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6-9月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79 MB
- 文档页数:20
2015火灾事故处理通报2015年全国共发生火灾事故20942起,死亡人数532人,受伤人数1692人,直接经济损失40.2亿元。
火灾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8.8%,受伤人数同比下降5.1%,直接经济损失同比下降12.4%。
其中特别重大事故2起,造成死亡人数10人,受伤人数6人;重大事故37起,造成死亡人数90人,受伤人数256人;一般事故20702起,造成死亡人数432人,受伤人数1430人。
火灾事故死亡人数占全部火灾事故总死亡人数的2.3%,受伤人数占全部火灾事故总受伤人数的4.2%,直接经济损失占全部火灾事故总直接经济损失的3.9%。
二、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一)火灾事故原因多样化2015年全国火灾事故原因多样化,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类型、不同单位性质都发生了火灾事故。
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加强火灾事故防控工作。
1.生产安全事故频发2015年,全国各地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一些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不规范,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配备安全防护设施不足,存在职业道德问题,安全教育和培训不足,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等问题,是导致一些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
2.城市执法管理不到位2015年,一些城市执法管理工作不够到位,存在着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对火灾隐患排查不力、责任追究不严、监督检查不全面等问题,造成一些火灾事故发生。
3.森林火灾防控不力2015年,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森林火灾事故,一些地方的森林火灾防控工作没有对火险等级高地区进行强化管理,未能及时疏散和转移群众,不注重野火观测和监测,未能及时总结防火经验,没有建立健全防火队伍等,是导致一些森林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
4.生活用火不规范2015年,全国各地发生了一些居民家庭的火灾事故,一些居民生活用火不规范,存在着使用假冒伪劣电器、私拉乱接电线、煤气罐暴露在阳台等诸多安全隐患,是导致一些居民家庭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
天津浩元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月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事故案例分析1、某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的102号4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破裂,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顺风向北扩散,遇明火发生燃烧,引起球罐爆炸。
由于该球罐爆炸燃烧,大火烧了19个小时,致使5个400 m3球罐,4个450 m3卧罐和8000 多只液化石油气瓶(其中空瓶3000 多只)爆炸或烧毁,罐区相邻的厂房、建筑物、机动车及设备等被烧毁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627万元、死亡36人、重伤50人。
在该球罐两年零两个月的使用期间内,球罐经常处于较低容量,只有3次达到额定容量,第三次封装后4天,即在18日破裂。
该球罐自投用后,一直没有进行过检查,破裂前,安会阀正常,排污阀正常关闭。
球罐的主体材质为15MnVR,内径9200mm,壁厚25mm,容积400m3,用于贮存液化石油气。
经检查发现以下原因:(1)根据断口特征和断裂力学的估算,该球罐的破裂是属于低应力的脆性断裂,主断裂源在上环焊缝的内壁焊趾上,长约65mm。
(2) 经宏观及无损检验,上、下环焊缝焊接质量很差,焊缝表面及内部存在很多咬边、错边、裂纹、熔合不良、夹渣及气孔等缺陷。
(3)事故发生前在上下环焊缝内壁焊趾的一些部位已存在纵向裂纹,这些裂纹与焊接缺陷(如咬边)有关。
(4)球罐自投入使用后,从未进行检验,制造、安装中的先天性缺陷未及时发现和消除,使裂纹扩展,当球罐内压力稍有波动时便造成低应力脆性断裂。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针对以上事故案例,分析如何避免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为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整改措施有:(1).对于压力容器应做好验收检查,应有耐压实验合格证书,安全附件齐全有效;(2).使用中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减少事故损失;(4).对压力容器的压力、温度、液位变化进行监测,并记录分析;(5).安全距离应符合要求,远离人员聚集区。
中国近年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近年来,中国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火灾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这些火灾事故的原因和特点,本文将对中国近年火灾事故进行案例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工业火灾1.1 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件在2015年8月12日晚上,天津港发生了一起导致173人死亡、800多人受伤的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该事件的主要原因是违规储存危险化学品以及管理不善。
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企业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导致危险品仓库内发生爆炸并引发连锁反应。
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对危险品管控不力。
1.2 2019年山东寿光屠宰场火灾2019年4月22日,在山东寿光市一家屠宰场发生了一起重大火灾事故,导致15名工人死亡。
调查结果显示,该屠宰场存在违规使用明火、缺乏安全防护设施以及员工缺乏消防知识等问题,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火灾事件的发生。
第二节:住宅火灾2.1 2017年河北保定市电梯坠落引发的火灾2017年9月13日,河北保定市一栋住宅楼发生严重火灾,造成19人死亡、8人受伤。
初步调查发现,该起火灾是由于电梯坠落所引发的。
这起事故暴露出电梯维修不到位、管理混乱等问题。
2.2 2020年广东中山市大郊朗镇居民楼火灾2020年4月16日晚上,在广东中山市大郊朗镇一处居民楼内发生了一起造成6人死亡、5人受伤的严重火灾。
经过调查,事故起火点附近存在大量易燃物品储存和艰难疏散通道两个主要问题。
这些原因导致了火势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和人员无法快速逃离。
第三节:公共场所火灾3.1 2013年河南琼海酒店火灾2013年6月29日,河南省琼海市一家舞厅内发生火灾,造成12人死亡、5人受伤。
调查报告显示,该起火灾事故主要由于场所存在大量易燃材料以及安全设施缺失等原因。
3.2 2018年四川乐山地震引发五龙广场商城火灾2018年6月17日,在四川乐山市罗江区五龙广场商城内发生了一起重大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的案例分析与总结火灾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针对火灾事故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火灾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
本文将通过对某次火灾事故的案例分析与总结,探讨该事件的成因、应急处理和防范措施。
案例:某商业大厦火灾1. 火灾发生背景和过程某商业大厦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是一座高层建筑。
该大厦内部设有商铺、写字楼和住宅区域。
火灾发生时间为当地时间晚上8点左右,当时商铺、写字楼和住宅区域内有大量人员。
起火原因初步判定为电气设备故障引起的短路。
火灾发生后,大厦内迅速弥漫着黑烟,随着时间的推移,火势逐渐蔓延。
由于大厦内部消防设备维护不到位,火势无法迅速得到控制。
大厦内部通风设施以及疏散通道存在设计缺陷,导致人员疏散困难。
2. 火灾事故的教训与问题通过对该起火灾事故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教训与问题:2.1. 消防设备维护不到位火灾发生后,大厦内部的消防设备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在平时的维护上存在疏忽,例如灭火器、消防栓等设备未能及时检查和保养。
针对此问题,应加强消防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工作,确保其良好运行状态。
2.2. 通风设施设计缺陷火灾发生后,大厦内部烟雾迅速扩散,严重妨碍了人员疏散。
此问题与大厦的通风设施设计不合理有关。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火灾时的通风情况,确保人员能够顺利疏散,并减少烟雾的扩散速度。
2.3. 疏散通道设置不合理火灾发生时,大厦内人员疏散困难,一部分人员被困在写字楼和住宅区域内。
这是因为疏散通道的设置存在问题,通道过窄且布局不合理。
应该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规划疏散通道的数量和位置,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撤离。
3. 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基于此次火灾事故的案例分析,提出以下防范措施:3.1. 加强消防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备是确保其良好运行状态的关键。
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消防设备维护机制,定期对灭火器、消防栓等设备进行检测,确保其可靠性和使用性。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近年来,火灾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对过去的火灾事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出经验教训。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从火灾原因、防火措施和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火灾原因分析1. 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火灾在过去的火灾事故中,电气设备故障是引发火灾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某公司的仓库发生火灾,初步调查发现是由于仓库内的电线老化、短路引起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的重要性。
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修复短路等问题,可以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
2. 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也是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
以某工厂火灾为例,调查发现该工厂长期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消防设施不完善、员工防火意识淡薄等。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的完好性,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是预防火灾事故的关键。
二、防火措施总结1.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根据过去的火灾事故案例,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是防火的重要措施之一。
例如,企业应制定电气设备检查计划,定期对电线、插座等进行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2. 建立健全的消防设施消防设施的完善是预防火灾事故的关键。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建立健全的消防设施。
例如,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烟雾报警器等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员工的消防意识是防火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加强员工的消防培训,提高他们的火灾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例如,组织定期的消防演习,让员工熟悉火灾逃生路线和使用灭火器的方法,提高他们在火灾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三、应急处理经验总结1. 迅速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火灾发生时,迅速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当火灾发生时,员工应立即报警,并按照预案进行逃生和灭火等应急处理措施。
中国邮政火灾事故分析一、事故背景2015年8月12日,中国邮政发生了一起重大火灾事故,导致数十人伤亡,浓烟滚滚,火势蔓延,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秩序。
这起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对邮政系统的管理和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这起火灾事故的原因和影响,本文将对此事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以期为防范未来类似事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事故过程1.火灾发生据目击者称,当天下午5点左右,一名邮政工作人员在操作邮件处理设备时,发生了火灾。
起初,只是小火被及时控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火势逐渐蔓延,最终导致整个邮政大楼被烧毁。
2.伤亡情况据报道,这次火灾事故共造成数十人伤亡,其中包括邮政员工和附近居民。
这些伤者多为烟雾中毒或烧伤,部分人情况危急。
另外,火灾还导致了大量财产损失,邮政大楼内的邮件和文件被烧毁,给邮政系统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3.火灾扑灭为了扑灭火灾,当地政府迅速调派了大批消防队员和灭火设备前来救援。
经过数小时的奋力扑救,火势最终被控制住,但整个大楼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三、事故原因1.设备故障据初步调查,这起火灾事故的起因是邮政大楼内的邮件处理设备发生了故障,引发了火灾。
这些设备在平时使用中可能存在设计缺陷或老化问题,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这也提醒了我们,在采购和使用设备时,需要严格把关,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2.安全措施不力火灾事故发生后,有不少目击者称,邮政大楼内的消防设施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导致火势失控的速度加快。
这可能是因为邮政大楼的消防设施和消防演练工作存在疏漏,以及员工对火灾的应急处理不够及时,没有第一时间将火灾处置好。
这提醒我们,对于重大安全风险点,应该及时加强安全措施和教育培训,确保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3.应急预案不完善另外,根据相关部门调查,邮政大楼的应急预案也存在着严重不完善的情况。
在火灾发生后,邮政大楼内的员工并没有按照应急预案进行规范的疏散和逃生,导致了伤亡情况的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