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公体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2.13 KB
- 文档页数:2
教学改革 陕西师大公体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陕西师大公体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敬继红杨立强秦志永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陕西师大公体部的武术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针对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 容、教学方法、考评方法、场地、器材和武术氛围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武术在高校的普遍开展。 【关键词】 普通大学生;武术教学;终身体育‘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并形成的一种土生土 长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如果不 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这种现状,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与武术运 动,公体武术的教学将更加困难。因此,在总结教学改革经验的同时, 有必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确实抓好公体武术教学质 量,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陕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 与信息科学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文学院2007级、2008 级部分学生,共180人,以及公体部的主管领导。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笔者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通过查阅期刊及在 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到近五十篇关于高校武术教学的研究论文和科研成 果;并查阅了教育学、心理学、高校武术教材等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内 容,认真研读,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问卷调查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的方式,遵循问卷设计的~般步 骤,针对武术发展的现状,搜集资料,提出假设,确定问卷形式,修订问 卷题目,最后对陕西师大(以下简称为我校)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等 六个院系各发放30份调查问卷,共180份,回收171份,回收率95%, 有效份数168份,有效率93.3%。 访谈法:对我校公体部的主管领导就我校公体武术课的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考核办法等进行了访问。 二、普通大学生对武术的兴趣调查 通过使用问卷调查法,并对从中得出的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得出我 校普通大学生对体育项目兴趣强弱百分率表及我校普通大学生缺乏武 术兴趣主要原因(如表所示) 我校普通大学生缺乏武术兴趣主要原因 缺乏武术兴趣主要原因 人数 所占比例 武术教学内容单一与考核办法欠合理 103 61.3% 武术教学过程枯燥单调、无趣味性 85 50 5% 对武术认识的心理落差 112 66.6% 校园文化缺乏武术活动 98 58.3% 场地器材、运动设施不够完善 126 75 0%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导致我校普通大学生缺乏武术兴趣主要 原因可以分为四大方面(1)武术课内容方面:①武术教学内容单一与考 核办法不合理②武术教学枯燥单调、无趣味性③理论课时偏少④考核 办法欠合理;(2)学生自身因素方面:①对武术认识的心理落差②对武 术课的厌恶、畏惧心理;(3)场地设施方面;(4)校园武术环境。 三、讨论与分析 1、武术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 武术课程设置与安排:我校公体部仅在大一、大二两学年对非体育 专业的普通大学生每周开设一节体育课。大一学年统一安排学习内 容,到大二学年则开设各种体育项目,普通大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和 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学习。而武术是普通大学生在大一期 间的必修科目,授课内容仅为初级长拳第三路和简化太极拳,也是体育 课的一个必考项目。 武术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武术教学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 共同参与的活动,是一个由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在对学习效果及时评 价的基础上再指导、再学习、不断提高的活动过程。但通过调查分析, 50.5%的公体普通大学生认为武术教学枯燥、死板、无趣味性。 武术理论课的教学:武术理论是武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理论讲授,弘扬武术文化,加强技术理解,这不仅是解决学生 知其 然,知其所以然 的问题,而且还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方面。因此,重 视武术理论课教学,才能够发扬武术的教育功能。 武术课的考核办法:武术课的考核是武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能否客观公正、全面合理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 武术的兴趣和武术在我校中的发展。通过调查分析,61.3%的公体课 学生认为武术谋考核办法不合理。这严重的影响了许多学习很认真但 自身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改革。 2、学生对武术的认知情况 对武术认识的心理落差:在调查中了解到由于对武术认识的心理落 差原因而对武术缺乏学习兴趣的占66.6%。大一的学生思想还不够成 熟,大部分仍保持着中学生的稚气。所以他们对武术的兴趣更多的停留 在感性的认识阶段,博大精深的武术在他们心中是一个值得向往的神秘 项目,而电影里无数武功盖世的武林高手更是他们崇拜的对象,他们对武 术好奇而渴望,希望自己也能拥有武林英雄的豪气和绝世武功。 对武术课的态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对武术课持有厌恶、畏惧心 里的占46.6%。因为武术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 以武术套路为例,其动作量多,方向路线变换大,每个动作包含的因素 也相对复杂。加之公体武术课的上课地点大都在室外,日晒风吹。这 就使他们容易产生反感的心理,出现胆怯、怕苦、怕累的现象,表现为缺 乏积极性、主动性,对练习内容不感兴趣,甚至不愿意上武术课。 3、场地与器材不够完善 场地、器械的缺乏也是影响武术教学的一大因素。根据调查结果 表明,很大部分学生提出因为场地器材、运动设施不够完善而不喜欢上 武术课,其比例占75%。我校公体武术课的教学基本上是在室外进行, 如遇雨天就难以保障教学计划的正常实施。 4、缺乏武术氛围 我校的武术氛围相对匮乏,校内各种协会和学生会经常组织篮球、 排球、足球等联赛,但武术比赛、武术交流活动基本没有,只有在每年度 校运动会的时候才安排有各院系的武术方阵比赛,这也是我校仅有的 武术环境源泉,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武术之花在我校不能夺目开 放的一个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我校公体武术课的开展还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理论课日寸较 少、教学形式枯燥、考核办法欠合理等问题,不利于我校武术运动的进 步发展,不利于学校武术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存在落差,觉得武术不具备其他体育项目的 超强吸引力,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武术存在畏惧心理,这也制约 着武术在学校的开展。 (下转第225页) ....——230...—— 《新西部)2009.1
4期 “目标任务驱动法”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改革 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应该借助于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多种教学手段 进行,有明确的指向性和较大的受控性,避免盲目性和少犯错误。 同时,在搜集和设计任务时必须要有针对性,首先要把每一章的教 学目标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小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 握的“任务”,再通过这些小 任务”的有机组合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任务的设计既要有系统性,又要保持一定的难度,遵循“低门槛,缓高 度 的原则,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总之,目标任务驱动法是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中摸 索出的~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实施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和完善。相信不远的将来目标任务驱动法在财务管理专业中会被广泛 (上接第222页) 应用,并能取得很大进展。 【参考文献】 [1]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国教育 科研网. [3] 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国教育科 研网. 【作者简介】 宋粉鲜,女,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现任职于西安欧亚学院
推出的柯西积分公式表明,一个在区域内的解析函数可以用一个积分 来表达,即解析函数在区域内任意点处的值均可用它在边界上的值通 过积分采表示出来,这说明解析函数的值与值之间是有密切的联系等。 再如零点的孤立性等。另外,复变函数理论在处理一些初等数学问题 时亦有~些独到之处。 总之,在复变函数的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不断回忆高数中的知 识,并从中联想如果放到复变函数中会有什么区别,然后进行探究、比 较,认识到复变函数与实变函数的不同,这样便于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 解,提升认知的高度,给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带来一定的方便。 (上接第229页) 【参考文献】 [1]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教研室编.复变函数(第四版)[M].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钟玉泉.复变函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孙清华.复变函数内容、方法与技巧[M].武汉:华中科技大 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宋迭霞(1980一)女,助教
达到较好的效果。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它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 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 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信息技术和体育专业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 与体育专业课程整合的模式,对于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 和技术动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有着十 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EB/OL].http://www. zjedI1.org/xdjyjs/98/2098.htm.2008—2—10/2008—2—27. [2] 张际平,高丹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与层面实 质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 (上接第230页) [3] 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J].电化教育研究,2002. [4] 刘向永.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躁动走向成熟[J].电化教育 研究,2004. [5] 李克东,谢幼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培训教 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6] 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 信息技术教育,2002(6):77—78. 【作者简介】 张李飞(1983一)男,硕士,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2008级 王改花(1986一)女,学士,山西大同大学.
(3)学校武术教学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短缺,公体的武术课基本 在篮球场、田径场等室外进行教学,遇上风雨天气就无法按时完成教学 计划,更谈不上按质按量的完成武术教学了,因此这也制约了武术在学 校的开展。 (4)学校的武术环境较为薄弱,武术氛围相对匮乏,在校园文化中很 少有武术交流活动或者武术竞赛,学生在课外没有机会更多的接触武术, 不能进~步提高学生的武术认识水平,这也影响着武术在我校的开展。 2、建议 (1)完善学科建设,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要打破以往旧有的模 式,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设置上来,使学生真正学到自己想要学的内容; 推行综合评定的武术课考核办法,多方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2)根据学校普通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提高学生的攻防技击意 识与有效发展学生的武术专项身体素质相结合。 (3)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大投入资金建设武术馆或武术 棚,购买相应的器材,大力改善公体武术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愉 悦、舒适、安全的活动空间,保证公体的武术课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 (4)成立院系武术协会,加强对协会的指导工作,培育武术骨干;在校 园中组织各种武术活动,加大武术的校园宣传力度,在校园内营造一个知 武、爱武、练武、比武的良好氛围,使其真正成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参考文献】 [1] 郝起.高校体教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研究及建议[J].体育师 友,2007,6:20,34. [2] 孙丽萍.提高大学生对武术课兴趣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 学,2o07,4(1O):66—69. [3] 岳彬.浅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2007,6:91,165. [4] 刘珊珊.女大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分析[J].湖南科技学 院学报,2006,26(6):267—269. [5] 田芳兵.创造教学法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体教函授 通讯,2002,18(2):72—73. [6] 彭云超,李小燕.浅论武术教学中的美育[J].烟台师范学院 学报,2002,l8(1):77—8O. 《新西部}2009.14期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