四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煤层赋存特性及地质构造……………………………………………………………………………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水文地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阐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巷道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支护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工程施工办法及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巷道掘进………………………………………………………………………………………………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施工办法及施工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误!未定义书签。
3、支护工艺过程及技术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4、其她工作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5、支护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组织………………………………………………………………………………………………错误!未定义书签。
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掘进作业规程矿名:大水头煤矿工程名称:东213回风斜巷与回风顺槽施工单位:综掘一队编制日期:二0一0年四月编审人员签名编制说明1、编审过程为了合理、安全快速掘进东二采区213回风斜巷与回风顺槽,矿组织有关人员编制并会审通过该作业规程。
2、编制所依据的文件资料(1)《东二采区213工作面设计》、《东二采区213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东一采区213回风斜巷与回风顺槽施工通知单》。
(2)有关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规范。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地质说明书 (2)第一节施工巷道围岩特性 (2)第二节地质构造 (4)第三节水文地质条件 (5)第四节瓦斯、粉尘及其他情况 (5)第三章巷道断面及支护参数 (5)第一节巷道断面 (5)第二节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 (6)第三节巷道设施布置 (9)第四节围岩变形及支护质量监测 (11)第四章施工工艺 (11)第一节设备配备 (11)第二节施工方式 (12)第三节施工工艺 (12)第五章生产及辅助系统 (17)第一节运输系统 (17)第二节供电系统 (18)第三节通风、降尘系统 (19)第四节压风、供水、排水系统 (21)第五节抽放系统 (22)第六节通讯系统 (23)第七节安全集中监测监控系统 (24)第六章劳动组织及技术经济指标 (24)第一节工作制度及劳动组织 (24)第二节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25)第三节经济技术指标 (26)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7)第一节巷道开口安全技术措施 (27)第二节放炮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28)第三节机电运输设备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30)第四节防火、水、瓦斯、煤尘安全技术措施 (36)第五节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37)第六节提升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38)第七节喷浆安全技术措施 (39)第八节煤质管理 (40)第八章避灾路线及作业规程贯彻登记 (41)第一节避灾路线图 (41)附件 1 作业规程贯彻登记表 (42)附件 2 作业规程复审记录 (43)第一章工程概况1、巷道名称:东二采区213回风斜巷与回风顺槽2、工作面位置及四邻采掘关系⑴地面位置:东二采区213工作面地面位于刀楞山以北,地表为基岩裸露的荒山、沟壑区、农民耕种的旱田沙地及总机厂沙河河床。
平遥兴盛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温家沟矿井回风顺槽向上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2010年1月8日目录第一章、概况 (2)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情况 (2)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3)第四章、施工工艺 (5)第五章、生产系统 (6)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10)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20)第九章、技术经济指标 (23)- 1 -第一章概况一、巷道布置及位置回风顺槽向上掘进顺槽布置于轨道下山北翼9#煤层中,设计全长150米。
从回风顺槽口往里550米处开口,以243°真方位角坡度为仰角8-13°掘进,该顺槽主要用作运料、回风、行人等。
二、编制依据根据温家沟矿委会和总工办的决定对巷道进行布置,地质情况来源于215地质队精查地质报告及已掘巷道的情况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一.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情况1.巷道地面位置为军寨村南,地面标高为1050-1300米,区域内大部分为黄土覆盖,无保护建筑物。
2.井下巷道北为未采区,东为未采区,南为采空区,西为运输顺槽及保安煤柱。
二 . 煤层赋存状况及围岩情况石灰岩之下,平均厚度1.8米,煤层坚固性系数为2,煤层中 9#煤层位于太原组L1下部含有一层夹矸,平均0.17米,成份为泥岩,炭质页岩,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其产状为:走向150度—160度,倾向60度—70度,倾角8度—13度,9#煤层顶板为深灰色石灰岩,致密、坚硬性脆、不易垮落;厚度约2—3米,局部地方有变薄现象,巷道底板为泥质页岩,厚度约2—4米,遇水膨胀,易发生底鼓现象.根据己掘巷道及精查地质报告表明,含水层为砂岩及石灰岩裂隙水,涌水量为0.044L/S·m,掘进时巷道内可能有涌水,且在巷道底洼处有积水,故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根据地质精查报告及矿井通风部门测定:我矿瓦斯相对涌出量为 2.05m3/T,CO2涌出量为1.14m3/min,属相对涌出量为1.92m3/T。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编写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煤层赋存特征及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水文地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巷道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巷道支护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矿压观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掘进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支护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巷道用途、设计长度、工程量、坡度、服务年限、预计开工时间、预计竣工时间见表1-1。
表1-1 巷道基本情况表附:K8111工作面巷道平面布置示意图(一)第二节编写依据一、经过审批的设计及批准时间本面所掘巷道依据《阳煤集团三矿扩一区采区巷道布置设计图(修改)》。
批准时间为2001年12月。
二、地质说明书本面所掘巷道地质资料的依据是《扩一区15#煤K8111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批准时间为2006年1月。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见表2-1 。
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表2-1第二节煤层赋存特征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f),顶、底板岩性及特征分析;预测巷道瓦斯涌出量、煤尘爆炸指数、地温等情况见表2-2、顶底板情况见表2-3。
煤层特征情况表表2-2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2-3附:煤层综合柱状图(二)、巷道预测剖面图(三)第三节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情况:综观本面,煤层北高南低,整体为一走向NE、倾向SE 的单斜构造形态。
煤层倾角2°—11°,平均为4°左右。
根据扩一区已有地质资料分析,预计本巷在掘进过程中会遇小型断裂构造或挠曲。
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预计会揭露挠曲或小型断裂构造,对掘进有一定影响。
第四节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情况:本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预计南部老顶四节石灰岩局部富水,在掘进期间可能会出现滴水或淋头水现象,但对正常生产影响不大。
最大涌水量1.0m3/h 正常涌水量0.02 m3/h。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K8111回风顺槽及切巷均开掘于15#煤层中,切巷由进风顺槽开口沿底板掘进,回风分两段,即:一段由切巷开始由南向北沿底板掘进(下称回风返头);另一段待K8109回采结束后由腰巷开口沿顶板掘进15米后按-12°找见下层后由北向南沿底板掘进与回风返头贯通。
第二节矿压观测一、观测对象:K8111回风顺槽及切巷。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巷道名称施工巷道为210303工作面回风顺槽。
二、巷道用途210303回风顺槽服务于210303工作面,作为工作面回采时的回风巷。
三、工程概况210303回风顺槽由210303措施巷向西30m开口,开口坐标为:X=3860247.649,Y=36484804.837,Z=+712.277, 0°方位角,预留1m 底煤施工,设计长度为2116.7m。
巷道支护方式为:岩巷段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形,其断面规格:宽×高(掘)=5300mm×(2650+1600)mm,S(掘)=19.51m2,;宽×高(净)5000㎜×4100㎜,S(净)=17.81 m2;喷浆厚度150mm。
煤巷段为矩形断面,宽×高(掘)=5100mm×3750mm,S(掘)=19.13m2,;宽×高(净)=5000mm×3700mm,S(净)=18.5 m2;喷浆厚度150mm。
喷射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20。
水沟采用矩形水沟300×300mm。
巷道掘进过程中如地质构造变化、巷道过断层、顶板破碎等时,另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附图:崔木煤矿210303工作面回风顺槽平、断面图四、编制原因及预计开工时间为布置210303工作面,特编制本规程。
本掘进工作面预计2012年12月8开工,竣工根据实际情况待定。
五、编写依据参考《210303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煤矿安全规程》、《掘进各工种操作规程》、《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第二章地质概况一、综合柱状图二、地质构造1、本区位于太峪背斜以南、遥远背斜以北含煤凹陷区。
3煤底板构造总体为一东南高西北低的单斜构造,呈EW向展布,东部3煤层底板最大高程937.39m(14号孔),西部3煤层底板最低高程626.10m(X3-3孔),平均每公里下降47m。
鑫运煤矿有限公司一采区1401工作面回风顺槽作业规程编号:08004号工作面名称:一采区1401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编制人:李明辉施工负责人:张志庆总工程师:董文勤批准日期:2008年7月20日执行日期:2008年8月1日会审意见会审意见1、开工前所有参加施工人员都要认真贯彻学习执行《三大规程》及本作业规程,并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各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辅运顺槽、胶带顺槽、切眼、车场等各单项工程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要用补充措施加以补充完善。
3、各施工巷道两帮均采用木质锚杆、锚固支护。
4、当巷道宽度大于3.5~5.0米时要使用三根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交替前移,确保临时支护强度。
5、补齐通风系统图、避灾路线图、监测监控、压风、供水、供电、防尘系统图,补齐各巷道平剖面图。
6、局部扇风机应改用2×11KW对旋风机,确保供风风量,使用国标阻燃、抗静电、有MA标志的合格风筒,并使用好反压边。
7、当顶板破碎、锚网支护有困难不能保证支护安全时,应及时改变为矿用11号工字钢支护,棚距不大于0.8米,腰邦背顶要实,并用木楔楔紧。
8、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不探不掘”的探放水规定,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每次探钻深度不小于60米,掘进不大于30米。
9、当掘进或探钻遇老巷时要及时分析老巷内有毒有害气体及积水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掘进。
10、要抓好“一通三防”及“综合防尘”工作执行好防尘制度,每周清洗冲刷巷邦一次,确保没有积尘。
11、电气设备“三大保护”必须灵敏可靠,电缆悬挂要整齐,小电必须上板悬挂,放炮前要保护好电气设备,撤到安全地点。
12、各硐室不准使用可燃性材料支护,杜绝木支护。
悬挂各类牌板及岗位责任制并严格执行。
13、抓好提升运输管理工作,使用好“一坡三挡”及防跑车装置,定期检查钢丝绳,发现摩损严重等情况要及时更换,并做好记录。
14、巷道贯通时要提前编制巷道贯通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贯彻执行。
审批意见同意按本作业规程施工,另补充以下意见一并执行:1、4201回风顺槽距原一半岭煤矿老空区距离不详,掘进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原则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综合探测验证制度开展老空区、老空水探测工作。
地测部严格按照《山西省煤矿老空水害防治工作规定》、《煤矿防治水细则》等提前做好探放水(探老空)设计,探水队严格按照探放水措施施工探测钻孔,安环部、地测部等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必须严格履行现场监管职责。
2、4201回风顺槽回联巷及与东翼轨道巷贯通,由生产技术部根据地测部现场实测资料完成专项设计,巷道断面、坡度要满足支架打运、通风设施安设要求。
3、锚杆、锚索预紧力及锚固力必须达到本规程规定要求,并严格按规定进行检测,检测必须做好记录。
现场必须配备顶部、帮部锚杆扭矩检测工具,配备顶部、帮部锚杆及锚索抗拔力检测工具。
4、严禁在巷道内施工工作面设计以外的硐室,如必须施工,施工前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
5、支护材料必须由技术科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
6、严禁使用皮带机、刮板机运料,确需使用皮带机、刮板机运料时,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7、加强电器设备管理,安装、改线增容必须办理电气工作证和操作证。
8、帮部顶板以下第1根、第2根锚杆紧跟迎头,第3根锚杆滞后迎头不得超过15米。
轨道距迎头不超过200米。
9、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4201回风顺槽及其附属工程从开工开始,六大生产部室就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关标准设置和管理通风设施、风筒、综合防尘设施、安全监控设施、防灭火设施、通讯设施、设备安装、管线吊挂、轨道铺设、工程质量、文明生产、矿压监测、“7S”等,做到按标准一次到位,一次成巷,避免重复施工。
10、车场(料场)、绞车(躲避)硐室及临时水窝位置要选在平巷段。
11、4201回风顺槽绞车固定必须施工绞车基础。
绞车基础尺寸由机电科提供,绞车基础地锚不少于4根,基础砼强度不小于C20。
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1122回风顺槽起底安全技术措施由于1122综采工作面安装需要,决定在1122回风顺槽内铺设轨道经矿委研究、决定对该巷道进行起底,为了施工安全有序,特制定本措施,望相关科队严格执行:一、施工设计及顺序:1、对巷道内影响铺轨地段进行起底,确保铺轨顺利。
2、按水平对该巷道采用风镐进行起底,起底后保持巷道底板平整,高度不低于2.2m即可。
3、起底后的矸石通过顺槽皮带出口。
起底矸石必须砸碎,直径不得大于300mm。
二、风险因素评估与防范措施:一)风险因素评估:1、起底前,未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可能导致因震动影响片帮伤人事故。
2、气管接口不严,易造成气管崩脱伤人。
3、未对起底段堆放的杂物、材料进行清理,影响起底作业。
4、使用风镐作业时,人员操作不当,易发生伤人事故。
5、临时支护打设不合理,造成漏顶伤人。
6、架设临时支护、超前支护时,人员配合不当造成倒柱伤人。
7、捣碴时,碎石溅起伤人。
二)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处理活帮,确认无片帮危险,方可进行作业。
2、起底前,作业人员必须先检查气管接口是否连接牢固,确认气管无崩脱危险时,方可进行作业。
3、起底前,作业人员必须对材料或杂物进行转存,确保起底段畅通。
4使用风镐作业时操作人员注意力要集中,用力要均匀,严防卡钻伤人。
5、作业前,必须对供气管路认真进行检查,发现有接口松动、不严、U型卡损坏及有漏气现象时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6、出碴时,直径大于25cm的矸石必须捣碎后运出,材料、矸石等运输及支护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协调作业,相互配合,严防伤人。
7、注意人员配合,防止倒柱伤人。
三、相关要求:1、作业期间,由队长、班组长负责具体安排组织作业,施工人员要严格按本措施规定进行施工。
2、每班必须安排一名专职安全员跟班作业,负责当班工程质量及安全监督管理。
3、作业前,队内必须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本措施,将本措施贯彻到每个作业人员,并作好记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21424综放工作面回风顺槽。
二、巷道用途:根据21424综放工作面设计方案,该巷道主要用于21424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回风、行人、运料及部分管路敷设等。
三、巷道设计长度和服务年限:该巷道设计总工程量为750m,其中第一段长为341m,方位角为298°21′31″,第二段长409m,方位角为318°48′10″,服务年限为1年。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2013年9月上旬至2014年1月上旬(预计工期4个月)。
第二节编制依据一、《21423工作面两巷实测剖面图》、《21424工作面设计平、剖、断面图(JK2013-CJ-08)》及《三区段工作面设计平、剖、断面图(JK2013-CJ-06)》。
二、净石沟煤矿生产技术科提供的《21424综放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地质说明书》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试行)》。
三、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操作规程》及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等相关内容编制而成。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一、相对位置1、21424综放工作面回风顺槽对应的地面标高为+1400~+1300m,地表为山梁、山沟,覆有杂草、灌木,对应地面无大的建筑物。
2、21424综放工作面回风顺槽设计标高为+966.359~+994.113 m,位于矿井西翼二采区三区段沿煤4-2层底板布置,倾向上侧为二采区二区段煤21423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倾向上侧底部为二区段煤5层21514综放4-2层工作面采空区及21515现回采工作面,西侧为我矿与新窑煤矿井田保护煤柱、倾向下侧深部未受采动影响。
二、地质情况1、根据二采区二区段煤4-2层21423综放工作面两巷掘进地质资料及做图分析,21424综放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范围内煤4-2层地质情况较复杂,煤层夹矸较多(详见表2-1:21424综放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地质说明书、图2-1:21424工作面回风顺槽煤层综合柱状图)。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掘进4103运输顺槽污风通过。
三、巷道设计长度设计长度: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120m第二节依据1、依据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西朔州莲盛煤业有限公司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书》编写。
2、依据本矿采掘计划编写。
(见附图:西部采掘工程平面示意图)3、《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平面布置图已施替道耒海巷谱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地面为丘陵地区,沟谷、冲沟及黄土台地覆盖,地形西南部相对较高,北东部较低,煤层埋藏深度距地面300米左右,地面标高在1450米,对应地面局部为工业广场,北部相邻井工二矿。
(矿界之间煤柱宽20 米)。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1、煤层产状:根据已掘4103回风顺槽揭露的地质资料和本井田钻孔资料综合分析,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煤岩层走向北北西,倾伏向北东东,倾角在10° ~12°。
2、煤层结构:根据已掘4103回风顺槽揭露的地质资料,煤层结构为局部复杂,在煤层中上部大部地段夹有一至四层矸石。
夹矸厚度一般为0.1~0.4m,夹矸岩性为褐色高岭岩,黑灰色砂质泥岩。
3、煤层厚度:根据本井田已采已掘巷道,钻孔揭露的煤层资料综合分析,预计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煤层厚度9.2~12.4m,平均10.59m左右,煤层赋存较稳定。
4、煤层硬度:煤层普氏系数1.2〜1.5较硬。
5、煤质:工作面煤层以半暗煤为主,颜色为褐-黑色,沥青玻璃光泽,致密较硬,常见黄铁矿薄膜。
第三节地质构造1、构造形态:本井田位于区域马关河向斜西翼,总体为一走向北西向北东倾伏的单斜构造,地层比较平缓,一般为10° ~12°。
2、断裂情况:预计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不存在断层。
3、岩浆岩:预计在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掘进时无火成岩侵入现象。
x煤炭集团x煤业有限公司22203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施工单位:x矿掘进队施工负责人:编制人:编制日期: 年执行日期: 年月日22203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审批签字22203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会审意见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工程概述 (1)第二节编写依据 (1)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1)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1)第二节地质概况 (2)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3)第一节巷道布置及巷道断面 (3)第二节矿压观测 (3)第三节支护设计 (4)第四节支护工艺 (9)第四章施工方法及工艺 (12)第一节施工方法 (12)第二节施工工艺 (13)第三节巷道管线布置 (14)第四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5)第五章生产系统 (15)第一节通风系统 (15)第二节压风系统 (20)第三节运输系统 (21)第四节综合防尘系统 (21)第五节防灭火系统 (22)第六节安全监控 (22)第七节供电 (24)第八节排水系统 (26)第九节照明、通讯、信号 (27)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7)第一节劳动组织 (27)第二节作业循环方式 (28)第三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9)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9)第一节施工准备 (29)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29)第三节顶板管理 (32)第四节防治水 (36)第五节防灭火 (39)第六节机电管理 (40)第七节运输管理 (48)第八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50)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51)第一节灾害应急措施 (51)第二节避灾路线 (54)第九章贯彻与执行 (55)煤层综合柱状图 (56)22203回风顺槽平面布置图 (57)22203回风顺槽金属前探梁临时支护图 (58)22203回风顺槽巷道断面图 (59)22203回风顺槽支护平面示意图 (60)22203回风顺槽掘进机截割线路图 (61)22203回风顺槽管线布置示意图 (62)22203回风顺槽通风系统示意图 (63)22203回风顺槽运输系统示意图 (64)22203回风顺槽防尘系统示意图 (65)22203回风顺槽防灭火系统示意图 (66)22203回风顺槽监控系统图 (67)22203回风顺槽供电系统图 (68)22203回风顺槽设备布置图 (69)22203回风顺槽排水系统示意图 (70)22203回风顺槽通信系统示意图 (71)22203回风顺槽综掘巷道循环作业图 (72)22203回风顺槽水灾避灾路线示意图 (73)22203回风顺槽瓦斯、煤尘、火、顶板避灾路线示意图 (74)22203回风顺槽反风避灾路线示意图 (75)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程概述一、巷道名称、位置本《作业规程》所掘巷道名称为:x煤炭集团x煤业有限公司22号层二采区22203回风顺槽,巷道北部为矿井边界,东面为22202综采工作面,南面为22号煤层二采区回风大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