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法的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要求1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6
工法的编写要点和基本要求是什么?工法的编写要点1、工法的选题在我国工程技术实践中,解决工程技术上的重大难题,技术上的核心就是具有一定国际水准的工程科技成果并采用带有一定规律性的工程技术操作工艺。
对类似的国内国外已有的技术工法,在工程实践操作过程中需要加以不断创新、提升。
广泛应用了新工艺材料、新工艺结构、新工艺设备和新工艺技术,形成了各种创新技术工艺。
2、工法的编写内容不管是国家级工法还是省部级工法,其编写内容都要遵循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的《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并按照工法的11项内容进行编写。
(1)前言(2)工法特点(3)适用范围(4)工艺原理(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材料与设备(7)质量控制(8)安全措施(9)环保措施(10)效益分析(包括经济、社会、环保、质量效益等)。
(11)应用实例。
说明应用工法的工程项目名称、地点、结构形式、开竣工日期、实物工程量、应用效果等。
工法的基本要求1、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标准、规范。
2、必须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保证质量、保证安全”建立企业工法的意义和作用:(1) 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经验的总结。
(2) 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是工作的重要内容。
(3) 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4) 有利于企业的技术积累,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和施工管理能力。
(5) 企业的工法体系形成后,可简化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写与准备工作。
1、建筑制造企业工程技术水平和建筑施工管理能力的重要发明标志,工法专利相当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发明专利。
2、申报各种企业资质和省级奖项的技术基础;获得省市重点企业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进步奖,工程质量肯定奖等。
3、招投标中的加分项;建筑企业在当年建筑工程招投标部分工程中是否可单独加分作为确定加分项的因素。
一、国家级工法文本要求1.工法内容要完整,工法名称应当与内容贴切,直观反映出工法特色,必要时冠以限制词。
2.工法题目层次要求:工法名称完成单位名称主要完成人3.工法文本格式采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格式进行编排。
(1)工法的叙述层次按照章、节、条、款、项五个层次依次排列。
“章”是工法的主要单元,“章”的编号后是“章”的题目,“章”的题目是工法所含11部分的题目;“条”是工法的基本单元。
编号示例说明如下:章节条款项(2)工法中的表格、插图应有名称,图、表的使用要与文字描述相互呼应,图、表的编号以条文的编号为基础。
如一个条文中有多个图或表时,可以在条号后加图、表的顺序号,例如图图…。
插图要符合制图标准。
(3)工法中的公式编号与图、表的编号方法一致,以条为基础,公式要居中。
格式举例如下: A=Q/B×100% ()式中 A—安全事故频率;B—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Q—报告期发生安全事故人数。
4.工法文稿中的单位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统一用符号表示,如m 、m 2、m 3、kg、d、h等。
专业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如使用专用术语应加注解。
5. 文稿统一使用A4纸打印,稿面整洁,图字清晰,无错字、漏字。
二、国家级工法文本范例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施工工法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马锁柱王先堂1.前言在城市修建地铁,不可避免地要在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穿过,为了争取最好的线路运营方案,也需选择从地面建筑物附近穿过,这不仅需要保证隧道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须妥善地解决隧道工程对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问题。
北京城铁13号线14标区间为下穿高层楼房的浅埋隧道,需防止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下沉,防止地表及周边既有建筑物发生过量变形与破坏是一具有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
中铁隧道集团联合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取得了“导洞——隔离桩墙防护技术”这一国内领先、国际首创的新成果,于2002年通过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鉴定,获得了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电力建设工法编写内容和要求国家级和电力建设工法编写包括11项内容:1)前言;2)工法特点;3)适用范围;4)工艺原理;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材料与设备;7)质量控制;8)安全措施;9)环保措施;10)效益分析;11)应用实例。
其中,工法特点、工艺原理是编写的关键,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等是编写的重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背景和形成过程。
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研究过程和评审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及环保要求等。
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①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
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
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②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
工艺流程最好采用流程图来描述。
③在介绍工艺流程时,对关键技术进行较详细介绍。
进行必要的施工组织及施工管理的介绍。
(6)材料与设备: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
对新型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常规的材料和设备不要写入。
(7)质量控制:说明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名称和检验方法,(不少工法没有或缺少引用的重要规范标准:如电缆沟防腐缺GB50108-2008和GB50224-2010,有些工法近半数是过期作废的标准);多数工法都有采用过期作废标准的情况;标准应注明年号,以免使用过期作废标准)并指出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和控制方法,并要列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附件二:工法编写内容及要求一、工法编写内容1、前言:概述本工法的形成过程和关键技术的鉴定获奖情况;包括工法的研究开发单位、该项技术的开发及鉴定时间、主持鉴定单位、获奖等级等内容。
关键技术的鉴定及获奖情况,如果没有可以不写,但工法的形成过程必须在前言中作出说明。
2、工法特点:说明本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果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3、适用范围:说明最宜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和工程部位,必要时还要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4、工艺原理:说明本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着重说明关键技术形成的理论基础;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工艺流程不仅要说明基本的工艺过程,而且还要说明程序间的衔接及其关键所在。
工艺流程最好采用流程图来描述,给人一种一目了然、通俗易懂的感觉。
对由于构造、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的变化,也应该有所交代。
该部分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和核心,要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然后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6、材料与设备:材料要说明本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外观要求等,对新型材料还要提供相应的检验验收方法;设备要说明本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合理数量;7、质量控制:说明本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及有关部门、地区颁布的标准、规范的名称,并指出本工法在现行标准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必要时列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要求,及达到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8、安全措施:说明所遵照的有关安全条款,结合工法的具体情况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9、环保措施:说明使用本工法所达到的环保要求和应进行的相应的环保检测,以及达到环保要求所采取的环保措施;10、效益分析:从工程实践效果(消耗的物料、工时、造价)以及文明施工中,综合分析应用本工法所产生的经济、环保、节能和社会效益;11、工程实例:说明本工法应用的工程项目名称、地点、结构形式、开竣工日期、实物工程量和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
一、国家级工法文本要求1.工法内容要完整,工法名称应当与内容贴切,直观反映出工法特色,必要时冠以限制词。
2.工法题目层次要求:工法名称完成单位名称主要完成人3.工法文本格式采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格式进行编排。
(1)工法的叙述层次按照章、节、条、款、项五个层次依次排列。
“章”是工法的主要单元,“章”的编号后是“章”的题目,“章”的题目是工法所含11部分的题目;“条”是工法的基本单元。
编号示例说明如下:章节条款项(2)工法中的表格、插图应有名称,图、表的使用要与文字描述相互呼应,图、表的编号以条文的编号为基础。
如一个条文中有多个图或表时,可以在条号后加图、表的顺序号,例如图1.1.1-1,图1.1.1-2…。
插图要符合制图标准。
(3)工法中的公式编号与图、表的编号方法一致,以条为基础,公式要居中。
格式举例如下:A=Q/B×100% (1.1.1-1)式中A—安全事故频率;B—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Q—报告期发生安全事故人数。
4.工法文稿中的单位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统一用符号表示,如m 、m 2、m 3、kg、d、h 等。
专业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如使用专用术语应加注解。
5. 文稿统一使用A4纸打印,稿面整洁,图字清晰,无错字、漏字。
二、国家级工法文本范例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施工工法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马锁柱王先堂1.前言在城市修建地铁,不可避免地要在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穿过,为了争取最好的线路运营方案,也需选择从地面建筑物附近穿过,这不仅需要保证隧道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须妥善地解决隧道工程对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问题。
北京城铁13号线14标区间为下穿高层楼房的浅埋隧道,需防止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下沉,防止地表及周边既有建筑物发生过量变形与破坏是一具有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
中铁隧道集团联合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取得了“导洞——隔离桩墙防护技术”这一国内领先、国际首创的新成果,于2002年通过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鉴定,获得了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工法的编写方法范文一、明确目标和要求在编写工法前,首先要明确施工的目标和要求。
这包括施工的技术指标、工期、质量要求等。
明确目标和要求可以帮助编写者更准确地编写工法,确保施工按计划进行。
二、进行必要的调研和资料收集在编写工法前,需要对施工工艺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
可以参考类似施工项目的工法,学习先进的施工工艺,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此外,还需要收集相关的设计图纸、技术规范等资料,为工法的编写提供参考依据。
三、制定施工方案根据施工目标和要求,以及调研和资料收集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可以包括施工的步骤、施工工序、材料选用、施工设备、施工方法等内容。
要尽量详细、全面地描述每个施工步骤,确保施工过程可操作性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四、确定施工工具与材料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所需的施工工具和材料。
工法编写者可以根据工程的性质和施工方案,列出所需工具与材料的清单,并注明其规格、数量、品牌等具体要求。
此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准备相应的备用工具与材料。
五、制定安全预防措施施工工法的编写必须充分考虑安全问题。
在编写工法时,要认真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
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等方面。
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减少事故的发生。
六、进行工法的实际测试和优化工法的编写完成后,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测试和优化。
在实际测试中,需要按照编写的工法进行一次或多次施工,观察施工过程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优化。
实际测试可以发现工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工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七、编写工法文档在工法的编写完成后,需要将其整理成工法文档。
工法文档应包括详细的工法内容、施工方案、安全预防措施、选材要求、施工工具和设备清单等。
文档要尽可能地简洁明了,注明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快速理解和操作。
八、审查和评估编写工法的最后一步是对其进行审查和评估。
工法编写基本要求解析(工法编写的基本内容说明)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
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前言:应写成一段具有一定逻辑关系且层次清晰的文字。
(1)叙述的施工技术在国家、行业领域的重要性;(2)何种原因(工程、材料、设备、工艺、方法和检测/监测)导致形成了一项新技术的产生,改变了传统的施工方法,该方法经多次使用后被公认是一个有效的施工方法,要求描述这个方法形成的过程;(3)形成该施工方法涉及的主要对象(设备、仪器仪表、工艺、材料、软件和技术[检测/监测]),涉及对象的那方面对新施工方法产生了影响;(4)对象的来源是(引进、自主研发),引进(设备、仪器仪表、工艺、材料、软件和技术[检测/监测])的使用是如何掌握的? 自主研发是(设备、仪器仪表、工艺、材料、软件和技术[检测/监测])如何攻关研究的?技术成果审定情况;(5)本工法在哪几个典型工程中已推广应用效果如何;(6)本工法已获得的技术创新奖、技术革新奖、QC奖等。
(7)结合本工法所用关键(设备、材料、工艺、软件及方法)等,工法发布单位已编制或参编的标准规范(国家、行业、企业)。
举例:(1)管道自动焊技术(新编工法,引进后进行技术创新和国产化)随着油气管道向大口径、厚壁、高钢级方向发展,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针对高钢级管道施工技术的需求,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焊接质量,不断创新实践钢质管道现场焊接技术。
1999年根据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需求引进了管道全位置外自动焊接设备,为了全面掌握自动焊操作技术,专门请国外专家对焊接技术人员、焊工、设备维护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
在外方专家的培训下,20名焊工取得了上岗操作证,掌握了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技术。
2000年管道局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自行开发完成了PAW2000外自动焊机、PAW3000(双焊炬)外自动焊机、内自动焊机、坡口机等管道焊接配套装备。
工法的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要求
第一条工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部分。
其中,工法特点、工艺原理是编写的关键,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等是编写的重点。
各部分编写的主要内容为:
(一)前言:概括工法的立项原因和形成过程。
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1、立项原因:结合工程,解决工程的技术难题;
2、工法形成过程:立项过程、科研课题研究过程等;
3、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单位及研究评审结果;
4、应用情况。
(二)工法特点:
1、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
2、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三)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2、工程特点;
3、周边环境及环保要求方面。
(四)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1、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
2、关键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
(五)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1、整个工艺流程图,按工艺流程图对各工序进行介绍,必要时各工序也要用工艺流程图去介绍。
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
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2、在介绍工艺流程时,对关键技术进行较详细介绍;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
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所交代。
3、施工组织及施工管理的介绍。
(六)材料与设备: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
对新型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1、与普通工法不同的材料列表介绍;
2、与普通工法不同的设备列表介绍。
(七)质量控制:
1、必须遵照的国家现行规范、地方(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名称和检验方法;
2、现行规范、标准还未规定的质量要求,列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标准及控制方法,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八)安全措施:结合本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实施过程中,如何贯彻国家、地方(行业)、企业有关安全法规,采取的安全措施、安全预警事项和安全注意事项。
(九)环保措施:指出工法实施过程中,遵照执行的国家和地方(行业)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中所要求的环保指标,以及必要的环保监测、环保措施和在文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包括:
1、水土保持;
2、大气、噪声等污染;
3、人员健康等。
(十)效益分析:从工程实际效果(消耗的物料、工时、造价等)以及文明施工中,综合分析应用本工法所产生的经济、环保、节能和社会效益等(可与国内外、区内外类似施工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对比)。
另外,对工法内容是否符合国家关于建筑节能工程的有关要求,是否有利于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配套技术研发、集成和规模化应用等方面应有所交代。
1、经济效益:直接(人、材、机减少及造价降低)、间接(与其他方案相比,减少杜绝事故、提前工期产生的效益等);
2、社会效益:提前工期对社会的贡献,环保方面;
3、技术效益:推进科技进步,开辟困难条件下某种技术的应用范围。
(十一)应用实例:
说明应用工法的工程项目名称、地点、结构形式、开竣工日期、实物工作量、应用效果、取得的经济、社会、技术效益及存在的问题等,并能证明
该工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一项成熟的工法,一般应有三个工程实例(已成为成熟的先进工法,因特殊情况未能及时推广的可适当放宽)。
第二条工法编写文本格式要求:
1.工法内容要完整,工法名称应当与内容贴切,直观反映出工法特色,必要时冠以限制词。
2.工法题目层次要求:
工法名称
完成单位名称
主要完成人
3.工法文本格式采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格式进行编排。
(1)工法的叙述层次按照章、节、条、款、项五个层次依次排列。
“章”是工法的主要单元,“章”的编号后是“章”的题目,“章”的题目是工法所含11部分的题目;“条”是工法的基本单元。
编号示例说明如下:章节条款项
(2)工法中的表格、插图应有名称,图、表的使用要与文字描述相互呼应,图、表的编号以条文的编号为基础。
如一个条文中有多个图或表时,可以在条号后加图、表的顺序号,例如:图1.1.1-1,图1.1.1-2…。
插图要符合制图标准。
(3)工法中的公式编号与图、表的编号方法一致,以条为基础,公式要居中。
格式举例如下:
A=Q/B×100% (1.1.1-1)
式中 A—安全事故频率;
B—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
Q—报告期发生安全事故人数。
4.工法文稿中的单位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统一用符号表示,如m 、m2、m3、kg、d、h等。
专业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如使用专用术语应加注解。
5. 文稿统一使用A4纸打印,稿面整洁,图字清晰,无错字、漏字。
第三条工法编写时的注意事项:
1、严格按规定的顺序编写,层次分明,数据可靠;
2、用词、用句要准确、规范;语言要精炼,言简意赅;
3、图文并茂,语言表达不清的,要由示意图表示;
4、综合本工法的内容阐述,如材料与设备、安全、质量,只写与普通工法不同的部分,带有普遍性的不要写;
5、效益分析要实事求是,不要无限扩大;
6、应用实例要简单明了,主要是证明该工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7、格式要按标准格式编排,表格、公式、图都按规定制作,并与文字描述一致;
8、计量单位按国家标准计量单位。