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优势及优化对策
- 格式:docx
- 大小:39.40 KB
- 文档页数:6
政府主导下大兴安岭地区资源利用发展SWOT分析大兴安岭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是全国重要的资源型地区之一。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大兴安岭地区资源利用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政府主导下的资源利用发展SWOT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1. 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兴安岭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矿产、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其中尤以林业资源和矿产资源为主要特色。
这为地区资源利用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2. 生态环境优美大兴安岭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空气清新、水质纯净,这样的自然环境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政府在资源利用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环境友好型的资源利用,这是其它地区难以比拟的优势。
3. 政府支持力度大国家对大兴安岭地区的资源利用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注,政策上作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包括税收优惠政策、投资补贴等,这样的政府支持是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优势。
二、政府主导下大兴安岭地区资源利用发展的劣势(Weakness)1. 交通条件不便大兴安岭地区地处边远山区,交通条件相对较差,这给资源利用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交通不便会给资源的输送和营销带来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2. 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大兴安岭地区地处偏远山区,科技人才相对匮乏,技术水平相对滞后,这使得资源利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先进技术和科研支持。
技术水平滞后可能导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低效率和低附加值问题。
3. 产业结构单一大兴安岭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林业、矿产为主,缺乏多元化的产业支撑。
这样的产业结构单一使得地区的资源利用发展难以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 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兴安岭地区生态环境优美,政府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资金投入。
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地区资源利用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增长点。
3.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大兴安岭地区的战略地位大大提升,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支持。
大兴安岭林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文章从林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思路建议三个方面分析了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路径,对研究和探讨林区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兴安岭;生态旅游;建议1 大兴安岭林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大兴安岭林区的大森林、大界江、大湿地、大冰雪浓缩了黑龙江省的自然特征,集聚了我国最密集的高品质寒温带林业生态景观,拥有地形地貌多样性的博物馆和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
拥有特色鲜明的北极文化、匠心独具的冰雪文化、风情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实足的森林文化。
但在八十年代木材采运业垄断全区经济的历史时期,几乎没有得到利用。
经过”5·6”大火和上世纪九十年代”两危”困境后,旅游业发展被提上了重要日程,目前,正在建设成为旅游主体形象鲜明、产品特色突出、旅游设施完备、服务质量优良、享誉国内外的北方生态旅游名城,有自然、人文景观6大类,24个基本类型,100多个实体景点,5条精品旅游线路,”发展大旅游、培育大支柱、形成大产业”的发展构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发展生态旅游成为了时代的需求。
2 大兴安岭林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问题2.1 行业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目前,生态旅游行业管理体制不顺,法规少而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和力度,给行业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导致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
产品布局呈点状分布,同构现象突出,文化内涵缺乏,吸引力不强;应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开拓广阔的资金来源渠道,以制度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以体制创新促进行业腾飞。
2.2 旅游要素配套设施尚未完善一是旅游要素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绝大多数景区缺少观光车、景区标识牌、示意图、停车场等;二是交通运力不足。
目前漠河有两趟航班:一趟航班(漠河——哈尔滨——北京),一趟航班(加格达奇——漠河)。
铁路有两趟慢车,一趟快车。
虽然可以做到季节性加车,但这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REGIONS区域84 大兴安岭:筹谋全域生态旅游文/大兴安岭地区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孟 利大兴安岭地区只有依托自身的生态、资源、区位和环境优势,将全域生态旅游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去谋划,才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惠及民生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乃至把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变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
按照国家生态保护的改革思路,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商品性木材生产,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大兴安岭地区拥有富集的生态旅游资源,倾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是实现区域发展与资源保护双赢的客观需求。
制约大兴安岭旅游业的因素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边境地区,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行政区面积8.3万平方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85公里,素有“神州北极”之美誉。
森林覆盖率高达81.86%,PM2.5接近于零,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4.8万-5万个,夏季平均气温19℃,空气、土壤、水均达到3S标准,垄断的区位优势和纯净的生态环境使大兴安岭具有极高的生态旅游价值。
依托“神州北极、神秘源头、神奇天象、圣诞世界、最美湿地、最冷小镇”,以及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大湿地和大氧吧等优势资源,打造了诸多精品旅游景观。
近几年来,先后获得了“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野生蓝莓之乡”等诸多殊荣。
由于没有挖掘好冬季冰雪期长、雪量大、雪质好的优势,致使大兴安岭的旅游发展季节性太强。
对旅游宣传营销重视程度不够,营销资金投入不足,新媒体利用率低,基本形成守株待兔式发展格局。
本土文化与旅游要素的融合度不高,主旨鲜明的品牌旅游文化氛围不浓。
运营管理体制传统僵化,旅游发展资本金不足,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经济模式全面停止,导致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利用资本市场能力较弱。
基础功能不完善,部分景区和交通主干道手机信号盲点较多,铁路运行速度慢、公路等级低,以及娱乐产品和液态项目匮乏,都影响和制约了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发展进程。
大兴安岭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及对策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近些年来,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旅游,使在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了林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而大兴安岭地区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加快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能够给当地林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当地居民的收益。
这是一项双赢的决策,对于推动林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
标签:大兴安岭;生态旅游;优势;对策前言大兴安岭位于我国的最北边陲,其不仅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而且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其呼中自然保护区、大白山、北极村等都具有独特性,其旅游资源呈现出了大森林、大冰雪、北极光及大界河等鲜明的特色,使生态旅游的形式得以较好的体现出来。
而且随着其知名度的提高,会有大量的潜在客户群,对推动当地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生态旅游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业资源,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入可观的优势,同时还具有较广泛的辐射性和关联性,可以直接拉动该地区各行业经济的增长,充分带动了地区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吸收了地方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社会更加稳定。
1 大兴安岭生态旅游现状目前大兴安岭全区内不仅拥有自然景观,同时还有人文景观,而且实体景点也较多,具有界江源、高寒冰雪、北极光及大白山等具有全国垄断性的五大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是极佳的森林生态旅游载体。
拥有众多国家级及省级森林公园,占黑龙江省国家级及省级森林公园的三分之二。
具有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2 大兴安岭地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的优势2.1 区位优势大兴安岭林区与俄罗斯、蒙古相邻,与东北三省、韩国、日本、朝鲜遥遥相望,处于东北亚经济圈内,因此大兴安岭林区可以称之最富生机的经济区域,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2 资源优势大兴安岭林区不仅具有优美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具有数量及类型丰富的人文资源,同时其处于中国最东部,也是最冷的地方,其冬季较长,具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是冰雪爱好者的旅游胜地。
大兴安岭旅游消费低碳化的建议一、大兴安岭发展低碳旅游的优势大兴安岭是中国最大的氧吧,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的中国三大低碳旅游景区。
大兴安岭发展低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这里总面积达8.46万平方公里,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林区,林地有7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8.2%,人口仅有53万,黑龙江是当今世界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
这里林木蓄积量5.0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的7.8%。
大兴安岭是黑龙江、嫩江的源头,是东北、华北地区的天然屏障。
二、大兴安岭低碳旅游发展现状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它是指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旅游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包括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和其他资源,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当地的人文社区和自然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方式。
低碳旅游是一种深层次的环保旅游,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旅游生产的低碳化和旅游消费的低碳化。
大兴安岭旅游生产方式低碳化。
大兴安岭地区在旅游业发展中始终坚持低碳理念,2010年,大兴安岭地区编制了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旅游项目从规划开始就注入低碳元素,在景区、宾馆、家庭旅店中尽量使用新能源产品,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
如北极村景区、观音山景区、寒温带植物园景区在道路照明、廊道建设等均就地取材,采取低碳化建设,普遍使用环保电瓶车、太阳能照明灯和可以吸收太阳辐射的透水透气材料等。
大兴安岭旅游消费行为低碳化。
首先在旅游管理工作中践行“低碳化”,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做起,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等不良现象。
其次是鼓励游客乘坐电瓶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交通工具,限制提供和使用一次性用品,减少旅游消费“碳排放量”。
在北极村景区,鼓励游客徒步进入参观游览区,以减少景区内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在餐饮、住宿等接待服务中,采用电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使来到大兴安岭的每一位游客真切体验低碳绿色旅游。
三、大兴安岭旅游消费的低碳化建议来大兴安岭旅游的旅游者,虽然大部分人的环保意识比较强,也知道低碳旅游一定会有好处,但是对于低碳旅游这种新鲜事物,很多旅游者还很陌生。
大兴安岭地区发展旅游业影响因素及对策【摘要】大兴安岭地区具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与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有助于林区实现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针对影响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因素的分析,提出发展森林旅游业的对策。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一、大兴安岭林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大兴安岭林区的大森林、大界江、大湿地、大冰雪浓缩了黑龙江省的自然特征,集聚了我国最密集的高品质寒温带林业生态景观,拥有地形地貌多样性的博物馆和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
拥有特色鲜明的北极文化、匠心独具的冰雪文化、风情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实足的森林文化,旅游业发展被提上了重要日程。
发展大旅游、培育大支柱、形成大产业”的发展构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发展生态旅游成为了时代的需求大兴安岭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黑龙江省名列前茅。
大兴安岭有8.46万平方公里纯天然、无污染的净土,中国北极与天涯海角遥相呼应,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具有多层次开发潜力,本区特色鲜明,具有独特魅力。
森林覆盖率达78.61%,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水土资源。
是大兴安岭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所在,加之本区铁路、公路基本贯通,通讯网络迅速发展,随着漠河机场的建成,生态旅游将呈现迅速发展的前景。
因此,发展生态旅游业,尤其是森林旅游业,是大兴安岭地区发挥资源、生态环境优势的最佳选择,天保工程及低碳经济也为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影响大兴安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因素1.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大兴安岭地区位于中国最北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垄断性、排它性和稀缺性的优势特质,而由此衍生的奇异天象、酷寒气候等一系列特殊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吸引要素,浓缩成为“神州北极”的高美誉度品牌形象,带给游客的特殊感受极具魅力。
大森林、大界江、大湿地、大冰雪浓缩了黑龙江省的自然特征,大兴安岭巍巍山岭、莽莽林海既是我国东北部的“绿肺”,集聚了我国最密集的高品质寒温带林业生态景观,亦是地形地貌多样性的博物馆和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
1、引言林业资源型城市又称“森工城市”,是指以森林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
我国林业资源型城市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而逐步建立和形成的,集中分布在我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长白山林区。
随着成熟林资源的逐渐枯竭,许多林业资源型城市经历了“因林而立、因林而兴、因林而衰”的过程。
因此,重新认识自身的资源优势,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培育和扶持新兴替代产业,打造资源型城市竞争新优势,已成为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发展旅游业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如江海旭等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焦作市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焦作现象”,归纳总结了其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王莹和王红姝探讨了林业资源型城市———伊春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及地位变迁;刘政鑫分析了石油资源型城市———大庆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吴殿廷以黄金产地的灵宝市和铁矿石产地的辽阳县为例,探讨了资源型城市旅游开发策略;王莹和刘雪美以海州矿山公园开发建设为例,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问题;任宣羽和杨淇钧以旅游视角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废弃地的旅游开发模式。
以上研究表明,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最北、纬度最高的边境地区,素有“金鸡之冠”的美称。
该区域是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和天然林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障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
自1964年开发建设以来,累计生产木材1.3亿m3,上缴利税78亿元,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随着天然林的采伐,森林质量出现了严重下降,树种结构失调、生态功能不断弱化、湿地面积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基本处于无木可采的状况。
2008年,大兴安岭地区被列入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2013年12月3日,我国正式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将大兴安岭地区划分为林业资源型城市,为衰退型城市。
大兴安岭的宣传语大兴安岭的宣传语是:“大兴安岭,神秘的北国,等待您的探索。
”这个宣传语简洁明了地传达了大兴安岭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探险之旅的魅力。
然而,大兴安岭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地方,仅仅一个宣传语无法完整地展示出这片土地的魅力。
因此,在本文中,我将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大兴安岭,并探索其自然风貌、人文历史、生态保护等方面,并通过不同章节进行详细介绍。
一、自然风貌篇1. 大兴安岭地理位置及气候大兴安岭位于中国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
地处黑龙江、内蒙古交界处,东临太平洋,西接内陆。
大兴安岭地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0.85%。
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凉爽,春秋气温变化较大。
2.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兴安岭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我国最大的森林资源,素有“绿色宝库”之称。
此外,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如犴达犴、棕熊、犴鹿、东北虎等。
地下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有金、银、铜、铁、煤炭等。
3.风景名胜区大兴安岭拥有多个风景名胜区,如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漠河风景名胜区等。
这些景区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如黑龙江源头、兴安云海、偃松奇观等。
二、人文历史篇1.历史沿革大兴安岭地区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多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
早期有肃慎、勿吉、靺鞨等民族在此居住。
辽金时期,这里是契丹、女真等民族的领地。
清朝时期,大兴安岭成为满族的发源地之一。
2.民族文化大兴安岭地区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主要有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
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3.历史遗址大兴安岭地区有许多历史遗址,如金长城、中俄尼布楚条约碑、嘎仙洞等。
这些遗址见证了大兴安岭地区的历史变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寻。
三、生态保护篇1.生态保护措施大兴安岭地区历来重视生态保护,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如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使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
大兴安岭介绍大兴安岭简介PPT(经典版)一、大兴安岭概况二、大兴安岭的历史大兴安岭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息之地。
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唐代,大兴安岭地区成为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领地。
元朝时期,这里成为蒙古族的牧场。
清朝时期,大兴安岭地区成为满族的发源地。
新中国成立后,大兴安岭地区得到了全面开发,成为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和生态保护区。
三、大兴安岭的生态资源四、大兴安岭的旅游资源大兴安岭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这里拥有壮美的自然风光,如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北极村、漠河等。
大兴安岭的冬季景色尤为迷人,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冰雪旅游胜地。
大兴安岭地区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五、大兴安岭的未来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兴安岭地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未来,大兴安岭地区将继续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推动生态旅游、绿色产业等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生态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大兴安岭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六、大兴安岭的经济发展大兴安岭地区经济以林业为主,木材加工业、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和绿色食品等产业也在不断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大兴安岭地区加大了生态保护力度,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产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七、大兴安岭的民俗文化大兴安岭地区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
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如鄂伦春族的狩猎文化、鄂温克族的驯鹿文化、达斡尔族的农耕文化等。
这些民俗文化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底蕴,也为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八、大兴安岭的科学研究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科研基地,吸引了大量的科研机构和专家前来开展研究。
这里的生态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样本和数据。
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优势及优化对策
一、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现状分析
二、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的优势分析
三、大兴安岭地区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四、山水田园综合旅游示范区建设研究
五、开发旅游文化产业促进大兴安岭经济发展
一、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现状分析
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的林区,全区面积6.34万平方千米,是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交界处,是全国面积最大、植被最为丰富、物种类型最为丰富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由于其自然资源的独特性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旅游业已成为该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
目前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比较滞留,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景区开发不足。
这个地区的景色和自然风光非常独特,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旅游资源没有被开发,目前设立的景区相对来说比较少。
2、游客基础薄弱。
相比起其它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兴安岭地区没有足够的知名度和社会口碑,也没有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这些都给它的旅游业带来了不便。
3、市场化运作不够完善。
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的运营模式、组织形式和管理理念与国际接轨还有差距,市场化未得到充分发扬。
这会影响地区企业的业务模式、营销和电子商务等技术
的发展,增加企业市场化运作的难度。
二、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的优势分析
1、自然资源优势。
大兴安岭是一个森林、草原、湖泊和河流
相关的生态系统,四周被山环绕,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尤其街头重重的森林和水系景色最为出色。
2、多样化的文化资源。
大兴安岭地区是一个民族聚集区,具
有多种文化传承和民俗习惯,包括土家族田园文化、蒙古族牧民文化以及少数民族婚礼、歌舞、农林牧、狩猎等传统文化,各种文化元素丰富多彩。
3、交通便利。
从卖马科、漠河、海拉尔等地区,大兴安岭地
区交通十分便利,有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相连接,方便游客从内陆各个城市进入到这个地区。
三、大兴安岭地区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加快景区开发。
大兴安岭地区需要大力开发其旅游资源,
不断加强旅游资源开发,投入更多的财力和物力,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景区,提高本地的旅游质量。
2、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完善地区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旅游
核心消费品质,加强对旅游导游人员的专业培训与监管,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
3、规范市场营销管理。
通过制定完善可行的旅游营销策略,
加强营销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快速提升,充分利用各种市场手段,扩大旅游市场影响力。
4、文化资源的开发。
将地区的各种文化资源结合到旅游开发
和服务中,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和风格,充分发挥出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
5、突出山水田园综合旅游示范区的建设。
将大兴安岭地区旅
游业的发展方向聚焦于山水田园综合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建设一个集旅游、文化、教育、生态、体育和商业于一体的旅游区,持续提高本地旅游品质。
四、山水田园综合旅游示范区建设研究
1、绿色生态旅游。
该区面积广阔、环境清新,是进行绿色生
态旅游的理想之地,需要将自然景色与生态建设、绿色旅游结合起来,保持自然环境的稳定和完整。
2、深度旅游与特色文化。
在建设山水田园综合旅游示范区的
过程中,需要加强深度旅游产品的规划和建设,不仅可以给游客留下深度印象,也可以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同时,必须将地区特色文化融入到旅游中,传统文化诉求,以及乡村体验、民俗游和传统手工艺品等细节要素的准备也须齐备。
3、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在建设山水田园综合旅游示范区的过
程中,需要深入了解不同游客的需求,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供定制化服务,深化“定制游”的模式,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
4、落实生态保护标准。
保障该区生态资产的长远利用,落实
生态保护标准,加强生态监控、环境保护,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对旅游用水、撂荒等问题进行科学治理。
五、开发旅游文化产业促进大兴安岭经济发展
1、振兴传统文化。
大兴安岭地区可以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推广
任务、在本地区推广传统乡村文化、民族文化、狩猎文化等,通过展览、比赛、演出等形式,增加本地旅游景观的吸引力,并传承、弘扬其本民族文化。
2、文化与旅游融合。
旅游业是一种经济活动,文化是一种人
文活动,将二者贯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可以既利用本地旅游资源,又能带动本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地区经济水平。
3、推进旅游产业升级。
了解旅游资源富有特色,其为根据市
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以提高本地旅游质量,提升地区的品牌价值。
同时,分享在该区旅游行业发展的间接经济效益,分享各种采购活动,积极构建无缝网上服务体系。
案例:
1、大兴安岭地处极北,是个生态环境十分干净的区域,因此
从对周边环境有高要求的游客角度,可以发展生态旅游作为该地区旅游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已经进入了
生态旅游的初步开发阶段。
2、德宏傣族景区是悬崖骑猴、梯排鱼、云海观景、红河、大
洞子陡崖峡谷等等都是这里旅游观光的热门景点。
大兴安岭地区的生态自然资源也极为珍贵,从“世界之窗”、宝墨盘景区到幸福村旅游区,都可以进一步借鉴德宏傣族景区的理念和模式。
3、无锡太湖湖滨景区是一座主要以休闲娱乐为核心的城市旅
游胜地。
休闲大师下山(5星)、马蜂窝、辽宁教育出版社结合
太湖的生态环境、环保意识,打造了无锡市的生态旅游品牌;主推太湖湖畔名胜区;另有市区区域设立咖啡、小吃等场所,打造充满趣味和潮流感的休闲娱乐空间。
大兴安岭地区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客群,让本地旅游业的发展提早走向环保、可持续的方向。
4、岳阳楼是中国历史文化著名景点,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君山
区君山岛上。
楼高三层,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是中国传统
建筑的典范,也是园林建筑融合的代表性建筑。
大兴安岭地区的建筑风格、文化、民俗都有其独特点,可以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业,通过旅游的形式宣传本地文化和历史,提升本地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5、环秀山景区是天津市的一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园区区域
面积为108平方公里,是中华美丽乡村示范工程的样板地,同时环秀山景区还设有温泉、园林、儒家文化、江南水乡、佛教文化、历史文化等多个主题,既保护了自然风景,又丰富了文化内涵,使游客在旅游中拥有更加完整的体验。
本文基于对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和发展对策
进行分析,结合了旅游业的开发、营销、文化等多层次和多特点的内容,为大兴安岭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同时,案例的分析和对比也为其他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借鉴和探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思路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