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粤语和普通话音节结构的差异论香港地区的汉语拼音教学
- 格式:pdf
- 大小:590.64 KB
- 文档页数:8
作者: 万波
作者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
出版物刊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43-50页
主题词: 粤语;普通话;音节结构;方言特点;汉语拼音教学;反切连读法
摘要:粤语与普通话在音节结构方面存在差异,说明粤语区的汉语拼音教学必须针对'粤语无介音'这一特点施教;在分析各种汉语拼音教学法利弊的基础上,对声介合母法加以改进,提出一种既继承了汉语反切传统精神,又照顾到粤语音节结构特点的汉语拼音新方法--汉语拼音反切连读法(音节分拆连读法);提出了反切连读法的完整方案,阐述了反切连读法的基本原则和在各类音节中的拼读方法.。
香港粤语人群的普通话声调语调偏误特征顾文涛【摘要】语音的自然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调语调等韵律特征,而这些韵律特征的语言差异是导致二语韵律偏误的重要原因.本文比较了普通话母语人群和香港粤语人群产出的普通话声调语调特征.首先从声学上分析了句中双字调组的基频模式,发现粤语人群的主要偏误是调域偏窄,尤其体现在阳平调.然后,通过听辨实验和声学分析,系统考察了不同句长及不同尾字调的陈述句、语调疑问句、带“吗”疑问句的语调.听辨实验表明,粤语组陈述句的辨识率高于母语组,而疑问句的辨识率低于母语组(尤其是阳平或去声结尾时).声学分析发现,粤语组陈述句的基频下倾比母语组更明显,而疑问句相对于陈述句的整体基频提升则弱于母语组(尤其句子较长时),只是句尾基频提升依然明显.听辨实验与声学分析的结果一致,粤语人群的普通话语调偏误可归因于语言能力受限及语言负迁移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粤语人群的普通话语音训练.【期刊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10页(P123-132)【关键词】普通话;香港粤语;声调;语调;陈述;疑问;二语偏误【作者】顾文涛【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8语音的自然度在很大程度上与声调和语调等韵律特征有关。
然而,不同语言(含方言)中声调和语调的声学实现方式并不相同,这些差异很可能造成二语习得过程中韵律迁移并导致偏误。
作为汉语共同语的普通话,和香港特区具有官方地位的粤语,都是汉语言的成员。
由于普通话在香港的普及率低,香港粤语人群的普通话习得,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二语习得。
按照汉语音韵学的传统,每个汉语音节划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而声调主要由韵母承载,其主要音征是基频(F0)。
表1给出了普通话和香港粤语(下文简称粤语)声调系统的对比,包括调类、音高特征、以及五度制调值。
其中,普通话有四个调类(音高特征分别是高、升、低、降;其中T3只在句尾或突显音节上呈现降升调)以及一个轻声T0;粤语则有六个调类,无轻声。
第十課香港粵語拼音與大陸廣州話拼音之比較
目前粵語的主要拼音系統包括「香港粵語拼音」與「大陸廣州話拼音」兩種,茲比較其不同之處。
一、聲母
1. 第二課曾討論粵語拼音的j,其實就是英文yes的y[j]
,因此以j或y表記[j],各有利弊。
2. 粵拼與廣拼皆以w表記[w],因此宜採gw與kw較一致。
3. 就粵語而言,s與x皆屬相同的聲母,相近於英文的sh[ ]
,若為了配合北京話漢語拼音的架構,強迫分為兩個符
號,並沒有必要,因此xi與xu宜以si與syu取代即可。
換言之,宜採粵語拼音
的z、c、s即可。
二、韻母(一)
廣拼的ei容易誤以為是ㄟ[ei],很不恰當,宜採粵語拼音較恰當
三、韻母(二)
同上,宜採粵語拼音
四、韻母(三)
廣拼有附加符號較不方便,宜採粵拼。
五、入聲
入聲是輕促音,只取其嘴形,宜採p t k較佳。
綜言之,香港粵語拼音較大陸廣州語拼音為佳,但粵拼的j宜採廣拼的y代之。
注: 里面广拼中的三个e韵母都未体现出符号,实则是三个不同的韵母. –郭洋奇。
香港中文跨越式拼音教学有感作者:梁丹曼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09期在香港实施汉语拼音教学,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首先,香港以粤语为主,香港小学生在入学前一般很少接触普通话,入学后除中文课堂外其余时间也依然以粤语为主,缺乏普通话应用的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就好比教内地孩子学英语,而进行拼音教学时必须要全普通话教学,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小学生很不适应。
其次,香港孩子从小就接触英语,英语与拼音形似而音不同,如何将其二者分辨清楚,这又将是一大困难。
本人于2007年9月开始借调到香港顺德联谊总会梁洁华小学,担任该校一年级跨越式实验中文拼音教学工作。
在与香港顺德联谊总会梁洁华小学跨越式课题组师生共同学习、交流和探索的三个月中,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了一系列拼音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在此分享,希望对华文教学乃至内地拼音教学有所贡献。
1.构造有趣、高效的课堂构造有趣、高效的课堂,让孩子觉得学习拼音是很简单的事情。
主要策略有:(1)内容形象化食指体操,辨别声调。
汉语拼音与英语和粤语不同,由四声调组成。
为了让学生一下子就记住普通话的特点,笔者从一开始学的时候,就教学生学习拼音四声调的手指操,用手指来指示四声调,并在书本上印发形象的图样,方便又直接。
学生在进行食指体操玩耍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辨别了声调。
儿歌串连,强调嘴形。
为了防止学生将拼音与英语混淆,笔者采用儿歌串联的方法,使拼音发音形象化,以减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同时儿歌由于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而深受学生的喜爱。
在教学中,笔者抓住这一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大量儿歌,例如,在学习“a o e”时,教学生朗读儿歌:“张大嘴巴a a a,圆圆嘴巴o o o,扁扁嘴巴e e e。
”学生边唱边记住了a o e的发音。
在反复的吟诵中,孩子们兴趣大增,熟悉了各个拼音的发音,也很容易地把它们跟英语发音分辨开来,儿歌成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
从普通话多音字角度看粤普语音差异一、引言我们知道大部分以粤语为第一语言的人(下简称粤人)发普通话的语音是通过将粤语发音与普通话发音对应来实现的。
这种做法虽然会使普通话充满“港味”,但只要在同样的音域中就依然可以理解。
只怕有些音无从对应,问题就会变得很麻烦。
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普通话多音字的发音上。
所以,多音字,这种语言中常见的现象对于第二语言习得来说还是很麻烦的。
二、多音字的内涵“有的汉字只有一个读音称作单音字,有的有两个以上的读音,称作多音字。
”三、普通话多音字的考察我们选取普通话《3500常用字表》(1988)与《现代汉语多音字规范字典》(2012)所收多音字的交集为考察对象,以《现汉(第六版)》(2012)为普通话音义规范,得到499个普通话多音字。
再根据香港语言学学会制定的《粤语拼音字表》(1997)对其进行标音,以《广州话正音字典》(2002)为粤语语义规范。
经过对比,我们发现499个多音字中,有285个字的音义是一一对应的。
另有214个字的普通话读音多于或少于粤语的发音。
其中有33个字的某些普通话发音[1]所承载的意义在粤语当中没有对应,我们仔细考察这33个汉字,会发现几个特点:一是大部分字义来自北方方言,尤以胶辽、北京、冀鲁、中原、兰银官话为重。
二是有些字义粤语中并非没有,只是用不同的汉字来记录。
三是有些义项下只有一个或几个词。
四是有些字义因为语法差异而失落。
四、语音对应问题(一)粤普声母比较1、与普通话相同b[p],p[ph],m[m],f[f],d[t],t[th],n[n],l[l],g[k],k[kh]2、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近似① 【j[t?], q[t?h], x[?]zh[t?], ch[t?h] sh[?]z[ts], c[tsh] ,s[s] 】[2]粤语:z[t∫]、c[t∫h] 、s[∫]汉语普通话有三组塞擦音,每组塞擦音又和与其发音部位相同的擦音构成横向聚合。
粤语普通话发音惊人对应规律!初学者必看!等了这么久,本人终于把粤语跟普通话之间的所有发音对应关系整理出来了!此贴对广大来自北方的粤语初学者大有裨益,望版主将此贴永久固顶,以飨全国爱好粤语学习的朋友!这些规律纯属本人亲自研究发现,之前并未在任何文献资料上寻找到过。
虽然有人说这在客家人论坛上曾经有人提过,但本人可以保证,本人绝对没有在其它地方借鉴,完全是自己独立发现的结果。
去年的时候,本人为了方便北方人学习粤语,决定编写一本《普通话粤语发音对照表》。
书没有编写完成,但本人在编著的过程中却惊人地发现相当多的奇妙对应规律,并且得出“作为远古时期南方地区普通话的粤语,乃是今天普通话之母”的结论。
当然,普通话在发展过程也出现过一些分化,但我们通过粤语发音却可以找到某些字在普通话中的原音,像“癌”字的本音就是“岩”等等。
(注意:以下对应规律对粤语入声字无效,请大家留心这一行字,以免遭到误导)一、声调篇粤语有九声,因此很多外地人便以此为由而惧怕学习粤语。
然而经过本人发现,这九声当中,有三个入声调值和六个舒声中的三个是完全一致的;而香港有些学者也认为,粤语只有八声,因为阳上既可以等于阴上,也可以等于阳去。
因此,九个声调实际上只有五个调值,而这五个调值我们可以和普通话的五个声调建立对应关系,关系如下:粤语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普语一声二声轻声三声轻声或二声轻声四声轻声三声例子分诗粉史训是坟时愤市份事忽色法锡佛食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把粤语的九声用普通话的五声来称谓。
然后,我们来建立以下的惊人对应关系吧: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一声的字在粤语中是一声;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二声的字在粤语中是三声;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三声的字在粤语中是二声;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四声的字在粤语中是轻声;至于粤语的四声,仅在入声时存在,一般都是作为强调字出现。
二、韵母篇刚才提到粤语与普通话的二三声是刚好相反的,这里我们开篇也不得不提一下,粤语与普通话的ao 和ou 也成这种关系: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ao 韵的字,不包括zh ch sh r 声母的,除了“包”及相关形声字之外,在粤语中读ou;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ou 韵的字,在粤语中读au;有了这个规律,加上声调规律,我们刚上手、一句粤语也不会的朋友马上就可以知道,“毛”在粤语里念的就是“某”的音,“某”念的是“毛”的音;“头”念的是“讨”的音,“讨”念的是“头”的音。
香港拼音与大陆拼音对照(最新编写)在现代社会,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掌握多种拼音系统成为许多人的需求。
香港拼音与大陆拼音虽然都源自汉语拼音,但在某些细节上存在差异。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香港拼音与大陆拼音的对照,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两种拼音系统。
一、香港拼音与大陆拼音的起源与特点1. 起源香港拼音与大陆拼音均源自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58年公布的拼音方案,用于规范汉字的拼音表示。
香港拼音则是在此基础上,结合香港的实际情况,对部分音节进行了调整,以适应香港的粤语发音。
2. 特点(1)香港拼音保留了更多的粤语发音特点,如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与大陆拼音存在一定差异。
(2)香港拼音在书写上更加简便,如“n”和“l”的区分较为模糊,某些情况下可以互相替换。
(3)香港拼音在部分音节上采用了简化形式,如“c”和“ch”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用。
二、香港拼音与大陆拼音的对照1. 声母对照(1)香港拼音中的“b”、“p”、“m”、“f”、“d”、“t”、“n”、“l”、“g”、“k”、“h”、“j”、“q”、“x”、“zh”、“ch”、“sh”、“r”与大陆拼音一致。
(2)香港拼音中的“z”、“c”、“s”与大陆拼音中的“zh”、“ch”、“sh”对应。
2. 韵母对照(1)香港拼音中的“a”、“o”、“e”、“i”、“u”、“ü”与大陆拼音一致。
(2)香港拼音中的“ai”、“ei”、“ao”、“ou”、“iu”、“ie”、“üe”、“er”与大陆拼音一致。
(3)香港拼音中的“an”、“en”、“in”、“un”、“ün”、“ang”、“eng”、“ing”、“ong”与大陆拼音一致。
3. 声调对照香港拼音与大陆拼音的声调基本一致,均为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三、香港拼音与大陆拼音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1. 在教育领域香港的教育体系与中国大陆有所不同,因此香港的拼音教学与大陆拼音教学也存在一定差异。
粤语与普通话对比研究摘要:粤语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反映岭南风土民情的语言,较多地保存了上古时期的语言特色,和普通话在音韵、词类上都存在许多差异。
在声母和韵母上以及声韵配合和调值上都存在差异。
粤语和普通话在词的先后次序和组成位置上也存在差异关键词:粤语;普通话;音韵;词汇;差异Abstract:Cantonese is an extremely strong vitality reflect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customs language, more preserved the ancient period language features, and Mandarin in phonology, 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ces in parts of speech. The consonants and vowels and syllables and if there are differences. Cantonese and Mandarin in word order and position also exist differencesKey words: Cantonese Mandarin phonology;;; vocabulary; difference一、绪论(一)选题意义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历史文化悠久。
地方风俗都截然不同。
地方方言也是这种地域文化的代表。
广东由于地域和历史的原因,方言保存了较为完善的地域特色,但由于近年来人口和文化的融合导致此地区内外交流频繁,为了便于交流,语言文化上与外部的差异逐步缩小,粤方言有消失的趋势。
广东地区的方言在很大程度上与普通话存在较多差异,但是却又有一些特点令人疑惑,但长久以来不为学界关注。
尽管有的文章提出过这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因此,研究粤语,了解并掌握粤语的发音特点和发音难易点,研究和普通话的区别,有助于粤语的历史资料留存,有助于普通话的学习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