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王牌第一快速纵队覆灭记
- 格式:doc
- 大小:20.04 KB
- 文档页数:11
国民党军的快速纵队均系临时编组,编组部队的多少,视情况所需而定。
通常是以一、两个战车连及步兵师合编。
因为车辆不敷,一般是区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乘车纵队,由一个步兵团,一个搜索连或勤务连,一个战车连,两个装甲汽车连、一个炮兵营、一个架桥工兵连、一个野战工兵连、一个汽车营、一个独立通信连、一个3级保养连、一个独立汽车连及一个卫生队组成;第二梯队为徒步纵队,由两个步兵团、一个输送连、一个独立汽车连及一个卫生队组成。
第一快速纵队第一快速纵队以整编第26师(军)第80旅(师)为基干、辅以美械装备之战车1团第1营、炮4、5团各一部等。
第1快速纵队由整编第80旅(2个步兵团)加强战车营、炮兵团、汽车团、工兵团等部队编成。
拥有美制M-1式105mm榴弹炮24门,美制M3A3轻型坦克24辆,上百辆的美制“道奇”十轮大卡车,部分M3装甲侦察车和M3装甲输送车,还有不少美制“威利斯”吉普车和美制中吉普。
1946年12月,全部按美军甲等师标准装备起来的国民党军整编第26师和“王牌”机械化部队第1快速纵队,向山东南部地区的解放军发起进攻,吹嘘要“攻下临沂过新年”。
激战至1947年1月4日下午3时,除7辆坦克逃跑(11日也被解放军缴获)外,国民党军第26师和第1快速纵队,共3万余人全部被歼灭。
组建仅3年的战车第1营从此覆灭。
第一快速纵队覆没后以整编70师(军)第96旅(师)为基干重建,配属战车第1团的一个战车营。
第1快速纵队司令官由第96旅旅长邓军林兼任(后升任70军军长,仍兼第1快速纵队司令官)。
淮海战役中第一快速纵队随70军归第2兵团指挥,第1快速纵队兼96师在淮海战役中被歼。
第二快速纵队第二快速纵队以整编第49旅(师)为基干、辅以美械装备之战车1连,汽车1营等较弱编制。
该部是由第5军第49师扩编而来。
第二快速纵队司令官兼整编第49旅旅长李守正。
该快速纵队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大军)1947年3月22日至5月25日的豫北攻势中被3纵歼灭(4月16日至18日),司令官李守正、副司令官蒋铁雄、袁峙山等被俘。
国军王牌新六军从“不可一世”到全军覆没核心提示:曾几何时,国民党新六军的战场对手变成人民解放军之后,“王牌军”变成了“豆腐军”;“天下无敌”沦为“天下无能”;“国军老大”最终命丧东北战场。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06年第12期,作者:陈辉原题为:《“国军老大”新六军丧命辽沈》从国民党“王牌”新一军腹中脱颖而出;由“丛林之虎”美称的名将廖耀湘亲自统领;全新的美式装备;对日作战,建功印缅战场。
这一系列的“光环”,使新六军在国民党数百万军队中独树一帜,自诩为“国军老大”,号称“天下无敌”。
曾几何时,国民党新六军的战场对手变成人民解放军之后,“王牌军”变成了“豆腐军”;“天下无敌”沦为“天下无能”;“国军老大”最终命丧东北战场。
名门之后落地成虎新六军出身“名门”,这个“名门”就是有着“天下第一军”美称的国民党新一军。
1942年10月,新一军在印度兰姆伽训练营组编成,下辖廖耀湘新编二十二师和孙立人新编三十八师。
1944年8月,新一军奉命在缅北重镇密支那进行整编,以新编三十八师为基础,扩编为新一军;以新编二十二师为基础,扩编成新六军。
至此,国民党自诩为“主力之主力”的新六军诞生,廖耀湘任军长,下辖新二十二师,李涛为师长;第十四师,龙天武为师长;第五十师,潘裕昆为师长。
原新一军军长郑洞国晋升为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
廖耀湘是马背上摔打出来的将军。
1926年,20岁的廖耀湘考入黄埔军校长沙第三分校第六期骑兵科,毕业后又于1929年考入南京中央军校,仍学骑兵专业。
1930年9月,国民政府从黄埔学生中选拔留法学生预备班学员,廖耀湘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被蒋介石选中,派往法国圣西尔军校和陆军大学学习机械化骑兵专业。
1936年,廖耀湘以第一名的成绩从法国军事院校毕业。
同年秋,廖耀湘回到国内,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骑兵二连少校连长。
抗战爆发后,他担任教导总队中校参谋主任,先后参加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抗战时期国民党最强20军第一名:74军编制:3个整旅(师),3万余人代表人物:王耀武,张灵甫王耀武是74军的精神核心,74军则是王耀武物质力量的核心。
在淞沪会战中,面对日军海陆空三军的联合攻击,王耀武指挥有方,沉着应战,率57师(74军前身一部)像钢板一样牢牢地顶住日军,使其寸步难行、伤亡惨重。
这是淞沪战役中表现最好的部队,超过当时的国军德械部队36师、87师和88师,一战成名。
74军在国共内战开始时,战斗力排全国第一名。
这个基本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虽然有人提出74军的种种问题,可是细究起来,没有任何一只军队在同样处境中,表现会超出74军。
74军在八年抗战中几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而且全以主力使用,战功彪炳。
从淞沪会战的开始,1937年的南京战役,1938年兰封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冬季攻势,1940年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上高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1942年浙赣会战,1943年鄂西会战,几乎是马不停蹄,席不暇暖。
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有陆海空军武功状,作为对部队团体之最高褒扬,该军即独得四轴。
第74军在1940年以最新装备进行整编,改为所谓的攻击军,直属军事委员会,作为各大战场的紧急预备队。
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
链水之战重创共军王必成部。
虽然最早被共军歼灭,可共军上了五个第一流的主力纵队围攻,牙齿也蹦松了,双方损失接近1:1。
比起“五大主力”的另外四个,被歼灭时的表现强多了,不愧第一主力。
即使后面重建的74军,仍堪称国军精锐。
这是近代史中非常少见的。
第二名::18军编制:3个整旅(师),3万余人18军代表人物:陈诚,胡琏18军是陈诚的起家资本,也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抗日作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蒋介石与陈诚所心爱之嫡系部队。
淞沪罗店拉锯战、石碑要塞保卫战、湘西雪峰山会战等均显奋勇。
解放战争中,整编第11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哪里有难便投入哪个战场,取得了辉煌战绩。
抗战时期国民党最强20军第一名:74军编制:3个整旅(师),3万余人代表人物:王耀武,张灵甫王耀武是74军的精神核心,74军则是王耀武物质力量的核心。
在淞沪会战中,面对日军海陆空三军的联合攻击,王耀武指挥有方,沉着应战,率57师(74军前身一部)像钢板一样牢牢地顶住日军,使其寸步难行、伤亡惨重。
这是淞沪战役中表现最好的部队,超过当时的国军德械部队36师、87师和88师,一战成名。
74军在国共内战开始时,战斗力排全国第一名。
这个基本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虽然有人提出74军的种种问题,可是细究起来,没有任何一只军队在同样处境中,表现会超出74军。
74军在八年抗战中几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而且全以主力使用,战功彪炳。
从淞沪会战的开始,1937年的南京战役,1938年兰封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冬季攻势,1940年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上高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1942年浙赣会战,1943年鄂西会战,几乎是马不停蹄,席不暇暖。
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有陆海空军武功状,作为对部队团体之最高褒扬,该军即独得四轴。
第74军在1940年以最新装备进行整编,改为所谓的攻击军,直属军事委员会,作为各大战场的紧急预备队。
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
链水之战重创共军王必成部。
虽然最早被共军歼灭,可共军上了五个第一流的主力纵队围攻,牙齿也蹦松了,双方损失接近1:1。
比起“五大主力”的另外四个,被歼灭时的表现强多了,不愧第一主力。
即使后面重建的74军,仍堪称国军精锐。
这是近代史中非常少见的。
第二名::18军编制:3个整旅(师),3万余人18军代表人物:陈诚,胡琏18军是陈诚的起家资本,也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抗日作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蒋介石与陈诚所心爱之嫡系部队。
淞沪罗店拉锯战、石碑要塞保卫战、湘西雪峰山会战等均显奋勇。
解放战争中,整编第11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哪里有难便投入哪个战场,取得了辉煌战绩。
解放军的著名纵队和其指挥官在3年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以纵队为主,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我精选解放战争中表现优异,战功显赫的英雄纵队,只能简单说一下他们的亮点,精选正好13个,故祢他们为军威无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3太保,是以他们的光荣战史选进的。
一、华北军区三纵[ 转自铁血社区/ ]司令员:先杨成武,后郑维山3纵为华北劲旅,在保北战场坚持作战,诱敌生误觉,令敌第三军北上,使我军终获清风店战役大捷,3纵为主力攻克石家庄,首开我军攻取大城市的先例。
在涞水战役中,3纵一面围攻涞水,一面集中主力抓住战机,勇于打援,围歼驰援的傅军1号主力35军,王牌虎头师32师,就在这时敌骑4师又飞兵赶到,3纵又兵进行阻击,身处3面顽强作战,英雄果敢向敌纵深猛插、分割,刀斩虎头师o在新宝安战役中,3纵2面受敌,一面猛突王牌35军,一面果断阻击104军,为消灭傅1号主力35军,立下头功。
1949年1月编为63军,以后攻太原、进军西北,诸战中表现出色。
二、华北军区8纵司令员王新亭8纵是华北军区表现最出色的一个纵队,8纵打运城、攻临汾、战晋中、克太原,仗仗主力,仗仗打得精彩,临汾战是我军由运动转向攻坚第一战,在严重缺火器的情况下,面对临汾易守难攻的坚城,巧用土行孙战法,用坑道爆破,破敌防线23旅,被中央军委授于:光荣的临汾旅。
8纵出其不意直朴晋中,先在张兰镇灭阎锡山的精锐主力美械亲训师及亲训炮兵团之后,又围赵承授集团的1号主力,为我军晋中大捷立头功。
太原战中,8纵出色完成最为艰难的外围战,为克华北最大堡垒太原,做出重要贡献。
1949年2月编为60军,参加进军西北,西南的围歼战。
(三)西北野战军第一纵[ 转自铁血社区/ ]司令员:张宗逊解放战争中,西野1纵表现相当不错,其主力358旅,为西野3大主力之一,该纵358旅714团6连,在1948年宜瓦战中杀出威风,是闻名全军的硬骨头六连,一纵在陕北,先参加延安保卫战,与数倍之敌激战7昼夜,粉碎蒋介石3天占延安的美梦,出色掩护中央机关撤离。
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十三个王牌军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作战部队的编制主要是以纵队(军)为主,而这三年多的时间又是解放战争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时候,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解放军作战的战史是以解放战争为最重要的篇章。
因此,我精选了在解放战争中表现优异、战功显赫的英雄纵队(军),由于这些部队都是身经百战,我不可能把他们在解放战争中的每一个作战都说到,只能简单的说一下他们在解放战争中的亮点,又因为精选的数量正好是十三个,故把他们称为军威无敌人民解放军的十三个王牌军。
这十三个纵队(军)是依靠他们光荣的战史选进的,但是以下我给他们之间的排序不是以战功战力而定,首先是按华北-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前后排序,野战军中的各纵队排序又是以王牌军番号前后而定,特此声明,请大家不要误解。
王牌军(一)、华北军区60军司令员王新亭8纵(军)是华北军区表现最出色的一个纵队(军),8纵(军)打运城、攻临汾、战晋中、克太原,仗仗主力,仗仗打得精彩,临汾战是我军由运动转向攻坚第一战,在严重缺火器的情况下,面对临汾易守难攻的坚城,巧用土行孙战法,用坑道爆破,破敌防线23旅,被中央军委授于:光荣的临汾旅。
8纵(军)出其不意直朴晋中,先在张兰镇灭阎锡山的精锐主力美械亲训师及亲训炮兵团之后,又围赵承授集团的1号主力,为我军晋中大捷立头功。
太原战中,8纵(军)出色完成最为艰难的外围战,为克华北最大堡垒太原,做出重要贡献。
1949年2月编为60军,参加进军西北,西南的围歼战。
王牌军(二)、华北军区63军司令员:先杨成武,后郑维山3纵(军)为华北劲旅,在保北战场坚持作战,诱敌生误觉,令敌第三军北上,使我军终获清风店战役大捷,3纵(军)为主力攻克石家庄,首开我军攻取大城市的先例。
在涞水战役中,3纵(军)一面围攻涞水,一面集中主力抓住战机,勇于打援,围歼驰援的傅军1号主力35军,王牌虎头师32师,就在这时敌骑4师又飞兵赶到,3纵(军)又兵进行阻击,身处3面顽强作战,英雄果敢向敌纵深猛插、分割,刀斩虎头师o在新宝安战役中,3纵2面受敌,一面猛突王牌35军,一面果断阻击104军,为消灭傅1号主力35军,立下头功。
淮海大战中野与华野两大野战军,五个王牌纵队,都由谁统领!展开全文解放战争中著名的淮海大战,是从1948年11月6日展开到1949年1月10日结束,当此战结束后,蒋介石在也无能力与我军进行正面交锋,从此开始由进攻转为战略防务,因此说淮海之战是解放战争中影响最大的一场战役。
这场战役是中野与华野两大野战军共同联手指挥的一场战役,也投入了60多万兵力,21个纵队。
然而在这21个纵队中,有强有弱,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这21个纵队中,五个王牌纵队在淮海大战时都由谁统领!先来看看由陈老总,粟司令领导的华东野战军(简称华野)的王牌纵队。
在淮海大战中华野共投入了16个纵队,外加四个旅,总兵力约40万。
而战斗力最强的有三个王牌纵队。
第一个是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该纵队司令员是叶飞,他是华也著名的虎将,在解放战争中华野第一纵队,在他的训练下,带领下,指挥下成为华野第一王牌纵队,该纵队跑得,饿得,打得,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任何环境,任何战场,该纵队都能打出漂亮的战役。
就连国军悍将胡琏对于该中队都畏惧三分。
然而在淮海战役中该纵队首先歼灭黄百韬兵团种的第63军,随后,又参加围歼杜聿明集团战斗,为淮海战役最终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第二个是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该纵队司令员是有拼命三郎之称得陶勇将军,该纵队前身一直都是主力,无论是打攻坚战,还是防御战,还是阻击战,该纵队都打得十分出色,而陶勇将军也是粟司令逢战必用的猛将,先后经历了苏中战役,莱芜之战,孟良崮,济南,淮海等战役。
尤其是在淮海战役中,该纵队成为歼敌最多的纵队之一,从这也能看出,淮海之战第四纵队打得十分勇敢,勇猛,也成为淮海战役决胜纵队之一。
第三个是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该纵队司令员是有王老虎之称的王必成将军,听到这个称号,相信大家都猜到了,这位将军也是华野一员猛将。
没错,王必成确实是华野不可多得的一位虎将,该纵队在他的训练下,以能打,敢打,会打而著称。
如在解放战争中的孟良崮战役中,该纵队立头功,第一个冲上张灵甫的指挥部,并且在激战中击毙蒋介石的爱张灵甫,还有豫东战役中第六纵队活捉敌军兵团司令区寿年,特别是在淮海大战中,该兵团成为歼灭黄百韬兵团主力,包括最后的围歼杜聿明集团作战,第六纵队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国军五大快速纵队(机械化部队)资料大全解放战争中,国军中的“机械化部队”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做“快速纵队”。
它的编制规模通常相当于加强旅,实际上是由摩托化步兵与坦克兵合成的临时结合体。
国民党军的快速纵队均系临时编组,编组部队的多少,视情况所需而定。
通常是以一、两个战车连及步兵师合编。
因为车辆不敷,一般是区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乘车纵队,由一个步兵团,一个搜索连或勤务连,一个战车连,两个装甲汽车连、一个炮兵营、一个架桥工兵连、一个野战工兵连、一个汽车营、一个独立通信连、一个3级保养连、一个独立汽车连及一个卫生队组成;第二梯队为徒步纵队,由两个步兵团、一个输送连、一个独立汽车连及一个卫生队组成。
第一快速纵队第一快速纵队以整编第26师(军)第80旅(师)为基干、辅以美械装备之战车1团第1营、炮4、5团各一部等。
第1快速纵队由整编第80旅(2个步兵团)加强战车营、炮兵团、汽车团、工兵团等部队编成。
拥有美制M-1式105mm榴弹炮24门,美制M3A3轻型坦克24辆,上百辆的美制“道奇”十轮大卡车,部分M3装甲侦察车和M3装甲输送车,还有不少美制“威利斯”吉普车和美制中吉普。
1946年12月,全部按美军甲等师标准装备起来的国民党军整编第26师和“王牌”机械化部队第1快速纵队,向山东南部地区的解放军发起进攻,吹嘘要“攻下临沂过新年”。
激战至1947年1月4日下午3时,除7辆坦克逃跑(11日也被解放军缴获)外,国民党军第26师和第1快速纵队,共3万余人全部被歼灭。
组建仅3年的战车第1营从此覆灭。
第一快速纵队覆没后以整编70师(军)第96旅(师)为基干重建,配属战车第1团的一个战车营。
第1快速纵队司令官由第96旅旅长邓军林兼任(后升任70军军长,仍兼第1快速纵队司令官)。
淮海战役中第一快速纵队随70军归第2兵团指挥,第1快速纵队兼96师在淮海战役中被歼。
第二快速纵队第二快速纵队以整编第49旅(师)为基干、辅以美械装备之战车1连,汽车1营等较弱编制。
军事纵横2013.07 / 军事文摘 /55跨江南下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为争夺富饶的东北工业区,将最精锐的驻印军部队派赴关外。
当时蒋介石麾下的所有部队中,就装备、训练和战斗力来说,都以新1军和新6军为最强。
他们经过现代化战争的历练,具有丰富的攻防作战经验,尤以新1军兵力充足、装备精良,被时人称为“天下第1军”。
1946年夏季的四平争夺战,该军奉命打头阵,担任主攻,凭借美式装备的炽盛火力,纯熟的步炮协同战术,攻占了这座东北的军事重镇,并乘胜推进到松花江南岸。
但由于国民党军的兵力不敷使用,无力渡过松花江继续进攻,双方出现了隔江对峙的局面。
东北民主联军(以下简称“联军”)利用短暂的休战,迅速在北满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
1946年底,为了粉碎国民党军向南满的进攻,联军总部决定利用松花江的冰封,派遣主力部队向江南岸地区大举出击,迫使国民党军从南满调兵回援。
次年1月初,北满联军的3大精锐——第1、2、6纵队,跨越冰封的松花江向南岸挺进。
联军的这3个头等主力纵队中,以1纵兵员最充实,装备最好。
该纵的头号主力师为第1师,是一支威名赫赫的老红军部队,曾参加过著名的平型关之战。
第1师的部队出发前,师政治部发出指示说:我师这次前往松花江以南,作战对象是国民党新1军。
这个军是美械装备,火力强,非常傲慢,自称为“天下第1军”,但其装备笨重,而且川、广人多,不善于在严寒条件下作战。
1946年4月的辽宁兴隆岭战斗,我军曾歼灭其第38师4个连,具有和新1军作战的初步经验。
王益民新1军“王牌团”覆灭记我们要避敌之长,击敌之短,充分发挥我军打近战、打夜战的长处,也须树立打硬仗的思想准备。
1月2日拂晓,第1师的部队出发了。
部队冒着零下近40度的严寒,踏着没膝的深雪昼夜行军。
该师新补充了大量士兵,连队的新成份占将近一半。
师里特别重视政治思想工作,派大部分机关干部下到连队。
在行军路上,官兵们的士气非常高昂,许多连队都编了“顺口溜”:“吃菜爱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1军”、“新1军自称鹰,实际上是只熊,行动像乌龟,打仗像条虫!”5日拂晓,第1师在秀水甸子跨越松花江。
国民党军中的快速纵队3【第三快速纵队】国民党军中的快速纵队3【第三快速纵队】1、第1次组建1946年9月成立,以罗友伦青年军207师傅宗良第1旅为基干编成(当时该纵队隶属北平行辕),配以战车第三团的一个营及若干炮兵、汽车兵,不过战车营的坦克是日式的,青年军的战斗力也并不强,加上装备也一般,所以这个快纵很快就又划归207师。
1947年5月,更名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第二快速纵队,罗友伦兼任纵队司令官;该纵队1948年11月初于沈阳覆没;2、第2次组建1947年5月,在关内以伞兵总队为基干另行成立第三快速纵队,以伞兵司令马师恭任纵队司令官,由陆总徐州指挥所直辖。
新的"第三快速纵队"以伞兵总队为基干,由12个伞兵队 (加强连)和四个直属队组成作战集团,其余人员则划归“输送团”,负责后勤保障、并在战时对一线部队进行人员补充。
此外,“快纵”还配属了汽车团、炮兵营、战车营、工兵营、装甲车连、空中支援大队和兵站部。
1947年5月下旬,第三快速纵队主力进驻徐州;随后参加滕县战役;6月,参加普陀山登陆演习,企图攻占长山岛;6月,该纵队出兵解救开封;1948年7月,第三快速纵队与第二交警总队、黄百韬25军组成「黄百韬兵团」,参加豫东会战,伞兵二团伤亡惨重,该团上校团长及中校团附被击毙,两名中校营长被俘。
仅该团中校副团长李海乎及二营中校营长张光汤逃脱。
伞兵第一团损失过半,该团上校团长张信卿受伤。
第三快速纵队残部从黄泛区撤回徐州后,于1948年8月,取消第三快速纵队番号。
原有配属部队被调走,恢复空军伞兵司令部原有的3个团、5个直属营建制。
于8月15日,全部调回南京整训。
到9月底,伞兵各部队均按编制装备齐全,开始训练。
国民党军中的快速纵队2【第二快速纵队】
国民党军中的快速纵队2
【第二快速纵队】
1、第1次组建
1946年9月成立,以原胡宗南系统的27军49师为基干编成,编成后隶属王仲廉整编26军,49师师长李守正任纵队司令官。
该纵队战车及重炮数量仅为第一快速纵队的一半。
1947年4月,该纵队于豫北被刘伯承共军歼灭,李守正被俘。
2、第2次组建
1947年11月,以第47军之第125师为基干,重建第二快速纵队,第125师师长陈仕俊(又名陈玲)任纵队司令官;第二快速纵队配置比较弱,本来就只一个战车连,而重建后连战车连都没有,配属一个装甲兵连,只有十几辆装甲车,该快纵是五大快纵中实力最弱的。
1948年12月6日,该纵队于豫皖交界处夏邑覆没,陈仕俊被俘。
国民党军中的快速纵队1【第一快速纵队】
国民党军中的快速纵队1
【第一快速纵队】
1、第一次成立
1946年9月成立,以李良荣28军第80师为基干,配备战车1团第1营(共坦克45辆),及四个榴炮营、1个汽车团;以装甲兵教导总队总队长石祖黄(土木系)任司令官;配合马励武(汤恩伯系)26军进攻鲁南。
10月,第1快速纵队从徐州出发,沿津浦铁路用火车输送至韩庄车站。
10月6日配合马励武整编26师进攻山东枣庄,当天下午就占领了枣庄,受到国统区报刊的大肆吹嘘。
11月中旬,石祖黄因与马励武不和而离职;由79军24师师长车蕃如(土木系)继任第一快速纵队司令官;12月底,车蕃如因与马励武不和而离职;由副司令官邹震岳代为指挥;
1947年1月4日,第一快速纵队于峄县以东覆没,仅邹震岳率7辆坦克逃出;粟裕以此战缴获的28辆坦克、48门105榴弹炮及汽车400余辆成立了华野特种兵纵队。
2、第二次成立
1947年11月,以邱清泉第5军96师为基干,重建第一快速纵队,第96师师长邓军林为纵队司令。
1947年底,第一快速纵队改隶高吉人70军;第5军扩编为整编第五军,辖第5、第70军。
徐蚌会战,第一快速纵队随邱清泉兵团覆没于陈官庄。
国民党军的快速纵队均系临时编组,编组部队的多少,视情况所需而定。
通常是以一、两个战车连及步兵师合编。
因为车辆不敷,一般是区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乘车纵队,由一个步兵团,一个搜索连或勤务连,一个战车连,两个装甲汽车连、一个炮兵营、一个架桥工兵连、一个野战工兵连、一个汽车营、一个独立通信连、一个3级保养连、一个独立汽车连及一个卫生队组成;第二梯队为徒步纵队,由两个步兵团、一个输送连、一个独立汽车连及一个卫生队组成。
第一快速纵队第一快速纵队以整编第26师(军)第80旅(师)为基干、辅以美械装备之战车1团第1营、炮4、5团各一部等。
第1快速纵队由整编第80旅(2个步兵团)加强战车营、炮兵团、汽车团、工兵团等部队编成。
拥有美制M-1式105mm榴弹炮24门,美制M3A3轻型坦克24辆,上百辆的美制“道奇”十轮大卡车,部分M3装甲侦察车和M3装甲输送车,还有不少美制“威利斯”吉普车和美制中吉普。
1946年12月,全部按美军甲等师标准装备起来的国民党军整编第26师和“王牌”机械化部队第1快速纵队,向山东南部地区的解放军发起进攻,吹嘘要“攻下临沂过新年”。
激战至1947年1月4日下午3时,除7辆坦克逃跑(11日也被解放军缴获)外,国民党军第26师和第1快速纵队,共3万余人全部被歼灭。
组建仅3年的战车第1营从此覆灭。
第一快速纵队覆没后以整编70师(军)第96旅(师)为基干重建,配属战车第1团的一个战车营。
第1快速纵队司令官由第96旅旅长邓军林兼任(后升任70军军长,仍兼第1快速纵队司令官)。
淮海战役中第一快速纵队随70军归第2兵团指挥,第1快速纵队兼96师在淮海战役中被歼。
第二快速纵队第二快速纵队以整编第49旅(师)为基干、辅以美械装备之战车1连,汽车1营等较弱编制。
该部是由第5军第49师扩编而来。
第二快速纵队司令官兼整编第49旅旅长李守正。
该快速纵队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大军)1947年3月22日至5月25日的豫北攻势中被3纵歼灭(4月16日至18日),司令官李守正、副司令官蒋铁雄、袁峙山等被俘。
发生在枣庄的鲁南战役1946年,在山东枣庄周边发生了一场战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这场战役中歼灭了国民党两个整编师五个旅和一个由美国装备训练、苦心经营的第一快速纵队。
这就是著名的鲁南战役。
7月,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挥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兵分四路向苏中、淮南、淮北、鲁南大举进犯。
8月20日,由徐州北上的国民党军队进犯峄县南部地区。
10月6日,位于韩庄的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一师和由淮北调来的整编第二十六师(附第一快速纵队)向峄县、枣庄进犯。
10月8日,国民党军侵占峄县、枣庄。
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中)10月30日,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鲁南军区第十师发起傅山口反击战,击溃国民党第七十七师。
11月,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十师和由淮北作战返回鲁南的第八师以及滨海警备旅发起台枣线反击战,共歼国民党军队3000余人,收复了涛沟桥、南北洛、泥沟、燕子井等地。
1946年12月18日,为了扭转战局、争取战争主动权,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电示陈毅、粟裕:宿北战役结束后的“第二步作战以集中主力歼灭鲁南之敌,并相继收复枣(庄)、峄(县)、台(儿庄),使鲁南获得巩固,然后向南发展,逐步收复苏北、苏中一切失地。
”25日又电示:在鲁南“打一个比宿迁更大的歼灭战”。
粟裕与陈毅12月28日,陈毅、粟裕在赵镈县刘家港口村主持召开了鲁南作战会议,会议决定山东、华中野战军协同作战,回师鲁南歼灭国民党军第二十六师及快速纵队。
战役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围歼整编第二十六师及第一快速纵队;第二阶段乘胜扩大成果,以右纵队攻取峄县城,以左纵队追歼整编第三十三军。
1947年1月1日拂晓,华东各参战部队秘密进入集结地域,野战军指挥部也于2日晚全部进入碑柱一带驻地。
2日晚22时,鲁南战役打响。
激战至4日晨,国民党第二十六师师部及所属两个旅大部被歼,残部则被紧紧包围在陈家桥、作字沟狭小地区内。
第二十六师师长马励武多次向徐州求援未果,下令第二十六师和第一快速纵队残部向西突围。
国军王牌第一快速纵队覆灭记□梁茂芝/文1946年9月,国民党政权出于内战的需要,组建了一支几乎全部是美械装备的强大机械化部队——第一快速纵队,总兵力达到1万余人。
蒋介石将之视为嫡系,希望他们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半年不到,他的这支“王牌”就在山东鲁南战场上“灰飞烟灭”,战车、大炮等众多重装备“拱手”送给了解放军。
不久,解放军将他们改造一番后,成立了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成为解放军历史上首支机械化部队。
国军第一快速纵队的成立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和国民党政权不顾全国人民的和平呼吁,积极准备内战,并于1946年6月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向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军民被迫应战,中国的解放战争正式打响。
蒋介石的次子蒋纬国早年曾在德国学习军事,对德军的机械化作战颇有研究。
战争一开始,他就对蒋介石说:“对付中共必须要用速战速决的方式,日军侵华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达到速战速决的目标,如果我们对中共也无法速战速决的话,将来的情况一定不得了。
”因此,他建议把散布在各战区的战车部队统统集中起来,成立快速纵队,把中共一股一股的打掉。
蒋纬国的意见得到蒋介石的赞同,很快编组了三支快速纵队。
1946年9月,国民党军第一快速纵队在徐州成立,编有步兵整编第80旅、战车第1团第1营、炮兵第4团和第5团各一部、汽车团、通讯营和工兵营,总兵力1万余人。
其中战车第1团第1营即原中国驻印远征军的战车第1营,曾与日军浴血拼杀,当时中国驻印军辖3个炮兵团,包括装备美制155毫米榴弹炮的第12团、装备美制105毫米榴弹炮的第4、第5团,这3个炮团连同战车第1团都是蒋介石最欣赏的部队,因此第一快速纵队可谓“精英荟萃”,堪称国民党军火力最强大的机械化劲旅和王牌部队。
图注:第一快速纵队装备的美制105毫米榴弹炮当时国民党中央军内部分为陈诚与何应钦两大派系,为装甲兵指挥权展开激烈竞争。
抗战初期,机械化第5军由何系将领杜聿明指挥。
1943年陈诚出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逐步剥夺了机械化第5军的装甲兵力量。
1944年陈诚出任军政部长,当即成立装甲兵教导总队,统一管辖全国所有的装甲兵力量,陈诚的亲信石祖黄被任命为总队长。
第一快速纵队成立后,因为该纵队几乎全副美械装备,实力明显高出其它部队一筹,石祖黄便亲自兼任这支部队的司令官。
第一快速纵队的主战装备为45辆美式和日式坦克,以美制M3A3轻型坦克为主,该坦克战斗重约15吨,最高时速50千米,最大路面行程216千米,最大爬坡可达30度,装备1门37毫米加农炮,炮口初速752米/秒,有效射程4600米,还配有多挺7.62毫米机枪。
虽然这种坦克在欧洲战场不堪重用,但机动性颇佳,火力在远东地区还不算太过落伍,尤其适合道路状况不佳的中国战场。
1946年9月,国民党军的华东主将薛岳为实现占领山东枣庄煤矿的企图,拟定了一个进犯山东解放区的计划:以马勉武指挥的整编第26师以及刚成立的第一快速纵队为中央兵团,在左右两翼兵团配合下向枣庄进攻。
整编第26师是半美械化部队,辖第44、第169旅,总兵力约1.7万。
薛岳限令各部10月5日前准备完毕,以“胜利”迎接国民政府“双十节”。
1946年10月5日,第一快速纵队从徐州出发,乘火车至津浦路韩庄车站。
此时整编第26师已先期到达,数万之众猬集于此,机械化装备轰鸣运转,声势惊人,气焰不可一世,丝毫没有把“土八路”放在眼里。
6日拂晓,整编第26师向枣庄阵地发动进攻,自晨至暮,天空始终保持3架飞机向解放军防线轮番扫射,地面的美制105毫米榴弹炮猛烈轰击,飞机随时与炮兵联络,修正炮兵的弹着误差,随后国民党军坦克和步兵蜂拥而进。
石祖黄亲临第一线督战,头带美式钢盔,趾高气扬地站在坦克上,用望远镜观察战场情况。
解放军仅以少数兵力抵抗,步枪的还击声非常稀疏。
石祖黄见状,得意忘形,率领坦克群长驱直进,把步兵部队远远抛在后面。
下午2时,第一快速纵队占领枣庄。
消息传到南京后,国统区报刊吹嘘“鲁南大捷”“战果辉煌”。
蒋纬国夫妇带着大批烟酒糖果等到峄县慰问第一快速纵队,集合战车营的全体官兵训话,大意是:全营官兵经过激战而无一伤亡,充分显示了装甲兵的威力,共军方面没有反坦克炮,其奈我何?徒有白白来送死!马励武也对部下官兵吹嘘:我们指挥了王牌军队第一快速纵队,这是很光荣而很骄傲的事,有这样的坚甲利器,我们就可以无往不胜、无敌不克了。
图注:第一快速纵队的坦克部队所谓的“首战告捷”11月初,马励武率领所部移驻峄县。
11月11日,解放军猛攻国民党军右翼兵团整编第77师,该师大有溃败之势。
马励武急令快速纵队救援,向解放军部队“拦腰”侧击。
第一快速纵队奉命出动,遭到解放军叶飞部的阻击。
快速纵队战车营随即展开7辆坦克,由3架飞机掩护,发起凶猛进攻。
解放军缺乏对付坦克的经验,虽然官兵个个视死如归,奋勇攀爬坦克进行攻击,却效果甚微。
中午时分,快速纵队加强攻势,出动坦克增至25辆,步兵也增加到1个旅。
叶飞不甘示弱,将生力军投入战场猛烈反击,快速纵队步兵一度出现溃逃,只有战车营尚能稳住阵脚,将25辆坦克排成三角阵势,以火力阻止解放军前进。
解放军凭借炸药包和汽油瓶,奋勇进攻,但受地形限制,难以奏效,此战双方打成对峙。
战后,马励武对这场胜利大肆吹嘘,传令嘉奖第一快速纵队。
第一快速纵队进入解放区后,除了这场所谓'首战告捷'的援助战外,从未独当一面作战。
石祖黄非常不满,认为自己受制于步兵指挥官,一气之下,扔下部队回徐州了。
随后,南京国防部派车蕃如继任纵队司令官,此人也是陈诚的亲信,担任过军令部步兵司司长。
12月中旬,马励武奉薛岳命令,率师东进,前锋距离山东临沂只有70里,原想直捣临沂,占领这座山东解放区的首府,但部队深入解放区百里后,对解放军情报有如“盲人骑瞎马”,深恐遭解放军的包围伏击,只好在向城地区暂时驻兵不动,第一快速纵队则驻扎在兰陵附近。
车蕃如认为“久暴敌前,必陷于不利”,故一再请求率部后撤,未获批准。
至12月25日,据空军侦察通报,当面的解放军数量大增。
车蕃如见势不妙,托词“往南京请示”,一溜了之,副司令邹震岳接管了指挥大权。
此时,马励武部摆成了“一字长蛇阵”:整编第26师屯兵向城以东,第一快速纵队位于向城这个20余户人家的小村。
邹震岳为了防范解放军进攻,将坦克并列构成三面扇形阵地,在阵地前挖掘外壕,壕前设置鹿砦,炮兵位于坦克阵地后方。
这些部署完成后,邹震岳自以为“固若金汤”,实际上这完全是作茧自缚,使战车部队丧失了原本优势的机动能力,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尽管解放军重兵临近,马励武仍然是信心满满,相信快速纵队的坦克“无坚不摧”,亲自拟定了一个“肉泥战”方案,即如果解放军大举攻击,便吸引解放军到中央固守区周围,然后以战车进行巡回攻击,使解放军的来攻部队“片甲不留”。
马励武部做好准备,期待着战斗降临。
但直到1947年元旦早晨,仍不见解放军发动进攻,马励武认为过几天才会有仗可打,索性坐汽车回峄县庆祝元旦去了。
陈毅号召官兵研究打坦克战术华东野战军取得宿北大捷后,司令员陈毅和副司令员粟裕决定转兵北上,围歼马励武中央兵团。
这次作战不同寻常,对手是国军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第一快速纵队,配备了国民党军大部分美援坦克。
此外,第一快速纵队还有大批重炮和汽车,包括在中国战场堪称火力强大的美制105毫米榴弹炮,其战斗力是不容忽视的。
在战前召开的干部大会上,陈毅作了“打坦克”动员。
他从坦克的构造和性能讲到美制M3A3坦克的种种弱点,说:“乌龟壳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发扬我军近战夜战的光荣传统,不怕流血牺牲,先消灭他的步兵,乌龟壳就会变成废铁堆……”他号召干部们即刻深入连队,和战士们一起群策群力,尽快研究出一套打坦克的战术。
图注:参加鲁南战役的第八师师长何以祥少将之后,陈毅又召见山东军区第8师师长何以祥,重点谈如何对付敌人坦克的问题,何以祥当场保证一定打掉第一快速纵队的坦克,但希望能补充炸药。
陈毅问他想要多少炸药?何以祥说要1500斤。
陈毅爽快地手一挥,当场答应下来。
1947年1月2日晚9时半,解放军在几十里宽的战线上由南、北同时向敌发起进攻。
顿时,枪炮之声鼎沸,喊杀之声震野。
敌整编第26师的阵地多处被突破,急呼第一快速纵队出动解救。
掌管第一快速纵队的邹震岳认为坦克夜间出击容易遭伏击,决定先以炮兵火力支援,遂下令炮兵团排开24门美制105毫米榴弹炮,向战场实施宽泛轰击。
刹那间,猩红的弹光划破天幕,大地猛烈跳跃震荡起来,105毫米榴弹所至,火光映空,烟尘弥漫。
解放军有些新兵初上战场,见到美式大炮的威力,不免紧张慌乱,但久经征战的老兵都非常沉着,敌人的炮火愈是猛烈,他们的进攻动作愈勇猛迅速。
整编第26师处境岌岌可危,频频向第一快速纵队呼援求救。
邹震岳却躲藏在坦克里,随时准备坐坦克逃跑,部下们都窃笑他是胆小鬼。
战车第1营的官兵都在缅甸打过仗,胆量自然不小,营长赵志华自告奋勇,派2个坦克排冒险出击,向解放军试探性进攻。
夜幕笼罩下的广阔战场上,传来一阵阵马达轰鸣声,几辆坦克有如黑黝黝的怪兽,吼叫着朝解放军的阵地扑来。
解放军战士抱来一捆捆高粱秸,燃起熊熊大火,阻滞坦克前进。
横冲直撞的坦克遇到“火海阵”,马达空转着,不敢贸然前进,放了一阵空炮便退了回去。
3日晚,何以祥指挥第8师乘胜推进,直捣整编第26师师部驻地马庄。
第一快速纵队出动4辆坦克,环绕马庄巡逻,作为活动堡垒,既不怕轻武器攻击,又可以随时机动转移,哪里吃紧就到哪里增援,对第8师攻坚部队威胁很大。
解放军炮兵营当即采取了支援行动,将战防炮推进到距敌400米处,放平炮口,直接对准坦克射击,当场击毁了1辆,另外3辆坦克仓皇退回庄内。
图注:陈毅在俘虏的坦克上合影解放军乘势向马庄展开猛攻。
第一快速纵队眼见指挥部危急,再次出动坦克解围。
在黎明前的夜色里,坦克灯光闪烁刺眼,马达轰鸣声震耳,5辆坦克伴随着步兵冲到第8师攻击部队背后。
解放军官兵们临危不惧,向坦克猛投燃烧瓶,迫使坦克停止前进。
随后反坦克小组勇猛出击,用炸药包摧毁了2辆坦克,其余坦克赶紧掉头逃跑。
眼见第一快速纵队的坦克被打退,马庄守敌的士气一落千丈。
第8师很快突入马庄,全歼了整编第26师师部,整编第26师的2个步兵旅也在解放军猛攻下被歼大半,残部逃入第一快速纵队驻地。
经过两日激战,马励武中央兵团溃不成军,惟一完整的是第一快速纵队。
此时摆在华东解放军部队面前的将是一场对敌坦克的围攻战。
“蒋家王牌军”的覆灭此时解放军初战大捷,斗志旺盛,官兵都在等待总攻命令,但作为战役最高指挥员的陈毅却迟迟没有下达。
此时的天空阴云密布,没多久就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随后竟又纷纷扬扬地飘起雪花。
参谋人员送来刚刚接到的情报:敌第一快速纵队企图突围西窜。
陈毅当即果断下达命令:全线出击,歼敌于突围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